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100字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4 21:40:33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6-14 21:40:33   小编: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指南,其中包含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方法,可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成长。作者结合了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家长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可以有效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这本书对于那些想要更好地了解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来说,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参考书。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一)

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希望家庭幸福,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然而,有时候却不得不面对各种糟心的事情,为此,家庭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

在家里,你认可自己的家庭地位吗?你对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满意吗?

如果平日里你总是以一副愁眉不展的状态,去伺候一家老小,在家庭和菜市场之间来回穿梭。

很难想象你的家庭关系是亲密融洽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全职妈妈曾经是高学历的职场丽人,她们不甘于牺牲自己的事业,去做一位与社会脱轨的家庭主妇。

但是,囿于现实因素的制约,她们又不得不回归家庭,相夫教子。

基于此,她们往往带有很大的怨气,满腹牢骚,嘴上时常挂着“为了这个家,我一无所有”之类的话语。

因而,整个家庭终日里弥漫着一股消极的氛围,彼此心里都很难释怀。

受这样的家庭氛围的影响,有些男人明明已经回到了地下车库,却久久不愿意回家。

有些孩子本来喜笑颜开、欢蹦乱跳地走到家门,一打开门立马换了一副严肃的面孔,因为他们害怕妈妈不高兴。

那么,怎样化解这样紧张的家庭关系呢?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妈妈总是以这样的心态来生活,那么,这个家是不幸的。

当妈妈懂得了这点,她就会明白照顾家庭并不是牺牲自己,照顾家庭也会具有存在感和价值感。

这样,妈妈就不会受那种不平衡的心态所左右,继而不会产生委屈、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体验。

同时,爸爸也不会觉得总是亏欠了妻子,不至于总是充当受气包的角色。

这样一来,家庭成员之间便建立起一种健康而平等的关系,彼此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开开心心撑起这个家。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最好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相互成全的关系。

丈夫在外奔波忙碌,为的就是在经济上供养这个家;妻子起早摸黑忙不停,为的就是照顾一家人周全。

彼此分工合作,放宽心态,后方的稳定让丈夫更能安心、全心地拼搏事业;家庭的和谐让妻子获得满足感,也让孩子收获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得以健康成长。

一家人,相互成全,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END-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二)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童年治愈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有的人性格开朗,自信乐观;有的人性格阴郁,处处自卑。两种性格,也反映了背后等两种家庭。 家庭氛围往往决定了孩子长大以后是什么样子。 而长大后乐观自信的孩子,往往出自这三种家庭。 01.善于鼓励孩子的家庭 知名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中提到一个“成长张力弧理论”:孩子的内心就像一面镜子,如果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认可,他的内心就会映照出美好的自己。无论孩子的进步多么小,父母都肯定孩子的努力,那么孩子就能从这些认可中看到更好的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的确如此。 在充满鼓励的家庭下长大的孩子,永远觉得自己背后有依靠,一往直前。 而在充满打击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呢? 综艺《少年说》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很深刻: 一个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做什么你都说不行,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女孩儿泪流满面,神情崩溃。她根本无法忍受自己最亲近的人对自己无时无刻的打压。 然而,母亲却对她的控诉不以为然,反而坚持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要拍一下。当你觉得自己很弱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推你一把。” 女孩儿最后黯然离场,落寞的背影让好多观众心疼。 想鞭策孩子可以,但是为什么要用伤害最大的方式? 当孩子心智还不成熟,遇到自己不能掌控的困难时,他只能通过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判断自己的价值,如果父母给予的是鼓励而非指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偶尔失败也是被接纳的,而不是跌倒一次就一无是处。 如果长期接受来自父母的打压,有很大概率在成年后出现心理问题。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经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由此可见,家庭的冷暴力几乎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从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02.懂得适时放手的家庭 韩国校长李柳南曾自嘲自己:“我是一个受到无数家长追捧的老师,却是一个被子女视如仇敌的母亲。” 起初,在他们家,只有一个家训,那就是“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 为了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身为母亲的李柳南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规划路线,而孩子只用不断彩排经历自己规划的路。 她始终活在自己的剧本里,并且也要求子女活在她的剧本里。 为了让儿子入选学生会,她不惜拉上老公一起反复修改演讲稿给儿子做演讲准备; 得知儿子社团活动选择了街舞社,她勃然大怒、软硬兼施,甚至不惜用欺骗儿子的班主任的方式而将他换到了读书会。 每次她到家,第一件事便是去摸电视机烫的程度,并由此推算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然后便是对孩子一顿批评。 最终,就读名校的儿女因仇视母亲相继退学蜗居在家:女儿崩溃自残、儿子每天待在家中打游戏。 这场错误的教育,只留下两个走投无路的孩子和一个手无足措的妈妈。 后来,李柳南在不断反省中渐渐学会放手,让子女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结果皆大欢喜: 女儿如愿考上美国大学的心理学系,成为了唯一一个成绩拿全A的留学生;儿子也走上了自己喜欢的哲学之路。 女儿开始愿意和她分享秘密,最重要的是:她还收到了子女给自己写的感谢信,信中多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谢,让他们有机会快乐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这在几年前,是她想也不敢想的事。 心理学家李雪说:“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哪里体会到痛苦。” 当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强烈的时候,控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现实中有很多父母在孩子有自我意识的时候,认为孩子不听话了,所以就会使用一些强势的手段来让孩子“听话”。比如威胁孩子:“我不要你了”“你再这样的话我就走了”。 当父母没有尊重孩子意愿或者强势的控制孩子时,孩子刚刚萌生的自主想法就被扼杀在摇篮里。因为害怕被惩罚,他们可能就会放弃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成年后做某些事情时,也可能会担心结果不完美,受到惩罚而犹豫不决或者拖延。 而且在自身的想法被控制的过程中,孩子内心也会生出对于父母的怨恨,家庭关系也会变得十分紧张。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更多的去问孩子“你希望怎么样”或者“你认为这件事怎么做比较好”,适当放权,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想法。 03.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 生活在父母整天争吵的家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一个女孩儿分享了她的经历:她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她特别害怕,想让父母停止争吵,但是父母都对她不管不顾,于是她只能缩在角落里哭。 长大后,她很害怕争吵,只要别人一把声音提高,她就会瑟瑟发抖,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也因此,她和两任男友都分开了。她说:“为什么我没有办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其实就是父母影响了她。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能充满幸福感。” 从小沐浴在父母相爱下长大的孩子,一生都是幸福的;而从小经历家庭暴力的孩子,要用一生去治愈。 知名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中分享了两点不让争吵伤害到孩子的方法: 第一,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当孩子意识到父母之间有冲突时,如果他亲近一方,就会对另一方有愧疚感,会害怕另一方不要自己了,所以孩子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圆滑,在爸爸面前是一种样子,在妈妈面前表现出另外一种样子,这是孩子在冲突的氛围中获得的一种生存策略。 第二,如果父母没有控制住情绪,在孩子面前吵架了,要让孩子明白,吵架与他无关,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夫妻吵架时不应拿孩子说事,这样会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的错误造成了父母争吵,内心会充满恐慌,对父母也会失去信任。父母吵架后,可以开一次家庭会谈,以一个仪式性的结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争吵总会回归平静,吵架在所难免,生活就是如此。孩子也会因此获得一些安全感。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有爱的家庭能滋养出最绚丽的心灵之花,教育出充满爱与温暖的孩子。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三)

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寻找育儿的各种“秘籍”,想把孩子养成“别人家”孩子的样子,殊不知,我已经掉入“陷阱”,而且深陷其中毫不察觉。原因是我一直抬头看天却从不注意脚下走着的路,掉入陷阱也就迟早的事情。因为我心里有着灯塔般明亮的目标,让孩子“优越”的活着,有钱亦有闲。其实,这一切只是我把我想活而没有活成的样子,努力的想让孩子“活”出来,却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孩子需要什么。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发现逐渐“失控”了。原本听话乖巧的孩子,怎么就“不”,“我偏要”的话不离口。原本孩子喜欢的兴趣班,突然也不感兴趣了,要逼着,赶着才能走进去。孩子的心情很糟糕,我也严重感觉到失望。我时常反问我自己,这是孩子应该有的样子吗?

更糟糕的是我牺牲了大量自己的时间去陪孩子,小区里很多妈妈都不无羡慕的说,“瞧,这就是别人家的老公”。但实际上,陪伴只是满足了我自己的虚荣,满足了我自己想控制的欲望。我陪着孩子学跳绳,孩子稍有懈怠或者跳不好,我会皱起眉头拉下脸,导致孩子很会察言观色。实际上伤害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却不自知。因为花费时间陪伴孩子,我自己发展缓慢,事业上毫无起色。所以我有时候会很有挫败感,如果此时孩子又不听话,这种挫败和无助就会被放大,最终导致情绪失控。继而,家庭关系的紧张,再次让孩子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如果说我对这一切毫无察觉那倒未必,但深陷痛苦是肯定的。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我自救的第一步,但有时候我也很难察觉我的问题,无法确定“疾病”的源头,再好的医生也没有办法。

幸好,我有个爱读书的习惯,又恰好读到了这本书《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 ,我很幸运,因为这本书解开了我的症结,帮助我找到了病根。

这本书到底怎样,又是如何解决我的问题呢?

首先,这本书有大量的很真实的案例,这里的真实,让我读来犹如感同身受。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孩子练习钢琴的案例,说的是豆子一开始很喜欢弹钢琴,于是豆妈就给豆子请了专门的音乐老师来教授,可是豆子的钢琴兴趣却逐渐失去,很抗拒甚至达到痛苦的境地。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女儿四岁左右的时候就显露出跳舞的天赋,能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四肢灵活,腰身一点都不扭捏,节奏感很强。于是我们征询她的意见给她报了一个舞蹈班,起初孩子很愿意去学,但是舞蹈班要求每天必须在家练功半小时,为了发展孩子的天赋,我也是很尽心,要求她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必须练功,最初的一个月一切正常,但随后孩子就开始拖拉,练功时间到了,她却说困了想睡觉,虽说咱平时很疼孩子,但毕竟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更何况报的舞蹈班价格不菲,足足让我心疼了一阵子,于是孩子又被拉去练功。三个月后,孩子已经很抗拒练功,甚至舞蹈班也不打算去了。几乎跟豆子的遭遇一模一样。不过这本书的厉害还不仅仅是能发现问题,而且还给出具体的做法。一般育儿书到此也就结束了,这本书更深度的给出家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针见血,毫不保留。

“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未了的心愿投射到孩子身上。豆妈把自己想学钢琴的心愿投射到豆子身上,豆子弹得不好时,豆妈就会有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源于豆妈希望自己是个好妈妈,能让豆子变得更好,会的更多,但豆妈并未达成这样的心愿。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自恋性损伤’,即自己无法完成某些事情时会产生挫败感。当孩子让父母的愿望得以实现时,父母的自恋就存在了;当孩子令父母产生挫败感时,父母就容易恼羞成怒,严格督促孩子做得更好,以达到自己的期望”。这段从书中摘抄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书的作者是胡慎之,知名关系心理学家,在很多栏目中都担任顾问,很有实力。

最后,我用书底封的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他说: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在3-7岁的时候,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陪伴孩子探索、冒险、学习新技能、全面地认识世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个阶段有力量的爸爸会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带领孩子体验新奇的事物、建立责任意识。厚重的父爱,是孩子社会化最坚强的后端。

的确如此,父亲只有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价值体验。当孩子内心深处把父亲当成一位强者时,孩子就能信服父亲的规训。

愿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愿每位孩子都有幸福童年。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四)

3-7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各种观念和思想开始萌芽,对周围人和事充满好奇并尝试去探索,父母的引导是否正确,决定着孩子以后的人生。

我们都知道,学龄前的孩子不需要学习理论性的文化知识去增强竞争力,那么,3-7岁的孩子需要学什么?父母需要教什么、怎么教呢?

《心理咨询师育儿手记》(3-7岁版)指出:“在孩子3-7岁时,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陪伴孩子探索、冒险、学习新技能、全面地认识世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这本书中,作者胡慎之老师以自己的儿子为记录对象,让心理学理论寓于生动的儿童成长故事之中,将专业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系统性地讲述了3-7岁的孩子的教育历程。

通过阅读本书,父母不仅能了解3~7岁孩子的需要,也能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照顾,与世界、社会、他人和谐相处。

01、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什么样的父母是内心强大的父母?作者认为,敢于给予孩子尝试机会的父母都是内心强大的父母。

然而,很多父母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面对3-7岁的孩子更是如此。

我们总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太小,需要被小心呵护,他们没有辨别危险的意识,更没有处理危险的能力,一旦尝试出错遇到危险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危及幼小的心灵。

但是,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当孩子开始有独立思考、独自行动的意识,父母就要开始鼓励孩子去尝试,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观念意识,开发孩子的创造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不断的尝试中养成好习惯。

所以,作为父母,请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吧!

02、让孩子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3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就开始融入到团体生活中,与更多的小朋友相处,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麻烦事,比如说在学校被人欺负。

当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

当孩子向父母反映自己被别人欺负时,一些父母却用一种类似指好责的语气反问他们:“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而欺负你呢?”似乎孩子被别人欺负是孩子的错。

长此以往,习惯于被如此对待的孩子会把问题归咎于自己,以后即使再次被欺负,或者遇到其他任何事情,都会选择主动承担责任,但过度承担会让他们的内心特别委屈,也会扭曲他们的世界观。

另一种情况是,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有些父母会让孩子在受欺负之后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

他们的孩子确实听从父母的建议,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老师,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使孩子的处境更糟糕。

因为孩子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具备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只依赖老师,就可能会被同学们瞧不起、边缘化,因为没有人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当孩子在受到欺负时无法自我保护,他们十分委屈却没有可以诉说的人,就会逐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如何预防或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这本书中,作者强调:“胆小怕事,不是善良,而是恐惧,不想让孩子成为充满恐惧的人,就要让孩子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为什么童年的记忆特别真切?就是因为它们是最初的人生体验,带着某种特殊的味道,一个孩子的性格由幼年的经历塑造而成,每一次经历都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下记忆。

所以,孩子的性格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

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时,一定不要胆小怕事,因为胆小怕事不代表善良,而是因为恐惧。

一个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人是自信的,可以应对外界发生的一切,而不是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或者依赖他人的帮忙。

如何让孩子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当孩子遇到麻烦,父母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学习忍让,压抑自己的攻击性,甚至急于否定孩子的一些想法,对孩子的伤害比他在学校遇到的麻烦更大。

要记得,有一些冲突需要孩子自己解决,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当孩子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要在旁边给予他们保护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这本书中作者记录的也很全面,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心理学依据也很有指导意义,作为父母可以参考学习。

教育问题多种多样,父母的应对方法也是千人千面,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认清家庭关系中的问题,改良家庭关系,才是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前提。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五)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儿童节,空气中到处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氛围。

孩子们收到了来自家人的惊喜,有最爱吃的美食,有好玩的玩具,有美丽的鲜花,有漂亮的贺卡,还有愉快的亲子游。

然而,物质上的礼品有有效期,而且孩子的快乐也不仅仅局限于儿童节这一天。那么,什么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呢?

对于每一对父母而言,最大的期望莫过于拥有良好而亲密的亲子关系。

然而,很多人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总觉得难以走进对方的心里,更谈不上做朋友了。

因此,尽管在儿童节这一天,你给孩子买了昂贵的礼物,吃了豪华的大餐,你们之间的关系未必有所缓和。

然而,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有的父母很难做到让家庭成员各司其职,更谈不上让孩子像个孩子一样成长。

比如,有的父母因为客观原因没能进入校园读书,成为了所谓的知识边缘人,因此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生活也不稳定。

正因为他们切身体会到知识匮乏之苦,因此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而这在冥冥之中给孩子传递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孩子可能从小就开始为上大学这个目标付出很多努力,却不知道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慢慢地,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享受到快乐,自己要做的就是顺从父母,不让父母失望。

其实,这样早熟的孩子,是很难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良好而亲密的亲子关系呢?

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将来有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不能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能不能很好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都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爱的能力。

而这种关爱、体恤别人的能力,主要来自从小父母给予孩子的爱。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伟大的,因为父母懂得尽己所能去成全孩子,放手让孩子成长。

这里所说的成全并非物质上的满足,比如买房买车。成全是指让孩子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快乐成长。

比如,有的父母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期待这个孩子是男孩,以传宗接代。

结果,孩子生出来是个女孩,这时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便会大失所望,而这种失望会在有意或者无意中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出来。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懂得自己并不受家人待见,自己是不配得到父母之爱的。

因此,小小年纪的她承载了超越她年龄的负荷,她变得特别懂事,尽全力去做很多事情,以此证明自己是有用的。

只有这样,她才感觉到这个家庭里自己是有存在感和价值感的。

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想获得身心健康,并非易事。

父母要明白一点:你是不是好父母,你说了不算,孩子内心真实的感觉才是决定因素。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父母抱怨自己吃力不讨好,明明为了孩子奔波忙碌,却得不到孩子的接纳和认可。

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要通过学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从而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

可以说,在育儿这条路上,父母要学会低下趾高气扬的身姿,听一听孩子的心声,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达到共情的状态。

由此可见,在六一儿童节,为人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不是你花多少钱的事儿,而是在平日里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他身心获得快乐成长。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要以爱作为底色。相信有了满满的爱意作为铺垫,孩子定能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END-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六)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三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大概形成;而从七岁的孩子身上,大概能看到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3到7岁被称为“幼儿期”,又叫“学前期”。所谓“七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当然,“三岁”与“七岁”并非实指,而是虚指,只是说儿童此时的性格将对他的将来产生很大影响。

所以,这两句句话实际上要我们明白的是不同阶段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是一本基于3到7岁这个重要年龄阶段而写的育儿指导书。

作者胡慎之,知名的关系心理学家,从事心理咨询长达20余年。他以自己的儿子为记录对象,让心理学理论语于生动的儿童成长故事之中,将专业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

通过阅读本书,父母不仅能了解3到7岁孩子的需要,也能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照顾,与世界、社会、他人和谐相处。

其中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他提倡的与孩子“约法三章”,一起制定的三个原则:

第一,要尊重别人,善待别人,不能随便伤害别人。

第二,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第三,不能撒谎,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沟通解决。

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对方。或者说自己做不到的,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示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大部分人在对待朋友、家人、同事都能做到,但是亲子之间往往做不到。

例如,家长往往要求孩子要尊重大人、尊重长辈、尊重老师等等,但自己却不能尊重孩子,孩子一旦闯祸,不分青红皂白,非打即骂,强行干涉孩子交朋友的权利,不允许孩子有私人空间,不允许孩子关门等等,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受到家长的约束控制和窥视,长此以往,也将成为一个不尊重他人,不懂感恩的孩子。

有一次,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给我,跟我反馈孩子入园时的表现。说孩子入园时不跟园长妈妈打招呼,即使园长妈妈一边鞠躬,一边说早上好。孩子也是直接忽视。经过老师一周的引导并没有很好的改变,因此与我沟通。我意识到,虽然平时有跟孩子说到要有礼貌,但却没有跟他强调过“尊重别人”的原则。

看到书上这一段时,顿时觉得醒悟,懂礼貌,也是尊重他人的一个小分支而已。

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再加上书中这一原则对我的的触动,每天我都跟孩子强调“尊重他人”的原则。后来跟幼儿园老师联系,老师反馈孩子更乐意跟老师和园长妈妈打招呼了,因为他知道这是尊重别人。

意思是,人对自己说的话不能随便,即说话要负责,引申义则是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是家庭教育的第二大原则。若一个人无法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任,他就无法发展好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好自己的事业。想做出承诺时,要先思考,一旦许下承诺,就要为自己的诺言负责。如果你的某些行为造成了糟糕的后果,那你需要自己承担这个后果。

江苏一个熊孩子,在自家阳台玩墨水从楼上往下泼,楼下住户的墙上和晾晒的衣服上无一幸免,都是墨迹斑驳。

事后,孩子的母亲第一时间带着娃挨家挨户敲门道歉,并把被墨水弄脏的衣物拿回家手洗,洗不干净的,买新的赔给人家。而孩子的父亲则吊着安全绳清理住户的外墙,孩子全程站在太阳底下看着父亲清干净所有的墙面。

这正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要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

结语

不养熊孩子。“尊重别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撒谎”。与孩子约定好这三大原则,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以身作则,给他塑造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身为父母在生活中最应该注意的。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没有大道理,没有教条式的理论。读完之后收获的是满满的育儿干货。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七)

01

综艺节目《奇葩说》曾经有一期辩题是“如果爸爸陪伴孩子时间每周低于12小时,就取消爸爸的称号,你支持吗?”

当时的很多论点已经不记得了,但颜如晶当时说的一句话,至今还印象深刻。

她说:“孩子这一生唯一的观众就是父母,其他人都是后面加入的。连续剧错过了可以补,但孩子这一生的连续剧错过了,以后就永远看不了了。”

父亲对孩子的意义,真的不是说说而已。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爸爸不仅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更没有意识到,他错过的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爸爸的陪伴不是奢侈品,而是非卖品,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胡慎之是一位研究客体关系的心理学家,所谓“客体关系”,一句话概括就是,人的内在和父母的关系模式。

他觉得,我们长大以后建立的所有关系模式,都是我们内心和父母关系的一种投射。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内在觉得父母是爱我们的,在父母那里感受到自己值得被爱,那么我们以后对任何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

正因为如此,在读到胡慎之的《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帮助孩子社会化》这本书时,常常觉得很感动。

他是一位忙碌的爸爸,也是一位认真的爸爸,但更是一位不缺席孩子成长的爸爸。他深刻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依赖,也一直在学习成长为一位更好的爸爸。

在这本书中,他以自己的儿子和妻子、整个家庭相处模式为基础,为我们读者展示了3-7岁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成长问题、家庭矛盾、亲子困扰。但他的文字中没有说教,只有真诚地分享和感悟,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与孩子相处的秘密、与家人相处的模式。

02

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就是与父母不断分离的过程。尤其是3岁以后,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会越来越少,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化。

但实际上,懂得道理的父母,并不一定能养育好孩子。因为孩子在成长,父母却经常忘记了成长。父母经常觉得,“孩子是我生的,就应该听我的。”亲子之间的自由之争,也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愈演愈烈。

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这本书中,胡慎之就讲述了他的小儿子“豆子”的一件小事,但这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却差点引发三代人的矛盾。

事情是这样的,小豆子4岁时,开始变得“任性”,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事情,对大人说的“应该------”常常表现得很不在意。

经历过的父母应该都明白,这时候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激怒家长,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一场亲子大战。

小豆子家也是一样。豆子外婆提醒孩子去洗澡,但豆子显然不配合,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佯装听不见。但外婆不愿由着孩子,依旧在催促催促催促。

外婆的催促让豆子妈妈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这下豆子妈妈忍不住了,“为什么一定要现在洗澡,难道晚5分钟不行吗?”

这下更热闹了,原本只是老人与孩子之间的小问题。最后演变成了外婆与妈妈的掌控权大战,孩子反而变得无所适从。

胡慎之提出,“我们幼年时在原生家庭中被对待的方式总会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其中的一些变成了隐藏的创伤,如果没有被疗愈,创伤很容易被激发。”

其实无论是外婆还是妈妈,都不需要让孩子随时随刻都听从大人的安排。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想按照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这正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作为家长,不需要强制修正,而应该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商量,应该怎么做。

03

带孩子去图书馆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自己抱着书,爸爸妈妈陪在孩子身边,却一心一意刷手机。偶尔孩子想和爸爸妈妈分享书上的内容,家长只是敷衍地回应,“你自己看吧。”

各位家长反观自己,有这样的时刻吗?

很多家长都听过“言传身教”这个词,但真正做起来其实很不容易。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不是轻松地说说而已。

胡慎之有一次带着6岁的豆子一起去录制节目,让孩子看到他工作的真实状态。6岁的男孩有多调皮就不用说了吧?但豆子愣是全程安静地待着,除了偶尔换一下座位,没有给现场工作人员添任何麻烦。

更让胡慎之惊讶的是,工作结束后,儿子对他说:“哇,老爸,你好厉害,比我想象的还厉害!”

胡慎之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中说:“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当孩子开始从环境中认知事物时,他们需要在环境中体验,并对环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估。”

所以,给孩子做榜样,从来不是说给孩子听,而是以行动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这本书中说的,最好的家庭结构是三元的,即爸爸、妈妈、孩子,彼此独立、共同成长,这是最好的家庭关系,也是最健康的成长环境。

俗话说,育儿先育己。想让孩子勇敢面对这个世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这本《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帮助孩子社会化》,最适合已经迈开脚步,探索世界的孩子家长。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八)

1.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愿结婚?

陈铭在一期《非正式会谈》中,对于主持人大左报出来一组2.4亿人单身的数据谈感想:“单身比例越来越高,这是必然趋势。现代社会,女性接受教育、参加工作、创造财富、获取知识、拥有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与10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这仅仅花了差不多三代人的时间。但是经济上和女性地位上巨变的同时,我们的恋爱伦理、婚姻伦理,关于恋爱和婚姻的理解、关于家庭责任和义务的理解,还是爷爷那一代的观念。女性不愿结婚,因为结婚就涉及到生育,生了孩子谁带?女性先天觉得女性多带,男性也先天觉得他们挣钱女的带娃。但是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因为爹妈那一代就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现代女性觉得,凭什么呢?我挣钱一样多,我也要上班,我前一天晚上喂奶第二天还要上班,我精力跟不上所以我选择不结婚。我也不愿意跟你恋爱,因为生产力已经巨变,但是对应的恋爱关系、婚姻关系,并没有进步。什么时候有对应的新的恋爱伦理出现,我们有一套新的体系分配,告诉大家在爱情中男的负责什么、女的负责什么,在婚姻当中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彼此要做什么。目前还没有出现,还是在激变的过程中,而这代年轻人就处在冲突的风口浪尖上……”

客观上看,现代婚姻观和生育观已经有了进步,但还没有形成社会风气,特别是传统的中国大家庭的架构,即使年轻人想法改变也很难撼动老一辈传统观念,当婚姻无法满足年轻人的期待时,大家宁愿选择不结婚,而进入到婚姻中遇到这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环顾四周,才发现身边的怨偶真的不在少数。

真如陈铭所说:“我们不是排斥爱情,我们是排斥爱情一旦出现,这新的身份加在我们身上的压力。”爱情不易,婚姻不易,育儿不易。所以更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心理咨询师胡慎之的这本《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作为《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0-3岁)》的续集,或许可以让大家在婚姻管理、更好育儿上少走一些弯路。

我过去从教的班上,有一个很有个性的“问题学生”,他的母亲经常跟我打电话或者到学校当面交流,说他以前上初中的经历,不爱上学、离家出走等“种种前科”,给我打预防针,同时希望能在学校待到毕业。看得出来这位妈妈着急的情绪,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又惹麻烦了”。

有一次孩子在违反校纪后,我找他了解情况,孩子冷不丁来一句:“你们都不相信我。”我觉得奇怪,问他:“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愣了一下,声音低下去:“我从小到大的班主任都是这样的。”我又问他:“你有从我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话吗?”他沉默了。

直到有一天很晚,将近9点这个孩子的父亲到学校来,聊了两个多小时,我明白为什么孩子会是这样的。这个父亲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根本不愿意有孩子,所以孩子的出生并不是父亲期待的,这个男生从小到大都是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直到上初中,所以他一直和外公外婆很亲,到了初中之后,父母也发现根本管教不了他。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不被家人期待的出生意味着低价值感,即使他看起来飞扬跋扈、我行我素,但内心是不自信的,没有得到充分肯定的。焦虑的母亲背后站着一位缺位的父亲,孩子对家庭的逃离、对学校的逃离,源于在这些地方他都没有感受到有爱的价值体验。

你和父母/孩子的关系体验是什么样的?

孩子在4岁左右会经历和妈妈的“蜜月期”,特别听妈妈的话,同时对爸爸有点排斥。要帮助孩子渡过性别认同的关键期,夫妻关系和谐很重要,男孩需要和母亲适当分离,学会独立;女孩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同,成为自我价值感高的人。

还有一些父亲被边缘化,是母亲主动“要”承担家庭的教育责任。这份“要”像一阵一阵大浪袭来,淹没了父亲的存在。

正如最开始所说,很多家庭的教育责任都落在妈妈身上,但妈妈们要想一想,这责任是别人推给你还是自己要的,很多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就把家庭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逐渐将丈夫边缘化,即使她希望丈夫能多陪孩子,在他们真的陪孩子时,又很不放心,觉得他们带不好孩子。

妈妈们,适当放权,或许会发现一番新天地!

这本书中多处着墨育儿过程中父亲的重要性,比如:

“有力量的父亲更容易给孩子建立规则。”

“父亲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孩子需要以爸爸为榜样。”

“父亲的参与让孩子在探索时更有安全感。”

……

父亲的角色很重要,男性们真的不要觉得教育孩子主要就是母亲的责任,行动起来啊!

我同事的班上有一个学生,经常身上疼,不是头疼就是腿疼,老师带去医院看,每次都查不出来什么病症,只能带回去。其实症结不在孩子身上,了解他家里情况,原来父母关系不和谐,频频闹矛盾,孩子经常“生病”,把父母关注的重点转移到自己身上,这样才能减少冲突。孩子成了家庭的“替罪羊”,还怎么发展自己?

相比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给他们安全的、滋养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孩子才能安心学习、发展自己。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九)

前段时间,三胎政策刚下来不久,老公开玩笑说“要不我们也来个老三吧?咱也响应国家政策。”

这话说的轻飘飘,吹到我耳边,逆耳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

“你说生就生,咱有那能力吗?这些年带大这两个孩子容易吗”

他却振振有词,“我想体验下养育孩子不行啊,我心怀愧疚想弥补怎么了。”没和他继续争辩,此事也是他一时头脑发热。

是不是爸爸们都特别容易在孩子幼儿那个阶段缺席?然后感叹一声,孩子怎么突然长大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其实很多父亲在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做的比母亲还出色。这些爸爸们关注孩子的饮食,身高各方面变化,并且能察觉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及状况,他们把它记录在册。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也专门为3-7岁的儿子的成长经历写了一本书,里面点点滴滴的父子情,以及大部分幼儿成长心理需求都有充分表述。说这是一本写给父亲看的书一点也不为过。

武志红曾评价胡慎之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心理咨询师。的确如此,心理学中那些生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他通过与儿子间的小互动进行举例,令人豁然开朗。

可惜小时候的胡慎之却出生在一个“无爱”的家庭,也不被重视,但如果犯了一点点错误,便会惹来父亲的辱骂和皮带抽打。

一次他和朋友去偷西瓜。被父亲知道后,不仅让他写检讨书,还被迫“游街示众”。在众目睽睽下,游街示众带来的耻辱感,相比父亲平日里扇耳光,痛多了。

因为从小有被抛弃的经历,所以对待孩子心理变化以及创伤处理,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如今他自己对待孩子这份细腻的爱可以说是源自从小的缺失,那是不曾得到的情感。

1、无力量之父

书中对父爱的理解是深沉,无言等来象征父亲的伟大与力量。其实这种观念很难具有说服力。

一位父亲既不能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也无对孩子表示任何爱的举动,这种父亲是给不了孩子任何力量的。

儿子在学校最近迷上了乒乓球,什么打球规则说的头头是道。末了问我一句:“妈妈,爸爸会打乒乓球吗?周末爸爸愿意陪我打吗?”我心里顿时打鼓,但又不想令他失望,于是给儿子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和爸爸商量一下。儿子兴奋地搓搓手,自信满满地说,那我现在就去找爸爸商量。

然而老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儿子的提议。

到周末,儿子垂丧着脸,情绪低落地对我说:“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看儿子满脸沮丧的表情,我猜到了结果,老公定是找了个借口,说不能陪儿子打球等等,轻松地把儿子打发了。

瞬间理解了什么是书中所描述的无力量之父是何解释。

它是一种对孩子看不见摸不着钝刀割肉般的“刑罚”。

孩子明明能感受到父亲那股力量的冲击,期盼这股力量能带他寻找未知。未曾想过期盼过多的结果是失望,最终不得已接受失望。

此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整体是偏低的,他会认为自己不配父亲花时间与精力来陪他玩耍。

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久而久之便学会察言观色。他会习惯优先以别人的感受为主,自己的感受不重要,慢慢形成讨好型人格。

父母总认为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但其实,父母不经意间没有兑现的承诺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委屈感。

无力量之父这句话概括了许多父亲对孩子的态度。作者在这本育儿手记中,轻松道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父亲对待孩子的种种问题所在。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发现了问题不解决,或并无意识这是个问题才可怕。

2、父亲的力量很大,而孩子要的很少

对孩子来说,父亲最大的力量便是陪伴。

无论作者在哪儿出差,都会创造条件给孩子讲故事。每晚,他会赶在孩子睡觉前处理好工作,然后用20分钟左右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并告诉孩子:“只要孩子任何时候想和爸爸通电话,就给爸爸打电话,爸爸看到了一定会接。但如果没接,就说明爸爸在忙,爸爸忙完了一定会给你回电话的。”

所以,他的儿子内心确信父亲无论走到哪里都一直牵挂着他,陪伴着他。

其实孩子的情感很容易满足,只有情感未满足的孩子才会无理取闹,不分场合撒泼打滚,他们做这些都是为了博得大人关注。孩子们要的很少,一句话,一个拥抱,一次合理的规则谈判,他们转瞬便会破涕为笑。

3、父亲给孩子建立规则,孩子更愿意听

男孩三岁以后发现父亲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后,就会认同父亲,以父亲为榜样,认同自己的性别,找到自己将来努力的方向。

有一次,胡慎之与孩子在公园玩,正玩的高兴时,未经过孩子同意便催孩子回家,路上孩子小嘴撅着,闹情绪。在经过一家药店时,孩子突然把货架上的药往地上一扔,然后拼命喊叫“我还要玩。”

为此,虽然他很生气孩子的行为,但并未在大庭广众之下打骂孩子,而是对孩子的行为制定了三个原则。

第一,要尊重别人,善待别人,不能随便伤害别人。

第二,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第三,不能撒谎,任何事情都能以通过沟通解决。

回家后,先与孩子讲清道理,而后在对孩子今天的行为做出了惩罚。惩罚并不是为了表达大人的愤怒,而是为了让孩子清楚他做错了事。

曾看到过一句话,聪明的人做不了老师,学历高的人也很难真正做到育人,只有那些经历过苦难在被生活抛弃过的人才能理解,你的黑暗,你的笨拙都是他曾经走过的路。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十)

为了一点琐事,老公的音调越来越高,我心底的怒火终于压抑不住,爆发了……

吵起架来的我们把语言当成了武器,拼命扎向对方的软肋,受伤后再以更强烈的回击去伤害对方。

在狂暴的间隙,我突然瞥见了一旁5岁的女儿,抱着她的小小熊,紧紧咬着小嘴唇,怯生生地望着我们,在那一瞬间,我突然不知该说什么,心痛地仿佛在滴血。

“爸爸妈妈,你们忘了曾经相亲相爱的时候了吗?你们想想,刚有我的时候,多开心。”看我不说话,女儿小心翼翼地说。

我蹲下来,把女儿搂到怀里,泪如雨下。我下决心要尽可能地避免吵架,尽最大能力保护女儿那颗幼小的心。

家庭生活中,夫妻俩吵架在所难免,大家都知道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但是究竟哪里不好,谁也说不上。直到我读到了胡慎之的《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才读懂了女儿的痛,也明白了我的伤。

父母吵架,孩子总会觉得是自己的错

胡慎之在书中表述: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TA们很难理解父母吵架的原因,TA们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才让父母吵架了,然后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

这个观点,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童年时,我的父母经常为琐事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当时幼小的我那种无助和恐惧的心情,即便现在已身为人母,回忆起来仍然不寒而栗。

随后,胡慎之在书中讲述了一个案例:

就像突然遇到了一个懂你的人,读到这里的我,莫名地湿了眼眶。

原来我的伤在这里。原来一个不幸的童年真的需要一生来治愈。

这种童年的阴影导致我一直不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校园里,我会为了让同学接受自己,而刻意搞笑,甚至会因为同学跟我说话时,表情不是我所期望的,而郁郁寡欢;在恋爱婚姻中,我会患得患失,总觉得幸福和谐的场景非常不稳定。每当与老公发生争执时,我心里会非常委屈,也非常害怕。而每次吵完架,我又会忙不迭地去道歉,总觉得责任都在自己身上……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仿佛一个黑洞,把家里的氛围搞得格外沉重。

不要再让吵架伤到孩子

我的亲密关系重建需要时间,而不让女儿重蹈覆辙则是当务之急。

按照胡慎之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里的建议,我首先跟老公达成一致: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即使控制不住要吵架时,也不要对对方过于怨恨、鄙视、抗拒、冷漠,因为这些态度比言语更伤人。

因为,当孩子意识到父母之间有冲突的时候,如果TA亲近一方,就会对另一方有愧疚感,会害怕另一方忽略或者不要自己了,所以孩子夹在中间容易两难。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很圆滑,在爸爸面前表现出一种样子,在妈妈面前表现出另一种样子,这是孩子在冲突的氛围中获得的一种生存策略,即变得不真诚。

第二,如果父母没有控制住情绪,在孩子面前吵架了,要在事后让孩子明白吵架与他无关,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夫妻吵架时不应该把孩子拉入“战场”,一些夫妻吵架时习惯拿孩子说事,这会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父母吵架的。更不要逼着孩子“站队”,这会撕扯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父母争吵后,可以开一次家庭会谈,以一个仪式性的结束,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彼此尊重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争吵总会回归平静。

吵架在所难免,生活就是如此。让孩子了解这一点后,孩子会获得一些安全感。否则,恐慌就可能会蒙绕TA一生。

紧张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像我在儿时,回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父母的脸色,以此来判断他们吵架了没有。而自己成家之后,只要老公脸色不好,就会在心里反复审视自己,哪里惹到了他……

培养孩子,不是父母“自我评价”的事

从过去到现在,家庭教育、培养孩子从来都不是“一头热”的事。并不是说,父母觉得自己做的够好,就是好父母了。孩子的感受和状态、家庭的和谐稳定,才是评价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

有人会说,我已经为孩子做了很多了,难道这还不够?

也许,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多,但并不一定是孩子所需要的。这就好像,孩子想马上喝一杯凉白开,你却费力地又把水烧开,孩子不仅不领情,还要埋怨你,而你却委屈到爆:我为你做了这么多,就换来这个?

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那究竟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对不起,这个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操作手册,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TA们、走进TA们的内心,然后再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总结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给我打开了一扇走进孩子内心深处的门,也打开了一扇通往我内心深处的门。

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多年前那个年幼的我面对面。我把那个孤独的小孩拥入怀里,轻轻地在她耳边说:“我们值得被爱,我们值得拥有幸福而稳定的关系,好好爱自己,做一个温暖而坚定的人。”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十一)

小学2年级的时候,女儿曾经给我的‘心理学妈妈’公众号画过一期关于爸爸的漫画,非常形象。里面画的是她采访过的一个男孩子对爸爸的‘想法’,非常有趣,但也值得爸爸们深思。因为刚刚看过一本我的心理咨询师同行写的书《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所以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女儿当时画过的这几张小漫画(还没学过画画),这组小漫画的名字是“妈妈听我说——小孩子理想中的爸爸”——

一组8岁孩子关于‘爸爸’的漫画

漫画/郑好

漫画/郑好

漫画/郑好

从以上这些画面不难感受到,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很愿意跟爸爸一起玩,很喜欢感受爸爸的关爱的。

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中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某位知名人士在一次访问中谈到过对孩子的愧疚,有一天他去接儿子放学,开车到儿子小学门口,等了半天都没接到儿子,他打电话问妻子,妻子说儿子已经上初中了。这说明父亲在儿子的成长当中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当中,爸爸能给孩子建立规则感和价值观

在孩子的成长当中,爸爸这个角色,作用真的还是也能关键的——

首先有力量的父亲更容易给孩子建立规则。这意味着他的孩子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时更能遵循规则。比如在孩子眼中爸爸是有力量的,而爸爸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能给予孩子更好的价值体验。那么在孩子内心深处就会把爸爸当成强者来看,这样,规则的前提就形成了。

再有。能把孩子树立价值观。虽然价值观是抽象的。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具体化。而爸爸可以在陪伴当中去具体化这种实践的方式。比如说可以一起去爬山,一起游泳,一起散步等等。在这些活动的过程当中,孩子也能从爸爸身上学到坚强,独立,勇敢,负责任,敢于冒险和挑战等好的品质,如果爸爸非常热爱生活,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时常带着孩子到处去走走探索信息的东西,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那孩子就会慢慢的在爸爸的影响下变成特别有趣,好奇心旺盛乐于尝试的人。

这就是说,爸爸的陪伴是无价的教育,可以弥补妈妈教育的不足,还可以帮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孩子日后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着自己的重要的影响。

爸爸既是儿子做人的榜样,也能影响自己女儿一生的幸福与自我认同

一般来说,对男孩来说最好的榜样就是爸爸。爸爸的特点是什么他就自然而然的认同这些特点,男孩认为的目的是为了超越爸爸。但是如果爸爸在孩子心中是比较懦弱的。孩子认可爸爸这个功能就会比较困难一些,如果爸爸缺乏护佑的职能,那孩子就会很可能就会比较自卑。

对于女孩来说,爸爸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儿对未来配偶的选择以及未来的婚姻状况,也就是能影响女儿一生的幸福和自我认同。如果爸爸的力量比较完整,就对女孩形成正向的影响,比如能正确地与他人相处,能健康的应对未来的冲突等。反之,爸爸力量的缺失,就会让女孩失去对父亲这个角色的认同,也会影响女孩对未来异性的评价。

当然,一个爸爸对于孩子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爸爸们可以在自己育儿的过程当中,逐步去探索和体验。

爸爸们更应该为家庭教育做出贡献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在我平时的咨询当中,也观察到很多家庭父亲其实是在教育方面缺位的。这其中可能有工作原因、关系因素、或许还有其它特定家庭环境的原因,但是无论如何爸爸的功能都是很强大的。

那么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呢?

我们看看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中,一个心理咨询师VS爸爸的眼中对自己‘合格好爸爸’是怎么描述的吧,共描述了四个‘条件’——

第一有力量。这种力量不是跟别人打架的力量,而是让孩子成为自信的、不依附于他人的人的力量。有力量的人不会抱怨消耗家庭资源,而会在任何条件下都贡献出自己的价值。

第二,有担当。有担当的人,未来才称得上是一个成年人,有担当的人才能自我负责。

第三,保持忠诚。要能忠诚于家庭,事业,伙伴,忠诚于自己的承诺,如果爸爸能教会孩子忠诚,那么孩子也不会成为爱撒谎的人。

第四,传承品格,一些优良的品格能为我们带来自我成就感。人生在世我们都都需要成就感,获得一个奖杯或者完成一次徒步旅行都会让我们获得成就感,或者做成一件事。但获得成就感,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努力拼搏的精神,这方面爸爸都是榜样。

写在后面:

在我的周围,总是听到很多人在抱怨教育孩子过程中,爸爸功能的缺失和妈妈的辛苦,其实,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长的‘言传’,更需要家长的‘身教’;不仅需要妈妈的关爱,更需要爸爸的关注。妈妈带给孩子安全感,爸爸带给孩子自信和勇敢,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这就是“三岁看大,7岁看老”。因为很多人成年以后的风格和习惯,其实和童年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能。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十二)

为了一点琐事,老公的音调越来越高,我心底的怒火终于压抑不住,爆发了……

吵起架来的我们把语言当成了武器,拼命扎向对方的软肋,受伤后再以更强烈的回击去伤害对方。

在狂暴的间隙,我突然瞥见了一旁5岁的女儿,抱着她的小小熊,紧紧咬着小嘴唇,怯生生地望着我们,在那一瞬间,我突然不知该说什么,心痛地仿佛在滴血。

“爸爸妈妈,你们忘了曾经相亲相爱的时候了吗?你们想想,刚有我的时候,多开心。”看我不说话,女儿小心翼翼地说。

我蹲下来,把女儿搂到怀里,泪如雨下。我下决心要尽可能地避免吵架,尽最大能力保护女儿那颗幼小的心。

家庭生活中,夫妻俩吵架在所难免,大家都知道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但是究竟哪里不好,谁也说不上。直到我读到了胡慎之的《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才读懂了女儿的痛,也明白了我的伤。

父母吵架,孩子总会觉得是自己的错

胡慎之在书中表述: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TA们很难理解父母吵架的原因,TA们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才让父母吵架了,然后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

这个观点,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童年时,我的父母经常为琐事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当时幼小的我那种无助和恐惧的心情,即便现在已身为人母,回忆起来仍然不寒而栗。

随后,胡慎之在书中讲述了一个案例:

就像突然遇到了一个懂你的人,读到这里的我,莫名地湿了眼眶。

原来我的伤在这里。原来一个不幸的童年真的需要一生来治愈。

这种童年的阴影导致我一直不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校园里,我会为了让同学接受自己,而刻意搞笑,甚至会因为同学跟我说话时,表情不是我所期望的,而郁郁寡欢;在恋爱婚姻中,我会患得患失,总觉得幸福和谐的场景非常不稳定。每当与老公发生争执时,我心里会非常委屈,也非常害怕。而每次吵完架,我又会忙不迭地去道歉,总觉得责任都在自己身上……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仿佛一个黑洞,把家里的氛围搞得格外沉重。

不要再让吵架伤到孩子

我的亲密关系重建需要时间,而不让女儿重蹈覆辙则是当务之急。

按照胡慎之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里的建议,我首先跟老公达成一致: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即使控制不住要吵架时,也不要对对方过于怨恨、鄙视、抗拒、冷漠,因为这些态度比言语更伤人。

因为,当孩子意识到父母之间有冲突的时候,如果TA亲近一方,就会对另一方有愧疚感,会害怕另一方忽略或者不要自己了,所以孩子夹在中间容易两难。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很圆滑,在爸爸面前表现出一种样子,在妈妈面前表现出另一种样子,这是孩子在冲突的氛围中获得的一种生存策略,即变得不真诚。

第二,如果父母没有控制住情绪,在孩子面前吵架了,要在事后让孩子明白吵架与他无关,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夫妻吵架时不应该把孩子拉入“战场”,一些夫妻吵架时习惯拿孩子说事,这会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父母吵架的。更不要逼着孩子“站队”,这会撕扯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父母争吵后,可以开一次家庭会谈,以一个仪式性的结束,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彼此尊重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争吵总会回归平静。

吵架在所难免,生活就是如此。让孩子了解这一点后,孩子会获得一些安全感。否则,恐慌就可能会蒙绕TA一生。

紧张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像我在儿时,回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父母的脸色,以此来判断他们吵架了没有。而自己成家之后,只要老公脸色不好,就会在心里反复审视自己,哪里惹到了他……

培养孩子,不是父母“自我评价”的事

从过去到现在,家庭教育、培养孩子从来都不是“一头热”的事。并不是说,父母觉得自己做的够好,就是好父母了。孩子的感受和状态、家庭的和谐稳定,才是评价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

有人会说,我已经为孩子做了很多了,难道这还不够?

也许,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多,但并不一定是孩子所需要的。这就好像,孩子想马上喝一杯凉白开,你却费力地又把水烧开,孩子不仅不领情,还要埋怨你,而你却委屈到爆:我为你做了这么多,就换来这个?

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那究竟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对不起,这个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操作手册,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TA们、走进TA们的内心,然后再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总结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给我打开了一扇走进孩子内心深处的门,也打开了一扇通往我内心深处的门。

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多年前那个年幼的我面对面。我把那个孤独的小孩拥入怀里,轻轻地在她耳边说:“我们值得被爱,我们值得拥有幸福而稳定的关系,好好爱自己,做一个温暖而坚定的人。”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十三)

昨天,幼儿园老师在群里发了视频,是孩子上课的一些表现。

视频里,小朋友们都跟着老师一起参与到课堂中,互动得很好,唯独我女儿一个人坐着闷闷不乐。

我拿着手机给她看,问她怎么不跟老师一起互动?

她说:我在伤心。

我听完,心里有点咯噔一下。

我问她,为什么伤心?

她简单说了一下,我听完后,心里不是滋味。

作为妈妈,我觉得她受了委屈,也想着要不要跟老师聊一聊。

昨晚看完这本《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我又释怀了。

3-7岁的孩子,我们需要帮助他们社会化,而进入幼儿园正是孩子被社会化的开始。

而在幼儿园遭遇的一切,都是他们社会化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跟小朋友发生冲突,还是被不公平对待,只要没有涉及到安全问题,我们作为家长都不需要过多干涉,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除非是孩子伤心到不想再去上学了,那家长就需要出手帮助了。

上次分享了《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0-3岁》,作者是胡慎之和他的妻子曾路,主要分享的是孩子在0-3岁,与母亲之间的关系。

而这本3-7岁的作者是胡慎之,主要讲述的是,父亲在亲子关系中、家庭中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孩子拥有行走世界的强大力量。

这依然是一本讨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的书,侧重于孩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我从这本书里总结了10个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跟孩子建立关系;给孩子足够的力量,与世界建立关系;予以孩子足够的勇气,自由探索自己的价值。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父母要做的是放手。

让孩子自己尝试,是父母放手的第一步。比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担心孩子吃不饱,不要怕难得收拾饭粒,不要担心孩子不会吃。

做一个内心强大,敢于让孩子尝试的父母。

夫妻吵架在所难免,即使语言、情绪都没有波及到孩子,但也要安抚他的恐惧。

作者跟妻子发生争吵时,孩子一边哭着一边把爸爸妈妈的手放在一起,说:不要吵架,我们是一家人。

孩子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导致父母吵架。

尽量避免当着孩子面吵架,如果孩子看见,那就要告诉他:爸爸妈妈吵架,跟他无关。

承诺,是给孩子期待;兑现承诺,是给孩子信任感。

期待落空,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落差感和委屈感,成年后不信任他人,难以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而期待落实,则会让孩子拥有强烈的满足感,更有自信和力量。

家庭中爸爸缺位的现象,在我们这一辈中,大概是越来越少了。如果有,也可能是不被放权、不被信任,导致爸爸被架空。现在的爸爸,大多还是参与到家庭育儿中来的。

胡慎之在书中写到他跟儿子豆子之间的互动,甚是用心。

他即使出差在外,也会带上一两本绘本一同出差,不在家的晚上,他通过手机视频给儿子讲故事,也就十几二十分钟的事情,并不耽误他的工作和休息。对此,他也很乐意而为之。

父亲的高质量陪伴,让孩子更能感受到家庭更完整的爱。

孩子做“坏事”,很多家长都会紧张,尤其是老人。不是担心东西摔坏,而是担心孩子的安全。

最近,我家孩子经常自己去插电风扇、台灯的插头,但每次都被她爸爸呵斥,爸爸认为这是极其危险的动作,小朋友去插电怕漏电被电到。

其实,爸爸不知道孩子好奇心过剩的特殊时期,家长需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行为本是探索,遏制孩子的探索,就是磨灭孩子的好奇心。

用孩子的能力满足父母的自恋,其实是一种控制,也是虚荣心在作祟。

曾看过一个故事,4岁女孩因背不出古诗,妈妈拼命扇自己巴掌。用孩子的能力满足父母的自恋,只会把自己的挫败感,强加到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再加以威胁,对孩子营造出恐惧感,孩子为了消除恐惧感,而顺从父母的期待,做一些满足父母的事情,从此失去主动学习的动力,痛苦地坚持着,未必是好事。

父亲在孩子的心中,是一种力量的代表,是安全感一样的存在。

原本,我也不觉得,但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想起我女儿的一件小事,似乎被作者的观点证实了。

我女儿一直是小心谨慎型的,面对小滑滑梯,她一直都只是跃跃欲试,甚至要求我抱着她一起滑下来,以确保安全。

但特别意外的是,那天我开家长会去了,爸爸带着她在很高的旋转滑滑梯区域玩,她一个人滑下来了。

有勇气从高高的滑滑梯下来,这大概就是爸爸给予的力量,更有安全感。

我女儿经常被人称赞,自信、活泼、开朗。我想,这可能跟她从5个月开始就出去旅行有关吧。

她现在不满3岁,我们带她出去旅行过3次,她一次又一次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接触不同的社会、认识不同的人。

这样能扩大她的心理安全区,让孩子勇敢地面对未知。

每一次我女儿做到了一件小事,我都会很具体地肯定她。如果她觉得有点难度,我也是优先鼓励她,实在做不到,我再帮助。

最近,她经常跟我说:妈妈,我长大了,我可以自己做了。

这就是鼓励和肯定给她的力量,让她有信心尝试每一个挑战。

知乎上有个妈妈求助,她说正读高中的女儿成绩下滑厉害,她看见女儿老是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写写记记,对成绩下滑的事情,似乎一点都不在意。她一气之下,把女儿厚厚的本子烧毁了。因此,女儿不再搭理她。

父母控制孩子,屡见不鲜,越界的也不少,因此亲子关系也剑拔弩张。重中之重的是,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价值感很低,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是势能,很容易被外人侵犯。

要想缓解这个问题,父母一定要懂得尊重边界,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

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在孩子3-7岁时,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陪伴孩子探索、冒险、学习新技能、全面地认识世界,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翻开这本《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我相信它能给你科学育儿的指导。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十四)

眼看就要父亲节了,不知道这个节日对于爸爸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次收祝福收礼物的日子,一次被孩子们重视的日子,一次被所有人提醒他是爸爸的日子?

其实不管大家对于这一天的理解是什么,我想,在很多孩子心中,爸爸,永远是和妈妈一样重要的存在。

说起来,中国式的家庭里,爸爸似乎又没妈妈那么有存在感。

不单是我,就连身边认识的很多朋友,一提起爸爸,修饰语几乎都是“忙碌”、“不着家”、“沉默”……

和自己最亲的,是妈妈。至于爸爸嘛,总有距离感。

这在资深心理师胡慎之看来,就是“爸爸的缺位现象”。

家有4岁的女儿,我特别喜欢看相应年龄段孩子的教养书,最近,《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吸引了我的注意。

相信有关注心理学领域相关节目的读者们,对胡慎之老师的名字不会陌生。

他曾担任CCTV《心理访谈》的特邀嘉宾、湖南卫视《变形计》特邀心理顾问,还是知名语言节目《奇葩说》知识合伙人。

在他长达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他累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不仅擅长处理婚姻夫妻问题,还对亲子关系、青少年发展问题有很独到的分析和见解,还曾在2017年入选为“中国心理学最有影响力50人”。

一位如此资深的心理师,习惯分析别人的案例,可对于自己的家庭、教育,他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心得体会?

这不禁令我好奇,忍不住翻开这本手记。

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后,我发现,作为有着丰富的心理学背景的爸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其他爸爸们学习的地方。

01 能给孩子树立规则的爸爸,一定是要有力量

可能有人说了,爸爸就是力量的象征,权威的代表,肯定能给孩子树立规则。

此言差矣。

所谓的力量,是指爸爸要让孩子知道:我是爱你的,你符合我的要求。

很多孩子怕爸爸,不是因为爸爸凶或者会打骂他,而是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爸爸的爱,却被粗暴对待。孩子的怕,是恐惧不安的,不是敬畏的怕。

胡慎之老师在书中举了一位知名人士的例子。

对方有一次去接儿子放学,到了儿子小学门口等了半天都没接到,就问妻子。结果妻子说“儿子已经上初中了”。

连儿子的经历和状态都不清不楚的爸爸,又怎能让孩子感到被爱的?

所以这个孩子后来误入歧途,吸毒被送进监狱,原因恰恰就是,没有一个给他爱的爸爸,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果孩子本身没有规则意识,爸爸滥用权威,对他又打又骂。孩子一定不会因此受教,痛改前非,而是会更愤怒,等他独立了,他就敢和爸爸对着干。

可见,爸爸的爱,一定是要表达出来的。

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心无旁骛地和他一起玩耍,这无疑是最容易表达爱的方式。

但如果现实不允许,爸爸也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总要让孩子知道爸爸一直都在,很爱他,这样他才不会因为失望、空虚而自甘堕落。

父爱无言,但需要有力。

02 成功的爸爸,活成孩子最向往的榜样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过,父亲不仅是保护者、教育者,还担任着“偶像”的角色,是成长的榜样。

要知道,爸爸是原件,孩子是印刷品,爸爸什么样,往往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记得有一次参加女儿的家长会。

看到一个孩子邋里邋遢,衣服脏兮兮洗不干净,没什么人陪他玩。

后来,家长会开始了,他爸爸也是不修边幅、不慌不忙地走进课室,坐在儿子后面,可儿子却一直不搭理他,还转过头来给爸爸一个白眼。

那一幕,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虽然不知道他们父子俩私下关系如何,但从孩子的反应来看,他肯定嫌弃爸爸,才不愿和爸爸多接触说话。

就连孩子都不认同爸爸,爸爸又有什么能耐教育孩子呢?

胡慎之在儿子小豆子4岁多的时候,被老师邀请上台演讲。

那是一份多大的殊荣!小豆子别提有多自豪了,所以孩子逢人就说“这是我爸爸,我以后也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

本来小豆子个性比较害羞,可当他看到爸爸那么受人尊重,他很自然也被感染,有了自信。

当爸爸以一个好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就会很认同爸爸的身份,甚至将爸爸视为“英雄”、“偶像”。

爸爸的形象,足以影响孩子的后半生。

03 内心强大且有原则的爸爸,是孩子成长的垫脚石

胡慎之在书中分享了一段惩罚儿子的经历。

此前,他早就和孩子约法三章,要尊重别人、为自己承诺的事情负责、不撒谎。

结果儿子回老家过暑假,骗他有带作业本,怕被责怪故意不接他的电话。

如此说话不算话,胡慎之决定好好惩罚他。

由于惩罚前已经说清楚缘由,因此儿子意识到问题后,也主动承认错误,在那之后反倒更信任爸爸,也愿意和爸爸多交流。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很多时候,父母明明跟孩子说好要做什么,遵守什么,自己却违背不履行。这种没原则的做法,往往会破坏孩子内心的秩序感和信任感。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在犯错中成长,那么就需要爸爸给孩子一个标准,立在那里,谁都不许违背。

有些事情,爸爸只要坚持到底,孩子就会意识到:爸爸不是开玩笑的,他说到做到。

当孩子清楚自己的行为总有人会关注并给予评判,那么他就不会随意造次,努力管理好自己。

这也是他能按着正轨成长的必经阶段。

最后,胡慎之老师说了一段我特别赞成的话:

“父亲是家庭的重要支撑,孩子的规则意识很大程度上由父亲建立,但前提是孩子对父亲有认同感。”

在父亲节到来之际,我借用这本书,提醒各位爸爸们,千万别小看自己的父性职能。

请做好孩子的指南针,用管孩子的方式管好自己。

只有成为孩子的榜样,爸爸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给孩子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精神后盾。

-END-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3~7岁)》读后感(篇十五)

老话说:三岁看大。

或者说一个人性格的关键期只有三年,而这三年是不可忽视的三年,也是决定一生的三年。

之前我压根不懂得这个道理,直到读了胡慎之的《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才懂得,原来我犯了那么多的错误。

尤其是把“我为你好”作为理由,不仅绑架了他人的感情,而且也将自己画地为牢。在这样的心态下,不仅感情上越来越受挫,而且还怨天尤人,觉得自己辛苦付出,却得不到任何爱的回应,甚至仅仅只得到了怨怼与嘲弄。

之前以为原来到头来只是“不值得”,即便自己“我以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认为都是别人没良心,不懂得感恩。

读完胡慎之的书中,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所有自以为是的爱都是控制,而不是爱的彰显,而揣着“我为你好”的爱,从来都不是爱的真谛。

古语说:三岁定八十。

从心理学来看,0-3岁是人生的最终阶段,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阶段,认为只要对自己的孩子好,不让他们饿着,不让他们磕着、碰着,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爱。

面对亲子关系,常常以这样的心理去对待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的脾气却越大越大,甚至在成了“小霸王”,但凡一言不合就乱发脾气。

很多父母只好抱怨“这孩子真的太不懂事了”,“孩子脾气太大”了,殊不知孩子的表现是父母身上的映射。

这是因为很多时候父母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就像“有一种冷叫觉得你冷”一样,原本孩子并不觉得冷,但母亲总会以自己的感受来衡量孩子。

但这时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其实更多时候冷不冷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或者说孩子肚子饿或不饿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但父母往往以爱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

胡慎之说过: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缺席的父亲,几乎百分之百会培养出有情绪障碍的孩子。

换句话说,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共情式陪伴,缺少了尊重和理解,而仅仅只是以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或者说将自己无力的问题强加给孩子的时候,这时候亲子关系呈现的不是爱,而是怒火与冲突不断。

想要改变这种相处的方式,就需要父母的意识觉醒,意识孩子之所以不听话,问题可能出在自己身上,并且愿意承担和面对自己的弱点时,这时候才会有爱的关系。

这两天,我跟孩子也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原因是因为快要考试了,但他始终不去好好复习,让我有点急火攻心。但依旧耐下性子苦口婆心去跟孩子商量好好复习,然而不管说什么,孩子都装着听不见。

这时候的我就很生气,但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希望用冷处理来缓和关系,然而过了二十分钟后,才发现他还在玩。

于是一个忍不住,便朝着他发火:平时不学习也就算了,这快考试了还不学,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真求你了,赶紧学会学习吧。

讲真,我自己低到尘埃里了,只为他能好好学会,不在考试时给自己留遗憾,但孩子只是白了我一眼:为啥要复习,考不好又有啥关系。

当时真是气炸了,反观自己一再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等待孩子自己觉醒,然而等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拖延,这令我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直到我看到那句话:家长不愿满足孩子合理化愿望,常出于自私心理。

换句话说,我自以为对孩子好的爱,不过只是控制。初衷也只是想让他好好学习。但对于孩子自身来说,对于学习他此时并没有太多的热情。

或者是疲惫期,或者是考前的焦虑,或者是因为自驱力不足,但如果我忽略了过程,而要求结果时,难免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就像心理学家胡慎之所说:道理有什么用呢?如果家长不愿意放弃对孩子的控制,一切都是枉谈。

简言之,对于家长来说,初心并非是控制,只是因为害怕如果放弃控制,孩子就会越来越无法无天,越来越不上进。

然而我们却忘了另一句话:如果三岁之前没有做好孩子的疏导,那么当孩子大的时候,希望他们能超级自律,是压根不可能的。

或者说控制根本不是爱,而是源于父母自身的不安全感与失控感,是父母自身无力的表现。

胡慎之说:越感觉自己弱,想控制的欲望就越强。

即便这些是无意识的,但还有很多父母自以为,越管孩子就是越对孩子好。但这是很可笑的逻辑。

就好比控制别人的思想和行动,还说是为别人好。但父母往往忽略了控制往往会带来反抗,无论这种反抗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这就出现了很多父母抱怨: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脾气很暴躁,而且甚至都不想理大人。

其实这是因为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导致,给孩子尊重其实要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这需要父母有不断地觉醒意识,只有察觉了才会有疗愈。

而想要开启爱的正确模式,就需要父母先放下自我,给孩子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内在独立的世界,这就要抛弃“应该做什么?必须这样做,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只有父母做到不干涉的时候,孩子才能在自我价值的体系中获得尊重感。

所以说,最好的爱都是从尊重开始,只有当父母不把“我为你好”作为自己的边界时,才能尊重孩子的边界,才能真正地爱他们。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