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精选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11 10:15:18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5-01-11 10:15:18   小编:

读后感:《呼唤洁净的世界》深刻揭示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呼吁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文章通过描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警醒,呼唤每个人都能为创造一个洁净的世界而共同努力。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感到责任重大。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一篇

作为坤哥的脑残粉,我还以为这书和《突然就走到西藏》一样,没想到是那么多人的合集。奇怪的是,其他人写的东西反而让我感觉比较动心。也许是因为真实吧。没有什么刻意的主题,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一切都是自己真情实意的流露。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二篇

最大的感悟莫过于对自己内心的审视。

贪痴嗔……生活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难免不被世俗所干扰。

而我们真正要寻找的是自我。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拥有,那又谈何拥有其他呢?

抛开一切杂念,好好地静下心来,在内心的疆土上,做自己的国王。

行走,并不一定是要用自己的脚步来实现,

因为用心即可实现。

勇敢地去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只有这样,

当自己内心对你痛苦的事情有了答案,

当你真正释怀了,

痛苦也会随之慢慢在心里融化,然后消失不见。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三篇

去年看了《往西 宁静的地方》,其实这本《呼唤洁净的世界》和前者路数差不多一样,都是以“行走”为话题,以“行走”为主题,是一本讨论“行走”,记录“行走”的书。都是在青海,都是陈坤带队的“行走”活动。上一本书我看了很久,也想了很久,但是这一次,对于一些重复的东西似乎也接受的兴趣不大了。里面有一篇藏族人扎西写的(我觉得应该是口述的吧),感触极深。是啊,为什么一定要去阿尼玛卿山?为什么一定要去转山,彼地和此地的区别在哪里?他提到了信仰,如果没有信仰,像爷爷把雪山装进了心里,那么转山不过就是走路,走路在哪里走不一样?没有去过远方的孩子,用质朴的语言疑惑转山者的行为,他的单纯映射出现代人内心的空虚和焦灼。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年代,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穿起了登山装,越来越多的人走着去远方。对于扎西来说,转山是折磨,在山里风餐露宿的生活是生存的无奈,但是却有人自愿去吃这样的苦。他的不解令人尊重也令人思考。城市人,你到底想通过“行走”得到什么?

我不懂,或许也只有自己的脚踩在土地上,才会有一个答案吧,而这个答案是心给的,不是路给的。不是阿尼玛卿山给的,而是土地给的。我很怀疑“行走”活动的能量,到底能呼唤出多少洁净的世界,但是却并不质疑这样的活动。陈坤发起的行走活动,也许只有他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这样静默行走的意义,但是如果不走,谁又会知道呢?就像北京土著,在行走中发现了自己爱上了这片土地,就像女孩在行走中发现,逝去的爱情终不可强留。

人活着,是该有些精神的。我在别人行走的故事中,突然明白,或许行走不过是给自己一个空白的机会,让自己好好和自己说说话。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四篇

这是行走系列的第二本书,主编仍是费勇,汇编了多位作者针对“行走”的思考与经历。这本书严格意义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像上一本《往西,宁静的方向》一样,记录2012年由陈坤发起的“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的一些参与者的感受;另一部分则是收录了几位作家或学者有关于“行走”的讨论或思考。

2012年行走的力量“转山”的地点是阿尼玛卿,被藏传佛教奉为神山的一个地点,行走的难度、高原反应与之前几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和陈坤一起去行走的年轻人结束“转山”之后照例去西宁支教了半年,这本书也收录了志愿者半年支教的一些心得体会,让身为教师的我感同身受。在那个封闭的地区,渴望对一群孩子进行适龄的教育,其间的难度是不可言喻的,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但其实,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的,半年时间之短,与其教他们一本书的知识,不如授予他们收益一生的良好习惯。教书与育人是相辅相成的。

这本书也记载了几位文坛比较热门的作家的一些对话内容。陈坤和韩寒对话的内容紧紧围绕着“行走”、与心对话以及佛教“观照”等,呼吁大家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心,屏蔽外界无关的评价与不解。

费勇和比尔波特的对话围绕着这个外国人所写的有关于中国佛教的研究成果,让人震惊。

杜家毅也写了段算是电影回忆录的文章收录于这本书中,他的电影《转山》就是在阿尼玛卿拍摄的,他也展现了作为一个真实面对自己的导演,不想“乖乖”呆在摄影棚拍戏,却选择挑战各种生理、心理极限前往极艰苦的自然环境拍摄,所以也吸引了我对这部影片的注意。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五篇

因为这本书,看了《转山》这部电影,心中涌起一个念头:跟陈坤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下我才有存在感。趁着还能控制自己的肉体,我一定要去走一次。

书的核心部分是在阿尼玛卿山转山时的十个心路故事,排版很舒服,像在一扇双开的大门上写字一样,旁边添加一些注释,虽说有点浪费纸张,但与美好的阅读体验比起来,这算什么呢?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读到了自己。毕业8年,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路上迷茫地走着,每一次转弯,我都是听从了内心的选择,有时候会怨恨我的心:为什么你让我不停地换工作?为什么不给我指明一个清晰的方向?读了这本书,我想她或许是故意的,不给我目标,是想让我保持一种“在路上”的感觉;不给我目标,是让我感受路上的美好。她让我自然地成长,然后等待某一天突然觉醒。

没错,最近我又迷茫了,买了很多书来读,希望能有所领悟。我不是一个有读书习惯的人,读起来有些吃力,但我要为“行走”的三本书做出有点质量的书摘。这其实也是一种行走,我做的事情可能会对别人有影响,更可能的是没有,但对我确实有影响,那就是“我做完了一件事情”,我的情感在里面,等我回首的时候,我会觉得很美好。

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传统的成功思想指给我一条清晰的方向:要坚持,要努力,要往上爬,可我做不到啊,有时候也恨自己怎么就不是“能坚持”的人呢?只能靠浅薄的天分勉强过活,但绝不可能取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田原告诉我:我应该感谢命运让我尝试这么多领域,这些经历会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不要想太远,就从当下做点事情:如果你不喜欢负面的自己,就去试着改一改,说不定会很爽。

人生就是转山,选定了方向之后,要坚持把它转完,这个过程中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对于我来讲,其实缺少的就是值得为之坚持的方向,但现在,似乎越来越清晰了。

P.S.《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行走001:往西,宁静的方向》《行走002:呼唤洁净的世界》三个PPT书摘在我的微博上:@浪荡小宝,心灵之旅,与你共享。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六篇

提到这本书的作者,我对他的印象只是在忧郁的眼神上,一个花瓶而已,很多演员出道时就是这样,靠着外貌好然后平步青云,不过也很快成为过眼云烟。对这样的演员,总在观影时带着挑剔的眼神,这种感觉始终都萦绕在我的心头,所以一直都觉得这个人就只是在心头掠过罢了。

不过他不同,因为他逐渐让人明白,他是不容错过的。我在《人物》周刊上看过陈坤关于行走的报道,当时《人物》这本杂志,我几乎将它定位心中的最优,我从中看到过太多被光环萦绕的人物他们平时的卑微,倔强,艰难还有平和,让我看到了许多人性的真名目。这次看到陈坤的报道,一下子让我转变了对这个人的印象,这是一个和许多人,很许多许多内心自卑的人一样的平凡的人,但是他倔强,他拼搏,甚至无情地反思,直到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这本书,我几乎是虔诚的看,我曾经从《开讲了》看到过那个演讲幽默的睿智的陈坤,也见过他对这项行走事业的坚持,而这本书则让我可以真正地走进行走,走进参与者的心声。

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中倾听着他人和自己的声音,我们总是默默地忍受,或者绝望的挣扎都是在找方向,但是许多人都如同无头的苍蝇,没有方向,没有需求却看似很有需求地追求,往往丢失的是自己真实的自己。这是多么多么悲哀地事情。遇到这样的好书,我总是会慢慢地消化,慢慢地看,几乎是蜗牛般的速度,几乎是在慢慢地去进入别人的人生,跟随这些参与的志愿者的脚步走一遍这样的路,也许自己的内省就能更接近那最澄明的天空。

心灵就会远离污秽,不断地澄清,不断地回归自然与幸福。真的很高兴能够有这么一本书,让我们慢慢地靠近内心与真实。

人生路,我们都走地太嚣张,说的太多,不断地消耗自己的元气,却不去续集,这过程就像透支,在无穷地透支,却不思悔改,即使这样也要冲啊,冲啊,冲到声嘶力竭,筋疲力尽也要保持所谓坚持的姿势。

去吧!!去吧!!这荒谬的生活方式,让一切浮夸都停止吧,让我们都能够走近自己的内心,走近自己最需要的心灵的声音,不要再无法顿悟,也许从这本书中那一个个质问中你能够警醒,那就是救赎吧。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七篇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跟我一样,遇到让自己感动或一些感同生受会突然觉得气温骤降,起一身鸡皮疙瘩。

已经记不清在看这本书时,有多少次汗毛竖起,眼眶发热。书是参与了“行走的力量”这个活动的人写的一些文章,这本书作为一个合集,每个人写东西的风格不同,叙事方法也不一样,有成熟的文笔也有十几岁小孩稚嫩的声音,可是啊,这些文章都让我感动,那一刻就好像穿越了时间跟空间我跟他们一块在“转山”,也似乎可以感受到阿尼玛卿山冷冽刺鼻的空气,好像也看得见那像一条白线的雪山顶,我可以看见雪豹,雪鸡还有藏民心中神圣的牦牛,可以感受自己正在一步一步翻越每一个垭口,停步休息的时候可以看到从嘴巴里冒出的热气,可以听到自己在大口大口的呼吸声,这是活着的声音。

西藏对我来说是个遥远神秘的地方,那里的神山,藏民对大自然的敬仰,青稞酒,酥油茶,对我都有特别的吸引力。记得书里面一个藏族孩子的话“我从小生活在阿尼玛卿山山脚,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汉族的人来这么远的阿尼玛卿山”转山“ 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我想去看看长城,故宫,我想对这些人来说阿尼玛卿山就是我心中的北京”

听过一句话“旅行就是离开待烦了的地方,去别人待烦了的地方” 人类都渴望远方,去自己未知的地方,这是人类的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也有很多人在生活的地方迷失了自己,希望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找找自己,这次“行走的力量”大部分志愿者都是抱着这个心理去的,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季羡林先生说过“这世界上最珍贵的莫过于真学问和真性情” 真学问是人类一直在探寻的,也会一直探寻下去,那真性情呢? 我想这也是许多人一直在探寻的。我们其实不必去刻意成长,不需要去讨厌真实的自己,即使他自私,胆小。但他就是我们 当你不再刻意躲避这些的时候也许你会欣喜的发现我喜欢现在的自己,让我们在心灵的疆土上,做自己的国王。这是我想说的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八篇

能够读到《呼唤洁净的世界》这样一本书,对于我来说是幸运的。

它讲述了行走之于人的身体、人的思考和人的认知的种种考量。

不过它没有隆重地介绍陈坤和他所创建的东申童画公司发起的“行走的力量”心灵建设类公益活动,我也是通过阅读参加了“行走的力量”这次转山以及支教活动的摄影师、志愿者、随行队员和后勤团队,以及各个协作团队人员等关于自己彼时在行走抑或支教时候的心路历程的记录才知悉的,他们是洞悉了“世界上最不遗憾的事就是自己已经经历过”的摄影师孙辉,是在行走中真实地倾听到自己内心所思所想的夏寒冰,是发现了别处既是自己休憩时安静的内心的杨巍,是正读初三放假还要帮助家里放牧牦牛的十六岁藏族男孩,是困惑了很久却在行走的某一刻轻易体悟的黄毅……

应该说,神山、藏地以及行走的路上也确实充满无限可能,尤其在陈坤亲自带队的保持禁语,静心思考的行者们在经历了转山之后,似乎一下都成为了哲学家,都了悟的生的智慧与奥义。

虽然短暂的十天九夜的转山和六个月的支教不可能带给他们一生的经历,但是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我知道他们的经历和感受震撼了我感动了我,他们对行走的不同定义和理解也一次又一次击中我的心扉。在他们的经历中,行走成为寻找自己寻找幸福的过程,成为了解自己的最佳途径,成为颠覆自己、证实自己的媒介,行走帮助他们完成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行走使他们获得了在自己心里的疆土上自由驰骋的欢愉,行走也帮助他们令现实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进行对话……在他们身上,行走的意义被无限放大,在他们的认知里,行走也不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生命经历。

支教,我们在影视故事中经常会看到,但是现实版的支教我们却很少看到,陈坤让我们看到了这许多,让我们阅读到支教志愿者的支教日记,那些情感文字中,即有对父母亲情至真的眷恋,更有对自己所支教的学校现状、学生学习以及生活方面的担忧和关怀,应该说,他们对于社会对于家庭的责任以及担当被全面调动激发,我相信这也是行走意义的别样体验吧。

短暂的转山以及支教活动陆续结束了,所有的人又开始归入生活,不过当我听到陈坤说“对于他们来说内心的行走才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想,此刻当是结束也是开始,它们都是属于我的。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九篇

这个一本关于行走的书籍。一群志愿者走进了阿尼玛卿山,去呼唤洁净的世界。在行走中,他们有所领悟。通过行走,他们不仅仅是向往寻找一个更好的解释,更是向内建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行走虽然只是是个一个动词,但是却成为了一项活动,而行走中所获得的感悟,完全靠个人。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的压力,许多人都会觉得心里十分的压抑,内心很是嘈杂。可是不管是好是坏,生活还是需要往前继续走的。时间不等人,所以我们只有适应。我们会期待着生活期待着世界变得更好,期待着会有好运眷顾着自己。压力迷茫中前行,我们渴望一个洁净的世界,如果这个社会不能满足我们,那么就让我们在心里自己建造一个理想的王国。都说带上翅膀去飞翔,那是思维。而真正的生活就是让我们学会随遇而安,然后自我调整才能快乐。行走只是一种方法。可以去爬山,去陌生的地方,也可以随意的走走。要知道,远行不仅仅是脚下,也可以是在心里。让理想飞翔自然是好,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愿意真正的出去行走,在茫茫大山中,苦过累过中冥想,释放压力。

要说出发,青海可能是可好地方,那里有座山叫做阿尼玛卿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这本书中就写了去阿尼玛卿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些志愿者出发是为了想走心里想走的路,有的人出发,只是为了见识未知的世界。我想着书中每个人的想法,他们的感受,都是在旅行中的收获。高原山里的动物也给他们上了一场心灵的课程,比如说那张黄羊的图片。就那么的站着不走,远远的看着人们。动物的见证,石头的见证,他们都是为了理想而努力的人。山外的人走进了大山,就如山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一样。旅行队伍中有个当地的小伙,才念初中就和哥哥一起出来作为向导了。他们对于外面的认识,就是由着人们走入大山而慢慢的熟悉。也许这个孩子说的对,他说:我也想去远方了,只是去看看,当知道世界 有多大了他我我会回来。那个时候,我会知道如何去爱我的家乡。而我们行走对未知区域的探索,不也是为了回来后更好的适应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加美好的人生么。

对于行走后的感悟不仅仅是爬山,还有之后所作所为。二十名的志愿者在回到山下后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指教生活,一篇篇的支教日记记录了他们的经验和感悟。关于孩子,关于幸福。其实行走在那里没有不同,关键是你走了么?带着怎样的目的去行走呢?我们会用怎样的姿态去看待哦我们生命终的那些奇妙的瞬间?书中黑白的照片的风景包括植物动物甚至满天的繁星,让心中不由的会有一种圣洁的想法,想着或许某天,能承蒙机缘的错爱能邂逅自己的灵魂。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十篇

从陈坤开始转山到他出书,对我来说,他的角色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演员,而是一个在寻找自我和寻找自己路的公众人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像对于陈坤来说,长得帅会让他自恋,但过帅的长相会让他看透皮相而认识到内心的真实存在,对于他来说,成为公众人物会让他的一举一动在人们的目光和期待中,但这种身份会让在成长中的他影响到更多的人。在多年的静修中和转山中,不知道陈坤悟到了什么,但面对外界的舆论,他不再解释而是继续做自己,从这点来说已经可以看到他的成长。

书的扉页中提到:转山路上,风餐露宿,发现:手机信号不一定是必须的;洗澡不一定是必须的;看电视不一定是必须的;上微薄不一定是必须的;名牌不一定是必须的;很多很多东西在走路的过程里都是负累,都可以扔掉。在山里,只有空气是必须的,阳光是必须的,体温是必须的,干净的溪水是必须的。

不知道这句话是谁写的,但写出了陈坤褪下所有外衣和行李后看到的自我,只有这天地与人才是真实的,而这世间的斑斓色彩往往晃了我们的双眼也恍惚了我们的心。即使我们深夜照镜子也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即使镜子真实反映了自己,我们也会怀疑会不会因为镜子自身的原因而无法真实呈现。

看过也评过《行走01》,当时也很喜欢那本书,所以很迫不及待的想看这本《行走02》,本书还是行走的风格,从无华的包装,到平静的文字,都相封面中投入水中的石头一样激起涟漪。本书让我最喜欢的还是开场那几段陈坤和韩寒的对话,他们谈论到设限的话题,就像克里斯那么提在他的书中反复强调的一样,我们从小到大会给自己设限,同时,周边的环境,包括宗教、社会、父母、朋友都会给我们设限,我们在做自己希望的自己或者是周边环境希望的自己,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者我们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往往不再重要了。以前看到这类的话会觉得有理,但从来没有觉得贴近自己,直到有一天,孩子去幼儿园上绘画课,课后老师找我谈话,说老师教小朋友们画小鱼,只有我孩子一个人在乱画,让我回家务必认真教育并监督练习,我回去看了纸上老师要求画的简笔小鱼,不过是几个三角形推砌而成,说不上好看但是够抽象,孩子自己乱画了很多线条,虽看不出是什么但看上去很用心,孩子介绍说他画的是迷宫,他喜欢线条和颜色,当时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也许才是真的世界,孩子没有规矩与期待的生活也许才是真的生活,也许有一天孩子也会像我们一样学习别人一笔一画的用三角形堆砌出一条小鱼,也许还会问别人鱼应该涂成什么颜色,那样的孩子可能会像我们一样融入世界开始随波逐流的生活,但那样的他还是他吗,没有了乱涂的乐趣,没有了自己眼中的世界,他还会像现在一样骄傲的笑吗。

我从来不呼唤纯净的世界,但我期待纯净的心灵,在黑夜中才可以看到白色的纯净,在淤泥中才可以看到荷花的可贵,所以希望我们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与作者一同洗净凡尘的累赘找到本心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十一篇

我是抱着一个陈坤粉和韩寒粉的心态来看这本书的,但是看过之后让我自惭形秽。这本书远不止追星那么简单,而且这本书所蕴含的的人生哲理也可以说是值了这个价格了。

我关注了陈坤的微博,陈坤是个微博控,并且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和爱心的微博控。他不炒作,很真实,的确,真实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我们的阅读世界里面,很少有这种去触摸真实生活的读本。与其说行走是在呼唤洁净的世界,不如说行走是在找寻宁静的内心。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发觉那些更吸引我的不是那些明星大腕的对话,而是那十张照片后面的故事。他们都来自普通人的世界,有着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的烦恼,在他们自己的足迹下行走。

我问过我自己,该做一个纯粹的坏人还是做一个伪善到底的好人?但似乎这些答案都不对了,我们喜欢为自己的个性或者生活找一个准确点的标签,但标签愈加明确的同时,可能愈加不是我自己了。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修行,而修行是一辈子的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物来自无,若矫情点说我们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我们生下来给了我们七情六欲,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模仿和隐藏,最终我们成为了一个我们都不认识也不想认识的自己,但这些东西都愈加的不真实。那到底什么是真实的自己?自己又想要什么。我没法说说服自己喜欢现在的生活,可也迷失了我当初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生活,所以我变得越来越不像我自己。所以就在这时,我觉得我的生活变成了行尸走肉。

我似乎看到了一些答案,答案莫过于像这本书一样,可能吸引你购买他的是封面上那些名人,但给你阅读快感的可能是书中那些小人物的修行。答案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我们平日的灯红酒绿容不得我们去思考,不仅是思考得失,思考好恶都非常难得。我觉得生活总应该给我们一些近乎哲理的东西,但是我们被很多东西蒙住了双眼,看不懂也理解不了。所以这群人去行走,他们不像其他徒步旅行或是苦行僧一样去刻意的追寻什么答案,只是想沉淀一下自己的生活。

沉淀生活。

生活就像一杯茶,你不断的摇晃就会看不清水里到底有的是什么,但是当你静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茶叶沉淀下去水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可能我们年纪小见识浅,但我毫不担心,因为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用生命去修行,才能让时光过的不那么刻意,也让时光真实。遵从自我的选择,然后仔细看一看自己,这比瞎忙有意义的多,我对自己说。

若我真有幸能够在繁杂的生活和百无聊赖的世界中看到什么,那便是我的正果罢,总之在这之后,我开始向往这样的行走,去找寻洁净的内心,去一辈子修行。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十二篇

徒步,行走,听风吟,看飞鸟,通过另一种方式到大自然中寻找自我,是否一定要通过行走,其他地方其他方式不行。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迈开脚步,向前走,关键在于第一步,行走在路上的人称之为行者,孙悟空自称孙行者,因在路上,目的在远方。师徒四人携手并进从大唐前往印度西天取经,遇到每一难,一路过关斩将,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取真经,普度众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什么我们要通过行走去寻找真相。路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鲜,鲜活的人物景,对眼球感官有冲击兴奋的效果,仿佛行走在异乡会短暂忘却伤痛和烦恼,在路上,在远方,这三个字虚无缥缈,具有魔力,似乎生活的幸福,永远在别处而非当下,马不停蹄乐之不疲的往前走,不知路的尽头在何方,永远对生活充满期待与想象。需要通过外界的力量,遇见去觉悟。

三四线城市很小,生活简单,竞争压力小,生活节奏缓慢。我们从一线城市匆匆飞奔而来,看惯了灯红酒绿,繁闹喧嚣,在讯息包裹飞速发展的时代下不敢停滞而下,越发渴望去探索内心的需求和何去何从的真相。远古时代,蜕变成人从大深山里走出,而今又要走进深山接近自然,寻找真我。世界是一个圆,无论过程怎样百转千回,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得回到原地。

转山,通过虔诚的膜拜达到消除罪孽和灵魂的升华。转山带有宗教的因素而变得神圣不可侵犯。神山在远处,俯视着你,不言不语,藏族人每年都会转山,转山人的目的千百万种,有的人是因身体疾病祈求平安健康,有的是想清洗罪孽,寻回自我,而有些人却毫无目的,转山的路上,条件艰苦,有可能遇雪崩,高原反应等,唯有坚强的体魄和不懈的毅力才能到达顶峰。即便如此,每年转山的人依旧是络绎不绝。

站在世界的中心纯净的世界,青海,西藏,云南偏远地带环境恶劣因海拔颇高,条件艰苦且人烟稀少,天空纯净而湛蓝,环境优美恍如仙境,至今部分保留着原生态的环境,雪山中藏有珍贵的稀有矿物质和罕见的药材。人民淳朴热情,眼神纯净,与世无争,他们有宗教信仰,信仰佛陀,不敢杀生,宗教是一个复杂神秘的东西,尤其在藏族,你信或不信都好,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很远。

去年一部特别火的电影,冈仁波齐,用记录片的形式,记录一群转山跪拜的人群去冈仁波齐神山转山的故事,为了家人,为了平安,为了幸福和众生,即使前方一滩的水,山上落滚石,依旧不屈不挠,不轻易放弃,跪拜好每一步。可见意志坚定,在此之前不清楚信仰是什么,在此之后,我明白了信仰的强大,路上老人家过世,小孩出生,一切都是人生常态。影片很真实,拍摄的不是专业的演员,未受过专业的培训,他们用听不懂的藏语讲述这日常的饮食起居,一起吃饭,围在一圈一起念经,真实而平淡。不太明白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但是深表尊重。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人类最原始的信仰分为两种,一种是天地信仰,一种是祖先信仰,拜天地,祭拜神明祖先,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信仰带有理智的主观和感情色彩,宗教信仰对于藏族人来说是特别显著的,神山具有传说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誉为幸福安康。

徒步行走近几年在城市里越发频繁,行走,小到6岁儿童,大到8旬老人,一群人,一队人,经过这座城市地图上的景点,不仅推广城市文化和深入千年传统,也积极促进群众自身的体育和锻炼。行走是一种力量,靠着脚步,走过千山万水,走过车水马龙,走过异国他乡。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十三篇

肯定的说,陈坤是我喜欢的一个演员,因为他不止是一个演员。

有些人一生都在演绎别人得故事,而有的人会构建属于的自己的故事。你究竟是要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还是不断在别人的故事里跑龙套,这个决定权在你。大多数人被现实所束缚,是因为他们从不思考(以各种借口拒绝思考)。当然,还有可能被愚妄所迷惑,无法清醒的认识自己。这个愚妄可以理解为世俗中各种条条框框的观念,名利欲望的纠缠。在这一期《行走——呼唤洁净的世界》种,陈坤,这个惊艳的演员——和韩寒,这个离经叛道的同龄人(其实我丝毫不觉得他离经叛道,我是只是觉得他更正常,也许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太正常的原因)一起开篇,并引出诸多关于“我们”的故事。

人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善良,有人说是悲悯,有人说是坚强……我认为都不对。人最基本的东西是真实,否则善良不过是伪善,悲悯不过是可怜,坚强不过是无耻。一个缺了真实的人是可怕的,一个不断宣扬坚强而不讲求真实的人,其无耻则会不断加倍。这本书里讲了大量行走的故事,大多以第一人称自叙,这个自叙的意义不是要做出什么榜样,也不是要炫耀,更多是的一种表白——对真实自我的表白。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人都有自我表达的冲动,作为一种生命的倾诉,这就是我们的故事。比如《我只是想走走我心中的路》、《远行回来我知道别出在哪里》、《路上到底有什么值得你发狂》……等篇目都是在讲一个存在过的片段。以真实为背景的片段。读这些片段,琐碎的,冗长的,甚至有点啰嗦的片段,你不会觉得无聊,你会发现旅途过滤掉了相当多的生活的渣滓,让某些东西本真起来。

很多人自诩为强大,以为自己拥有左右生活的“势力”,其实他们只是一直在原地打转——在一块小的可怜的地方。如果他们肯对自我做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观照”,他们就会迈出一只脚,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在《我要把转山的福报送给你》中,有一句话很直白:人总是要往前走,这是必须的。真理往往如此直白,但大多数人并不明白。由此,他们从未向前走过。

《听,雪山融化的声音》是最美的自我诉说,它让我想起古龙小说《陆小凤传奇》中的一个人物——花满楼,内心中充满天使力量的人。作者是一个支教老师,在某个年代因为药物作用听觉曾受到损害。他坦言,小时候是有自卑的,但我总能遇到好人。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是总能遇到好人?此外呢,此外肯定还有一些不令人愉快的东西罢(事实亦如此),只是不愉快的东西并不能改变他,这就够了。一个人能够遵从自我的选择,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所选择,他就能够像花满楼一样,尽管目盲,但心不盲。

他不故弄玄虚,不说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人知道一点点,就以为自己体验了,把知道当成体验,是永远也不会进入灵魂门径的。他说,空,我喜欢那种感觉,但是它来的时候很少。坦然的说,一些近乎禅修的东西,我们或多或少都曾模糊的接触到过,但一闪即逝。是因为,我们并不够真实。悟道即求真。很多人以为我就是我,其实你最初可能是“你”,但当你开始讲述并寻找自己的时候,很可能正是越走越远。当我们在世俗中浸淫的越久,我们距离真实的自己就越远。

一个平凡人尤其要藏好他的眼泪。

一个不断追寻的人尤其懂得“路”的珍贵,此路可以是脚下的路,也可以是心中的路。佛家讲求明心见性,路就是明心见性的通道。有些人自己堵死了通道,有的人在纵横交错的路上迷失,有的人则真的拥抱了自己。其实,“我”的存在从来不是遥远的,甚至不需要追寻,但有些人总要历尽千辛万苦。可以说,自我的追求,知识的渴望,爱情的震鸣,圣途的朝拜四者之间是有共通性的——即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发见。离开了真实,所有都是荒谬,都一无所获。最终会发现两手空空——一个终生都不清不楚的,支离破碎的故事。

我们的一生都是故事,你愿意拥有一个好版本,还是不成型的草稿。或者,根本就是白纸一张。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十四篇

说道西藏,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雪域佛国,世代的达赖和班禅他们是藏民心中最神圣最尊敬的活佛,他们是一座千年的丰碑,护佑着他的子民们。西藏以它独特的身份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浩大的佛法照耀着这片淳朴的土地,它慈悲的情怀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藏民,它伟岸的身躯傲立于广袤的苍穹之下,它银装素裹的形象常驻每一个爱它的人心间,这就是一个极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行走2--呼唤洁净的世界》已经是我今年读的第四本关于西藏的书,相比之前的书籍,它拥有更多的受众,志愿者他们在行走中或多或少的收获了自己的内心的安宁。之前看过的书籍都是作者一个人在藏地生活、旅行、感悟等,笔墨也离不开这些藏民们的最原始的生活方式,相信只要写藏地的故事都会有这样的描写,这本书也不例外,但是作为一个真正向往的这片圣地的人来说,百看不厌,反而每读一次更加深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越发的激起我对这片土地的倾慕之情。

行走,顾名思义,是在走路,那么我就会在想:什么的路是我要走的?我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走这条路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它会是我人生的一次转折吗?这些疑问一直充斥在我的脑子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阅读,其实我是一个特别爱佛学的人,尤其比较喜欢藏传佛教,也喜欢在浮躁的时候诵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之类的,还有一些活佛、堪布大师的书籍,因为这些佛学的智慧足够开释我这个愚笨的读者了。

开篇的对话很是吸引我,我很喜欢这种对话式的问答,这种的对话其实能够看到人的真心,在聊天当中如果一个人回答你的话语有一点迟疑,你就会感觉到他其实不真实。你的修饰需要经过脑子里一段时间的思考,只有你顺口接下来的话语才是最真实的。真实的话语其实是最容易打动别人,就像书中陈坤和韩寒的对话一样,韩寒他作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字更多的是霸气和犀利,在他过往的文字里也是有感觉的,前段时间看过他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就感觉他文字中的露骨、犀利,他似乎也不吝啬自己的霸气,但是这里从他的对话里看出他其实是温和的,文字中的霸气恰似他的隐藏,在这样的对话中,他展示的却是真实的不面,对读者而言,这种坦诚是更乐于接受的。

当看到这些行走志愿者的笔触时候,首先是敬佩,他们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去做这件事的,先不说高原缺氧的极限条件,就怎么说服家人同意他们的决定都是很不容易。记忆最深的有位女孩为做这件事,母女之间反目,母亲发信息怨恨她,她一如既往的还是离开了,她说:“我究竟是为了什么来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牺牲了母亲的感情值得吗?”她开始是带着疑惑的,可是陈坤的鼓励,还有她自己在行走当中的内心修行,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想等她完成支教回到家乡时,一定会跟她的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藏民他们说:他们一生下来就是信佛的,这是一种传统的延续,他们还是那么质朴生活,信佛、敬佛、点灯、转山等等,尤其是转山,转山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平常的事,可是行走呢?它不是跟传统的藏民磕长头转山一样,他们只是专注于行走,用脚在走路,更是用心在走路。藏族的同胞开始很不理解汉人的行走,但是他们有时候在疑惑自己又在寻找什么?是拥有更多的牛羊?获得更多的金钱才加入行走的行列。其实这次的活动也是他们在给自己上一堂心灵修行课,每个人所处的角色不同,那么获得的领悟也是不同。

同样的作为读者的我们,我们又将在行走中找到什么呢?很多爱读书的人总是喜欢炫耀自己读了多少本书,一天能读多少万字,我也曾经喜欢给自己定计划,一天或者一月要读完多少本书,其实这恰恰就是读书的功利心,把读书当成了获利,其实这与最初的求知是背道而驰的。说起这个感悟还要感谢书中的一位志愿者,因为是他的领悟才给了我开解,他总是想要看到最美的风景,但是在行走的路上他就领悟到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在每个人的心中,从未离开,只是你以前未曾发觉罢了。

想到这应该都明白,这是一本寻找的书,其实一本书有时候对你受用的也只是一句话而已,但是哪怕是一句话的收获,也是你最大的财富。与其纠结于名利得失,还不如去问问自己最初的内心,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无论曾经的追求也好,还是曾经的荣耀也罢,当你放下身段,演绎一个真实有价值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书中也有很多很杂乱的,本人不太喜欢的部分,比如田源的那篇读后无感,也可能是本人水平不够,书的质量不错,留白部分太多,可以缩小版面,这样定价方面可以低点,满足更多的人的需要,不会使人有望而却步的想法!)

呼唤洁净的世界读后感第十五篇

喜欢陈坤所以去年买了第一本《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这本是今年新出的行走002,也算是去年那本的延续。

但这本里面内容丰富了很多,陈坤本人写的东西占的很少,加入了一些名人的文章,以及去年参加转山活动的志愿者,后来去西宁进行支教的日记。

关键词一:转山

长长的转经路,是藏民的希望之路,是灵魂超越尘世进入天国之路,虔诚的朝拜者,缓缓向前走。一手轻摇铜制的小经筒,一手拨动墙边耸立的用黄铜包裹着的大经筒,看着筒上刻着的经文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口吟六字真言,边诵边转动以达到诵经时口、身、意完美一致的境界,彻悟人世的玄机,获取解脱的力量和自立的信心……

去年去甘南旅行的时,到了拉卜楞寺,领队凯子问我们第2天要不要5点起来去转寺(因为7点多团队就要出发去下个目的地了),我一向是没有任何信仰,在寺庙参观时愿意沉浸在当下的氛围里虔诚地转上3圈,但叫我牺牲早晨那一点睡觉的时间,就完全不乐意啦。看过这本书后,对转山转寺又多了些不同的看法。

其实无关信仰,转山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净化心灵,或者说是看清自己内心的过程。陈坤组织的这次转山行动,中途又是禁语的,身体只需要走、看。

我想,在旅程的初始阶段,不可以和任何人有交流(手机一定是没有信号的),一路的风景看久了也失去了新鲜感,空、静,心中所有的杂念便会全部涌了出来,倘若有个Blackhole,很容易就被它吞噬掉了。但9天8夜的转山毕竟是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杂念终究会消散,如果在某一刻能够接近心无所想的境界,就算level up了吧。另外旅途中身体受到的折磨也不小,blackhole原本储存的杂念还未消尽,大概又会有新的想法产生,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有篇文章讲到转山结束后各人的表现,有人打电话给最爱的人嚎啕大哭,有人发呆,有人平静,有人冲进大雨喜极而泣,有人几近崩溃。如果是我,大概只会吃,刷微博,聊QQ,睡觉,心里却恨不得立刻飞回爱人的身边就好,我真是个没出息的小女人。

如果不是对体能要求太高,我也真的很想参与一次这样的活动。无关信仰,只为看清自己的内心。

关键词二:支教

所有参加转山的志愿者都要去西宁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在西安忘记是听哪个朋友说过去他的一个朋友支教,日子过的不是一般的苦。看了这些志愿者写的日记,重心都在孩子们的身上,觉得支教似乎也不是那么苦的一件事了,当然,这可能也因为坤哥组织的活动并不会选择条件特别的艰苦的学校让女孩子去。

于是支教也被我默默地写进“想要实现的100个心愿单”里去,转念一想,我这样的行为是自私的,并非想要为当地的孩子带去一些什么,而只是想要通过支教这件事,让自己得到一些什么,来填补心中的blackhole。

罢了。

关键词三:灵修

自从看过《去印度学倒立》后灵修就已然在我的心愿单内了。

这世上大多数人都并非命运的宠儿,心中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一个Blackhole,有人为了寻找答案云游世界,有人为了回避空虚,将自己的生活拼命塞满。还有的人呢,天生少这么一根筋,平时下班了就靠玩游戏打牌看肥皂剧打发时间,乐呵呵地形容自己就是坐吃等死。真是羡慕呢……(真心的)

为了解除心中的痛苦,灵修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书中的田原(导演)去了旧金山附近的一个叫作Esalen的灵修中心。其实灵修中心并非什么神奇的地方,里面会有戴着面具的萨满大师对你施了个高级治愈术你就不会痛苦了?No……

灵修的过程在一般人看起来或许更像劳动改造。田原在Esalen进行灵修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劳动,打扫厕所、浴池等等,工作十分辛苦。等到2个礼拜过后,田原突然明白:肮脏需要有人处理,不然哪有洁净?而一天的辛苦劳动之后,可以有一小段时间泡着汤,看着星空,什么也不想,这就是所谓的灵修吧……

(当然真正的灵修包含的内容还是很多,可以看看《去印度学倒立》)

而田原导演的灵修过程也让我觉得,好了,必须赶快劳动起来,否则水不再甜,饭不再香,快乐也不那么快乐了。

关键词四:梦

P229[在梦中见到自己的手](田原)

讲田原导演某年冬天从书店买回一本《做梦的艺术》,作者是一位学者,研究印第安人的药用植物,认识了一个巫师,并拜其为师,而学习的内容中有一项就是在梦中修行。

在梦中修行的入门:在做梦的时候知道你在做梦,并不从中醒来,继续清醒地留在梦中。

一旦意识到自己在梦中,先稳住,然后有意识地让自己做一件事情,比如说——看自己的手。

看到这里我立刻截图发在了matrix的群里,原来我们曾经讨论过做过的事情,竟然是一位大巫师的修行道之一!

话说在梦中控制自己,我只成功过一次,因为本来就极少做梦,(一般情况下上床就秒睡,睡到8小时自然醒,嗯,其实我也算个快活人)而长期颠倒作息的湿父由于常常进入各种梦境,有过好几次控制自己企图主动改变梦境的行为。

要被某人知道,大概又会说你们这群人就是没个正经事做,不靠谱。哈哈,难怪人以类聚。

其实梦境和现实又有什么分别呢?

(《做梦的艺术》已经被我放进当当的购物车,敬请期待读后感……)

--------------旅行的意义的分割线---------------

明天一早的飞机去杭州,这个时间出行,机票贵天气热暑假人又多,我又像吴苏媚那样,觉得心中已然如此痛苦,身体上的折磨又算的了什么?

定下这自虐般的行程,只为寻求短暂的片刻自由。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