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精选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3 01:35:46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5-04-03 01:35:46   小编:

《C++程序设计语言》是一本经典的编程指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C++语言的基本原理和技巧。阅读后感受到作者对编程的热情和执着,对学习C++语言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编程的奥秘,提升自己的编程技能。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一)

书是不错的,但翻译不好,类似这样的翻译,比比皆是:“一个名字称为是全局的,如果它是在所有函数、类、和名字空间之外定义的。全局名字的作用域从声明那一点开始,一直延伸.....”中国人难道这么说话吗?一看就是吧外国话直接翻过来的

1/9页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只看过 100多页 虽然这本书是C++之父的写的 我再也没有看下去的兴趣了,让你越迷茫,太多无用的东西充斥着, 总结的来说也就算是C++语法字典 别的没什么价值,只是 告诉你怎么使用C++所谓那些高级抽象的 封装类 甚至都不推荐你使用 原始类型的变量,而且极力掩盖底层实现的细节,让你成为彻底的搬运工,难怪linux之父会说出某一句话,按照他的思想确实。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喜欢勿喷。

2/9页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三)

书是好书,就是发现一些翻译错误比较低级,随便举几个例子:

129页

函数可以定义为inline(在线的)

这里竟然把inline翻译成在线的,至少online是表示在线,这里inline翻译成内联吧。

第八章讲名字空间,其中interface被被译成了“界面”(虽然没有看原文,但是通过界面这个词就应该知道原文是interface),是不是译成“接口”更准确呢?

3/9页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四)

我总觉得,学C++有三本书值得一读,《c++ primer》、《thinking in c++》,还有就是这本创造者之言。不过我感觉,《c++ primer》很注重细节,像是一本技术词典,写得很详尽,结构也很紧凑,而且不乏真知灼见。而《thinking in c++》有点像散文,不适合初学者去读,而这本《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综合了上面两个,是细节详尽、内容精炼、充满哲学意味的好书,读完之后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可谓是字字珠玑。

4/9页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五)

先后阅读完两本力作,它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我完全从自己的理解与观点来说说,我本人感觉他们之间的区别。

《C++程序设计语言》内容比《C++ Primer》广。

《C++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讲述C++的语法与STL的详细介绍;

而《C++ Primer》比较注重与C++的使用技巧。

《C++ Primer》在 STL 的介绍上没有《C++程序设计语言》详细。

所以个人认为 《C++程序设计语言》 比 《C++ Primer》更合适做基础入门的阅读与学习。

5/9页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六)

第六章开始,来了个桌面计算器。看了几遍,根本就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很多人都说他是经典,我也不好说他的不是。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可能是自己火候不够。可能是跨度太大吧。新手或是刚入门的同学还是要考虑下,毕竟这不是一本入门的书籍。但是可以先买回来,看一点,打击一下至少让自己知道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因为迟早是要看的。

我还在学C++,老师讲的太慢,自学了很多。还有一部分知识点没有接触到。估计是这方面的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但是我还是会坚持看下去的。这是对本书的第二次评论。虽然都没有说他的好,但是我想他毕竟是经典,经典需要一遍一遍的去品味,骑马观花或是初读根本无法理解他的精髓。相信和我一样的许多的初读者都要这样的感触。随着认识的加深我想我会爱上他的。但是这需要个过程。

6/9页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七)

我看的是第三版2010版,前面没讲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部分还好,读着基本通顺。到第二部分,也就是类之后,尤其是第十三章模板,那是一个惨不忍睹啊,小结以下几点:

1. 实参和形参不分,一律用“参数”。拜托,parameter 和 argument是有区别的概念好不好? 放在模板中就更重要了 明白?

2.一些术语翻译的别扭,比如: interface 非要译作 界面,我怎么想 也还是觉着 接口更形象;inline 跟这差不多。 还有:generalized 非要译作 通用型 , specialization 非要译作 专门化。拜托,generalization 译作 泛化,specialization 译作 特化 听一上去岂不更专业点,更术语一点?

3. 不知作者生怕 改变原文意思还是怎地, 小心翼翼的 按字面翻译 出蹩脚中文也就罢了,可偏偏 还有明显的错误。不多说,上个例子:

英文版P336:Basically,for each template we find the specialization that is best for the set of function arguments.

译文P300:简而言之,对每个模板,我们都要找出对这组函数参数的一组最佳专门化结果。

什么时候是 “一组最佳专门化结果”了???明明就一个结果!specialization是单数好不好???

还有,第13章特别要区分 parameter和argument, 本书居然两者全部丝毫不加区分的译作:参数,实在是 误人子弟!!!

7/9页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八)

作者一再在行文中 提到 逻辑、美学观点。和优雅。//////

///////////////

////////////////

/////////////////

///////////////////////////////////////////////////////

//////////////////////////////////////////////////////

//////////////

////////////////

/////////////////

///////////////////////////////////////////////////////

////////////////////////////////////////////////////////////////////

////////////////

/////////////////

///////////////////////////////////////////////////////

////////////////////////////////////////////////////////////////////

////////////////

/////////////////

///////////////////////////////////////////////////////

//////////////////////////////////////////////////////

8/9页

《C++程序设计语言》读后感(篇九)

《C++程序设计语言》这书鼎鼎大名,C++语言之父亲自写出,无数牛人推荐,如雷贯耳。 恰好部门采购一批技术书籍,我就挑了这本。虽然是众人推荐的入门书籍,但是也有人持不同建议,加之又贵,所以直到最近才有机会一睹芳容。 曾看到有人评论对本书推崇之至,“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会不断窃喜的小书,需要用心体会,反复咀嚼。在阅读过程中,请特别留心Bjarne先生强调了什么,又对什么一语带过。” 我挺反感对一种东西吹捧上天,这种东西一旦真正了解,总是让你后悔白浪费时间。所以上面说的评语,让我最开始看时,总带着怀疑批判的眼光。没想到,作者直接在书里写明,程序员对于各种技术要有着“健康的怀疑精神”,真是一语说中我心。 于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完整的看了一遍,其中最后关于设计的三章还看了两遍。看完之后,只想对那些把本书推荐给初学者的人说一句:“你们看过这本书了吗?给初学者推荐,这不是搞笑嘛!” 真的是如此,本书把C++的各个方面完完整整的写了一遍,更可贵的是,对语言细节和技术做了点评和建议。这些建议在我看来,是本书价值之中很重要的一点。难怪有人说,Bjarne不是很看重那些effectiveXXX之类的书,那些书的大部分不过是拾他牙慧而已。诚如所言,真要是把Bjarne的建议用心体会,很多问题已经解决,部分问题就直接绕过或避免了。 本书赞誉甚众,也无需我再美言。不如让我以一个初级程序员的眼光来说明为什么这本书不适合初学者。 首先,书太厚了,初学者需要的是讲解C++的核心语法和简单库元素的小书,本书好像茫茫大海,初学者在里面找不到C++的核心,反倒被各种繁复语法迷花了眼,更可能是学一点忘一点,看到最后没耐性放弃了。 其次,初学者有可能没有编程经验,作者在书中的建议你很难体会到原因,作者不建议使用的技术,你也不知道其缺点。很多精华知识成了过眼云烟,太浪费本书的价值和读者的时间了。 第三,初学者对很多知识很难深入下去,对作者穿插在书中各处的编程技术发现不了。一例证明之,我在读标准库时,已经耐心磨尽,准备只是随便翻翻算了,没想到作者居然给了不少标准库实现的代码和点评,竟然把课堂搬到实践现场了,真是酒好也怕巷子深啊。甚至快到结束时,我又从21章输入输出流的哨位那一节,收获了一个和这章知识无关的启发,真是处处知识点啊。 总之,初学者看这个书,劳“命”伤财,实在不合适。万勿上了高手或是装高手的当,等略有些储备再看此书也不迟,而且收获更大。

9/9页

还剩6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