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通过介绍秦俑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文化价值,展现了秦朝的辉煌文明和丰富历史。文章指出,秦俑是中国古代士兵和官员的墓葬,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通过研究秦俑,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一)
刚拿到《寻秦记》的时候,我见到了我那时人民,他们本应璀璨而辉煌,却在历史的风尘中暗暗褪色。我是千古第一皇帝,我拥有我都未曾抵达的疆域,我愿意用一生再去探寻,如果我依然活着。我很想长生,那些丹药炼制的精灵,狠狠地勾走我的魂魄,我庞大的帝国梦想没有同我一起幻灭,我好想回到过去,那个没有魔法的世界。
这本书的装帧十分优秀,还有特写的卡片,让我看到千年岁月里我的人民的血脉未曾断灭。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二)
1989年,骊山脚下,站着刚刚被尘土飞扬的公交车撇下的年轻的许老师,和她的同窗申先生;2023年,已经从事考古研究30余载、历经兵马俑、秦陵和咸阳城遗址几大考古项目的老许,携手申老师Junior,带来了这本厚实精美的《寻秦迹》。不免令人赞叹,像许老师这样的中国考古研究员们,是怎样将自己火热的青春,一日复一日地,投诸拨开历史尘埃这样伟大而琐碎的事业中的。借用本书的画风,这真是令人瑞思拜(respect,尊敬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三)
把考古写的如此有趣的一本书。 曾经去过兵马俑 留下的印象仅仅是汗流浃背和人山人海,完全没有机会静下来仔细的欣赏。 这本书带我们完成了这个愿望。 包括墓室的图例直观的复原了兵马俑最原始的样子。 当然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兵马俑。正如作者反复提到的陶俑恐怕是其中价值相对最低的,反倒是各种镌刻铭文,遗迹,物勒工名等等才给人们以完整的图像。 作者由此又发散出许多历史典故和考古轶事。引人入胜。 本书装帧亦十分精美。 值得收藏!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四)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这本书是一本介绍性的科普性书籍,主要是借助秦兵马俑来向读者介绍一些秦朝相关的历史知识。 作为一本科普图书而言,这本书是比较优秀的了。评判一本科普作品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书籍本身的专业性以及读者阅读起来的通俗性。而本书就将这两者结合的不错。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许卫红女士,她是资深的考古学专家,多年深耕于考古现场,积累了众多资料以及经验。还有一位是她的女儿申珅,她是全国第一位中小学博物馆专职教师,一直走在科普程度道路上。二人倾力写就的书,自然不会差。 本书呈现了考古现场的一手资料,结合近年秦汉考古重大发现,收录了大量考古现场的珍贵照片、珍贵文物照片和专业考古绘图,可以让读者打破对秦始皇的历史滤镜,直面大秦王朝历史本真。 书中很多地方写到了许卫红女士参与挖掘秦兵马俑时的场景,兵马俑坑的宏大,考古人员的慎重都通过作者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了解到了很多平日里难以接触到的考古的现场情况。 看完这本书,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作者的诚意,同时也了解很多关于秦朝的知识,期待作者之后的作品!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五)
新年第一本——《寻秦迹》,乍一看好像古天乐主演的那部经典电视剧,听名字又好像一部历史小说,实则是由一对考古专家母女共同完成的、写给非专业人士的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到秦朝文明的作品。 首先,兵马俑坑不是真的“坑”。许卫红教授和申坤老师告诉我们,兵马俑坑展现在我们面前是地下的坑洞,可在建成之初,都是相对独立、局部相通、各有功能的“营房”。 其次,我去过两次兵马俑坑,听导游说兵马俑下面的土是经过翻炒的“熟土”,因此上面寸草不生,当时大为震惊。相信也有朋友听过这个震撼的说法吧? 专家在书中也书中也对此进行了“辟谣”,“生土”、“熟土”是考古的行业术语,是指这一层土中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不是“炒熟”了的意思。 想必考古专家们看到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时常感到哭笑不得吧哈哈哈哈 各种媒体中对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的说法、解读很多,记得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一位考古工作者在兵马俑嘴唇上意外发现的一枚完整的指纹,感受到了与古人的连接。 这次通读《寻秦迹》全书下来,这种悸动又增加了很多,阅读体验很轻松,易读性很强,能和去景点参观时的记忆结合起来。 书籍的装帧是裸脊线装的,可以平摊开来,图片资料很多,整本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就像那段历史一样厚重而扎实。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六)
岁月浮尘挥尽,露出历史的真面目。最让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大秦朝。
这一本《寻秦迹》,许卫红老师携手女儿申坤,两代从事文物和教育的女性,一起将深情岁月奉献在对秦俑的追寻记载中。
许老师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参加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发掘20余年,担任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领队,现任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考古领队。天呐!我羡慕她!可以与最珍贵的文物对面而语,可以将一腔热情全部倾注于一件爱好的工作中。她讲述的兵马俑的一切,让我听的入了迷。这是一次深情的科普,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演说。
“观众进入兵马俑一号坑展厅,来不及做好心理准备,陶俑群“唰”地扑过来。真人大小,栩栩如生,猛然间传导了一股气势,它让人慌乱,使人震撼,心怦怦在跳,血脉偾张,荷尔蒙高涨,厉害啊,大秦帝国!”
我看到的是文字,似乎耳边听到了这讲解,激昂,振奋,镇定又带着骄傲自豪。这是作者的心声吧!多少年来面对着这样厚重的历史,面对古迹的伤损和修复工作,面对无数观众,面对全世界的目光……说也说不完的刹那层层密密叠加在岁月的长河中,就这样汹涌澎湃捧到读者面前。
这本太震撼了。我似乎跟随着考古学者们一起面对面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秦俑,他们穿越千年,带着身上的伤痛,而考古工作者就像良医妙手回春,付出全部心血,倾听着秦俑们带来的千年风霜尘土,全力保护着秦俑的健康安全。
我要好好读!读懂了这一本,再去看兵马俑,更有不一样的感受在心头了。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七)
本书的作者很有意思,开篇介绍到是一堆母女进行的合作。更偏向学术的许卫红领队(妈妈)和更偏向大众化阅读的申珅老师(女儿)。两个人分别发挥自己的所长把彼此都热爱的考古知识和经历用本书展现给我们。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前期的考古内容、兵马俑整体的建筑、考古出土内容的细节、兵器的详解以及通过兵马俑的延伸故事。
全文通俗易通,配有大量的图片,与其说是阅读,更像是进行一场丰盛的博物馆展览,令我大饱眼福,更是接触了很多细节的知识。
感谢这样一对热爱考古和兵马俑的母女,希望中国的考古更有更好的发现。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八)
很幸运能被鉴书团选中为本书写书评,本书的装帧真的特别精美,排版设计老少皆宜。
这是由一对母女写著的书,书名也非常巧妙的选用了千禧年初非常火热的电视剧《寻秦记》同音字。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是一部深入探索秦朝历史与文化的书籍,作者通过分析秦俑这一重要考古发现,带领读者走进秦朝的世界。
这本书以秦俑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秦俑的造型、服饰、武器和阵列,作者揭示了秦朝严格的制度与高效的军事组织,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历史真相。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秦朝的文化艺术、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秦朝世界。此外,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实证资料和考古发现,使得论述更具说服力。
读完这本书,我对秦朝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还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秦朝历史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见解,让读者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不妨一读这本书,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不少收获。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九)
《寻秦迹》这本书一改我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认识,以前一直认为那些兵马俑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秦俑坑里,除了展现那个时代的军事成就,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了。在《寻秦迹》这本书中,许卫红,申珅告诉我们,通过秦俑,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
秦俑展现了秦朝的审美观念。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秦朝的审美价值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通过那些陶俑的造型设计看出来。秦俑的制作工艺精湛,形态逼真,细节精致,一方面展现了秦朝工艺技术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秦俑的形态,表情和服饰等元素,可以了解到秦朝的审美取向。另外秦俑也展现了整体美,这种整体美是否也体现出秦朝对集体力量的崇尚,我们在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上追求的整齐划一的团体操或许就是源自秦朝。
在这本书中,有专门一章介绍了秦朝的兵器,好的兵器的产生,其背后的制作工艺非常重要。我们固然可以从秦俑了解到秦朝剑、矛、戈、戟这些兵器的特点和区别,但更应该知道这些兵器是这么产生的,为啥有强大的杀伤力,助力虎狼之师横扫天下。兵器制造需要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包括冶炼、锻造、淬火、装配等环节,每道工序都需要严格的把控和检验,确保兵器的质量和性能。兵器的背后所反映的是秦朝在当时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技术。
秦始皇兵马俑除了那些陶俑,兵马俑坑建筑也值得深入研究,这本书也有一章探讨了这个问题。我们关注兵马俑坑建筑,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兵马俑坑建筑规模与布局以及建筑技术。坑洞的挖掘,以及坑洞的排水和通风系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秦朝时期的土方技术。就像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一样,秦人只有在掌握了先进的土方技术,管理技术情况下,才能修建出恢弘的秦始皇陵。对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和布局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秦朝军事制度的特点。
《寻秦迹》这本书不仅适合对考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也适合对秦朝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通过秦始皇兵马俑这个载体,向我们还原了两千年前秦朝的历史面貌。因为历史久远,秦朝慢慢隐藏在历史迷雾之中,而秦始皇兵马俑却依然矗立在我们面前。许卫红老师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透过兵马俑可以看秦朝。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十)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自发现以来就汇聚了全世界的目光,与其相关的文娱作品也不计其数。记得看过一个电影叫《古今大战秦俑情》,影片里的秦俑都是用真人泥封的,当时还真信了。对那个遥远的朝代充满了浪漫的幻想,觉得秦朝的技术水平肯定远高于现代。 当年第一次来到兵马俑博物馆,被秦俑栩栩如生的形态和庄严的队列排布所深深震撼。看着他们的眼睛仿佛真的能够穿越千年。但秦俑对于我们普通人终究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而专业的考古专家眼中的秦俑又是怎样的呢?《寻秦迹》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以一个考古人的视角讲述了兵马俑的故事。 作者从兵马俑坑的建筑,制作兵马俑的匠人以及兵马俑中的各种兵器等方面入手。为我们逼真的描绘了一幅庞大的秦俑建造画面。作者的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有理有据。秦俑热火朝天的建造过程仿佛就在眼前。同时作者以其渊博的历史考古知识,让我们透过兵马俑看到了兵马俑后面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以及背后那个强大的秦国帝国。 很喜欢书中严密的推理,让兵马俑的故事不再悬浮。让他们的伟大变得那么的真实。作为一本科普读物,语言相对比较易懂,介绍兵马俑的同时,还科普了许多考古的专业知识。看了之后很有收获。 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考古事业的热爱,这份热爱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毕竟考古是辛苦的,考古专业是冷门的,那种可以穿越历史与古人对话的就感可能只有考古人才会明白吧。 虽然两位作者已经尽力平易近人,但是还是觉得注释有些少,可以再增加一些,同时语言的逻辑性也可以再加强一点,这样读起来也许会更顺畅。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十一)
书刚到手粗略翻看时见插图、装帧丰富精美,随书附赠了藏书票、明信片等,很多语句也都通俗轻松,差点让我误判了本书的专业性与科普深度。兵马俑曾经对我来说虽然熟悉、但更多是偏于符号化的印象,这一次完整而充实的阅读体验让我对秦的了解深入不少,也非常荣幸能在第一时间读到这本新鲜出炉的作品。
初看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章题页的大幅兵马俑肖像:作为游客都是从远处俯视成列的军队,突然以平视的角度近近端详,不免震撼于他们的鲜活与真实。本书的切入亦是如此,作者长期亲历了相关发掘研究工作,才会从真正“平视”的视角端详两千年前的面孔,去探寻他们的鲜活人生。
本书从兵马俑的考古发掘入手进行介绍,从而扩展到与秦有关的方方面面:
1.兵马俑的建筑
我们普遍印象中陪葬坑是“挖”出来的、应该低于地平面,但没想到营建之初是“半地下”的深度;兵马俑除了陶俑本身外,还有支撑起陪葬坑的“建筑”部分。我对书中篷木、立柱、夯土墙的木材来源、金属构件等分析印象很深刻,考古研究的焦点从来都不止于贵重华丽的物件,所有来源于那个时代的东西都暗藏玄机,可以从中到处一段原委。
2.秦朝真正的烟火生活
毕竟距今也已两千多年,秦朝对我们来说总是有些遥远陌生的。既往的印象可能是骁勇善战、律政严苛,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真正的历史永远都是由一个个真实的人组成的,在捡拾出匠工们的生活用品、清理出他们的墓葬、看见陶俑上的刻字指痕后,隐约也能透过历史的烟尘嗅到鲜活的烟火气息。
3.考古工作的点滴
本书对考古方法的科普和工作体验的分享也不失为一大亮点。此前我去参观陕西考古博物馆时就感觉耳目一新,以前只关注到了文物本身,它们如何被发现、怎样被断识、又印照出怎样的史实也有如此多的委婉曲折。考古工作者们眼明心细,野外艰苦的环境下也能一点点清理还原出这么多的残片,着实不易。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十二)
看书时间:2023年12月30-31日
这本《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是一本考古题材的著作,内容偏小众,但是读起来并不枯燥。这本书是由一对母女共同写作完成,母亲许卫红是一个考古学家,女儿申珅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硕士。母亲负责撰写专业的内容,女儿则负责把这些内容编辑成普罗大众都能看明白的文字。不得不说,这种“上阵母女兵”的组合还是蛮新颖的,最后成书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考古学家就是拿个锄头,这里挖挖,那里挖挖。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可没有这么简单,他们致力于探索历史文物,尤其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并以此对历史的发展方向和历史事件做出合理化的推测。也就是说,考古学家不光要看到“物”,还要看到“物”和“物”之间的联系。比如他们在一个地方看到好几个鞋印,他们就要推测出这些鞋印的主人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以及社会地位等等,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以物见人”,借助发掘所见的“物”,运用情境理论方法见人,既不能没发现事物之间的情境关系,也不能过度推演,把考古研究成玄学。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对考古研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虽然我们未必会从事这个行业,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考古研究的方法,以及我们书本上的历史事件是怎么来的,这对我们学习历史也是大有裨益的。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十三)
我之前有一阵疯狂迷恋考古类书籍,因为无论是墓葬壁画还是出土文物都能从技法、工艺、形象等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思想、生活和社会制度,比硬生生的历史读物要有趣多了。例如,从一幅刘德培暴动的扇面,看出清末老百姓心中的是与非、爱与憎;从美国淘金时代拍摄的国人照片,看出清末华人生存的窘迫。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是在考古发掘兵马俑坑的过程中对秦朝历史、文化的溯源。我曾经也去西安参观过兵马俑,但是从上方俯瞰坑中的兵马俑,除了被规模所震撼,其他全然不知,本书作者参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发掘20余年,从俑坑布局、用途到土木工程,从陶俑陪葬礼制到修建秦陵的工匠生活,从文物修复到文物比较与复原等多方面问题入手,通过考古的方式一一解答,可以说内容全面且丰富。
胡适曾经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考古类书籍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作者一步步从古籍、文物中推测出历史的过程。你知道吗?兵马俑坑修建好后没多久就遭受过水淹和火烧的破坏,也正因为此,用于支撑的木质结构被炭化了,才得以保存下木材的特性,从而推断出所用为杉属树木。再从挖掘出的扒钉和金属构件,结合《三辅黄图》、《晏子春秋》等古籍,还原出秦朝建筑示意图。这一整个过程让人看得过瘾。
最后,引用李开元老师的话,“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基于史料对往事的推想。”如何可以更接近历史的真相?那就是不断地挖掘史料。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十四)
先夸下书本的装帧设计,线装大开本,全彩,而且每个章节页都是黑底,符合秦人尚黑的传统,质感这块拉满。
这本书比较特别是母女两人合著,母亲是考古专业人士,女儿则从事考古科普,使得佶屈聱牙的专业知识能让普通人轻松阅读。
本书依托诸多考古证据,提出了一个与大众印象不同的观点:
秦始皇陵规模庞大,但整个工程并算不上精品,而兵马俑只是一般物件。
兵马俑坑位于陵园最外层,甚至是在外墙之外,在陪葬品中,远比不上出土的铜鼎和铜车马精美。被发掘的兵马俑许多在下葬的时候就有损伤,工匠用了蛋清+动物胶来粘黏,最后用陶粉上色掩盖接口。感谢睡虎地秦简的出土,繁苛的秦法得以保留下诸多细节:歪斜的车轮校正后可以再用,磨损的衣物取能用的部分再拼接使用,必须用到没法用了再废弃。很明显秦法推崇物尽其用,所以没什么实际用途注定长埋地下的兵马俑,即使有损坏也修补修补交差了事。
我仿佛看见两千年前的打工人,被deadline追赶着完成一个有一个陶俑。(这个完不成真的会死)
用手办来打比方,兵马俑就是量贩,青铜器才是限定。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考古的热爱,被误解的委屈,坚守的热忱,仅仅一个秦始皇陵就延续了几十年挖掘研究,至今还在继续。感谢无数不知名的考古人,我们才能得知两千多年前,那被尘封的细节。
《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读后感(十五)
《寻秦迹》借用了之前很火的一部穿越剧《寻秦记》的谐音,讲述的却是一段秦俑考古科普之旅。
《寻秦迹》由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领队许卫红与考古专家申珅携手合作,以沉浸式的方式还原考古现场。通过她们的笔记,读者被带到发掘现场,亲身感受历史的脉搏。书中大量的考古现场照片、文物照片和专业考古绘图,真实而直观地展示了秦始皇时代的风貌。
书中通过充实的一手资料,以及结合最新的秦汉考古发现,生动地呈现了兵马俑的历史面貌。这些石兵石马仿佛在向我们述说着秦朝的兴衰,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场会说话的冒险。
书中深刻地解读了兵马俑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不仅仅是军队的象征,更是一种文明的表达。通过这些雕塑,我们看到了秦王朝为华夏文明种下的音符,找到了中华文明传承不衰的源动力。
或许是为了让“枯燥”的考古知识变得“有趣”,语句用词跟随年轻人的潮流,但有时候却显得有些过于用力,读者会感到信息上下文的缺失。
比如子楚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五页第三段“如果不是子楚为了王位抛下妻儿私自回国,嬴政在邯郸还属于幸福少年那拨儿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父子分离的痛苦,为嬴政争取到了在政界起飞的平台。子楚回国后登上王位,于是乎嬴政得以在13岁名正言顺地成为新秦王,想想还是很划算的。”
或许,可以将第三段开头修改为:“如果不是因为嬴政的父亲子楚为了王位抛下妻儿私自回国,嬴政在邯郸还属于幸福少年那拨儿的。”这样才能科普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