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情感依附读后感摘抄

情感依附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31 12:30:31
情感依附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2-31 12:30:31   小编:

《情感依附》是一部描写人性和情感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和脆弱。小说深刻揭示了人们对爱、亲情和友情的依赖与渴望,以及在情感纠葛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和品味的作品。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一篇

刚开始看觉得挺昏没方向的,后来再看发现阅读对病理学有一定要求,虽然用的是通俗语言,但基本还是建立在精神分析框架下,特别是对防御机制的理解。在发展、病理、症状形成这一系列轴上的描绘很到位,并且对经验和人格形成保持着开放性,很值得参详。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二篇

二月读了两本以儿童心理学为主题的书: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三篇

书中只有30%的样本能获得比较好的早期养育,乐观估计,能反映现实的家庭教育状况。

大部分的家庭养育是不理想的,父母的内外压力、情绪和认知局限,心智发展规律难以捉摸,偶然事件不可控制... ...

唯有不断学习精进,如我正在做的尝试

好在人的发展还有很多弹性空间,不如意的早期教育也有可能被当事者本人的能动性或者其他的后天因素改写,成长的惊喜仍然时有发生。

这一类的探索很有意义,可惜译本质量不高,限制了阅读体验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四篇

想做个伪女神

“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要的东西”

我理解的这段话简言之就是,父母亲啊,去成为最好的你自己,就是对培养孩子最大的帮助,孩子会从你这个人身上受到更多的影响。原句转自shirley

这句话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其实很多专业性的语句我病是不是很懂,读的过程中自己也有点迷茫,但是最终而言,专门的教也行也会适得其反,所以做好自己吧,作为一个普通人而言,对自己对孩子都是最重要的东西。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五篇

一项跨30年的访谈研究而写成的书。包括婴儿观察以及之后的追踪访谈。看到了一个个人成长的脉络,以及这种脉络和早年养育,父母人格的相关。

看的时候非常感触。很多的联想,对自己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其他的部分,书中把情感的联结方式分为内化和外化。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说法。另外,可能因为是美国人写的,大概是受自我心理学的影响,里面很看重防御机制的评估。

心理探索永无止境啊。

非常希望国内也有这样的本土文化下的历时性研究啊。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六篇

1. 也许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赞赏(不管有意无意),我们就很努力地“迎合”别人的赞赏,真的花大力气在某方面,好像要“证明”别人没有看错一样。 2. 这一股“强大的虚荣力量”是可以利用的,在养育孩子方面。也许你的一句赞赏就培养了孩子一个兴趣。所以,面对孩子,要赞美之,鼓励之,照耀之,让孩子知道父母在背后支持ta。 3. 环顾四周,你就会发现——这世界太缺少鼓励了,一个简单的鼓励,小小的语言动作,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力量,你试试就知道了。 4. 孩子肯定会遇到挫折或遭遇不幸事件,作为父母,能够做的是——提前准备。在物质上和心理上努力,增加孩子渡过难关的概率。 5. 孩子喜欢什么故事?玩什么游戏?做什么梦?0到6岁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比较黑暗的意外?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七篇

读完眉头紧锁,幸好自己是在这样一个刚刚好的年纪遇到了它,能同时站在孩子和父母的角度客观看待亲子关系。

做一个合格父母太不易了,ta必须得有独立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ta才能看到自己,才能看到孩子,而拥有这种品质的成人太稀缺了。尤其是母亲,还额外需要给婴儿足够的抱持,她必须内心极其强大,情绪极其稳定,微观和宏观互动上时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反馈。

站在子女的角度,我也曾被原生家庭伤害过,以前会愤怒、反抗,看到自己身上遗留着父母的顽固缺点也会很痛苦。近两年温和些了,我们的父母大概率也经历过一样的情感伤害,他们吸收内化了他们父母对待自己的模式,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再成为我们这一代的加害者。

可以坦然地恨,当然能放过自己最好。还是那句话,先意识,再超越吧。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八篇

经过30年的研究,从这些回溯性与预测性的方法中,我们发现如下因素能够促进孩子的心理健看。

1.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

2.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

3.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

4.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自信/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他的情感”;

5.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

6.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和“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们会追随父母的脚步;

7.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且参与孩子的生活。

亨利•马西还认为,早期生活的那几年有多么重要,但是在将来的生活中也有机会去修复、改正和完善关系,比如可以在第二次发展“危机”(青春期)的时候进行一系列的工作。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九篇

不论是好是坏,家庭都至关重要(P.227)

布洛迪博士:“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P.224)

非常赞同。

母亲喂养婴儿时的互动会对婴儿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一点是我从未所了解到的。在我们语言、思想功能没有形成以前,换句话说,3岁前,我们对此是没有记忆的。但尽管我们说不出来这段记忆,而身体却记住了。

家庭是一方面,环境也是一方面。

很多人重复童年的痛苦,重复父母的模式,不是他们想这样,他们也知道怎么做会更好。但是他们还是会去重复,我想为什么,这方面心理学会给一个好的答复。

原生家庭,肯定会对我们有影响的,但后天还是可以修复的,不是吗?可能会很困难,但请务必走下去。

愿看完这本书的你,如同后记一样,“能让我们学习到怎样去爱、怎样的爱才是美好的。”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十篇

之前推荐别的朋友看,结果听说有的人觉得太难看不懂。

这本书是由几位经验非常老道,对于精神分析到后期发展的自我、客体关系、自体、甚至主体间性,代继遗传等都有涉足的基于76位三十年追踪的当事人从幼年起到三十岁的报告小结。

“上帝(恶魔)在细节中” 这本书提供了细节的,爱和美如何培养;如何偏差;如何改善……

“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因素:

1 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

2 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 (如果离异,请振作,避免双重打击)

3 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

4 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自信/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她的情感”;

5 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

6 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与“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们会追随父母生活的脚步;

7 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且参加孩子的生活。”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十一篇

这本书看的很及时,对宝宝什么时候开始会和父母形成有意义的互动没有概念,还有朋友说前几个月她只是无情的喂奶机器而没选择亲喂。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母乳喂养模式至少从42天开始就有很深远的影响了,在b站找到书里说的1970年的六周时的喂养模式与母婴互动的视频,大受震撼!立刻就理解了为什么早期母婴互动对孩子的心理人格健康会有那么大影响。当婴儿只能通过哭和挥动手腿来表达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母亲的回应,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情感障碍。视频里没有得到回应的小婴儿真是好可怜。

希望自己能成为最佳喂养模式的母亲:共情高,有一定控制,高效。当然也有可能42天的喂养模式,只是更大时候亲子互动的一个反应,书里的结论是,婴儿期良好的母婴关系奠定了成功快乐被试顺利发展的基石!

这些父母还有许多共性: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感情好,母亲温柔慈爱热情有同情心,父母为孩子的积极能力、独立性感到骄傲愉悦,强调纪律而非惩罚,密切关注并参与孩子的生活。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十二篇

《情感依附》这本书读到最后,尤其是书的结论部分,真的好感动。这是一本心理学专业的研究报告,也是一本故事集,记录了76个研究样本从0-30岁的发展轨迹,对其中的人的成长充满关切与理解。

这本书也许是目前一种普遍认知观念的重要数据和结论来源,即:0-3岁的成长体验对儿童的一生至关重要。书中对0-1岁间的母婴互动对后续发展的影响也有详细记录。

本书并没有告诉父母应该怎么做,但总结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数据,如:

* 发展良好的儿童其父母具备的品质

* 7岁时儿童压力外显的信号和特征

* 面对有问题的父母照顾时的保护性影响

* 成人个人魅力在童年期第一次出现时的年龄

仅摘录其中几句特别触动我的话:

* 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 儿童3岁前的记忆更多储存在身体内而不是语言中。

* 成长是一个获得对过去的情感和事件进行现实评估的能力的过程,而不是超然地审视过去。

* 家庭至关重要,疗愈之旅是可能的。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十三篇

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很高,毕竟是针对孩子做了30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但是最终这本书,我只看到完了第三章,相当于一半,后面就没坚持看下去了。书的结构是每一章的主题不同,通过不同的主题去描述观察到的几个案例情况,将案例的幼儿时期被照顾的细节和成长后的生活情况袒露出来,感觉是让读者自己去挖掘和分析,没有得出明确的前因后果的结论,因此看完后我不知道在讲什么,或者想说明什么,通过主题去切分,割裂感太强了。

对我而言,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中德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曾奇峰写的推荐序。以下是对序言的摘抄:“一个人从出生时剪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独立而完整地拥有了自己的身体。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所有岁月里,你身体的全部感受与运动、器官的生长与老化,以及大限到来时的灰飞烟灭,都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成长的过程,就是在情感上远离母亲的过程”、“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健康的爱应该是父母能够承受被孩子“抛弃””。这些语言很接地气,也是我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有过的感触。

作为一本评价较高的书籍,可能是和我自己的读书偏好有关,因此半途而废了,希望以后有契机静下心来再读一次,或许会有不同的感触。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十四篇

花了半个月,终于把它啃完。以前看到武志红推荐,买了这本书。看这本书时不太推荐从前言看起,因为前言就有50来页,而且一大堆专业术语把我这种心理门外汉搞定晕头转向,会感觉这本书生涩难读。

这本书记录了76个孩子从出生到30岁的成长故事及对应的心理分析。它把孩子分成5组:成功型--痛苦外化型--痛苦内化型--成长不如预期型--成长超过预期型。作为一个6岁孩子的31岁的妈妈,读这本书时的感觉是战战兢兢和毛骨悚然。战战兢兢在于当分析背时7岁前的生活时,我自然而然的会拿孩子代人比较,自己站在父母的位置,分析分析自己的那些行为和被试父母的某些行为相似,看看这些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毛骨悚然在于当书本分析到被试30岁时,看到自己的某些心理特征和被试是一样的,会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我的这种不成熟健康心理,我应该怎么修复?而我这种缺陷对孩子又会造成什么影响。整本书都在诠释家庭的重要性,你的孩子有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从家庭中找到它的根源。用布洛迪博士的话说:“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在这本书里对成功是这样定义的:拥有坚强,健康的人格,高尚的道德价值观,以及作为成年人的幸福感和职业满足感。

当然读完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会让我能够跟系统的省视自己的内心,努力成就更成功的自我。

情感依附读后感第十五篇

有一次,和一位五岁的孩子妈妈聊天。她说:“那天,我家孩子把衣服弄湿了,我刚开口说了一句,怎么把衣服弄成这样了。孩子就冲着我大声嚷着,脱下了晾晾不就可以了吗?别说了行不行?”“那语气,那神情,和我平时说话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给我噎得,居然真不知道该说啥了,就不吭声了”。这位妈妈像讲笑话一样分享了这段母女间的趣事。

的确如此,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也像是是父母的“复印件”。每个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通过父母和家庭来认知世界,通过父母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所以,无论我们愿不愿意,家庭都会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影响,我们的人格中都深刻着原生家庭的烙印。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