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茶席》读后感1000字

《茶席》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6 00:00:36
《茶席》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5-04-06 00:00:36   小编:

《茶席》是一部描写茶文化的散文,通过作者的生动描写,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精致的茶室之中。文章中展现了茶道的独特魅力,以及茶人们对茶的热爱与专注。通过品茶的过程,作者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整篇文章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茶席》读后感(篇一)

比起这个系列的另外两本书《茶壶》《茶杯》,这本《茶席》似乎逊色不少。写书不过是融百家之变、成一家之言,然而酝酿不足不免给人带来生拉硬扯之感。

身边不少爱茶之人,真正对茶席略有研究的也不算多。买来这本书之前实在期望过高,当读到下面这句话的时候 我实在不敢苟同:“茶器本身没有表现功能,须由茶人通过茶席的设计和演绎,才能将茶器隐逸的文化符号清楚地表达出来。”

1/3页

《茶席》读后感(篇二)

原以为会惊艳,却是没有.相比<茶馆>只是多了些更现代的图片和印刷,而茶器图片内容也不是很丰富,几件茶器摆来摆去.含金量不够我的胃口.至少应像马未都的书才显得有专业.看来真的如介绍所说,作者只是喜欢而以,并且愿意出书,因为有名气,所以可以卖得动.

曼荼罗..从头到尾也说得不明白,也不清楚是啥回事.似乎了解了茶席,又不是很明确.按书中写的,茶席又似乎不只是茶器,当然茶器很重要.作者重点介绍茶器,

2/3页

《茶席》读后感(篇三)

借用密宗图像之一的曼荼罗(Mandala,意为圆轮具足),将茶、茶器聚集,意图使茶席达到一种美学境地。透过一种无限大宇宙与内在小宇宙相击的微妙空间,找到一种洗涤身心的力量。

学习茶席摆设,成为体现茶艺的生活美学,也是将茶艺的情调、艺术趣味、糅进审美的观照来体验外相表现,并对照出内心清静的交融。

曼荼罗要义:圆轮,精粹,密集

历代茶席制茶法与流行茶器变迁:

唐代(煮茶) -> 宋代(点茶) ->元代(分茶) ->明代 -> 清代-> 现代

蒸青绿茶(饼茶,团茶)-> 末茶(抹茶)->末茶+散茶->散茶

越窑青瓷->建窑黑盏->青花茶盏->紫砂壶,小瓷杯->盖碗

任何场地都可以办茶席。

茶席邀请函需写明的四大要素:1.时间 2.地点 3.用茶 4.用器

茶席中的禁忌:冯可宾《岕茶笺》便有「禁忌」之说:「不如法,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者染陈,忙冗壁间案头,多恶趣。」意思是茶席之间若茶器搭配不合宜,主客之间没有共同情趣,要是茶席上摆上败人情緻之物,则全列为禁忌。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