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读后感:本书描绘了一个黑暗的世界,人们为了掌控知识和思想而焚书,压制自由。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让人钦佩,他通过保护书籍,传播知识,挑战了统治者的权威,并最终唤醒了人们的思想。这本书引发了我对言论自由和知识传播的思考,让我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焚书》读后感(一)
提起焚书,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南梁梁元帝萧绎“江陵焚书”,甚至多次落榜的洪秀全烧书,袁世凯也因科举不利烧书。这些仅限于本国发生的焚书事件,放眼全球,西方国家历史上也有大规模的焚书事件,恐怕我们就知之甚少了。 《焚书.知识的受难史》这本书就在讲西方3000年来的焚书大事件。 公元3000年前的苏美尔时期,伊拉克尼普尔遗址出土大量泥板,这可能就是已知最早的图书馆馆藏。城市陷落后,图书馆在大火中消失了。 公元前4世纪末,埃及王托勒密一世建立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古代最有名的图书馆,也是上古时代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可惜的是,最终也难逃被大火全部吞灭的命运。 还有宗教焚书事件,历史上这类最频繁,规模也最大。 后来英国军队在美国华盛顿放了一把大火,美国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英国军队在国立图书馆建筑内堆放了书籍和其他易燃物,然后放火焚烧。 作为牛津大学主图书馆的馆长,作者还提到了图书馆由于疏于管理造成的悲剧,数字时代信息保存与监管的缺失,以及巨头科技公司垄断的威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本书可以和《图书馆:无尽的奇迹》那本书一起读。
《焚书》读后感(二)
本书主要讲了三个部分,一是战争对知识的毁灭,二是个体对其所属的档案或作品出于各种考虑而作的(可能有选择的)销毁,三是数字时代下知识保存面临的挑战。 对于一,战争中图书馆和档案馆往往是被攻击的目标,但侵略者们总会找各种理由来否认对其“焚书”暴行的指控。因为历史是通过获取知识来书写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认同感经常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对知识(图书和档案)的控制,就是对历史的控制。通过“焚书”等手段将知识从一个社区中移除,即使该知识没有被破坏,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历史叙述可以被控制和操纵,而且当一个社区无法接触到自己的历史时,其文化和政治认同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 对于二,一方面作家本人对或亲属对作家作品的整理和筛选也会导致知识的破坏。有些作品作家本人并不想公诸于世,有些作家的亲属也不希望作家的某些作品问世,于是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对知识的损伤。另一方面,图书馆员或档案馆员需要对知识进行筛选性保留,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独特的材料会丢失。因为选择、获取、编目以及清理和保留的过程从来不是中立的行为。它们是由在特定社会和时间背景下工作的人类完成的。而保留每份文件的做法在经济上是难以维持的。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东西进行评估、整理、丢弃。比如曾经写过的作业、随笔和日记。我们不会全部保留,会进行筛选,留下当时认为“有用的”,而将其他丢弃。 对于三,数字时代数据保存的成本将会更大,且与传统通过官方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知识的方式不同,现有的数据保存方式多依靠私人企业,而,官方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在数字时代存在滞后性,跟不上数字信息的增长速度。但存储在在线平台上的知识有丢失的危险,它既容易受到无意的破坏,也容易受到蓄意的破坏。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日常互动创造的知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见的,但它可以为了商业和政治利益而被操纵和对社会造成不利。数字形式的知识越来越多地被相对少数的超大型公司整理,这些公司如此强大,以至于文化记忆的未来几乎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在了它们的手中。他们可以利用数据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操纵我们的行为,包括塑造我们的购买习惯,我们的行为,甚至我们的健康。 正如作者所总结,当图书馆和档案馆被毁时,我们会失去五项功能: 第一,它们支持整个社会和社会内部特定社群的教育。 第二,它们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和思想。 第三,它们通过维护关键权利和鼓励决策中的廉正,以支持公民的福祉和开放社会的原则。 第四,它们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参照点,允许人们通过信息透明、核查、引用和复制来判别真相和谎言。 第五,它们通过保存社会和文化的书面记录,来帮助社会确认其文化和历史身份。
《焚书》读后感(三)
“他们烧书的地方,最终也会烧死人。” 书籍本身就是非凡的物品,可以承载和共享诸多信息,而且经过人们精心设计,在功能和形式上如今都变得非常高效、便捷,因而在无数竞争对手的技术和设备的崛起中幸存下来。同时书籍、档案和图书馆是拒绝狭隘和无知意识形态的象征,时刻提醒着人们,印刷和书面文字中的美的气息,以及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有着怎样的记忆,又是如何在“暴力”中幸存下来的。 因为书籍和档案拥有保存过去的无与伦比的能力——它们构成了我们的集体记忆——也有着产生新知识的无限潜力,想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焚书”无论何时都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话题。首先引发的就是震惊与愤怒。 这也是几千年来数不清的对知识的攻击组成了这部受难史,这也是为何《焚书:知识的受难史》,甫一出版就受到极大关注的原因之一,同时《焚书》的出版无疑也是一次保护知识的强有力的宣言。 回到书中,三场臭名昭著的大火照亮了理查德·奥文登迷人的书页,除此之外书里还有很多关于经常蓄意破坏书籍和其他文件事件叙述,有时涉及火灾,有时涉及军事行动或出于宗教原因的破坏行为,以及 “资金不足、优先级低和普遍忽视”造成的——以亚历山大古图书馆为例。 “不知道我们是掘墓人还是救世主。” 其中绝大多都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奥文登的举例想必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旨在说明破坏知识的特定动机和背景。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帝国主义和军事行动对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影响。甚至有人试图通过有针对性地销毁图书馆和档案馆来系统地根除一种文化,并从字面上改写历史,如今的某些删帖,又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焚书”,但殊不知这样我们自己的某些东西也随着书籍的毁坏而消失了,也是因为这,焚书的概念不可避免地持续震撼着人们想象中的某个非常具体的记忆。 藉此奥文登也表明了自己的希冀,他细致地描绘了三千年来记录在塑造社会参与治理和思维方面的作用,并以“我们为何会永远需要图书馆和档案馆”作为结尾,奥文登有力地证明了知识库的持续相关性,包括它们在支持教育、提供知识和思想多样性、维持福祉和开放社会原则以及帮助社会扎根其文化方面的至关重要作用。同时这一切也是对那些孜孜不倦地工作的图书管理员和档案管理员日常英雄主义的致敬。没有他们,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它们,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何样的!
《焚书》读后感(四)
赫尔博斯曾经说“如果说这世界真有天堂,那么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但是天堂里也不一定都是好人,还有魔鬼。这些魔鬼混进天堂干尽坏事,首当其冲遭殃的就是图书馆和书籍。《焚书》就是这样一部记录魔鬼在“天堂”焚烧毁灭书籍和知识的暴行史。 . 《焚书》所表达的主旨思想如果一言以蔽之,那一定是龚自珍在《定庵续集》中的一句警句: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者,必先灭其文,去其俗。读《焚书》,当你读到全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焚烧图书馆和书籍的典型性案例,你一定会痛心疾首于文化和知识的受难,一定会对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反人类的倒行逆施行有咬牙切齿的仇恨与愤怒! . 作者奥文登是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馆长,而博德利图书馆是欧洲zui古老的图书馆之一,有400多年历史,被钱钟书戏译为“饱蠹楼”。可想而知,能成为这个古老又重要的图书馆的馆长,奥文登的学术素养和能力水平一定是毋庸置疑的。 . 这本书关注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及书籍所遭受的厄运,从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美索不达米亚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的厄运到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背景下当地图书馆的劫难,从拜伦毁掉自传到卡夫卡委托友人毁掉自己的全部作品,从泥版图书被纸质图书的取代到云数据存储图书对纸质图书的挑战,作者列举的知识受难史横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唯一遗憾的是焚书案例里,少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著名案例。 . 每一个爱书之人都应该读一读后浪出品的这本知识受难史社科书,读完它,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知识的传承,更加善待我们遇到的每一本书……
《焚书》读后感(五)
提到焚书,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到前几天北京涿州那场大雨,对纸质书仓库带来的灾难性的破坏,多家知名出版社的仓库都损失惨重,看到那些泡在水里的书,那些倒倒塌的货架,让我们这些爱书的人感到无比心痛。书是人类记录并传承文化的重要途经,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年代,纸质书的意义重大,坚持在出版行业的从业者们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
《焚书》本书作者理查德•奥文登自2014 年以来担任英国第二大图书馆牛津大学主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的馆长,他在《焚书:知识的受难史》中对知识保存的危机逐一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重现,不仅具有权威性,更传达了作为一名知识保存者的洞见和担忧。 提到焚书,不能不提到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书籍毁灭行为,就是秦始皇主持的焚书坑儒。秦始皇焚烧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其实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比之前任何一个帝王都要厉害,加上他的自负,他觉得没有必要留下关于他之前任何一个统治者的事迹。
在看完整本书之后,我能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图书馆的管理者对于历史上这些破坏图书的人的痛恨,对于失去的图书的惋惜。所以作者写了这本书,不但要告诉我们这些真实发生在历史上的破坏文化的事件,更重要的是要警示我们,拥有对知识存储和保护的意识。如今互联网对阅读带来一个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就是碎片化阅读对于我们摄取知识的完整度的影响,对于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影响。 在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五个关于我们人类为什么永远需要图书馆的理由! 1,它能提供整个社会特定人群的教育; 2,它能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和思想; 3,它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性; 4,他能提供参照,让我们判断真相和谎言; 5,它是一个地方的身份确认者。 后浪旗下的图书品牌——智慧宫,真的是一个宝藏系列,《焚书》是最近一本,第22本。这个系列无论从内容上有其独特的视角,在装帧设计上面有其自己的设计语言。
《焚书》读后感(六)
-
《焚书:知识的受难史》,理查德·奥文登,后浪智慧宫。
-
书籍是记忆的载体,而图书馆是容器。
作者是牛津大学图书馆馆长,这本书的包涵度并不像我预想的那么广,它围绕着图书馆和档案建设来讲述的,穿插了一些作家故事,行文并不跌宕起伏,更倾向于职业者的冷静谋虑。
-
一本一摞,聚书成馆。
可是,它们的消失是那么简单。
-
图书馆的两大敌人:一是火灾,二是战争。从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被毁到埃塞俄比亚的艺术珍宝和文化手工艺品遭到的洗劫,全世界消失的图书馆名单长得就可以成为一本书了。
-
很多图书馆是被人为摧毁的。比如,1814年英国人烧毁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是一次蓄意的打击。“一战”时,德军两次烧毁鲁汶大学图书馆,就是将其视为打击敌人要害的方式,这激起了全球范围的争议,促使《海牙公约》制裁针对文化财产的暴.力行为。
-
哪里有野蛮的焚书,
哪里就有铮铮风骨的烽火守书人。
-
中世纪时,很多士绅冒着风险抢救修道院散落的藏书,古文物研究者自发地收集过去的记录,在动荡的环境中悄悄保存着古老的手稿。
“二战”时,文献兵.团的成员在衣服中夹带书和文件,一旦被发现,他们会被投入集Z营或被当场处决。面对凶残的焚书行为,无数英勇的人们以自己的牺牲保护了书籍和档案。
-
图书馆可以消失,书可能被毁灭,可是,永远不能消失,不能被毁掉的,是人类对知识、智识的向往之心。
-
拜伦的回忆录手稿至少有288页被烧毁,以免使其声名狼藉。
布罗德背叛了卡夫卡的遗嘱,但他“创造了不服从亡友的可遵循的榜样”,使得卡夫卡的意愿成为对另一个卡夫卡的忠诚(昆德拉的评价)。
西尔维娅·普拉斯自戕之后,特德·休斯试图“管理”她的作品的传播,他删除了很多信件以及对他不利的负面批评。
-
很久以前,作家们就想要毁掉自己的作品,或者,他们的亲友出于名誉的考虑想这么做。留存迄今的作品有多少是本来的面目,没有经过篡改和修订的呢?人心复杂。
-
该书结尾几章,讨论图书馆、档案建设的意义,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洪流。
尽管文化记忆是被选择的,是那些被过滤之后幸运地保存下来的东西。但是,人类仍然需要尽自己所能地妥善保管它们。不管以何种方式,这是确立文化和历史身份的根本。
-
最后,对京津冀受灾的书籍致哀,这也是一种“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