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人间卧底》读后感摘抄

《人间卧底》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8 05:40:25
《人间卧底》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18 05:40:25   小编:

《人间卧底》是一部讲述神秘组织内部斗争的小说。主人公作为卧底,深入敌对势力,却被困在道德和忠诚的两难境地。小说通过悬疑的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阅读后令人深思。

《人间卧底》读后感(一)

每年元旦,我都会收拾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把不会再看的书清理出来,在微信朋友圈免费转赠给喜欢的朋友,当然偶尔也会收到朋友的回赠,这本《人间卧底》,连同黑泽明的《蛤蟆的油》就这样到达了我的手中,感谢小川兄。

这本书偏自传散文性质,相比蔡崇达的《皮囊》,更胜一筹,胜在够坦诚,不刻意伤痛,不刻意悲春哀秋,翻看这本书的前言,就喜欢上了作者的文笔。随着一篇篇的文章的阅读,作者笔下的自己仿佛走出来,走到了读者的面前,那个毛头小子,那个自卑的少年,那个无所事事凌晨走在街上踢空易拉罐的青年,那个在书海和绘画中找到自信的青年广告人……

到底是哪个时刻,会让人产生记录下来的冲动呢?那些穿越时光的细节为何可以如此精微毕现?毕竟一个真正成功的loser必须不动声色的,活在人间,像个卧底。

那些曾经只属于我的日子,它们的确会慌张啊,怕成为无主的故事,无人讲述,也无人来听。所以说,是故事自己怕被遗忘,选择了借助我这只手,强行留在了人间?

我也想要这样的体验,这样的一本和曾经的自己好好拥抱的自传!

《人间卧底》读后感(二)

马良的名字好记,对于有种相似童年回忆的80后们,对这个马良,倒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这个名字了,总之有印象,在书架上瞥到这本书后,似乎是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是自己要找的书,也就这么凭着直觉收入了囊中。

上下篇的故事,断断续续分了几个晚上看完的,都是童年和青春的回忆。不能一下子看太多,会卷起满满的回忆,难消化。正确的说,因为同乡人的关系,倍感亲切之于也颇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意味。羡慕这马良的超强记忆力,儿时的故事逐个叙来有滋有味,而自己的基本已经忘的跟断片一样;嫉妒是这家伙典型的“读书不好也能成才”的例子,狠是给自己曾经骄傲的三好学生的童年生涯来了一个响亮的巴掌;要说恨么,嗯,也许是那份自己一直都不曾想象的敢于追寻自由的洒脱吧,喜欢画画了,就考美院,发现自己绘画水平不拔尖了,就搞搞文字,然后是摄影,一切浑然天成,感觉没走什么弯路,就这么一路走下去;再想想自己那兜兜转转也不知道究竟要什么的麻线人生,那简直一个恨呐。

说回这本书,同时代同地域背景的,读起来更容易引起共鸣;但就算不具备这些条件,也能读到马良满满的诚意。虽然有几处文字写得有些文绉绉,让人实在难以把这温柔的文字跟一个铁铮铮的大汉子联系在一块儿,但抛开这些,这本书还是很美好的。

最后,在其中的一篇关于工作室的文章中提到了他那个“移动照相馆”的项目,这才恍然大悟,对了,就是那个跟我一样混过广告圈后来做摄影师的马良啊!

《人间卧底》读后感(三)

被引过来是在微博上有人截了一段文字,问出自哪里,寻着评论里指引的“三个疯子”就这么寻到了这“人间卧底”。

就像马良说的,他的大脑想必看起来是个满是皱纹七八十岁的老朽啦,那些深入沟回的回忆细腻的浮于纸面,看的仿佛你就是事件发生当时一同围观的小伙伴。

我常常在合上一本书后去搜寻停在自己印象里最深的画面,我想到底你留住了哪个画面,之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吧。于我,画面有二,一是那片在黄浦江边烧成一片的芦苇荡,彼时少年在奔逃中若回望,不知为何,画面竟然和蔡国强空中升腾起的白日焰火重叠啦,于是一片火海在我的脑海里升腾成了一片色彩......

蔡国强 白日焰火

第二个画面,是散乱在老宅中作者想“窃”而不得的书籍,那一阵及时吹起惊醒了作者的清风,吹起的是纯白还是泛黄的书页呢……

我寻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妄图忆起属于自己的那一幕幕画面,无奈发现记忆或是模糊,或是被自觉不自觉添加了过多的矫饰,总归是语焉不详,面目全非啦……

《人间卧底》读后感(四)

多年之前,我在平遥,见过一次马良,他在为自己的展览发放宣传单,那时他的小宇宙还不够那么的强大,当然我那时也是很傻很天真,其实我应该去抱住他的大腿,然后要求赐予我一张合影的。他留给我的印象是高大威猛,长的不像中国人。任何在自己行业中,能够干到极致的,都是恶狠狠的角色。狠角色就自然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去关注他,去研究他,总结出他们的个性,寻找他们变得如此凶猛的理由。在现如今的观念摄影领域,马良的名气毋容置疑,是我极其喜爱的。

这本书算是马良的回忆录吧,由众多小故事组成。或者说算是随笔,不仅仅谈论的是成长,还顺理成章的融入了一个经络分明的时代,言辞直截了当,弥补着我对那段历史的印象。我身为80后,就特别喜欢70后一代,年纪上的落差刚好,会给我提供必要的成长经验,又不会出现跨度太大的代沟,他们的成绩也是我可以用来衡量自我继续奋斗的标尺。

如果仅仅把这本书当成故事来读,那就糟蹋了马良的心血。读这本书之前,你应该至少了解马良,知道他的作品,甚至看过他的绝大多数作品。这样一来,就能对号入座了。你可以在他的叙述中,找到他相应的作品感受,也就是创作的初衷和源头。一个艺术家,所能做到的,就是用熟悉的艺术手段,来记载和表现他所存在的这个时代,包括他的回忆,他的感受,他的经历,他对世界的看法。留给很多年后的人们,去慢慢咂摸其中的味道。

也许马良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设置这么复杂的因果关系,我把它视为已然形成的马良风格,当一种艺术创作手段饱满,它就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我正好路过,顺便捡到了,视为珍宝,也希望能够掌握这种收集和输出的技巧。能品出其中趣味的,我想大多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工作者,按着马良的这个套路,去开垦活过的那些年里,值得表达的有意义的事物。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兴奋的过程啊,不枉费活过的那些时光。

今天的饼干实验非常顺利,它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越做越好,我再琢磨琢磨,争取精益求精,尽快上架。我要把这条邪路,走的笔直!

《人间卧底》读后感(五)

一开始时间是很长很长的,会想20年、10年、5年,后来就越变越短,只敢想今年,好像今年结束,一生就能结束。再后来,今年的里面也被切分成50份,就像50年,把今年这个也颇大的空间分成50个小房间,心里就稍微安宁些,所以只敢想这个季节、这个月、这个星期了。直到来到一个临界点——每天反复在想今天——人生就失灵了,没有底线了,既然都能想今天了,那也可以只想上午、只想下午、只想三个小时……最后来到终点:想五分钟,一根烟的时间,靠着不断想五分钟过完无数个五分钟。整个过程里,一个高大的人慢慢佝偻、蹲下、蜷缩,最后退回胚胎,想20年这种事,很遥远了,就像20年本身那么远,想20年的那个自己,也很陌生,相遇时不知谁该笑谁,但多是面无表情,那时他的面前是一条宽阔的无限的大道,他精神满满,正要启程,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相信一个人居然只敢想五分钟呢?

我转发给马良的私信,文字来自孙大棒的宇宙酒公众号

来自宇宙酒公众号

《人间卧底》读后感(六)

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为自己去写的东西。你会对别人的私人记忆有兴趣吗?一个你不认识的人?

一般不会。除非他写得真的很好看;还不够,这种好看必然是像一粒粒散落在田野里的麦子,看似毫无章法,你却能在一粒粒捡拾里,猛然抬头,发现前方灯火人家。无需再去辨认出哪个门牌号,只是你知道那是你熟悉的。在别人的故事里,你会一个激灵,你会若有感触,这些都是模糊的,所以说不上什么“看见”自己,而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对照里打开了自己。

书里一个接一个的故事,写被人,写自己,别人又拉着别人……一个小男孩爬上凳子,高高的橱上一大摞的东西,本来只想取其中一些,却不小心让所有的物件都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似水年华不用追,牵一发便可动全身。故事里有时代,有情义,有一笔带过不能挖掘的伤痛……它们伴随了马良的成长。如今的马良是个艺术家,艺术家都是天性敏感的,他脑海里的记忆暗自澎湃着,就等着这一次不眠不休的下笔。看完这本书,其实有点嫉妒。年代有重有轻,因此人情冷暖、道义是非,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分量,有些时代里人们会过度地体会它,承受不住;有些时代却相反,蜻蜓点水,因此也活得有些无名。马良成长的那个时代正好是一个从重到轻的时间,他感受了很多,终于到了太阳底下并无太多新事可言的人生阶段,有了机会释放。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书里告诉我们,太多人特别是马良上一辈的人因为时代的原因卡在那儿了,而和马良同辈的那些朋友、同学,是闷在那儿了。这些命运其实并不陌生,一个个平常人的面孔,想来,大多数中国人通常在一些危亡时刻爆发出强烈的人定胜天的决心,其余时候,都甘愿随波逐流。因为这样最安全。隐痛成了惯性。

人和人之间的不同,有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他怎样长大的。有些人的长大只是一种时间的积累,还有一些人,会经历两次、三次、更多次。我想马良是后者。他在书里写道,长大成人的残酷是,后来我们都会成为差不多的大人;而长达成人的慈悲,是等到再后面些,把所有被夺走的再一点点讨回来。马良一开始做的是广告导演,上海最贵最好的那种,后来做了艺术家,灯红酒绿变成了羊肠小道。所换来的是,他没有老掉。之所以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掏尽了去写,不仅是记忆逼着,也是因为前方也在迫不及待地催促吧。把行装梳理一下,继续上路。

《人间卧底》读后感(七)

我拥有的书籍大多是经过推荐的,欣赏的作者写的书,欣赏的作者推荐的书,推荐的书里的作者再推荐的书……而《人间卧底》算是偶得,印象中作者马良是我看了纪录片后了解到的艺术家,“移动照相馆”非常吸引我,于是微博关注了他,也没有刻意去翻阅,最近才发现艺术家写书了,有意思的人的作品必然会吸引我去阅读。

此书单封面的文字就足以感动我,别具一格在认真的文字并匹配的插画上,如脑洞大开时恰好被宇宙之神牵引神游着。勾勾画画的句子和段落想来定有同好众人皆晓得的,无需重复。只举例上下两辑中我的偏爱,《第一堂课》、《我的电影院和我的身体》。前一篇记录了历史中的真实,良人的命运账簿被混蛋们用红线狠命修改,“大字报”的直白展示着丧心病狂的黑暗史。作者跟自己父亲之间的回忆对话看似稀松平常,却道出真实现世与个人硬气。结尾属“画风突变”,父亲借大字报给作者当起了拼音教学,看到这儿心疼得破涕为笑……后一篇同样叙述了真实,对自己身体认知的真实。小小年纪便有机会近距离观看电影,偶然的画面刺激自然地唤醒了“本能”,无师自通的成长初体验就这么实践了,而谁的初体验不是师从“旁门左道”呢?欣赏能坦然面对自己身体的一切真相的人类,如此,这样的人类亦不怕直面往后的人生实相,越战越勇。转头想想,或许这也成就了作者日后从事电影业的因缘了吧。

如作者所指的“敏感易燃”,我自认归属这款。妙在阅读此书的同时,正自省着,思考今年一大段的时空中的自身的状态,不是“放弃”,未曾“放下”,想学着暂且 “放一放”。因为自己在变化着,周围都在变化着,哪怕实际验证了“已改变”,时不时还会纠结在过往的“不变”,纠缠的时刻是痛苦的,也幸好,总会逼着自己往前走,那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能“放一放”太好了,正如马良写画此书也是“偷了”春节那十几天的空白假期,抽离并旁观自己,审度身处的世界,随时空应变,萃取刀光火影下的人生历练,邀约众生浅尝品味。时空酿造的滋味,学着懂得自己,懂得他人,认真地活着。

《人间卧底》读后感(八)

这是我高考完以来看过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给它五星都不够表达我对它的喜欢。作者马良已经是不惑之年,这本书就是他在现在这个年纪回头记录童年的种种,他的高明处就在于他写的不只是他的童年,而是通过童年和他之前的人生经历来映照出现实,映照出这个世界,以此来展现他的人生感悟和成长。一个中年男人能有如此清晰的记忆和细腻的情感,真的太感动了,几次都要哭出来。我很喜欢听别人讲他们的故事,那些人生中没体验到的,在这些故事里我仿佛就是主角,现在觉得有细腻情感没什么不好,在很多事情中都能注意到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从而思考更多,也能更快成长。

他说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长大过,无论读了多少书,走过多少地方,自己还是没有成为一个深刻的人,后面的路也只能一意孤行了。突然就觉得返璞归真是一种境界。小孩子,他永远是老大,他想去哪儿想去干什么,很少有人能说服他去做别的事,不然他就哭,你没辙,小孩子的一意孤行大人真的有办法吗?有,就是顺从他。

他说生活本身是无趣的,倒是幻觉让生活更美好,在生活艰难时,幻觉会使自己觉得可以将生活里所有规则置之度外,独居斗室或浪迹天涯,但我们还是必须自己认得自己。

他说他真想用尽全身力气,所有的情感,去做一件事情,去爱一个人,他是一位摄影师,对于艺术他认为更应如此,奉献所有热情,哪怕飞蛾扑火只消磨了自己,因为别无选择。现在我很认同这个观点,要做一件事或爱一个人就要毫无保留做到极致,我一点都不怕飞蛾扑火了,享受欢愉时光,哪怕短暂又如何。毕竟"这无情世界因为有热情的蠢货,才有些浪漫"。

他说往前走还是往后退,不重要,生活没有正反面。重要的是一种姿态,即使辛苦也要撑着。活着就得选一个角色扮上,谁也别假装超然室外,假装不在乎观众。人生就是一场戏,演上帝演圣徒演殉道者,和本色出演傻逼二货,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实在不必自我感觉良好。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还有很多很多来自这个神奇男人的人生哲理,我都很喜欢,感觉很受用。这是一个43岁男人的感悟,而我只有18岁,我的人生阅历还不足以我完全理解这本书。但想必这本书定是我日后还会翻阅的,每经历一次特别的事,我都想重新拿出来读一遍,还有在我中年的时候,我也好想好想把自己的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希望那时的自己还有这颗心吧。

不过不管怎样,我一定要认真的活着啊,即使这个世界再操蛋,我也要像个孩子一样热情的活着。

写于2016.8.10

《人间卧底》读后感(九)

这是本很有海派风味的散文,近些年来“海派”作为一个纯叙述的中性词,不知怎么的渐渐趋向贬义词。或许是上海滩本就是个风云搅动的地方吧。马良,这个名字熟悉又陌生,突然出现在作者栏上不免有些神话色彩。可翻开书,小弄堂、可口可乐、热拓鱼,这本不是我所经历的年代,却有一种“交关要命”的熟悉感。

说实话,我是不热爱上海的,尽管在这里活了二十几年,依旧觉得我和这个城市隔着一层模糊的界限,可能是我轻微的强迫症吧,潜意识里总是把人和人,人和城市分的很开。人是独立的、流动的、无拘无束;城市是固定的、相连的、因载人承物才有活力生机的。我不晓得马良是不是同意我这种观点,又或者觉得我的想法狭隘。但总归,我也得我也是个卧底,在一个弄堂的缝隙里偷偷喘息,有时候也茫然无措。我看到了封底这样一段话,不是什么深刻哲理,但是读了两遍觉得很窝心:

“生活的电光火石都是真真切切的,只是有的灵魂生来就敏感易燃,在别人的回忆里不过一缕青烟,在他的生命里便成了燎原之势。可故事在那,如同日子早撂那儿,能添枝加叶的无非是多愁善感几许。我写下这些,也是为了如今回头再看一眼那片火海,他在辽远的时间之外依然烈焰冲天,之势再没有任何声息,静静的像是默片电影,虽然已经不再能切实感受那灼人的温度,也无需再担惊受怕,但那火,确实不曾寂灭。” ——马良

我是个卧底,想站在暗处看清你的脸,不想被你发现我的伤春悲秋;我是个卧底,我不畏寒暑,看到危难我也可以义无反顾,但不想被你发现我无处安放的手;我是个卧底,我往前跑,却又在无人的时刻里偷偷回头,看看我的电光火石有没有机会放一束烟花。我不否认,也不逃避,我直视生活,只是年纪渐长,我学会了闭嘴。我越来越喜欢【卧底】这个称谓,像是在时代洪流里我至少还能保有我的一点点特色。我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合格的卧底,看着同龄的朋友们也纷纷成了一个个卧底,白天黑夜地潜行,有时候也分不清是真心快乐还是敷衍。

我们逃不过的,我们必须要长大。不知道马良老师是不是这么想的,才给这么一本可爱轻快的书命一个有些城府的名字,他似乎挺习惯于成长的转变,也可以坦然地谈起自己的偷儿生涯。我还不行,我还不够“老局”,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完整地回顾自己的过往人生,别无他法,我只能往前,空下来挑一些闪亮的片段在回忆过一过,算是回甘。我厌恶改变却又不得不变,成了卧底,我也算是适得其所。

呵,我可真是自私又矛盾的人。我是卧底了,我见到的你们也是,我没有说破,心里偷偷平衡了一点。我们都别逃了吧,至少有我陪你,偷看生命。

往后人生,我们都是卧底,谁也逃不过。希望我们的卧底人生能平淡快乐。

《人间卧底》读后感(十)

很感谢作者的坦诚和他的“返老还童” 文词的口吻在后半部分的青春时期叙述得略为让我不喜,其他的写得真实亲和。私以为前半部分的儿时回忆要比后半部分的看得过瘾,尤其那篇童话,看了就想去图书馆找安徒生的书,还有那副插图,很抱歉,一开始没看字,单是翻了图,以为长大后的孩子成了个小丑送礼物给儿时的那幼童,礼物是空白的描绘,人物形状却是清楚的落笔。刚开始还把它解释为空白的成长礼物,确凿的流水痕迹。昨晚在另一本专业论文写作指南的末页空白处用铅笔涂了那幅图画,今天看完总觉得这画的地方和画中实际内容有点讽刺的意思。 我脑中浮现的小孩形象是偶然一日去拜访亲友,莽莽撞撞从厅外边进来个人。浑身脏兮兮的,见到生人后停住了乱窜的脚步胆怯又好奇地偷瞄我这个宾客。而后被父母训斥一番,乖乖地问了好后便又小跑着继续玩去了。 想到之前在李娟身上学来的态度,读物不应先划分雅俗。碰到字便埋身去看,要记住当时一下子被广阔书海包围的渺小感还有从初次从那些一行行字里所获得的喜悦感。二者都要牢记。

我不为了什么具体的东西而看书,所以我可以忍受身体不适而在床里换了百种姿势去看完这些书。之前有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很少有人能把书从头到尾安安静静看完的了。我当时想要是脖子不累,脑壳不疼,眼睛不酸,我就情愿一天天地蹲在这些纸张中。因此往后也总是赌气般地要把书看完才罢手,但事与愿违。这样的结果是,老娘全身都快要疼死了……

父亲的那句书似青山常乱叠,我蛮喜欢。

以下是个人的书中摘录:

1)一直觉得渴望不劳而获是人的本性,长大了才有了道德的裹挟,必须要道貌岸然起来,而小孩子总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2)戏结束了,死去的人会活过来。 3)有些美好的希冀,即使生活没有给它机会,回忆也会让它圆满的。 4)她以为我还纯洁,其实吗早就渴望堕落了。 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6)青春里的一切都是小题大做的。(我认为是所有的回忆,尤其是当前年轻人的回忆。) 7)如今想来,哲学太阴险,终不是少年的饭后谈资。 8)如今沉沦在语焉不详的生活里,不小心突然想起哲学,再也不敢轻谈,怕是一说出口便成了个笑话。 9)当然,这只是幻觉,绿头萤火虫同学比谁都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索然无味的,但还好我们拥有幻觉和想象力,是它们在潜意识里辛苦地织补着我们破绽百出的生活。 10)我无法真正用文字塑造一个言之有物的作品,而只是一个雕刻者,从我眼前固若金汤的生活里,试图解放出一个被困的莫名之物,甚至无法确知它到底是什么。 11)在你无能为力的世界里,唯有美和感动才是真实有用的。 12)我也知道自己不算一个有才华的创作者,这常常令我有些遗憾,饭所幸的是我也渐渐获得了另外一种安慰,那些凌驾众生之上的才华,如果只会让人变得自负冷漠和对生活充满可距离感,那还真不如只是个温暖的凡人,活在人间烟火里,和所有有情有义的生命混为一谈。 13)在年轻的时候我是半盲的,尽管瞪大了眼睛,想要看清每一个瞬间,但有些东西是视而不能见的。如今我的眼睛才渐渐地变得真正有用,而这一切又和眼睛并没有什么实际关系。 14)唉,都错了!如果过去的那个我还存在于某个时空里,真想约他好好聊聊,除了他也没人会信,我如今已经搞到了这个世界的很多绝密情报。

《人间卧底》读后感(十一)

有时一个小小的契机,会带给你一个长长的过往。比如就像是好一段时间没有进图书馆了,今天只是想在烈日下寻得一丝凉爽,却在这里我找到了两年前就想看的一本书——《人间卧底》,作者是画家、摄影家马良。

这几年我几乎很少追着去读书,但这本《人间卧底》我却连着两个晚上读完了。可能因为一是和作者有过几次见面,那是在画家朋友的画展上和她的郊外画室里。知道马良那时正如火如荼地忙着他的木偶剧《爸爸的时光机》,二是因为我和作者差不多的年纪,而且都是出生在上海,也在这座城里长大,生活。

《人间卧底》是一部散文集,在这些文字里,仿佛我也找到了自己长长的过往,只不过,相较于作者,无论是经历还是思想,我都只是一杯白开水。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值得被忆起的,不管它是丰富的还是平淡的,是艰涩的还是快乐的,即使参杂着五味,它也是长大成人的第一步。孩提时每一个细细碎碎里,都如同藏着一味珍贵的药材,后来上学读书,接触到了这个世界和人,就如同添加了药引子。成人以后,配伍完好的药,就应该可以疗愈自己,并且慢慢地调和自己以后的岁月。这是我读这本书后的一个想法。

散文贵在真情实感,成长的点点滴滴都在作者笔下流露出来。更可贵的是,以作者现在的年纪,还能回到儿时,仿佛瞪大一双童稚的眼睛,探究他看到的一切,他的周遭,遇到的人、碰到的事。那个孩子是多么矮小又多么敏感,满心都是他自己简单的世界,而这个复杂的世界给了他无数的困惑和意外,让他觉得这个小脑袋远远不够使。

多么庆幸,搞文艺的父母,在物质贫乏的年代,给予了作者无尽宽厚和仁慈的精神食粮,让幼小的心灵没有因为分数或者写作业而惨遭鞭挞和责罚,从而让他仍能踮起脚跟,透过一切避障,望一望这个纷扰的世界;在课外书籍的阅读里,在画画里找到属于他自己平静轻松的一隅,虽然也有忧伤、无奈,却藉此滋养了他的心灵,随着他的身体一起长大。

是啊,我们都曾经渴望长大,渴望有力量和这个世界暗地里较把劲,像一个威武的老大一般扛起一点责任和道义,未了却发现无论长得多大,能抗住的不过是自己起码的安身立命,以及在生命谢幕之前,各个时段的角色不要有太多的遗憾,仅此而已。

我读《人间卧底》,感觉他和我是几十年前未曾相识的玩伴,在平行的空间里,独自精彩地上演着他的大戏,咚咚咚锵锵锵地震耳发聩。在《亲爱的爸爸》里,分明体会到什么是最绵长持久的爱,在现世的因缘里相伴相随、不离不弃,而作者也始终践行着“父母在,不远游”;在《三个疯子》和《代价》里,我感受到世道的艰辛。有时天地的巨变就在身边悄然而至,再迟钝,早晚也会在脑盘里重启;《人生卧底》里,不错,在悲伤失意的经历里,活着,我们以为是末日般难捱,一旦走过依然是云淡风轻,作者反而升起了感恩的心。所以他说,无论成败,不动声色就好,活在世间,像个卧底。《痰盂上的先知》怎要不忍俊不禁,光着屁股蛋的幼童,竟会在那个静静的午后,隐约地感觉到将来的生命里,一定有些事情是很难办的。

是的,就如作者自己说,他来过我儿时的每一个梦,怎么不是呢?他说最好的人生就是在少年时期就很老了,有一颗多愁善感、满是抬头纹的心,然后他慢慢长大,慢慢变得越来越年轻。

这便是我敬佩作者的地方,他文字里的那些人、那些地方、儿时的经历我多少是熟悉的,然而随着懵懂而流失,一旦想起就有莫名的惊慌失措,那些属于我的岁月呢?而作者却把那些珍贵过往一一拽回,老老实实写在纸上、画在画里。而且一颗敏感不繁杂的心藏在少年的稚拙里,在岁月的斗转星移里,虽然有了一张老脸,在那些文字和绘画里的,依然是一颗赤子的心。

马良无疑是个有才华的创作者,其实这个世界不缺才华横溢的人,缺少的是有才华却依然简单通透。马良仍然喜欢去做一些看来是笨笨的蠢事,他的世界不求什么捷径速成,哪怕他成了耋耋老者,依然还有颗少年的心,这当然是最好的人生了。无怪乎当我两年前听到他朗诵诗、用电子合成器打鼓以及他制作木偶剧的经历片段,他一直是少年人的激昂和投入,所有的经历全部是他生活的养分。

书末,有马良四十来年的人生体悟:年轻时候总觉得世界欠我的,骂骂咧咧看什么都不顺眼,后来渐渐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也明白了命不该得的彻底没戏了。如今这两不相欠的年纪也该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了,把位置空给那些刚成长起来的愤怒的人,我们则该改扮些和颜悦色的角色了。

说得太好了。在这个喊打喊杀的年轻人主宰的世界里,我们该退于一隅,观赏别人的人生大戏。留下真诚和不变的赤子之心,做个热情的蠢货,给这个无情的世界添上几许浪漫。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