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篇关于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的文章。文章提到了自1980年以来,中国摄影艺术在技术、题材和风格上的快速发展。这段时间内,中国摄影师们通过创新的方式,捕捉了社会、人文、自然等多个方面的景观,展现了中国的多样性和变化。这篇文章对于了解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读后感(一)
顾铮这本书配图奇差,很多人提到并不给配图,一本摄影书,不配图,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摄影师的作品如何评价摄影师呢?有些摄影师在中文互联网检索又很吃力,大家对中文互联网都是垃圾信息应该有所了解吧!一些摄影师在不同章节反复讨论,感觉逻辑非常混乱。真不知道,你们是见证了中国摄影史,还是你们根本没仔细读?这书真的好吗?居然给打那么高的分数,读过的同学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就这也配写进书里?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读后感(二)
中国当代摄影的分期尚不明确,八十年代作为开头毋庸置疑。与大多数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类似,摄影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未尽之现代性的一种再探索。“ 1980 年代中国摄影的发展历程,从本质上看,就是一个摄影家争取自助观看的权利、争取新的观看可能性的历史过程。”摄影师开始以群体出现,镜头对准街头生活中的一切,这种“反英雄主义”的视觉叙事促成了改革开放时期更为多元的摄影生态。
由此,学者顾铮以宏观图景铺陈和微观个案细读两条线索为脉络,勾勒出中国当代摄影景观。作为亲历者、见证人,顾铮有丰富的个体经验作一手资料,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又一轮史料挖掘和理论深究。八十年代末,针对中国社会的纪实摄影引发国内外关注,到世纪初,诸如记录Cosplay亚文化,曾翰宇、杨长虹的《叫魂》系列(2006 -2008)以及关注社会日益复杂化的性别现实,严程《未可定义的青春》系列(2004 - 2018)等摄影作品纷纷被纳入书中。“噢!这是他拍的!”许多熟悉又陌生的图像与名字促成很奇特的阅读体验。
书名用到的是“摄影景观”而非“摄影史”,全书即以摄影的主体性问题、摄影的公共性和私人性、摄影中的身体、新闻摄影与伦理、摄影与城市、摄影的空间转向、摄影的技术变迁等非线性的讨论结构展开,也给图像研究者提供了诸多可以深入研究的议题作参考。
正如顾铮所批评的,摄影成为脱离历史背景和具体操作的图像,可能造成“追怀拜物”与“对部分记忆的抹杀”,下篇中的个案研究则是对上篇历史爬梳、理论推演的实践性补充。
现实从未与幻象对立,但摄影术发明后,我们离纯粹表象的世界越来越远。这本书帮助我们很好地认识这个过程在当代中国的发生与演进,也给我们思考在此之下要如何参与摄影、如何观看与自处提供丰富的理解样本。
(有的内容在课堂上读过,也听顾老师讲过。能看到它们以白纸黑字的形式躺在这样一本厚厚的书里,由衷为顾老师开心!)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读后感(三)
致力于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史等领域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先生以一部《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为当代关注摄影的读者提供一道可供欣赏品鉴的精神大餐。在这部集结了顾先生近年来有关摄影方面的文章论著中,我们将通过中国当代摄影现状与生态的呈现,深刻领略作者对于摄影书写的反思。对于对摄影方面有热情的爱好者以及那些对它感兴趣的人群而言,这样的努力无疑是帮助其把握摄影史脉搏的关键所在,也能通过作者对于摄影深层次的体察感悟以及解读阐述,切实领略到摄影——这门历经百年的艺术方式所独特的魅力。走进这段历经40年的中国摄影史历程,其实也是走进了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社会变革之中,此起彼伏的历史潮水激荡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大江大河之上,那些我们看到并认识的摄影家们用镜头将其记录,同时也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不同凡响的人生精彩。
以史为线,从中传递出的中国摄影内涵与精神是渗透到了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集中缩影。1980年是个相当特殊并且神奇的年份,摆脱几度动荡岁月的磨砺,新生的声音发出了向着未来迈进、看齐的呼喊,它们来自社会上每一个渴求变化之人的口中,试图用开始认识到自我的思想去面对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度,也许每一步的尝试都是从脚下开始,正如当时在全国某些城市蓬勃兴起的摄影组织一样,人们因共同爱好走到一起、集结成社,靠着不断地摸索与发掘创新,将摄影重新带回到了中国人的视野之中,原本正通且趋于严肃的摄影被第二次定义,它已不再是死板模式化的外貌,反而有着日渐增多的“个人脸庞”,个体的觉醒为摄影打开了无数的可能性,也创造了它未来可供选择的发展之路,无论是采取何种新方法、新形式,产生何种新成果、新理念,当代中国的摄影将注定从1980年起步并走向更加多元化的明天。
顾铮老师对于40年间中国摄影史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对其精准的把控及理解,虽然涉及到专业领域内的许多方面,同时还要面对大批才华横溢的摄影家,但不可否认的是,顾老师于上编“现象”中所提出的种种论点,都是基于中国当代摄影史发展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关键所在,从架构框架和总体设计上,既不属于那种流水账式的铺陈叙述,也区别于那种高深莫测、讳莫如深的教科书理论,所有的论述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尽管不完全按照时间轴线来描述,但依然保持了抽丝剥茧且深入浅出的解读逻辑,将现象、人物、时间、事件背后的种种复杂因素,统归成一个可供思考的问题角度,对于论点背后的优点以及不足,顾老师总是能够指出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毫不吝啬地传递出那些应告知公众的观点。那些作为读者来说所不曾熟悉或者体察到的内容,借助作者所要传递出的信息与分析,真实地摆在我们眼前并成为可以汲取的精华。关于摄影可以讲述的内容有很多,但在顾老师的书中,无论从何种方面都能够成为合理的切入点和剖析面,在构筑摄影这栋大厦的过程中,有着像顾老师这样致力于专业领域多年的研究者加以帮助与指导,相信一定会为爱好摄影之人提供一个丰富畅想的舞台。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当代摄影越来越多的从国家走到了个人,但又始终保持着与国家的紧密联系。这么表达似乎有些偏颇与不足,但我想结合本书做如下的解释。从1980开始的四十年中,国人特别是摄影家对于身份的认同逐渐提升,1980年之前的摄影是服务于国家诸多的社会手段之一(占比相当之大),特别是政治上比较契合国家演变的过程,如果说过去是那种涉于集体化的整体,那么同时也会造成对于个体的忽视,在运用与普及摄影上,个体的参与度不高导致了较长一段时期始终维持着一个相对固定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特别是对接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向着对外投去了关注和渴求的目光,不少的摄影家们走出了过去那种狭隘的圈子与视野,尝试着用更多属于个人地眼光看待事物与变化,他们或借助西方摄影理论知识,或者干脆以脚下的实际为出发点,开创自己的影像天地,至于对象的选择,趋于更多能够拿来使用的方方面面,大量的素材涌入他们的视线中,也由此产生了多种形式与方法,无论是标新立异还是另辟蹊径或者维持传统,这背后所折射出的态度已经在改变着当代中国摄影史进程。有意思的是,作为摄影对象的普通人也对于这门艺术产生了认同与共鸣,能够接受的程度代表着可供深入的底线,参与其中的位置其实也体现出了个人对于身份的认同,迸发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那些仍将目光投向国家、社会、历史这种宏观层面的摄影家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尽管一方面在从地域到观念上有着大与小的范畴对比,另一方面镜头所摄取的边界从技术上也是有限的,但镜头之内由作者所聚拢的信息量却能够代表国家、社会的侧面和缩影,与之相伴的那些历史和时代的信息也可以浓厚地蕴含其中,关注视角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彼此地位的失衡,反而能够在相互的融合与促进中成为更加紧密的整体,在日渐成熟的体系存在中,既有个体上的独立与成熟,又有着整体上的驾驭与统筹。
通过上编“现象”中的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和见证许多优秀知名的摄影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在解读此类作品的过程中,顾老师没有一味地沉浸其中,而是保持了“适当的距离感”,交待照片中最为关键的要素,顺便留下可供读者评判和遐想的空间,这无疑增强对于一幅幅照片的理性解读。同时,摄影家与摄影家、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比对,尤其是同类型、同题材下的展示,不是为了评判优劣好坏高低,而是为了丰富对于同类观点的阐述,能够列举出可能性将代表着人类以摄影为媒介所彰显的想象力。在下编“个案”中,顾老师列举了当代14位摄影家的作品以及核心,体现出了当代不同摄影家所秉持的艺术追求,多元化、多样性、多渠道的表现摄影作品,已经不再局限于相框之内或者镜头之内,而是由此延伸出了更大更广阔更深远的空间感,有的作品甚至仿佛天生自带某种特质或者属性一般,令见证它的人们所惊叹不已,体现了一种可以达到的高度和成就。于大多数摄影家而言,对于摄影的认识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全面思考和真实投射,依赖于探索与经验所产生的轨迹、方式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从“出与入”的理解到身体、都市,从国家、民族到现实环境的林林种种,你难道可以认为一幅摄影作品是简单的视觉冲击吗?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一幅成熟的摄影作品所带来的信息量是基于一种总结与归纳后的全面凝聚,经过提炼、压缩的过程是重塑客观事物、景物、人物的过程,在夹杂着自身对于世界与人的理解中,将镜头内外所要表达的东西重新赋予新的意义,作品内外也是世界与人的内外,层峦叠嶂的作品集群背后是我们认识眼前一切事物的集合体,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位置与涵义,态度与原则,必将因人类的印记而发生改变,这是有借鉴、模仿、探索的改变,这也是创新、创造、破旧的改变。
解析跨度40年的摄影史需要作者站在一个更高层面和境界看待其中的所有作品以及创作者,不能单纯地依靠固有资料的堆积,也不能简单含混地将观点一带而过,这就为创作撰写提出了严谨客观公正的要求。立意深远、涵养深厚、积淀沉重的基础使得顾铮老师的这本书区别于许多同题材的专业书籍,可以说此部文集的成册既有着走进普通读者的亲切感,又兼具了敏锐地把握当下时代脉搏的主动性,表面上书写了我们印象中的中国当代摄影史,从更深层次上则体现了对于过去这40年的深刻反思,曾经的过去留下了很多富有代表性的经验成果,当然也会有着不可避免的曲折教训弯路,然而也就如“弹指一挥间”般的轻松,所有的事实、结果如今已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并成为了未来将由此出发的新起点。对于中国摄影的未来,我们可以抱有由衷地期待,更多的新生代梦想家会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美好卷轴,他们也没有忘记过去,但还是会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未来以及更加广阔的世界。几十年的成就需要有人科学地梳理盘点,顾铮老师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启迪未来,前途辉煌的明天将会由那些致力于追求之人所创造。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读后感(四)
澎湃新闻 记者 吴栋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本关于中国当代摄影生态的书,由顾铮先生所著,集合了其深耕摄影三十余年来所写作的几十篇文章。
读书之前,两个问题率先在我头脑里产生:
1、书中会提到哪些作品?2、这四十年的中国摄影形成了怎样的脉络?
顾铮像是看穿了我所期待的问题,一翻开书,目录部分便揭示了整本书的写作结构:整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写的是“现象”,下篇写的是“个案”,从群体(宏观)和个体(微观)两部分切入,既提到了四十年间中国当代摄影中的一些个人创作的闪光,也阐述了由不同摄影人的作品所营造的群体探索趋势。
第一部分“现象”用十章内容,梳理出了作者对四十年中国当代摄影中所形成的十个层面的探索。如果用过去流行的摄影作品分类方法,大致可提取如下关键词:个体的语言、纪实、城市景观、私摄影、身体、肖像、空间、家庭、新闻传播、数码技术。但简化为标签是有风险的,容易产生误解,因为章节概括的背后是写作者清晰明确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整书最珍贵的东西,它不仅出现在写作里,也出现在了那些精彩的作品中。
顾铮的写作通常结合了时代背景,比如第一章“关于1980年代的中国摄影”所写的“这是一个摄影家争取自主观看权利、争取新的观看可能性的历史过程。”这句时提到的“需要考虑到政治社会变动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可能性。”(P34);又比如第三章“中国当代摄影中的都市景观”中在提到摄影师作品前先行阐述了经济发展所塑造的人的行为变化(他们在城市街头表现个性,P77)、城市景观变化(建造摩天楼证明了加入全球化进程,P79),指出它们作为被摄对象本身的吸引力,强调了艺术家主观视角之外不可忽视的背景,在照相机背后的眼睛和外部世界之间找到了他的平衡点。
在第二章“关于1990年代的中国纪实摄影”中,顾铮在列举不同摄影者作品时用了一种类似坐标系的定位方法,从解海龙“摄影家和官方的相互寻找”(P56),到吕楠“更为个体化和强烈的人文关怀”(P59),再到陆元敏“价值判断被淡化,社会使命感消失”(P61)的影像。顾铮用对照相看的方法点明了几位摄影家创作上的不同,同时又给了读者一个位置坐标,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多角度地建立读者对作品和问题的理解。
“现象”的十章内容里,一些我们曾意识到但并未延续思考的问题被道出,如地方差异和摄影者的身份对作品塑造的影响,过去四十年间,我们时常由个体及整体两个层面看待中国当代摄影,但较少看重不同地区环境下摄影家所展现的不同偏好。在第四章关于“中国私摄影”的探讨中,顾铮将私摄影的出现与广东新生代摄影的崛起联系在了一起,并提及了中国摄影的南北差异。更早地,他在第一章“关于1980年代的中国摄影”提及“四月影会”、“陕西群体”、“北河盟”等摄影群体时阐明了身份构成——分别由精英子弟、从事基层摄影工作者以及在校学生组成。这样的背景描述也在个体和整体间增加了一层过渡空间,让读者对过去的摄影生态有一个更顺畅的认知。
书中,顾铮对于现象的警惕和提出问题后的延展思考值得细细品读。前者如第四章提及“私摄影”时所写的:“回避与现实展开切实互动、局限于小我的感情波澜的倾向,在折射出社会走向多元价值的同时也反映社会有一部分走向犬儒的趋势。”(P115)一针见血地指出“私密并不意味着不具社会性。”从而指出:“只注重个人的感受而不思谋求建立个人与社会发展进程的更具体的相互关系……又何谈推动建立主体意识、促进社会意识?”(P116)后者如第七章“当代摄影的空间转向”中在写下“不要以为看似静止的空间就不能成为社会考察对象”的同时,也延续了另一个随之出现的问题,即空间叙事是否也会成为新的形式和语言?(P186)如此,章节结束时,文章就不是单纯得出一个结论,也顺势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的写作不以说教为目的,而是希望以自己的思考开启新的对话,引发新的讨论。
回到本文开头,书中提到的作品几乎皆由问题产生,而问题也随着作品提出。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两者一直相互纠缠。而这些作品和问题,除了众人皆关注的领域,也同时体现了顾铮的个人趣味和知识背景,一些章节中,他的思考明显走得更远,如第七章关于“空间转向”的提问以及第九章当代艺术与摄影中的新闻“再处理”,他那若隐若现地以欧美三四十年代由尤金·阿杰-沃克·埃文斯等人摄影所建立的外部参照系统,以及其长久对新闻的关注都可以从中感受到。而在第三章关于都市景观的写作里,则集合了顾铮作为一个摄影者和观察者三十多年里倾注的对街头和都市摄影的热爱,他在第二部分“个案”里写陆元敏的作品情绪更为饱满,而对刘铮的作品分析则更理性。这也是其个人视角的一种表现。鉴于“个案”部分我读的较少,在此就不做展开了。
于是,我们在书里看到了众多上海摄影师的作品,这让我想到了几年前巫鸿写就的另一本《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里侧重实验影像书写所纳入的作品——以三影堂摄影奖的历史作为重要参考体系的选择。相比之下,顾铮明显更关注摄影与社会的连接。这样的差别也展现了两人对于同一时期中国摄影的不同观察视角。
于我而言,从我对于“四十年中国当代摄影景观”这个命题来说不甚全面的视野来看,只有近十年的摄影生态是我亲身观察和经历的,对于更早的,也就是1980-2010这三十年的跨度,尽管我通过各种渠道也对当时的摄影有所耳闻,然而那些通过新媒体所传递的图像及信息,终究是碎片式的,若用张大力的作品来看,被复制、挪用、编辑、裁切……这些在传播中经过洗涤后留下的摄影信息,无疑是一种“二手现实”。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顾铮的书写也是关于四十年中国当代摄影的“二手现实”,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研究者的方法,热爱,以及那些将确凿留在中国摄影史上的作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