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百科》是一篇关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读后感。文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他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对爱因斯坦的智慧和独特思维深感敬佩,也对他的理论和学说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篇文章不仅让我对物理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科学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爱因斯坦百科读后感(一)
这本书严格来说可以算作爱因斯坦的传记,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一般的人物传记是将人物的出生到去世这么一段时期的所有事情进行一个介绍。而本书则属于一本了解爱因斯坦的指南,书中拥有多个主题对爱因斯坦进行介绍,包括爱因斯坦的家庭、人际关系、科学生涯等各个方面,整体来说是非常的全面。
本书的亮点之一就是可以通过搜寻关键词去了解该关键词与爱因斯坦的关系,不同时期爱因斯坦的朋友、老师、同事等书中都有进行罗列并简单的介绍。通过此书可以了解到一个与大众印象完全不同的爱因斯坦形象。
民间经常有一个说法,说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的成绩属于比较差的那一类,然而实际上爱因斯坦是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尤其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爱因斯坦剧本杀都是高分,而其他科目大多数爱因斯坦也是高分或者高于平均水平的分数。让人们误以为爱因斯坦是一个差学生的说法源于他在瑞士的阿尔高州立中学上学时的评分系统的变化,在第一个学期1代表着最佳成绩,6代表着最差成绩,然而到了第二学期,1就代表着最差成绩,6则代表着最佳成绩,两者反过来了,爱因斯坦第一学期物理和数学都是1,第二学期则变成了6,因此会有相应的误解,然而毕业时爱因斯坦在他的班上平均成绩是最高的。
爱因斯坦本人曾经拥有过一个私生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现在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了,总得来说爱因斯坦的情史还是比较丰富的。
北京大学曾经邀请过爱因斯坦来中国进行演讲,然而到时间却因为北京大学的沟通问题,最终导致爱因斯坦没能来成中国,但他在亚洲之行时曾在中国短暂的停留过。
爱因斯坦另一个比较出名的事迹就是提供自己的大脑进行研究,现在他的大脑还保存着。但是实际上爱因斯坦并没有主动提出捐赠自己的大脑进行研究,当时一个叫做托马斯•哈维的病理学家对爱因斯坦进行了尸检,没有结果医院和家属的同意就将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看没看摘除并保存了先开。医院最终解雇了这位病理学家,但家属得知爱因斯坦大脑被摘除后同意了让该医生留下大脑进行研究。
除了单纯的文字之外,书中还有爱因斯坦的出生证明、死亡证明和诺贝尔奖证书等相关图片,就是语言问题可能看不懂,整体来说是一本了解爱因斯坦的好书。如果想要再进一步了解爱因斯坦,那么可以购买和本书同一个出版社,也就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爱因斯坦全集,爱因斯坦全集一共有30卷,现在刚好出了一半。
爱因斯坦百科读后感(二)
1999年12月,爱因斯坦因其卓越的科学贡献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不可否认,如果要评选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可以说是“坐三望一”,他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和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开创了科学技术的新里程,也是世人眼中耳熟能详的科学伟人。
爱因斯坦留下了诸多不可复制的神话,同时也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和谜题,如据说他大学成绩并不佳、他的大脑之谜等。若要廓清这些疑问,《爱因斯坦百科》是一部切入爱因斯坦十分优秀的著作。该书三位作者(爱丽丝·卡拉普里斯、丹尼尔·肯尼菲克、罗伯特·舒尔曼)就是可靠的背书,他们都是研究爱因斯坦的权威专家,不仅负责《爱因斯坦全集》的编辑,还撰写了多部关于爱因斯坦的通俗书籍和专业著作。
正如其书名所示,这是一部关于爱因斯坦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涉及到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多个面向,包括成长经历、个人生活、科学成就、政治活动、宗教观点、公共事务等方面。本书具体内容主要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个人与家庭关系圈(介绍爱因斯坦的出生信息、生平信息、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社会网络等)、科学生涯(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朋友圈、科学成就及著名理论等)、身份与原则(呈现了爱因斯坦在科学之外的贡献,如对民权与人权的关切、政治哲学观念和宗教主张等)。
杨振宁曾如此高度评价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中,两个半都是爱因斯坦的。”泰戈尔则从另一个角度评价道,“爱因斯坦常常被称为一个孤独的人。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 在科学和哲学之外,《爱因斯坦百科》则从更多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爱因斯坦的点点滴滴,从而让我们认识这个十分熟悉却又在很多方面仍感陌生的科学巨人。
传记的使命,不是金身加冕的造神,而是刺破面纱的祛魅,让我们认识到丰碑的背后,是无数真实而琐碎的行动,正是这些点滴的行动,垒筑成了今日的高塔。《爱因斯坦百科》其实也可视为爱因斯坦的传记,它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呈现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工作与人生,描绘出了一幅立体、丰富的爱因斯坦画像。
爱因斯坦百科读后感(三)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他在现代物理学领域做出的贡献几乎无人可以匹敌。本书以个人与家庭关系圈、科学生涯、身份与原则等三个篇章,详细记录了爱因斯坦的生平、科学成就和重要影响,让我们能对这位科学巨人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书中列出了他自出生到去世的生平和重大成就年表,以及出生证、成绩单、博士学位证书、诺贝尔奖证书、死亡证明等记录他生平重要文件的复印件。自1919年底,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实现科学突破,他开始以一名革命性天才的形象登上了世界舞台。书中也记录了人类纪念爱因斯坦的各种方式,其中:绘画、雕塑更是人们常见的形式。本书的后方也附录有不同作家所记录的爱因斯坦的传记、专题图书、儿童读物、电影资料以及爱因斯坦著作目录,为我们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提供了许多方向。
一直以来,爱因斯坦总能给人以一种富有才华和影响力的科学家形象。对于爱因斯坦在科学与人道主义方面作出的贡献,人们已经普及了很多,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一生都饱受着的困扰,或许也不清楚他对于爬山、音乐、诗歌、阅读、驾船航行等方面的爱好,以及这些兴趣爱好在他的情感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的国籍几经改变。1879年,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为了在年满17岁之后避免在德国军队义务兵役,他于1896年请求官方解除自己的德国国籍。经过申请及缴纳入籍费用等程序,五年之后,爱因斯坦成为了一名瑞士联邦的公民。此后,他又经历了恢复普鲁士(德国)籍以及脱离德国国籍,并于1940年正式成为一名美国公民,拥有瑞士和美国双重国籍。
除了几经改变的国籍,爱因斯坦的家庭关系也比较复杂。书中详细记录了爱因斯坦经历的两段婚姻,以及由此产生的两个家庭,并向读者透露了他风流倜傥的一面。书中记录了与他确实存在和可能存在有浪漫关系的一些女性,能满足我们对这位科学巨人在情感道路上极大的好奇心。
在科学研究职业生涯中,爱因斯坦几乎不曾像类似牛顿等一些伟大的科学家那样卷入和其他科学家的竞争和论战。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和其他科学家的科学友谊,而不是和他们对立。尽管也有人对爱因斯坦的工作产生质疑、批评,但这些人从任何专业的意义上来说都算不上是爱因斯坦的对手,充其量是各种怪人和政敌。
也许我们永远不会明确地知道为什么爱因斯坦比我们大多数人更聪明,但从爱因斯坦的学习、教育经历,从他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立场,从他的爱好、个性和行为,从他的家人、助手及同事身上,从他的一系列重大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当中,我们除了能看到这位科学家极具探索精神的一面,还能看到他活泼而又多才的一面和一个热心捍卫弱势者民权的形象。
爱因斯坦百科读后感(四)
大多数了解爱因斯坦都是从他的相对论开始的。的确,他的相对论是一个著名的物理理论,但爱因斯坦的一生的成果还有很多,只是有些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想要更好的了解爱因斯坦的一生,爱丽丝•卡拉普里斯的《爱因斯坦百科》算得上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爱因斯坦的一生,他的个人及家庭关系、他的科学生涯以及他的身份和原则。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并不是传记,而是以条目的形式撰写,这也就意味着本书可以不从开头阅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可读的条目,这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个人比较喜欢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因为我想要知道爱因斯坦这样一位科学伟人,他在科学研究中是怎样的,除了我们熟知的相对论、质能方程等理论,他还为人类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以及他的研究过程。
爱因斯坦职业生涯早期,几乎是独立工作的,直到成为教授后,他才有了一系列的助手;他的研究也很少与人合作,除了马塞尔·格罗斯曼,他做出的主要科学发现的论文没有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在摆脱早期的孤立状态之后到晚年,他却与很多研究者进行了合作。
他的同事有许多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家,比如提出原子的波尔模型的尼尔斯·波尔,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玛丽·居里,在经典电动力学理论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量子力学创始人马克思·普朗克……
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中做出很多成果,除了相对论、质能方程,他还通过论证宏观现象的统计涨落证明原子存在,强力推动了原子概念的发展;他还在黑体(或者热)辐射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发展了印度物理学家萨特延德拉·纳特·玻色的统计思想,他提出了均分理论、涨落理论等。他的一些理论还影响了许多科学家,使得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物理概念,比如引力辐射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狭义相对论发展的启发。
除此之外,爱因斯坦一辈子都保持着对专利的兴趣,他自己也有专利。其中,最著名的是他与物理学家奥利·西拉德合作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静音冷制设备专利。他的其他专利有用于骨传导助听器的磁致伸缩声音复制机械装置,以及用于相机上的可移动的自动光圈。
当然,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对是他对物理学的最大贡献,但你可能想象不到,爱因斯坦居然还有一些有关教育的观点。
他认为“过分强调竞争体系以及过早分化……会扼杀所有文化生活所依赖的精神”,他抨击中学毕业考试的强制性,并论证这道难关让学生望而生畏,破坏了教育的中心思想,即培养和鼓励创作性。他还认为没有任何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拒绝其他人(没有获得批准听课的人)听课的权利,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从这里似乎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对于教育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更期待教育能够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也期待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听课这种方式获取知识。如今看来,这一观点仍然十分适用,甚至值得我们反思。强制性考试或许无法避免,但是如果可能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应该强调孩子们的创造性。
当然,这是一部《爱因斯坦百科》,其内容的丰富性自然不用多说,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想要了解爱因斯坦的个人及其家庭关系,他的身份与原则等问题,可以去读读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可以全面了解爱因斯坦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