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火之山经典读后感有感

火之山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8 01:20:34
火之山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5-04-18 01:20:34   小编:

《火之山》是一部描写孤儿少年在艰难生活中逐渐成长的小说。主人公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经历考验,勇敢面对困境,最终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下实现了蜕变。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生活的真实和残酷,同时也传递了对坚强和勇气的讴歌。

火之山读后感篇一

第一次阅读津岛佑子的作品。 早已知晓她的名字,自然是因为那位著名的父亲——太宰治。这位一生都在与死亡纠缠的作家,在1948年那个阴郁的夏天,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五次自杀。那时,津岛佑子才刚刚蹒跚学步。 我时常在想,一个如此深陷绝望的人,为何要在尘世留下血脉。当他决绝地走向玉川上水时,可曾想过那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将如何面对没有父亲的人生?他的妻子,又该如何向女儿解释这个永远的缺席? 在查阅津岛佑子的生平时,那些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个女儿对父亲无法愈合的思念。或许正是这种永恒的缺失,让她的文学走向了与父亲截然相反的方向。 太宰治笔下是男性的堕落与沉沦,而她则执着地书写着女性的坚韧。在她的文学世界里,父亲永远是一个模糊的背影,而女性始终是独自前行的主角。 这一切,都在《火之山》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这部以母亲家族为原型的鸿篇巨制(果然是母亲一手带大的女儿啊),巧妙地通过男性视角展开叙述。有太郎作为家族最小的儿子,在哥哥离世后成了有森家唯一的希望。而他五个姐姐的人生,则像被风吹散的樱花,各自飘零。 当有太郎在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时,他的姐姐们却在为家庭牺牲一切。笛子、杏子、樱子——这些本该绽放的青春,都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支离破碎。 他们父亲的教育理念看似开明:儿子必须上大学,女儿则任其选择。但有太郎的辩解在昭和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如此苍白。当侵华战争的炮火响起,姐姐们的命运便被彻底改写。 最年轻的樱子放弃了音乐梦想,连摄影的爱好都不得不割舍;杏子带着被打聋的耳朵回到娘家,而有太郎竟天真地以为"姐姐并不痛苦"。这种男性视角的天真叙述,反而让女性的隐痛更加刺目。 直到合上书页,那些女性的身影仍在眼前挥之不去。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这个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纯情闪耀》,以樱子的视角重新讲述这个家族的百年沧桑。不知镜头下的樱子,是否会比书中的她拥有更多诉说痛苦的权利?

1/3页

火之山读后感篇二

“那些被战争夺去生命的人,甚至来不及诅咒战争,只有沉默。s者的家人,明明在悲伤中无法自拔,可憎恨战争的话题只能烂在心底,唯有沉默。战争的蔓延,就是沉默的蔓延。” · 文豪太宰治之女的神级反战小说《火之山》,写得实在太好了!从一个世代仰望富士山的家族写到蔓延整个国家的灾难和战后长久的沉默,每个人都为战争付出了代价,没有人是真正的胜利者。 · 这本书的文字一再让我想到《百年独孤》,家族的没落、爱人的别离、s亡的恐怖无法熄灭的,是人们对梦想与自由的追求。 · “人们相信,这场战争就像小感冒,用不了多久就会好的,然而实际情况并未好转,当大家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糟糕透顶了。” · 而当人们处于战争漩涡的正中央时,有人狂欢、有人哀伤、有人反抗,也有人沉默,女性总是承担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她们也是被战争影响最深的人。 · 唯有明白生的艰难,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在时代的火山爆发中,个体的命运如同飘渺的尘埃,在尚未知情的时候便被决定了方向,他们的挣扎显得那么无力。 · 富士山至今仍是屹立,而在山下的那些深深的森林中,那些曾经的哀忧、曾经的泣声,时时刻刻在提醒人们,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没有一次暴力值得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 书中最触动我的还是女性的处境,在世代相传的压迫女性的思想下,她们被迫放弃自身的几乎所有,艰难求生,在生命的绝望中记录下属于自己独特的声音。 · 这声音一定不能被忘记! 这声音一定不会被忘记! · 金句摘录: · “正是因为对于让人深感痛惜的s亡感到悲伤,当去回望故人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时,就会觉得那些日子闪烁着特殊的光芒。” · “所谓的故乡并不是一个地点,而是贯穿了一个人生命的回忆。” · “生而为人,能有故乡这样遥寄相思之处,便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 “看看那些在深山中默默生长了几百年的老树,感叹岩石的美丽吧。” · “千万不要那么抹杀自己,也不要输给男人的自私和任性啊!” ·

2/3页

火之山读后感篇三

这本小说以有森家族的五代人为背景,跨越明治到现代,通过女性视角,主要女性人物是有森五姐妹,再加上一个小弟弟勇太郎。(他们家一共姊妹8个,五女三男)她们在不同时代面临战争、婚姻和社会压力。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交织穿插叙事(碎片化),有回忆,有书信体,都增加了一种故事的真实感。 先从有森勇太郎的孙子帕特里斯 勇平的一封信开始。帕特里斯对有森家族史来说,他更像是一个研究者。 他们聊起有森家,一定会从一个传说说起,当时他们的故乡假州经常洪水泛滥。而有森家族是当时那里很有实力的一个名主。为了防止洪水有身,家族提供劳力财力修筑了河岸的堤坝,受到过武田信玄的嘉奖。 我勇太郎和三姐笛子去看医院,看四姐杏子。三个老人坐在病床上的画面挺好的,作者写道这三个老人。放款节奏,继续聊着天儿,但如果患者是我的祖父母和父母或者是姑姑们,好像也不奇怪。这个画面猛的一定格。却瞬间产生了一种时光荏苒和时空穿越的效果。两三代人,在这样一个静止的画面当中产生一种动态的变化。 书中也写到了一些母女之间的情感关系,笛子和她的女儿由纪子。由纪子怀着孩子卓也的时候,鼻笛子一直对。女儿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谁,而耿耿于怀,甚至极力劝导女儿去堕胎。即使生下的孩子,他也想让把这个孩子送出去当别人家的养子。他还极其怕。这件事由纪子的姐姐加寿子,还有他的舅舅勇太郎,包括他的姨妈们知道。当时的由纪子确是打定了不再见自己的母亲姐姐们的。这种家庭矛盾的描写的也特别细腻。 姐弟姊妹几人在医院里谈着以前的往事。回忆着有森家族,他们说勇太郎现在已经不能算是有森家族的人了,如果让他继承友神家族,肯定会被别人说闲话的,因为他已经搬到美国去了。姓氏也已经改成了“arimori”,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森家族了了!。 二女儿女子从女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和在东京认识的久保田稻造结婚搬到上海住了。当时他们的父亲袁一郎对这件事还十分不高兴,他反对这桩婚姻。即使是稻造家的家庭背景可谓是尽善尽美。他的大女儿照子嫁给了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的和田善政。 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们都知道日本的军队分散在了。太平洋各处犹如踏进的无边的泥沼。食物和衣物等物质逐渐短缺,增病的规模却在猛增。就连笛子跛脚并且患有肺病的丈夫冬吾也被强制的带去军检。这时候笛子家里已经很贫困。东吴的画作即使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也难以有人购买。笛子是一个立场鲜明的反战主义者。最小的妹妹櫻子的未婚夫松井达彦去参军了,战争陷入僵局,当时美国还没宣战,可是松井一家已经逃难跑了,樱子一直没有达言彦的消息。她大姐家的儿子也去参军了,大姐照子每天以泪洗面,家里人都想让樱子去东京陪陪她。 战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大多数每天过的都是饿肚子的日子。连最基本的口粮都得去黑市上高价购买。在这个时期,杏子写的五封信告诉自己的亲人们,她将与居住于逗子的铃村平辅务成婚,他是一个年近50的放贷人。在这饥荒的日子里,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去吃席了,有肉菜,有面包,有蛋糕,有苹果派。这也意味着再者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时期,原本天各一方的兄弟姊妹们,可以再一次在老家团聚了。……美军弹药库的一次爆炸事故中樱子和冬吾被夺去了生命。 小说以虚构的"有森家族"为载体,通过五姐妹在不同时代的生存轨迹,揭示日本社会从明治维新到泡沫经济时期的生活长史。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