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奋发向上的励志故事。影片以细腻的画面展现了苍山绵延起伏的美景,同时也揭示了农村贫困的残酷现实。主人公通过坚持学习和奋发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部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美丽和希望,更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苍山影评(一)
人生到今天为止最有意义值得纪念的一次观影体验了,第一年看北京电影节的展映,这是第二部,第一次见到非常喜欢的戴锦华老师,放映结束后没想到她一直就坐在观众席和我们一起看了这次放映,映后还见到了导演张帆,主演郭柯宇,刚看完影片就见到演员本人确实有些梦幻,戴老师回答问题还是和视频里一样的可爱,当然也非常的真诚和专业,自我介绍的时候才知道戴老师是苍山人,但只回过两次家乡,可能也和影片里的角色有着某些重合的情感和思绪吧。(有个感受是,当你真的面对面见到这些优秀的老师,听他们说的那些话给我们的感受冲击是和在网络上完全不同的,当他们真正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更真切的对他们有所尊敬,以及由衷的敬佩)
说回电影,非常的写实,也因为可能是我自己的家乡也离这个地方不远,很多口音和我的家乡非常像,也让我有不小的亲切感受,要不要回不回家这个问题可能不仅仅存在于我们很多离开过家乡的人,更是在我们生活的不同境遇当中所要考虑的事情,在观众提问的时候也讨论到了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也都是模糊的,或者并没有办法跟一概而论的回答这个问题吧,像郭柯宇老师说的那样,也许答案只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里。
(可能我自己将来也会有这个问题的不同考虑吧,持续更新……)
苍山影评(二)
这是和郭柯宇本人气质非常吻合的一部电影。故事情节很弱,感觉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展现了一位中年女性日常生活的缩影。很喜欢影片中走路的镜头,或是镜头跟着人物走,或是人物走出镜头外,有着一股淡淡的、怅然的情绪。影片体现了中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也表现出了作为个体在追求自我与归家之间的挣扎。但其中更打动我的是郭柯宇演绎出的淡然与平静,她诠释了女性面对压力的泰然和正视生活的勇气。如映后郭老师本人所说:我不觉得是什么韧劲,作为成年人就是面对困难的事情,接受它,处理它,然后把事情翻篇就好了,好好生活。(大意)特别喜欢她的回答,没有夸大生活中的艰难和自我的勇气,而是将困难平淡化、稀释化,这背后的坚定与强大才是了不起的地方。最后小妹选择回到苍山,可苍山已经不是苍山了。与其说她面临他乡与故乡的彷徨与错失,不如说她也面临着新的开始,没准跳出空间归属之外,她也能寻到真正的自己。ps唯一觉得可惜的是小妹和画家的那条线,感觉可以处理的更顺滑,更浪漫轻柔一些。
苍山影评(三)
说说《苍山》,年轻的男导演借中年沪漂女小章的生活,讲述了大部分“漂”的处境:
小县城日益苍老的老妈,亲密又有距离的姐妹乡亲;和自己在上海、正准备艺考的儿子;还有自己的工作,奔忙在各个不同的雇主之间、看各式各样的人生。
人在中年,牵扯她的,是家乡的牵挂吗,还是城市的希望?
或许她把希望和美好寄托于家乡,但每每家人唤她回去、丈夫想要重新开始时,她又婉拒了。
或许寄托于城市?可当别人对她示好时,她只想一码归一码还回去,当陌生人欣赏她、一次次主动接近时,她又会一次次躲得更远。
她在自己的小小美好里自得其乐,也忍不住质疑自己是不是妄想太多;她亲近于每一种细微的善意和美,也疏离其间,只是远远的回忆着
当最后终于做出选择时,却发现不仅是自己在逃避故乡、人、期望、依靠……它们也在远离自己
是中年困境吗,还是人生困境。选择与被选择亲近与被亲近,逃避和被逃避,这些会困扰人的一生吗
《苍山》用一种旁观视角,平静地借一双女人的眼睛看这个属于每个人议题。朴素,杂乱,迷茫充斥在生活的每个缝隙里。无所遁形。
苍山影评(四)
中了破浪电影团的免费观影,去看北京国际电影节影片《苍山》,一直也没觉得有啥特别的,直到我看到每个人座位上都有的小礼物——大蒜,我才反应过来,莫非拍的是我老家那个苍山?果然,也是一部乡愁片。早知如此,昨晚费劲写那个《乘船而去》影评干啥捏,直接写这个不就完了吗?都是新导演,都在讲故乡和异乡(重点略有不同),都很克制,都有个姥姥,水平也差不多算是各有所长,这个还听着亲切的乡音,关键是,导演还帅!
但我觉得这片子可能最终评分会不如乘船而去,其实我觉得张帆导演的叙事能力是更强的,生活也更有阅历,虽然是处女作但是很娴熟没有瑕疵。这部影片相较于乘船吃亏在那灰噗噗的北方天空和大地(你江南水乡画面好看就了不起啊)。
我很理解导演听到苍山改名兰陵后的复杂心情,那是一种叹惋,并非兰陵不好,而是苍山的逝去让人产生了沧桑感。一个小城在时空中不断地改头换面,她的名字在历史中流转,苍山转眼就不复存在,那么她的人物,她的故事,一定也会在时间当中湮灭了不知多少。于是他构思了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很好的地方是这个故事很流畅(这一点比乘船好很多),也实实在在是当下中国的面貌,外出劳务大军确实支撑起经济的很大部分。关注他们在异乡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导演的悲悯之心和人文关怀。
我不满意的地方是与保洁阿姨这个身份不太契合的居住环境。我也用过保洁阿姨,我也认可她们有精神追求,可是物质上负担上海带阳台的一居室,似乎还是有点不切实际,家里一应俱全的各色厨具陈设也很出戏,简直像是老友记里莫妮卡的厨房。
虽然这部电影仍旧俗套地用了老年痴呆症这个用烂了的设定,但不得不说姥姥的老年痴呆症演的太绝了,第一句话“这哪里啊”一下子让我想起了若干年前我那患有该病的姥姥。郭柯宇老师演的也毫无痕迹,就是我印象中的县城中年女子的样子。
总之瑕不掩瑜,这个片子值得走进电影院,去支持我老乡,又帅又有才华的张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