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临终医院》这篇文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描述了一个临终病人的生活,展示了他们在医院中的种种困境和挣扎。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助,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这篇文章深入人心,令人深思。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它虽然是作者基于个人的经历、以父亲生命最后的几年为主线写成的非虚构类作品,但又不是一部局限于个人经验、视角和情感的作品。她不只是在记录一些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关乎衰老和死亡),其中涵盖的情感关系也不光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儿女亲情——更有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护工与家人之间、护工与被看护的人之间,甚至是不那么熟悉的“同病房”的人之间的关系、互动。是一个个家庭,一段段个体生命历程所串连起来的,一段历史、一段段若隐若现的集体记忆。
在这部作品里,父亲不是唯一的主角,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人、他们的精神样貌、他们的生存处境,他们的过往、他们的当下,这中间有作者特别熟悉的家人、也有经由这个医院认识的、那些没有名字的“次要人物”。让人触动的是,作者在书写自己跟家人在这几年的经历时,是相当克制的又十分勇敢,她没有掩饰内心深处真实的软弱与争战,也不回避现实所见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与误解,甚至是有一种冷酷的他者视角。在书写那些并不怎么熟悉、可能是萍水相逢的护工、老人时,却难得地有一双极为谦卑、敏感的眼睛,愿意去观察和体验ta们的生活,那些可能难于描述、被很多人有意无意忽视、转脸不看的“细节真相”。不带先入为主的预判,以及充满道德感的评价,而是原原本本地讲述,带着包容的心,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复杂的东西,更多隐藏在死亡、衰老之下的,关于“生”的秘密。赤裸的、真切的、无可回避的,既有丑陋的、自私的;也有慷慨、良善的——
不光是关于衰老的、死亡的物质细节,真切描摹,更有对人内心境况、精神生活、意义归属的探究、追问。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二)
我是最读不得亲情文章的。共情能力太强,瞬间破防,进去了出不来。 很多名家都写过父亲,比如朱自清《背影》里“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胖胖的父亲穿着长衫大褂艰难的爬上月台,作者望着背影流下眼泪。 比如贾平凹《祭父》里“他预感到了自己不行了,却还是让扶起来将那苦涩的药面一大勺一大勺地吞在口里,强行咽下,但他躺下时已泪流满面”全家跟着大哭。 杨绛、莫言、梁晓声、迟子建也都写过父亲。薛舒的“生命两部曲”,无论是《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还是《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都以真实而敏锐的笔触,描绘了和父亲之间那些最深沉、最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写于2014年,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逐渐忘记了自己的过去,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女儿。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父亲的关爱和陪伴。她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与父亲相处的每一个瞬间,用爱和耐心陪伴父亲走过生命中最艰难的阶段。这种对亲情的坚守和付出,让人深感温暖。 《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写于2020年,父亲进入临终病房,作者以更深入的视角,探讨了老年照护、死亡等议题。通过观察临终医院的日常,作者揭示了社会对于这些议题的忽视和误解。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人们面临着生命的终极问题,但同时也展现出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作者还通过记录病友们的生活和照护者的艰辛,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薛舒的文字表达非常出色。她笔触细腻,描绘的人物情感和场景细节,不仅让人感同身受,更让人潸然泪下。同时,她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文字既具有深度又富有诗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情感的碰撞和心灵的触动。 单读出品的这两本书,简直就是催泪炸弹,尤其它又是纪实文学,不同于虚构的《活着》,更难过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请谨慎阅读。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三)
下课回寝室拿着这本书走在路上,一位语文老师说我怎么看这种书,应该看点积极阳光的,我笑笑说只是想了解了解。
这本书是继《当父亲把我遗忘后》的第二本,讲述了父亲父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住进临终病房的最后五年时光。上一本书的中心是以父亲为主,而这本书则不仅仅记录了自己的父亲,还记录了和父亲一样住在临终病房的病人。
我觉得和上本一样本书有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毫不避讳的说住进“临终病房”的这些群体已经是属于生命倒计时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的病人都是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就像作者的父亲这样,需要用特殊的绳子将双手和脚给绑住,否则患者就会乱抓把医疗器械给抓掉,唯一能做的就是凭借生存本能吃吃东西。像这样活着是否还有意义?不管一个人在年轻时有多么的辉煌到老后,一旦得上像阿尔默茨海默证这样的病,那是要多惨有多惨,连你自己都记不得你做了什么,唯一能知道你曾经的某些事迹的也只有你的家人。
像作者这样能够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家属送进这临终病房的,算是非常幸运了,就如作者所说的数据一般,医生和病房数远远不够病人使用。想要使用这种临终病房,就要得到上一任病人去世,只有这样空出位置,才能让下一位病人入住。基本上这种医院病房都是人满为患,排队的人太多了,甚至还要靠关系才有一定的机会。
那假如作者没有将父亲送进这样的医院,而是靠作者的母亲以及其他家人照顾父亲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能想到的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作者的母亲和其他家人会非常非常累,就拿上一本书和这本书做个对比就知道了,当最苦最累的活需要你做而且还要坚持几年,是谁都非常难坚持。这就让我想起日本的一本纪实类题材书籍叫《看护杀人》,内容大概就是家属照顾了十几年病人,最后承受不住压力将病人杀害或者自杀的例子。
能有这种医院的存在,真的缓解了很多家庭的巨大压力。这本书相比上一本接触到的内容又不一样了,所以不会枯燥。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四)
“临终”这两个字略微有点触目惊心。 人类敬畏死亡,恐惧死亡,这是本能。记得之前看到有人说“死生之外无大事”,这句话看似是一种对世事洒脱与潇洒的态度,但却从侧面体现了死生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生死更是成为了一种避讳,避讳到“人死了”都要用“人没了”来代替。 人类究竟因何畏惧死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对彻底消失的恐惧,但如果这份恐惧变成已知呢?就如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在日复一日的恐惧中等待着刑期的到来,我想这种对等待死亡的恐惧,应该已经超出了死亡本身。 那么对于其他人来说呢?亲人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这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换做两年前我一定不会允许自己分开这本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或许从容了许多也勇敢了许多,于是现在的我可以深吸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 “临终医院”里住着许多生命将要走到终点的病人,他们被命运宣判了归期,只能在病床上等着那一刻的到来,毫无选择,在这本书中他们变成了“6号床”“7号床”“8号床”,冰冷的数字就这样代表了一个个将死之人,其实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情感上的逃避与不忍。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死亡并不温情,死亡是尖锐而疼痛的。”所以在这所医院里必不可少的角色——护工,她们宁愿行为夸张一点,说话一律大声,做事一律大刀阔斧,她们必须用自己强大的生命力来对抗死亡的气息。她们把死叫作“升天”,是给家属的最后一份安慰,她们平淡甚至习以为常的面对一个个生命的逝去。 同样在这个卫生所里,你也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人间百态。就好像8号床的那个肖老头,他在这所医院里住了三年后的某一天,吃了一顿饱饭之后升了天。他有三个儿子,可这三个儿子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他们淡定的看着殡葬工人把他们的父亲抬出太平间,甚至没有表露出一丝伤感。 有时想想,在他最后的这三年时光里,反倒是和他的护工朝夕相处,血缘关系到底能否比得上终日陪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或许领着薪水的护工反倒能更加心无旁骛的去侍候病人? 生命就是这样,尤其是“老与病”,当一个人的活着变成了一种消耗,变成了一种累赘,当一个人的活着甚至不再被亲人期待,那他还有必要活着吗?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当事人的亲人才有权回答吧。 这本书的书封设计好好,那些被涂抹的字迹就像是逐渐消失的生命力,在最后的光阴里,挣扎着留下一丝痕迹。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五)
家中如果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读薛舒的“生命两部曲”很容易产生深刻的共情。那种刻骨铭心的无助,那种难以割舍的亲情,都让人深深的感动。
这两本书是薛舒写给父亲的,她的父亲2012年开始患老年痴呆症,在三年的时间里,从失忆到失智再到失能,继而在老年病房住了五年,最终于2020年2月去世。作者根据这些年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当父亲把我忘记》和《生活在临终医院》这两本饱含真情实感的书,也是充满勇气的记录。
《当父亲把我忘记》记录了父亲患病之后的生活,作者还回忆了家庭的生活片段,呈现了一个家庭的薄物细故,并对生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其核心则是深沉的爱。这是一次真实的记录,必须选择用非虚构的方式,用作者的话来讲,“小说的虚构已经无法承担我的焦躁,我必须毫不隐藏地袒露,以及宣泄。”
前篇写于2014年,《生活在临终医院》则写于2020年,讲述了父亲在医院的时光,或者说,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光。这部除了记录父亲的日常,还描绘医院护工、其他病人和家庭等更为广大的众生相,对生命议题有了进一步的挖掘与透视。
读这两本书让我想起了2020年十分火爆的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主角安东尼是一位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时间、空间、人物皆处于错乱之中,罹患老年痴呆仿佛打了马赛克的人生,模糊了现实与虚幻,分不清现在与过去。影片是一幕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室内剧,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阿兹海默患者的生活,呈现了一个老人晚年的孤独、无助与恐慌状态。
而这两本书则是作者从子女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在观察和记录之下,作者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挖掘,探讨了家庭的含义、生命的意义以及那些不可避免的衰老与死亡。
这两部非虚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读了让人感慨万分,不仅是为那些无法纾解的困境,更是对生命所生发的思考,以及激荡在内心难以舒缓的情绪。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六)
《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是作者薛舒关于父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症作品《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的续作,讲述了父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而住进临终病房的五年时光。在这部作品里,作者的叙述重心从个人和家庭转移到“临终医院”的日常,医院护工的生活和临终病人的生与死。 - 在这个与天堂距离最近的地方,痛苦与绝望,爱与豁达现实与荒诞相互交织。也正因为这里是死亡前的最后一站,一切都变得更加透彻和简单。这里,护工会毫无顾忌在外人面前为裸露的病人擦拭身体,病人似乎完全丧失了做人的自尊,而在某种角度,生命在此处仿佛无需任何浮虚的装饰,留下的是最原始如同动物般的生存欲望:呼吸与进食。临终病人如同巨大的婴儿般被人摆布,却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摆布。 - 作者写父亲“他时刻处于狂躁、怀疑、惊惧中,他像疯子一样折磨我们,而我们必须呵护他,像呵护一个孩子。可他不是孩子,他没有像孩子一样给我们带来希望,他不会成长,更不会进步,他已进入生命的退化阶段。”,家属面对临终病人的筋疲力竭,更多来自于这种“绝望”。 - 作者在这本书里,用了不少篇幅来写其他病人。临终病房展现出形形色色的生命终点线时的生存处境。在每一具尚在呼吸的肉体背后,作者捕捉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曾经创造出的独特的个人历史,如同50年前的父亲,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16岁少年“阿富”,有着青春的蓬勃和对未知世界的欣喜和好奇。或者如同9号床“小阿弟”深陷不足为外人道的中年人的困境。 - 除了家属,医院护工是病人人生最后一程中最多陪伴的人。作者用大篇幅来描绘护工的生活。繁重而不分日夜的护理工作,让护工们练就了不坏之身。他们不忌讳疾病与肮脏,不忌讳料理死去的老人,不恐惧于时刻存在的死亡气息。对于某些家属,病人更愿意亲近朝夕相伴的护工,“小彭”护理“肖老头”三年,肖老头已经把她当成亲人。临终前也要见小彭最后一面。而小彭呢?在殡葬车要启动的时候,小彭突然想起把一颗断齿塞进老头的嘴里,这下齐了。作者写:“肖老头的尖瘦脸被掀动了一下,像是轻轻笑了笑”。 - 尽管护工中有不少为了生存练就了投机取巧的本事,然而作者在行文中给予这些在生活的泥沼中摸爬滚打的中老年女人们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乃至某种尊敬。因为作家渴望的生活是文学性的也是更包容的,它不是非黑即白,也无所谓好坏。 - 一个人从“衣冠楚楚”到“形容枯槁”,可以快到让人难以接受,而经过五年漫长的准备,死亡与之比起来却没有那么令人恐惧。护工把老人当成不懂事的娃,称死为“升天”,而“死”在这里成了有喜感的词。不死是喜事,死也是喜事。尽管如此,当父亲离世,女儿感觉五年的无声陪伴已然分崩离析。疫情让最后的告别变得更纯粹,父亲悄无声息地离去仿佛从不曾离开。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七)
《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是作者薛舒关于父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症作品《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的续作,讲述了父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而住进临终病房的五年时光。在这部作品里,作者的叙述重心从个人和家庭转移到“临终医院”的日常,医院护工的生活和临终病人的生与死。 - 在这个与天堂距离最近的地方,痛苦与绝望,爱与豁达现实与荒诞相互交织。也正因为这里是死亡前的最后一站,一切都变得更加透彻和简单。这里,护工会毫无顾忌在外人面前为裸露的病人擦拭身体,病人似乎完全丧失了做人的自尊,而在某种角度,生命在此处仿佛无需任何浮虚的装饰,留下的是最原始如同动物般的生存欲望:呼吸与进食。临终病人如同巨大的婴儿般被人摆布,却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摆布。 - 作者写父亲“他时刻处于狂躁、怀疑、惊惧中,他像疯子一样折磨我们,而我们必须呵护他,像呵护一个孩子。可他不是孩子,他没有像孩子一样给我们带来希望,他不会成长,更不会进步,他已进入生命的退化阶段。”,家属面对临终病人的筋疲力竭,更多来自于这种“绝望”。 - 作者在这本书里,用了不少篇幅来写其他病人。临终病房展现出形形色色的生命终点线时的生存处境。在每一具尚在呼吸的肉体背后,作者捕捉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曾经创造出的独特的个人历史,如同50年前的父亲,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16岁少年“阿富”,有着青春的蓬勃和对未知世界的欣喜和好奇。或者如同9号床“小阿弟”深陷不足为外人道的中年人的困境。 - 除了家属,医院护工是病人人生最后一程中最多陪伴的人。作者用大篇幅来描绘护工的生活。繁重而不分日夜的护理工作,让护工们练就了不坏之身。他们不忌讳疾病与肮脏,不忌讳料理死去的老人,不恐惧于时刻存在的死亡气息。对于某些家属,病人更愿意亲近朝夕相伴的护工,“小彭”护理“肖老头”三年,肖老头已经把她当成亲人。临终前也要见小彭最后一面。而小彭呢?在殡葬车要启动的时候,小彭突然想起把一颗断齿塞进老头的嘴里,这下齐了。作者写:“肖老头的尖瘦脸被掀动了一下,像是轻轻笑了笑”。 - 尽管护工中有不少为了生存练就了投机取巧的本事,然而作者在行文中给予这些在生活的泥沼中摸爬滚打的中老年女人们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乃至某种尊敬。因为作家渴望的生活是文学性的也是更包容的,它不是非黑即白,也无所谓好坏。 - 一个人从“衣冠楚楚”到“形容枯槁”,可以快到让人难以接受,而经过五年漫长的准备,死亡与之比起来却没有那么令人恐惧。护工把老人当成不懂事的娃,称死为“升天”,而“死”在这里成了有喜感的词。不死是喜事,死也是喜事。尽管如此,当父亲离世,女儿感觉五年的无声陪伴已然分崩离析。疫情让最后的告别变得更纯粹,父亲悄无声息地离去仿佛从不曾离开。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八)
《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是作者薛舒关于父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症作品《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的续作,讲述了父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而住进临终病房的五年时光。在这部作品里,作者的叙述重心从个人和家庭转移到“临终医院”的日常,医院护工的生活和临终病人的生与死。 - 在这个与天堂距离最近的地方,痛苦与绝望,爱与豁达现实与荒诞相互交织。也正因为这里是死亡前的最后一站,一切都变得更加透彻和简单。这里,护工会毫无顾忌在外人面前为裸露的病人擦拭身体,病人似乎完全丧失了做人的自尊,而在某种角度,生命在此处仿佛无需任何浮虚的装饰,留下的是最原始如同动物般的生存欲望:呼吸与进食。临终病人如同巨大的婴儿般被人摆布,却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摆布。 - 作者写父亲“他时刻处于狂躁、怀疑、惊惧中,他像疯子一样折磨我们,而我们必须呵护他,像呵护一个孩子。可他不是孩子,他没有像孩子一样给我们带来希望,他不会成长,更不会进步,他已进入生命的退化阶段。”,家属面对临终病人的筋疲力竭,更多来自于这种“绝望”。 - 作者在这本书里,用了不少篇幅来写其他病人。临终病房展现出形形色色的生命终点线时的生存处境。在每一具尚在呼吸的肉体背后,作者捕捉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曾经创造出的独特的个人历史,如同50年前的父亲,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16岁少年“阿富”,有着青春的蓬勃和对未知世界的欣喜和好奇。或者如同9号床“小阿弟”深陷不足为外人道的中年人的困境。 - 除了家属,医院护工是病人人生最后一程中最多陪伴的人。作者用大篇幅来描绘护工的生活。繁重而不分日夜的护理工作,让护工们练就了不坏之身。他们不忌讳疾病与肮脏,不忌讳料理死去的老人,不恐惧于时刻存在的死亡气息。对于某些家属,病人更愿意亲近朝夕相伴的护工,“小彭”护理“肖老头”三年,肖老头已经把她当成亲人。临终前也要见小彭最后一面。而小彭呢?在殡葬车要启动的时候,小彭突然想起把一颗断齿塞进老头的嘴里,这下齐了。作者写:“肖老头的尖瘦脸被掀动了一下,像是轻轻笑了笑”。 - 尽管护工中有不少为了生存练就了投机取巧的本事,然而作者在行文中给予这些在生活的泥沼中摸爬滚打的中老年女人们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乃至某种尊敬。因为作家渴望的生活是文学性的也是更包容的,它不是非黑即白,也无所谓好坏。 - 一个人从“衣冠楚楚”到“形容枯槁”,可以快到让人难以接受,而经过五年漫长的准备,死亡与之比起来却没有那么令人恐惧。护工把老人当成不懂事的娃,称死为“升天”,而“死”在这里成了有喜感的词。不死是喜事,死也是喜事。尽管如此,当父亲离世,女儿感觉五年的无声陪伴已然分崩离析。疫情让最后的告别变得更纯粹,父亲悄无声息地离去仿佛从不曾离开。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九)
如果人快死了,会想做什么?
这个假设是临终病房里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和出生、高考、结婚一样,死亡意味着重大的人生节点,而在此之前的每一天,日子大多是平淡的。
这本《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作者薛舒记录了在父亲完全失去记忆的最后五年中,那些生活在父亲身边的病友与护工。
在临终医院的五年里,父亲的记忆已经清空,衰老也在持续。作者想写一写父亲,写一写这个还在她的心里缓慢活着的人,以及那些生活在人生“终点站”,陪伴父亲度过最后时光的护工与病友。
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仅关注患阿尔莫兹海默病的父亲,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去观察讲述那些鲜少被留意的医院护工的生活,描述了病房中其他病人和家庭相似但也不同的现实……
死亡,它不仅关乎到生命个体,也是至亲至爱之人要共同面对的一课。
每个人都想,不留遗憾地体面离开,这是理想化的情况。残酷的现实是,很难做到。
摘抄
在汤匙碰到他的嘴唇时,他以张嘴来回应,直至最后一年,只要床头出现一个俯瞰的人影,他就会张开嘴巴,如嗷嗷待哺的幼雀。
他从来知道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所以,他一直想要做点不平凡的事,以企及他某些不曾被我们知道的理想,这让他的人生总是处于上下求索的紧张进取中……
尽管,最后的一切都只是形式,可我总需要用一些形式告诉父亲以及他的亲朋好友,他是一个得到了爱的人,这是他有限的人生最大的成就。
他终于还是登上了那艘天堂之船,有时候我会庆幸,幸好,他在“终点站”里逗留了五年,他用五年时间,让我们与他做了一次漫长的告别,漫长到让我有种错觉,似乎,他是不会离开的。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十)
这本由著名作家薛舒著就的《生活在临终医院》,是一本不是很厚的纪实类书籍,但是内容却丰富到承载了一个人生命最后时刻甚至整个一生的风雨,以及许多其他人的命运。这本书用了15章的篇幅记录下来作者的父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之后在临终医院度过最后的日子。这本书是《当父亲把我忘记》这本书的续篇,也是“生命两部曲”的第二篇。从2015年作者的父亲住到了临终医院一直到2020年疫情期间父亲离开了人世,因为一些事情的影响作者没有作为女儿和父亲真正的道别,但是在医院的点点滴滴作者都用笔记录了下来——不光是自己的父亲,而且医院中的并有以及他们的亲人和家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也慢慢地影响到作者对于人生、死亡等宏大图景的看法。在这些日常中,我们能够看到从小的说是衰老、死亡这些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的日常,而放大一点看,其实也是我guo老龄化和养老相关问题的剪影和写照。
在病房里有许多生命的人,在这里等候着生命最后的归期。作者的父亲也住在这样的一个医院。在探望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比如说护工小张,他的女儿可能并不是亲生的;又比如小彭的故事,同样也有这一些不可告人的自己的小秘密。除了护工之外,还有很多病友也都有着独特的特征,比如说有的病友有一个担任g员的儿子,所以他们之间的相处就特别的与众不同,而其他的病友也都有着不同的境遇。其实这个临终医院并不是真正叫这个名字,而是曹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者的父亲就在这里生活。刚入院时,这个父亲还能够运动,但是慢慢地他就开始失去了自己。而作者也是越来越多的往返于家庭生活、单位生活以及这个社区医院。在描述她在这个医院的所感所想和遇到的人之外,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讲述了之前的故事。这些生活在小小医院里的人们其实都走过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生旅程,最终在这里相遇。透过这些描写,我们能够在重重封锁之中窥见更多人的人生。
最后和上一本书一样,我也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一些被修正带盖住的字有些是像老年痴呆症一样的人们慢慢忘记的,而有一些也是被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掩盖住的。可能很多人都要在医院中告别自己的一生,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窥见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事。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十一)
23年的十月,腿莫名其妙在开了几十个小时车后痛的抬不起来,一度以为是不是什么大病,当然这个纯属自己胡思乱想,去了医院拍了CT,发现是腰椎膨凸,也不严重,索性松了一口气,于是开始了在普陀区中心医院几个月的理疗康复。
之前去医院,基本是匆匆而过,无非就是挂号,验血,检查,开药,一套流程下来也不过是半天时间甚至于1-2个小时,因为一般去的是内科,所以年轻的,年老的,都有,所以也没什么感觉出来,但是十月后一周三次的理疗,几乎每次都是3个小时,遇到的人,基本都是以老人为主了,有腰椎,有颈椎,有肩膀,因为理疗属于是中医包括针灸,所以当那些老年人脱下衣服,露出来斑驳的皮肤的时候,我的内心的情感是五味杂陈的,有震惊,有失落,有一丝丝的厌恶,希望早点逃离,又有对于生命的失望。我们这么努力地活着,到头来图的什么,老了之后,可能就真的只剩下努力的活着了,但是这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吗?当然,到了那个年纪,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可能尊严,人格,都已经碎成了渣,只要可以呼吸,就是很大的奢求了。
大概是一个月前,我午饭后来到医院理疗,坐在理疗室外面的凳子上,等着床位,旁边坐着一个大约有八十岁的老太太,满头银发,佝偻着身子,像极了一只虾,坐在她旁边都可以极其明显地感觉到她的无力感。她的嗓子里一直很浑浊,不断吐痰,她的老伴搀扶着她,不断地咳嗽,在她旁边的我,和同事聊着工作,但,突然就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也许是厌恶,也许是烦躁,也许是难过,她年轻的时候是否也和我一样的繁忙,以为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以为拼搏就是人生的意义?如果他们是我的父母,我将如何对待?难怪古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也是有道理的。
薛舒的书,很真实,医院的一个病房,就是一个真实的人家世界,透露着人间冷暖,展示着人性的善与恶,财产的继承与争夺,老人赡养义务的分摊与矛盾,人性总会如此,趋利避害,即便是亲情的笼罩与加持,可能不但不会让这样的趋利避害变得温情脉脉,相反有时候会加剧这样的矛盾,上海有一档节目叫老娘舅,就是讲述类似的故事,但是整个中国,莫不如此。
医院的护工,则是另外的风景。医院里面,不论是老人为主的科室,还是婴儿为主的产房,这些人群基本没有自我的护理能力,所以护工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这些护工,多来自于四川,河南,皖北等农业耕作等为主的地区,农忙与播种时节,集中在某段时间,其他的时间,基本比较清闲,加之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出来做护工,也是不错的选择,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在我的河南老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护工从事着最基层的工作,赚的是辛苦钱,这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的一部分,在此要感谢作者把他们写了出来,辛苦,累,但是为了赚钱养家,实在是没办法的事。
书中的汪老太,让我想起来李佩甫《生命册》中的虫嫂,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消耗尽自己的一生,燃尽自己的能量,但是很多人不都是如此吗?
有时候会在想,死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自己人生的一幕幕,可有后悔的事?可有不甘心的事?可有些话想说却始终没有说出口?可有想过这辈子活着不适意,希望换一个活法?
人的一生,到底为了什么?
而我们又到底为何这般努力呢?
我还没有很好的答案。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十二)
《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是作家薛舒创作的“生命两部曲”中的第二部。薛舒的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在70岁那年出现了记忆障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恶化,作者决定用文字记录父亲的生活。
这本书是作者对父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住进临终病房后的五年时光的真实记录。在这五年里,作者见证了父亲从精神上的告别走到了生命的终结,也见证了医院护工的生活以及病房中其他病人和家庭的困境。在应对衰老与死亡的命题之后,作者得到了更多关于生命的解答,于是决定写下这本书。
在书中,作者提到生活在临终医院的病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丧失大脑功能,只有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对于这些病人来说,生命的价值或许只是给亲人留有一点念想而已。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或许他们连思想都不再具有,但即使这样,他们的生命依然是有价值的。因为生命的尊严并不仅仅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思考、行动,更在于我们是否存在。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也应该尽一切可能去维护和尊重生命的尊严。这不仅是对病人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尊重。
与此同时,这本书也展现了临终医院护工群体的真实生活。她们大都远离家乡,亮着她们壮阔的嗓门,辛勤劳作,热火朝天地生活在这里。
尽管她们照顾的是一群临终的病人,也许一觉醒来就再也听不到某一个的呼吸声了。然而,对于她们来说,生活依然是美好的。这些美好体现在领取工资、接到亲人的电话、得到某个家属的肯定,甚至偷用医院的微波炉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这些在我们眼里稀松平常的事情,她们却感到满足。
即使面对死亡和悲伤,她们依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因为她们深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去度过。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好。
在这里,每一个病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故事和经历,在面对临终时刻他们展现出了悲伤、不舍、愤怒、恐惧等。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些情感的复杂和真实。
趁着我们还年轻,趁着我们还健康,对你所爱的人多一点关心,多一些拥抱,对TA说一声“谢谢”吧!因为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慨!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十三)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令人畏惧的绝症,患者会在几年时间里失去自己所有的记忆,包括一些生存本能,只能依靠医院的特殊护理才能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这段注定奔向死亡的旅程,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都是一段痛苦而又无奈的遭遇。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我并不感到陌生,我的外祖父就曾患上这个疾病。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时间里,阿尔茨海默病摧毁了他的一切,让这个曾经脾气暴躁的老人,成为了在病床上只会哼哼唧,大小便不能自理,甚至会突然出手打人的可怜人。当时年幼的我还不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悲伤,这种亲人被囚禁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躯壳中的感受,是一种永远也无法道明的悲痛。
《生活在临终医院》是作家薛舒的作品,回顾了父亲在七十岁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在医院老年病房的五年卧床生活。这漫长的五年时间,对于父亲而言是一场折磨,他逐渐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一具空壳。而对于作者而言,这段时间是一场漫长的告别,让她逐渐坦然的接受分别。
仿佛是一种充满恶趣味的轮回,在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孩童般的反映,甚至在最后不能自理时期,只保留了婴儿般的进食和排便的基础本能。他们在漫长一生积累下的记忆被全部清空,他们不认识守护在身边相濡以沫的妻子,不认得自己曾经最为疼爱的孩子们,更不知道自己是谁。
犹记得在外祖父去世后,被推入火化场的场面,母亲哭的歇斯底里,两年多的照顾时间里,她对这个陌生的父亲已经不堪重负,但是当离别真的到来时,又有谁能够平静的接受这个结局呢?
作者回顾了在医院中,照顾父亲时发生的点点滴滴,事无巨细,全部都展现在读者面前。虽然没有明显的情感宣泄,但是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深沉的悲伤。阿尔茨海默病的残忍之处在于,它不会给亲人们一个告别的机会,人的灵魂会先肉体一步离开,只留下无处倾诉悲痛的亲人暗自神伤。作者不仅回顾父亲最后的五年时光,也在回顾与父亲相伴的曾经,或许只有如此才能找到那个熟悉的背影。
医院中并不配拥有名字,无论曾经拥有多么显赫的地位,在这里,只是“某号床”。作者曾经坦言,临终医院是自己除了家和单位以外,最熟悉的地方。在这里,她见识到了粗暴对待患者的护工,也曾经见到过生离死别的场景,更在心底留下了对生命的深层次的感悟。她开始释然了,世间从不缺乏疾苦,生命从来都是苦痛的。
在临终医院这座通往天堂的最后车站中,人们并不清楚发车的时间,但都清楚,该来的总会来的,每个人能做的,便是珍惜这段最后的旅程,守护这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十四)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这部电影,一部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电影。其实我就是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才真正了解到这个病到底有多严重,“波及”有多广。 阿尔茨海默在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痴呆。
《生活在临终医|院》是薛舒“生命两部曲”之二,她在2020年创作的长篇非虚构作品,作为她第一部关于父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作品的续作,讲述了父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住进临终病房后的五年时光,这五年里,父亲从精神上的告别走到了生命的终结。
能用文字把至亲的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情,在第一部作品中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态变化,这一本就是作者通过这件是去思考小爱到大爱的过程。 作者在这一部作品中,把目光放大,更关|注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意愿的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并且在这一本书中从其他的病人和家庭中的不同的情况,每个有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困难,但是,每个家庭都在用爱去对抗困难,生命在这本书中体现出无限的力量。
从一个人到许多人,从个人描写到群像描写,从家庭困境到社会议题,这是作者在用自己的能量去呼吁整个社会要更加关|注这个群体。一个被“困”住的群体,还有一个在默默付出的群体。从上一本书的情感延申,到这一本书的责任加成,也是作者对家人和社会的交代。 这本书在装帧设计上延续了上一本的风格,涂抹遮盖的感觉,这本在感觉上让我有一种“揭秘”的感觉,责任是需要承担的,生命是值得敬畏的。还有就是这本书的标题被加重了,有一种责任和情感都被加强了的感觉。 我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值得的事情中去,不要在被困在时间里的时候才能无忧无虑。
《生活在临终医院》读后感(篇十五)
作为《单读》系列丛书——“生命两部曲”之二的《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是继作者薛舒第一部《当父亲把我忘记》的一篇续作。重点描述的是作者的父亲因患阿尔茨海默症失智、失能,最终无奈选择住进了乡镇的医院进行全天候的陪护,直到生命的终结。这期间的所见、所感,所闻。
《生活在临终医院》这本书透过作者自己一个小家的现状,折射出,甚至是深刻描绘了亿万个家庭中家属将失智、失能、依赖医护的无奈现实。作者通过书中展示的家属的无奈和迫切,反映出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首先,家属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迫于生计的无奈。这些病患多数已经无法照顾自己,如果留在家中,就需要家属24小时的护理。然而,对于依然在工作的家属来说,时间非常有限。而对于同样年纪较大的配偶来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照顾他们。因此,他们不得不将这些病患送到乡镇医院。
其次,家属之所以选择放置在乡镇医院,一方面是因为专门的护理医院费用过高。在经济压力下,他们只能做出折衷的选择。这样一来,医疗成本大幅降低,家属们也能够就近找时间来探望他们,陪伴他们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临终关怀。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一些关于生命尊严的问题。失智的病患已经无法左右自己的身体,甚至无法左右自己的思维。他们成为如同待宰在砧板上的牛羊,无可奈何的任由护工的愤怒和不专业行为。无论是对当事人本身还是对家属来说,虽然可能能够接受这种现实,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待遇是毫无意义的,它剥夺了病患的生命尊严。
同样,一些病患由于过度的医疗,虽然生命得以延续,但却让肉身遭受了手术痛苦的折磨。虽然生命被抢救下来,但他们的思维和生存能力已经消失,只剩下废躯苟延残喘。对于这样的病患来说,他们自己也许无法明确是幸福还是痛苦。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于父亲生命的多层次的无奈:无奈,仍需工作的作者,没办法全身心地去抚养父亲;无奈,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让父亲获得更好的专业性陪护;无奈,明知父亲可能没有尊严的在医院被护工护理,也无法给予更多的尊重;无奈,受制于疫情,父亲逝世甚至连告别仪式、家属送行,甚至悼词都无法得到落实。这样的无奈,所带来的遗憾,让整篇书的阅读充满着些许的压抑感。
不同于第一本书《当父亲把我忘记》的家庭内部的视角,第二本《生活在临终医院》则是将视角拓展到乡村诊所(临终医院)外,通过不停变换的病床、对于临终医院病患及其家属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老龄化的真实现状,给予人以深思。
对于书本的阅读,我持有两种态度:有的书籍用来打发时间,拓展眼界,让生命的宽度对于拓展;而有的书籍则是认知生活、拆分事物,给予人以深思,让读者感受人间温度的冷暖。或许,这也是《生命两部曲》所同样可以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