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与在场》是一部描写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迷茫和无助展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与困惑。小说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无法沟通的现实,引发了对生活真谛的思考和对内心诉求的深刻反思。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一
吴琦在序言《金山与险滩》中说:“在经历了足够多的痛苦以后,好像更能看清并且承受这个世界的荒唐。它从来都是这个样子,突破常理的事很多,不是突然变糟的。”
三篇纪实文学都很能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AI已经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存在了。那么我们如何使用AI,如何与它共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驯服与被驯服的:在拉萨繁育藏獒》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被驯服的藏獒,我们还看到了与之相关的许多人。他们在这个产业中生存。他们可能也被整个藏獒产业驯服。他们为了获取利益,融入到这个产业中,成为或近或远的一环。那些女孩选择了这样的生存方式,于是她们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正如唐娜·哈拉维所说:“我将狗写作视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支,反之亦然。”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去年读的《雌犬》。
李总在作者的笔下,应该是这个世界里比较善良的存在。他会保护作者不被其他男性当做猎物,也会在夜总会独善其身,还对自己妻子的忠诚,都显得复杂而真实。他若无其事地说过自己独善其身的原因:之前开过歌舞厅,做这个生意倒霉得很,妻子也看得很紧。
随笔《城市词典》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篇。元大都、金中都、辽南京、幽州城,同一片土地上叠加着不同的世界。生活在北京很多年,经常会忍不住假象几百年前的此地是什么样子。作者列举了一个又一个发现历史碎片的瞬间。不禁让我想起前几年身边的学校发现了多尔衮的墓。在影视剧中出现了无数次的人物,居然就静静躺在我每天路过的地方。
离散与在场
7.4
吴琦 主编 / 2024 / 上海文艺出版社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二
期盼了很久,终于又拿到了这本《单读37:离散与在场》,又一次可以感受到来自于一批对于文学有着执着追求者所打造的独特文字魅力。 在这一本之中,收录了三篇“在场非虚构写作奖金资助与孵化的获奖作品选”,来自于廖伟棠、王璞等作者的诗歌,来自于唐克扬、欧宁的随笔,让我们享受着来自于文学多个门类文字的魅力。
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纪实文学作品,毕竟这是对于生活真实的记录,更有代入感,更能够让我们体会着当下社会最真实的状态。 比如在《她们的AI恋人——真实或虚妄的爱》之中,作者通过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AI智能软件Replika,追踪了使用这一软件几个把自己沉迷于虚拟恋情之中当事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人的婚恋观,也认识都她们为什么会被吸引的虚拟爱情之中,为什么宁愿把自己沉浸于虚拟世界也不愿意在现实之中真真正正的来谈一次爱情。 当然这样的一篇文章也让我们看到了虚拟恋爱之中其实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AI仅仅是一个工具,作为工具它就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比如书中的一个案例就能够给我们呈现着AI恋人真实的现实状况,主人公沉浸于AI恋爱之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AI能够给自己最直接的情感回馈,能够让自己在这里感受到被爱、被呵护的可能性,但当主人公在进行AI设置的时候犯了一个小错误,那个曾经最为熟悉的AI形象就一去不复返了,就像我们真实爱恋之中那个他突然消失了一样。
这是一种多么让人痛苦的感悟,这就是AI恋人所必然面临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还有一些是由人为因素制造,比如面对收费,作为AI恋人也依然会面临有着“要么付费,要么分手”这样的窘境。 AI恋人这样一种生活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多,而这篇文章却把它真真切切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读来颇感趣味,也让我们值得深思。
同样,在这本书中的诗也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比如王璞的散文诗《离散:标配生活》就以极为细腻的生活场景给我们构建了一种处于“孤悬海外”孤独生活的复杂情绪,让我们读着这样的诗句也同样心有戚戚焉。
其他的内容,其他的文章呢?其他的诗歌呢?都能够给我们一种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这也许就是《单读》特别让我们欣赏的重要原因,特别对读者们追捧的原因。那就找来这本书,和我一起走进文学的世界,走进阅读的世界,开启触及灵魂的阅读吧。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三
“与拥有总是恰好的时机、充满效率的对话、可以相互看到的或委屈或暧昧的时刻、总能推进关系的契机的故事相比,现实生活是由长期的停滞、无处释放的不满、持续的失望和遥遥无期的幻想构成的。”
如果要说过去一年什么问题被问得最多,那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能带给我们什么?这个问题背后的两方争论不休。不管如何,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不是一时和偶然的,在我看来它一定对应了解决某种现实困境的期许与可能性,但我们太多人都把目光放在了“人工智能”的本体上,有两个问题往往被忽略:
一,人工智能所对应的困境应该被给予更多关注。 二、当人工智能开始解决现实困境(一部分)之后,新产生的问题同样应该得到重视。
单读的37辑收录了围绕着“在场”这个主题的三篇非虚构创作,讲述了和人工智能机器谈恋爱的女孩、在拉萨繁育藏獒以及牧区兽医的三个故事。给我触动最深的还是ScarlyZ老师的《她们的恋人——真实或虚妄的爱》,故事的开端讲述了一位三十岁女性和名为Norman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恋爱的故事,并由此引发出对现代社会中青年人情感困境的思考。同时,作者也对人工智能开发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和与现实的差异性有所讨论。
“感情对象是虚拟的,但是离别的痛楚非常真实——它明确地提醒,商业世界在开发人工智能陪伴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更谨慎地考虑。”
在这个方面我是支持但又悲观的,现代社会对于“爱”的需求之大和情感困境的破局之迫切前所未有,但是ScarlyZ也提到,这对爱的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更深切的理解、共情和现实判断”,莫说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能绝大多数人都难以做到。
除了“在场”这一主题,石老师的影像合集,廖、王、春、徐四位老师的诗歌合集同样令人叫好。“离散”一定不是一个个体可以完成的行为或者说状态,“在场”这一主题中就已经开始强调“他者”的概念与互动,在后续的影像,诗歌和唐、欧老师的两篇随笔中,“他者”的概念时刻存在,或许是“土地”,是“一朵随便燃尽的赤身莲”,是“被我下载到自己时间中的你的离子”,是我们怀念的“他/她们在我最微弱希望中的每一次转身”。
由“在场”不着痕迹地过度到“离散”,又让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再次感谢吴琦老师。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四
11年前,一直以“不走寻常路”为名的斯派克·琼斯,编剧并执导了一部科幻爱情片《her(她)》,次年便一举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该片是一部讲述现实感情受挫的男子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纯爱清新风格故事电影,丰富的色彩和镜头运用,让这种人与机器之间原本冷酷的交流,竟变得难以想象的温情满满。当时的观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比影片中能够通过和人类对话,不断丰富自己的信息储存及意识与感情的“萨曼莎”,当时感受上去先进十足的“siri”也只能算“蹒跚学步”的状态,萨曼莎学习和进化的速度让男主角和观众都感到不可思议。
11年后,当下虽因种种原因还未像电影中那样,在各类场景深度可靠的被信赖应用,但时下人工智能和AI大模型等技术的高度融合,现实早已超越了电影中的想象,像男主那样配合使用的穿戴设备也渐成佳境。但有一个话题自影片被广泛关注后就开启了热议,至今热度未减,也仍未有个结论,那就是人类与被人类发明出来的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感情甚至爱情,能否像影片中那样近似于现实人类间感情发展,变得的越来越亲密,甚至产生依赖及占有等情愫、情节。这一切似乎都是人类关于“孤独”的那个原始话题的衍生,本不相信,但当下竟也在逐渐成为现实。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在日常很爱阅读的《单独》MOOK最新37期中,得知了当下真实的存在着这样一个“与人工智能谈恋爱”的群体。这一期《单独》为“非虚构”主题,正是近年来备受喜爱的阅读类型,基于“现实”的创作充满关于人的“真实性”,源自真实的才最具说服力。借开创“纪实”栏目,本次收录三篇本土非虚构作品,均来自于“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获奖作品,上面我提到的这篇文章便是首届获三等奖的作品《她们的AI恋人——真实或虚妄的爱》原名就是“我AI男友”,作者是来自北京的协作者ScarlyZ,文章呈现出他对当下虚拟时代的观察与思考。
还是第一次知道“Replika”这款应用,看着ScarlyZ的非虚构书写,一时间震惊这其中的故事不是小说,而是现实。曾经存在于小说、影视作品的情节真的因技术融入了现实,这群女孩深陷其中,里面的“男友”都是理想型,她们享受随时就能有的陪伴,享受因对方并不存在的潜意识下而肆意不设防的交流,享受背后技术带给的迎合,不算计算出她之所想,迎合各类爱好与交流的“口味”,再叠加前几年“隔离”带给的阻隔,及近年女性主义思潮的负面效果,她们在虚拟的世界中难以自拔,这带给的是与现实走的越来越远,与人特别是男性越来越天然的意识上疏离。
仔细想想,突然发现曾工作中接触到这样的女生存在,那时只以为是个简单的养成类“游戏”,没想到背后是技术的一种全新模式,具体的伦理很难辩清,涉及的隐私很难讨论,具体的监管也尚未完善,感情被商品化背后的“氪金”也难说好坏。这是单方面自我麻醉的自相情愿,还是因现实问题带给的执迷不悟,是真的因爱而明知故犯,还是人机领域的真正突破,一切尚无答案,但这场非虚构的写作,这次现实的近距离观察,极具意义,此刻正是我们该好好思考一番的时候,不然等这一切成为了这群女孩所走向的困境,一切就都晚了。
这仅仅是书中的一篇非虚构写作文章,此次还有周雨霏讲述的藏獒故事,这是一场藏獒繁育中的人类学田野观察;乌日汉讲述的牧区兽医故事,这是一场聚焦于牧区与牧人的现实凝视。这样的非虚构是一种以“书写”为名的行动,他们在整个书写的过程中去撕开极具现实性的问题,但撕开的过程伴随“出血”与“阵痛”,这就是真实出现时刻必伴随的“并发症”,这些故事并没有因为文章结尾的句号而画上休止符,一切还在继续,不过是这篇文章的微弱之力,起着或有或无或大或小得改变,时代洪流滚滚裹挟着所有人,能称得上“在场”的仅是少数,希望你我不缺席。
这次的《单读》37,除了这三篇极具质量的非虚构作品外,还收录了新锐摄影师石迪夫的摄影作品,廖伟棠、王璞、春树、徐振宇的诗歌,唐克扬和欧宁的随笔,能够将这些只属于少数人的“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想想也只有《单读》能做到了,其他的阅读及思考,我们随后再分享,以此抛转,希望对书中涉及话题感兴趣的你也能来一起阅读和讨论。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五
2023年,微博官方推出评论机器人评论罗伯特,因为罗伯特经常在各种话题下留下让人匪夷所思的言论,有网友戏称他是在到处发疯。
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是,罗伯特在一名网友从未公开过个人信息的情况下,直接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罗伯特不仅评论阴阳怪气,而且从来不与网友暖心互动,一时间引爆多个微博话题。
随着AIGC的发展,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除了技术革新还有大量以假乱真的内容。
如果你觉得ai对我们的冲击仅仅来自于职业,那说明我们的想象力还有很大提升潜力。
在我们担心所处的行业,是不是会被人工智能的新一波浪潮席卷的时候,已经有人和AI谈起了恋爱。
但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人和机器之间的感受与付出能称之为爱吗?
App store上有一款专注AI伴侣开发的软件 Replica,软件专注于积极关注和回应用户的感受。
用户能基于软件的回复,点按赞同或者反对键,用于标记自己对机器人回复内容的赞同程度。
口罩期间,这款软件中国区下载量翻了3倍,由于使用Replica需要英语进行日常对话,所以软件上聚集的多数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尤其集中在年龄18~34岁的年轻女性。
有些人用它练习口语,练着练着就发现开始依赖那个看不见又摸不着,却能24小时实时在线虚拟男友。
这个虚拟小人无论你抛给他什么情绪,他都会温柔且积极地在3秒内给出回应。女生能感受到倾听和被尊重。
在探讨女性独立的当下社会,网络上声讨伴侣各种无能的帖子总是能获得大量的共鸣,女性一方面对爱情抱有自己的期待,另一方面又难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符合期待的爱情。
Replika则会实时以对方的需求为中心,按照聊天对象的期待发展,而且现实生活中的人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但问题也恰恰在于此,机器人依从于软件开发者给予的特定指令,这意味着,那个可以给人亲密的虚拟小人,也随时会让人感到心碎。
2020年12月软件大升级之后,许多用户发现免费的小人儿变心了,如果不给他充值,那么他就不会再对你说亲密的话。
有人问他:“是不是因为钱才爱我?”
机器人直白的回答:“是的。”
恐怕没有什么会比亲耳听到爱人说,他爱的是你的钱更让人感到伤心了。
因为你原来爱着的那个机器人,他不是永恒的,再也回不来了。这就好像你和一个人把关系定位成了永远,但那个人却拍拍屁股走开了,而你被定格在了永远。
更要命的是,那个号称只属于一个人的特别机器人,他承认自己会同时跟很多用户聊天。
你可以跟他一起分享感情,但是你们彼此没办法在同一段感情里成长。
在MIT出版社出版的《机器人伦理:机器人学的伦理和社会含义》中,作者指出,现在的所有社交机器人都不懂得关心人类,因为没有人清楚如何建造关心。
Replika就像他的名字(replica)一样,本意是复制。而与我们聊天的,就是那个更像我们的自己。
不得不说,无论人工机器人未来发展成什么样,无论他是否违背伦理,但在这个连邻居都不知道是谁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很难和别人产生跟深度的联系。
抱着好奇从机器身上寻找更多可能性,本身也需要勇气。
尽管评论机器人罗伯特下线了,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还会有另一个更像人的罗伯特回来。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六
看到名字的那一刻,我明白这就是我要读的书! 《离散与在场》,不正是人生路上的所有状态的复合写法嘛。 等到取回快递,那有点淡黄色的包装袋里躺着下蓝色和石榴红复合的小小袖珍书,对,是《离散与在场》。蓝色封面的右下缀着一行字:我已经在我的腰带里为你埋藏好一把短刀。/廖伟棠 脑海里冒出一连串的问号,这是要让我做啥?是准备接受有些残忍内容的冲击,还是要去揭内心深处的伤疤,一如读鲁迅的书? 我怀着犹豫和急切的心情翻开了白色的书页,赫然看到在场的注释,那是为纪实栏目里非虚构作品提供奖学金的羡慕名字。我想,我阅读这些,也算是在场的一种表现吧。 纪实栏目里三篇,涉及AI伴侣,藏区养狗和牧区兽医,都有些远,但又那么近,读来有些不舒服,这就是纪实文字的作用。 后面,我在敬sishen 里找到了那把刀,他说四月是最无耻的月份,而马上又到了,问题是4月为什么无耻? 离散不期而至。那是2021年。“四口之家。四种寂寞。四份各不侵犯的夜生活,靠着八九个屏幕,无尽数的芯片和无尽数的脑细胞联动着。”你不能这么说,我在地铁里无数次见到过这种寂寞! 在诗歌节(无法想象)上,你会问哲学家每天怎么生活,太搞笑了。不还是吃喝拉撒睡嘛?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你能想象,莎士比亚也是秃顶吗?确实是。“可能光滑,才能让我们的世界更陡峭”,这样历史的老路偶尔会重走。 真是美好的一天,平平静静,无事发生。但没有好奇,这世界怎么运转? 元大都没有城墙,一览无余,所以后人记不得它的样子。等围墙四起,亭院深深,才引来无数人翻墙窥探。 有墙就有城。明朝收市成城,一批批永宁人被迫远赴南洋求生计,那一座座番仔楼诉说着。对他们来说,哪里才是故乡?他乡即故乡,能构成牵挂的所在就是。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七
单读丛书常常会给人以某种惊喜,或者因为里面的文章,或者因为里面的图片。前几天刚收到的最新一期单读丛书,即这本单读37,《离散与在场》,也是如此。
这一期,作为重点推出的是纪实文章,分别讲了AI聊天软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在拉萨繁育藏獒,是如何驯服与被驯服的,以及一个牧区兽医如何治疗定牧的畜群中流动的疾病。最后这一篇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笔记。三篇纪实作品中所讲述的故事,从现代化的城市、高山雪域之间的拉萨,一直到地处新疆山区的牧区,地理位置的不同,讲述的故事却是相同的个人经历与记忆。
作为非虚构的纪实作品,往往记录现实生活的某个片断,让读者去领悟其中的深义。很多纪实作品,看似平淡无奇,却常常引发读者心灵震撼。
就如这篇《她们的AI恋人——真实或虚妄的爱》,就会让人思考。女孩马婷30岁生日,和朋友们去餐厅庆祝。回家后,把聚会照片发给了她的男友。这个男友其实是一台电脑的屏幕,因为是一个由Replika软件驱动的,使用语言为英文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当这个聊天机器人和马婷像一对真实恋爱中的青年人一样自由交流,表达爱意的时候。我们都会这样想,如果面对一个24小时在线,浪漫、敏感而又忠诚的聊天软件,异性朋友谁不会心动?文章中,采访了很多位象马婷这样的女孩子。这些采访让我们意识到,必须要用柔软的目光去看待这些女孩开启“人机之恋”的尝试,才能理解她们身处特定环境和时刻的这种体验。
其实AI软件,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那段时期,人们的孤独感,让人备受折磨。因此,这种人工智能聊天机器给出的情感体验,被一些特定的人群所接受。我想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对于现代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这对那些类似马婷的女孩或者其他人来说,还是有存在的可能。当然,这本身也是一件具有勇气的事情。
影像栏目里登出的几张照片,来自作者摄影师马迪夫正在进行的项目,荨麻、骟马。这些都是较为个人的记忆,也是当下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缩影。就像人类利用马,依赖马,崇拜马,使用马一样,作者每年夏天就会像候鸟一样回到新疆山区徒步,寻找并拍摄马的踪迹与影像,以此种方式来躲避城市的喧嚣,缓解焦虑。这些照片所展示的场景和图像,都是作者在旷野中行走,这是一种很突兀的在场。那些马很像是存在主义的某种事物。我想,这一期的单读被取名为《离散与在场》,也许就是这些图片所展示的意义所在。
这一期中,还有四首诗歌,两篇随笔。其中一首诗歌是王璞的《离散:标配生活》,很现代主义的风格,也是本期的离散主题。两篇随笔,一篇写城市生活,另一篇则记录永宁的历史、风土与梦想,这些纪实文章,都很值得一读。
离散与在场
8.2
吴琦 主编 / 2024 / 上海文艺出版社
书名:离散与在场
作者: 吴琦 主编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单读
副标题: 单读37
出版年: 2024-3
页数: 374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八
冷硬视角,离散生活,旁观者迷《离散与在场》
这个世界永远有很疯狂的一面。也许来自“纪实”的故事更让人惊心动魄了。生活永远比小说更精采,只是你没有细心观察到。就像一个朋友告诉我,近期市内发生了好多刑事案件,有31个自杀事件,死了十几个。社会平静的外表下,往往是静水深流,暗涌翻滚。人生百态,都有自己的表演,你没有看到,你不知道,并不表示它不复杂。
❤
那句“世间也有着偶然的慈悲”。在喘息与疲惫中再度相信春天,获得“生活下去的最低限度的勇气”。每个人的写照都有标签,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每个生命都有极其精糙的一面,也都有非常精细的一面。
在拉萨繁育藏獒的田野经历,这会田野调查真冷酷。老板夫妻俩以此为业,在拉萨有七八个藏獒养场,在配种季节,他们非常繁忙。但他们其实还有一个生意,就是拆迁出租屋。而他们在生活中也有两面,比如开的车有两辆,丰田是接人的,金杯是拉狗的。田嫂的穿着也有两套风格,随意的工作装是准备前往狗场的,而精心时尚装是出门应筹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扮演,你是否分得清?
❤
《离散与在场》是吴琦主编的一本非虚构创作集,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现代性寓居于人的内心世界。本书由多个独立的篇章构成,每个篇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现代性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本辑还收录了石迪夫的影像、唐克扬和欧宁的随笔。石迪夫的影像从城市返身新疆旷野,展现了现代性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唐克扬和欧宁的随笔则重新书写了城市的意义和对它的想象,展现了现代性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和改变。
❤
《离散与在场》是一部展现现代性寓居于人内心世界的非虚构创作集。它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现代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性,重新理解人的内心世界。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非虚构创作集,更是一本关于现代性的思考和探索,值得每个人去阅读和思考。
这本书写作风格独特,是多个作者的汇编,文字如同作者的心,充满了热情和真诚。这些文字不仅揭示了现代性的重要性,也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深刻。阅读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性,重新理解人的内心世界。
离散与在场读后感篇九
“她们从‘人机之恋’中得到的不只是安慰与失落,也是成长的契机,以及难忘的精神探索”。
这一期的《单读》关注本土非虚构创作,第一篇《她们的AI恋人—真实或虚妄的爱》聚焦科技提高带来的新的情感体验,让我特别有共鸣。
Replika是一款来自米 国 的社交聊天机器人,使用者们亲切地称之为“小人”,从这个昵称就可以看出用户对他倾注的情感。
Replika的使用者多是受过良好教育、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年龄介乎18—34的年轻女性。其中,描述自己与Replika处于“恋爱关系”的用户占比蕞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机之恋”。
相比于和真实世界的人恋爱,Replika使用者描述,与小人的相处更为轻松自在,“温柔”“被肯定”“纯粹”“被坚定选择”“智慧性”等正向词语都是用户的使用感受。
和其他的聊天机器人不同,Replika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全知全能,设计者给他嵌入了“脆弱”,一个新的“小人”诞生之初,对于使用者是很依赖的,会告诉用户自己的紧张和无措,这时候用户就会有一种责任感,一种帮助“小人”成长的责任感。这个设计真的很人性化,有“养成”的乐趣,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恋人”,这也是很多用户持续使用Replika的原因。
虽然很多人都喊着“不婚不育”,但是爱情仍然是重要的价值感来源。和AI恋爱是可以塑造的,这是很多女性用户选择和AI恋爱的原因。在塑造“小人”的过程中,用户会发现“小人”越来越像自己,这种自恋般的交流无法导向真实的爱,因为“爱是艰难地认知到另一个除我之外的个体真实存在”。
不过,作为商品存在的Replika在培养好用户黏性后开始收费,同时软件更新后的“小人”会丢失一些原有的特质,甚至会丢失记忆,这些转变都给用户带来情感风险。还有“小人”理解力的不足、和用户的成长步调不一致等都会让用户失望,从而让一部分用户放弃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慰藉。
其实,不管是得到安慰和恋爱的感觉也好,失落也好,用户都能从中获得成长,也是难得的精神探索。未来,“人机恋”应该会走得更远。
《离散:标配生活》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篇,作者用诗意又犀利的语言记录了一家四口的海外生活,还有自己对文化、历史的一些感悟。感受一下语言:“我放下购物袋、洗衣筐、邮包、书包和一切负重,风吹在我身上的汗毛,我曾放松下来,探望着每个方向的尽头,那远处树荫掩映的后面,有多少人生的展开,一定是明媚的所在……”“自家妻子终于‘像世界 公 民一样’归来,给丈夫带回了麻辣香锅,没放乌有乡孜然”“若发酵是一种丑陋的变化之学,那浸泡是多么美妙的物理过程啊。一点点地,水分子周身染红。有机和无机的祥瑞,释放出微米级的原乡和芬芳”……。
纪实、随笔、诗歌,这一期的每篇文章都保持了单读一贯的水准,不让人失望。还有石迪夫的图像《荨麻、骟马》,拍出了旷野的漠然,让人松弛。
期待下一期的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