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是一部描写母亲与女儿之间微妙关系的小说。小说中,母亲为了女儿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展现出母性的伟大和无私。通过对母女之间的情感纠葛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亲情的思考与感悟。这部小说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尊重母亲的伟大情感。
《母性》读后感(篇一)
一如既往地写得很细腻,不过感觉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些极端。下面是看了这部作品后得到的一些问题吧:
“在只能求一个人的情况下,到底该救生我、养我的人,还是救我生下的人?”
为什么对于好的事情和习以为常的事情我们不会问为什么?
“母性”是属于自然的产物,还是某些人为了束缚女性而发明出来的概念?
是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是迎合别人的喜好?
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教导孩子?
《母性》读后感(篇二)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大人的做法常常不“大”。
其中一种便是一味地往其幼小的身躯里灌注爱,如书中的外婆。
你希望孩子是木偶?还是作品?
以爱为名的绑架,只会让子女的人生割裂成一场场达标考,在前进的旅途中并不为丰富自我,只为博得父母的称赞,达到父母的期望。忽略内心,拒绝真实。而适当的碰撞摔打有时能更好地塑造自我,而独立完整的自我才能与自己言和。知道什么是喜欢,会因为什么而笑。
爱情中有,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在亲情中,又何尝不是呢。
《母性》读后感(篇三)
开始以为这又是一本凑佳苗典型风格的推理小说,但阅读之后才发现,这本书不只是表面那么单纯。
它有一点叙诡,不知道看到最后有多少人会发现;它依然涵盖了凑佳苗最喜欢用的几个元素:老师,母亲,女性;它的推理小说味道还是不浓,甚至可以直接分类到日本小说。
只是没有想到,身为家庭主妇(不知道凑阿姨是否有孩子),凑阿姨居然能很大胆地质疑母性,质疑母亲究竟是什么。
母性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为什么要尽己所能地照顾女儿长大?
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人,能通过这本书看到它折射出的不同的每个面。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推理悬疑小说能做到的。
另外,很喜欢这个封面,对书中那种别扭的母性诠释得很到位。没有以母女形象这种简单的意象来表达,而是一大一小两个衣架,背负着沉甸甸的母性,小衣架无从选择地紧紧依附着大衣架,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它,带着孩子细细的无助的啜泣声。
《母性》读后感(篇四)
《告白》声名在外,但一直没有拜读过。机缘巧合发现这本书,看到是同一个作者不免想一探笔下玄机,读罢却颇为失望。
女人分两种,母亲和女儿;有人天性可以做传递爱意的母亲,有人却只想做被疼爱的女儿。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但也仅此而已了。
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在我看来是三个人的悲剧——被母亲呵护着长大,想要一辈子依恋母亲,即使做了别人的母亲还是只想要得到母亲的爱的可怜女人;因为母亲过于依恋外婆而从小被教导要不断讨好别人以求得爱,却向往得到外婆给予的无偿的爱的,被母爱束缚的女儿;几乎没有存在感但其实和这个悲剧有逃不开干系的,或许不知道这辈子真正理解和欣赏自己的并不是妻子而是丈母娘,明明有机会和女儿缔结更紧密的联系却因为一向的懦弱而放弃为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抗争的丈夫和儿子。或许这正是日本大多数三口之家的缩影吧,读来实在令人心中苦闷。
外婆或许是那种无偿的爱和认真的理解的具象形式,所有人都渴望拥有,最后却永远地失去了。
但我真心希望清佳和亨结婚是因为她从亨那里得到了这两样东西,母亲所赖以生存的,父亲所一直期盼的,自己一直害怕却又无法抗拒的。
整体而言分角色日记的形式读来实在有些繁琐冗长,虽偶有所得却难引起深层次的共鸣,有隔靴搔痒之感。唯一惊喜的地方是讲述者身份的揭示,虽然中途猜到了但还是令人惊喜。
《母性》读后感(篇五)
“女人并不是生了孩子后,就能自动成为母亲。母性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天生具备的,即使没有母性,也照样可以生孩子。应该有不少人是在生下孩子后,母性才开始萌芽的。相反地,有些人虽然具有母性,却强烈的希望只当别人的女儿,想要受到保护,在无意识中排除了自己的母性。”
与此话相对应的,是本书提出的另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不是母亲选择了女儿,而是女儿选择了母亲”。
自称“尽己所能地疼爱女儿”的母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合格讨巧的女儿。在母亲的自白手记里,她以最温柔的方式回忆自己的母亲,却给阅读者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太舒服的错觉,待到她开始讲述起自己的婚姻以及女儿时,才会发现,这并非错觉。原生家庭看似和睦明媚的母女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母性特有的绑架。女主从小的目标,就是讨母亲欢心,从学画画到选择丈夫,全都是为了得到母亲的肯定与赞扬。
“啊,真高兴”她的母亲这样对她说。
也许这很好的解释了后来跟婆婆同住后,不论得到多糟糕的待遇,她依旧任劳任怨,幻想成为婆婆的依赖,并且坚信终有一天会得到称赞。看似圣母般的自虐,却是令人心酸的“求保护”。原生家庭赋予的本质代入自身家庭,对于女主而言,是一场具有颠覆性的洗礼,她充满仪式感的用自己的方式维系着混乱的家庭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对自己的女儿,仿佛看到的是别人的孩子。女主并没有当母亲的意识,与“尽己所能疼爱”的女儿有种置身事外的疏离感,尽管她也以自己的方式在“爱护”女儿,没有母性,却无法指责其自私。身为这样母亲的女儿,却依旧带着母亲的基因,渴望得到拥抱,渴望认同,对母亲的保护欲也是自身的“求保护”。这是作为女儿的洗礼,面对无法自保也无法保护自己的母亲,女儿成长的缺陷一目了然。
母性最强大的力量并非爱,而是破坏。所谓的“女儿选择母亲”,也就是选择“爱”还是“破坏”。可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破坏,如同母爱一般既无法拒绝也无从选择。
父母就是你人生的真相。
事实上,不论是身为人母还是为人儿女,都是人生的一场盛大的洗礼。
《母性》读后感(篇六)
如果我和你的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你会救谁?
难倒万千男士的问题似乎有了不错的回答——你想嫁给一个无情无义的男人,还是嫁给一个不孝的男人。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湊佳苗向读者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在只能救一个人的情况下,到底该救生我、养我的人,还是救我生下的人?”
身边越来越多朋友步入婚姻,生育子女成为人母人父。这真是个伟大的转变。从母亲眼里的女儿变为孩子眼中的母亲,扪心自问这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
《母性》里有这么一段文字——女人并不是生了孩子后,就能够自动成为母亲。母性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天生具备的,即使没有母性,也照样可以生孩子。应该有不少人是在生下孩子后,母性才开始萌芽。相反地,有些人虽然具有母性,却强烈希望只当别人的女儿,想要受到保护,在无意识中排除了自己的母性。
在这里,小说将母亲和女儿归纳为具有母性的女人和不具有母性的女人。这样的总结着实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在世人的眼里,生下子女后女性便自然而然得被贴上母亲的标签。然后,作者却撕碎了这张角色转换的标签,转而敲打当事人的本心——你是否真的已准备好转换角色成为母亲?
小说以高中女儿在家坠楼身亡开篇,通过双线叙述的方法向我们展现了三代两对母女的故事。
在母亲的手记及女儿的回忆中,她们各自以最温柔美好的文字描述了外婆。
纵观整部小说,外婆无疑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女性。她是给予脆弱敏感母亲足够赞美及鼓励的温柔母亲,是看懂女婿深埋着炽热热情湖水般内心的体贴岳母,更是给予女儿无偿之爱的伟大外婆。她是作者笔下“具有母性的女人”的集中代表。她若太阳一般,温暖且柔和得照亮了周围的所有人。
在外婆母性光辉的照耀下,这位自称“尽己所能地疼爱女儿”的母亲,其实自始至终只是一个讨母亲称赞的女儿。她用艳丽的色彩涂抹出玫瑰,只因玫瑰是外婆喜欢的花。她并未倾心于田所,却因为外婆说自己可以带给田所幸福,所以决定嫁给他。她没有因为自己女儿的降临而欢喜,却因外婆的鼓励而决心充满爱的孕育出优秀的作品。点点种种,她的表现可谓病态,这位母亲并没有一刻将自己的人生角色转换成为母亲,而只是一味渴望受到保护的女儿。当这样一位母亲在不得不面对开篇提到的问题后,所有的美好便在外婆的意外去世后分崩离析。
在女儿的回忆中,她带着渴望小心翼翼得乞求着母爱,但是横亘在母女两之间外婆的死却犹若天堑。这是成为没有母性的女人的女儿不幸。
《母性》读后感(篇七)
这是第一部,让我哭得崩溃的小说。
女主人公,从小就感受着妈妈细致入微的爱意,但是这种爱就像浮在表面,不能进入到女主人公的内心,而且,奶奶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己就像妈妈的扯线木偶,总是被摆弄着去讨奶奶的欢心,就像妈妈还只是一个小女孩,只想在自己的妈妈面前,做个好孩子,哄自己的妈妈开心。
但是,人前人后妈妈对自己的极致关心,却被旁人津津乐道。这种关爱令女主角也开始思考,究竟妈妈是真的爱自己吗?直到最后,发现妈妈对自己的爱,更加多只是想讨好奶奶,而自己只是那个讨好奶奶的工具,女主崩溃大哭了。
并不是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有天然的母性父性,去保护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反而孩子,因为身边除了父母无可依靠,反而会全身心去看着自己的父母,去观察著他们,去爱着他们。
这部小说,也令我的心结慢慢解开了,世上的妈妈有千百种,每个妈妈都是从小女孩变成妈妈的,有些是深思熟虑过后,全身心去准备迎接新生命的来临,但是有些妈妈,她只是意外怀孕,在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被命运推着走,成为了一个母亲,但是她内心仍然是一个小女孩。或许我们会说,她怎么这么没有责任心,不教不养就不要生,但是这种谴责毫无作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这样的妈妈实在太多了,很多女生自己还是个孩子,又怎麽用成熟的爱去照料孩子呢?
或许那些被用错误的方式爱着的孩子们,在心里都是有个疑惑,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都在传扬着伟大的母爱,没有不爱孩子的爸妈,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温柔可亲的完美爸妈。但是,如果自己的父母冷漠又疏离,距离模范爸妈的样子很遥远,孩子们,听着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又会怎么想呢?
很多父母仍然用打是亲骂是爱的教育方式,端着父母的架子用严肃而缺乏关爱的方式来互动,平时的交流除了学习就无他,亲密的身体互动更是少之又少,看着这种交流方式,反而觉得,父母就像小孩,孩子反而像成人,需要小心翼翼地照顾着爸爸妈妈的情绪,去体贴著他们。
从前我总是觉得我的爸爸妈妈,实在太戏精了,他们总是有层出不穷的狗血剧情令你吃惊,在孩子面前嘈交,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每天发生了什么,也很少交流,孩子的存在就和小猫小狗一样,你只要食饱穿暖,其他就不用过问了。以前,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爸妈就不能更好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更体贴我呢?
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一股放下的力量。
重新审视了我的家庭关系,或者他们没有那么好,但是也没有那么糟糕。细细搜寻,他们也有很多爱我的瞬间。天下的父母,每一对都是不同样子的,在搜寻父母的爱时,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就像女主角一样。
《母性》读后感(篇八)
湊佳苗的新书《母性》书如其名,是一本描写母性的书。但是这本书奇特之处在于,出现在文字上的都是母性闪光的一面,但是在读者心里所影射出来的却是阴暗隐晦的一面。这是作家匠心独运之处,也是作家对母性观察的独特发现,难怪她会得意地说,写出《母性》这本书,就算不当作家也无所谓!仔细想想,作家的全职主妇身份倒是给了她深入思考这个题目的机遇和时间,但是能想这么透彻,也确实很了不起吧。多说一句题外话,说起日本人,我就很来气,这完全是一种民族仇恨;但是读很多日本作家的作品,又不由得很佩服,包括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村上春树、、、、和湊佳苗,确实是好作品。两种心情互不干扰,有时自己都觉得奇怪。
这本书开始是按照推理小说的路子写的,先提出悬疑,然后慢慢解扣子。但是这只是吊读者胃口的手段而已,接下来不是推理小说,而是心理小说。主要是关于这个扣子的心理路程分析。正是这第一段对我的震动最大,这是全书最灿烂、最平和美丽的章节,但是那种隐隐的不安却极力要伸出头来,让读者看到它。本来是女儿自杀,但是这个母亲的忏悔却从自己的妈妈,也就是孩子的姥姥说起。这个母亲活着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妈妈高兴,她结婚的时候根本对自己的结婚对象没有感觉,只是因为自己妈妈对他的画有感觉,她也就跟他交往;妈希望她结婚,她就结婚。我看到这里就已经感觉到了,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这孩子活的根本没有自我,果然她在后面说出了“我只是妈妈的分身”。
曾经读过阿德勒对俄狄浦斯情节的解读,与弗洛伊德大不相同,尽管如此,其对于母性的解读却是极其精彩的。母性有光辉的一面,但是也有阴暗的一面,其阴暗的那一面就像阴暗的大地一样埋葬一切,是非常恐怖的。在本书中,你看着这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将女儿教导得有礼貌、体贴人,似乎非常成功;但是这孩子做这些只是为了母亲高兴,根本不知道其意义是什么。进而这孩子把母亲当做生存的全部意义,失去母亲就失去生存的意义,这孩子就已经毁了。以后发生的一切都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式反应而已。所以这孩子在面临救母亲还是救自己女儿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母亲;所以母亲死后,她过着一种完全被动的生活,受尽婆家欺负,却只能靠用拳头打女儿来发泄。她的女儿最后选择自杀,不过是这多米诺骨牌反应的最后一块而已,别的骨牌身下有另外的骨牌垫着,最后一块只能拍在地上。
这本书很淋漓尽致地展现里日本那种粘滞的民族性,基本上来说,就是有什么话不痛快说,要说也黏黏糊糊地不好好说。反而是孩子或者人被压抑得没有退路了,才会说句痛快话儿;当然也有不说话,干脆自杀的。据说村上春树就厌恶日语的粘滞,特意不看或者很少看日语作家的作品,专看英美作家的作品,以求自己的文字能够清新利落。本书的文字倒也算利落,就是那种民族血液里的粘滞劲儿,不是语言能够去除的。
《母性》读后感(篇九)
凑佳苗的《母性》讲诉了一个母亲与女儿的故事,虽然采用了双线式的叙述,但是可以放心,与叙述性诡计无关。在书中,母亲和女儿分别讲诉了对相同的事情双方的观点。
故事是以女儿的自杀展开的。母亲无法理解女儿的选择,但是她的确面临着没能与女儿接近的过去。母亲和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女儿的外婆,关系更为密切,甚至在面对生死抉择之时,她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自己的母亲,而非自己的女儿。母亲享受着外婆的爱,也对她付出了自己的爱。可是她却无法将同等的爱加诸于自己的女儿身上。而女儿渴望着母亲的爱,尽管她做出了努力,却难以得到回报;但她可以得到外婆无条件的爱。
外婆的死成了母女关系的分水岭。由于自己的家被毁,一家三口被迫栖息于父亲的父母家,也就是在婆家寄人篱下。婆媳矛盾不只是中国的专利,凑佳苗笔下的日本家庭同样是如此心酸。
在母亲的视角下,婆婆的刻薄说得上是惨不忍睹了;在女儿的视角中,婆婆的表现简直可以用无以复加来形容了。母亲做着永远完不成的家务,还要下田劳作,即使生病了也要非干不可。即便如此,也无法讨婆婆的欢心,得到的回报是更多的责骂。女儿为了母亲出面顶撞了自己的祖母。在当时祖母,也就是母亲的婆婆,稍稍收敛,但于事后变本加厉的对待母亲。而得到女儿支持的母亲对待女儿的态度,却依然不是赞赏。
婆婆,与母亲的母亲,及女儿的母亲,这三种母亲角色完全不相同。婆婆对待媳妇的严厉,与对待自己的女儿的纵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的母亲都是善良的代言人,无偿地付出了爱。而书中的母亲,可以享受自己母亲的爱,也能够在婆家的压力下委曲求全,独自忍受着痛苦,却无法对待自己的女儿时全心去爱。
正如书名所提到的,“母性”贯穿了整本书——里面有几个母亲,但是父亲却极少出场。母亲的父亲不幸早逝;婆婆的丈夫也就是女儿的爷爷在寥寥数语之后就生病离世;而母亲的丈夫同时也是女儿的父亲却始终处于逃避状态,在面对任何方向而来的压力,他都抽身而出,从来不去面对。
男性在书中的存在感很低,只有逃避的父亲,粗暴的爷爷,自私的表弟,以及只出现在对话中的小姑子的骗子男友和另一个小姑子的坏脾气丈夫,几个男性角色都没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可是当婆婆听说母亲再次怀孕,有可能为家里生下男性继承人之时,却流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喜悦之色,甚至对待母亲的态度也有些和缓——仅仅因为那是“男孩”而已。
书中之人反复述说,女性的角色是母亲和女儿。不清楚现实生活是否亦是如此,如果只是在书里,那么这两个角色都是受累不讨好的角色,她们付出了辛勤努力,维持家庭生活,却得不到平等的对待,得不到爱;甚至于在书中,她们都没有名字,有的不过是两个角色代号罢了。
女性的角色绝对不是做母亲和女儿,而是做自己。不是放低自尊讨好别人换来他们的爱:这样的努力,对于母亲而言只换来了父亲外遇、婆婆责难;对于女儿而言,则是母亲的忽视。爱不应该是有代价的。就像母亲的母亲做的那样,爱应该是无私的,平等的。
做好自己,爱自会到来。
《母性》读后感(篇十)
“也许母性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性质,而是借由学习后天形成的,但是,大部分人以为天生就具备这种性质,当一个母亲被别人说缺乏母性时,就会陷入错觉,以为自己的人格遭到了否定,而不是单纯缺乏学习能力。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不完整的人,为了证明自己具有母性,就铆足了全力,用言语来粉饰。”
在我的观念里,可以把也许二字去除。我妈老是跟我说,等你有了孩子就会爱她,我说我不像你,只要是孩子就觉得可爱。我小时候看到撒泼的熊孩子就知道直接上去推了。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具备健全的社会特征的前提是人格独立。文中母亲一角显然缺失这点。母亲的自我牺牲式人格来自于外婆,外婆以自尽的方式给母亲下了永生永世都解除不了的禁锢。由此我们猜测,也许外婆的母亲,外婆的外婆,祖祖辈辈这样教导孩子,你要温柔,对弱者怜悯,你要像太阳一样照耀所有角落。你简直要跟圣母一样。
凑佳苗从女性视角着笔,因此我们可看到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红玫瑰和烈火,对于被刻意移植到自己身上的圣母使命都是排斥的。母亲虽秉信“要给他人带来幸福”的观念,但她绝不是天生的付出型人格,一切忍耐都只是为了死去的外婆。女儿的反抗则更为激烈直观。
说到此,究竟是谁给女性安上一个母性与生俱来的名头?分而治之是统治法则的不破真理。支配人总是将支配对象分离隔断,绝不让他们之间产生连带感。从女性角度来说,就是来自于父权对“贤妻良母”与“败家娘们”的分类。
《母性》一书中对男性角色刻画寥寥几笔,却仍不能掩盖封建父权对女性的压迫奴役。恶毒的婆婆年轻时遭到公公的毒打,儿子为了保护母亲和姐妹独自承受父亲的暴力,但由于力量弱小只得移情外物,也因此养成懦弱自私的性格,最终因为抢救一幅画而迫使失去同时拯救女儿与岳母的时机。他与母亲结婚不是出于爱情,只是希望找一个能够站在他面前帮他挡住混乱不堪景象的人。什么红玫瑰,我看你直接戳瞎双眼不是比较合适?
外婆促成母亲与父亲婚姻,只不过看父亲可怜,认为自家女儿有把他从深渊里解救出来的能力。当你看到一个活体圣母以及她一手促成的后果时,是不是觉得,那些阻止女儿嫁给不求上进没有经济能力的屌丝的母亲十分伟大?当然我也没有要怪外婆的意思,我相信多数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圣母绝非与生俱来,无非是某个自私脆弱的群体为了达到自身目的,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的捧杀,才造成这样的结果。
好在我觉得作者还是给出了希望。这种诅咒似乎因为女儿的自杀未遂而失效了。女儿的丈夫也是一个健全开朗的男士。往上一代,敢于反抗的律子姑姑过着自己想要的日子,而母亲也因女儿的失而复得重新开始生活。
我当然相信母性,赞美母性,女儿渴求母爱,同时把自己渴求的东西奉献给孩子,正是有这样伟大的感情,我们才有机会感受这大千世界的缤纷。但这同我相信的其他别种爱并无差别,是一个独立个体对另一个个体丰盛的情感,而并非某一群体特有的东西。
单纯对书的感觉仍然是:巅峰仍在《告白》,但也能引起我很多思考。。。
《母性》读后感(篇十一)
易中天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写道,“女人有母性,有女儿性,所以女人爱英雄。英雄孔武紧强、成熟可靠,能满足女人的女儿性;英雄爱犯错误、易受伤害,能满足女人的母性。”日本作家湊佳苗的小说《母性》,也讲到“女人只有两种,母亲和女儿”,故事正是纠结于女人的母性与女儿性的展示与满足,并以精细深沉的笔触刻画出由此产生的各类误会和矛盾,让读者深入到反复幽微且善恶并存的人性之境。
湊佳苗作为日本“家庭主妇型”作家的代表,善于描摹并以小孩、家长、老师为主要对象的人生状态和境遇。本书也不例外,一个渴求母爱的母亲与一个渴求母爱的女孩,演绎了一段因爱而误的故事。特别一提母亲留美,她对自己母亲的依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凡是母亲肯定地事物,必定美好,时时刻刻期待母亲的赞美与拥抱。她的爱情和婚姻也是母亲促成的,她起初对女儿清佳的关爱也是仿着母亲的模样,并把清佳看做母亲血脉的延续。可一旦母亲因意外离世,她便不知所措,并开始寻求来自婆婆的新的母爱,却受伤连连,还视女儿为祸端,不断冷淡。在留美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有“女儿性”,没有“母性”,虽然她自己一个劲地表示她是“尽己所能地照顾、关爱女儿”清佳,这不过是托词。从中我们也了解到,“母性”并非女性天生的特质,女性分娩之后,不见得会自然而然的拥有“母性”,所以社会对女性的母亲角色期待过高是不合理的要求,子女的教育需要父母双方甚至是整个家庭付出。
此外,众所周知,湊主妇的小说中除了一定会出现令人印象深刻的母亲形象外,父亲的角色总是对家庭和子女毫不关心,以刻意逃避负责任的面目出现。个人觉着是因为作者不太善于描摹男性角色,正如本书中的男一号田所哲史,其存在感明显不强,作者只能借其岳母的话(“哲史是像深湖一般的男人”)来进行掩饰。书评人天蝎小猪曾在解读《花之链》时说道,“在凑佳苗的小说世界中,主人公几乎清一色的不是孩童就是女性,而她对男性角色的描写也远较前两者苍白。”
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窝囊的丈夫与父亲,尽管具备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且对绘画、音乐和诗歌都有一定的造诣,可一旦面临家庭的种种危机和困境,却只会选择逃避与忍耐。他对调和婆媳、姑嫂、母女之间的关系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甚至企图通过婚外情寻求解脱,也仅仅找到了暂时地慰藉,后来情人又弃他不顾,最终只能狼狈地回归家庭。作者对男性角色的批判于此可见一斑,这可能和作者的“家庭主妇”的身份有关,也与日本当代社会婚后性别分工与生活模式攸关。日本女性生了孩子后,基本在家相夫教子,与外界的接触日渐稀少,不免会产生怨艾。
如果作为一部推理小说来看,则未免定义牵强,但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的作品仍不失为佳作。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重大,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作用于孩子今后的人生以及性格的形成。书中的母女留美和清佳之间的人生悲剧,差一点就成了生死惨剧,全都可以归因于少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的偏颇。要知道,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往往会成为子女内心阴暗面的根源。于是,我们得到一个警示,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养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是极重要的课题,每个为人父母者必须不断学习与思考。
《母性》读后感(篇十二)
作为日本推理界除宫部美幸以外最知名的女性作家之一,湊佳苗对于人性剖析的细腻程度在日本推理界几乎无出其右。《母性》秉承了湊佳苗一贯的写作内容和手法,多视角穿插的复调小说形式,关注于日本家庭关系和青少年问题,我们可以将本篇小说看做是既其成名作《告白》、《赎罪》后的另一个延续作品。
本书的内容主要讲述了这样一对母女:一个一直在外婆关怀下的大小姐,渴望着一直拥有自己母亲的爱,但却在一场自己引起的天灾中被迫在自己母亲与女儿之间做出抉择,结果外婆通过自尽的方式迫使她最终救了自己的女儿。一个从小生活在希望保护自己受尽压迫的母亲并且强烈希望得到认同的女儿,却如何也得不到母亲真正的爱,最后知道了外婆舍身救自己的事情后,崩溃的希望以自杀解决自己遭遇的一切。可以说文章中的母女关系几乎发生了错位。母亲变成了敏感的弱者,沉浸在不幸当中却非常无助,只能把女儿当做了自己的抱怨对象而无法去正式自己对于女儿的爱。而女儿硬逼着自己强大起来,以对抗那些压迫母亲的外力,却因为幼小的心灵实在撑不起这么多痛苦,最后崩溃无助。
小说的每个章节尾都加上了文中外婆和父亲喜欢的《里尔克诗集》,最后的爱之歌写到:“我该如何把持自己的灵魂,让它不和你的灵魂接触?我又怎能让它越过你,移向其他事物?”真正相爱的双方,却最容易造成诸多误会。因为双方都努力的表现出自己对于对方的爱,却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对方的想法。文中最懂得把握这些的是外婆,她懂得母亲的脆弱敏感使其需要有人一直给予他肯定的鼓励。她懂得父亲的感情像深处的湖底,只有母亲能将其照耀在阳光之下。她也明白自己的外孙女最要的是其实就是简单的无偿的爱。所以当外婆这一角色离世之后,这一家人就都变得无法正确拿捏自己的感情了。但当最后,女儿的企图自杀,最后终于使整个家庭幡然醒悟,最后未发生更大的悲剧。
本文算是湊佳苗系列作品风格的一个延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羁绊,一直在凑佳苗的作品中出现,可以说文中的女儿在渴望母亲的爱方面像极了《告白》中的修哉,但《告白》中的修哉太过偏激,对于自己母亲以外的事物,都持以否定,从而注定了悲剧。而文中的女儿拥有着修哉所不具备的正义感,所以即使在与残酷现实的对抗中几近崩溃,也最终得到了自己期望的爱。
一直以来多视角穿插的复调小说形式都是湊佳苗的最大特点,这种多角度交叉叙事风格,首先可以使读者更容易了解每一位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体会当时人物的行为处事。而且还可以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增加了小说角色所谓的平等意识,而不被单一主人公所主导。
湊佳苗在自己的作品中会尽量的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包括了《往复书简》中的书信体写作形式,《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中的社会评论交叉。而本文中也使用了简单的叙述性诡计这一本格推理很常见的手法,当然比起《剪刀男》等以此为主要形式的小说不同,文章只是在做了一点点小小的花样,对于那些想通过叙诡这种表现形式让自己在文章最后大呼上当过瘾的读者来说,本文应该是做不到的,但这也算是湊佳苗的一种尝试,期待她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同时,加入更多的新意。
可以说本文还是保持了湊佳苗一贯的水准,美中不足的是,几乎我见过的湊佳苗的文案宣传都要跟《告白》扯上一点关系,不知道这算是对于《告白》的太过肯定,还是对于湊佳苗其他作品的不自信,这本书推荐给希望了解湊佳苗系列作品的读者。
《母性》读后感(篇十三)
《围城》中说:“爱熄灭了灯,心围一座城。”方鸿渐在世俗与婚姻里游走,爱可望而不可即,人生却渐渐陷入道德的围城。而在《母性》里,爱并非已经熄灭,相反它无处不在——以爱为名的母性作茧自缚,构成了每个人的孤绝之城。
这种“爱的围城”的意味,通过凑佳苗的“告白体”就可窥探一二。整本书不断切换旁观者、我、女儿这三重视角,将每个人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深处微微泛起的波澜进行细腻地刻画,一幕幕如同电影的特写镜头安静地滑过,记忆的碎片簌簌而落,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交叉口堆叠拼贴。特别是在我的母亲(外婆)死后,我和女儿搬去丈夫田所的父母家(公公婆婆)住的那段时光,在女儿的陈述里,因为无法忍受我被婆婆虐待而争吵,天真地认为为我争取活着的尊严是一种爱的保护;但在我的独白中,女儿的做法只是让我的处境更加艰难,原本寄人篱下的丧母生活就相当难堪,根本没有任何立场来争取什么,而女儿这种顶撞长辈的行为更是与教导过的礼貌相违背,我为了维系摇摇欲坠的家庭平衡,自认为沉默的爱女儿也能明白。两个人都声泪俱下地说着自己是为了对方着想,但实际上却完全凭着自我的感知行事,没有一个人真正开口问一句“你需要我这样做吗”或者“我这样做得对吗”,她们把自己困在爱的围城里,一段段掏心掏肺的独白犹如一扇扇上了枷锁的城门,每个人都封闭在自己的独白世界里,却又不知疲倦地扮演着爱与被爱的角色,追逐着看似触手可及的幸福。读者们穿越层层阻碍,试图将现象与真相剥离,得到的——却只是在这场爱的独角戏背后千疮百孔的柔软与故作坚强的荒凉。遗憾之余,只剩无尽感慨。
而就内容而言,火灾之事固然是故事的最终梗与情感爆发点,生活中那些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也是悲剧触发的重要源头之一。比如我在被田所的母亲说洗澡用热水太多以后,我每次洗澡都只用一点点水,洗到最后感到冷却沉默不言,田所也置之不理,但这样的忍耐与冷漠却让女儿愈加愤恨,这些琐碎之事就像最初的基石,爱渐渐被恨取代,却披上了爱的外衣,块块相叠,层层累加,爱的围城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成型,人却在孤独中越陷越深。写到这里,其实《母性》这本书已经不再单单是一部推理小说,更是一部伦理小说,旨在让人看到家庭之下复杂而微妙的人性。同样是披着推理的外衣写人性,东野圭吾笔下的人性偏向冰冷绝望,而在凑佳苗“爱的围城”里,我们却在悲伤之余更能感受到她首先身为一名母亲的温暖与慈悲,《母性》里的我就想是凑佳苗自我虚构的化身,我也会想温柔地抚摸女儿的头,可究竟是为何她会下意识地避开,难道是我给的爱还不够吗……那些细枝末节的冲突犹如围城之上附着的荆棘,手与头的隔阂却最终会被无限的深情所包容,在生活的波折里让依赖与成长并肩而立,也许没有海枯石烂,但是最初的那束阳光也足够照亮远方的路。
美中不足的是,也许是因为凑佳苗的家庭主妇出身,婆媳关系成了永恒战争,在刻画婆婆和她的孩子方面都只是单方面地表现出一种粗鄙而虚伪的市井气息,没有呈现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构造。而试问这场以爱为名的围城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也许连凑佳苗也没有意识到,答案其实不是红玫瑰般的我,也不是火焰般的清佳,更不是深湖般的田所,还有公公婆婆,反而应该是最具母性姿态的外婆。正是她强烈的母性意识,使得她不断地想要以包容而温暖的心无限地奉献自己,所以她将我推向心灵残缺而黯淡的田所,并幻想着我可以给田所带来温暖,却忘了我其实并不具备完全的母性。但是退一步讲,母性的存在不就是为拯救那些苦难而生吗?就像米开朗基罗刻刀下最著名的作品《哀悼基督》,在基督最脆弱的那一刻,圣母仅仅只是哀伤地将他抱在怀里,就已经成了一种无言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跨过千年,如今在我们眼前也依然让人动容。
所以,母性所筑成的爱之围城,也并非不能用母性来毁灭。每个人都怀着一腔孤勇在努力着,谁都未曾真正放弃。
《母性》读后感(篇十四)
昨天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母亲节,刚好在昨天就把日本作家凑佳苗的新作《母性》读完。合上这本书,心情有点难以平静——世界上还有一种母爱是要乞求的,是要小心翼翼地乞求的。
关于母爱的小说,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毕淑敏的《血玲珑》和美国作家爱玛·多诺霍笔下的《房间》。《血玲珑》说的是一个母亲为了拯救患有白血病的女儿,她试图再生多一个孩子,以这个孩子的骨髓去拯救女儿的生命,这个故事情节和美国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如出一辙。而《房间》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个女孩被囚禁7年在一件小小房间里生下她的儿子,就在这个环境恶劣,犹如人间监狱小房间里,她陪伴着儿子成长,努力为儿子营造出一个正常健康的生活环境。在阅读这两本书时,带给我最多的就是感动,虽然前者母亲的做法我完全不赞同(以前有写过这本书的书评),但是依旧能深深感受得到她身上母性发出的光芒。读到《房间》里的母亲,更是让我热泪盈眶,她陪着她儿子学习,阅读,做游戏,做运动,吃饭,睡觉,在一个监狱里,她却给儿子营造了与正常世界相差无几的成长环境,这种沉甸甸的母爱正是女人身上母性大发的表现,母性的力量从本质上说就是奉献爱。在读凑佳苗这本《母性》之前,我一直是怎么认为的,母爱从来就是母亲默默地给予。
凑佳苗笔下的《母性》是一个很新颖的故事,故事很吸引人,将导致情侣分手,婆媳大战的问题变成“要是只能救一个,你是救生你养你的母亲,还是救你生你养的女儿?”,这种问题从来都是沉重的,对于书中女主角来说也是如此。因为那一次被迫做出的选择(最后女儿获救)导致后面发生的事情,才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母爱并不是从来都是默默给予的,有一种母爱要小心翼翼地乞求。作者并没有从单一的角度进行讲述故事,而是化身为两个角色——母亲与女儿交叉自白进行心理剖析,两者的心理独白相呼应,更能了解到母亲和女儿心中的想法是多么的南辕北辙,关于母爱在母亲和女儿心里有着怎样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女儿从母亲失去母亲,自己失去外婆之后,不再感受到母亲带给自己的母爱,虽然三餐无虞,但是却不再称赞自己,不再抚摸自己,不再拥抱自己,甚至在深夜痛打自己,但是女儿依旧发誓要好好保护母亲,所以总会在母亲受婆婆姑姑欺负,老爸保持沉默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一心一意地做好母亲吩咐的事情,做母亲认为正确的事情(导致女儿缺失一种同理心),女儿如此的小心翼翼,为的就是能从母亲那里得到相同的爱。偶尔母亲对她露出微笑或者爱意的时候,女儿都欣喜若狂,她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讨好母亲,乞求那一点点母爱,可是生活总是不如人意,看到女儿最后选择自杀的那一刻,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痛心。“母亲无法保护自己,无法无私地爱自己,我乞求的只是世人都有的母爱而已,可是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我放弃了。”
仔细想一想才惊觉“小心翼翼地乞求母爱”并不只是存在于小说当中,看看这个残酷的世界,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真实的上演着,“亲生母亲虐待孩子”这类的新闻并不少见,“家长语言暴力对待孩子”这样的问题也真实存在家庭中,正因为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通常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长大,但是小心翼翼只不过是想要那一点点的母爱而已。
放下书走出房间,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我竟感到前所未有的如此强烈的要冲上去拥抱妈妈的冲动,谢谢母亲,让我不必在成长过程中小心翼翼地乞求着母爱,我要的母爱都有了。
——日落之美
《母性》读后感(篇十五)
我有一个男闺蜜,人长得很帅,待人也很好。在很多相熟的女孩子眼中,甚至是男神级别的人物。只是这个男孩子至今从未谈过一次“正常”的恋爱。最后一个女朋友极度没有安全感,两人曾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在最后一次爆发式的争吵中彻底崩了。我也很奇怪问过他几次,按说你的条件找个好女孩应该不难吧。(倒不是说他的前任都是野路子的姑娘,只是与她们的个性总不能很好地契合),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都把原因归结到性格不合上。
后来有一天他找我喝咖啡,我心想大概又是来和我谈论某个姑娘。但这次见他的状态有些不一样,有些沮丧,但似乎有有些兴奋。那天他一来就和我说:“四姐,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起因依旧是一个姑娘。这个男生有个特点,表面上很高冷,但一旦确定自己喜欢某个姑娘后,就会变成24孝的好好先生。而他喜欢的又都是些性格叛逆,很有个性的女孩子。这就造成了往往喜欢他的他不喜欢,他喜欢的不喜欢他的局面。
这次他又喜欢上一个野丫头,但据他说,这次很不一样。不像往常一样被拒绝后是长时间的失落,而是开始对自己开始进行深入地分析。
他说:“首先我分析的是,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姑娘。”
他先从对方身上找原因,是因为对方的叛逆,明朗与独立于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自己才会想从对方身上互补。但在和那姑娘的接触过程中又发现不对,那姑娘明显是现在流行说的“外向孤独症”患者。但他的爱意并没有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喜欢她了。后来他才总结出一点“我们都是一样的病人”。
是什么病?我问他,他没有马上回答我。反而问我,四姐你知道什么叫潜意识吗。潜意识的概念我还是知道的。只是一时要我组织回答我还不太说得清。他接着说,一些不想去接触,或者被忽视的情感,其实已经隐藏在心中变成了潜意识。更可怕的时候,我们成年后,很多做事的方式以及选择都会被潜意识左右而不自知。
我说这应该每个人都有啊,和你的病有什么关系?他说,这直接影响到了我的选择和去爱一个人的方式。他先说起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我也见过,和他一样外表很高冷,但熟悉了之后就会觉得很热情,反倒是我很少听他提起自己的父亲。
她母亲在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女神级别的美女,但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那个年代,你们懂的)后来就嫁给了他的父亲,一个扔人堆里就找不到的男人。
他说自己一直以为今天的性格是受到了母亲强势的影响,但后来才发现根本原因是父亲。就因为老婆是女神,而自己是个屌丝。所以他的父亲对妻子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在家几乎很少有抬头的机会。或许是自卑,或许是因为太爱妻子,当丈夫的甚至对妻子的一些荒唐行为都默默忍受了。
“所以我一向来认为,喜欢一个人,对她好,不做半点她不喜欢,甚至是我认为她不喜欢的事就足够了。但女孩子其实是不喜欢这种男人的吧。”
这是他的原话,我细想了一下,倒也认同。
“还有,其实最让我觉得难过的事,我越想越迷糊的是,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我说你挺好的啊,温柔体贴大方,又很文雅。谁知道我刚说完他就露出了吃到虫子一样的表情。
“你说的这些特点其实都是我妈理想中的男人,她一直在把我培养成她理想中的男人,但真正的我,其实并不想变成这样。”
我有些诧异,如果这不是真正的他,真正的他又是怎么样的?
他说他也不知道,但会慢慢去找。
后来我手头刚好有《母性》这本书,我觉得内容和他最近的经历有些关联,就推荐他看。过了几天他告诉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实在太深了。
这本母性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三个母亲,和两个女儿的故事(但主要对象是一对母女)。情节上倒也不是怕剧透,只是感觉没有太多叙述的必要。基本上就是通过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所谓“母爱”究竟是什么,以及错误的母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记得曾听过一句话:“你的母亲是给你最多爱的人,但未必是给你最好的爱的人。”这句话传达出的信息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我也记得我妈小时候经常对我说:“我太宠你了,你将来要怪我的。”现在似乎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了。
每个人给出他所谓的爱,但这是否是对方需要的爱。他们又是否理解错了爱的含义。
爱是什么呢?这似乎是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因为稍不当心,爱就会变成一个冠冕堂皇的却用来要挟人的道具。就像那个男生爱人的方式,他觉得地对女孩子好,端茶倒水,送礼温暖就是爱了。但女孩子只是觉得你是个好人,未必会领你的情。一次次打击后,他就会觉得自己的爱没用,自己不配得到爱。而这一切的根源,则来自于他学习爱的对象和方式(也就是他的父母)。
小说也有一对在爱着问题上有着“畸形”理解的母女。因为理想的家庭生活,而找一个不那么爱的男人结婚,当现实打击理想破裂后,剩下的就是痛苦的折磨。因为自己接受了错误观念,最可悲的是把这种观念继续交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的确变成了一种社会的悲哀了。
但这次凑佳苗到是给了人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后来我问那个男孩子,那你现在想怎么办呢?他很平静地告诉我,既然知道了病根,就对症下药了。没有什么病是治不好的。我说,那你觉得那个女孩子和你一样吗。他很肯定地点点头,然后用一句歌词回答我说。“懂一个人,或许要忍耐。”
小说中的女儿或许也和那个男生一样,在自己成为母亲后,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对于爱的理解,并且打算将它用在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如果能够正确理解爱,去爱。人生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少经历很多痛苦。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的确比什么都重要。但组成美好家庭的前提是夫妻双方必须都是“人格完整”真正理解爱的含义的人。一个人的人格或许可以不完美,但起码要完整,想一个车轮那样,就算不是很圆,但也必须能够向前滚动。人格完整的一个关键就是真正地学会去爱。
至于那个男生,我不知道他们的结果会怎么样,也只有祝愿他们。很多人都说爱别人之前要爱自己。但在此之前,先要搞清楚“爱”究竟是什么,才能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