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锦集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6 04:05:27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7-26 04:05:27   小编:

《游戏的终结》揭示了现代社会中虚拟游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游戏中逃避现实、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情节,呼吁人们要警惕游戏成瘾的危害。文章警示人们应该合理利用游戏,同时也要重视现实生活,保持心理健康。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一)

最最喜欢水底故事,最天真最温柔最脆弱的,时间叠加交织出最冷峻最粘稠最厌倦的,这样隐秘的岁月所填不满的,正是别人的梦。 也很喜欢河的那些串联整篇的呓语以及夜仰面朝天里的梦境与真实,仔细一想好像故事的结尾都算传统意义上的悲剧(死亡、虚无、梦境),那些情绪也许因为巧妙的工整而没有直接通过情节递进到大脑,反而是那些阅读过程中最平常的、琐碎的在不断冲击着情绪本身。 这是一本读完每一个故事好像都需要停下来喘口气的书,和最近读机器人大师时的感受差不多,前者停下来看前文的对照,看从首串到尾的彩蛋,这样的“游戏”堪称精彩,后者等待麻烦混乱的大脑整理随之而来的更深的悸动。两本都是极其短小的,但某种程度又都是极其久长的。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二)

先读了《万火归一》,再读的这本《游戏的终结》,和作品出版顺序相反。从内容的连贯性来看,《火》比《游戏》更佳。但经过这两本书,科塔萨尔的风格已经深入我心。

梦境和眼前、幻象和现实,如果把每一块比作一种水彩颜色的话,科塔萨尔的作品就像还未搅拌的多色水彩,随流体蔓延和扩散,但仍未融合为一种颜色。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尚可分辨其中的红和蓝、温与冷,而不会被迫接受作者留下的、像颜色充分混合后的终点感受。

比较来看:《火》的许多故事是踩在现实中看幻想,而《游戏》中更多的故事则接近无实可依,无迹可循,阅读时只好随之飘荡,也自然伴随着一股不安全感。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三)

这本短篇集围绕一个核心主题:现实与虚幻,虚幻可以是梦境,也是不同于人物主体生命体验的他者的存在。人物在现实,梦境间穿梭往来,两者的分野不再分明,边界交融,情绪模糊,就像他在《乐队》一文中写的:“他对现实惊鸿一瞥,却以为那是假象,而这正是因为那才是真切的现实,是他已经看不到的真实。他刚刚目睹的就是真相,也就是所谓的假象。他在不会因为自觉被一堆格格不入的东西所包围而感到不满,因为,这是对那另一个世界的感知。”最喜欢《水底故事》这一篇,文字读起来像太虚幻境中的流水。他写道:“你们大家都常来我父母留给我的小屋待些日子,我们常常去划船,念诗念到头晕,绝望地爱着那最脆弱、最易逝的事物,爱着那被没完没了的天真卖弄所遮盖、被一种傻兮兮的小狗般的温柔所包裹着的一切。那是我们多年轻啊,我们会那么轻易的陷入自我的哀怨之中,在爵士唱片和苦涩的马黛茶之间爱抚着死亡的意象,而眼前仍有五六十年真切不朽的日子要过。” 值得全文背诵!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四)

《朋友》这部小说很短,但内核却和科塔萨尔其他小说一样精彩。

一号决定要杀死罗梅洛,三号负责执行。贝尔特兰得知这个消息,打算营救老朋友罗梅洛。一号在咖啡馆的暗杀计划失败了,然而罗梅洛却依旧被杀,贝尔特兰消失不见,三号完成任务。

我的理解是,贝尔特兰和三号是同一人的两种身份,正如罗梅洛的两种结局,活与死。小说大部分篇幅都是以贝尔特兰的视角描述,因此罗梅洛大有存活的希望;然而,当视角转换,三号出场,罗梅洛便不可避免走向了死亡的结局。

身份叠加是科塔萨尔很喜欢的一种方法,在这篇小说里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同的身份导致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小说的结尾仅能容纳一条道路,一如现实世界只存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

《动机》这部小说很巧妙,一开始以为是简单的复仇,看着看着复仇者竟变成了复仇的对象。结尾,两个情杀犯互相理解,而那两个倒霉的男人则变成了故事的内容。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五)

我一头撞进地面,沉闷的响声在颅内震荡。在漫长的片刻里,眼球迅速充血,眼前一片黑红,鼻腔内有血腥味,刺激着泪腺,干涩的眼睛几乎淌出泪水。

一米开外站着一位年轻女人。口罩挡住了她的下半边脸,微蹙的眉头泄露了她的同情心。她很快将自行车的脚架立好,似乎下一秒就冲到我的身边,将我扶起。当一个小孩在自动扶梯上摔倒,她二话不说将手上的东西丢到一边,冲到前面扶起小孩。

现在,她犹豫了。一切都发生得很快,但我的余光像高速镜头一样捕捉了周边的一切。我看到她微微探过身子,进一步确认我是否已无大碍。

发麻的双臂支撑起我的上半身。我的身躯被完全挡在路旁的一个垃圾桶后。她和我在彼此的视野里暂时消失。“您没事吧?”身后三米开外一个男声响起,是个本地人,中年发福,有热心肠的底气。我没有转头回应他,而是从他的声音里想象出他的样子。

我已经是个七十岁的老女人了。我应该完好无损地重新站起来。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六)

2022年2月读书清单记录(2/4)《游戏的终结》在评价上标了神作,好像有18篇短篇,阅读性都极强,每个短篇都有超出常规的设置和布局,个别故事晦涩难懂,但整体风格就是作者的自我意识流出,每一个主人公都透露出“我”和世界和周围的反差,“我”在这个世界被隔离着。

第一部分,6个短篇,都是个体、个人的感受,最喜欢《迈耶斯之夜》音乐会上发生的狂暴事件,让我想到了《香水》结尾那名场面;

第二部分,7个短篇,好像都是在写两个人,我和他或朋友或另一个“我”,《基克拉泽斯群岛的神像》人是会被远古的精神拉进联系之中,灵魂可以穿越几千年前的祭祀,来影响当下,另一个短篇《夜,仰面朝天》也是类似;《一染黄花》讲了永生不死,男人与自己的化身男孩都是某个人的重生体;《饭后》是我看不懂的书信对话,影射了某个政治事件;《乐队》只有主人公一个人看到了,其他人都看不到的女性乐队表演,人与日常的格格不入感受?《朋友》刺杀者的心态描述;《动机》复仇为始、海上寻凶、动机转换;《小公牛》没看懂拳击手的混乱思绪。

第三部分,5个短篇,大部分还是自我对话,《水底故事》是文字优美的意识流对话;《午餐过后》“我”到底是和谁去散步?《美西螈》大佬就是脑洞大开,“我”是一只美西螈、还是美西螈进入了“我”啊?《夜,仰面朝天》一样有意思多了,荣冠之战,“我”是一个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普通人,还是原始森林里被俘虏的战败者呢?终篇《游戏的终结》三个女孩扮演雕塑的故事。

这本小说集,整体给我的读感,科塔萨尔真真是个幻想穿越大神,而且还不是常见的从古穿今、或者从今返古,这是无处不在的“我”,“我”的意识可以分裂无限,触手相连万事万物。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七)

所谓的美。就是如此,那朵花很美,那是一朵美极了的花。而我却注定要消失,我会在某一天永远地死去。那朵花很漂亮,永远都会有漂亮的花给将来的人们看。突然,我明白了什么是虚无,我曾经以为那就是平静,是苦难轮回的终结。我将会死去,而卢克已经死了,再不会有一朵花留给像我们这样的人了,什么也不会有了,绝对不会有了。虚无就是这样,就是再也不会有一朵花——《一朵黄花》 你们大家都常来我父母留给我的小屋待些日子,我们常常去划船,念诗念到头晕,绝望地爱着那最脆弱、最易逝的事物,爱着那被没完没了的天真卖弄所遮盖、被一种傻兮兮的小狗般的温柔所包裹着的一切。那时我们多年轻啊,毛利西奥,我们会那么轻易地陷入自我的哀怨之中,在爵士唱片和苦涩的马黛茶之间爱抚着死亡的意象,而眼前仍有五六十年真切不朽的日子要过。——《水底故事》 你知道的,青年时期最可怕的就是,在某个无名的黑暗时刻,我们对一切都不再认真,一切都沦落为假正经的肮脏面具,人人都必须把这面具戴在脸上,我成了某某医生,你成了某某工程师,我们一下子被青春抛在身后,开始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自己,虽然,有一阵子,我们还是保持着老习惯,还是玩着共同的游戏,还是常聚餐,在这一片四下离散、彼此抛弃之中抓着最后的救生圈。这一切都寻常得可怕,毛利西奥,总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加难过,有些人像你一样年华老去也一无所感,看到一本自己年少时穿着短裤、戴着草帽或穿着入伍制服的相册也无动于衷。——《水底故事》 那年夏末,他过来,也跟你一样一言不发,他以前可是说个不停的,当时却只是喝着酒任时间流逝,无所怨恨或是在怨恨着这种全然的虚无,而这满心满眼的虚无纠缠着我们,我们却无从抵抗。我认为我们之间并没有憎恶,那还称不上憎恶,但比憎恶更糟糕,那是一种厌倦:我们的过往岁月有时仿佛一场风暴或一朵向日葵,或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是一柄长剑,什么都可以,反正不是那种厌倦,不是那个阴沉、肮脏、像眼中的白翳一样蔓生的秋日,而那时,就在那过往情怀的中心,却生出了这种厌倦——《水底故事》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八)

还有比一颗掉到地上就不见踪影的蓝莓更令人坐立不安的事吗 在明明白白地听到它撞击木地板的声响后 我整个身子伏在地上好一会儿,看上去从没这么虔诚过 这是个家具极少的房间,少到地板的每一寸都能看见 它会赞同这话,因为它也能看见这片无碍的空旷,和我一样 可唯独和我一样,看不见这颗蓝莓 我只好作罢,谨慎地摸回椅子,继续读那篇名为《乐队》的故事 卢西奥在第十二排坐定,等着那部他曾错过的电影 幕布升起,杵在那儿的却是个乐队,毫无征兆的开始表演,就如一阵抵挡不住的幻觉 我们愣在原地,难以置信的望着这触目惊心的场面,难免一样的开始神经兮兮 “没有比这更蠢更莫名其妙的景象了”卢西奥想 “也没有比这更能心生糟乱的挪动了”我想着 随即闭上了眼 幕布落下,他生出希望来:电影是终于要开始了? 我猛地睁开双眼,被发怵的快感要挟着,四下张望:地板,桌腿,布袋,文件堆,新坐垫,窗帘脚......一个挨着一个地盯过去,寻找一个破乐队留下的污渍 以便来报复刚才挪动的那具僵直的身体 是我卡在了衣服想不到的褶皱里,还是跌进了开头与结尾间的缝隙中去? 可她分明听见了我撞击地板的声音 听到它掉落或看见它掉落,哪个更真实可信? 幕布升上去时,卢西奥的神经厌恶的抽搐了一下 噢乐队,乐队还在那里,继续伪造着那片掌声、喝彩与欢呼雀跃 倒霉的电影何时开始?该死的蓝莓又去了哪里? 在这无法忍受的和谐中,在这番惺惺作态的假象下,他却猛地对真实惊鸿一瞥 “谎话连篇的节目单、不合时宜的观众、大部分成员都是充数的假乐队、荒腔走板的指挥、装装样子的列队行进,还有格格不入的他自己。” 我的脚底板开始变得粘黏,携带着那股真实无妄的恐慌

就这样,卢西奥忽然撞见了现实 我从位置上跳起来,退到一旁 地板上,是那滩洇开的发黑的血迹,磕绊地拖出一串稀碎的组织 和这场烂透顶的表演一样 而她恐惧、绝望、厌恶、惊悚的面孔上 那惨状般的表情 深深地、深深地打搅到了 我那溃作一滩的神智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九)

我曾经以为那就是平静,是苦难轮回的终结,再不会有一朵花留给像我们这样的人了,什么也不会有了,绝对不会有了。虚无就是这样,就是再也不会有一朵花。

你别担心,原谅我这么不耐烦的表情。当你想起旧时光,当你为那些名为会议的逝去之物而神伤,必须用语言和形象来填满那无底的空虚。我们常常去划船,念诗念到头晕,绝望地挨着那最脆弱、最易脆的事物,爱着那被没完没了的天真卖弄所遮盖,被一种傻兮兮的小狗般的温柔所包裹着的一切。那时我们多年轻啊,我们会那么轻易地陷入自我的哀怨之中,在爵士唱片和苦涩的马黛茶之间爱抚着死亡的意向,而眼前仍有五六十年真切不朽的日子要过。

你知道的,青年时期最可怕的是,在某个无名的黑暗时刻,我们对一切都不再认真,一切都沦落为假正经的游戏。我们对一切都不在认真,一切都沦落为假正经的肮脏面具,人人都必须把这面具戴在脸上,开始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自己。这一切都寻常得可怕,总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难过,有些人像你一样年华老去也无感。

在梦里,我是一个人在岛上,这在这个时候是很奇怪的——要是现在再做这个梦,我就不会像那时一样,觉得那种孤独本身就算是噩梦了。孤独,伴着勘堪爬上对岸天空的月亮,伴着潺潺的河流,伴着桃子偶然掉到水里砸扁的声音。记忆知道哪些东西该保管得一丝不差。梦中的我知道那是一条深深的、满是暗流的河流。

你看到那月亮了吗,就在那边?它开始在灯芯草中升起来,马上就要照上你的脸了。就在这个时候,河流的潺潺声大了起来,很有意思,也不知道是因为鸟儿都静下来了,还是因为某些声音在黑暗中就是会更加响亮。那年夏天,他过来,也跟你一样一言不发,他以前可是说个不停的,当时却只是喝着酒任时间流逝,无所怨恨或是在怨恨着这种全然的虚无,而这满心满眼的虚无纠缠着我们,我们却无从抵抗。我们的过往岁月有时仿佛一场风暴或一朵向日葵。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十)

当科塔萨尔在写你的时候,恩,在写第二人称的时候,甚至在写一个更趋于完整的“我们”的时候——当他在这样叙述的时候,我愿就在他的文字面前,即使他的文字像是要漏在我指间的波纹,灵活无辜,能被一切穿透,又将一切顺走。“当你想起旧时光,当你为那些名为回忆的逝去之物而神伤,必须用言语和形象来填满那无底的空虚时,你会说出卢西奥的名字。”于是我说出卢西奥的名字,我成为一个粼粼的,被画在他的“你”里的无棱形状物,在数百个梦的维度里抛进又退却。“我们常常去划船,念诗念到头晕,绝望地爱着那最脆弱、最易逝的事物,爱着那被没完没了的天真卖弄所遮盖、被一种傻兮兮的小狗般的温柔所包裹着的一切。”

“那时我们多年轻啊,毛利西奥,我们会那么轻易地陷入自我的哀怨之中,在爵士唱片和苦涩的马黛茶之间爱抚着死亡的意象,而眼前仍有五六十年真切不朽的日子要过。”

“你脸都白了,毛利西奥。”“你为什么要走?”“是的,好像就是这样,你好像是走了,说着不知道什么东西,说你要去跳塞纳河。”“但是,请你留下,毛利西奥。”“我的梦会因此更加丰富,因为那里面还从来没人想过要去跳河,相信我。”“我了解他,我就是他,但我也是一只美西螈。”“梦最终会做完整,毛利西奥,梦最终会做完整。”

《水底故事》《河》和《美西螈》。

没有任何一个你,在看见科塔萨尔的那些“你”和“我们”的时候,会不认为这是一场梦。是不是我们一字一句念下他的视线,竟叫我们头晕了。他写了美西螈,玻璃外的世界被卷在了美西螈的视线,我变成了美西螈。那么,我们透过水镜,还好它不是潺潺的,马尔克斯是潺潺的,叫我只能跟着走。科塔萨尔的水镜,故意静成不被人相信的事物,所以能映出你不相信的事物,你不相信的科塔萨尔的“你”。

即使我在水底,即使我的心都淌出来,在他的梦里我还是在要命地滑行。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十一)

科塔萨尔的小说就像毒药,一旦接触就再也停不了。在《游戏的终结》这部作品中,科塔萨尔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游刃有余的书写力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个五彩绚烂的泡沫,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惬意地躺在这些迷人的泡沫中旅行,正如小说中的一句话,“你做了一个属于别人的梦”。

科塔萨尔熟稔地使用蒙太奇的技法,在其作品中现实与梦境彼此消溶,回忆与想象持续切换,轻盈得像一场梦,又随性得像一场风,如此舒适,周身轻松。

具体而言,这部作品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尤为喜欢其中十部。

《毒药》:叔叔用灭蚁器与毒药消灭蚂蚁,在这一事件中,更为重要的是我和妹妹、表哥雨果与邻居莉拉无忧无虑的玩耍时光。

《暗门》:佩特隆因工作原因住在了蒙得维的亚的一个宾馆,宾馆只住着他和隔壁的一个单身女人,每晚总是发生诡异的事情,竟然能听见孩子的啼哭声。

《迈那得斯之夜》:剧院里的观众被音乐大师的演奏所感染,纷纷像迈那得斯一般狂热地把大师和乐手们吞噬在汹涌人潮中。

《一朵黄花》:一个男人在公交车上遇见了一个名叫卢克的男孩,并确信这就是他的重生。

《饭后》:费德里科·莫莱斯与阿尔韦托·罗哈斯之间的通信,内容关于在一场聚餐上路易斯·富内斯与罗维罗萨之间的失和。信中语言不断激化,姿态不断升级,引发了费德里科·莫莱斯与阿尔韦托·罗哈斯的嫌隙。

《乐队》:卢西奥·梅迪纳在奥佩拉电影院听到了麻鞋乐队一场糟糕的乐队表演。

《午餐过后》:午餐过后爸妈让“我”带“他”出去散散步,我们坐公交车到市中心五月广场游玩。

《美西螈》:“我”常去巴黎植物园的水族馆去看美西螈,逐渐地美西螈与“我”产生了错位,继而展开了身体与思想的交换。

《夜,仰面朝天》:一个男子骑摩托车发生了车祸,在病床上一直在做一个奇怪的梦——他在荣冠之战中被俘,成为了献给神明的祭品。

《游戏的终结》:“我”、莱蒂西亚和奥兰达常去阿根廷中央铁路的铁道上玩,并在附近的柳树林下玩扮雕像和摆姿态的游戏。直到有一天,火车上一个名叫阿里埃尔的男孩闯进了我们的游戏,导致了这场游戏的终结。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十二)

科塔萨尔:双元结构之《一朵黄花》

——科塔萨尔《一朵黄花》书评

《时间与虚无》

《一朵黄花》一个失意的退休老人,在一辆公共汽车上,碰到了自己的重生体。一个运转上的小错误,一个时间的褶皱,重生体与前世之身竟同时在世,而不是持续出现。

这样的巧合令他惊讶,他主动介入了重生体卢克的生活,了解了他的过去,甚至帮他解决家庭生活的一些困难。他后来发现,卢克的生活几乎就是他生活的翻版,最终的结果都一样:卑躬屈膝、苟延残喘的单调生活,挫败糟糕的命运。最后,他以照顾生病的卢克为名,杀死了卢克。他认为每个人的生命其实都是永生不死的,在无尽的循环。杀死卢克后,他认为自己是第一个必死之人,他感到完满,体会到了一种今朝有酒的幸福感。

直到他在路边看见了一朵黄花,有所触动,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再次遇到一个卢克,也就是自己的翻版,不再干涉,任他自由地生活,无论蠢笨失败还是幸福成功,他都希望卢克能继续下去……

双元结构是科塔萨尔小说常见的结构,它打通了现实与幻想,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与张力。这个短篇里,双元是叙述者和卢克,他们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即老年和童年。我个人理解是,老年的“我”,生活失意,老婆离去,生命进入暮年,回顾自己苟延残喘、挫败无趣的一生,他陷入了彻底的虚无主义,认为存在没有价值了。他杀死了跟自己很像的卢克,以为就杀死了曾经的自己,并自觉是在为卢克解决必然悲剧的一生。

他陷在了时间里,在虚无中无法自拔,以死亡来消解孤独和失败。他以为死亡能帮他修正平庸的日子和失败的婚姻。当他满心欢喜,等待必来的死亡时,路边的一朵黄花出现了。那终极的永恒的美,既解救了他,又给他带来了新的不幸。他明白人终究有一死,而花却生生世世,它总是等待着人来观看、欣赏。他突然明白了什么是虚无,他曾经以为那就是平静,是苦难的终结。

虚无就是这样,死去了就消失了,再有不会有一朵花能够被他欣赏。这是他的幸运,他顿悟了,他明白应该珍惜生命。那也是他的不幸,他后悔了,他以为的帮助卢克,变成了残忍地夺去生命。他想要寻找补偿,他打算再次找到一个卢克,并不再介入卢克的生活。然而,故事没有答案,他又投入了现实生活,他要付账了。

现实就是琐碎庸常,蝇营狗苟,有成功也有挫败,有幸福也有通苦。他能再次找到另一个重生体卢克,以此来赎罪吗?小说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至少现实是不能被否定的,它因想象而永恒,那既是永恒的痛苦,又是永恒的幸福,就像一朵黄花,它春夏开放,秋冬凋败,但它是永恒的,它是绝对的美。

2023年12月22日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篇十三)

创作“过去没有人写过”的小说,是科萨塔尔创作的自我要求,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作为拉美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科萨塔尔影响的不仅是那一批的拉美文学作家,他那充满游戏性、实验性,情节展开又自然合理的幻想文学创作法,势必会如蝴蝶效应般,一代接一代地传递并影响后世的创作者们,为他们提供一片深厚又富有营养的文学沃土。

每个短篇都像是半成品,这么说可能有些不礼貌,但科萨塔尔似乎也将其视为一种创新游戏,一种自我和解的仪式,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是试验品,并非成熟的作品。现代的眼光来看,它们像是某个电影的一个片段,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又说不出具体在哪里见过。它们的身影混迹在许许多多文学影视作品里,不经意的一次回眸,让一条时间线上的两段时间“对视”,如同带你穿越回到1950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感受着那些随风逝去的梦幻场景。科萨塔尔式的幻想似乎变得随处可见。

这些短篇往往从极其寻常的小事切入,随着时间慢慢发酵,最后变成值得反复回味的美酒。每一篇的开头都是如此稀松平常,如此不值一提,让你怀疑是在回头遥望自己过去的人生。但正是简单的小事,悄然地反转才会让你感到神奇和意外。当你阅读并以为理解了故事的大致时,下一句的缪缪数字又在瞬间让你茫然无措,仿佛先前搭建的故事框架轰然倒塌,你不得不顺着曲折的文字重新去思考,好像作者故意在挑逗你,玩着某种不言而喻的游戏。

科萨塔尔笔下的角色似乎都没有名字,像是从石头里凭空蹦出来,悄悄躲在你记忆深处的角落,等到夜深人静时,偷偷渗入你的梦里。他们似乎没有性格,如远古却又能够理解的奇特符号,镶嵌在神秘洞穴的石壁上,等待着被人类造访研究的命运。当你的目光沿着一排排文字前进,那一幕幕刻在角色基因里的画面自动地在你脑海里演绎,每一次细腻的心理活动都好像在现实里留下了痕迹,却又在最后一刻烟消云散,仿佛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梦里,我们也曾变成过读着自己正被情夫谋杀小说的男人,揣测思考着人类想法的美西螈,来回穿梭于梦境和现实的摩泰克族人等角色,经历了相同的所见与所思。当故事戛然而止,我们也从梦境回到了现实。

科萨塔尔的文字生动细腻,虽然看的是中译本,但依然可以感受到细致入微的角色心理刻画。造梦者将梦中的画面感同身受地传递给梦中人,再通过梦中人对梦中世界冷峻犀利的观察,使梦境的每一个细节都越来越清晰,没有突兀,没有不自然,没有一个多余的句子,最终在架空的时空里创造出一个耐人寻味的梦。那种文字之间的暧昧,在表里含义内反复捉摸,句子之间的飞跃,在不同时空/角色中来回切换,在眼前模模糊糊地映射出一片海市蜃楼。只有破解了幻像的智者,才能明白这场梦境试炼的真正含义。

以现在的评价标准来看,科萨塔尔的短篇小说似乎并不足以让人惊叹其为天才的绝妙笔触。也许是现代人能接触到百花齐放的艺术形式,包括动漫、电子游戏、电影、不同类型、文体的小说等。在娱乐环境过度地浸泡麻木了大脑应对幻想小说离奇展开的快感,导致阅读上世纪的作品时,其情节反转的新鲜感被冲淡弱化,造成的震撼也不如想象中的强烈。但回溯半个多世纪前,在那个通信只能靠书信、电话,娱乐方式仅限电视、电影,信息传递交流的节奏相对缓慢的时代,这样的创作显然是独具一格且具有时代意义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