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做最好的决策》,我深刻意识到决策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实例阐述了决策的关键因素,如信息收集、风险评估等。只有充分了解问题,理性分析,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做出最佳决策,更让我认识到决策对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
做最好的决策读后感(一)
大概举了很多例子说明英明的错误如何成就伟大,但是伟大是不可复制的,而同时这种判断具有落后性,多少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感觉。
但是当然观念其实蛮好,在掌握足够的信息的基础上,不妨在可控的风险程度下尝试不同的做法,不要因循守旧。也许可以反而得到突破性的成功。当然这要是已经十分经验老道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的判断跟决策。没有那么多知识的积累跟承担失败的能力,就只有中规中矩了吧。
做最好的决策读后感(二)
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错误,错误应该去分类,有悲剧性的错误,这样的错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且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还有严重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后果也很严重,但是会带来一定的有价值的信息,再有就是英明的错误,虽然错误本身的代价不大,但是会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最后一类是可以忽略的错误,就是错误本身的代价不大,但是无法提供给你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这里面本书主要强调的是对于“英明的错误”的看法,他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作中去尝试去犯一些错误,这里的犯错误是指按照我们经验相反的方式去进行尝试,通过错误的结果(这里面强调结果成本必须可控,否则容易演化成严重乃至悲剧性的错误)来提供给自己观察这个世界新的角度。
迈向这条道路的第一部是需要我们学会“嘲笑自己的错误”,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要承认自己的有限理性,而且推广来看,要承认大多数人都存在有限理性。通过错误去拓宽自己看待世界的视野,认知错误的价值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做最好的决策读后感(三)
前几天看李欣频的创意问答录,说起正面思维的问题,建议尽可能把负面的词换成正面的,比如刚刚看完的这本《做最好的决策》,他的英文名为“Brilliant Mistakes”(英明的错误),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正面思维的影响。形容词上并没有改变,但把错误改成了决策,倒是充分的体现了出版者的良苦用心,因为人们总是不喜欢出错的。
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感觉中文名起的倒也不错,因为这本书写的内容就是告诉人们:做决策就不要害怕犯错,大多数时候犯错就是为英明决策积累经验。我们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试错,本身就是英明的决策。并得出了四条结论:
我们必须打破害怕犯错的思维定势,充分利用错误激发学习经验。
把可控的决策过程和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的结果加以区分,更有利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错误有分类,触犯需谨慎。尽可能在可控范围内试错,不越雷池一步和盲目闯雷区都是愚蠢的。
给自己的系统提供容错的机制,可以促进向更高级方向进化。
错误的四象限
既然有“英明的错误”,也就有“愚蠢的错误”,有人犯了忘记清洗细菌培养皿的错误,结果发现了青霉素,这算是英明的错误;而有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把剪刀缝合进病人的体内,这当然是愚蠢的错误。这本书《英明的错误》并非语出惊人的告诉人们一切错误都是好的,而是试图区分错误的类型。
我们传统观念中,错误就是错误,有管理学家甚至提出:
不为错误找借口!
营造出一种厌恶错误,规避错误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很少对错误进行分类,而是对错误进行分级:极其严重的错误,严重的错误,不太严重的错误,一般的错误等等。分级的依据主要是根据造成的后果来进行。
而作者根据各种各样的错误,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综合考量犯错的成本和收益,对错误进行了重新分类:
悲剧性错误:那种因个人主观或过失导致的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比如惨重车祸、违法犯罪、吸毒等等。
严重的错误:付出高昂代价,有全新转变的错误,如投资失败,婚姻解体等。或许是新的起点,但不知道主动去尝试。
无关紧要错误:因个人原因,造成的代价不高,也没有多少收益的错误。闯红灯被罚款,粗心大意丢钱包等等。虽然损失不大,但几乎没有收获只有教训。
英明的错误:提供高收益而成本相对较低的错误。
有人会说:废话!真正高收益,低成本的那不叫错误,那是成功!
其实很多决策,并不符合当时主流观点,被当时认为是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获得收益,最后才收获成功。虽然作者把错误分类成四个象限,但并非每个象限中的错误都非常沟渠分明,之所以提出这个错误的四象限,就是为了说明:并非所有错误都是糟糕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损失而拒绝错误,因为拒绝错误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我们为什么拒绝错误
本书的第三章节对人们为什么犯错,采取什么补救手段进行了分析。人们面对错误容易出现两种状态:情感因素和认知缺口:
一方面人们因为犯错蒙受损失而厌恶错误,整个社会氛围都是如此,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在犯错的时候,从认知失调,到文饰心理到防卫性否认,各种心理防御机制都会自动的启动,这种心理上的防御因素,阻止我们从错误中学习到有益的部分,进而大幅度降低了错误的收益率,甚至主动规避了自己可能遇到的“英明错误”。
另一方面因为认知缺口的存在,让我们从错误中学习的困难更加复杂。这是个艰苦的过程,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一个“元决策”的概念,提出:
框定问题
收集信息
得出结论
从经验中学习
这样的元决策循环,而因为现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可能在框定问题的时候因为预设立场或假设的不正确,导致犯错,也可能因为收集的信息不全面,而过于自信,甚至因为厌恶不确定性而在得出结论阶段出现偏见。而在经验学习这种反馈过程中,因为低频率的决策而使得我们难以区分信号和噪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何故意犯错
人们总是讨厌犯错的,因此很少从错误中吸取到足够的经验。事实上我们社会前进总是由人们不断犯错-总结-提升-做对这种流程的基础上进步的。不仅仅是社会,对个人成长也是如此。我们面对的毕竟是一个未知大于已知的世界,对于确定的,或略有风险的领域,我们有很多传统工具可以用:
成本收益分析
线性规划
决策树
投资组合理论
最优化理论
预期效用理论
保险和对冲
点预测
等等
而面对模糊性和无序性更强的领域,我们需要一些其他的方法,除了情景规划、直觉、动态监控,系统思考等理论和工具以外,我们还需要的就是这个“故意犯错”。其实这也不是非常新的方法了,在科研领域,这种方法叫做“试错”,在研究中广泛的应用。他的基本程序是:
选择一个可能的解法应用在待解问题上,经过验证后如果失败,选择另一个可能的解法再接着尝试下去。整个过程在其中一个尝试解法产生出正确结果时结束。
我们在遇到一些使自己陷于陌生领域的决策,把自己推向不稳定不确定领域时,试错往往很有帮助。当然,我们试错,并非是盲目的“广泛撒网”不撞到南墙不回头。即便是经济或人文领域中,我们采用“试错”也是需要某些适用条件的,作者在书中提出了5种适用条件:
相对于错误成本而言,收获巨大
需要反复决策
环境不断变化
问题复杂且解决方案多样
个人(或组织)对问题经验有限
当面临的问题符合以上五种条件中的一种时,采用“试错”的方式将会是适合的,对于风险容忍度低的人来说,这种试错可能有时候难以忍受,不管是因为过程的枯燥乏味还是试错后的损失,但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这种试错的成本是可以容忍的,也是应该接受的。
对的事情,错的事情,都是关于成长的事情。我们在具体行动的时候,当然要专心致志的把事情做对,而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我们还需要对犯错误有所预期,因为,敢于犯错,用于迈进本身,要比什么都不做更正确。而关于决策,除了前面作者提到的元决策框架以外,同样做出决策比什么都不做更加重要,很多老人在被问及年轻时什么事情最为后悔的时候,多是后悔很多事情能做而错过了。正如诗人弗罗斯特(The Road Not Taken )在那首脍炙人口的名作《未选择的路》中写的那样:
黄金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们不能同时去涉足,
但我们却选择了,
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这从此决定了
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