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思念的季节。金黄的稻田,红红的枫叶,满眼都是秋的色彩。微风拂过,带着一丝丝凉意,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散步在田野间,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也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美好。秋天,是一首动人的诗,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第一篇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秋情缠绕,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秋情是深夜怨妇的孤枕,是羁旅客子寓所的哀叹;是深闺盛不下的相思,是戍守将士羌管的悲鸣。
当无边落木萧萧下,当残花败尽剩枯枝,落日楼头上,思妇喁望,误识鸿雁归舟。那满腔的愁绪何以排遣?那填膺的愁苦向何人诉说?
离情最苦,一旦品尝,刻骨铭心,撕肝裂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令人透心彻骨,唏嘘不已。难怪杂剧家王实甫先生写到此处,悲怆怀抱,呼天抢地,口吐鲜血,昏死过去。实乃真情感人,场景伤人,他触碰到了作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李璟位高为帝,生性懦弱,加上内外矛盾重重,江山危如累卵,面对秋风秋雨,触景伤情,悲怆难耐,自伤怀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和他父亲李璟一样,治国理政无能,却是写词赋诗的行家里手。中国文化史上有个怪现象,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之际,往往催生片刻的文化繁荣,他们长以家国往事,山河破碎为题材,咏叹之,长歌之,抒发胸中块垒,思念江山情怀。
秋风紧,天气寒。古人往往在这个季节寄送寒衣,捎书鸿雁。我生活的城市东北方向,有闻名中外的齐长城,我曾数次登临,秋登为最。当我抚摸着厚厚的墙体,思绪飘远。古时戍守的将士枕戈待旦,警觉灵动的目光仿佛就在眼前。寒风渐紧的秋季里,是否也翘首等待远方寄来的寒衣?古人已渐行渐远,鸣镝戕矛也已销声匿迹,但战争的烽烟和斑驳的长城,将永远留存在厚重的历史里。
第二篇
十三岁的花季,我体味了另外一个秋天,领悟了它的悲凉,读懂了它的凄美,感受了它的韵律。
悲落叶始于秋。
曾经在夏日里青翠欲滴的梧桐树叶,随着悲凉的韵律纷飞而下,不到一日,路面上铺满了层层梧桐叶。不论是金色的,黄绿的,鲜嫩的都被秋风一卷而下。不知那些树叶飞舞在空中徘徊许久,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挽留?那叶儿片片凋落,流浪在秋天的世界里,它也曾回想起在夏日中的苍翠吧?
当秋雨来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悲凉就随风而来。
“梧桐更兼秋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与雨总有一种莫名的默契。秋雨把天空分割得支离破碎,打在树叶上,那声响,恍如心底泪水的流淌,击打出人的惆怅,呼唤出心的悲吟。好凄美的感觉啊!人间有不少感伤,伤感所构成的美丽都是无法比拟的,因为那是流过血的手指忍着痛弹出的世间绝唱!悲凉的秋里,有着让人流着泪忍着痛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满足并甘心沉醉不醒的吸引力。那盛满清冽的绝望的酒杯,透过血红,能看到忍着痛的笑,喝下这杯酒,感到的碎心渗出微醉。悲始于秋,凄凉的美,源于秋。看到悲凉的天,吹着悲凉的风,感知悲凉的落叶,体味凄美的人生。秋天,给人的灵魂以震撼,以震动。
秋雨把诗意带给世界。在栏杆边,看着秋天的雨,让风滑过泪眼,让泪落到脚尖。当我把心放在秋天的雨里,感到它变凉,变暖,再变凉,最后死去。秋雨将伤痛唤醒,又将伤痕淹没,秋雨让眼眶湿润,又让视线消失。思绪随风,随雨,破碎在绝望间,消泯在悲凉里。阵痛过后,是长久的沉寂。
紧闭双眼,让温润的风吹在脸上,内心深处的愁绪袭来又溃散,记忆深处的痛出现又淡去。最后——笑然间,一切灰飞烟灭。感知到的悲伤在悲凉的风中,最后,停留又离开。站在“梧桐雨”下,和梧桐树一同贮立在悲凉的秋雨里,聆听梧桐树的心事,感知秋落叶的眷恋,倾诉内心深处的呼唤,再让秋雨将一切冲淡,岂不快哉!
看,有两只蝴蝶缠绵在昏黄的天空中,它们试图飞向最远处!终于,它们被秋风一同吹落,在空中划出两道最美的弧线……万物在秋天里都不失在展现悲凉的美,更何况与人类?
我依旧停留在那时,停留在那里——在悲凉的秋风中,苍凉的秋空下,凄凉的秋雨里……这时,秋风里有一个声音:阵痛过后才会成熟!我转过头,看见顶着落叶,迎着秋雨,伫立在梧桐树下的月亮公公的微笑,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