《所信即所见》是一本启发性的读物,通过引导读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实现梦想和目标。作者强调信念的重要性,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才能实现。读后感受到了自信和勇气,激励着我勇敢追寻内心的渴望,不断探索和前行。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坚定了前进的步伐。
所信即所见读后感第一篇
我们总是用照片定格瞬间,记录美好时光,重新再看照片,就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当时的人,当时发生的事,好像回到当时的场景。 可是照片记录下的就是真实的吗?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眼见未必为真。 社交网络上美轮美奂的打卡照片与实景图天差地别,多少游客满怀期待到达打卡地,结果大失所望,照片与现实差得也太多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风景可以不美,人可以不好看,旅途也可以不开心,但图一定要好看,各式各样的P图软件,滤镜,擦掉不合时宜的背景,添加理想的画面,好像只有这样才不算白来一次。 无论是旅行,吃饭,聚餐,约会,重大场合……一直在拍拍拍。 用照片记录生活,哪怕相机下的背景,没有那么真实,有就可以了。 毕竟,生活有时候是给别人看的,自己知道是什么样的就可以了,不用那么在意。 那么再往前呢? 在照片刚刚诞生的时候,技术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照片就是真相。 在战争年代,照片记录下真实的背景,黑白画面,没有监控,没有旁观者,照片就是唯一的真实资料。 我们只能透过,那一张张模糊的照片猜测当时的场景,但,这样的照片就一定真实吗? 照片的拍摄者通常是新闻记者,尽可能客观还原当时真相,记录真实发生的场景,但是人只能尽力做到客观,还是有很多干扰因素,影响着照片的真实性。 比如,构图。 真实的照片,也需要考虑构图,不同的拍摄角度,环境背景,在没办法P图的时候,寻找合理的角度,或者想办法改变构图。比如搬走一块石头。 这个时候,照片又能代表什么? 照片提供证据,但并不提供真相与现实的路径。 是环境因素导致,还是仅仅为了构图美观,摄影师自行搬动? 两张环境相似的照片,没有标注,又如何区分一前一后? 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怎么变化的,这谁又说得清楚? 同时,在只有照片的情况下,言之成理是否就是真相? 缩在黑袍下的身影,看不清的面孔,没有其他证据,谁又能说清,到底是谁? 历史上,那些经典的照片,完好的保留了当时的场景,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惑和诡异的猜测。 我们还能相信照片的真实性吗? 我们看到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你想知道的,这里或许会有答案。
所信即所见读后感第二篇
在这个影像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了通过照片和视频来理解和认知世界。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所见并不一定是真相。
很多看似真实的图像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编辑和修饰,甚至可能是精心设计的谎言。
奥斯卡得主、纪录片大师埃罗尔·莫里斯在这本书中,通过侦探小说式的全景调查,解析一系列世界著名照片背后的故事,揭示了视觉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和误导。借探讨摄影与真实性,让我重新开始审视“眼见为实”这一传统观念。
开篇便引用了“眼见为实”这一传统观念,通过多个错觉图的展示,揭示了视觉认知的局限性。莫里斯指出,我们的视觉并非像照相机那样如实记录世界,而是受到认知、经验和情绪的深刻影响。例如,书中提到的平行线错觉和大小恒常性错觉,都证明了视觉感知中的偏差和误导。
图像如此,视频亦如此。
今年有一个博主,因为捡到国内某小学生丢在巴黎厕所的作业上了热搜,诸多热心网民“担心“秦朗找不到作业,后来杭州警方发布通报,整件事都是策划编造的内容,从最初的发视频辩解,到后来被通报后的道歉,人气不再,千万粉丝一夜归零。还有一周前,2400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发布的在稻田里捉螃蟹的视频,在被质疑”螃蟹都是晚上在岸边抓“、”稻田蟹没有这么白净“…后回应是为了做宣传才选择的摆拍。
时至今日,当个人日常生活成了被考量和编辑的“视频素材”,人们不知觉地失去了对“真实”和“表演”的辨别和感知。
大家都知道视觉信息的处理不仅仅是一个生理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在外界信息传递给眼球后,眼球通过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而大脑在接收这些信息时,会调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解读和判断。
这种认知的参与,一方面使我们能够更快速地理解新事物,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错误的认知。尤其是在当下,在流量狂欢的年代,我们需要觅得另一种方式去重塑现实。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在这个数字图像无处不在的时代,清醒而客观的难能可贵。
所信即所见读后感第三篇
据西方研究,图像更倾向于我们大脑的阅读程序,所以现在的很多知识都辅以大量不伦不类的图片,我不知道大家观感如何,反正我是看到色彩浓烈的漫画之类,就下意识地认为是粗制滥造品,根本不予理会。因为以前凡是这种印制的东西,一定是地下印刷厂的低俗产品,所以我一看到现在满大街的这种,这会天然的抵触。
虽然现在很多科普画比较清新,但好像都把大家当婴儿似的,以为你这也看不懂那也不知道,很让人烦闷。
为懂而图,不过说明了人类的大脑已经退化到了一个相当的地步,但我认为中国人的头脑,至少在当今还没有退化到那个地步。以图代书,不过是弱化中国人的智能,让中国人免于思考而实行自我退化。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张图也就一张图而已,一张照片也就一张照片而已,有必要那么大张旗鼓那么费尽心思吗?无论你拍得多真实多清晰,也就是张照片,要我信你照片中想表现的东西,任何中国人可能都会从心里吐出一句:呸,我信你个大头鬼,你心里那点小九九谁不知道?但表面上可能表现出极虔诚的样子:是啊,真是这样啊……
对于图,对于照片,我们看是看,欣赏是欣赏,但就图那一乐,谁能把这个东西当真呢。但西方媒体话事人不这么想,他们把一张照片附上种种的意义。为什么他们要为一张图或照片附上种种的意义呢?因为他们拍一张照画一张图不像中国人只图一乐只贪好玩,他们有着种种的目的。正因此,人类一切无意识行为都被他们证作了目的论。
(我有一段时间也很信,拼命去理解目的论,然自始至终因本人能力有限,未能理解,终于明白,西方人真是会忽悠啊,可真正算起来,又有多少中国人被忽悠瘸了?说起中国人的不被忽悠,又是另一个令西方人咬牙切齿的点了。)
中国人看画不看图,西方人不解其中意,以为画是越像越好的,终究弄出了个摄影,然后画画照着暗箱操作。什么西方绘画艺术,不过是不知画意,照着影子描出的一些个图片而已。
然摄影也并非他们首创,小孔成像中国人老早就知了,但不屑于那玩意儿。因为在中国人的思想里,玩影就玩影,玩画就玩画,两相杂糅,就看不出境界了,那就会落于下乘。
摄影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是艺术的美感,还是真实的世界?其实它两者都不是,只是西方人以为自己发明了发明,用来在世间哗众取宠的又一样东西罢了。
论美,它有用意描出来的美吗?任何一件事物,只要你能清晰地描摩它,它的美感即比之前消逝大半,所以,照片与画之间隔着千山万水的差距。
有人说,照片是真实的记录,它能反映某些真实,这也是新闻一定要附以当场照片的缘故,是以记录真实。
照片是可以记录某一时间节间某一视线角度的事实,但时间是滚动的,视角是全景的,你怎么能保证你在某一特定时间节点以某一特定视线角度拍下的是事件的真相?以偏概全,以点概貌说的就是这种状况无疑了。
照片仅是一张照片而已,当媒体人以某种目的加以排列或显示于众时,它就会导致人们朝某个角度想,进而以为自己理解了理解,透悟了透悟。一切不以赏玩为目的的显现,都指向了显现者强烈的目的论。但这一切是背后的,怕是很少人会去想到。
然人毕竟是活物,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会去想,就会不自觉地往前迈一步,然而,那正是媒体人、显现者所挖的陷阱,所以媒体人会说,我什么都没说,那一切都是你自个儿得出的结论。
《所信即所见》为我们深挖媒体背后的线索与真实,力图还原当初的一些场景,以便我们了解照片背面的一些故事,包括照片前发生了什么、照片后发生了什么,与照片相关的人发生了什么,谈论照片的人又发生了什么。
作者埃罗尔·莫里斯作为纪录片大师奥斯卡得主的媒体人,深知照片意味着什么,但他以不动声色的笔调揭露一张张在全球兴起风浪的照片,如何成拍、如何显现、如何流传、如何被人评说,他以侦探警察式的严谨对这一帧帧照片进行了全景式的调查,力图还原照片刚出现的偶然性或必然性。
这本书展现了170余幅珍贵照片,呈现了海量解密档案,让我们直击利益链后的阴谋与逻辑,让我们明白一个偶然如何被操纵,成为媒体导向目的的引路人。
摄影仅是摄影,照片就是一张照片就对了啊。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难道就是西方人活着的意义?
活着的意义其实就是,来就来了,入乡随俗,投入地玩、投入地赏,到点该走就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