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山里来信读后感100字

山里来信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7 14:30:19
山里来信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8-27 14:30:19   小编:

《山里来信》是一本集合了农民来信的书籍,内容涵盖了生活、工作、感情等方面。通过这些来信,读者可以深刻了解到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受。这本书不仅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同时也让人反思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问题。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一)

电影:

寅次郎的故事,紫阳花之恋,黄昏清兵卫,澄沙之味,啊春天,晚春,宗方姐妹,细雪,春天的故事,小城之春,山樱,四月物语,春风沉醉的晚上,何时是读书天,辉夜姬物语,董夫人,大雨天,时雨之记,其后,乱云,岁月的童话,情义知多少。家路。春逝。阿弥陀堂讯息。后日。恍惚的人。山的你,德市之恋。楠溪江。起风了。空山灵雨。自由之丘。在那河畔青草青。致亲爱的你。一代妖后。克拉之膝。京都太秦物语。等救火的日子。秋日和。小早川家之秋。浮草。解夏。西瓜。夏日大作战。利休。金秋桂花迟。多桑。

书:

竹崎一日,冬冬的假期,青梅竹马,山谷内集,旅宿。山之四季。竺可桢日记。鲁迅的故家。谈吃。温泉通信。郁达夫:里西湖的一角落。丰子恺:山中避雨,湖畔夜饮,吃酒。我父亲与父亲的鹤的故事。朱自清的散文。初识楠溪江。花果小品。看山阁闲笔。山中杂记。夜里香。伤逝。花之寺。造园的人。夏日小品。夏兴。远野物语。迟桂花。十三夜。迷羊。采石矶。山中杂信。独居日记。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二)

这绝对是一本适合夏天读的书,图文之间能感受到清润的绿意和大雨后习习的微风~~~

书里的每一篇都涉及花草和植物,杜鹃、桂花、百合、水仙、南天竹、鸭跖草、阿拉伯婆婆纳……不管是我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看得津津有味,那些文字如山涧清澈的泉水般淙淙流过心田,让人的呼吸和阅读速度不觉放慢,且有静意弥漫开来,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这么安静耐心不急不缓地读一本书了。

作者舒行爱花熟悉花也自己莳花弄草,她的故乡永嘉在她的笔下有种天然质朴让人神往的美,那里有山有茶园有瀑布有还未消失的风俗与人情,好想过去住几天呀~~~

最后一部分舒行写了几部电影里和植物有关的剧情,这些电影她应该不止看了一遍,才会对那些片段描写得细致而珍重,就如同文字里适时引用的一些关于植物与节气的俳句和段落,一定是特地摘抄在本子上并反复看了的。

和她一样,喜欢生活中细碎日常又带着暖意的细节,比如做饭、擦拭餐具、泡茶、插花等,是让人觉得岁月静好的证明。

今年盛夏时应该会抱着半个西瓜再把这本书翻出来读吧,不一定从头看起,翻到哪页就读哪页……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三)

越到后来越发现,比起全力以赴,我更加需要沉静的力量。我不是不能全力以赴,而是没法沉静下来。

有了孩子,和他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生活之后,大大小小的事情纷扰而来,不是说没有一个人的时间,也不是没有一个人的空间,而是没有一个人的心绪了。

每次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立马有小孩有这样那样的事情纷拥而来。主要是心很难静下来了。

刚才又看了几页《山里来信》。在看文字的时候,心慢慢沉下来,就像被滚烫的开水激荡过一番的茶叶,慢慢在杯底沉下来。

文字容易让人在眼前展开画面。心沉下来,心也比较容易走进文字当中。

这样的文字真的能够带给我沉静的力量。

而她文字当中描绘的山岚,各种节气,各种食物,各种风俗,各种植物花卉都亲切又可爱,因为她本人就是带着可亲可爱的情感去看它们,去写它们的。

虽然也明白山间生活之苦,然而也还是很羡慕作者能时不时回山里去住一住。

对于城市森林,我也是很难得喜欢。嘈杂凌乱。日日被逐渐蔓延的消费主义浪潮侵袭,不必要的欲望也越来越盛。但是也可以勉强生活在其中,只要不用和太多人来往,也能够不为它所累。

只不过在经济上不能不为它所累。

山间生活的可爱在于质朴、安宁,而且有自然万物作为安慰。所以偶然在小区在哪里见到一小片树林,我都觉得欣喜。

不过这好像是无解的。因为没有办法完全舍弃城市生活的便捷而去隐居深山。想到这,觉得还有一点惆怅。但是好像日积月累的焦虑却一点没见少。

6dC"Y�Gp?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四)

有些文章,网上看着还好,印成书就差那么一点儿,“气”不足。这个“气”我说不明白,它是一种感受,一种标准,类似冯唐所说的“金线”。冯唐因为此说还得了个新外号,就叫“冯金线”,被人嘲笑。但我倒觉得他这说法能懂,也觉得有道理。舒行的文章印成书,“气”是够的。

自然观察类和感受类的书,因为轮回就在那里,天道不易,所以多以四季为顺序,看多了觉得没新意,但也没有办法。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冬春夏秋,反正跑不出这个循环。所以要让读者看得下去,不觉得絮烦,也不容易。舒行的这本书,让人静下心,读得慢下来。

以前看心岱的《闲花贴》,曾说过她凭引用就可以成就一篇文章。这不是贬低,是对人掌握材料之后取舍能力的肯定。能够随手拿来为我所用,道我理,达我意,不是人人能够做到。舒行引用也是不少的,且日本的居多,清淡散然,读来贴切自如,与本书气质相合。

说是好演员不能光顾着自己嗨,他不过是故事和情绪的传达者,要让人哭,自己不哭。所以再热爱的风景,也要有一份冷静在里面。近来看毕飞宇的访谈也说到作家的角色,要收着,敛着,把读者情绪燃起来。但我们是要感动的。我们的第一表达,必然是自我感动,感动别人是其后的更高阶的事情。

书分三块, 说楠溪江,说北京,再到电影中植物与风景的评述,就我个人的阅读爱好,还是一本书一个专题好些。整体感是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类似现在用滥了的影视作品的“完成度”。稍微有一小块节外生的“枝”,就容易让人出戏。当然我不是说后面电影中感受写得不好。

可惜的一点是图片印刷质量不太理想,缺乏打开以后倒吸一口气“啊”地一声被造物的美丽击中的力量。可能是苛求,图片印制平淡了,对书总是减分项。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五)

今天睡了个大懒觉,醒来时临近中午。简单地吃了早中饭,本打算出门到留园溜达,无奈冬雨不断,加之先生下午要去踢球,便放弃出门,继续宅在屋里。先生建议看会儿书,两人便在餐桌上各自翻书。

我读的是舒行的《山里来信》。之前在诚品书店翻了一大半,大抵是心不静,并未有所触。今天拆封家里的新书,从头仔细阅读,反复品味,每一字句组成的一幅幅画面都似曾相识。

每一章节总有多处文字引起一些早已忘却的记忆。每遇到一处,赶紧拿起笔记下与之相似的人或事或物。因此,读得很慢,三个小时才读了八十多页。

插秧割稻祭祀拜神,山野田畦风物人情……舒行笔下清新灵动的文字,营造的美好画面宛如日本电影里一帧帧沉静温柔的镜头,一遍又一遍品读,沉溺其中不愿出来。

喜欢大自然,却无法用欣喜的心情去体会。经常羡慕别人能从一株植物发现新的美好,我时常缺乏这样的能力,看花是花看树还是树,不免觉得乏味。舒行说,看植物要带有“人情”在里面。将人的故事、经验、情感等代入,让心灵动起来,对所见产生热情,这样才可能看到万物的“灵”。这给我一个类似指导的方向吧。

随着这些年乡村城镇化的加速,我记忆中的家乡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城镇里已经看不到田畦之地,更甭说林野荒地。故乡的影子在脑海中越来越淡,地道的民俗风物在慢慢消失,乡亲邻里也越来越陌生。舒行娓娓道来的乡间世俗,勾起了与土地有紧密联系的人的共鸣。我就是其中之一。拦舍清明祭品,山雾鸟鸣……一幕幕的熟悉感跃然纸上。离家十一年余,平素回去甚少,而且每次转身离开,家乡的风土习俗早就忘却在身后。

读着《山里来信》一直在回忆。我在想,可能儿时的一切早已回不去,但是是否将模糊的童年变成文字保存下来,哪怕日子不再有记忆随风去,文字还在,我曾活过。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六)

常常出没于山间田头的我,在读这本书时,常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啊,终于有人写出了那种我曾站在那里,却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觉!我以为本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全书萦绕纸上的自然的律动。无论是故乡楠溪江还是北京城抑或电影,能触发作者生命之情的皆在于一地的物候风土。我尤其对山间的地名,声音,植物,湿润的感觉,雨下的氛围,感到欢喜。

因为它们通过作者的抒发,散发出属于此时此地的独特味道,所谓山气袭人也。

也许这正是作者在《林坑的山气》中所描绘的那种人能感到的气流:“雨气扑面,觉得山林间的清气通过雨传递而来,成片成片地,直扑到檐下的美人靠上,再扑到你跟前。”这样的句子极其形象的捕捉住了暴雨来临那一刻又急又躁,随远处层层下到面前的模样。没有比“身临其境”四字能更恰当的描绘我在读到这样的文字时候的感觉了。这是有形的山气,似风又化雨,强盛逼人。

也许山气就是身体冷暖感知到的夏日阵阵热浪和习习凉意。“阴阳割昏晓”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也带来不同地带各自的冷暖。山南山北,凹谷顶峰,各自不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连植物的色泽形态也是不同的。在本书中,这种温度的变化也在七月里慢慢走近白水漈瀑布的过程中。“水帘撞击石壁时洒出细细的飞沫,薄雾氤氲,接近瀑布的树杪也像笼着烟。挨近瀑布下的碧潭,只觉水汽迷茫,凉气习人。”这水汽轻薄如沫,沁人心脾之感,好像山气入肠。

也许山气还是润气,绿气。南方的山更显得润。润中带碧,视为润碧。在雨露饱满的春天,那满山的新绿与往年的旧绿相互夹杂着,扶协着带出一个崭新的春天。“春山湿漉漉的浓绿中,处处点缀着新树鲜嫩的翠绿,映在水中,极为沉静好看。”无尽绿带来的绿明度不同的亮色就是那山气扑来的感觉。谁不曾被那满山的翠竹茶园所感染呢!

也许山气也就是朦朦胧胧的云烟雾气。春山曙为最,曙色中总是平添着几多薄雾。但更为迷人的雾霭山岚往往在春雨后。流动的慢慢爬行的雾,静寂的不变的层林,动与静的两相协和,使山成了雾表演的舞台。作者更为感兴趣的是雾本身带有的诗境,一种使心灵澄澈的状态。与云雾缭绕的画面相比,这样的山气掺杂了个人的情感。没有人类理解力浸润的纯粹的画面是沉默的,是没有心灵,也不动人的。

也许山气就是山乐的通感。声音也能表达山的气息。

也许山气是那绿丛中夺目的颜色,好闻的气味。

也许山气就是那仙境中夹杂着的人间的烟火。

未完待续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七)

十月因妹妹的婚礼特地回国,趁此机会也买了一些在国外买不着的中文书籍,《山里来信》就是其中的一本。在国内每一天过得热闹又开心,完全没有心情读书。回到荷兰,过回清清静静的日子,终于可以好好读一读书了。

《山里来信》主要记录的是作者在老家楠溪江短暂的山居生活,另外还有一些篇幅写的是北京的四季以及一些影评。所有这些文字的共同主题则是自然与植物。我从来不是一个特别关注自然的人,对于植物也是一窍不通。读完这本书,第一次起了要好好关注自然,认识植物的冲动。上个周末和老公一起去了莱顿植物园,见到了一大堆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我自嘲:感觉自己像个文盲一样!然而这也不影响我欣赏那些美妙的植物时乐在其中,以及回来之后的意犹未尽,计划着什么时候再去一次。

尽管对于身处的自然没有刻意的研究,但对于自然的感知还是深深地刻在了记忆之中。小时候老家屋后有一片竹林,我经常在那玩耍,见识过春天刚刚破土的竹笋,也在夏日的午后寻找过两根相对粗壮的竹子系秋千。老屋门前有一颗柿子树,我常常在柿子还未成熟时就迫不及待地摘下来,在去乡下小学的路上一路捂在口袋里,等到了学校,柿子就被捂软到可以吃的程度了。我现在都爱吃柿子,家里人也记得我爱吃柿子,却也纳闷怎么家里就唯独我爱吃柿子,我说,你们难道都不记得我们在乡下的老家门前有颗柿子树吗?

我们所生长的环境,剥离掉人的因素来看,就只是客观的存在而已。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通过种种方式与自然产生了联结,自此,自然成为了我们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作者在书中也这样说:“植物如果单纯作为植物而存在,就缺乏了灵性,若它附带了一定的人情、历史,就变得更为丰富。”我深以为然,因此我也更偏爱书中北京四季以及电影植物笔记部分,只因这两部分让我体会到更多植物与人情的纠葛。大概是因为作者长居北京的缘故,北京部分让我觉得更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而楠溪江部分则是山里的清新之气,翻阅过程中既心生向往,又仿佛已身临其境,然而作者大概只是在这里短居,除去自小熟悉的那些地方,其它地方的风景描写美则美矣,但总觉得少了一些更可贵的人情的气息。

非常羡慕作者有那么美丽的故乡,还可以经常回去短住。虽然在外公外婆去世之后,作者也有了一些遗憾:“再也不会有了,在初夏的山间,去看外公外婆的时日”。就像奶奶去世之后,我鲜少回去的老家一样,等到爷爷也不在了,我大概就永远失去了那个叫做老家的地方。

在欧洲生活了三年,看过了许多不同的风景,随之而升腾起的,是对家乡的怀念,以及想要去看看中国各地的村庄的愿望,也曾经在心里计划过花上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去走走那些地方,如果有一天真能成行,或许楠溪江会成为一个起点。

读这本书,一是激发了我要认识自然和植物的热情,二是也被作者的生活态度所感染,意识到不管这个世界如何纷乱和嘈杂,守住自己的内心,就可以过上一种相对平和而又丰富的生活。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八)

(很碎,不登大雅之堂,慎入。) 我有那么一些时刻,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的心情,不喜不悲,不哭不笑。沉默,然后转入一种极度的平静与波澜不惊。

不记得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关注的舒行老师,至今才一年多。去年在豆瓣上,看到她列了一篇春天的电影清单,我把它们抄在笔记本上,一部一部地看——我从未这样去看电影,所以很感谢她分享了这么一个不一样的春天世界。 后来就是她发的雁荡山的照片,那时我正好在上古琴课,十分喜欢《山居吟》的曲子,我一听它,脑子里就闪现出她拍的照片里,一条瀑布从山上流下来,冲刷着苍古的石壁,树木掩映,很远又很近。像胡金铨《山中传奇》的场景。我想象着,有女鬼(仙)立在那水上,当你察觉到旷古的空气有些不对劲,循直觉去发见的时候,她立刻就消失了,像是在捉弄误闯清净之地的凡人。

舒行 楠溪江龙湾潭

胡金铨《山中传奇》

我从未去过雁荡山,却在去年的整个四月乃至后来,都做着一个关于瀑布,关于湿润的水汽,关于女仙的梦。不能不说出这份感激。 还有一句印象深刻的话,也是在她春天发的广播里:大自然的美在瞬间治愈所有的痛苦。这句话让人感到平静。可是,后来,现在,我都已经忘了,忘了有时候也要去跟窗外的自然风物打打招呼。 才刚一年,却有这么多可怀念的,是不是太奇怪? 是的。真的很奇怪。才刚一年,我就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了,我又离家出走了好远好远。好难过呀。 本应该说说这本书的,却扯了这么多有的没的。我真矫情。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九)

你的家乡于他乡人而言,也许是毫无意义的,在他乡人眼里,那里的山川田野不过时平凡的风景。于我而言,家乡古旧,亲切却永远充满新鲜感,是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的一切,我似乎都能默默接受。

凡是没经历过的事总是不能触动心弦,看这本书时,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就是作者说的他乡人。作者对故里的真挚情感在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我能感受到她对故里一草一木的爱意,所以书中很多事都非常细致,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点滴间流露出对故里生活慢慢的爱意。

但从小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长大的我,对家乡,对村庄生活没有一点概念,所以,我很难沉浸其中。

但我不否认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最佳阅读方式,就是打开手机白噪音,听着山里林间清脆的鸟叫声和汩汩流动的水声慢慢的读。若你对乡村生活有深深的眷恋,乐于发现日常的小惊喜,我觉得你会喜欢这本书的。

这本书生活气息很浓厚,关于吃的部分,我特别喜欢。

一是,邻居家老奶奶送来的自己晒的红薯干,也叫番薯枣儿。

写的真好,好想吃红薯干啊~

二是,有关豆腐。

书中关于豆腐,大约描述了7种吃法。凉拌豆腐、韭菜末老豆腐、韭菜炒豆腐、豆腐鲞、豆腐乳、豆腐脑、豆腐生。满满的夏天的气息,哎哟,又好想吃豆腐呀~

生活总是一地鸡毛的,但别总是想着获取复杂的快乐,简单的快乐其实一直在身边,要去发现。

你所忍受的那些难熬的时辰,跨过去后,等待你的就是秩序井然且清净的未来。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十)

文 | 沈筼筜

知道舒行的《山里来信》要出实体书时,满心的欢喜和迫不及待,因为她的文字太适合放在纸上阅读,油墨印迹里不断散发出阵阵宁谧的静味,想想都觉得美好。拿到书的那天,彼时正在家门口的园子里摘辣椒,在快递单上签字确认时,一旁的快递师傅解释说,已经是下班的点,计划明天送,但看包裹上写着是书就赶着送来了。我心想,或许是急切的心情,书也冥冥中感受到了。《山里来信》自然成了这段时间的晨起书和枕边书,不舍一口气太快翻完,书里的意境要留着慢慢去体味,伴着晨起的清风和鸟啼,夜里的星月和犬吠。

通过网上的一些动态,知道舒行每年春天会从北京回到家乡浙江永嘉山中住一段时间,书中的文字和照片就是在这一日又一日的感受中慢慢写下和拍下的,它们如夏夜里吹来的凉风,拂面倍感清爽,而后顿生静意,不禁想起前几日晨读的一首谢灵运的诗,“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和诗一样鲜丽清新的文境。舒行她在书中饶有兴味地写了从家乡永嘉的春天开始,一直到身居北京的冬天光景,记录了两地许多种所见的植物和所体会的山水日常况味,有从立春后的阿拉伯婆婆纳、紫花地丁、梅花、宝盖草,到惊蛰后的桃花、玉兰、山矾,然后是清明的鼠麹草、紫云英、山樱花等植物,有楠溪江、石门台、龙湾潭、行禅山等这些令人神往的地名。其不论是江上的碧水滩林、稻田边的古旧民居或深山中的古村落,还是森林中的瀑布和遍布紫云英的春天郊野,文字里都饱含着悠然干净的静谧感,就像她在书里坦言说的,看风景要带着“人情”,自然中一旦融入人情便意味深长。所以,读她的文字,好比是历经了一整年的山水漫游,春夏秋冬的景况都徐徐摊在眼前,风土人情也尽在眼前,仿佛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庸常生活里的安然之地,感受到简单自在的自然景色,想来如此贴近生活本来就该拥有的模样,却因为琐事缠身的我们无福消受而显得弥足珍贵。

《说文解字》里写道,“美、甘也。”美是一种甜甜的味道,比如小时候第一次吃牛奶糖时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古人称这种滋味为美。在舒行的这本书里,体察到了另一种美,一种属于天地间的宁静安然的美,而非瞬时即发的美。这种美初看就被吸引了,而后愈发觉得美,它当然也是甜甜的滋味,但不是味觉带来的,而是视觉、嗅觉和听觉,从花草树木,鸟儿家禽,白云与蓝天,青山与雾岚这些感受到的,隐蓄着真性情,对日常生活有着不倦兴趣的真性情。书里的最后一缉是写电影里的植物,多是日本电影里的植物,和写故乡的文字一样,透出认真郑重的味道,从另外一种日常的角度窥视到电影的美感。想起曾看过的一句话,“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面对《山里来信》,和它大抵是类似的心境,那些和简致生活相关的美好“皆来相就”。

“就这样,并不为看到什么特别的风景,只要是在乡下的山边、田野里走一走,就觉得是很快乐的事。”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十一)

豆瓣网诸多藏龙卧虎的“世外高人”中,风景摄影我最喜欢饭叔和空错,人物摄影首推暖暖的七七,而自然散文写得最得我心的,一个是沈书枝,一个是舒行。这两位都是心思细腻且有趣味的女性,都用笔名,都来自南方乡下、客居北京,所以字里行间中总免不了南人北迁后浓浓淡淡的乡愁。此外还有点相似,就是她们都具备相当的博物学功底,好像自带电子词典功能,识花辨草,安度岁月,写鸟鸣的词句都不带重样的。

要知道,对于自幼爱读外国小说的我来说,最为咂舌的就是他们文字中那些花花草草鸟鸟兽兽居然都有名字——学名,毫不含糊!如果我来写,八成就“小花”、“小草”一笔带过了。

所以,对于上述两位,在记录日月风物时仍能 “犹怜草木青”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

舒行是极为细致的人。细致到什么程度?她调侃自己为电影截图狂魔,看电影时不截图,细品台词、辨识花草,好像电影都不值得看似的。

文章也是如此。

昨天收到网上订购的舒行新书《山里来信》。书不是标准的大小,略方,腰封是水彩画的林中房舍,让我这个痛恨腰封的人也一时舍不得扯下。

翻开书正看到本书策划人就是沈书枝,不觉一乐。

这么一个北京乌云密布的中午,窗外蝉声尖利,我翻开书,一页页、一篇篇读下去。正好读到书中引用松尾芭蕉的一句:“寂静啊,蝉声渗入岩石”,会心一笑。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品性上可以看得出ta行过得路、读过的书,舒行这里,还表现她居住过地方,“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地方,在我,就是这些山、村子、高处的草地,是一切童年时踏过的地方。”

舒行的家乡是温州永嘉的一个小村木桥。然而,如她所写,名为木桥,实则不见桥。我想像中的图景是,青山环绕,溪涧纵横,茶园遍布。这样山林水秀,交通不便的地方,正好安静乡居。所以,她回家一住就是几年,就算是定居北京,也时不时溜回去,过一下虽然并非田园世外,但简朴健康的生活。在她笔下,家乡小村尤其是一块“有温度”的土地。在这里,她寻访古道、被阿婆赠予瓯柑,在清晨早晚鸟儿交接班的宁静中(被称为“蓝色时光”)中遥望山岚。

“在这里,‘过日子’的感觉会特别强烈,时间都消磨在开放、宽敞而丰富的空间,每一分钟看似‘无用’,然而只有这样过,时间对自己才是‘有用’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日子,有时候会傻气地觉得,为人在世,没有白来一遭。”

这是怎样的童年和故乡啊,不像从小生活在西安城里的我,可搜罗到的鲜活回忆,不是翻进宾馆前的喷泉,就是跳到在工地的水泥池子,怎么也镀不上金色茸茸的边儿来。

她细心观察身边草木,引用洪尚秀的话:“我喜欢观察花朵还有树木,我能观察它们很长时间,在某一瞬间会觉得很安心,甚至能相信生活可以是无所畏惧的,当以后记起这种感觉时,可以给生活带来勇气。”

喜欢她将山间徒步称作“山行”,把北京夏季傍晚降下的急雨称作“暮雨”。

舒行的书,其实最适合在雨后的自然中闲适小坐,就着虫吟、土香细细品读。实则却得对着电脑看。一方面方便随时敲下书中佳句,更重要的是方便查询花草风物。比如温州地区特有的木质水器鹤兜,网上查了才知道是什么。写南方的景致物候,我到底不熟;但欣慰的看到写北京的草木之名,我大体上都认识了,所谓“功不唐捐”吧。

读书人写文免不了“吊书袋子”,舒行也是如此。有些引用恰如其分,并让读者心有戚戚。比如一次在山涧旁,想起张爱玲曾有“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写山雨时引用田山头火的俳句:“山在观山色,雨来听雨声”,说不出的妙趣。但有些引用,也不是不好,只是突然跳出,行文节奏又与前后文明显有别,细想下又觉得并未道破什么万物秘密,倒觉得不如作者本人字句恬淡可爱了。

“看到他人在日常生活里所体现的高贵感,便觉自己需要回到秩序中去,静静生活。”合上书,也顺手查了飞永嘉地区的机票,不由不向往春夏多雨季节的山抹微云,向往楠溪江的清江碧水。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十二)

出趟远门,回家收到舒行新书《山里来信》,这一刻,等了好久。记得在她的博客里,有一次她写带孩子回浙南山里她长大的地方,孩子(彼时一岁多)在树下玩,她静坐一旁,那一刻仿佛等了好多年。就这么轻轻一笔,温柔又无意识地克制,撅住了我的心:是啊,带爱的人回到自己童年的村庄,我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那一刻遥想多年以后带孩子回到自己长大的河边,细数一草一木,那一刻,确实等了很多年,而我也已实现那一刻的宁静与平和。长久不表达,我完全失去了表达的热情与技巧,但是舒行却可以月过无痕,她的文字像清泉,涓涓流出,泉眼是她对生活的热爱。

有很长一段时间,毛燥的我总要去她的博客“燕居集”寻求庇护,虽然她说都是些流水账,可就是这些流水账让我的心平静下来。她写日常,写一口气买数件毛衣,好几年都不用买了(我看得心里也觉得踏实),写生病,去医院折腾好晚回到家,水仙盛开花香盈室,得安慰,这何尝不是我的生活呢,但是她写得真好啊,她对文学是有敬意的,严肃的,有时候她也反省自己写的东西是不是太过严肃了,而现实里的她热情主动(以至于有时她会揶揄自己“要高冷一些”),始终保有少女的天真与新奇(比如她说看剧呢就总想买衣服,哈哈谁不是呢),而且,她很会穿搭(会穿搭的女孩子都不简单呀),与其说是时尚嗅觉,不如说是审美历练。她是一个非常生动真实的人,大概基于此,她的文字才那么富于感染力吧。她认真生活,对日常生活的那份挚热,很是感染我。

书里的植物,于我是相亲相爱,不管是浙南植物(与我家乡赣南植物基本一致)还是北京植物,我都是非常熟悉热爱的。关于植物文,时下写植物的人倒是不少,多半是对植物一知半解又爱强行附会、抒情呻吟,我简直读不下去,所以宁愿选择干净清爽的科普文。但是舒行的植物记我又爱看,常看常新,为什么呢?因为写得美、克制、有情义,只有真爱才能写出来。这里忍不住想起心岱,心岱写植物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纯然记录,是“因风飞过蔷薇”的静观,就足够打动人心。

书里的文字部分,让我油然生起敬意,在这样的年代,谈文学有点不合时宜,每天迫于KPI的压力,谈数据,做报告,不是Root cause就是Dive deep,要么就是highlight,lowlight,callout……有时候对比她的认真生活,觉得羞愧呢,辜负了时光。今年春天一晃而过,感叹自己忙于工作碌碌无为,没有饱满浓烈的生活,连花儿都没好好欣赏就春归去,很是沮丧。我也很清楚,她的生活不仅仅是田园诗,写书这四年孩子还小,带孩子的辛苦,日常的琐碎,并非那一句流行的“把日子过成了诗”,而更接近“粗糙生活中隐隐的甜”。多年前她就写过,忍受得了地头劳作的艰辛,却受不了火柴盒子里的朝九晚五。所以一到山里,她高兴得心都要飞起来了。

书里提到的电影,我几乎都看过,她是重度影迷,跟着她看了不少好电影。她喜欢日影里的家居、厨房,她自己的家就布置得很有生活情味,经常买花,孩子在花下写作业,她自己则在插着白芍的房间里,倍觉时间珍贵,惜之不及,唯有更认真生活。从她那读到“买花钱就是活命钱”,于是我心安理得订花了,一周一束。《海街日记》影评《梅树的意味》,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完全是基于自身共鸣写成的。令我感动的是,真的有人如此热爱电影。每个人阅片数量、观影体验不一,喜好审美也各异,但是每当我看到指点江山的影评就很不舒服。电影不就是造梦的吗?对电影多一点宽容、敬意、柔情不好吗?

14年见面,聊起家乡,她整个人都活泼起来,说起童年植物,少不了火炭母啦。野荞麦叶摊鸡蛋最好吃啦,素面也很好,末了热情塞我一份带回家,虽然有点咸,我素不爱面食,但还是高高兴兴收下,因这一幕使我想起天文写妈刘慕沙女士,因爱茶花,便理所当然觉得所有人都喜欢,于是兴头头剪下花让客人带回家。麦饼也是从舒行那知道的,于是我去南城,看到温州麦饼的摊子,也要买来尝一尝。

那次见面,趁孩子午睡的空隙,舒行带我下楼散步,去邻居花园看花,菊芋开得热情,我们被一个凶巴巴的老太太轰走,走过热闹小街,有两排高大杨树,她说远远望去像山。这几年她频频返乡,真实地行走、拍摄,一切言之有物。看书和以前零散看文还是很不一样,书的内容连贯丰富了许多。

我算是看着《山里来信》面世的,从约稿到上架,足足等了四年,舒行是我见过的最认真的写作者,这里不是要秀苦肉计,只想说即便如此,这一切都盖不过她的才华。这么多年过去了,撇开有真实接触的朋友身份,作为一个老读者,我打心里喜欢她的文章。关于故乡、童年、植物、电影、日常,能打动我的,也一定会打动你。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十三)

王朔在《动物凶猛》里写道:“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孩子,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单挑出来看,不无辛辣。在城乡二元化的今天,定居大城市的人书写乡村,不可避免要遇到这样的问题:书中美好的田园图景是真实存在的吗?在城乡差异、资源匮乏、贫困凋敝、污染衰败的现实下,怀旧的、正面的乡愁是不是一种虚伪?

读舒行的《山里来信》之前,我也不免这样的疑问。舒行生长于永嘉乡村,因为爱恋故乡山水、风物、亲人,每年仍然从北京回乡小住,数年间写下这本山水与日常的笔记。舒行的故乡浙南永嘉绝非“毫无诗意的僻壤”,境内的楠溪江,现已是国家级风景区,以田园山水著称,有谢灵运、王羲之、孟浩然、苏东坡等文人墨客的履迹和诗句为证。然而,远方的山水,若非旅游指南,对读者意义不大,吸引读者的是作者从山水习得的情感和智慧,正如沈从文所言,“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对于一个作者的教训太好了。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山里来信》没有刻意建构田园图景,第一部分“故乡与春天”可见作者对山水草木、乡村风物的亲近,源于乡村生活和远去异乡的乡愁,书中植物知识、阅读趣味、影迷笔记却不受限于乡村经验。四季流转的日常生活中,草木总关情,第二部分“北京四季”和第三部分“电影植物笔记”是从乡村情感延展出的趣味和学识,必有经年的学习、阅读、观影和对生活的热爱。书写不再只是自我慰藉,也是学识的分享,阅读也成为有意义的审美教育。

在城乡价值的冲突,即都市丛林的工业文明和田园生活的农耕文明的冲突中,作者是有态度的。“我春天回山里生活,今年是第四年了,我并非在幻想所谓的田园生活,但此地也绝非像大多数农村那样贫穷、落后、不文明,要在这里过一种简朴健康的乡下生活也是可行的。”“在山里过日子,吃这样的菜,似乎人也变得勤劳有活力,惯于早起。而山里的日子,好像也特别长,时间缓慢而经用。在这里‘过日子’感觉会特别强烈,时间都消磨在开放、宽敞而丰富的空间,每一分钟看似‘无用’,然而只有这样过,时间对自己才是‘有用’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日子,有时候会傻气地觉得,为人在世,没白来一遭。”作为农家子弟,“八岁左右,我就是家里劳力之一了,割稻插秧大概要到十岁”,返乡山居不是农家乐,而是对自己的来处的眷念。乡愁也因此有了意义:故乡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即使它贫穷、劳苦。

淡豹写过这样几段话,我太喜欢了,只好大段搬过来:

舒行写道,“在山里住,时常觉得自己还有过贫穷生活的能力,旧屋简陋,衣着随意,提水洗菜,烧火做饭,都能应付自如,这种做饭烧火时偶尔还会划破手的生活,对于我来说也不比北京的生活差多少。”同是农家子弟,我祈愿仍有乡村能够在滚滚时代中保持或恢复那不完美但给人希望的田园生活。那样的生活和它给人的养分,《山里来信》已经证明了它的美好。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十四)

“田地里什么都有,茄子,黄瓜,西红柿,南瓜,西瓜……只要我的身体告诉我想要吃,我都吃。也许吃清淡的食物,是能长寿的因素。而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有钱,贫穷成了我的好运。”这是电影《阿弥陀堂讯息》中梅奶奶写的《山里的来信》专栏。《阿弥陀堂讯息》是关于自然与人生、生命和死亡的电影。来自阿弥陀堂的讯息即是《山里的来信》,专栏在梅奶奶所属村子的村报上刊登,九十多岁的梅奶奶住在村郊山上的阿弥陀堂中。日本的阿弥陀堂大概是很多村子都会有的,是当地人作丧礼用的场所(这一点电影中也有表现),也可供流浪者落脚,水上勉在小说《盲歌女阿凛》里说,阿弥陀堂是当地人对周游卖艺人和乞讨者的一种温情。他写:“我们村里搞盂兰盆节活动,有小孩子和大人在八月十四日夜,在堂前庭院轮流唱,‘阿弥陀堂前面,有东西发亮,盲女艺人眼睛亮。’”电影中的阿弥陀堂里也有盂兰盆节活动,和水上勉写的情景很像,不过唱歌者是梅奶奶和那些逝者。梅奶奶此人是可以不问来历的,她总是充满元气,平静地口述着山中岁时转变,她的那些“山里的来信”,将人带入一种清淡的情绪中去。于是我就产生回山里住,写一个《山里来信》系列文章的想法,如果出书的话,就以《山里来信》命名。这是三年前就想好的事。

从二零一四年春天开始,我每年春天都会回老家楠溪江下游山中小住,短则一周,长则近两月,而在这期间所写的有关山居的文字,最早的是二零一四年的《山中日记》(没有收入书里),其后是二零一五年的《早春四日》,二零一六年的《山里来信》系列,二零一七的《山上的春天》,这些文章里,会有一些重复写过的事物,然而每年春天,我们看到的风物都像是新的,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心情,人的状态、精神、审美等等总是在变化的,所以观察到的事物也会变。年岁渐长,近年身边常有亲戚患重病,有时候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啊今年还活着,还能看到这朵百合花,真是太好了。”自然类的文字写多了,对什么花花草草似乎都抱有一种感情,抒发态度,就难免有以上这样流于抒情的感叹。

二零一八年春天在山里住了一个多月,回来又写一些抒情文字:“我所喜欢的山间的生活,有一部分,就是像这样,不经意地吃到喜欢的野菜,或在年节和亲戚,乡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岁时古老的风俗活动,比如过年的龙船、迎佛,清明的上坟,端午的包粽子等等,这些都叫人喜欢,山里人的生活也因为有了这些的活动而更加蓬勃充实,这不会教人无处着落。不像我在城市生活的时候,如果没有触及自然或书本,艺术等等,时间消磨在家务中的时候,常常会有无处着落之感。可以说,山里也到处有令人慰藉的事物。”

“在山里住,时常觉得自己还有过贫穷生活的能力,旧屋简陋,衣着随意,提水洗菜,烧火做饭,都能应付自如,这种做饭烧火时偶尔还会划破手的生活,对于我来说也不比北京的生活差多少。我一直没有特别庞大的欲望(比如希望有满柜子昂贵的衣服鞋子化妆品,没有这些想法),但我喜欢小小的欲望,买喜欢而不贵的衣服、鞋子、书等等,小小的欲望很容易满足的。觉得还是需要保持一种清贫的心态。我有时候蹲在水边洗衣服,常常想,如果一个陌生的过路人这时看到我,肯定会认为我是生活在当地的农妇。在山里待得久了,似乎渐渐有了一种反城市的心理,尤其是对北京这样的城市。在北京时,我曾想:在城市的牢笼生活久了,常会有‘命不久矣。’之感,心里向往山间的生活。”

有时自己回头看这些文字,自己也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觉得格局小而抒情,因为现代生活里,凡是冷静的理性的,都为人推崇,凡是抒情的,就容易让人觉得矫情。我以前有段时日就自认是冷淡理性的人,而正是花草和在自然里的生活,似乎让人重回到一种天真之中。

《山里来信》也不全是写山居的生活,有更早前的在楠溪江走走看看时写下的游记,二零一四年夏天写了《寂静啊,龙湾潭》、《岩头》《木芙蓉与芙蓉村》等篇。楠溪江很多地方都是很美的,石桅岩的深谷碧水、石门台的溪涧瀑布、屿北村的古屋石墙、茗岙的高山稻田、永嘉书院的山洞隧道和山涧等等,都是很值得看的。连续好几个炎夏,我不知疲倦地走在楠溪江山水中,心中却还是遗憾脚步不能踏遍楠溪江山里的每一寸土地。走得越多,便越会发觉自己对这片乡土的热情,并觉得家乡风土会是一个人的根本。

书中第二部分大多是写在北京的植物生活。最早的一篇是二零一一年的,可以说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七年。但书目的排序,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的,而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来排序,比如,二零一七年的春天的文章会放在前面,而二零一四年夏天、二零一一秋天的文章就会出现在后面,这样安排季节感就会很顺,但出现的问题是,比如二零一七年我写外婆去世,后面在二零一四年又出现外婆健在的文字,读来也许会感觉有点乱,所以在此作一下说明。 最后,感谢沈书枝和编辑千阳君的辛苦付出。

2018年6月

《山里来信》读后感(篇十五)

我很早就认识舒行了,那时我们都还年轻,都在写博客,因文字而相交。并不是很浓热的交情,不过是你来看看我,我来看看你。

她是个清淡的人,十几年前的文字里,她也是记录些日常的菜食、小事。我们一起吃饭,她点的也是非常清淡的素菜——她是温州人,温州在浙江的南部,那边人在饮食上口味很淡。

她的淡是整体的:她喜欢日本电影,收集了很多剧照,多是一些家常的场景,一些过日子的镜头,里面有丰饶和充实的物质气味,又有春日迟迟的舒缓和宁静。她自己的家,也收拾的整洁干净,调子很素淡,床头、书桌上的素瓷花瓶里,总是插着从市场买来的花。

她和我的另外一个朋友书枝,都是江浙皖这一带的人,迁移到北京去生活,但是,我仍然会感觉到,每次,她们回到南方家乡时,就像燕子归巢、花儿入土、鱼儿得水一样,瞬间满血复活了。南方的水土、空气、湿度,这一切形成的风土,养育着她们。不仅是肉身的适配,也是精神的安居之所。每次回家时,她们都恢复了鲜活的表达欲。一花、一木、一处老房子,都能触发写作的兴致。一个人的兴奋灶在哪里,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舒行喜欢山间的清晨,住在山里时,总是早早地起身,去山的深处走走看看,早晨的山间,空气特别纯净,是“蓝色时分”。她看到一条野径,就像儿时踏过溪石溯流而上一样,她走进去,邂逅了一株美丽的映山红。她看到一些可爱的小院子,种着花草瓜果,有女子在溪边洗衣服……这些,都是她喜欢看,喜欢去拍、去写的故乡风物。

在她的笔下和镜头下,我们会发现浙南的民风古意犹存。庙里做法事,大家去听;过年时,南天竹的小叶子插在糕点上作装饰,山间的居民要拿炒物敬神;春分后,村民要赶紧采明前茶;荠菜应季时,做翠色诱人的清香荠菜饭来吃;清明到了,山里的人,挑着八角礼盒去扫墓;野果薜荔的汁液做了夏天的凉粉,透明如水晶。

这些看似很诗意的风景、踏春、民俗,都是她真实的日常生活而已。近年来,抛弃都市生活去大理开客栈的、离职去乡下种有机菜的,包括开农场的、做木匠的城市青年,实在是很多,日式生活类书籍大量被引进,我已经有点阅读疲劳了。其中有一些,确实是渴望朴素的与土地相连接的生命方式,而有些,未必不是盲从和炒作。

而楠溪江,这些年也被炒的挺热的:古村落、文化遗产、永嘉山水什么的,差不多成了一个刻意诗化的文化符号。比如,我一直是对浙南的夹缬非常感兴趣,收集了很多资料,但始终是纸上的接近,然而,在舒行笔下,这些就是生活,她小时候睡的被子就是夹缬,她外婆家里也挂着夹缬做的窗帘。真让人羡慕。

当她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快活,有活力。舒行在乡间生活时,乡间的电信信号不好,水都是要去挑的,路上很多未处理的垃圾,杂物堆放在屋子里。然而她仍然觉得清旷、安然,因着和室外的空气、地气、山气都接上了,在鸟叫声中干活和起居,这些会让她愉快。她写一个村民,日复一日的耕地,循季而作,说里面有某种稳定永恒的东西,我很喜欢她用的词:“深静”。这个种田人的头上方,正有一树油桐花开得繁盛,这个场景非常诗意,却那么自然,因为实情就是这样,全无安排。生命实苦,但总有美可以慰藉。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要时不时的,从嘈杂拥堵、绿意很少的都市,一再返乡,就像去给自己安神和加油一样。她书里有句话:“故乡大概就是,想逃避当下之时,心灵想去的地方。”“我喜欢观察树木还有花朵,我能观察它们很长时间,在某一瞬间会觉得很安心,甚至能相信生活是无所畏惧的,当以后想起这种感觉时,可以给生活带来勇气”。洪尚秀的这段话,也适合于舒行。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写法,舒行谈论家乡的草木、山川,娓娓道来,并没有突兀的情节,只是像印象派画法一样,把所到之处的所见所感,悉数写出,但是因为是真挚地爱着,所以这感情,让一切被浸润其中,有了统一的情感基调。这使我想到安野光雅的游记画和原田泰治的素朴画,你说它是印象派,又多了拙朴,说它是版画吧,却很灵动,说它是系列吧,每一张场景都是独立的,说它是孤立的,它又有某种统一的气味贯穿其中。

舒行对电影、书籍的爱,也是切近的。她记得很多电影里关于草木的章节、描述,会在看着眼前景物时及时联想到书里和电影里的它们,但是,这不是掉书袋,而是对于她,这些都是一体的。她的家居和穿衣、饮食风格会受其影响,纸上人间,打成一片。

书里有一些文章,是在北京时写的。也许,离去赋予了观望的距离。我记得,周作人写《故乡的野菜》、汪曾祺写儿时的风物,也都是在离家以后。

舒行的文字,很适合成书。她的文章比较慢,印成书以后,更能体现它的质感。这本书,采用了近乎方形的开本,有点像某种摄影集,纸张的质地也很好,那些用妈妈的陪嫁锡酒瓶盛放的野花,还有陶罐插着的桃花,在江南冬与春、高湿度的明净空气里,都那么妥帖的被安放着,一如我们的心轻快适意的徜徉在她的文字中。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