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精选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5 21:40:57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5-15 21:40:57   小编: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是一篇启发性的文章,强调了个人思考的重要性。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观察,指出思考是对抵抗外界压力的有效方式。文章鼓励读者不要盲从他人的观点,而是要勇敢地思考并形成独立的见解。思考能帮助我们认清现实,解决问题,并提升个人的创造力。通过思考,我们能够抵制外界的诱惑和影响,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独特性。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一)

日记是写起来最为顺手的文学体裁,碎片式记录天气、心情、蜚短流长。不用讨好逢迎,就好像对付的是一块只对自己敞开的文学试验田。

-

但就算是在写给自己看的日记里,也会说谎。绝对真实是不大可能被看到的,尤其是作家的日记,想到日后有付梓的可能,难免会有文饰。

-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二)

日记里提到敦刻尔克,让人想起诺兰同名电影

提到希腊战胜意大利,想起安哲哭泣的草原

提到伦敦轰炸,想起伦敦一家人

提到捐赠金属,想起撒切尔传记录的童年经历

提到丘吉尔演讲,想起王冠里女王加冕还是结婚时对这位老人的评价

提起乔治六世逝世和对王后的同情,想起国王的演讲

…历史将这些都串联起来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三)

我没有一件自己的房间。日记里看到这个,反而觉得有些讽刺。 碎碎念念的日记充满了伍尔夫的思考,有她充满了写书的困扰,有她对其他作品的评价“《尤利西斯》读来愉快,但随之困惑,疲倦,这似乎是一部无知而狂野的作品”“我们既然能吃到精致的熟食,为何又去啃粗糙的生肉呢?”有战争下的记录。 她写作的唯一的理由就是喜欢写作。“年轻的男子应该温和,应该有同情心”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不要跟享乐作对,而阅读就是我的享乐” “幸福的人生就是每隔三四年打乱之前的生活”,而对自由的向往也是一种执念吧。 “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自己思维,对抗年长衰老带来的萎缩” “所有的真相已不得而知,喇叭里播放着相互矛盾的信息” “军队是身体,而我是大脑,思考就是我的抵抗”(枪支和制服确实是令人可笑的) “我不喜欢战争带来的任何一种感受:爱国主义,群策群力等等。它们都是对我们自身情感的一种感伤而情绪化的抽劣模仿。” 也许,零碎的记录就是不断的思考,也正是生存的意义吧。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四)

正在抽今天的第11支香烟。公路对面山坡上的桃花开了好多天了,粉色的。今天没有阳光,看起来只是一种颜色的洗礼,无关春天。说好了下雨的,却要食言。隔壁的狗今天早上被汽车轧死了,我回头看见时,它正在酣睡,毛色是黑白相间的。后来它被人用手提着后腿拎走了。1分钟过后(从发生到结束,只有1分钟),车粼粼如初。从明天起,生活更添一分寂静了。我尝试着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瞬息,好区别今天和昨天,但好像每次都困在今天里出不来。一整天没听到鸟雀的啁啾了,只有不间断的汽车的呼呼声,带走今天,也带走了那条黑白相间色的狗。 烟头的光变亮些了,暮色悄然而至。风是软的,让人捉不住它。我想再挤出几句假装符合气氛的话,但都消失在周围这片冰冷的海洋里。——置身海边,迎着风,瑟缩着身体,沉默不语,背着躯壳。“一把面条10元钱,按每天晚上吃一顿计算,可以吃上半个月的。”我每天晚上往锅里丢面条时,心里都会重复这句话。如果想要它变得更多,可以多煮一会儿。买的花瓶到了4天了,我每次回家前都告诉自己——进去吧!去买束花,空花瓶应该有束花的。当我路过花店门口,总是匆匆而过,然后再回过头反复确认看一遍,门是开着的。“一包烟11块,一束小雏菊才9块9。”从今天起,我每次路过花店门口,心里就会默念起这句话。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五)

原来作家写日记也差不多是流水账。我承认是被书名吸引,大概编辑也是觉得日记中的这句话特别有力量。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在荒漠中行走,偶尔捡到几块宝石,一些流水账中偶尔冒出几句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作家大抵毒舌,伍尔夫也不例外,也能从文中看出她对于底层的讨论,虽有点高高在上,如“罗德梅尔没有回声—只有废气,这里没有生活,所以他们才总是盯着我们。我们必须忍受地狱般的无聊,这就是我们选择在这个阶层的人当中生活的代价”,但有时也很睿智,如“穷人缺乏机遇,也无法用礼仪或自持保护自己…贫穷使人卑微”。“绝对的诚实不见得是优秀的品质,它往往指向想象力的匮乏,指向自以为是和自诩高人一等”。 虽然伍尔夫的一生被精神疾病困扰,但在她的日记中不时流露出对幸福的定义很有意思。她说“幸福的人生就是每隔三四年就打乱之前的生活,不过我想,自由也像所有事物一样,会变成一种执念”,“我意识到自己不需要任何刺激就能如此快乐,而我曾经以为是那些刺激构成了幸福”。

后面对二战的记录,确实让人有点绝望。“战争就像一种绝症,它令人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就耗尽了人的感官”,也让人过着“看不到未来的生活”。也许让自己的生活尽量恢复常态,就是在战争期间努力生活的证据。这部分让我想到了《四世同堂》。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六)

我常常遭到来自他人和自己的质疑:全职带自己,如此简单纯粹的生活,为什么还会陷入焦虑不快乐,是太闲了?伍尔夫的日记像在替我做一种申辩。阅读、写作、工作、交朋友、吃饭、购物、遛狗、观影、改变,伍尔夫的日程安排得密密匝匝,完全围绕自己,感觉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与L之间亲密无间、平等尊重,L身边的全然舒适;朋友的爱与嫉妒。伍尔夫的“明星”朋友多到排不开,大量诗意的友情。特别是与薇塔、埃塞尔、内莎等几个友人间的关系太好了,差异共存,爱慕拉扯,充满了迷迷蒙蒙的心动时刻;一部接一部作品取得成功,大麦,拥有自己的一间房子,不为一英镑算计;

但或许某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冒牌货而已:阅读、写作就是享乐,但总也有完不成目标的时候,为写作受尽折磨;别人的负面评论与L也会有没完没了的争辩,“我有半真半假的忧郁,而他的更货真价实更深沉一些”;朋友相处也会“结果我说得太多,也笑得太多”的尴尬窒息,以及一场又一场友人送别;哪怕是已经靠作品取得一定社会地位依然要面对性别歧视和审判;死亡和衰老一次次敲门、接近,梦见心脏病,直接体验濒死瞬间,不断预感死亡到来,肢体、器官的衰退感;战争时时刻刻都在打断她的思维和生活,世界充斥着令人窒息的虚无。山丘能让我开阔,下雨也能让我低落。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七)

籍作者26年(1915~41)不連貫日記,讀者可看到一個如假包換的知識人生命歷程,及伊當時所屬Fabian Society、Bloomsbury Group等智識生態。

作者形象,一貫仙氣飄飄,不似人間之物,卻意外關心時事,比例之重,出乎常人之料,其實轉換視角,從媒體(推測報紙為主,如P68插圖所示)所獲時政消息,旁證作者每日固定紙媒閱讀之慣習——Warren Buffett亦然,絕非街邊大媽熱心瑣事八卦者云云。戰爭初期,長達8月Fake War過後,盟軍歐陸戰線迅捷崩毀,或許深度介入(文字建構的)現實,由此觸發的戰爭窒息感,正是摧毀作者生存慾念,最終積石自沈的最大主因。

Sigmund Freud高頻顯現,可見作者偏愛之深,波譎雲詭現實下,確給予莫大安慰。Freud姓氏,德文原意「喜悅」,冥冥中或已暗示命運走線。

配圖田園詩意,互襯內文。

購於小紅書之中信書店心選的店。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八)

生活越来越忙碌了,忙碌到很多情绪的抒发都是在深夜的时候,一字一句演变成了网络上的emo文案。有一些时间没有真正动笔写过我的日记了,虽然还是有那么一本五年日记,而且在每年年末的时候都会为明年的手掌规划出一本日记,但是最终都是被各种突然的生活计划打乱了。

可是曾经我也写过一本有一本的日记,在还在念书的年纪,可能也是因为那个时候,自己的上网时间被局限了吧。在那些日记中,写满了我的思考、我的情感,还有属于我的种种幻想,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太多的娱乐生活,但是我的日记内容却一篇篇文字厚重。

我也如同本文作者一般思虑过,如果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界了,我的那些日记会怎么办,其实烧掉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希望那些稚嫩的文字还留存于世界上。不过作者也说过,自己的日记应该不会被烧掉,而是会被摘选出来,在重新组合成为一本书籍记录她的一生。的确是这样,不管那些文字又多么难以启齿,那些都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过去,既然我人已经不在了,那可能就是我留给这个世界唯一的念想了。

在这本书中,记载了伍尔夫从1915年到1941年的日记,在这些日记的旅程中,我看到她在面临着外界的环境变化的时候,还在努力用自己的文笔对抗着这个世界。她建立了出版社,也成立了文字团体,也遭遇了世界上的“二战”,种种的境遇都在影响着她的思想。

在这些日记中,伍尔夫也提出了对于评价他人的看法,虽然她一直在为一些文字进行阐述和评论,但是她随遇评价他人却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她提到虽然叶芝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不停地说自己,却对自己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女性都避而不谈。没有人能够客观地评价任何一个人,哪怕是自己,我们都不能够真正了解自己。

我们总是要选择去对抗世界的,即便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还是要对抗属于我们自己的孤独和内心挣扎。也许我们无法通过文字获取别人的支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找到属于内心的支撑,勇敢对抗整个世界。那些彻夜难眠的夜晚,总有文字可以温暖你的内心,让你拥有属于自己的武器。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九)

读之前,弗吉尼亚·伍尔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符号,一个与女权主义关联的符号。

除了《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我没看过她的其他任何作品,她对我来说属于比较路人的存在,我不是她的读者,更不是她的粉丝。

买这本书也完全是因为我以为,这书中内容是关于女权主义的探讨,结果里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与女权毫无关系。

但我还是收获了大量意外的共鸣,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抑郁,关于生活,关于幸福。

之前看电影《时时刻刻》(完全没有提及战争,一切岁月静好,好像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似的,真是误导人啊),以为她是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她是因为战争。

眼睁睁地看着战争毁灭了自己周围一切的美好,毁掉了自己生活中所有的微小而确信的幸福。

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她的无力。

战争来了,天空被撕开,她既无法写作,也无法阅读,吃不上好吃的,并且失去了自己的家。

她努力保持乐观,但是残酷的现实把她一次一次粘好的生活碎片再此扯得稀巴烂。

在那样的环境中,也许我也会做出和弗吉尼亚·伍尔芙一样的选择。

想起前几日刚跟家属说过,艺术家末日根本活不下去,因为人只有在吃饱穿暖感到安全以后,才会追求艺术。

这本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日记,简直是对我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不过,我还说,在末日,如果看到有人仍然在演奏乐器,在唱歌,在画画,在写故事,就真的很令人触动了。

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惊慌失措地想办法逃命,乐手们却还是镇定自若继续演奏着他们的乐曲。

那一曲终了,他们对彼此称赞,并说出“下次再一起演奏”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有很多观众泪目了吧。

扯远了,总之,如果想看女权,想要获得力量,这本书肯定是无法给你的。

如果你喜欢写作、阅读,热爱生活,那你看这本书应该会有所收获。

本来打算看完就卖给多抓鱼的,现在我打算留下来反复咀嚼。

谢谢这本书,弗吉尼亚·伍尔芙对我而言不再是一个冰冷的符号。

她终于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和我有许多共同语言的人,甚至与我有着相同的烦恼——经常忘了或是没时间写日记。

打算去看看她的其他作品,或许我真要成为她的粉了。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十)

同为写作者,获得的一些鼓舞——

“我再也受不了《奥兰多》了,我现在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每天花五六个小时修改,在这里或那里仔仔细细地写几句话,这样的生活使我的大脑严重受损……一切都索然无味,毫无价值……”

噫……

实不相瞒伍尔夫女士,你所有作品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奥兰多》。但原来你有过“再也受不了”它的时候……

可回过头来想,这不就是真实的写作生活吗?成稿之前的每一刻都是折磨。所以谁成事儿前没受些苦呢?所以let it go吧,闷头干就行了。

再然后,我想了一个问题:

传记里大人物们历尽挣扎、奋发图强的超人形象,会不会不真实?不完整?

这几年因为工作关系,我读&翻译过一些女性传记,每每受到鼓舞,干了很多碗鸡血。

但总觉得,除了鸡血,还得喝点别的。

比如平淡的白开水。

如果传记呈现的是榜样们的超人形象,日记就像白开水,让我们看到榜样作为常人的一面,最能给人平静、令人共情的一面。

因为没有人真的是超人。

除了吐槽《奥兰多》,伍尔夫还在日记里diss了无效社交、年度计划、囤积癖。

1922年8月22日:“在写小说的过程中待客完全是灾难性的。……我和L【她老公】都不希望有人来访。客人对我们必然是种威胁,……别来看我。我只想说,别来让我劳心费神。”

所以,创作期长时间不社交、不回微信真的没什么,因为会 妨 碍 到 我 !扣上手机,不必焦虑。

1922年8月3日:“我每年会两次订立目标,……根据我的经验,目标往往会因为勉强而落空。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不要跟享乐作对。”

(INFJ狂喜...2024没做计划,率性而为,反倒生活和工作都有了些小小的收获。)

1940年10月20日(欧洲正在经历“二战”,伍尔夫位于伦敦的家被炸没了):“我为蒙受损失而兴奋,……损失了财物,反而松了口气。我要投身安宁的生活,几乎一无所有——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不管囤积的是什么,囤得越多,累赘越重。这几年我断舍离了很多书——不是炸弹干的,是多抓鱼干的——阅读效率和体验感反而有提升,大概是心态放松了。

当我们从传记获得的焦虑>鼓舞的时候,或许可以看看日记。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十一)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

8.5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 2022 / 中信出版社

很高兴能读到这本伍尔夫的日记选,本就喜欢她,读完让我觉得跟她更亲近了。这本书收录的是她从33岁到59岁的日记,虽然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跨度,但她的文字依然细腻,思考依然敏锐。

阅读、写作、散步、会友、打保龄球、去图书馆、安静独处……她度过了很多平淡又闲适的日子,三五好友,爱人在侧,有书为伴,笔耕不辍。

直至战争到来。

她可爱又鲜活。即使伟大如她的作家在写作时也会想要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再也挤不出一个句子。而在图书加印、畅销之时也会沾沾自喜,叫自己天才弗吉尼亚。

她幽默又毒舌。在与朋友谈论文学时评价托马斯·哈代是一位单纯而敏感的农民,相当崇拜会舞文弄墨的人;说普鲁斯特的小说就像大英博物馆,我们知道那里陈列着美丽而有趣的展品,但我们并不喜欢去那儿;她认为《尤利西斯》无足轻重,甚至不愿花心思弄懂它的含义,还庆幸自己不必为它写书评。

她敏感又真挚。关于死亡与衰老,她是这样思考的:“为什么不能把死亡变成一种令人兴奋的人生体验呢,就像结婚之于年轻人那样?如今,写作才能使我延缓了衰老——我依然文思泉涌。依然对阅读抱有不变的热忱……”

她沉重又忧郁。在空袭的间隙,在战事暂停之时,她抗击抑郁的斗争彻底失败。“我们过着看不到未来的生活。这正是事情的诡异之处,我们的鼻尖抵着一道关闭的门。”

她勇敢又坚毅。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时她写到“军队是身体,而我是大脑。思考就是我的抵抗。”

她本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但炮火摧毁了她的房间。

日记在1941年3月24日戛然而止。四天后,她走到湖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十二)

这些日记最终的命运将会如何,昨天我问自己。……就我而言,作为作家,我只是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已。——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夫(Adeline Virginia Woolf)

在聊伍尔夫这本日记选之前,还是忍不住表达我本人对企鹅·轻经典这套系列的喜爱,无论是选题著者与内容,还是开本尺寸与封面设计,都击中我口味。但要稍微吐槽一下伍尔夫这本小书的封面(没明白为什么要拼接),它似乎不能准确表达伍尔夫在日记中想呈现的真实想法以及她的状态。

伍尔夫,全名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夫(Adeline Virginia Woolf),如今她的知名度已无需任何人对她做过多的介绍。《思考就是我的抵抗》是一本关于她写于1915年到1941年间的日记的选录集,“思考就是我的抵抗”是1940年5月15日所记日记中的最后一句,原意是表达她自己反战反侵略、反对希特勒及其法西斯政府的态度,但看完全书,便不难发现,“思考”是伍尔夫与她所在时代社会的相处方式,是她独立于他人的体现,也正是她作为“伍尔夫”的魅力所在。

生于19882的伍尔夫,其实在1897年就开始写日记,在此前后,她分别经历了母亲与父亲的离世,一度精神崩溃并试图自我了断。1912年,她与伦纳德·伍尔夫结婚,次年完成她第一部小说《远航》,但这部小说出版并不顺利,伍尔夫受精神病折磨将近一年。

赘述以上信息是为了对《思考就是我的抵抗》做一点背景补充。1915年的伍尔夫,精神状态显然比之前要好,而日记中频繁提及的“L”君,正是她的丈夫,也是她的忠实读者。每每伍尔夫否定、质疑自己的作品时,他总是特别夸张地给予高度称赞。值得一提的是,伍尔夫去世后,是L君负责整理、出版她的遗作,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她的伯乐。伍尔夫于1941年3月28日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这本日记选最后一篇日记停在3月24日,那一天L君伦纳德正在摆弄杜鹃花,生活看上去平稳安静。事实是,1941年世界大战仍在继续,而伍尔夫多次提到对海洋的“向往”,如今看,似乎为四天后的她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日记是与自我对话的重要方式,其呈现的往往是外人不可见的真面目。伍尔夫虽然想过自己的日记也会有被后人观看的一天,但当时的她,为不让伦纳德发现她在记日记,也为此做了不少遮掩的小动作,特别可爱。在这些日记里,伍尔夫放肆吐槽她所见所闻,尤其她所遇见的客人或友人,时而毒舌,时而宽容。战争时代,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伍尔夫亦为此深受困扰。她看着年轻人被应召入伍,得知他们一个个上了战场后牺牲的消息,伦纳德还时常与她说要参战,为国家做贡献,而他们在伦敦的家也曾于1940年遭到德国飞机轰炸,“思考就是我的抵抗”便是那时发出的声音。她不得不关注一切战争消息,那些形势变化对大家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尽管大家努力维持着表面正常的生活:写作、出版、发行,写书评、教书,等等,但窗外的动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不让她分心的。

不过伍尔夫自言,与战争比起来,写作的压力更甚。她常常为灵感短暂枯竭而暴躁、烦恼,有时甚至觉得战争带来的紧迫感反而能促使她更新她的作品。那时的她,也会为销量的未知结果而担忧,也会为稻粱谋而写些别的文章,没有那么多“明星光环”。那个战争时代,销量必然相当有限,但现实价值如此,这大概就是伍尔夫对丈夫的称赞无动于衷的原因所在吧。

她没有什么特别,但她着实与众不同——这是她在日记中所展现出来的她自己,伍尔夫。她也经历着常人的经历,她会有自己的思考与对这个世界的评判标准。这本日记也让人不免想到《安妮日记》,遗憾的是,她们最终都未能迎来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十三)

1926年,3月20日,星期六这些日记最终的命运将会如何?昨天我问自己,如果我死了,伦纳德会怎么处理它们?他应该不太会把它们烧掉,又不能拿去出版。我想他会从日记里提炼出一本书,然后烧掉原稿。我敢说这些日记里肯定藏着一本小书。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确实是从伍尔夫日记中精选成册出来的一本小书。看过这本书,剥去一切高高在上的名头,“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意识流女作家终于飘飘忽忽落了地,她也有烟火气的人生,她也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个真真切切的伍尔夫。

1915年的1月1日,她写道“我们在新年的钟声中彻夜未眠。起初我还以为它们是为胜利而鸣。”

此时的她正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距她以为的胜利还得有三年时间。这本书择她从1915年到1941的日记,我们一页页翻过纸张,伍尔夫的33岁到59岁在指尖滑过。

她的作品有多么流云舒于天,她的日记就有多么接地气。

她也会吐槽。“对伍尔夫家的人而言,去乡下种地、拐走别人的妻子或者娶个波兰籍犹太裁缝的女儿好像都不算什么大事。伍尔夫家大概没有什么家族传统。不过这倒给人一种自由不羁的感觉。对于这一切,我显然无话可说。”

她也会敷衍自己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丈夫)惆怅于自己的水平不佳,深感自己成不了作家。伍尔夫内心做这般“况且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的忧郁比腼腆之人,比如我那种真假掺半的忧郁更加深沉。不必与他争论。”(哈哈哈哈~~)

她也会暗自心里评判男子。“但他特别温和,特别有同情心,年轻男子若是具备这些品质,就会显得多情。”女作家,洞察人心的女作家,心里更是有一把擦得锃亮的秤。

她也会懒散浮日。“根据我的经验,目标往往会因为勉强而落空。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不要跟享乐作对。”

她也在意自己的妆容。玩了整整一夜,见过几波朋友,畅谈几轮话题,开心正攀爬到顶峰时,朋友笑话了她的帽子不美且怪异,她伤心到支离破碎,“我带着深深的懊丧离开,心情正如这十年来一样低落,就连在睡梦中也不断回想。今天这一天也彻底毁了。”看到这里,乐不可支。这么绝望的句子,只是因为帽子不漂亮,多么真实的女人啊。

但真实的境况下,有可爱的一面,也难免有不讨喜的一面。伍尔夫身上有种抹不去的、在悲悯方面的淡漠和疲惫。这可能与纠缠她半生多的精神疾病有关,她不止一次思考过自杀,也不止一次尝试。这种精神上的自身难保使她对外界冷漠以对。包括她最出名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也在日记中提及过。

“谢天谢地,我终于摆脱了那场女性演讲带来的漫长折磨。我刚从格顿学院做完演讲回来,冒着瓢泼大雨。一群年轻女子,忍饥挨饿,却大胆无畏——这是我对她们的印象。求知若渴,一贫如洗;注定要成批成批的当上女教师。我没精打采的叮嘱她们要喝葡萄酒,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就是这场演讲内容,后来整理出书——《一间自己的房间》,成为不少人的精神宝典,但她在这里面对家庭女教师轻飘飘的俯视感却透着一股居高临下。包括她曾经对《简爱》的评价,认为夏洛蒂·勃朗特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那个世界里只有爱情——我爱、我恨、我痛苦此等,这种对《简爱》的俯视、对夏洛蒂的评判、对家庭女教师的低看,约等于另一种形式的“何不食肉糜”。

但尽管我没有喜爱伍尔夫这个作家,但是她也应该过着1939年时她写下的、那充满未知和期待的生活——“可什么是有趣的?我在想自己十年后会喜欢读什么样的东西,完全想不到。”

而不是因在战争中被炸毁家,进而更加绝望、自杀。“上帝作证,我已经为人类尽了我应尽的义务,用笔和话语。”

1941年。故事的结局不该是她绝望的走进那片湖,窒息,没顶。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十四)

“我走上沼泽,告诉我自己我就是我;我必须走自己的路,而非拾人牙慧。唯有如此,我的写作与生活才堪称正当。”

本书收录了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15年(33岁)至1941年(59岁)年间写的日记,成为我们如今窥探她人生中那些隐秘而不为人知的高光和低谷时光的渠道。

阅读家弗吉尼亚的日记,不难发现她也曾有过我们普通人经历过的那些人生苦恼与巅峰时刻,比如:

1,婆媳关系

弗吉尼亚与她的婆家人伍尔夫系三观不符,生活观念悬殊。每次的家庭会面,他们经常让她感觉到烦躁与焦虑。虽然彼此虚与委蛇,可他们那散发着中产阶级的庸俗气息,着实令弗吉尼亚感到崩溃!

当她的婆婆伍尔夫夫人在养老院摔了一跤,摔断两根肋骨,依然喋喋不休,说着颠三倒四的话语,更令她觉得是一种“老而不死是为贼”的精神折磨。

2,夫妻关系

当伦纳德对自己写作能力缺乏自信,自认成不了作家,满怀深沉忧郁的心情时,弗吉尼亚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与理解。可当他们彼此闹不愉快时,她觉得人生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追悔、嫉妒或担忧上,因为这些都是对抗美好生命时光的无效生活方式。

3,朋友关系

弗吉尼亚认为社交生活能突显人的个性,与同行推心置腹地交流是美妙的享受,但是烦扰又折磨人的频繁应酬会消耗人的精神元气。她喜欢像鳗鱼一样柔顺的艾略特,也会嫉妒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获奖:“她被捧得越高,我就越认定她写得不好。”

4,关于写作

弗吉尼亚:实际上写作才是尝试的愉悦,被人阅读只是表象。令她兴奋的是写作的过程,而不是读者的反应。

每当写作受阻,弗吉尼亚也会恐慌,陷入一种破碎散乱的状态。战争时期,她自认苦中作乐,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磨炼我的技艺。”

弗吉尼亚在写《达洛维夫人》时,自信心满满,她打算用它来研究精神失常和自杀,同步展现普通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世界等。

但当《奥兰多》的ddl即将到来时,弗吉尼亚绞尽脑汁,烦恼到快要爆炸,最后付梓成书。结果这本书上市之后,异常畅销,第三版时销量达到六千册,弗吉尼亚收获了难得的喜悦,终于敢随心所欲地花钱,不再焦虑,同时对自己挣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结婚16年,因为经济困窘等因素,依然没有属于自己一间独立房间的弗吉尼亚,对它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5,关于阅读与演讲

弗吉尼亚认为阅读就像抽出一条长长的线,是她的享乐行为。然而阅读《尤利西斯》只是为了寻找支持它与反对它的理由: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部无敌而粗野的作品……我越来越不喜欢《尤利西斯》,也就是说,我越来越认定它无足轻重,甚至不愿意花心思去弄懂它的含义。谢天谢地。我不必为它写书评。

可是当乔伊斯去世时,她再次翻开《尤利西斯》,却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不时啧啧称奇,不时有新的发现,与此同时又免不了陷入长时间的强烈厌倦。

另外,弗吉尼亚接受剑桥大学的克拉克演讲邀请,为自己自学成才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6,关于精神状态

在精神疾病的困扰和连绵战火的威胁下审视每一个日子,弗吉尼亚对衰老充满了恐惧与不安,憎恶老年的严酷与生命的无聊时光。战火连连令她惶惶不可终日,感受到绝望与消沉,尤其是看到文明萎缩,礼貌凋零的情景,让她不得不背负着生命沉重的甲胄。与此同时,她对中下层阶级的普通人充满了无限的同情与人文关怀之情。

阅读弗吉尼亚的这本日记,仿若在窥探她真实的内心世界,抵达她的灵魂深眠之所,感受这世界的甜蜜、冷漠与索然无味,体会衰老的可悲与无奈。诚如东晋“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所言,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读后感(十五)

“我想,我们人生的一大成就,就在于生命的珍宝都是深藏不露的。换句话说,它们隐藏在如此平凡的事物之中,以至于没有什么能伤害到它们。”

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剑桥大学的演讲台上,大声告诉在场和不在场的所有女性一句影响深远的话:

“听着,你们一定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于是,她成了独立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而我今天想要分享的这本伍尔夫的日记合集,会让我们看到在她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中,在精神疾病的困扰和连绵战火的威胁下,她的那些隐匿而挣扎的心迹。

日记,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出口。尽管如今已经越来越少有人记日记了。不管曾经的你是为了交作业写的日记,还是为了藏秘密记的心事,多数人难免都会陷入流水账的模式。

而伍尔夫的日记,在流水账的叙述之外,却无时无刻不展示出她过人的文采和思考。哪怕那一天的日记只有寥寥数语。

这本书收录了她从1915年到1941年,从33岁到59岁这20多年里的大部分日记手稿。

这是一段不太平也不平凡的岁月,从一战到二战,从她站上事业顶峰到投湖自尽,一路走来,这位善于审视自我和生活的女作家,用她的内心独白让我们看到了她不为人知的一面。

“写作才是深度的愉悦,被人阅读只是表象”

作为著名女作家、文学批评家理论家、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伍尔夫在当时英国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以她为核心人物的著名文艺学术中心——布卢姆斯伯里集团里,有她的丈夫兼一生的灵魂伴侣伦纳德·伍尔芙(即本书中简称的L),还包括了当时文化界的大批精英。

此外,她更是与哲学家罗素、诗人T·S·艾略特、乔伊斯、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赫胥黎、诗人叶芝等人过从甚密。

在这本日记集里,能看到伍尔夫对他们每个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惟妙惟肖的描述和幽默生动的调侃。

从这些日记中我们还会看到作为一个高产的作家,伍尔夫在创作、誊写、出版每一部作品期间的心路历程。

《到灯塔去》、《奥兰多》的畅销,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创作艰辛和情绪的起伏;《一个人的房间》的成功,掩盖了曾经备受那场演讲带来的漫长折磨(谁会想到剑桥的女性主义演讲曾让她无比的煎熬?)。

可尽管如此,她仍然坚定地认为,“写作的唯一理由就是我喜欢写作!”

“忘了为什么空白,也忘了这空白原本是什么”

19世纪末,双亲的相继离世使伍尔夫的精神出现崩溃。也是在那之后,她开始有了记日记的习惯。她用日记为自己的生活开启了一个疏导和宣泄的出口。

因此,我们也很容易从她的日记中观察到她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更难等可贵的是她为此所做出的自我抗争、控制与调和。

无论谁的人生,都有高光和深渊。高光在别人的眼里,而深渊隐藏在幽暗的内心。

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伍尔夫的情感世界也是前卫的。和丈夫伦纳德在事业与生活上的相互支持,和女友薇拉持续而绵长的情谊,在这些日记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她对他们彼此关系最真实和直击灵魂的感言。

丈夫是伍尔夫“生命的核心”,只有在他身边才有“全然的舒适,在那里享受满足与平静,直到恢复活力,焕然一新,感觉自己刀枪不入”。

写作的心脑耗损、对于出版销量的焦虑,以及战争(特别是二战)对心智的摧残,种种因素都在促使她重建精神的持续坍塌。

“我的头脑宛如一台天平,一颗谷粒就能让它倾斜。昨天它达到了平衡,今天却一沉到底。”

读着她的日记,让人很容易随着她时而高亢时而低迷的叙事,切实感受到她对内心关照的透彻和犀利。

或许也正是由于她高度敏感的心灵震颤和对精神世界的透视,才成就了她触探生命哲理的意识流写作峰值吧。

“军队是身体,而我是大脑。思考就是我的抵抗”

我认为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就体现在对战争的描写。伍尔夫把一个会思考的寻常百姓,在空袭和入侵恐惧中的焦灼挣扎刻画得丝丝入扣。

那些近在咫尺的爆炸声,那些日夜担心何时成真的入侵,那些友人们关于战场和战局的谈论,那些让人日渐恍惚的抽离感,让每一个读她日记的读者都能感到深深的焦虑。

“我感觉战争就像一种绝症。它令人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就耗尽了人的感官。”

然而,在反反复复不明朗的拉锯中,伍尔夫的心迹也并不总是处于低谷,天气晴好的日子里,那些琐碎日常中滋生的满足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生命的凝视。

“其实我时常感到,这个初秋的小阳春是我们应得的奖赏——在多年的伦敦岁月之后。我是说这让它显得更加宝贵。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阴影下审视每一个日子。”

整个1940年的日记,洋洋洒洒她几乎日日书写记录。在起起伏伏的心绪中,让人看到她必将走向的终点。

“我会一如既往地感受到两种张力:痴迷与乏味;生气勃勃与死气沉沉。”

当进入1941年,她的日记中能明显感觉到一种深沉的无力感。那时那刻的她尽管还在笔耕不辍,可已然有了归去兮的释然感。

“战争在宏大的舞台上以缓慢的节奏上演:在我们小小的舞台外围。我们有五十九分钟在这里,只有一分钟在那里。”

从伍尔夫的笔下,我第一次产生一种对战争摧残的代入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场持续几年的战事,或许只是一缕硝烟,而在一个人短暂渺小的生命中,经历过2次这样的战争,足以让人泯灭希望。

***

喜欢一个作者,往往能让我们对其生平也产生极大的兴趣。

独立如伍尔夫,世人看到的是她优秀的作品,她振奋的讲演,以及能满足猎奇者心理的情感生活,而她真实的内心世界,唯有从这些私密的日记中窥见一斑。

也会脆弱,也会困惑,也会恐惧,也会焦虑,但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抵抗着这个世界,这就是弗吉尼亚·伍尔夫。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