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瓦尔登湖》读后感锦集

《瓦尔登湖》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2 02:35:33
《瓦尔登湖》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2-02 02:35:33   小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自己在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的经历,探讨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呼吁人们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作者倡导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与快乐。这本书启发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瓦尔登湖》读后感(一)

仲泽的翻译精悍而美丽,但很多地方过于精悍,让我理解有了偏差。

要不是对照戴欢的译本,可能跟小学四年级看雪珂一样,走马观花不知其意了。

前面看了一点点,作者就是个愤青。

说愤青都是过奖了,其实就是怨妇,把这本书当作自己的垃圾桶。

当然,因为看不下去,所以先存疑吧。

《瓦尔登湖》读后感(二)

先买的徐迟译本,后入的仲泽本。个人觉得,仲泽本译得好美。不懂英文,所以无法判断哪个更忠实于梭罗原意。只是更喜欢仲泽本而已。断断续续读了两年才读完。将来还打算重读的。至于人生意义、大道理,没悟出什么来。纯粹是为了读而读。就在读书中,也许虚度,也许不虚度。光阴这东西,要过许多年,才能回首、定论吧。如此而已。

《瓦尔登湖》读后感(三)

《瓦尔登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梭罗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事业。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他使自己的决定获得了新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就像美国著名评论家伊拉·布鲁克所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

译作是以中国文化诠释的西方经典,堪称现有版本中译文最好的一本。译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精心雕琢,语语惊人,字字闪光,其厚重的古文功底尽显其中。

《瓦尔登湖》读后感(四)

逛书店看到有本被开封了,就看了两章,第一次听说还是高中的时候,那时基友在看。对于这本书,要是没有共鸣就是看故事,而且很无聊。梭罗的生活我也曾设想过,也体验过,其实还不错,对我自己而言,在自己觉得与这个世界没有关系、对一切都感到厌烦、想要一个人躲着的时候,阅读这类书,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孤独的存在,仿佛我不是在看别人写的文字,而是别人在听我诉说、帮我说……要是我早些时候看这本书,感触也许会更大。

《瓦尔登湖》读后感(五)

梭罗觉得城市里面的生活没意思,跑到瓦尔登湖旁边砍树买材料建房子,然后在这里生活了几年。

可是,我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梭罗没有详细描述建房子、种地等过程,不停的说每天就那么动一下一年就动那么几下就够了;觉得飞短流长没意思,隔阵子就要跑镇子上伸长耳朵;觉得和人交流没意思,却常常跑去和农夫、村民、工人聊天,认为他们说话很有哲理;觉得钱够花就行,别人赔偿、支付给他的钱,他不要,为别人省了钱还多了一笔而洋洋自得;和朋友在瓦尔登湖钓鱼然后烧烤时把林子烧起来,报警回来觉得无能为力跑附近山上观火。

天啊,就种豆子这件事,前前后后提了好多次,每次都差不多。

反正我是受不了。

《瓦尔登湖》读后感(六)

最好的是封面设计!

目前看来翻译也只能最多打3星。说理部分还能得起精髓,有中文特有的娴熟自在,可是一到写景状物则完全是一种初中生的堆砌,第一章还能读到的古文功底在后面章节完全看不到,中文美感尽失。基本上只要写景,我就可以一目十行加不知所云,为什么?因为走神太严重!(我真是老了,maybe)内容我则不做评价,实在不被感动,也许我真的老了。可能某些论断有一些共鸣,但是显然远远不足够称得上是经典,作者有着相当激烈(而不温和)的社会见解,真不能猜想这种鄙夷甚至愤怒的态度是如何影响托尔斯泰和甘地等人的。可以想象如果梭罗坐在对面,我会不敢说话,因为他的话语如同刀子一般会对人做锋利的评价,实在不是一个我心里的隐士的姿态。似乎有哲学思想,但是确实都是照抄先人居多(特别是,引用孔子的话,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好像完全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掉书袋太多,比鲁迅还令人厌恶,比钱钟书差远了(也许翻译要负责),论文风自然比沈从文差了不止10个冰心,泰戈尔的飞鸟集同是翻译文艺,但是嚼味要长很久,思绪可以被带得很远。最差的阅读体验,浪费时间。寄希望以后读英语原文。

《瓦尔登湖》读后感(七)

我们经常策划梦想的实施,可是我们却还是按部就班的走在上班的路上。生活也罢,生存也罢,我们离梦想的距离就像放飞的风筝,而我们的手里却没有那根线。

有多少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多少时候我们被周围的生活折磨的失去自我,支离破碎的生活让人似乎无以可支撑继续往后的路

往后的路或艰辛或幸福,很多人未能看清脚下的路。我们都已被眼前的绚丽所迷惑。而忘记了曾经的诗和远方。一旦陷入那美妙的梦里,那么我们很难再分清哪里是现实,哪里是梦境,很多时候我们都已满足于沉静在自己编制的美梦里,去追寻那些别人看起来很羡慕的东西。我们需要的很多,我们追寻很多,可是我们却强求的太狰狞,已无法去救赎自己的内心。

如果生活的太难看,我们就用一层外衣包裹他的话,那么怎么洗涤这肮胀的泥污,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漂浮在自己精神世界外围的尘埃,他们跟着自我世界一起运转,却永远无法脱离轨道去寻找自由。

诗和远方,仅仅是远方,我们都知道,他很美丽,我们也很向往。但是对于生活的中我们,或许找一处地方去唤醒梦中的自己,显的更为真实。

生活其实并不矛盾,追求诗和远方,追求那些“梦想”,其实都在于自己对于内心的平衡,找到自己,对话自己。就像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活并不是单一的,你的任何情绪,都交织在周围的空气里,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能嗅出那些空气中快乐的元素,让我们不再彷徨

《瓦尔登湖》读后感(八)

特意买的这个译本。

喜欢读梭罗的文字,一开始以为很散,可读了几页就发现他的文字简单而富有哲理。

他不是我们没了解他前想象中的那个隐者,他不是不问世事只醉心于山水的人。的确,他热爱大自然,但他也有点“现实”,他会像我们一样算账,他的劳动的收入也为了他自己的研究。

梭罗为简单生活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但一开始我感觉有说服别人按他方式生活的味道,读到后面发现我误解了。

的确每个人追求的都不一样,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追求也不一样,我个人觉得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自己未体验到的,未得到的,这也有利于人类向前发展。

就如在农村生活的许多人,希望走到山的另一边,去城市闯闯,而在城市生活的许多人也在郊区买了房,他们更向往自由、清静。又如女子选择爱情,当今一些女子被讽刺“拜金”、“物质",但也许只是她们经历了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穷苦,不愿意再经历那些,她们向往自己未经历过的“富贵”,而一些出身很好的女子,会被叹道竟然找了一个穷小子,就如当时的卓文君爱上了还未高中的司马相如。这并非说文君要去体验穷苦,未高中的司马相如对于她来说,吸引她的是他的才,她未体验到的是那爱与倾慕的感觉。

在《幸福课》还是在《公平》的公开课上(我忘了),老师播了几个片段,有喜剧,有探险,有莎士比亚的悲剧,问学生喜欢哪一个,哪个的愉悦感更高,当然各有各的说法(具体我忘了以后补充)

人们在经历了、有了体验之后,其实都会选择更高"级别"的,就如卓文君相对于富贵的生活选择了爱情,而爱情则是古往今来都言及相比物质,能给人带来有更好的幸福感。至于她的结局,我想她也是不悔的吧。选择时没有人会知道结局。

2015-09-18

《瓦尔登湖》读后感(九)

仲泽译本

提到瓦尔登湖,我们的大脑或许会紧跟着出来贝加尔湖、青海湖抑或泸沽湖等等,其实瓦尔登湖非常小,在书中作者是这么描述它:它澄澈凝翠,似一泓深井,长半英里,周长一点七英里,占地六十一英亩半;又如一眼清泉,经年不枯,掩映于松林和橡木之中,除非阴雨和蒸发,湖水不见任何明显的补给与泻出。

瓦尔登湖

阅读此书用了比较久的时间,中间隔着一次考试。读《瓦尔登湖》不像读小说,需要内心放空,试着去融入作者所写的那个环境,顺便从中汲取一些养份回馈我们的生活。

记得去年进修回到单位,当时所在的城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最明显的就是站在马路上指挥交通的大叔大婶们,他们的从业工具无外乎哨子和喇叭,喇叭里面一直在循环播放着不要闯红灯之类的警示语,当绿灯亮起时,稍显刺耳的哨声便会立即吹响,好像在告诉我们我们要文明,因为我们要创建文明城市。书中恰好也有关于文明的思考:“文明社会是文明公民的作品,而文明公民又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文明公民的培养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所以内心当时也是有些自嘲的,当然最后有没有被评为文明城市,不得了之。

人类天性的精纯所在,一如娇美的果霜,他需要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遗憾的是,我们从未对己,也未对人予以如此温厚的礼遇。大多数人,即便生活在这片相对自由的土地上,只是因为蒙昧愚鲁,也被虚妄的焦虑和过度的劳役淹没,而无法采撷生命的华美果实。

人类需要家园,那是一个温暖或安逸的去处,最初是为了保暖,随后满足的则是情感需要。生活越是简约,宇宙的法则会显得越发单纯,而孤独不再是孤独,贫穷不再是贫穷,软弱也不再是软弱。热爱你的生活,尽管它那么窘迫,即使处身寒舍,你或许也能享受欢乐、兴奋和荣耀。

《瓦尔登湖》读后感(十)

如雷贯耳的一本书。经典的书籍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总是有日久弥新的生命力。作者的知识是如此的渊博,举重若轻地在许多词语上面使用了一语双关的幽默,尽管是译文,但归功于译者的付出,还是能心领神会地就对细微之处的用心不禁莞尔。不过也对自己的英文功底无法阅读原著有所遗憾,所以选择译者如此重要。

抛开贴在作者身上的诸多标签,本书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对于自然那身临其境、栩栩如生地描写,然后依次展开作思考;此外,在一些自给自足的生活细节中,作者亦不厌其烦地予以详尽描述。这也使我在畅想于瓦尔登湖瑰丽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深深的生活气息。《简约的生活》中对于做饭的那段描述(P67-70),那种从容和原生态的感觉,好像电影《小森林》中的画面倾泻到了纸上。

根据译者所写的序,本书的结构不但前后呼应,在中间的章节还形成了两两对比的效果,作者的匠心可见一斑,这也难怪本书在其结束瓦尔登湖居住后七年后、七易其稿才出版。想到了昆德拉的《好笑的爱》,在结构设计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对比增加了不少阅读的乐趣。

相关感想如下:

一、对道家思想的汲取

尽管书中没有对庄老的直接引用,但根据译者的序文来看,梭罗对于老庄及《道德经》并不陌生,因此本书中也有意指的部分。从全书来看,作者提及的做好自己(P83)、反对通过繁文缛节去崇拜所谓圣人和上帝而不知其所以然(P88、124)、心之所至追求自由(P369、371)都暗合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但同时,作者并不提倡“无为”(P89,成为世界的精英)、亦非“无克制”(P250、253)、更不是“不做思考”(P309)。所以,作者追求的更多是一种心灵上的平静,但支撑这种平静的根基在于自身的坚持与自信,这与道家的“无为而治”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

二、批判的犀利

如同序文所言,作者是一位深刻的、犀利的批评者,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他对所谓慈善事业的批判(P85-88),尤其是蓄奴者的故作姿态;此外,作者也对“快餐文化”对严肃文学的冲击进行了挖苦式地评价(P122)。这不禁让我与鲁迅的杂文做了类比,也是这样的不留情面和一针见血,与对秀美山湖的蕴藉描写形成了反差颇大的对比。

三、似有的矛盾之处

我个人在书中感受到了一点小小的矛盾之处。通篇来看,作者秉承的是多元化价值观和自由主义,对于不理解他离群索居的人一笑了之。但是在书中《柏克田庄》一章中,作者对一位爱尔兰的移民却做了不甚客气,甚至有些居高临下的指点(P240)。在作者笔下,这位名叫菲尔德的男子可怜而拘谨,穷困并束缚,尽管并非堕落,但不愿放弃从旧世界习得的生活方式。但在我看来,菲尔德承担着家庭的重任,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这种生活方式或者也是在他这个阶段及环境下的最好选择。我以为,价值观并不因阶层或文化而有高下之分,多元化更多的是建立在同理心上。由这个逻辑出发,作者开篇的口吻多少也有些偏向说教。不过,毕竟这本书是近200年前写就的,不能用上帝视角去鸡蛋里挑骨头,必须考虑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环境及社会风气,作者的观点是相当振聋发聩。

最后,自己还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尽管读过的外国小说并不多,但相比于英美文学行文间的不算太含蓄地表达,沙俄及东欧文学相对风格会更隐忍一些,我以为这和政治环境相对关系更大一些。酣畅淋漓能带来巨大直观冲击,而草蛇灰线也往往回味无穷。

于2021年8月1日下午16时阅毕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