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摘抄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9 08:10:13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09 08:10:13   小编:

《没有个性的人》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讨了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的大环境让人们越来越难以保持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声音,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文章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在保持自我独特性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一)

读《没有个性的人》不可能不让人想起《追忆似水年华》:都是一样的大部头、都是欧陆作家20世纪初的作品、都充满海量文字、但组合起来却不一定读得懂的内容。区别在于《没有》含有故事元素,好比一场百米跑,总有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只不过有些人几秒钟或十几秒钟就跑完了,而有些人花了九十分钟都还没有跑到,中途,他还到其他地方去晃悠了很久,但他始终记得回到跑道上来。而从《追忆》里,你完全找不到“线性”这一我们熟悉的路径,你只能随作者从一个楼顶跑到另一个楼顶,无以复加地永远出不来。昆德拉对《没有》的评论用了一个类比:如同尼采让哲学靠近小说,《没有》则让小说靠近哲学。在这个“靠近”的过程中,穆齐尔大胆地把小说的一些元素---如“对话推动情节”---完全抛弃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场景,预期剧中人将要怎么怎么了,结果,他们接下来的对话让人忘记了这个场景,因为对话与那个场景完全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与哲学、历史、政治、人性……有关,就是与当下那个场景无关。我们曾经多次看到一对孤男寡女独处一室,眼看好事就要发生,结果变成了他们对于人生、世界的一大通慷慨陈词;怪不得日耳曼民族哲学家思想家频出,他们活生生地把生活过成了哲学。自此,你要是意识中产生“不良欲念”,你可以随时打开本书,我向你保证,你的任何欲念在读了两页只有都会扎扎实实地消失。我没有丝毫贬低穆齐尔的意思,相反,你随时会注意到,他真要讲好一个故事的时候,他会讲得非常精彩(书中确有个别的“故事”,虽然少,但不是像《追忆》那般一个没有),他想讲得精彩的时候,与一流的作家完全可以一比:心理描写他不会亚于伍尔夫;思辨的内心独白,他直逼陀思妥耶夫斯基;细腻场景的铺陈,绝不输狄更斯……但穆齐尔就不,我相信他有这么做的原因:小说发展到20世纪,已经出现所有艺术品类都会出现的“能事已尽”的特征,必须翻新出奇,于是,他毅然走进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成就了这本被誉为20世纪德语文学排名第一的作品。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二)

和所有的大城市一样,它也由不规则、更替、预先滑动、跟不上步伐、事物和事件的碰撞、穿插于其间的深不可测的寂静点,由道路和没有被开出的道路,由一种大的有节奏的搏动和全部节奏的永远的不和谐和相互位移组成,并且总的说来像一个存放在容器里的沸腾的水泡,那容器由房屋、法律、规定和历史沉积的经久的材料组成。 这具有重要意义;连一条纯种的狗也在餐桌下寻找自己的位置,不受脚踢的干扰,并不是出于卑贱的狗性,而是出于依恋和忠诚,而那些工于计算的人在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功还不及有着适当混合情感的人的一半,这些人对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和关系确实能够深切感受得到。 由于个性的拥有以对现实存在的某种乐趣为前提,这就让人预见到,某个对自己也不抱有现实感的人会突然遭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 这些年纪较轻的人总是发觉,上了岁数的人道德上的愚笨和寻常知识上的愚笨一样,都是缺乏新的联结能力的表现,而他们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道德则是一种功利、英雄主义和变革的道德。

他持续好几年一直喜爱精神匮乏。他憎恨不能按尼采的话变成“为真理而忍受心灵饥渴”的人;憎恨倒打一耙的人、气馁的人、软弱的人,这些人用关于灵魂的胡言乱语来安慰自己的灵魂,并且用宗教的、哲学的和虚构的情感,用这种像在牛奶里浸软的小面包那样的情感,喂养自己的灵魂,因为据说理智给它吃石头而不是面包。

一句说得恰到好处的空洞套话总是比一个新发现含有更多的人情味儿。简直就不会有哪个重要思想愚蠢会不善于利用,它具有各方面的灵活性并能穿上各种真实的衣服。而真实则总是只有一件衣服和一条道路,并因而总是处于劣势。

生活若不在别处拆下砖瓦来便什么也建不成。

出乎意料的想法不是通过别的途径,而是通过人们的期待而产生的。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想法是性格、持久的意向、坚忍的功名心和不间断的工作的结果。

简短说,你若把两种受过良种培育和个性突出的生活模式并排放在一起,那么两者之间便会产生一种空虚、一种扬弃、一种深不可测的完全恶性的荒谬。

思考的人必须永远同时也是一个行动的人。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三)

读完《尤利西斯》来读这本,听说这本与《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并称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三巨头。一本未完成的精神长篇小说,讲述穆齐尓试图实现对一战前奥地利社会精神状态中的典型特征的真诚一瞥。

故事的主人公是乌尔里希,一个32岁的奥地利青年,时间设置在1913年,一战前夕的维也纳,在奥匈帝国。经历过对人生三次尝试(军官、工程师、数学家),决定给自己放一次长假,在纯粹的内心思考中重新理解这个世界,乌尔里希被卷入当时的大事件:平行行动,这行动是为了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七十周年,与此同时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三十周年。讽刺的是,一九一八年恰好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种重大事件来临前的风浪反映在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的内心世界。乌尔里希逐渐发展出一种心灵状态:积极的消极,主动的被动。他把自己当成时代的反映物,尽管是平行行动的秘书,但他身上并没有那种使命感,更多的是一种见证,他与各色人物交流、思辨,戳穿他们蕴含伟大期待背后的虚无本质,穆齐尔为了反衬乌尔里希的这种消极,安排了大富豪阿恩海姆、青年挚友瓦尔特、将军施图姆和图齐司长作为另外一种人物光谱的参照,并且有好几段暧昧的情事,最终仍然是一种可能性的失败。

穆齐尔回望了浪漫主义时代,甚至偶有一种怀旧质感,能在叙事、抒情和议论中捕捉到对当下那个世界的悲观和愤怒,甚至有一种无望,在某些段落会感到泄气,这一点似乎是集体无意识的反映。虽然对当下感到无望和茫然,但更为确信的是「过去回不去」。穆齐尔常常用蓝色表形容,地球、脑磷、衣服,蓝色逐渐成为一种忧郁的象征,笼罩在所有的事件之上。我很佩服穆齐尔的这种雄心,他试图把对世界的理解放置在一部小说之中,在叙述中强调的平行行动追求的那种「最重要的思想」,无疑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成为了小说本身的存在。

然而更为好奇的是:如果这本小说完结了,穆齐尔的想法会有所改变吗?可惜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在这个酝酿出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国度,漂浮着某种严肃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是不是也随着王国的覆灭一起消失了?尤其想到后来的种种变动,穆齐尔对这种「失根的人」的内心刻画,会是对后来的世界的无声的否定吗?有一天跟朋友说,如果你在30岁左右回顾人生,会发现生活是多么虚无。我们很难在尚未到来或者永不会到来的企图里找到一种瞬间的狂欢,称之为使命或者意义的那个家伙,并不会必要性地出现在每一个生命里。我会在乌尔里希身上看到我自己的拒绝和废除,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