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黄天骥诗词曲十讲》,我深感受益匪浅。作者对诗词曲的理解深刻独到,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的讲解通俗易懂,让我受益良多。通过这本书,我对诗词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这一文化遗产。
黄天骥诗词曲十讲读后感(一)
黄天骥教授的《诗词曲十讲》我很难用“入门”、“进阶”之类的词语来概括。整本书既复杂有简单,看似散乱却又包含着学者内在的逻辑。对于古诗词爱好者来说似乎有些简单,对于刚入门的读者又多了不少形而上的东西。研究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非常庞杂艰深的系统过程,想要说得清绝不是一本甚至一套书就能解决的事,更重要的是诗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调个人感受、共情的文学形式,同一首是,不同人的理解都大相径庭。
一直以来我的诗歌阅读都是偏重于原文,几乎不看考据、解释类的文章,偶尔阅读这本《诗词曲十讲》,让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学者通过十个章节,数十首不同的诗词曲,从意象、背景、美学、文化、人生、历史、哲学等很多角度对诗歌进行了解读,在文章中甚至还应用到了电影的艺术创作手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等等,足见学者阅读量的丰富,以及结合自身知识对事物解读的能力。
书中对于《羌村三首》、《忆秦娥》等诗歌的解读让我眼前一亮,体会到了一种“原来好在这”的感觉。但对于《锦瑟》、《春江花月夜》等诗的解读就没有太多新奇之处,而作者对于《石壕吏》的很多解读则与我以前的理解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对于古诗词阅读,我一直反对过度解读,因为每个人年龄、际遇都不一样,对于诗歌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不过有时候读古诗词要是完全不参考别人的分析和讲解,自己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着实有限,一些优秀的解读能够让我们更加容易的阅读这些相对晦涩的作品,同时还能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品。黄天骥教授的解读、分析深入浅出,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些阅读古诗词的方式方法和思维模式,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显然是很有益处的。
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来说,本书的前半部分对我的帮助更大,如果阅读的时候能做一个有心人,将书中提及的其他参考著作都阅读一下,也许还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黄天骥诗词曲十讲读后感(二)
诗词曲都属韵文,其创作与赏析之理相通,从广义上都可归为诗。《黄天骥诗词曲十讲》源于著名古典文学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先生为本科生所开通识课,在讲稿基础上经补充修订而成。本书通过对唐宋元三代经典作品的赏析,阐发了赏析诗歌之法,分析了相关艺术技巧,以期增进人们对传统诗歌的了解,深入感受这些文学瑰宝。
文坛向来对诗歌是“言志”还是“缘情”存在争议,黄天骥先生认为不必过分强调二者对立,他赞同“情理交至”之论,并认为情是第一位的,“有情此有诗”。因此,黄先生以是否有真情实感为论诗的要旨,认为只有真情贯注的诗作,才能感人肺腑。
以“情”为统,书中第五讲以“穷愁与婉约”为题,讲诗歌中表达的郁结之情,即诗人所处客观世界与内心冲突造成的苦闷,这其中许多是描写感情挫折,但更强烈的是国破家亡之际悲愤的感受;第六讲以“时危节乃见”为题,讲激昂之情,即国家危难之际或是边境战争中,因战事而迸发出的强烈情感。但无论是婉约抑或豪迈,都不脱“诗穷而后工”。方孝孺讲“困折屈郁之谓穷”,无论爱情上的失落、精神上的苦闷、还是政治上的失意,现实与内心的矛盾越大,情感就越痛苦,对生活体验也越深刻,就越有可能写出更好的作品。书中所举无论婉约抑或豪放的作品,的确都不脱这一规律。如书中所举李清照词,其南渡之后所作,因不得不走出闺阁,生活困窘,词风为之一变。可以说,正是生活体验的深刻变化,加深了她的情感。而古人写情,往往是取情景交融之法。如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夫情景相触而成诗,此作家之常也。”中国古诗的巧妙者,更是往往只写景,但却将情感完全融入了对景的选取和描摹。透过诗人笔法,读者就能体悟到其情感。如柳宗元的《江雪》,所写不过寒江独钓,但其实是描摹自己政坛失意被逐后的感受。
不过很多古诗之所以历千百年犹能令人共鸣,还在于诗人能超出眼前景和心中情,体悟出恒久不易之理。诗能言理,这也是很多诗家的共识。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诗人超出了此时此地此身的局限,写出了超越地域、时空的人类普遍感受。书中认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主流,诗人因此也认为眼中的自然与自己的心境是可以沟通的,领悟到天与人之间的和谐。但另一方面,诗人们往往也认识到天与人终究有分别,天地无限,而人生苦短。这些都成为一代代诗人们反复歌咏的主题。譬如崔颢的《黄鹤楼》,就从人去楼空的意象,想到人生的渺小和生命的有限。
而好的诗歌最终胜在意境,如司马迁所言:“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古诗往往虚实结合,并根据汉语语法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连缀若干事物、图景,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使读者感受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了六组词,构成两幅画面,引人遐想。
故而一首好诗,应是发乎真情,言而中理,又臻于其境,是有情有理有境的统一。品读诗歌自然以此为标准,但又不止于此,尚有其它技巧。书中强调的有二:一是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所处历史环境,观察隐藏在作品表面的真谛。如赏析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就要了解李白流放夜郎及遇赦始末;赏析《枫桥夜泊》,则要理解中唐时期特定的文化环境,才能理解为何有人论说《枫桥夜泊》是“青莲遗响”。二是比较之法。如书中比较不同时期以赤壁之战这一题材创作的作品,特别是以杜牧的《赤壁》诗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对照,比较其异同。这主要是书中第二、第三章的内容,对相关诗词解读很见功底,逐句赏析说出其中妙处。虽然都是熟诵的诗词,但透过黄先生的讲解,又感受到此前不曾领会到的妙处。这部分对于想要赏析诗词的读者可资有用的方法论。
透过情-理-境的解说和关于鉴赏的介绍,读者庶几可以深入感受到古诗之美。读罢我不禁想到,正如书中所言,古代诗歌渗透着传统的世界观,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我们今日阅读这些诗句,首先是感受到诗人的真情和对物理的体悟,领略到他所营造的审美之境,但在此之外,又何尝不是想起诸多历史。譬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读者不仅随苏轼怀赤壁之古,也怀苏轼之古。这一阙词之所以千古传诵,因为其中贯联了赤壁之战和苏轼颠沛流离的人生,让人不禁想到赤壁漫天的大火,和数百年后途径此地遥想当年,但壮心消磨殆尽的苏轼。这一重重意象重叠在一起,让我们想到无数风流人物,也让我们想到自己的人生。可言说的,不可言说的,一时汇集于此,心中所感,只在那句“人生如梦”。
黄天骥诗词曲十讲读后感(三)
理解诗词的十把钥匙 ——关于黄天骥《诗词曲十讲》的读札 文/侯泰而 1.诗词是慰藉灵魂的良药 相比于农耕时代的宁静与从容,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显得过于喧嚣与仓促。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人们无休止地为生活焦虑、为生计奔波。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许多人在读诗。 灵魂越是骚动不安,越是需要蕴藏着深沉力量的诗词去熨贴和抚慰。书坊里长销的各种经典诗词选本,暗示着许多人在诗词中寻求慰藉、在忙碌中找寻自我。 2.打开诗词欣赏大门的钥匙 然而,真正理解诗词是有门槛的。一首看似浅白的诗,似乎轻易就懂得了它的意思,可谁敢说自己彻底明白它的内蕴? 诗词发展的历史太长了。这么长的时光,足够使它把自己积淀成一座宝库、一门学问。摸索它的门径、打开它的大门,不会那么轻松。这是需要专业指引和点拨的。黄天骥老师的《诗词曲十讲》,就是这样的一部指南。他的“十讲”,如同十把钥匙, 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打开诗词曲欣赏的大门,窥探诗词曲花园的秘密。 3.传统诗词价值不可低估 “五四”以后,提倡新文化,破除旧文化,新诗得到弘扬,旧诗遭到批判。但实质上,旧诗的价值并未减弱,许多新文学作家仍然写旧诗,鲁迅、郁达夫等就是其中好手。闻一多以新诗闻名于文坛,到后来却自陈“勒马回缰作旧诗”。这说明,旧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黄天骥老师明确表示,传统诗词,贯注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要了解中国人对美的理解,继承我国美的传统,便要对传统诗词有所了解”。 4.知人知世,方可论诗 每一首诗的后面,都是生动活泼的人与现实。 比如,猿声常常代表悲凉,杜甫诗里就说“风急天高猿啸哀”,而李白诗中,猿声变得相当轻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因为站错了队,被贬往夜郎。途径白帝城时,皇帝赦免了他,召他回朝。这对于李白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由此,《早发白帝城》变成了一首欢乐的诗,平日里的凄楚猿声也成为飘飘仙音。 同理,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可理解《锦瑟》中的迷惘;明了中唐时期人们对诗僧寒山推崇,便可理解张继《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禅意。 黄天骥老师认为,知人论世,是打开诗词审美密码的钥匙。 5.在比较阅读中深入诗词 不同的作者,写下相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之间是具有可比性的。黄天骥老师谈到,将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研究其思想深度、写作手法的差异”,“便可见其水平的高低或创作的特点”。 这种阅读诗词的方法是很见效的。黄天骥老师把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与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进行细读分析、比较研究,结论是“李词确实有比冯词写得深刻的地方”。他指出,冯延巳说自己的“吹皱一池春水”,“未若陛下的‘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不是故作谦词。 这样的示范,教给了我们怎样进行比较阅读。这样的阅读,定然会让我们对诗词的了解更深。 6.真有情,真动人 黄天骥老师谈到,在诗歌创作“情”与“志”的关系中,情是第一性的;诗人所写的那些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 现在有些诗人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努力地想在形式上取胜,不注重诗歌的内质,致使写出来的作品花里胡哨,看上去很热闹,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杜甫的“三吏”“三别”与《羌村三首》等诗作,几乎没有什么炫技,只是平白的叙述,却十分感人,千百年后读之,犹为之感叹唏嘘不止,就是因为诗中充满了深挚的感情。 黄天骥老师说,“有情有此诗”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它与诗歌的体裁无关。是的,只有情感充盈,才会有好诗,诗歌的体式倒是其次了。 7.不同风格,不同来由 诗作万千,风格各一。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旗手,她的《声声慢》写的是闺情,感情极细腻,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但整首词的韵味,“绝非婉约”。为何会如此?黄天骥老师探幽寻隐,指出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南宋时期的作品,她关心家国的前景,渴望改变命运,思想已经走出了窄小的闺阁。此词“不仅说明李清照词风的转折,也说明整个宋代词坛风气的变化”。 王昌龄的边塞诗真是神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读之令人无边惆怅。这样的精品怎么写出来的?黄天骥老师说,原因是他处在“穷”的社会环境中,处在“危”的时代。面对强敌,面对艰难,他便能理解边防将士的心境,能写出思想深刻的作品。 看来,不对所处的时代抱以理解的同情,是理解不了诗词的。 8.诗里有风景 景与情是交融在一起的。 黄天骥老师对诗词中的情、景有着非常精湛的分析。他以广博的学识解析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山行》,通过对“霜叶胜花”的逐句阐释,指出“杜牧喜爱不仅不惧秋霜,反而经过‘霜’的洗礼,变得更红更美的枫林,这实际上是他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是他以乐观主义对待生命的表现”。说到底,景里所展现出来的,是诗人的“情”。杜牧写的是风景画,但更是包含着豪放感情的抒情诗。 其实,成功的诗作无不如此,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登高》、柳宗元的《江雪》等,都是情与景和谐统一的杰作。 9.生命里的无常和永恒 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古人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就流露出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 黄天骥老师对古诗中博大、包容、空旷的宇宙意识作了相当详细的分析。他谈到,古人认可天人合一,却又发现天与人实际上无法合一的一面,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和人生的有限,有些诗人便写下了表现时不我与、天不我与的作品,表达无可奈何的伤感和对人生、生命的依恋。 他花了很多笔墨去分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经由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些诗句的理解,提出“什么时候有的宇宙?什么时候有的人生?宇宙、历史为什么会亘古不变?人的生命为什么如此短促?”等千古之问。 这种宇宙意识的发掘与哲理性的叩问,不仅具有一种理趣,也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10.春风化雨谈诗词 黄天骥老师是中山大学的教授,也是古代文学研究名家。 这本《诗词曲十讲》,虽经认真整理,但讲稿的风格较为明显,娓娓道来,细流涓涓,通俗而丰富,亲切又温暖。 黄老师细读、精读的功夫很深,对古代文论也极为熟稔,许多诗词经他一讲,一些原本不注意的地方被发现,让人豁然开朗,有“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之感。 ——很羡慕那些现场聆听黄老师讲解的同学,这是多好的学习机缘啊! (《黄天骥诗词曲十讲》,黄天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