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趣品人生(新版)》》读后感(篇一)
1.人要养气就必须亲山临水,走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在行走中,眼随景移,心随景动,胸襟和眼界自会不同。
2.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3.现实减梦想等于禽兽。现实加梦想等于心痛。现实加幽默等于现实主义。梦想减幽默等于热狂。梦想加幽默等于幻想。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4.有我之境,以我观物,顾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
5.山水美学讲究三个必备条件:即所至、所赏、所感。
6.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
7.喝茶,对少年而言的确太淡了。浓情对咖啡,清心品淡茶。
《《于丹趣品人生(新版)》》读后感(篇二)
读了这本《趣品人生》,始知于丹老师的书常居畅销书排行榜首自有其道理。尽管很多人对畅销书不屑一顾,对国学等传统文化的内容更是嗤之以鼻,但这本书的内容却让我觉得很有必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的必要。
我们知道,亲近山水、品茶、饮酒、赏琴音等等无疑具有使人享受人生乐趣的审美功能,但是谁又了解其中的审美意涵呢?这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有趣的历史典故,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实为我们提供了化解现代生活焦虑的绝妙方法,现在是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时候了。
正如书里表露的那样,对于现代人来说,经济效益大于一切的思想常常控制其头脑,束缚其行动,人们宁愿为了拿到加班工资而放弃去山林里亲近自然的机会;为了让生活更便利,人们宁愿把冰箱里塞满可乐、果汁、纯净水,却没有耐心为自己泡一壶茶,品尝清冽茶香,观察干燥的茶叶在开水作用下重新舒展开来的绿润。
近年来,抑郁症在人群中的高发状况,更是在频频向人类敲警钟——生命到底是什么?你整日汲汲以求的幸福人生又变成了什么?于丹老师告诉我们: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这本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但是身处欲望洪流中的大众却往往难以理解。他们或许会问:人活着可不就要为心中的梦想争分夺秒地挥洒热血吗?如果总想着休闲娱乐,何时才能实现有房有车、财务自由的目标呢?积极行动是没错,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弦一直绷着。
还是拿书里举的“武士买弓”的例子来说吧。24小时紧绷的弓挂在墙上固然耀眼、好看,然而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如果武士执意买下它,也只能像店主一样,将它挂起来当样品。我们的心正像一张满弦的弓。如果一直保持紧绷的状态,就会失去韧性。而一颗失去柔韧性的心,又怎么能抵挡世间万物的侵蚀呢!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日后的狗血,你的心失去了韧性,当然承受不得任何压力。
《《于丹趣品人生(新版)》》读后感(篇三)
直接了当地说,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是很高。之前也读过一些于丹的书籍,虽然人们对她的褒贬不一,但自己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像前几年读到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依我看与本书的性质颇为相似,皆是以一些古人的诗词来阐释一些现代人的情怀。那本书虽然不能说是百分百地消化吸收,但至少可以读到作者本人的一些真情实感与女人特有的细腻文字。而我们都知道,“掉书袋”这种事不是不可以,但你要掉得高明一些,至少让人能读到你心中属于自我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觉得你的书读得很多,很有用。可是像这本书中这样纯粹地掉书袋,还真是让人有点儿接受不了。
不要说是很多小典故都已为人耳熟能详,就连阐述的技巧也彻底放弃了,干巴巴地生拉硬扯上几句,仿佛就拼凑出了一个小短文。我的感觉,这也许并不真的是于丹的文字吧?这种文字,如果放在报纸的文学版块里,似乎也并不一定能引来多少读者,只会让人觉得过于枯燥与干涩。既然是趣品人生,当然要讲得有趣,并讲出人生趣味究竟在哪里,而这本书中的文字似乎并没有真正带给我们有趣的感觉。要么就是于老师讲书讲多了,有趣的部分消耗过多,所以这本书就缩水了?
其实之前我对于丹老师的文章还是很感兴趣的,也觉得有位名家对她的评价相对客观。名家说从前人们没机会读到那么多书,尤其是像《论语》一类的古籍,现在的人们又沉不下心来去读,那么于丹的讲坛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她以通俗的语言,让这么看似“无用”的书走进寻常百姓家,引起大家去阅读的兴趣,这是好事。不管怎么说,之前的于丹看起来还真是饱读诗书的样子。可是这本书,真是让人有点儿失望。虽然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可是我们不能从这些引用中看到更多的共鸣,因为写文章的人就没有真正投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书中提到的闲情逸致呀,生活情趣之类,现代人倒不是不应当有,而是更应该有,可是书中的想法似乎有些过于超脱,仿佛还活在无牵无挂的旧时光里,最重要的,是活在有钱人的旧时光里。我觉得稍稍有点儿想法的人,读了此书都有些不太舒服吧。毕竟,我们不能一天只是这样诗酒茶地活下去。
《《于丹趣品人生(新版)》》读后感(篇四)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读完这本书,木心先生《从前慢》的诗句从脑海里跃了出来。
每天早上,许多人为开门七件事而奔波忙碌,晚上,裹着满身的尘埃和疲乏回家,来不及静静品味一下生活的怡然滋味,便疲然睡去……这样的生活不断循环上演,心里便有了一番苦楚: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日复一日为获取丰富的物质而麻木地转动着。一颗寥落的心,在某个深夜睡醒时刻默然无语。
也许,使我们觉得生活乏味的不是快节奏的生活,而是一颗无所依凭的心。向往木心先生从前慢生活充满爱的时光,觉得那份憨厚,充满烟火气息和带着等待的美好期盼才是活色生香的人间滋味。
而读于丹老师的这本书,我对人生的认识变得更开阔:即使身在烦嚣红尘中,很多时候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但是在某个心灵疲累的时刻,不妨放慢路上的步伐,慢一些,坐下来,静下来,做一些对生活看似无用,但是自己喜欢的事。
无论拥有怎样的物质生活,无非都是追求一种安宁的内心生活。于丹老师说,让心安宁的最好方式,就是培养自己一种志趣:烹饪、舞蹈、书法、武术、绘画、音乐、阅读、锻炼……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从中释放生活的压力,品味到一种快乐的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不妨多多亲近、拥抱它们,始终和它们亲密相伴,自然而然,它们就会滋养我们那颗百无聊赖的心灵,领略到更多生活乐趣。
特别喜欢书中“且停亭”的小故事。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为家乡的亭子取名“且停亭”,且写下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是呀,生活不管多么忙碌,都不要忘记慢下来歇一歇脚,静下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然后,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增添更多勇气和信心继续前行。
于丹老师在这本书里,看山看水看世界品茶品酒抚琴。她连通古人,抚琴品酒饮茶趣品人生,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很有趣。
“琴棋书画诗酒花”是文人名士的风流雅趣,他们从中获得了生活的情趣。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平凡人家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摸爬滚打中,也可以中途停一停歇一歇,培养一些闲闲的兴趣,品味自己的趣味人生。
《《于丹趣品人生(新版)》》读后感(篇五)
——评《于丹趣品人生》
文/蓦烟如雪
早些年,看过于丹的一些作品,从《论语心得》到《庄子心得》再到《重温最美古诗词》及《人间有味是清欢》等等,我为何给这篇书评取这一名字,源自她书里的内容,颇为雅意,于作者她是古典文化的传播者,于书是它围绕着山水、茶酒、琴风而走,所以它走的不仅仅是趣,更是一种有味的人生。
从一本《中国休闲绿皮书》去看待国人生活的艺术,从林语堂的哲学态度,去看GDP的增长速度,以及幸福指数。
“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在于丹的严重,林先生是真正做到了“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之人,但我们都重读《生活的艺术》后,会有感心灵的生活多么的重要。
在这本书中,我也是首次明白,现实加上梦想,再加上幽默,等于智慧。简言之,每个人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的一帆风顺,如何让自己插上翅膀的同时,能幽默对待自己生活,如何平静的自处,也是一种智慧。
故而,看这本书,并不是看条条框框,而是看自己的参悟。
在宁静是一种生产力中,她也用张潮的《幽梦影》和《菜根谭》去领悟平心静气的智慧,这本书融入很多百家之谈,甚至是典故之文。在中国禅宗公案故事中,会想和尚是什么,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而在押解和管理囚徒的时候,我们是否把自己置换成了这样的角色。反观之这是让我们领悟是否把自己给丢失了。
我喜欢李渔笔下的“且停亭”,凡事都给自己留有一线,听山,闻水,喝茶,抚琴,何不逍遥……
也许于先生最早写的是围绕一个圣贤的论断,而这本,可以说是她对圣贤的品性及生活态度,也同样是一本古圣先贤的想法,如何取精,如何自省,甚至是如何让自己懂得一种“内圣”的修养也是这本书的关键所在。
从诗感悟细腻微妙的人生体验,从四季的观物去感受山水美学,从《菜根谭》中去理解快乐的真谛,甚至是悠闲的趣味。
“人一生要为自己承载很多意义和价值,要为社会承担许多使命,为家人承担种种责任,但是,总会有一些欢欣的、活泼的瞬间,贯穿于生命中,让我们趣味盎然。我们能够抓住的,往往不过是这样一个个“此刻”而已。“
也许琴棋书画诗酒花是文人的附庸风雅,那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平民百姓的生活佳话,如何去细细体味,如何去启迪人生,都是我们在书里去品味的地方。
茶犹如人生,酒入愁肠,是助兴也罢,是酒隐一场红尘心事也罢,是斜阳微醺照菊花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生活是有味的,是清欢的,无论多么忙碌,都要给自己一个停下的地方,挺风拂过,感悟生活的美妙,才是这本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