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作者自身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0次与10000次的巨大差距。通过分析自身的经历,作者提出了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观点。文章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人深思。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一)
《0次与10000次》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这本书有例子,有方法,有接地气的干货,让我们学习的时候,不仅知道为什么,还知道怎么去解决为什么。
有时我们做事总是在同一件事,同一个错误里面循环,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走出旧模式,找到适合自己做舒服的方式,生活得更轻松更有意义。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二)
方法就像刀剑一样,可以伤害别人同样也可以防身。
如果这本书从光明角度去读,让坏的体验渐渐消失不在,让好的经历反复发生,重塑自己强大正常的内心,回归自我。
同样适用于pua,让坏的体验反复发生,使得对方放弃自己,重塑一个屈服黑暗的人格。
其实也是心理学上的反噬,这一切都是阴谋计划,这一切都是给你看的阳谋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三)
这是一本自我成长的好书。我是带着问题阅读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不能很好的放开自我,我为什么会觉得无力、自卑?很庆幸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小时候,他几乎没有得到过表扬,也没有机会去尝试,时至今日,他的一切都是由别人负担,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觉,就是自己太无能了。没有人相信他能做成任何事情,他也不再相信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生活充满失败,在心理学上,一直困住他的恶性循环叫做缺乏自我效能期望。因此他坚信自己是个懦夫,不相信自己能把工作做好,所以他从不努力。”
个人的感受我会记在日记里,总之这本书值得有需要的人阅读,可以找到些帮助。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四)
许多人都做过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自己的错误。
想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分清内心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直面这些问题,然后才能做出改变。
我最近压力很大。我家娃2岁了,他的情绪越来越大,总是毫无征兆的大哭,乱发脾气,有时候我就控制不住的吼他,可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真的控制不住。刚好最近看了这本书,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我的情绪开始稳定了,当然,这不是练习一次就可以终生改变你的书,需要你根据书中的方法找到对应的内心小孩,不断的与他交流安抚。
《0次与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可以让你找到内心的潜在问题,然后通过实践或者想象等方法来慢慢改变自己。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五)
案例可能在作者看来比较典型了,但是在我们神秘的东方国度这都不算事儿。并且,作者在举案例的时候忽略了事情的“因果”,都是截取的“片段”,也就导致了我对他想要阐述的东西理解困难。心理学有个不好的地方(泛指一切心理学),必要要有一个假设,最后很流行的假设是“原生家庭”,本书也不例外,很多角度观点是别的心理学家总结过的,本书作者又换了一个词语,重新总结了一遍,当然,我也不知道最初提出这个“假设”的是哪位,总之是有点审美疲劳了。
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健康乃至痊愈呢?或许因为我们不快乐吧。可是快乐这种事,依靠心理学真的能办到吗?
以前我以为可以,仔细想想也是“信念”的原因。你坚信那个“假设”,就是一种信念,可假设终究是假设,想要看清事情的本质,心理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六)
从出生到死亡,人们一直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人生脚本就被父母所书写。 在一些人的成长的过程中,严苛的父母、外界的规条,形成了其 内在的审判者,让这些人走向偏执,变得越来越不自由。 内在审判者就像一个法官,而与之对应的内在小孩就像一 个“罪犯”,这个没有得到妥帖照顾的小孩,总会听到一些声音 在说:你这样是不好的,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得为我们的婚姻负 责,你得为我们的争吵负责…… 背负着这样的沉重枷锁,一些人变得怯懦,变得不自信,变 得谨小慎微。他们本应在如花的年龄绽放光彩,结果却不得不 蜷缩在厚重的保护壳里,与梦想无缘,也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 的人 。 成年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原来成长可以带来改变,自己可以改写自己的故事脚本,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拥抱那个没有被 妥帖照顾的内在小孩,并且与内在的审判者和解。此时,他们唯 一能做的就是发展自己的成人自我,提升自己的心智化水平,改 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过不被过去限定的人生。 任丽 心理咨询师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七)
书中的一些思想引发出我思考,这是很好的;但为什么写得这么水,有的就像网文一样,让人昏昏欲睡。真是令人不爽!
以下是我读到“回避”时所产生的部分思考(还有一些如果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未免会拖拉的太长,先只说一点):
在以前,我就有一种感觉,觉得我弟和我在某种方面很相似,但又说出不来,总之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现在我明白了:那就是回避。只要一遇到让我们感觉不愉快的人或事,就激发了我们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而应对方式主要就是回避。这不仅让在事业上很难有所建树,也让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感到迷茫。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正是我们的父亲。父亲的性格暴躁且喜怒无常,在小时候经常对我们施加暴力。有时因为一点小事,他也会对我们拳脚相加。这使得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在面对他的淫威之下,只能用回避或顺从的方法来保存自身(否则可能性命不保)。虽然如今长大成人,但在出现与幼年相似的环境和事物时,还是会激发出那种记忆中强烈的创伤之痛,它放大了实际的痛苦,使我们并不理智的看待现实,这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行为产生的必然性。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八)
“你的灵魂是一个衣橱。”在《0次与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这本书中,吉塔·雅各布用这样一个看似无厘头实则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将我们头脑中飘渺的灵魂具象化。
我的衣橱好像永远是一团糟,事实上,不管是衣橱还是桌面还是背包,它们几乎没有井然有序过。我从来不觉得有问题。
直到吉塔在本书第二章《来自同年的“纠缠者”》中提到了“被宠坏的内在小孩儿”这个概念我才终于明白症结所在。
“拥有被宠坏的内在小孩的人,会缺少毅力和自律。这类人很难完成一些令人讨厌的或无聊的事情。”
回溯童年,我几乎从来没有自己找过衣服,更不用说整理衣橱,妈妈会在每一天为我准备好我需要的所有东西,我以为我是被宠爱的,其实,我早已经被宠坏了。
好在吉塔这本书没有丝毫责怪我们这些“被宠坏小孩”的意思,她只是通过诸如“衣橱”“小孩”等各种精妙的比喻来引导我们认识自己、剖析自我,毕竟只有看到来路,才能更好地走向征途。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九)
我知道生活上要求我的东西,我什么也没有带来,跟我与生俱来的仅仅是人类普遍的弱点。我把这种弱点当作我们人类的消极面有力地吸收了进来。------卡夫卡
当一个人从幼年成熟后,会有一个幼年期的孩子留在他/她的身体里,时不时蹦出来与自己对话,撒娇、哭闹、狂喜、审判,本书就是分析如何对待身体里的小孩:顺从、回避还是过度补偿?
一个很少得到认可和赞赏的童年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幼年时长期没有归属感的人,在受伤的内在小孩引导下,成年后会反复体验受伤的感觉,甚至在相对无害的情况下也会如此。
为什么我们以为身体里的小孩已经消失了,他们却又似曾相识地回到眼前来,细数桩桩件件过往时刻里的亏欠和不足,那种被忽视、被孤立的感觉重新涌上心头,原来自己一直没走出来。
原来一个成年人身体里,装了那么多小孩,他们都是饥饿的小孩。我们需要安抚他们,也需要适当地放开他们,与他们聊天、相处,让他们释放正向的信号,鼓励我们向前走,而不是统统抛弃,视而不见。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十)
我们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失控? 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范围,有时可能是遇到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不是 crash, 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现自己真的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时候会选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问题?而我到最后就是逃避。中间会经历过愤怒和发泄。到最后的逃避,其实都是消极的。一开始可能是无意识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童年模式、原生家庭的影响吧。确实没有办法回避这样的根本性原因。
这本书教我们在剖析自己的时候去识别,哪一个是受伤的小孩,哪一个是被宠坏的小孩,能不能找到那个幸福的内在小孩?找到原因,调节自己,不让自己童年的错误在下一代当中重演。
嗯,这就是我们解剖自己最重要的意义吧。 目前的我。陷在一种回避现实当中。忍不住的回避问题回避现实。因为找不到希望。是尽力了之后的无能为力,再也找不回那个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渴望自由自主的那个激情的自己。我是个受伤的小孩。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十一)
书中的一些思想能引发出我思考,这是很好的。比如其中有一篇“帮助受伤的内在小孩”,说我们不应该去压抑、去无视那个内在受伤的小孩,而相反要去面对它,凭想象建立一个情景,让现在的自己和他面对面,和他说话,去抚慰它去爱护它。。。只有这样才能治愈幼时埋藏在深处的创伤。这真是一个即新颖又奇妙的观念和方法,确实有它的道理和依据,很值得尝试;但一方面,文章又每每流于空洞无实,分析敷衍了事,刚说个大概就没下文了,难免让人昏昏欲睡。真是大失所望! 以下是我读到“回避”时所产生的部分思考(还有一些如果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未免会拖拉的太长,先只说一点): 在以前,我就有一种感觉,觉得我弟和我在某种方面很相似,但又说出不来,总之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现在我明白了:那就是回避。只要一遇到让我们感觉不愉快的人或事,就激发了我们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而应对方式主要就是回避。这不仅让在事业上很难有所建树,也让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感到迷茫。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正是我们的父亲。父亲的性格暴躁且喜怒无常,在小时候经常对我们施加暴力。有时因为一点小事,他也会对我们拳脚相加。这使得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在面对他的淫威之下,只能用回避或顺从的方法来保存自身(否则可能性命不保)。虽然如今长大成人,但在出现与幼年相似的环境和事物时,还是会激发出那种记忆中强烈的创伤之痛,它放大了实际的痛苦,使我们并不理智的看待现实,这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行为产生的必然性。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十二)
我对心理学上提到的很多练习,经常感觉排斥和难为情。一方面是因为我排斥心理学存在一种目的,把人类变成一种统一的“幸福的”人类(我认为人的痛苦、罪孽也是人类艺术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心理学提倡使用虚假的心理暗示,让当事人逃避血淋淋的现实。不过我也在怀疑我的观点是否可能是一种偏见。 尽管如此,我在看0与一万次的时候还是尝试使用了作者写到的一些工具。我开始思考,我何以如此是我。进一步联想到,对我成人后性格影响至深的时代大概是我的青年时代,那会喜欢看闲书,对上学越来越排斥,唯成绩论的家人因此与我矛盾愈演愈烈,朋友也从此疏远(似乎只有我的同学对我很关心照顾,感激!)。我身边大部分人认为,应试是年轻人唯一的,正确的出路,离开学校你就是一个失败者,面临的命运大抵就是进厂打工(这事现在想想很好笑,因为大部分人无论走没走应试本质上都面临着进“厂“打工的命运),遭人冷眼。随着我跟身边人冲突不断升级,以至于后来发生了一些极端事件,这导致我对身边一切都感到一种莫大的仇恨与失望。所以今天如果你问我我最讨厌什么,那一定是愚蠢。我见过愚昧无知的人类集体极其扭曲和荒诞的一面。 这大概也是我对大部分人都有距离感的原因,我缺少了和其他任何人亲密的能力。我的父母会指责我为什么从不主动跟他们打电话,虽然我早已与他们和解——我的内在似乎缺失了一些什么东西。 突然想到,记录下来,可以作为这本书非常不针对的书评。 读完后新的记录: 确实有很多实用价值,让自己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尝试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认识到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虽然不一定是使用作者提到的方法。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十三)
对于一个心理学小白来说 读起来确实有一点点难懂,但是很多东西很实用,前面大的篇幅讲的是 “名词解释” 用来区分“内在的小孩”以及各种审判者 感觉心理辅导老师(或者有需求的同学)读一读还蛮合适,毕竟在自己身上找这些还比较困难,前半本基本是教大家认清这些“审判者”和小孩,后半部分讲的很多处理办法。
感觉这本书会找机会读第二遍,当心里有了后期教授的处理办法 再看前面会更加通透,我们应当协调自己内心的小孩以自己的成人自我。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以及目标,书里也有很多小练习帮助自己找到“病根儿” 对症下药。
不过看完本书还有个很大的感受,虽然自我有各种“审判者” 在内,但是一切的外界攻击都子虚乌有,因为无论美与丑都是主观的(同时意识到我们其实都没有问题,也不要疯狂的“对号入座”找自己的所谓问题,顺其自然),我们观察自己经常用的不是自己的眼睛,而是别人,问题不在于我们,在于我们内化了他人在我们儿时贬低的目光。
我们要把喜欢和不喜欢列成清单,可以分析和意识到自己现在or曾经的处境。
要对自己诚实,感受自己的愿望和需求。给自己详细具体的指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有成人的自我,不要一味的被“小孩”控制,要找到自己和别人的需求的平衡点。
总之我们要拿出勇气面对自己,大部分人的那10000次都来自于原生家庭,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父亲母亲,去治愈和爱护自己,愿看过这本书的姐妹们 生活的更轻松,更有意义。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十四)
有些人常常学不会拒绝,总是一次次被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有些人总是一次次在感情中遇到渣男,似乎拥有吸渣体质;
当一次次犯下曾经已经犯过的错误时,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似乎也成了空话,不得不承认,这些不断犯下的错误让人感到十分气馁和沮丧。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0次与10000次》的作者认为,我们不断跑进同一个死胡同的原因就深藏在我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因为一个童年幸福的小孩在成年后往往也会更加情绪稳定,进入正向的循环,而一个童年不幸的小孩,在成年后则更容易被负面情绪缠身,令自己陷入困境。但其实,这些一次次重复犯下的错误并非无迹可寻。
对此,德国心理学家吉塔·雅各布提出并建立了“图式疗法”来帮助人们找到问题的核心,这一疗法认为我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都受各种模式的牵引,我们的弱点和强项也都深藏其中,这就是我们一直跑进同一个死胡同的原因。
虽然这一疗法十分有效,可并非每个人都有精力去找专业咨询师来提供帮助,不过作者写下了这本书,并在里面提供了35个具体的练习方法以及9张练习单,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核心以及一系列不愉快情绪的来源。人要学会感知和正视自己以及他人的需求。
如果想要拥有平衡健康的心理状态,那就要在自我与他人的需求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学会以正确的应对方式去处理负面情绪,而非一味地放纵、逃避或者顺从于那些负面情绪。
0次与10000次读后感(十五)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会无.数.次钻进同一个死胡同
0次与10000次
7.6
[德] 吉塔·雅各布(Gitta Jacob) / 2021 / 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