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精选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8 17:35:38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8-28 17:35:38   小编:

《成长型思维训练》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它提醒我们,成长型思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和挑战,并不断进步。文章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训练方法,如设定目标、接受反馈和保持乐观。通过培养成长型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一)

读这本书的起源是来自我的老板麦爸,他在一次培训中介绍了《成长型思维》这本书,而我无意间发现还有两本专门为老师写的书《成长型思维训练》,于是我也一起买了。

而这本书就如同礼物一般降临,因为它真真正正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曾经是多么的固锁。之前读过《自驱型成长》还没这么感受强烈,现在才知道能做到自驱的关键原来是成长型思维。

“与其认输,不如想办法攻克难题。”

此书给出的教案或许在中国教学环境较难运用,但是它的理念却让我重获新生。由原来的,我就是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到如今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

两位作者干货满满,书中分享了许多许多老师可以用到的网站、软件、策略,特别有印象的是Kagan Strategy卡根课堂策略。

当然也有不足,许多主题都要求读者去看YouTube视频,不仅不方便,有些视频还不见了,纸质书还是要搭配图片会更直观一些。

希望自己“做个有想法、能解决问题的人。”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成长呢

那就是每天问自己

今天我又进步了吗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二)

翻阅《成长型思维训练》,我经常联想到班里的活动案例,这不由得让我对成长型思维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长型思维大概是自信与坚定并存,不畏挫折与困难,能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

本书作为工具书,详细地介绍了12个月的计划,层层递进。其中结合问卷、案例、表格等详细分析了固有思维和成长思维的区别,引人深思。作为老师,本书可以作为参照很好地与家长、同事分享;作为家长,本书可以更专业地帮助家长去指导孩子。事实上在我们的大脑里,两种思维方式都在,如何让成长型思维优于固有思维去看待事物,这离不开每天与外界的联结。成长型是正面而积极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都需要拥有这样的心态为孩子树立榜样。曾遇见一个小男孩小班第二学期,还是不愿意做手工,于是和妈妈说在家可以多陪他练习剪纸,尝试用剪刀。妈妈说孩子像她,动手能力差。事实上,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普遍不是很好,有的不会用剪刀。然而在老师有趣的游戏、儿歌带动下譬如(剪直线练习)为剪面条,(使用剪刀)小火车开起来,呜呜呜,到站了。孩子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剪刀逐渐用得熟练起来。刚开始宝贝还是不愿意,通过同伴帮助,老师特别指导,宝贝逐渐也爱上了剪纸。有一天男孩妈妈来接的晚,宝贝在做手工,妈妈进来就惊讶地问这是你自己剪的吗?宝贝真能干呀。后来,妈妈也和老师交流,原来自己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好,并没有受能力遗传影响,只要多练习。有时,像这位家长一样的举动我们很容易发生,作为成人,我们要避免给孩子贴标签,让发展的可能最大化。我们需要不断地鼓励和帮助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在挑战中收获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成长性思维——我们都可以变得更好。

未来我们无法预测,本身的条件也无法限制事物的发展。我们需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让孩子们的成长更加快乐。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的观点到没啥新颖的。无非就是凡事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看待挫折、错误、挑战。

接受当下的苦难,但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一定有所成长。

还是非常激励人心的一本书。也提供了翔实的教学教育方法。很适合教师阅读。可操作性强。

书中的积极心态的铸造让我想起一念之转那本书。异曲同工之妙吧。

就是去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跟之前阅读的臣服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也有相似之处。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仍能保持自己对于生活的热情。不因自己的不完美而心灰意冷,反而把这个当成是自己成长进步的机会。

有句话印象很深:没有怎么受到挑战就达成目标的孩子,潜能其实是被压抑的。

每个人都应该活出自己的潜能。

关于如何去表扬孩子,书中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方式。就是具体地去展开,针对做事情的行为去评价。不去评判孩子固有的品质。

固定性和成长性评价。就是我们所说的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吧。强调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封闭的一锤定音的结果。这些理念在教育学里并不陌生。

不要去固化别人,同样地也不要去固化自己。

值得我反思的是:评价学生作品的时候,如果配上自己的期待会更加有效果!这个我从来没想过。我一直扮演的是一个非常冷冰冰的角色,就事论事,觉得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注意力引到最关键的事情上,不愿在其他的事物上分散精力。可本书倡导,教师本身的期待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我想了想也是。从小到大,我生活的环境如果对我的期待可以更高一些,我是感觉自己会更愿意尝试呢。因为这份期待就是对自己的信心,能够莫大地激励自己。

另外就是作者强调了良好的老师和老师、学生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对于学习的帮助。也给了很多具体的建立关系的方法。还不错。值得借鉴。

总之,这本书可以当成是自己的一个成长思维自查表,或者教学效能小册子。推荐!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维方式应该就是我们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工具,选择好工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6年,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两种思维理论,即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前者认为才智与能力与生俱来,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通常倾向于回避挑战、害怕失败;而成长型思维认为人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能够沉着应对挑战。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会发现有的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迎难而上,而有的则显得胆小畏缩,害怕说错、做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烦躁的心理。老师或家长一般把后面这种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懒”:懒得动手、懒得动脑。但按照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结果,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具有成长型思维,但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产生固定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并存的,如何让成长型思维占据上风,这应该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要考虑和改变的。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美国两位老师安妮布洛克和希瑟亨得利共同完成了《成长型思维训练》这本书,是两位老师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更加了解,使得本书更符合实际情况。

与其他很多偏向于理论的书不同,本书更像是一本“用户使用手册”,易懂、易读、易学。作者将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理论“两种思维理论: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具体化,按照十二个月把本书分为十二个章节,将任务细化、具体化,它包括每月计划和目标、各种活动设计、易操作的课程方案、真实案例以及建设性的反馈,极具可操作性。老师或家长每个月都能看到成长型思维在学生们身上的应用成果。

虽然本书的写作目的是改变学生思维方式,但通读下来后发现需要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和家长。

中国家长表扬孩子喜欢用“你真聪明”这句话,但这往往会让孩子陷入固定型思维模式之中,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与生俱来的聪明,之后面对失败时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而放弃了努力。第六章“反馈是一份礼物,接受它”针对的就是这种情况,通过这章的训练学会具体的表扬方式,肯定学生的努力。

第八章“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机会”这更像是为很多中国家长量身打造的。是人都会犯错误,但一面对自己孩子学习中的错误,中国家长就变得特不淡定,而我也是其中一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错误中找到正确的方法是学习的一个最基本方法。正常化看待错误,然后将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并训练学生走出挫折,这才是我们面对错误时应有的态度。

现在是八月份,正好是本书开始的第一月,新的学期也马上要开始了,抓住这个契机,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见证我们的成长。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五)

改变思维,让梦想起航——读《成长型思维训练》有感(1132字)

作者:苇眉儿

人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其学习力、思维力和意志力等各方面也会逐渐拓宽和变得强大起来。要想比其他人更优秀、更卓越,就得不断学习和突破自己,摈弃以往的固定型思维,发展成长型思维,让智力可塑变睿智,让能力提升变强大,最终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当然,这些并不只是体现在学习上,还有人的情绪、态度、人际关系、健康和性格、状态上等各个方面。特别是针对学生,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成长型思维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一代人,托起的是整个社会、世界的发展。人的聪明才智和各种能力,能在后天的不断学习和反复强化中得到提升,一点一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永远是人生的主旋律。

这个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黄臻老师推荐了一本书,“《成长型思维训练》可谓从头到尾、浑身上下都是宝。我想充满激情地将它推荐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甚至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他如是说。

倾力推荐,自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一页页翻开,细细读来,感觉自己的思维也在不断拓宽、延展向纵深潜入,很多在生活、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疑惑、停滞和矛盾,得到了解决和疏导、疏通。同一件事,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对待这件事、处理这件事的结局,也铸就了人本身的情感趋向和对待以后人生路的态度。通过书中大量翔实、生动的案列,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不同的成长高度。人只有看向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加清晰明亮、笃定强大以后的人生视野和导向。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已经习惯并依赖着固定型思维,如何才能葆有终生受益的成长型思维呢?《成长型思维训练》,是一本用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的指导手册,从八月的“教学是个实践过程,并不是追求完美”到七月的“新的一天是成长的新契机”,每一个月的针对性训练和提升,都有明确的目标、知识点、案例、反馈和练习,手把手指导,一对一练习,带动读这本书的每个人积极投身到成长型思维的教育和被教育中,原来生活中的成与败、学习中的进与退、人生路的光明与黑暗,都可以作为进步的机会。问题在那儿,就看你怎样看待、对待了。要相信,每一块绊脚石,都是我们学习新事物和改善老方法的最好的机会。也许刚开始做起来很难,但是书中每个月都有具体的指导和引领,只要用心,我们总能找到正确、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磨炼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来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所有问题、疑惑和心结。

当然,这些理论并不能保证“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我们可以综合考虑文化、学生、社会等各种因素,改编、调整和运用,让每个人都能拥有成长型思维,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发挥自己无限的潜能。这样,当我们满怀力量与决心,就比从前更加坚强、更加睿智。接受挑战,每一天都做更好的自己,加油!

改变思维,让梦想起航,从这一刻开始!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六)

俗话说,三岁看老。早年的被教养方式和生活经历已经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形成属于他的思维方式和私人逻辑。试想一个摔倒的宝宝,被养育者大呼小叫着飞奔过去扶起,还要恨恨地捶打几下地面,责怪是地面绊倒了宝宝。那这个宝宝长大以后,遇到问题时,很难不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是别人害了自己。 而进了幼儿园,进了小学,一个孩子跨入了社会,他的思维方式又会被遇到的老师和班集体所进一步教化影响。一个班里,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为什么有的孩子积极优秀成绩好,而有的孩子就畏缩消极成绩差呢?为什么有的小时候看起来聪明可爱的宝宝,到了上学以后就越来越不行了呢?一个人的思维习惯跟他的成功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美国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团队研究出了“成长型思维”这一概念,并因此荣获首届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这不但为我们揭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还给我们家长朋友和教育者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成长型思维就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密匙,而且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培养的。 在这个理论根基之上,有两位美国教师——布洛克和亨得利,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用成长型思维推行教学,并将其成功经验,打磨成一套12个月科学系统训练法,写成了一本书《成长型思维训练: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指导手册》。 简单讲,这是一本“教师写给教师”的教案指导手册。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当我读完这本书,我也从中厘清了关于思维模式的认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培养方法。对于自己,是提升;对于孩子,是家庭教育极大的补益;同时,也可以作为家校携手共进的强有力的方法参考,实在是收获良多。 德韦克教授指出:我们的思维一般有两种模式,她将其命名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持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才智和能力都是出生时就固定带有的,后天无能为力,因此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

而执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才智和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练习和坚持来获得,并且有无限潜力。 举例来说,一个数学不好的孩子,认为自己笨,天生没有数学头脑,根本不可能学好数学,这就是固定型思维;而如果他认为,自己只是还没有够努力,或者没有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会在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之后开始补足练习,并且相信只要坚持练习,一定会提高成绩。这就是用了成长型思维。 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在面对不同的任务时,我们不同的思维习惯会无意识地跳将出来,决定着我们的态度是消极逃避,还是积极进取。 德韦克教授在《思维模式》一书中指出,婴儿是成长型思维的最佳典范,他们学习说话,练习走路,拥有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然而这种状态很快就被终结,因为固定型思维的出现。我们身为孩子的第一养育者,也该思考——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

在《成长型思维习惯》这本书里,布洛克和亨得利的思维训练教程从8月开始,每月一个主题,一直到来年的7月。我拿到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刚好是7月底。我显然觉得这样的巧合也是对我冥冥之中的指引。我按照这个教程,逐个读下去。每个月的教案中会有不同的口号,有需要完成的目标,有案例,有训练步骤计划、对照表格、评估测量等等,非常专业,非常全面。 比如,8月口号是:“教学是个实践过程,并不是在追求完美。” 重点是完成SMART目标,涵盖S-明确性,M-可衡量性,A-可操作性,R-现实性,T-时限性。 9月口号是:“每个人都能学会!”教案里设置了分步教程,提出基本问题,用参考的资源与材料,完成两大部分目标:“能学会”和“区分两种思维”。每一部分分别又有6到10步来逐步完成。这样的分步训练非常有实用性。 《成长型思维训练》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区别两种思维,怎样采用成长型思维,最大程度的限制固定型思维,同时加强自己的必要技能和策略,过上注重学习与成长的生活。 学习和生活都是一辈子的事。德韦克说:“通往成长型思维的道路是一段旅程,不是一个宣言。”当我们意识到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并愿意开始改变我们自己,传递教育给我们的孩子,带动我们身边的人,这本身已经是在用成长型思维来成就我们的新生活,我们已经走在这段美好的旅途上。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七)

今年上半年在樊登读书会,听樊登老师讲述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这本书,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作者从两种思维模式的概念、区别、能力与成就的真相、在不同领域的体现以及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五个方面做出来详细的阐述,每每让我恍然大悟。在此后的工作、生活中,我经常会不自觉地判定自己或周围属于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当然,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最好,还能把成长型思维模式带给孩子们。 不过,这本书虽然带给我很大的认知冲击,但是在如何指导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方面,缺乏操作性。如今,再看到这本《成长型思维训练: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指导手册》,我真是如获至宝! 这本书不仅全面应用了德韦克团队在成长型思维培养方面的成果,还完美融合了心理学各前沿领悟的方法或品质培养的相关内容,其理论深度与广度丝毫不逊于专业学者写的科普著作,易读、易懂、易学。它不仅只是成长型思维的操作指导书,更是整个非认知能力领悟精华内容的教育践行地图;既可以作为学校班级实施的教案,又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教材,还可以是开阔视野、自我提升的工具书。 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想要帮助作为老师的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并放大我们大脑中成长型思维的声音。第二,想让我们接受内心成长型的声音,在学校中尽情释放它。只要付出耐心,努力与时间,在任何学习领域取得成功都是有可能的。

作为老师,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逐月实施的计划,每个月都有一句月度口头禅,如:教学是个实践过程,并不是在追求完美(八月);每个人都能学会(九月);大脑如同肌肉,也会成长(十月);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机会(三月)……这些整月都要一起说的口头禅能让我们专注于月度成长目标。每个月为一个章节,里面包含了基于研究的各种活动设计、可以亲自动手的课程方案、来自教育工作者的真实故事、建设性反馈、给家长的信的示例和各种实用操作表格等等。看得我心痒痒,想要尝试在班级中创造成长型环境。正好,计划从八月开始,我和我的班级也可以从此刻出发了!接下来的一年里,按照书中的指导,每个月我们都将有本月关注成长的主题和强化成长型班级的策略,并且,要和学生、家长及其他老师一起参与其中。

作为个人,自始至终,我们都要统一认识:思维模式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所有人都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模式;它更像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你倾向于器用哪种思维模式。 我的妈妈就是个比较保守、悲观的传统母亲。然而,在我读师范时,有一件事却充分展示了她的成长型思维。那是师范二年级时,我报名参加了自考。不料,第一次考试完后,报考三门才过了一门。我非常丧气,打电话给妈妈,想要放弃。妈妈听了,鼓励我说:“很不错啊!每次过一门,一年过两门,五年就能全部通过,拿到大专文凭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很受鼓舞。此后,我一鼓作气,刻苦学习,三年时间居然就拿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文凭!妈妈对于学习的成长型思维一直影响我至今! 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其次,我们得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明确它出现的原因;然后,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取一个名字;接着,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 当它出现并阻碍我们时,我们得学会和它沟通。 作为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首先要掌握称赞的方法: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 其次,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我们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 最后,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不要只看重分数和结果。 总之,这本书深得我心,我还得好好阅读、认真揣摩,并参照书中的指导去付诸行动!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八)

成长型思维训练——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亲爱的你,希望给孩子什么样的传承?姣好的外貌?丰厚的财产,房子车子? 较高的社会地位?教给孩子大量的知识?我想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希望他能获得成长型思维。 财富,终究会坐吃山空;名誉地位,终会随风而逝;学识,家长能做的也就只是引入门而已。那么我们能传承给孩子、影响孩子一生的,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性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我们对待自己、探索世界的态度。 思维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这两种思维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绝对成长型思维的人,也没有绝对固定型思维的人,但要看哪种思维在你的头脑中呈驾驭模式,能够起主导作用。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书中定义道:成长型思维就是坚信智力和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练习得到不断提高。大家可否知道,我们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每种言语行为的背后都由其思维方式所决定。 与成长型思维相对的是固定性思维。成长型思维认为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机会,暴露缺点没关系;固定型思维认为错误是羞耻的,错误证明了失败。成长型思维认为只要付出努力,每个人都能学会;固定型思维认为我天生某方面就很笨,我在这方面根本不行。成长型思维的人脑海中经常闪现的话是我又进步了一点,我可以的;固定型思维的人则是我不行,我不要尝试,我不要失败。经书中老师历经多年在教育工作中对成长型思维的实践运用,发现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更积极、更乐观、更自信、更优秀! 现在有句谬论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什么是真正的终点线呢?也许会有很多家长不约而同地想到高考。等孩子考上985,211,重点大学,就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了。真是这样吗?上大学的年纪,正是刚刚步入青年,一棵小树才真正要迎接属于自己的风雨,人生的帘幕才正式要拉开,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把高考这个节点当成是人生的终点。有多少高考胜利者进入大学后开始混吃混喝,坐等毕业,高考成了人生最巅峰时刻;又有多少高考失败者、成绩不理想者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给自己立好目标,奋起直追,直到超越逆袭。固定型思维很容易以一时的成败来论断自己,而成长型思维更聚焦于努力的过程,以及阶段性的进步。

成长型思维是怎么影响一个人的?

当一个人拥有了成长性思维,他就有了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的信念;当一个人拥有了成长性思维,他就有了掌握自己幸福的能力;当一个人拥有了成长性思维,他的生命中就会迸发出坚忍不拔的品格。 成长型思维对人的影响远不止于学习成绩。事实上,它在情绪、态度、人际关系乃至生命状态方面,都有着深度的决定力。 以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我的发小,从小学习很好,高考失利,考上了一所非常非常普通的地方大学,这所大学所处的城市也很偏远。相比于她的同学,她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固定型思维的人会失望,我这辈子都完了,我没有考上好大学,我以前的努力也白费了。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游戏没有结束,现在是一个新的起点,我要把这次失败变成一个有价值的失败。我的发小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从踏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决定要考名校研究生。大学四年里,别人吃喝玩乐,她潜心苦读上名校网课,她用认真和坚持让四年的大学生活闪着光芒。毕业时,真的是她华丽逆袭的闪耀时刻,她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心仪的导师。研究生时,她也是一路面对着艰难的课题抹着泪水,一路鼓励自己“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破茧成蝶的成长。发小毕业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事业蒸蒸日上。 成长型思维,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思维改变了,随之而来人的状态立马发生质的飞跃。那你一定以为我的发小从小就是这么坚韧不拔?非也,从小的她也是固定型思维满满的人,认为自己很多方面都不行,不擅长,在与人交往时气场也是较弱的一方。但是在高考失利后,她的父母挺身而出,用他们的人生经历不断地向她灌输成长型思维,她才渐渐振作起来。

怎样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一点都不难,但需要你一点一点地去做。 首先,你要了解一些神经可塑性的科学。大脑如同肌肉一样,也会成长。神经元与树突的连接,就像我们练习广播体操一般,练习得越多,产生的连接越多。 你要多对自己说这样的话:“试一试会有什么损失呢?”“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机会。”“每个人都能学会,这需要一些努力和坚持。”要让自己最终意识到智慧是过程的结果,而不是遗传学的礼物。 最重要的一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计划。要记住:没有计划的目标仅仅是个愿望。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过一个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美丽的空想家》,故事中的小鸟想成为一个歌唱家,但是却没有为她的目标制定任何计划。尽管她有这方面的天赋,然而没有有计划性的训练,没有不断地反思不足之处寻找新策略,最后她的梦想只能成为一个空想。 要设立每日目标、每周目标、单元目标和年度目标。挑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策略,不断强化不足之处。要让自己沉浸在对学习的反思之中,经常审视自己的评测数据,制定怎样让自己提高的数据。 Smart目标方法,制定的目标要具有明确性、可衡量、可操性、现实性、时限性。这样的目标方法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不仅仅是对学习知识、体育运动、健身、学习乐器、写作、演讲有显著的帮助,甚至在人际交往、情商、对生活的态度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如果你还在哀叹工资不高、孩子不乖、爱人不好,那么赶快从固定型思维中跳出来,训练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吧。你会神奇地发现一个人一旦驾驭了成长性思维,成长的强大力量就会被无限地激发。当自己的进步可量化、可被感受到后,你会越来越自信,上进。家长的成长型思维会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给孩子,这就是我们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篇九)

这本书旨在为有志在班级中创造成长型环境的老师提供指导,书中的每一个章节对应一年中的一个月份,每个月份探讨一个关注成长的主题,比如八月的主题是思维模式、十二月的主题是应对挑战、一月的主题是如何反馈、二月的主题是如何设定目标并制定达成目标的计划、三月的主题是如何通过错误来学习等。书中探讨这些主题的背景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这些主题本身并不局限于学校,因此本书也是为所有关心成长型思维训练的人提供了详实、丰富的具体案例,具有更为广泛的借鉴价值。

如何区分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我们可以看看两种思维方式对这五种情况的不同反应。

培养成长型思维,需要为学生提供培育型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以及为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成功设定高期望值。

培育型环境 + 挑战性任务 + 高期望 = 成长

一、培育型环境

当学生处于安全的、培育型的环境中时,会让他们学得更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打破校规,或者溺爱学生,下面这幅图说明了什么是培育型的环境:

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错误与挫折,下面的三步策略可用于在班级中驾驭错误的力量:

1、 使犯错正常化。在学年开始时,告诉学生他们将会犯错,这些错误将会帮助他们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称为“错误修理工”,鼓励他们打开思维,明确指出哪里出了问题,并想出修正的策略。

2、 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错误不会受到惩罚,而是用作讨论提高的出发点。

3、 训练学生走出挫折。开发一些当学生在学习中束手无策时可供他们采用的首选策略,而不要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比如用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先问三名同学等。

通过发展强大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培养条件成熟的班级环境,便于他们去拥抱成长型思维。如果学生难以用积极的方式接受反馈,这也许意味着你需要进行关系建设,以便让学生知道,你的反馈源自于关心和支持,而不是评判。成长型的师生关系包括五个方面:

(1)让学生知道老师坚信他们有能力取得成功。

(2)让学生尊重并喜欢老师这个人。

(3)让学生寻求并愿意听取老师的反馈意见。

(4) 让学生知道分数没有成长重要。

(5)让学生对老师有安全感。

二、挑战性任务

挑战是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没有挑战,学生便没有机会去冒险,去学习失败,去搞清怎样让自己再次站起来。

所有学生都需要被有意义的任务来挑战。老师需要采用灵活的因材施教策略,保证不同智力、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得到严格的锻炼。老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创造性的个性化任务,灵活的时间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并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而不是平等的机会(同样的任务,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作品,同样的期望)。

三、高期望值

将努力与高期望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促进成长型思维的绝佳条件,只有来自老师一方的鼓励,才能让学生勇于迎接挑战。正确的反馈与表扬,对于强化成长型思维、强化努力与坚持的价值,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而错误的表扬与反馈,却会让学生螺旋式地坠入固定型思维。

表扬个人专注于表扬学生个人的特征与品质,比如聪明才智。“你真聪明”是经常能够听到的一个表扬个人的例子。这种表扬存在的问题是,它传达出的信息是,学生的成功源自于他们与生俱来的某些固有的品质,而不是他们在任务中投入的努力。表扬过程,认可的是努力、策略或行为促成了任务的成功,听上去更像这样:“你为此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它传达出的信息是,付出的大量努力导致了成功。

改变你的表扬方式并不容易,它需要你专注而谨慎地把培养过程性表扬作为一种习惯。书中的一些范例如下:

(1)关于你的作业,很棒的一点是……

(2)我很喜欢你……的方式

(3)其中对我有所帮助的一点是……

(4)如果……还能有所提高

定期提供提供成长型的反馈价值非凡。老师每周只给家长发送一条简短的文字信息,可以对成绩存在风险的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虽然你已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成长型思维;但你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固定型思维会永远存在。没有办法让固定型思维消失。我们能做的是,给予学生一些使用成长型思维的工具,来帮助他们提高。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彻罗基族(Cherokee)传说,说的是祖父跟外孙谈论关于生命的事。这位祖父告诉他的外孙,他的体内有两只狼。一只狼是坏的——它贪婪、妒忌、怨恨、自大且阴暗。另一只狼是好的——它慷慨、乐观、友爱、谦卑且明朗。这两只狼——好狼与坏狼——在所有人的体内战斗着,祖父对外孙如是说道。外孙看着祖父,问道:“哪只狼赢了?”祖父回答道:“你喂养的那只。”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