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忽尔今夏》读后感摘抄

《忽尔今夏》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4 17:50:24
《忽尔今夏》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24 17:50:24   小编:

《忽尔今夏》是一部描写青春成长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忽尔在夏天里的经历展现了友情、爱情和成长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引人深思。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停下脚步,感受生活的美好,珍惜眼前人。这部小说让人感悟到青春的珍贵和成长的重要。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一篇

一个17岁的女孩子,太老气横秋,完全不符合年龄。

亦舒的书初看还觉得很智慧,看多了全是一个套路,沉静过头的女子,神情帅气的男子.........

17岁的女孩子说出的话好像是47的人说的,说实话,这本书我是有点失望的

静静的夏天,17岁的女孩,蓝色的大海,明媚的阳光,咖啡的香气,苦涩的眼泪,

就算父母离异,也不至于就成熟成这样,不切实际

最感人的是那对艾姓老夫妻,执子之手到白首,感动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二篇

这个世界变故的太快,人心丢的也快,我不知道故事里的父母会不会复婚;胡世真会不会从此以后好好过日子;阮丹青和乔立山有没有在一起…… 人生啊,好像怎么过都会有遗憾;小说的结尾怎么写都不会完美。 不过我还是希望整本小说里唯一“纯粹”的一对,能有个不错的“结局”。可是“在一起”就是结局么?到了现在的年纪我已经不认为小时候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是大结局,这只是另一个琐碎的故事的开端。 “只要舍得放手,就可换回自由。”有些人的痛苦,可能是因为“太用力”,所以没办法轻易的放手,就像娟子阿姨,只有死了才能解脱。 可那些折磨总会过去的,飞机一定会到的,海关一定能过的,如果非要说遗憾,大概是登机之前,那个“无法替代的人”没有出现。 永远不来,也就算了,最惨的是来过不再来,所以索性不来,也是幸运。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三篇

之前有人问我,一个男的看女性文学好吗?当然我开始也觉得不好,直到我遇见了亦舒,虽然我只读过她的三篇小说,但是一点都不妨碍我喜欢上这个作家,她笔下的温柔一度成为我生活的灵感,从几许温柔到不勉强就是温柔,故事中的一个夏天发生了很多事,而我的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多事。

丹青,自由,健康,世真。都是每个人所想要的,仅仅是几个名字就是很多人的追求,虽然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性别各不相同。相同的是都在这个夏天里他们在改变中成长,在改变中让自己变得措手不及,但是总要告别这个夏天,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们,不是吗?

有的人想用婚姻来终结爱情,有的人总是抱着旧情不放,有的人是厌倦了相处的生活到花花世界中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有的人被身边的东西所吸引而一发不可收拾。当然还是会有一些人一直都陪伴着那个人,然后到老了,在一方天地里一坐,手挽着手,喝着咖啡,享受着他们在青春年少时不曾有的生活,即使这一方天地不大,饮品可选的样式又很少,还有个对生活希望都放在一个从不把真心放在一处的人身上。他们很幸福,幸福的让人觉得不真实。

当你的前方已经沉入谷底,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生活中,总是想着,要是不这样,现在也就不会这样了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到了谷底那么说明你已经没有办法在往前走了,如果你换个角度,其实路一直在那里,虽然你已经不能去弥补你现在的遗憾,但是还是要这么走下去,因为后面还会有很多个夏天,很多个秋天在等着你,总是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给你做出的决定。

忽尔又到了夏天,再见了之前的时光。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四篇

过了快半个月呢,从初章到尾声。

起初也是漫不经心地随意翻翻,只因很多年前便知道有亦舒这个人。想读她的书,想了很久很久。却偏生在这样一个久违的寒冬里看了她的第一本书,读罢,即使是身处25℃的空调房里,也觉得寒意丛生。

爱而不得;爱得到后又失去,失去后又想追回;相爱又离去。

娟子与胡世真,葛晓佳与阮志东,阮丹青与乔立山(方渡飞)。

同年龄的女孩总是比男孩成熟,恰巧丹青又正值二八年华,恰与我同岁。那句“但我觉得整件事太过浪费,作家花三年时间写一本书,导演花三年拍一部戏,爱才若命的社会会佩服到五体投地,但结婚后三年离婚,请问你得到什么?”竟让我哑口无言,又正是她与乔立山的那番对话,见到这个女孩的聪慧与狡黠,是的我愿称之为狡黠,带着一点小女孩的娇嗔与顾我,山宽海阔任我飞,我爱你,但并不意味着我会为你放弃一切,我爱你,但我也无需你等我,无需一个承诺。正如“诺言是用来打破的,十个当中履行一个,已经够好。”不是吗?现实中不存在意淫中的故事,你想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怕也是痴人的梦呓。

“我们才不会做空白的允诺,费时失事。”

“你可以带你的妻子或女友来,无任欢迎。”

“如果我仍然独身,你的丈夫或男友会否赶我出门?”

hi,dear.其实最惨的不是来过不再来,而是从未遇见。

哪怕相遇是劫,相思成灰。

其实,十七岁的阮丹青与二十七岁的乔立山也可以很好的,不是吗?有些人,也许,不能够做恋人。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五篇

我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师太脑残粉,她的作品,从大学的时候开始买,到现在,书架中倒是超过100本,还有不少是在香港买的,连我家Y先生,去HK转机的时候,也会一本一本的给我买。

但是2015年,我真的很少看师太,原因说不清,我总是觉得,当了孩子的妈妈之后,不相信她塑造的爱情了,那些书里的女子,无论如何作,都有人喜欢,而且不外乎,这些女子被人喜欢,都是因为她们美好的面容,姣好身材,瘦削,却莫名大胸……

年底了,忽然拿出之前没看的,这本《忽尔今夏》,一口气看完。与其说我关注丹青,不如说我关注葛晓佳,或者季娟子,是,我还离40岁很远,但是我的心态,确实有中年心态。那些寂寞,我都明白。我又一次明白了师太,她的文风转变,喜欢性感年轻男人,我觉得感同身受。可是人在婚姻中,也许,就只能这样遐想一下而已。

还有,那些金句,成熟世故,同样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以前年轻时的不屑或者不理解,现在反而觉得无法再认同。大概就这样。

摘录如下:

丹青相信,要是遇到喜事,母亲仍然会得振作,容光焕发,闪烁魅力,但,多年沉闷而苦恼的日常生活及琐事实在拖垮了她,使她整个人看上去有点颓颓的。

有,有,他们应当为家庭牺牲。后来觉得理由太过薄弱,心中即时升起无限荒凉。

许多事业女性营营役役,忙得不知老之将至,忽尔性情大变,狂躁抑郁,还以为压力过大,肝火上升,谁知岁月不饶人,到了一定年纪,荷尔蒙产生变化,自动调整,是,即使才华盖世,一样会得步入更年期。

一切不愉快的事,还有,生与死,得与失,都融解在咖啡杯里,丹青感慨的想,有什么是不会过去的呢?

太不自爱,人到了一定年纪,总要自尊自重自爱,怎么可以出这种丑。我若自爱,人恒爱之。

骗一个人,要费好大的劲,不在乎她,又如何肯骗她,所以,将来有人苦苦蒙骗你,千万不要拆穿他。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六篇

好奇想读亦舒,先找了《喜宝》来看,却对故事和主人公都不大喜爱,于是换了这本,倒很轻松地看完了。

《忽尔》的故事就像是夏日里眩目却不灼人太阳光底下一串彩色的泡泡,映射出一片光怪陆离。

总觉得相对于喜宝,亦舒给了阮丹青更多的偏爱。丹青这个17岁少女主角的身上,有太多令我喜爱的地方,她美丽却不跳脱,理性却不失真诚,身于离异家庭的那一点敏感多思和自立自强更是让她显得与众不同。在她身边,陪伴她长大的两位女性——母亲葛晓佳和阿姨季娟子都是极优秀的人。母亲倔强地做着职场上的女强人,把生活的委屈心酸孤单一口一口往心里吞;而季娟子温和可亲,是丹青忘年的知心好友。丹青能成长为这般模样,想必也少不了二人的言传身教。

在这个夏天,阮丹青所经历的学业和情感上的困扰,父母亲的纠葛乃至在娟子咖啡厅里上演的小型浮世绘,都让人沉浸其中。如果把这些都视作丹青在一夏对于爱情的探索之旅,却不知带给她的是对爱情的希冀还是失望?见识了顾自由、林健康的情浓情淡不过转瞬之间,亦有艾老夫妇的一生相伴、生死分离,经历过张海明、乔立山两人“爱你的”和“你爱的”的选择,更切身体会到季娟子痴恋痴等的惨烈教训,未来的她将是怎样的呢?

亦舒的故事实在是过于消极伤感,而它又是美的。她那些秀丽又简明犀利的语言,极耐咀嚼,唇齿留香,依稀能品尝出是薄荷的清苦味道。但她的书,也只适合心态平和、悠闲从容的时间里略略读上一本,看看男男女女红尘里翻来覆去的那些故事,不敢多读。

整个故事中,我唯独不能理解的是快到结尾处丹青和乔立山之间的相处。当她向乔立山哭诉娟子的死,我以为二人是更亲密了。然而当她清醒后,却又以“方渡飞”称其名,好似未曾在认出对方的第二重身份时说出“我只觉你是乔立山”这种话。此时的乔立山,在丹青眼中,究竟还是那个她一见倾心的青年,还是一个和她距离遥远的华人作家呢?

阮丹青曾经即将伸手抓住爱情虚幻的气泡,却在触碰的一刹那,已预感到了它的破灭,就好像她心中会永远陪伴在她身边的娟子阿姨,在这个夏天的尾巴,那么猝不及防的离开了她。

“1987年的夏天已经过去……”今夏,短暂不过月余,漫长却好似今生的一道坎,过了也就过了。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七篇

亦舒是讲故事高手

《忽尔今夏>这本书读它的时候感觉好极了,是轻松的阅读。刚开始觉得故事极简单,十七岁小女孩丹青,成绩考得一般,上哪所大学还是个悬念。所以这个夏天她是焦急的,在等着爸爸给她安排国外的大学。然后就看到了她的家庭状况,父母离婚了,他们都不管她,而她的内心最亲近的人是妈妈的好朋友季娟子。我几乎在读到全书一半的时候,还是觉得作者讲了一个极其平常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如果有的话,那是作者的名气和作者的文笔。那时候已经读到亦舒的特色了,她的文字有着非常醒目的个人特色,整页整页的对白,简略的对白中交待了人物的关系和故事,令所有阅读它的人都感觉像轻风一样,很有味道的。

她是很成功的作者,她有着成功的特色。这种感觉读了三两页就知道了。但是我还是错了,她的故事同样很有特色,绝不是我刚开始看到的那么简单。只能说暗流涌动,而她把好暗流深埋,当你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暗流终于涌动出来了,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惊喜和震憾。

她写的是爱情,写了女人从最青春时期的盼爱到中年时期的仍然在追爱的种种内心,把人物的内心都揭示出来了,绝对不是表面的讲个故事而已。丹青跟海明浅浅的相识,而年轻的海明如丹青盼望的一样转投了丹青的好友,两人一起去英国读书了。可是丹青心里已经有了最好的,他是乔立山,他们在全书中仍然是浅浅的爱情,结局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期待。

中年女人的爱情都是坎坷的。丹青妈妈与爸爸相亲相爱又互相伤害最后离婚。季娟子一生只爱胡世真,可是他给她两次婚约又两次爽约,戏剧性的一幕出现的时候,季娟子受不了第二次打击而选择了自杀,离开这世间的纷纷扰扰。而顾自由跟胡世真仍然会一边伤心一边回法国完婚,现实就是这样真实和残酷。

艾老夫妻是书中的神来之笔,他们的爱情是所有人向往的,那么爱,那么爱,携手到老,相爱到老,让我们仍然相信爱情,相信美好的故事。

作者最大的能量是把每个人物都写得极有个性,每个人物都令人难忘,读完书合起书页,她的人物全在你脑海里,她们的形貌都仍然在哪里,仍然在地你诉说着,让你仍然想静静的思考,思考他们到底该怎样面对这该死的生活。

故事只是一个载体,而把人物写得灵活,是真难得!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八篇

爱情的轨迹

文/Sofia

爱情总是来得莫名其妙。用一句粗俗的话来形容,就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那便“爱就爱了”,压根儿没有什么为什么,直至多年以后,沧海桑田、海枯石烂,也未必能说个所以然来。

只是,倘若你细细考究自己或者他人爱情的轨迹,你便会发现,爱情并非总是那么毫无征兆地突然而来的,她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这么多年我还是忘不了,”但是,这并非是鬼迷了心窍,亦非前世的姻缘,而是我一直知道“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你瞧,这位的爱情源自于比春风还美的笑容。

而我自己,这些年来,我所喜欢过的男艺人、所中意过的男子,其实也都是同一个类型的,可以说,他们的外表都很相似。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其实大家都是视觉动物,都喜欢看漂亮的异性甚至同性。若没有外界的强制力将男人和女人的自我欲望强行压制下去,那么择偶的第一步必然是选择符合自己审美观标准的异性。外形中了自己的意,方才有意愿去探究对方的内涵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否则,呵呵,世界那么大,精彩那么多,在你外表没有吸引力的情形之下,谁耐烦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探究你的内在?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还好,虽然男女并非完全平等,但是这并不妨碍女人直接表达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欲望甚至对小鲜肉的赤裸裸的欣赏。但是在我们的上一代,风气还没有如此开放的情形之下,女人对异性外表的直白的欣赏,是很容易被他人指指点点,贬为下流。但是男人,呵,社会对他们容忍了许多,男人对女人外貌的追求,不是下流是风流。这一点,在亦舒的《忽尔今夏》中直观地体现出来。

胡世真每次打算娶季娟子的时候都出了意外。什么意外?无非是他遇见了比她更年期更貌美的姑娘。阮志东抛妻弃女、奔向交际花的温柔乡,并无人说些什么;但是弃妇葛晓佳独坐酒吧,便有是非人前来说是非,甚至将这是非说到了与她风马牛不相及的前夫那里去。你瞧,经济独立有什么用,事业女性又有什么用,在那个保守的年代里,你就只能扮演好自己的弃妇角色。

而那样保守的、一根筋的恋情偏偏却能害死人。季娟子苦苦守候了十多年,再次等来了她心仪的男人,可是他偏偏再次选择了别人。她没有再一个十年去等待,她也不耐烦去等待,所以她选择了自弃。只是,倘若季娟子能有她的好姐妹葛晓佳十分之一的勇气、又或者能有阮丹青这样年轻女孩的时代气息,她又怎么可能选择这个最下策?她明明可以享受到更好的人生。

死亡来得如此壮怀激烈。不再纠缠,让自己解脱。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

在对爱情的渴求之上,季娟子和阮丹青的心情是同样的,但是这两代女人所采取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季娟子选择了容忍与等待,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爱情如战场,丧失主动权,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统统交给他人掌控,其实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对方知道你太在乎、知道随意搓揉你都不会离开,那么,你只会是他重要性列表中排在最末的一项,永远,永远。而你一旦选择彻底地离开,对方也会失控。只是,这种失控不一定是爱情的失控,极有可能是对自己魅力的信任感危机。你明明是他五指山下困住的猴头,你是怎么逃出生天的?季娟子死后,胡世真奔溃了,也许是为真爱的丧失,也许是因为那个万年不坏的备胎不在了。可是,倘若是真爱,为什么醒悟要来得这么晚,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

而阮丹青却来得聪明得多。她也怕乔立山忘记她,她要让他刻骨铭心、永生难忘,但是这种魂牵梦萦的刻骨相思不是建立在死亡的决绝与悲壮之上,而是建立在战略性视觉冲击的震撼基础之上,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提得起放得下”的洒脱的心。

也许,这就是年轻时期的爱情与中年时期的爱情的差异。年轻时,大把美好时光还在漫长的未来,没有什么是输不起的,爱情受挫算什么,站起来转过身,前面又有许多美好的人儿在等待自己。一次失败,并不是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没准儿倒是一件好事——起码增加了自己的经验值,让自己以更好更成熟的姿态去迎接下一场爱情的邂逅。

而年级越大,对于女人而言,选择余地越小——因为男人第一眼惊艳的永远是20岁的年轻姑娘——于是,越发觉得自己输不起,因为前面的可能性更小,而自己曾经投入的那些沉没成本更是一笔失败透顶、无法收回的投资。这样患得患失,提得起,放不下,步步皆在对方掌控之中,这场爱情的战役又如何去打?一早就缴械投降,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死存亡交由对方掌控,只求对方懂得慈悲懂得赦免。

非得在爱情战役中交锋过N个回合以后,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胜败分明,从此分道扬镳,继续在这个红尘之中纷纷扰扰,亦或是橄榄枝扬起,和平相处,爱情化作长久的相守,才算是硝烟停歇。只是,人生无常,你敌得过两颗心的试探与争执,却未必敌得过岁月的无情。少年夫妻老来伴,任何一方的缺失必然会给另一方沉重的打击。那个人,在这数十年的岁月之中,早就成为自己血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走了,他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很遗憾的是,这偏偏是人生的必然结果。

爱情如此难得,得到了,相守一世,却也不是永恒。那么,你还愿意去爱吗,又或者,你还相信爱情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不管路途如何坎坷,起码,那一世相依相守的温馨已经值回票价,而沿途中所遇到的那些爱情,无论是依然爱着或者不再爱了,相爱时的诸般美好早已沉淀在生命的最深处。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九篇

01

《忽尔今夏》是我读的亦舒的第三本小说。

我之前总结过《不羁的风》中女主人公清流和《喜宝》中女主人公喜宝的相似之处,发现有些特点在《忽尔今夏》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丹青身上仍适用。

比如,三者的家庭都不完整。喜宝和丹青的父母都离婚了,都随母亲生活。清流的父母也离婚了,父亲再娶,清流为避开后母,离开了家。

再比如,三人都是极美丽的女子,深得男人的喜欢。

相比于《喜宝》和《不羁的风》,《忽尔今夏》的情节平淡了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更接地气了。喜宝和清流的境遇,是在小说中才存在的情节,相比之下,丹青的遭遇更接近平常生活。

小说描述了丹青在高考结束后的一个夏天的遭遇。短短的一个夏天,却经历了许多爱恨情仇。就像一杯混合的酒,其中滋味,只有尝过的人才能体会。

02

父母离婚,父亲有了新欢,母亲忙于工作,丹青习惯了独自生活。为了打发无聊的暑假,丹青到母亲的好友娟子阿姨的咖啡店打工。因此遇见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有些人刻骨铭心,有些事永世难忘。

艾先生与艾太太是咖啡店的老客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实属不易。丹青也为之动容。后来,艾太太离世,并送给丹青一块手表留念,让丹青好不唏嘘。

顾自由和林健康是丹青在咖啡店认识的一对情侣。原以为是相爱的两个人,谁知林健康第二次来咖啡店就带来了新的女朋友洪彤彤,丹青对林健康也产生了嫌隙之情。后来顾自由以死相逼,被丹青等人相救,两人也因此结下了友谊。却不料最后顾自由和胡世真走在了一起,也间接导致了娟子阿姨的自杀,让丹青无比痛心。

张海明也是丹青在咖啡店认识。追求丹青未果,在见到丹青的闺蜜宋沛沛后,两人立马就喜欢上了。原来,对一个人的爱可以随时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乔立山是艾先生的爱徒,也是大名鼎鼎的青年作家方渡飞,同时也是丹青眼中的那个“更好的人”。两人结识在咖啡馆,在艾先生家再次相遇加深了感情,最后与丹青定下三年之约。乔立山是我看过的三部小说中最完美的男人,多情多艺,有才有德。

丹青对娟子阿姨的感情,不亚于对母亲。她帮娟子阿姨一起打理咖啡馆,她怕胡世真会伤害到娟子阿姨而提防他,可是最后还是失去了娟子阿姨。

在文章结尾,丹青在日记本中写到:我失去最亲爱的娟子阿姨,以及自己的童真,得到了方渡飞,与艾老太太给我的表。

生命里无疑还有许多许多夏天,但肯定没有一个夏天,会如今夏。

03

“丹青明白那个感觉,不是不近人情,不是性格孤僻,一个人,总有一段时间,什么人都不想见,什么话都不想说。”

说不清的感觉,但是打动心扉。当一个人迫切想要独处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给他时间和空间。有些伤口,需要别人帮忙护理;也有一些,只能靠自己修复。

“有多少时候,我们做的事,都是我们喜欢的?”

这既是无奈,也是动力。我们除了自我以外,还会扮演很多身份,是父母的孩子,是老师的学生,是公司的职员,是孩子的父亲,是妻子的丈夫。我们在做每件事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这些身份。

作为父亲,你希望多花时间陪孩子,但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你又要尽量多花时间工作,赚更多的钱,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却成为了很多人一生的奢求。现实如此,我们做的事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但一定要问心无愧。

“之所以我俩友谊数十年不变,就是因为懂得尊重对方的私隐。”

隐私可能藏着一个人内心最柔弱的部分,当他还不愿意跟你分享的时候,又何必强求?哪怕是父母,都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何况是朋友。

“他要是等,一定在,要是不等,何用赶,干脆施施然好了。”

如果爱,又何必在乎一时,如果不爱,更不必在乎。如果他愿意等你,哪怕你不来,也会去找你,如果他不愿意见你,就算你准时来了,也会挑你不是。

“闯入别人的世界,应该为别人带来欢笑幸福,不是破坏别人生活原有的平安宁静。”

这一生,那么长,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很多的事,遇见很多很多的人。当我们出现在别人的世界里,应该为对方带去快乐,而不是无尽的痛苦。如果我们的出现会破坏别人原本平静而满足的生活,我想,这就是该退出的时候。

04

很多年前,听S.H.E唱《不想长大》“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那时候,她们还是三个蹦蹦跳跳的女生。

当时我想,怎么会不愿意长大呢?长大了多好,能够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现在才知道,那首歌不是唱给小孩听的,而是唱给已经“长大了的人”。

现在我想,如果可以,有谁会愿意长大,但是时光催人老,我们总要成长。

或许就在某一瞬间,你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你责怪自己过去是多么不懂事,你看到了父母的白发,你发誓会给他们更好的生活,那一刻,你长大了。

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总要经历些磨难,你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就像失去了,你才懂得珍贵,所以当再次拥有时,你知道要抱得更紧。

不想长大,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但成长,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但只有经历过成长的苦涩之后,你才能真正看清生活。

无论你愿不愿意,这个世界,等着你长大。

忽尔今夏读后感第十篇

爱情的素描

——评《忽尔今夏》

编辑1301 王飘霞

忽尔今夏

7.3

亦舒 / 2015 / 东方出版社

言情小说在文坛似乎总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它当然是文学的一种类型,只是有时显得格调太低,没有太过宏大深刻的立意与主题表达,但它背后的众多拥趸者又使得言情小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如果说张爱玲是言情小说的祖师奶奶辈灵魂人物,那么亦舒也可称得上是继任的掌门人,恰巧书迷们喜爱称亦舒为“师太”,一来表示尊重,二则是对她那犀利尖刻、一针见血式的文字风格的戏谑。

亦舒在小说《忽尔今夏》中一如既往地写爱情,少女丹青依旧像她大多作品中的女主角那般,自立自爱、自尊自强,对爱情有美好期望却仍会保持自我的清醒与克制。不过书中的丹青还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女孩,感情生活如白纸一张,在17岁这年夏天,她见证了身边一些人的爱恨缠绵、悲欢离合,他们的种种爱情素描画像也深深影响着丹青的爱情选择……

丹青的少年老成,独立淡定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家庭,父母的离异让她过早地成长起来,虽然衣食无忧,但父母见面时的针锋相对仍令她心痛。和很多夫妻一样,丹青父母一开始是相亲相爱的,只是后来各奔东西,原来的甜蜜温馨也走到荒凉,徒剩下怨怼。他们的爱情素描上画的是沧桑。

丹青母亲的好友娟子是丹青亲爱的阿姨兼好友,母亲忙于事业,娟子阿姨充当着母亲与好友的角色,她有着长辈的慈爱与睿智,指引着丹青的成长。娟子开了一家咖啡店,生活平静自足,看似超脱淡然的她有一天却因为一通远方来电毅然奔赴异国他乡。痴情女蹉跎年华,痴心等候昔日恋人,但浪子终究是浪子,又一个十年过去,娟子依旧不是他的最终选择。娟子在绝望中穿着婚纱自杀,为他们的爱情画上最惨烈的句点。他们的爱情原来画着痴恋。

林健康和顾自由是丹青在咖啡店认识的一对情侣,他们真是一对璧人,金童玉女一般,羡煞旁人。但不过是一时光景,林转头便爱上了别人,在同一家咖啡店坦然地携另一女伴出现,顾自由寻死觅活,丹青叹惋,但顾自由不久也立刻陷入一段新的热恋。可能当事人都未必有丹青作为旁观者的那份投入,看似华丽的只是爱情的模样,最终不过一张华而不实的描画。

咖啡店的常客艾老先生夫妇伉俪情深,一同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相濡以沫。而艾老太太却忽然先离开了人世,留下老先生独自缅怀,昔日咖啡店里两人相携而至,温言畅谈,如今只是老先生形单影只的背影。伊人逝去,留下老先生独自缅怀。原来爱情的不离不弃仍敌不过生命无情。他们的爱情素描叫做诀别。

17岁静静的夏天,蓝色的大海,明媚的阳光,一切是年轻、热切的,有一种朝气蓬勃的美好。就像17岁的丹青,一段学业结束,另一个美好的人生阶段将要来临,还有大好年华等候。混合着咖啡的香气,丹青旁观着他人的爱情,那些爱情素描多姿多彩,或沧桑或痴恋,或华而不实或如镜花水月一场空、只剩永恒的别离。她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并在一夏人生得失哀乐的体验中,过完了暑假,即将开始大学生活,也正式开始与暗恋对象方渡飞约会,在感情的白纸上认真地,一笔一笔绘出自己的爱情素描。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