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二卷读后感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二卷读后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2 08:50:38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二卷读后感
时间:2024-07-22 08:50:38   小编:

这篇文章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作者认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只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注重方法和态度,才能真正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二卷读后感篇一

非常感谢学校的“绿色读书 漂流爱心”的活动,让我有机会用心地阅读并学习了这样一本好书《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是一本难得的家庭教育教程,内容涵盖了中外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亲子沟通艺术、学习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疏导、家教经典案例等各个方面,把包括了幼儿园入园教育到青春期的孩子成长特点及疑难问题解答都展示给家长。可以说是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而且还是一本与时俱进的一本书,把当前的社会热点、教育难点也纳入其中,让我读来如醍醐灌顶,收益良多。

现在就我读书感受分享一下,希望和其他家长们一起在家庭教育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上不足之处,也请指正。

一、 让我不寒而栗的家庭教育状况

读书进行中,最常有的一种感觉是不寒而栗。因为在读书的进程中,越来越感觉“父母”这一职业的重要性,而在这一职业生涯中,我们却是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了。我们在孩子出生的初期没有给与足够的陪伴,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交给了老人看管;孩子成长期间没有给与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多以父母的口吻对待孩子;在孩子学习的期间,没有跟孩子同步成长;在孩子的习惯养成方面,不算是一个优秀的榜样。如果给自己打分的话,给自己及格就是高分了。就是这样的刚刚在及格线上的家长,却希望孩子是个优秀的学生,说来,真的惭愧 。做父母是一辈子的职业,我以后要放下家长的架子,虚心学习,既育儿,又育己。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共同进步。

二、 家庭教育的核心,来源于父母

孩子的素质,主要来源于父母,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人格养成,素质高低,更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教育的熏陶,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不能一味地把教育推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应该负起家长应负的责任。孩子的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人生榜样。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同样,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的问题。家庭教育,源于家长的一言一行,所以家长自身教育好了,才能教育好的孩子,这是源头所在。 就我情况来说,孩子的好习惯之一是读书,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她读书,有时读长篇故事,每天就读几篇,慢慢的孩子也喜欢读书,经常在晚睡前,人手一本书,读完入睡。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重复地说了一句不太积极的话“这不可能!”,我感觉不是很好。于是我就告诉她以后不要说了,她对我:“可是妈妈,为什么你可以说呢?”我才发现,原来那段时间里,我说的频次确实不少。原来孩子是受我的影响。我们最后约定一起改掉这句口头禅,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真的应了书中的那句话了:“改变孩子,先要改变父母”。而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马上开始。

三、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让孩子成为孩子

曾经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攀比,让孩子憎恶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希望孩子学这学那,去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希望给孩子自己童年向往而没得到的一切……这是现在家长,包括我经常犯的毛病。我们总是希望以一种“补”的心态对待孩子。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揠苗助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年龄特点,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和要求,让孩子呆在童年里。我们应该情绪平和地对待孩子,不让孩子弥补家长童年的缺失,让孩子度过属于自己的童年。

四、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所想出的答案是:让他成长为有能力独立生活、并去追逐自己梦想的人。写到这样,我想起了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可是我们家庭的目的,不就如此吗?为了让他有能力、有勇气,独自上路,走向未来。我们最后能做的,只能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而在我们能够陪伴的日子里,则要竭尽全力,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独立生存、学会热爱生活、学会敬畏自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融入社会、学会情绪处理、学会心理梳理、学会面对挫折……学会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

印象特别深的是本书每页的页脚都写着“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能抱怨孩子有问题,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系统地学习教育方法,并应用在家庭教育上。只有掌握了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才能助孩子健康成长。和孩子相伴而行的宝贵日子,我们既要珍惜、又要重视,把家庭教育的每一件事做好,给孩子面对人生的信心和勇气,让孩子在人生的海洋里扬帆远航、乘风破浪。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二卷读后感篇二

读了29卷231页,自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有机会阅读到《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上了小学后,也不例外,这卷卷好书每学期都会拿到,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和道理,尤其是当中的一个个经典的案例,让我感受颇深,每一卷都会让人产生要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欲望,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很受用。

本学期我阅读的是《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第29卷,在读这本书时,我发现每页角上都写着“只有不懂得教育的家长,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真的让我受益良多。特别是读到对于卷“家教误区”中所提及的“用错奖励,会失去行为动力”一文,我印象深刻,对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我也深表赞同。

文中介绍了一个实验研究,针对第一组孩子,根据结果定奖励,比如考试考了第一名就能得到奖励。针对第二组孩子,强调过程定奖励,比如读完一本书、按时上学,认真做事,就能得到奖励。这两种方式和策略不同,收效大不相同。第一组“产出奖励”组的孩子,学业并没有显著提升,而投入奖励组的孩子,成绩却显著提高。这两种奖励方式的区别在哪里?一个是关注结果,为了物质奖励忽视了过程,而另一个则是关心过程,专注事件本身。两者的长远结果显而易见。

读了这篇文章后,使我明白了奖励和鼓励两者的不同,一直以来我都错误的认为只要我去要求孩子做的他做好了就给孩子奖励,鼓励的时候反而少了。 但是我也发现孩子的要求会渐渐增高,就像书中案例一样。孩子以奖励为最大内驱力,需要会膨胀,我们家长会可拍的发现物质奖励容易使孩子的行为逐步降低到只以获得奖励为目的,而忘记自己的兴趣与初衷,为奖品而行动,而对被奖励的行为本身失去兴趣,客观上阻碍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哪天没有奖励了,孩子就不愿行动了,错误地把行为作为交换奖励的筹码,把努力变成了一场交易。这样的结果一定不是我们家长的初衷,我们要让孩子牢牢记住:学习是他应该做的,他是在为自己学习,为自己努力,而不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物质奖励而去学习。

通过这篇文章我终于知道我在错误的引导孩子,这篇文章也使我懂得了不建议采取直接的物质奖励,而是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尽量避免奖励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孩子学习行为的结果,取得好成绩、有进步,我们一定要给予认同肯定;孩子学习行为的过程,认真专注、刻苦努力,我们更要鼓励支持。平时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本身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体现他做这件事存在的价格和意义,而非外因的物质价值。我们赏识孩子取得的成就和付出的辛勤,就是激发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

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这本书让我解惑,自省,我愿在学习的路上与孩子一同成长!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二卷读后感篇三

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九卷让我深有感触,特别是第72页,禁止总会产生的反作用力。禁止是一种诱惑。我们孩子有时就会这样,比如,他在学校走廊里、教室里经常蹦跑。我和老师批评他,教育他,禁止在走廊跑步,但是没用。

书中写:当父母焦虑地发出禁令时,通常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能起作用。即使无效,只会质疑“孩子是怎么回事?”却不会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于是我开始换位思考并和班主任商量,尝试新方法。男孩虽好动,但运动应该是在操场上,而不是教学楼里。如果在学校里能管住双腿,回家就有奖励,允许他在小区里跑步。想跑几圈就几圈,跑到满意开心为止。我们不干涉。慢慢地,他在小区里跑圈圈数越来越少。后来,他主动提出不想跑步,想改跳绳等其他运动。没不久,不用老师同学提醒自己就不跑了。

我要感谢这本书和班主任,给了我们新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行为。找到了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实用有效。相信通过社会、学校、家庭方方面面的努力,孩子们和家长们会一起慢慢成长,越来越好。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