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游”四部曲》是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人类在未来探索宇宙的故事。通过四部曲的连续叙述,描绘了太空探险的刺激与未知,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独特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了太空的神秘和无限可能性。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一篇
第一部非常牛逼。写出了宇宙的宏阔以及文明之间无数个代差之后的神级表演。黑石碑,虫洞以及星孩的设定超越时代。 第二部也还好。设计了木星变成太魁的过程,以及欧罗巴生命的可能性。 然而第三部和第四部就太过一般,或许是阿瑟克拉克在前两部里用光了灵性,导致第三部和第四部里充满了各种琐碎和无趣的内容。 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却并没有表现出足够有意义的内容。反而让人觉得啰嗦。 埋的很多坑都没有填,比如关于欧罗巴生物的更多细节,以及哈曼的具体状态,还有神级文明的来源与去向,以及未来人类社会的更多细节,皆缺乏描述。然而却依然有着大量的字数,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乏善可陈。 后两部几乎是耐着性子,不愿意半途而废,而硬读完的。很浪费人的时间和性质。读完前两部就好,不建议读后两部,前两部即使埋了坑,后两部也不会有什么像样的解答。 总的来说,第一部确实是神作,第二部可以说是不错的续集,而第三第四部更像是滥竽充数一般的狗尾续貂。 对于宇宙和人类的未来,以及银河的宏阔,在第三第四部的阅读中被消磨殆尽。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二篇
终于终于看完了《太空漫游》四部曲,感觉是:第一本——简直封神,毕竟是在1960年前后写的,竟然就有AI成精了;第二本——太牛了,科学的尽头是科幻;第三本——咦,怎么注了这么多水,最后几十页纸还是很牛;第四本——前2/3都在干嘛?都是些啥?最后1/3,大神还是大神。就觉得阿瑟克拉克真的是很鼻祖性的科幻小说人物,大刘对第一本书的敬意也不是虚言。但是克拉克喜欢在后面成章成章的引用自己前面的话,真的太……注水了。而且前后还是有些矛盾的地方,前面分分钟超越光速,最后一部怎么又光速壁垒了。哈?要是沿用第一部书上的思路去土星,有土星环这个加持,感觉后续应该能比火星架构更大。总体来说,天才!绝对的天才!怎么说呢,大刘写书就像一个物理老师,都是干货,克拉克写书注水太多,干货总在最后一点,就像美国大片,前面都是铺垫,最后才是高潮,在最最高潮的部分,戛然而止,留个悬念,让你期待下一步。要是《太空漫游》的第三第四本可以把水份挤一挤,合并写成一本书,那就完美了。科技的尽头是科幻,强大的科幻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先锋和探索者。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三篇
【7级,499k】刚读完《三体》和《球状闪电》的时候,其实对大刘的想象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大刘对这套书的评价是: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它的拙劣模仿。让我不得不对《太空漫游》四部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而结局也完全没有让我失望,我处处都能看到《三体》的影子。即使是写于《三体》前40年的前太空时代,《2001太空漫游》也拥有完全不输于《三体》的想象力和合理性,让人叹为观止!
不只是《三体》,《太空漫游》四部曲可谓是过去60年所有太空科幻小说的启蒙之作。大到AI程序错乱、滥杀无辜的经典情节;高阶文明隐藏于简单形状下的极致科技;引爆土星的疯狂幻想;赤道星环和太空电梯,小到冬眠技术、月球取水、小行星采矿、救援失控飞船,每一章都可以扩展成一部令人疯狂的科幻作品。而用自然演化病毒反击高阶文明的结局,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可以说只要你接触过任何知名的太空科幻作品,都不可能绕得开《太空漫游》里的情节。我无法想象人类在已知科技的禁锢下还能创造出比这本书更疯狂的情节了。
如果你是科幻迷,这是一套你必须看一看的书。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四篇
前两部给五星,后两部给三星,综合一下就是四星。私以为后两部写成一部就够了,出现了很多无足轻重的人物,有点拖沓。 以下是作者反复强调的内容,出现了好几次: 一黑色石碑,tma1,tma0,月球上,地球上,木星上,欧罗巴上都出现过。 二木星和欧罗巴的生存环境,木星上漂浮的云状和线状物生物,欧罗巴水下火山喷发形成的生物进化带。 三钱学森号在欧罗巴上遇到的破冰感光生物。 四木星成为木隗后欧罗巴上建冰屋的两栖生物。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 一哈尔9000掌握控制权,杀死普尔,和鲍曼斗争,最终鲍曼获得手动控制权。 二鲍曼变成星孩,通过星门随意穿越宇宙,进入太阳系以外空间。 三列昂诺夫号和发现号对接,借发现号燃料助推,哈尔9000选择相信人类,钱德拉博士以为失去哈尔冬眠中去世。 四钱学森号留下的遗言。
五鲍曼和佛洛依德,普尔的互动对话。
能看出来这本书对《三体》的影响很大,我把它当做《三体》预言来读的,很多科技概念,纪录片式写作风格,留言写信的记录方式。总的来说我更爱《三体》,但是对它的先驱也怀有敬意。真希望只看了两部就打住,为了看结局看了后面真是像吃了蟠桃再吃个烂桃一样,蟠桃的仙味儿也被破坏了。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五篇
这本书名副其实,最大的亮点在于带着读者漫游了太空,做了一个尽量真实的思想实验。 不过看完就享受完了,没有点评的欲望,倒是想说点看完之后的思考。对鲍曼的描写不多,除了他儿时的意外事件和短暂的几句话恋情,对这个人没有一个很立体的认识。看完甚至有点不忿为啥偏偏他被历史选择了有机会经历一切。他就像个(社会)科学家的角色,有机会作为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发生的一切,即便有能力干预也尽量不出手,只是安静地观察、记录,努力不投入任何情感,心如止水…… 也许这是一个理想世界的科学家应该做的事情,大概也是每个有科学家梦想的人所向往的境界吧。然而无奈身在此山中,总有应用的需求,总有干预的杂念,于是研究的重点开始转移,于是容易被有目的的统治者所利用...... 3001那一部,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最终也不过是这样一个命运吧?鲍曼最终还是被人类牺牲了,而这到底是不是有用的牺牲,本不该属于他(或者任何科学家)来回答的问题。 也许在很多太空题材影片里关于宇航员的评论是有道理的,很多想去太空的人多多少少是为了逃避现实。科学家是不是也算逃避现实?因为当你研究得越多越深,你越会体会到很多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根本没有足够的信息(说没有资格或者没有权力好像也不太对,找不到合适的词)来代替任何人做这么些复杂的决策,所谓专家只是个传说...... 只有当你不需要做这些决策的时候,不受其他诱惑的时候,才能真正客观地进行科学研究。 最后求十个甚至九个赞(心虚)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六篇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看序言,只看到作者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当时就在想数学家写科幻小说会不会有很多推理求证的东西?哈哈哈,看完发现这本科幻小说简直了!疯狂的念头遇见了缜密的推理求证,让人心服口服,就好比把科学和奇幻揉在了一起,(微笑)。
一开头就把时间线拉到了远古时期,有点像讲人类进化史,然后不紧不慢地指出了一个模糊的历史点,那就是人类进化的原因,我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是自然环境使然,贫乏造就进化,我们有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但那都是以人类是宇宙的核心为基础,那个感觉就像,整个宇宙都在静悄悄看着人类一步一步的进化,自己竟无动于衷。“人外有人”,前辈如是说,那会不会人类之外的某种生物在人类之前或者之上主宰着这个宇宙?那它的存在又对整个人类史的影响是什么?
《2001 太空漫游》的开篇就是大招,发光的巨石。这块巨石放在这就像是一个公开的伏笔,下面的所有情节都由它而起,但是,别急着找答案,(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呢),我想作者绝不是想带我们登顶,一览此山之宏伟,而是想引领我们进入山峰四周的“人造”景致。你看,他的想法多美呀。
我个人觉得这绝对不是一部情节特别紧凑的、引人入胜的,可以一口气读下来的小说,但它用大量的篇幅来刻画一些细节,脑洞很大,也经得起推敲,配得上硬科幻。
回过头来看序言,才发现《2001 太空漫游》原来是与同名电影剧本一同写的,而且它写到到“在书写故事主轴时,库布里克跟我在这个太空时代的黎明初始时刻所面对的,是可靠性的问题;我们希望创造出写实,说得过去的故事,不会因为往后几年的发展就变得过时。” 它确实做到了。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七篇
书还没读,淘宝新华文轩买的四部曲,但就第一本开始几页的对页装帧缝线偏移,换货一回仍旧如此,这应该就是读客品控问题了,后续仍待解决
不建议现在购买,静等再版还是
下面为了凑字数而已,非要140字也是烦
下面为了凑字数而已,非要140字也是烦
下面为了凑字数而已,非要140字也是烦
下面为了凑字数而已,非要140字也是烦
下面为了凑字数而已,非要140字也是烦
下面为了凑字数而已,非要140字也是烦
下面为了凑字数而已,非要140字也是烦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八篇
首先还是要说,这本书确实是,没有丰厚的理科或者说天体物理知识真不一定能完全看懂,我就是那种缺乏这方面知识的人,所以大体上能够明白,但细节上就难以言明。
不过我想,太空漫游被传颂多年,或许其实更因为这其中惊人的想象力。尤其是第一部吧,像旁观者的客观阐述,却拥有亲身经历般的震慑力,几十年前的作品甚至奠定了不少后来者的常见情节走向,在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电子意识等方面的构思设计实在太令人佩服,创造力可谓惊世骇俗。
第二部也不错,想象不断延伸,又似乎更加具象化,故事逐渐推进,一个庞大构思世界的框架和角落也逐渐展现。其中把决策权交给一个曾出过问题的机器手上还蛮让人惊奇的,而哈尔最终做出的选择也让人感慨。有意思的安排,某种程度上我愿意相信或许是哈尔对钱德拉的爱。
三四部相对没那么吸引我,似乎缺少一些突出的亮点,当然在科幻的色彩里依然发挥了想象力,就是感觉缺少一些反差或者精彩惊奇等突出的情节。另外结尾部分,弑神的计划是否看起来有些太过容易?
说起来,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不少科幻文学影视作品,而大部分的主旨思路其实在书里早已点明——“不管隐身在星辰后面的,是什么天神般的力量和主权,普尔提醒自己,对普通人来说,重要的只有两件事,那就是“爱”与“死”。”或许相较于《三体》里尽头是死亡还留了一些余地,但把死亡与爱并列,也是一个十分感触的闪光点。
还是一些摘抄: “朦胧的光之河流,从水平线的这一端流动到另一端,很像是船只行经某些热带海域而留下的摇曳光波。这里一处,那里一处,它们聚集成一泓泓液体之火颤抖着,仿佛从木星隐藏的心脏汹涌而出的、浩瀚的海底骚动。” “任何事物只要在地球上出现过一次,就应该会在宇宙别处出现好几百万次,这是绝大多数科学家的“信条”。” “吾已快活一世,今犹快活而去。” “神志不清但快乐,或许要比神志清楚但不快乐要好,但最好的还是神志清楚又快乐吧。”一些宗教与科学,蛮会说的。
最后,很难不喜欢这句——“荒野即世界原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九篇
苏格拉底的妈妈是位助产士。德尔菲的神谕说苏格拉底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但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他只是把自己看作智慧的助产士,他喜欢在跟人辩论时循循善诱,让人自己生出智慧。《太空漫游》中最有智慧的生命已经进化到近乎神一般的存在,这些外星人的人生乐趣也是当智慧的助产士,他们到处帮助尚无智慧的生命进化出智慧。可他们到底不是神,所以在帮助一些生命时,不可避免地要损害其他生命,甚至到头来还损害了被帮助的生命。人类就这样受到了他们的威胁,不过人类破解了第一波致命危机,这时外星人本身并未到场,而下一波危机将是他们在百年后的降临。《太空漫游》到此结束,《地球往事》由此开始:光年以外的三体侵略舰队将在几百年后抵达地球。 除去故事框架,《地球往事》对《太空漫游》的致敬应该还有多处(比如小说中点明的就有水滴与黑方碑在精密度上的相似性[其实更重要的相似性在于,它们都是外星人给人类制造第一波致命危机的工具]),这些致敬不一定是一处对应一处(例如痴迷黑洞的科学家与痴迷人工智能的科学家相似),也可能是一处对应多处(例如云天明与鲍曼、普尔相似)、多处对应一处(例如红岸射电天线与黑方碑也相似,它们都向外星发送地球信息),但要真的像这样细细追索的话,就容易穿凿附会。 不过无论如何,这些都无损《地球往事》相较于《太空漫游》的创新性,毕竟它们有完全不同的侧重点。与《海底两万里》类似,《太空漫游》侧重于“漫游”,带领读者徐徐游览漫漫星途中所遇的各样风景,风景中有宇宙奇观,有外星生命,等等等等。而牵引着飞船的是一个谜团。这个谜团及其破解,对人类社会尤其是人类观念极具冲击力,克拉克对此心知肚明,但只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同样可以拿来大做文章的人工智能危机,他虽有精彩描写,但也只是把它限定在飞船里,并不将之置于更大范围中铺排其影响。小说着力凸显的是一种探索不息、进取不止的精神,这在核心人物弗洛伊德、鲍曼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性格并不复杂,可谓明晰而不造作。《太空漫游》的这些特点,往好里说,就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往坏里说,就是无聊。 《地球往事》正是要在《太空漫游》点到即止的地方试图力透纸背。它虽也铺排太空风景,但更侧重于在黑暗森林法则的预设下,在三体人即将入侵的局面中,在新旧文明形态的转换期,力求最大限度、最多维度地展现人类自身的价值观冲突,揭示人类既有价值体系地基的不稳定性,演绎人类未来历史中的种种堕落、种种救赎。其构思之巧妙、情节之离奇、场面之恢弘,令人想起浪漫主义小说王者雨果的《悲惨世界》。中国主流作家往往有书写历史的执念,《地球往事》是这种执念在科幻小说领域的一大体现,它的历史书写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余华的《兄弟》。 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偏重于认识自然(宇宙),苏格拉底见状引用德尔菲神庙的铭文发出呼吁:“人啊,认识你自己。”《太空漫游》和《地球往事》的情形与之正相类似。不过,《地球往事》当然不是在代神说话,它的部分灵感可能就是来自《太空漫游》。 《太空漫游》英文名“A Space Odyssey”,“Odyssey”源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归途遇险,不得已在茫茫海上漂泊十年,终于回到家乡,凭“树床”与妻子佩涅罗佩相认。树床是两人结婚时奥德修斯依树之形稍加整饬而成,卧室即围床而建。树免死而工已成,所以有人说树床象征着自然与人为的完美结合,而这恰是奥德修斯其人性格的核心特点。 数千年之后,奥德修斯的后辈漫游太空归来,发现自己本身从一开始就是自然与人为的产物:外星人帮助古猿进化出智慧,这才有人类的诞生。而人工智能哈尔9000是人类帮助机器进化出智慧的结果。如何看待这种相似?自然的限度在哪里?人为的限度在哪里?那些拥有最高智慧的外星人在其进化的某一个阶段的形态就是机械生命。他们起初肉体凡胎,后来神乎其神,可是就连他们似乎都没有把握住那限度:智慧的助产士,如何是一个自然与人为和谐统一的角色?
“太空漫游”四部曲读后感第十篇
图片由dall.e制作
干脆就聊《2001太空漫游》吧。
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是在电视上看的电影。很早很早了,那时候的电视还是显像管的。当时幼小的我确实是被这部电影震撼到了。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蹲着凑近电视,盯着屏幕大气都不敢喘的感觉。
电影里有三处情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处是看到月球上的黑色石碑。1比4比9的黑色石碑庄严肃穆,提醒着眼前人类的渺小和脆弱,提醒着人类宇宙间还有更高等的生命在默默注视着我们,提醒着我们宇宙有多大,时间和空间的疆域有多广,人类又有多么狂妄。
第二处是看到哈尔害死宇航员。哈尔冰冷的电子眼给我留下深刻的童年阴影。不明白一个摄像头为什么让人有种被盯视时不寒而栗的感觉。
第三处是看到太空婴儿。库布里克真的是把镜头感玩到了极致。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婴儿的出场给人史诗一般的感觉。
当时被电影震撼得无以复加,毫不犹豫就把这部电影加入到自己最喜欢的三部电影的名单中。其他两部是《东邪西毒》和《霸王别姬》。
但是当时我根本不懂这部电影在讲什么,甚至对其中的情节都不能形成有逻辑的回忆。
这次在微信读书重听此书,震撼的感觉依旧,最大的收获是把基本的情节梳理清楚了,能用有逻辑的故事线把几个让自己震撼的场景联系在一起了,同时也理解了一些电影中的隐喻。
首先是明白了留下黑色石碑的外星人的目的是什么。原来他们对生命感兴趣,黑色石碑是他们开启生物智慧,为生物创造合适的生活条件的工具。三百万年前,他们在非洲大地上开启了一只猿猴的智慧,后来又为欧罗巴上的欧罗巴星人把木星制作成为了太阳。
其次是弄明白了飞船上的人工智能哈尔到底是不是有了好像人一样的智慧。在电影中,是把哈尔当作有了智慧的人工智能来刻画的,并且哈尔对人类有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漠视感。但在小说中,哈尔只是在忠实执行自己的指令。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的命令在重要性上排在了保护人类安全的前面。哈尔杀死宇航员,是因为它判断宇航员会影响自己完成任务。这其实更让人害怕。不光是在力量的对比上,更是因为人类根本不知道它是如何做出这样前瞻性选择的过程的。
第三是弄明白了为什么宇航员会进入一个充满欧洲贵族风格的房间。其实这是智慧生命为了让宇航员安心造成的幻象。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阅读整个故事。整个故事听完以后,我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虽然很多地方对这本书的推荐语都是说刘慈欣说自己的《三体》是对这本书的拙略模仿,我也能体会为什么刘慈欣这么说,首先是因为其中天马行空跨越时空的想象力,其次是考虑到本书的成书年代是那么早,对比之下就会自然生出五体投地的感受。
但我觉得这本书从小说的可读性来考虑的话并不及格。电影《2001太空漫游》已经把整个故事里最有故事性的内容拍摄出来了,剩下的内容几乎都是作者在科学幻想领域的想象力在堆砌。
作为一个挑剔的读者,我更想要的是一个好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