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探讨了死亡在人类文化和心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课程从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解析了死亡的本质和意义,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死亡的探讨,人们更加珍惜生命,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短暂。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一
看了《耶鲁大学公开课哲学科:死亡》后我简直震惊了,这教授的思想深度和比喻的幼稚简直就是有点自杀倾向的小学生水平。尼玛还画笛卡尔坐标,你拍死亡诗社呢?你这水平进心理辅导室够用吗?更别提诠释日本的死亡文化和价值哲学了,连提鞋都不配!耶鲁大学教授是怎么当上的?靠给纽约时报写书评当上的?
看到毫无水准又假装自己知道苦难的白左舒服地坐在耶鲁讲台上洋洋得意地口吐唾沫星子比看见带鱼横行微博还伤心。觉得十九世纪真的结束了,现在是弱智与无赖一起粉墨登台的小丑年代。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本哲学著作,它摒弃了人类复杂的情感和宗教信仰给出的权威答案,从一个纯粹理性的角度,围绕诸多关于死亡的话题展开了讨论。
我们去审视、思考、触碰死亡,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去生活,或许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向死而生”。
当然,人类有着丰富的情感,面对死亡,终究不是仅仅用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便能够认知和掌控的。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三
第一讲:
介绍课程的大概情况。之后会讨论关于如何看待死亡,永生,自杀等问题。老师希望能带领着学生一起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多去阅读课后的材料在讨论课上多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于别人讨论交流争论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有了更全面正确多样的看法。excellent,good,satisfactory的评分等级。三次作业,如果可以看出明显的进步,可以改变比重得到更好成绩。这是一门哲学入门课,很多来上课的以前都没有学过,所以一开始差,不懂是没关系的。老师想看到的是经过学习之后的进步。
哎,那些问题,思考了真的有用吗。学习了思考了有想法了,真的会对人生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吗? 我希望如此啊。因为总觉得自己以前看人生看社会看别人看自身真是太幼稚肤浅了。希望能通过这些公开课提升一下自己的思想境界啊。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四
课堂笔记类:好处是绝对比你看视频快。
仔细考虑,我们所惯常认为的概念有许多是含糊不清的。什么叫死亡?什么是人?如何判断一件事物是否存在?死亡是否是坏处?如何判定一件事是坏的?
作者讨论的死亡显然是与肉体具有强相关性的。所以纯粹的唯心主义或者中立一元论被省略掉了。或许读者也可以这个方面重新考虑作者的问题?
未必是作者的答案很重要,或许作者的问题才是关键。当然,也许有人认为死亡是超越理性的,或者人类的理性在死亡面前不值一提。呃,那样的话本书真的没有帮助。
“我的解释是最正确的!为什么?呃,它就是正确的。”这样的人很烦。
或许有人会对死亡有着更正确的理解,但是请务必告诉别人为什么。否则别人为何要相信你呢。也许有人会高冷的说,爱信不信!那么或许如你所愿吧。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五
最近在读这本书。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每当冒出一点念头,就放在微博上了。
与大家做一个分享吧:
请关注@陈鼎FreeMan,#夜读笔记#板块。
#夜读笔记#谈到死亡,就会谈到灵魂这个话题,因为似乎有了灵魂,人类的生命就有了继续存活的价值。但是,到底什么是灵魂呢?Soul?Mind?Idea?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我理解中的灵魂。万物有灵。其实动物都有灵魂吧。只是人类的脑科学貌似到现在还没有对此有很深入的研究,搞不清,为何我们能思考吧!
#夜读笔记#关于死亡:这本书提到,关于灵魂和肉体持二元论的人(即把灵魂和肉体严格区分开的人)认为,人仅仅是灵魂,肉体与灵魂虽然紧紧相连,但是人仅仅是灵魂。所以,由此得出,肉体的消失,与灵魂无关。从死亡恐惧的角度看,这种论调恰恰是惧怕死亡的表现,因为持此观点,人便可以“永生”了。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六
最近在看耶鲁公开课《死亡》,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就是永生不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这让我们很不理解,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儿等待你去尝试,怎么会痛苦呢?作者是这么解释的,永生意味着你有无限的时间,一开始你可以尽情地去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但是最终你是会玩腻的。在无限的时间里,你把相同的事情做了一遍又一遍,到最后你只会感到无聊,生无可恋,陷入无边无际的痛苦之中。我们可以追求更长的寿命,使自己能够去体验更多美好的事物,但是不应该去追求永生。
我们没有长生不老过,所以对此难以理解,谈论永生是否痛苦,和夏虫语冰也差不多。但不妨把这个尺度缩小,也许就能够理解永生的痛苦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有一本小说叫做《象棋的故事》,小说主人公是一个象棋水平堪比世界冠军的高手。而他练就这一身本领的方式却痛苦不堪。主人公被抓进了监狱,然后与世隔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一本象棋棋谱,在漫长的监禁岁月里,只有这本棋谱相伴。于是他就像闭关修炼一样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最终成为象棋高手。他说他感谢偷到的是一本棋谱,如果是一本小说,等他倒背如流之后岂不是就生无可恋了?
如果把时间尺度放到无限长,那么无论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恐怕也终究像是一个牢笼,终有一天,那丰富多彩会变成索然无味,接下来就是无边无际的痛苦。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七
死亡 是个沉重的话题 却也是人类最关心 最大众 最敏感的的话题之一
《1024》终极进化曾提到 关于人类三大终极目标:改变物的性质 学会飞翔和永生 前两个已经被炼金术士(化学家)和机械工程师实现 但对于死亡 上古至今无人能够幸免 寻求长生永生也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本书并不是想给读者关于死亡的慰藉 如果你想从中得到安慰 你就错了! 卡根教授转移了你的注意力 他想让大家习得的是哲学思考的能力 听他的课和读这本书 能真正让你搁置的大脑运动起来 让大脑流汗 尤其是笛卡尔和柏拉图关于灵魂论证的两章特别精彩 卡根教授在论证中左右互搏 正反两方一人战斗 包袱层叠抖落出来 有费脑和阅读的超级快感 就像村上《冷酷仙境》中的“计算士” 在口袋里放两把硬币 同时计算的牛掰训练方法
最近特别流行囚徒健身那种无器械锻炼身体的方法 读卡根教授的书就像用无器械训练大脑 不过一些读者可能在读第一章的时候就被打败了 这说明你太久没有训练自己大脑 清晰独立的思考 不要着急 坚持读两遍或坚持进行下去 这就像减肚子上的赘肉 前三天的你是看不到效果的 坚持训练 效果才能让你惊艳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八
9分
这是一场开始于十年前的阅读。
记得十几年前是一个网络公开课突然火热的时段,印象中当时有两个课程特别热,它们是哈佛大学的《公正》和耶鲁大学的《死亡》。
视频课之后,国内顺势引进了两个课程的对应书籍,其中之一就是最近刚读完的这本《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不过因为个人工作的关系,十几年前的视频课我只是开了个头就没能继续看下去,读完《公正》大概是在2012、2013年的样子,而等到读完这本《死亡》就已经到了2023……
回头来看,这两个课程,或者说对这两个话题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于知识和教学的看法。它们让那时的我了解到,原来课堂教学也可以探讨这些并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
那么,说回《死亡》。
我想,与其说这是一本研究“死亡”的书,不如说它是以“死亡”这个话题为线索,串起并探讨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哲学问题。比如什么是二元论、什么是物理主义,又比如笛卡尔、柏拉图这些人关于死亡表达了什么见解……
额……这看起来好像有点枯燥的样子啊……
不过作者其实并不是个只会背概念的老学究(也许从长喜欢盘腿坐在讲台上上课也能看出来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九
谢尔萨根的这门课是去年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的,当时这个坐在课桌上的老头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呢,由于死亡和当时我那个great dream里面的场景有比较强的相关性,所以就看了一讲,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就一直没看下去。
直到这次在北京招聘的时候,重新看到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用哲学的方式对和死亡相关的概念以及观点进行了一场思辨。比如灵魂是否存在,比如死亡为什么是坏的,比如自杀是不是道德的。
一方面让我对于过去听到过或者相信过的一些观点以及概念进行了一次科普,另外一方面也使我能够重新思考了自己到底是什么观点。
不管作者是怎么样的,我觉得现在我的观点是物理主义的,不相信灵魂的,对生命的观点是保守乐观的(即生命本身是有价值的,但并不是只要活着就一定是好的)
所以,我也支持某些特定场合自杀是道德的(当然我自己在忧郁症时的自杀的念头完全是不道德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正好是我试图在push自己想应该怎样提升自己阅读的收获,所以花了不少力气作背景调查,比如作者本身关注的是伦理学。
而他的导师Thomas Nagel,又是philosophy of mind的研究者。笛卡儿是二元主义的鼻祖,斯宾诺莎是物理主义的鼻祖。甚至还看了一些
关于有机物产生的理论(同样的问题是一元的还是两元的)
这样的做法令我觉得收获颇多,以后需要坚持。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十
同为在中国具有很大影响的耶鲁大学知名公开课,中国听众或者读者给谢丽卡根的《死亡》评价不似桑德尔的《公正》那般呈现一边倒的赞扬之声,而是褒贬不一,既有赞扬也有批判。豆瓣读书上有网友如此评价“冲着耶鲁公开课的名气列入阅读计划,看完后但很失望。文中举例生硬不贴切,切入点也很随意。文中几乎无逻辑可言,都是讲者自以为然的想法。这本书实在是糟糕透了,气愤中读完,与桑德尔的《公正》相比,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啊。”也有赞扬的评价,比如“看起来就比哈佛幸福课高大上,关于死亡的哲学讨论,但也不会太艰涩。一层层为人拨开死亡的意义,提到灵魂、自我、自杀、永生等与死亡密切相关的话题,教人客观面对生死。珍惜每一天,坦然面对潮起潮落!”我无意对谢丽卡根的《死亡》评说论道,事实是我也只是对内容具有粗浅的理解。故而我不打算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倒是想说说因这本书所引起的几个想法。
第一个想法是:我们学了十几年,看了无数的书、思考了无数个问题,可一直以来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或许不应该是一个答案或者标准答案,而应是寻求一个最佳解释。
第二个想法是:思维是一堵墙。我们所避无可避的一个问题是经验积累永远受到思维惯性的制约,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软化思维惯性或者扩张思维惯性的圈子。
第三个想法是:因果律作为一种决定论,它能解释很多现实的客观现象,但根本地,因果律是不符合逻辑的,至少量子物理表明了物理法则不是一种决定论,因果律在粒子运动中只能被颠覆而非被证明。
第四个想法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终有一死,人的一生只是一个过程或时间片段,如果把时间当作一个整体,比如一米长的标尺,我们的一生就只能是标尺上的一个小点,那么我们在这一小点的范围内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目的是什么?或者问得细点,我们看书的目的是什么?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十一
哈佛出了一个幸福课,没想到耶鲁出了一个死亡课。出于好奇,我将幸福课的视频放在一边,拿起了这本看似抽象却充满逻辑思辨的死亡课。
说到死亡,那就必然会想到生命。那么,你有想过是什么赋予了肉体生命?又是什么在给我们的肉体下命令完成一系列的行动呢?是灵魂吗?灵魂真的存在吗?二元论认为灵魂和肉体是相互独立的,当灵魂失去了对肉体下达命令的能力时,肉体也就失去了生命。那么,当肉体失去生命时,灵魂又去了哪里?为什么灵魂要依托于肉体而存在。作者以这种层层深入提问的方式将一系列关于生命、灵魂、死亡的思考完全展示在我们面前。
这是一本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细思极恐却又无言以对的书。让人在折服于作者强大的逻辑和专业剖析的同时,开始思考死亡的真正意义。
本书主要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即:灵魂是否真的存在?
我们相信灵魂的原因,是为了解释自由意志。人和机器人的区别在哪里?作者认为人有一种纯粹肉体没有的特殊能力,它是物理主义者无法解释的,这就是思考的能力,推理的能力。人有信念和欲望,他们有策略,他们有计划,他们推断该做什么。人能感觉到情绪,我们能爱,我们会害怕,但机器人显然不会。物理的事物感觉不到情绪,所以我们必然不只是拥有物理的东西。
推论:1、我们拥有自由意志。2、遵循绝对论的东西不可能拥有自由意志。3、所有纯粹的物理系统都遵循决定论。4、所以,我们不是纯粹的物理系统
但以上三个前提不一定正确,所以还是不能推论出灵魂的存在。
假如灵魂存在,那么物质影响精神,物质世界的肉体死亡影响到精神的死亡。当肉体死后灵魂是否还活着,它能存活多久,会永远存活吗?
这本书我还只看了3分之一,暂且先写到这里。等我有足够的勇气继续虐自己的脑神经时,我会再次更新感想。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十二
如何向死而生?喜欢作者书中引用的例子(摘自库尔特·冯内古特《猫的摇篮》),先引用如下: 上帝创造泥土。 上帝感到有点孤独。 于是上帝对一些泥土说: “坐起来!”“看看我创造的一切,” 上帝说,“山峦,海洋,天空,星辰。” 我就是那些坐起来环视四周的泥土。 幸运的我,幸运的泥土。 我,泥土,坐起来,见到了上帝完成的伟业。 干得好,上帝!唯有你才能胜任这一切,上帝! 我肯定力不能及。 跟你比我不足挂齿。 只有在想到那些甚至都没有坐起来环视四周的泥土时,我才产生些许的自尊。 我收获如此丰厚,而大多数的泥土却收获如此微薄。 谢谢您赐予我荣耀! 现在泥土再次躺下,入睡。 如何向死而生,自身感悟: 1、 人终有一死,死亡对于个体而言,意味着体验消亡、归零,没有体验,便谈不上痛苦。且人生长短难以预料,死亡也许旦夕降至,对于不可控的确然结局,坦然面对。 2、 摒弃人生的结果导向(因为结果都是死亡),应以过程导向。在有限的人生光阴里,珍惜每一寸光阴,多听从内心,在过程中更多去体验,去尝试,让人生更为丰富。 3、 人生幸福不仅在于长度,更在于深度(对人生有较深了解,不糊涂),高度(人生外在成就),热度(对生命的热爱)。尤其是创造出一些产生持续成就感或价值感的事情,比如重大成就,兴趣。因此,大目标和小目标结合是较合适的人生策略。不然有高风险的大目标一旦达不成,人生便会陷入极度失望;或者全是油盐酱醋的小目标,成就感不会持续,人生也显得平庸无奇。 4、 人生旦夕祸福,宠辱不惊,宁静淡泊,尽人事,听天命。 5、 知足常乐,人生时不时需要这样。 6、 人生而不平等,最终结果也不会平等。攀比虚荣毫无意义,更多应是掌握人生和做事的根本规律,从现实出发,暗自努力,做好自己足矣。万物自有规律,急躁没用。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十三
我的乐章
——读《死亡》后的思考
这本书的亮点就是谢利教会了我思考的方法,让我自己思考死亡的本质。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或者是泛泛的介绍各种死亡哲学。
思考死亡,就是要明确三个问题:死亡的主体我是什么;死亡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应该如何面对。以下是我思考的结果:
我是肉体弹奏的和谐的乐章。如果没有肉体的弹奏,就不会有我和谐的心灵。外界可以对我的肉体产生影响,比如砍掉我的一条腿。这必然会对我的心灵和思考方式产生影响,也即乐章会有所变化。其它肉体弹奏的乐章,无论多么与我的乐章一致,均不是我;我的肉体演奏中断后重新开始弹奏的乐章,也不是我。我存活于连贯的演奏动作之中,可能被演奏的乐器变化所影响,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作为人生的终结,死亡的坏处究竟在哪里?死亡本身并不代表痛苦,死亡的坏处仅仅体现在机会成本上。即我我一旦死亡,就失去了经历其它所有美好事物的可能性。这可能是死亡唯一的坏处,导致死亡的痛苦并不在考虑死亡本身坏处的可能性之内。这就导出了享乐主义,人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体验快乐,死亡剥夺了我体验快乐的机会,因此死亡是一件我不想经历的坏事。
如果再给我一次活的机会,我是不是会活得更好一些?我可以让我的生命只有十年,每十年假设自己死亡一次,重新开始。也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只有一年,每一年让自己死亡一次,重新开始。通过死亡来让自己更好地体验人生,更加感激宇宙赐予我的短暂的生命,因为它本来可以什么都不给我,我也不会有痛苦。
思考到此结束,书中还有几个有趣的观点:
1.人无法想象自己的死亡。无论我怎么想象自己死后的样子,我其实都在一边看着,那里躺着的只是一具肉体。
2.相对于过去的不存在,我们更在意未来的不存在。人们觉得仅仅只允许享受一小口美味的大餐比完全不给享受要痛苦的多。通过极限法很容易就得出这一口越小,就越痛苦,当这一口为0的时候,痛苦消失了。似乎像一条渐近线?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他没有想到渐近线的理论。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十四
非常精彩的有关于死亡的哲学书,汇集了历史上很多有关死亡的哲学问题的思考,但毕竟是哲学,读得比较慢,也常需要读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书中的各种观点及举例。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主要从形而上学的角度上进行一些讨论,如二元论(灵魂、肉体)与物理论(只有肉体),笛卡尔、柏拉图一些和死亡或灵魂有关的言论的讨论,个人同一性的判断(灵魂、肉体、人格,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两个人是同一个人)。
后半部分针对关于死亡特有的一些特性或问题提出讨论,如两个惊人言论(一些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人真正相信自己会死去;独自死去)、死亡的坏处(剥夺理论:当我死了,我就得不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我将被剥夺这些东西)、永生(本质上讲,随着永生而来的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烦恼,这问题与厌倦有关)、生命的价值(生命所获得的好处与坏处的总和,多种生命价值理论)、死亡的特征(必然性、差异性、不可预测、死亡无所不在、先生而后死)、面对死亡而活(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主要是担心死亡过程的痛苦、死亡的不可预测,我们面对死亡应该如何生活)、自杀(理性和道德两方面分析)。
前后读了一个月左右,前半部分读的较慢,因为大部分形而上学的内容都需要慢慢来体会;后半部分读起来就很快了,读起来也很有趣。
我们对死亡的认识越深,就越能够明白死亡到底是什么,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宝贵的生命。
书中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人生“应该把大目标和小目标恰当组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应该追求某种重大成就,这样,一旦你实现这些目标,你的人生就会更有价值;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你也需要搭配一些小目标,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你从生命中得到一些东西。”
“在评估和选择时,我们也许不能只看美好事物的数量,还必须特别注意其高度和峰值。当考虑人生时,不仅要问从总量上来说,你的人生得到了多少东西,还要问在这一生中你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或得到的最好事物是什么,后两个问题十分重要。简而言之,也许质量可以胜过数量。”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篇十五
对生命而言惟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与此相对这也是我们最不愿意思考和面对的事情,基本没有之一。本书帮我们重新审视死亡,看完之后虽然不会马上对自己早晚将离开这个世界非常释然,但是会让我们相对轻松——可以从哲学角度再次理解这件事。
首先,永生未必是件好事。可以肯定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都怕死,估计是因为担心死后错过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儿女的成长,爱人的欢笑,美好的生活。接着似乎永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不错过很多事情。书里告诉我们,永生未必好,有时可能反面是一种比较差的选择。我见过类似例子,以前邻居家有个老奶奶活到100多,儿子、女儿都过世了,跟重孙子生活在一起,到后来谁都不熟悉,找不到人说话,只是活着——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生命价值有限,虽然很长。这还只是活得长而已,如果身体很差,永生绝对是种诅咒——能看事,但什么都做不长,再长可能连看都看不见。如果做同一件事儿10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想想还不如直接挂了算了。
其次,有时选择自杀未必是件坏事。在几乎所有宗教里,自杀都是大罪。只有神有权力给予和剥夺生命,凡人自杀就是在亵渎神。本书给出的观点是:有时自杀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比如:人生的质量是个相对恒定的数,在后半生的某一时点,质量很可能下降到0以下(就是很痛苦,生命质量很差)。如果完全看不到好转的希望,此时自杀是个选择。因为再往后活会拉低整个生命的质量,会让自己从精神和肉体上都始终痛苦——这也许就是生不如死。之前有个朋友提过“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的观点,也与此类似。有质量的活着,也话才能活出意义。
我虽然没有看网上shelly kagan的耶鲁大学公开课,但借助本书我对他的观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挺好。
最后想说的是,本书不是休闲读物,您要是想找什么精神动力的话,建议直奔鸡汤。本书充满着严肃的思考,深入的论证和读起来需要反复想才能领悟的观点。
以后我再有死亡恐惧(每隔几个月有一次),除了看《直视骄阳》之外,就是看这本《耶鲁在大学公开课:死亡》。这两本书能帮我面对死亡,迎接命定的结局。
本书非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