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锦集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8 21:10:42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6-08 21:10:42   小编:

《金庸识小录》是金庸先生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记录了他从少年时期开始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创作武侠小说的心路历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金庸先生的思想、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他的作品。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一)

作者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而且书中的干货也是满满的,令人大长见识。不过,溯源,尤其是小说情节溯源这个事,总感觉有些虚无缥缈。有些溯源是任谁一眼就可以看出了,比如说借鉴红楼梦那几段。而大部分的溯源,则只能说啥猫碰上啥耗子而已。比如双蛇杖,欧阳锋本来就是玩蛇高手,拐杖上有个蛇的装饰物很正常,不一定就是非要从希腊神话中才能获得启发。有一些也许就是作者心血来潮,随手写上,未必太多经过大脑,比如春江花月夜,我感觉金庸都未必知道什么萧歌的,就是情节需要,而名字正好吻合,拿来就用了。但识小录作者的考证,却是真见功夫,不拿金庸当引子,都是一篇上佳的论文。当然,作者也有照顾不到之处,比如大同姑娘,这个东西吧,都知道下句是重门叠户,但是,写出来,会过审核一关吗?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二)

有幸同时阅读《金庸年谱简编》(下文简称《年谱》)和本书,从学术付出来说,《年谱》和本书一个长于体系,一个旁征博引,都下了极大的功夫;从学术价值来说,《年谱》可能稍胜一筹,从作者在《年谱》的跋中所言可稍见一斑。但要论可读性和普及性,本书就比《年谱》更擅胜场了。

从原作的一点关键展开,搜罗相关资料加以解读,在中国学术史上颇有渊源,从汉代就有训诂、考订之学,到清朝形成乾嘉学派,逐步脱离宋明理学的抽象议论,而重实证罗列支撑观点。本书在方法上与此技相承,在行文上又颇有文人笔记的风格,看似是作者阅读到一个兴趣点,又在机缘巧合地时候遇到了相关的注解材料,最终记录整理成书。这样的编排固然没有严谨的体例和逻辑,但胜在阅读起来碎片轻松,也不用承前启后,可以作为茶余饭后、亦或是旅途中间用以放松的小书。

如果说《年谱》透露着作者“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院派严谨功底,本书则展现了作者见识和学养的各个侧面。正所谓“想要作诗好,功夫在诗外”,梳理金庸年谱生平需要的是学术训练,而要将金庸作品延伸解读就需要各方面的积累。为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不同读者的阅历背景不同,他能从作品中得到的共鸣点也就不同。为什么作品诞生则作者已死?因为世界上不会有另一个和作者阅历背景完全相同的人,能够知晓作者创作的“元意”(此处蹭元宇宙热点)。打个有些轻佻的比方,如果有十个和严晓星老师水平相近的作者来写《年谱》,结果估计大同小异,因为《年谱》是一个有较为严格学术规范的成熟范式;但如果是写《金庸识小录》,那写出来的一定是完全不同的十本书。就像《夜航船》《容斋随笔》《梦溪笔谈》这样,即使围绕着相近的主题,但更能呈现作者本人的烙印。

说了这么多,和本人对《年谱》的拙评相比,似乎没有体现出对本书强烈的热爱。但恰恰相反,我个人情感上对本书的喜爱甚过《年谱》。读《年谱》如焚香品茗与长者谈,草蛇灰线融会贯通,自能笔下成文章。读本书如啤酒炸鸡与老友谈,灵犀点处醍醐灌顶,只是此种真意,欲辩忘言。正如令狐冲与丹青生对饮,能品出“这酒另有一个怪处,似乎已有一百二十年,又似只有十二三年。新中有陈,陈中有新,比之寻常白年以上的美酒,另有一股风味”,但若要他说出其中奥妙再点评发挥一番就颇为难了。

若说本书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所引大都自三联版(本书第1页),如果能再多一些版本间“用典”处的比较品鉴,可窥见更多金庸不同时期创作的趣味变化,就更加妙不可言了。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三)

《金庸识小录》书如其名,每篇篇幅都很小。除去原文摘录和文献引用,字数更少。但这寥寥数语,字字珠玑,每个字句都透漏着笔者是一个阅读量庞大,知识体系非常完整的人。从四大名著到时事新闻,从鲁迅到圣经,从甚至胡青牛用来治疗眼疾的蟹膏都找到了出处,着实让人佩服。

这本书的书评很难写,因为金庸可以说是我从小学到大学读最多的作者。不但读了正本,有些意犹未尽的还会找同人小说来看。关于金庸的记忆太多太多,所以这个书评一不小心就会写成不伦不类的个人回忆录。

这本小录里,兼有议论和考证。显然严作家不仅仅是把金庸当成消遣读物打发时间。而是像射线一样发散出去,把无论是有意收集还是无意遇到的相关知识记录下来。小说中的大量武器,称号,引用语,人物情节等都有远在书外的有关联的出处。想我读的时候,大多都是偷偷摸摸背着家长囫囵吞枣,恨不得一目十行赶紧看到结局。我只能说看完了小说,知道了情节,但这种浮于表面的读法错过了很多内涵。市面上有很多红学解读书籍,严作家的这本“金学”小录,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武侠小说里不知是有刀光剑影,狭义情怀,冰山一角下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做个有心人,会收获更多。

从这本书来说,全书是由很多小篇幅的短评组成的。可以随时停下,读起来没有负担。每篇的着眼点都很小,大多是从一个器物一个情节或一个地点生发出来的。比如“象岛”“磁山”情节有陈家洛喂药,康熙听韦小宝讲脏话。作者友好的为忘性大的读者们提供了原文摘录,然后提供相关联的文献段落。不看他的解说,读者自己都能找到两者的关联。读完后拍案叫绝,比如段誉和宝玉,都是很熟悉的人物,之前为什么没把两者联系到一起去。除了考证方面,书中还穿插着几篇议论。大多是从金庸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和金庸本人所处的人生阶段和作品本身比较。可以看出不同时期金庸作品的风格,从前期浪漫为主,《书剑恩仇录》陈家洛和香香公主,霍青桐纠结的感情故事不亚于现在的韩剧;中期的《神雕侠侣》杨过的侠者气质我至今都难忘;后期《鹿鼎记》市井气息浓郁,韦小宝放到今天怕是要被朝阳群众举报。

说严作家是专家级“金粉”再合适不过了,这本小文章合集和其他的长篇书评不一样。后者大多以分析人物情节为主,而这本小录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小,把很多读者无法留意到的细节拿出来解读,以小见大。读完这本书我自愧不如,自认为金庸的书每本都看了至少两遍,应该不会有我不知道的情节,结果证明,我是看了个热闹。严作家像是一个侦探一样,把金庸创作时参考的东西拿出来分析,甚至批评他后期自己抄自己,江郎才尽。这些细节,我读再多遍也发现不出来。严作家才是真正读“懂”了金庸,做个用心的读者,收获到的快乐应该也比我多好几倍吧。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四)

文学大家钱钟书先生曾说“现在,许多青年读者看了我的小说《围城》,一定要看一看我是什么模样的。其实,你吃了鸡蛋,何必一定要看鸡呢?”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好奇心,那就是如果对一个人的作品感兴趣,那么就一定想去了解一下这个人,也算是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结。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他的生平也是众人的焦点,了解这个问题,笔者推荐学者、媒体人严晓星的《金庸年谱简编》《金庸识小录》,从中可以认识到金庸的很多点滴。

金庸先生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大家族 ,家里有三千多亩地,还有很多仆人,过得很幸福。

1931年,7岁的金庸在家乡入学,很喜欢看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一年后金庸读了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从此喜欢上了这一类题材,也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937年,日军侵袭浙江,13岁的金庸跟随学校师生南下,家乡海宁也在年底沦陷,家族产业被毁。

1939年,因和同学有弟妹要考初中,初中生金庸和同学合编了《献给投考初中者》一书,此后再版多次,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40年和1944年,金庸因反对学校中的乱象,被开除一次退学一次,从中也能看出金庸的侠气。

1946年,金庸回到家乡,在杭州《东南日报》担任外勤记者,开始报业生涯;两年后前往刚复刊的香港《大公报》工作,同年与杜冶芬结婚。

1953年,因长期离多聚少,金庸与杜冶芬离婚,同年第一次使用“金庸”这个笔名。

1954年,香港白鹤派掌门陈克夫和太极派掌门吴公仪在澳门设擂比武,虽然只是王八拳比试,却引发轰动,金庸同事陈文统以“梁羽生”为笔名创作《龙虎斗京华》;一年后,金庸开始创作自己的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参考了《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而且还误用了“喜心翻倒”这个词语,但港台作家多有误用,严晓星先生都“不忍苛责”。

1956年,金庸开始创作《碧血剑》,同年与朱玫结婚;三年后创办《明报》,逐步推出一系列报刊杂志。

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此时已经创作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经典武侠作品,奠定了一代宗师地位。

金庸学贯中西,在写作中也不自觉流露出来,严晓星先生在《床上之剑》一文中,就举了《碧血剑》的例子:

“阿九嗯了一声,闻到他身上男子的气息,不觉一股喜意,直甜入心中,轻轻往他身边靠去,蓦地左臂与左腿上碰到一件冰凉之物,吃了一惊,伸手摸去,竟是一柄脱鞘的宝剑横放在两人之间,忙低声问道:‘这是甚么?’

袁承志道:‘我说了你别见怪。’阿九道:‘谁来怪你?’袁承志道:‘我无意中闯进你的寝宫,又被逼得同衾合枕,实是为势所迫,我可不是轻薄无礼之人。’阿九道:‘谁怪你了呀!把剑拿开,别割着我。’袁承志道:‘我虽以礼自持,可是跟你这样的美貌姑娘同卧一床,只怕把持不住……’阿九低声笑道:‘因此你用剑隔在中间……傻……傻大哥!’”

严晓星先生认为,这个细节对应的其实是西方的习俗,《格林童话》中的《两兄弟》和《意大利童话》中的《七个头的龙》,都有类似情节。

金庸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大陆访问,并参与了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制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金庸晚年多次回到大陆,捐资文化事业,被多个高校聘为教授,发挥余热。

2018年,94岁的金庸在香港去世,一代传奇落幕。

《金庸年谱简编》没有作者个人情绪掺杂,不注出处,不作考订,只限于最扼要地交代谱主的言行和创造,在体裁上是更纯粹的年谱。《金庸识小录》更让我们对金庸作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值得细细品读。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喜欢金庸先生武侠作品的人,对这句话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将金庸先生的作品完美概括了起来。

很多人看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觉得很古意,很过瘾,但其中的来历、典故,其实了解不多。最近有幸看了学者、媒体人严晓星所著《金庸识小录》《金庸年谱简编》,深感对金庸先生及其作品了解有限,仅仅还浮于表面。

很多人看金庸作品,首先会被它蕴含的历史文化吸引,遣词造句都有古意,但实际上,金庸先生在写作过程中,确实也参考了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等。

比如,《书剑恩仇录》中,武当派大侠“绵里针”陆菲青眼中的回疆奇女子“翠羽黄衫”霍青桐是这样的“那女郎……当真是丽若春梅绽雪,神如秋蕙披霜,两颊融融,霞映澄塘,双目晶晶,月射寒江。”

而在《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眼中的警幻仙姑又是这样的:“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可以明显看出金庸先生在创作上对《红楼梦》的借鉴,属于金庸先生自己口中“抄得不好”的例子。

再如,《天龙八部》中,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的世子段誉曾当面夸赞阿碧和阿朱:“我只觉老天爷的本事,当真令人大为钦佩。他既挖空心思,造了阿碧姊姊这样一位美人儿出来,江南的灵秀之气,该当一下子使得干干净净了。哪知又能另造一位阿朱姊姊。两个儿的相貌全然不同,却各有各的好看,叫我想赞美几句,却偏偏一句也说不出口。”

而这也可以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贾宝玉在怡红院向袭人,麝月,晴雯等人说的话看出影子:“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如今我又长了一层学问了。除了这几个,难道还有几个不成?”

金庸先生曾说,《书剑恩仇录》的写作是学的《水浒传》,不仅红花会群雄可以看出梁山好汉的影子,细节处也有参考,比如:

“霍青桐见众人杀敌甚多,但不论冲向何处,敌兵必定跟着围上,抬头西望,果见鼓楼屋顶上站着十多人,内中四人手提红灯分站西方,群雄杀奔西方,西方那人高举红灯,杀奔东方,东方便有红灯举起。霍青桐对陈家洛道:‘打灭那几盏红灯便好办了!’赵半山听了,从地下捡起一张弓,拾了几枝箭,弓弦响处,四灯熄灭。

群雄喝一声彩。清兵不见了灯号,登时乱将起来。”

这段情节可以在《水浒传》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找到渊源:

“宋江去约走过五六里路,只见前面人马越添得多了。宋江疑忌,便唤石秀问道:‘兄弟,怎么前面贼兵众广?’石秀道:‘他有烛灯为号,且寻烛灯便走。’花荣在马上看见,把手指与宋江道:‘哥哥,你看见那树影里这碗烛灯么?只看我等投东,他便把那烛灯望东扯;若是我们投西,他便把那烛灯望西扯。只那些儿想来便是号令。’宋江道:‘怎地奈何的他那碗灯?’花荣道:‘有何难哉!’便拈弓搭箭,纵马向前,望着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来。四下里埋伏军兵,不见了那碗红灯,便都自乱撺起来。”

这里的模仿就太过明显,以致忘却使用江湖人士的神功绝技。

不过,如果查看年谱,我们就会发现,金庸先生七岁入学,就特别爱看书,尤其是课外书,而《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和当时流传的各种武侠小说、外国小说等,都是他汲取养分的所在,这也是我们看金庸作品感觉非常驳杂的原因。

《金庸识小录》写金庸,小处着手,循旧有体例,就金庸著作进行解读,数百至千余字一篇,道出金庸小说中种种人物的原型、情节的蓝本及典故出处。《金庸年谱简编》则可以看出金庸先生的成长轨迹,与作品对照,令人受益不浅。

《金庸识小录》读后感(六)

严晓星详谈写《识小录》的过程。这本小册子的写成完全是一个意外,内容无非是对金庸作品的溯源、索隐、发微与指谬。

贤者识大,不贤识小。有能力的人看得到宏观大局,没能力的人就只能从眼前的小处着眼。

他这样说道,我总想避免诸如评点分析、感慨抒情之类的常见写法,力求短而且精,让材料来说话,而不是只顾自己饶舌。限于能力,我做得还不够好,甚至没达到自己的期望。这本书如果还有什么长处那或许是它的实在:每一篇都说了点东西,读了总不会毫无所得,哪怕所得很 “小”。

这是第一次我给每一篇读书笔记都写了详细备注的书。每一条都记录了我的思考和感悟。

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有门槛的书。你要读这本书,你首先要很喜欢很熟悉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光是看过电视剧还不够,你至少要读过书。因为金庸先生的很多伏笔、隐喻和文学素养只能通过文字才能传神表达,电视剧的任务只是为了呈现故事和人物性格。

其次,你要对金庸的文本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自我解读。如果只是囫囵吞枣的读过,没有思考,那么很难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和新的体悟。

确实如此,金庸小说的底色是有很清晰的历史脉络的,比如射雕三部曲。封笔作《鹿鼎记》哪怕杜撰了韦小宝这一人物,也依然稳步地踩在康熙朝的每一个历史节点上。

金庸小说中大量的器物、名号、典故、引语、人物、情节等,都有远在书外的关联出处。有了《金庸识小录》的指引,金庸作品 “水下冰山” 般的丰富内蕴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所知。

严晓星读懂了金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理解了金庸的政治情节。

《金庸识小录》涉及了历史学、文学、博物学、风俗、西学。读到这里,不禁金庸的博学叹为观止。

读书之前,没想到先是对两篇序文着了迷,一篇初版序、一篇增订版序。寥寥千百字而已,但是足见两位的文学功底、对金庸的热爱、以及对作者严晓星先生的高评价。感激有一群在坚持研究 “金学” 的文人们,让我这位小粉丝能吹开时光的尘埃,再一睹大侠的风采和神韵。

最惊艳的三篇是《红楼笔法》、《学水浒,写书剑》以及《三国点滴》。

金庸先生博览群书,他在一些细节书写处有模仿四大名著的痕迹,金庸先生对于这件事自是抱着谦逊态度的,甚至和红学家林以亮说道:你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一定会说抄得不好。

林以亮对金庸小说中的红楼笔法怎么看,没有明确的文字资料,毕竟这样 “神仙打架” 级别的场面,享受文字的体验、已经远超评价的欲望。

能够比肩和对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中国当代作家中寥寥无几,金庸先生算一位。

这本书在细节上真正的做到了面面俱到,大到对金庸先生书写时的境遇带来的文风影响、小到某句话中的典故出处,引经据典、颇为严谨。甚至在《康熙初年金银比价》中大胆地指出了《鹿鼎记》中金庸先生对金价间换算的错误。

《鹿鼎记》中的吴之荣从书中抖落出了金叶子,所有的金叶子加在一起可得400两银子。按照金庸先生在书中所写,一两黄金可兑换八十两银子。

但是实际上,康熙初年的金价即使有浮动,最多不过一两金子换十多两银子而已。那八十两银子的高价从何而来?1938年故宫博物院出售残废金器,当时大约折合70多两白银。1938年正是金庸先生少年时期,想必这成为了少年金庸的一个金价记忆。

这句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让很多金庸读者念念不忘,我也是。

其实,这句话并不出现在原著中,仅仅只是《倚天屠龙记》出版的一套单行本的后记。不过寥寥几句话,甚至没有提到儿子的名字,但每一位了解金庸先生的人 都能感受到丧子之痛带来的余震。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访谈,金庸先生曾算命,说他命中只有一子。金庸先生当时直言此算不准,因为当时他除了有长子查传侠之外、还有次子查传倜。当时谁能想到,这一卦多年后居然真的应验了。因为,当时的金庸还不明白。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