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是泰戈尔的诗集,透过简练而深刻的诗句,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思考。作品中蕴含着哲理与情感,激发人们对自由与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视角与深切关怀,令人深受启发。
飞鸟集读后感(一)
昨天看了一位喜欢的歌手之会谈,提到冯唐译本的《飞鸟集》,但我一贯喜欢新出版的书,散发笔墨的清香,同时也未找到冯版,故而选了郑振铎的版本,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比较新,某种浪费纸张的排版(但阅读感受还是不错的)。
『集会时的灯光,点了很久,会散时,灯便立刻灭了。』
送给毕业。
同时,也告诉自己,此时的悲伤如果是必经之路,你大可不必掩藏,也不必刻意回避,但也不需要放大这种情绪,因为
『我们在热爱世界时便生活在这世界上。』
1/4页飞鸟集读后感(二)
回老家的时候,翻书架看见的,还很新,拿回家看看。 2.22终于看完了,我怎么感觉我看了有一个月左右了。从小学就被要求读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读。现在我大二了,寒假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飞鸟集》里面的“飞鸟集”部分真的非常短小,没有上下文,比较难理解,有些句子要么是读不懂,要么自己理解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是两码事。 但是后面的吉檀迦利和园丁集还有序诗部分就比较好理解了。特别是讲爱情方面的,感觉完全能和作者共情。 因为看的时间跨度有点大,而且几乎是看看过所以也没太大感觉了。之前有写过一点心得就放出来吧! 吉檀迦利部分心得:“你”这个字我不知道出现了多少遍,他代表着大自然,大地,神,上帝。这一部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歌颂“你”,希望触碰到“你”,感受到“你”,有朝一日“你”站在一起。这一部分还是以生命为主题,诗歌顺序以时间为顺序,从出生到死亡到再出生形成一个轮回。这一部分相对于前一部分飞鸟集来说就好理解的多,主要是篇幅增加,后上下文,能够很好理解。
园丁集心得:爱情是永远的主题。渴望但不卑微。美好的爱情能让我们变得更好。虽然爱情不一定是甜蜜的,但不管是痛苦还是喜悦,不管是终成眷属还是天各一方,我们永远都相信爱情,永远都珍惜那些美好的回忆。
序诗心得:我觉得序诗前段部分比园丁集写爱情写得更明显,而且情绪更丰富,也很容易理解。我今天中班没时间看书,读了几篇,都觉得写得非常好。后面有些诗歌在抨击西方殖民者。还有一些诗歌算是为自己写的吧!毕竟那时候感觉也已经人到暮年,快要离开了!
最后整本书看下来,作者情感很丰富,诗歌里面也有很多深刻的哲学思想,但对于我来说总感觉在对牛弹琴,领悟不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每次读伟人的书总感觉自己特别无知,看不懂的时候更无助,感觉不在一个层次上(确实不在)。
2/4页飞鸟集读后感(三)
能记得一两句也是好的-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 / 它来了。 我奇怪,难道这就是全部的威吓吗? 你高举着武器 看去非常的魁梧。 你下到我匍匐的地上 来打击我。 你忽然变小了 我站立了起来。 从那时起我只有痛苦 却没有恐怖。 你像死亡那样伟大, 但是你的受害者比死亡还伟大。 / 从那里你的诗歌中给你们送来消息: 光明永远闪耀,太阳的灯并没有熄灭。 / 我把我的心弃掷在世界上;你把它捡了起来。 我寻求快乐却收集到忧愁,你给我忧愁我却发现了快乐。我的心散成碎片,你把它们捡在手里把它们穿在爱的绳上。你让我挨户地游荡让我晓得最后你是离我多近。 你的爱使我投入深愁。 抬起头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已在你的门前。 / 于世无求的人 他是个自安自足者;春天的柔气是为他的,还有繁花和鸟语; 但是爱情来了像一片吞啮的阴影 遮没了整个世界, 吞蚀了生命与青春。 那为什么要寻求这使生存黑暗的阴雾呢? / 命运并没有把我的一切都骗走 / 在这个黄昏的朦胧里,好些东西看来都仿佛是幻象一般——尖塔的底层在黑暗里消失了,树顶像是墨水的模糊的斑点似的。我将等待着黎明,而当我醒来的时候,就会看到在光明里的您的城市。 / 从别的日子里飘浮到我的生命里的云,不再落下雨点或引起风暴了,却只给与我的夕阳的天空以色彩。 / 不要说“这是早晨”,别用一个“昨天”的名词把它打发掉。你第一次看到它,把它当做还没有名字的新生孩子吧。 / 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刀。 / 太急于做好事的人,反而找不到时间去做好人。 / 神的巨大的威权是在柔和的微飓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 / 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慈善的举动。 / 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也是自然的主人。 /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而说它欺骗我们。 / 决不要害怕刹那-永恒之声这样唱着。 / 玻璃灯因为瓦灯叫它做表兄而责备瓦灯。但当明月出来时,玻璃灯却温和地微笑着,叫明月为——“我亲爱的,亲爱的姐姐。” /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 / 神自己的清晨,在他自己看来也是新奇的。 /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 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 她的热切的脸,如夜雨似的,搅扰着我的梦魂。
3/4页飞鸟集读后感(四)
以下是他本人的描述:
一天,在很晚的下午,我在我们乔拉桑科房子的屋顶凉台上散步。晚霞的余光和苍白的黄昏合在一起,那景色仿佛使来临的夜晚,对我有一种特殊的奇妙魅力。连毗连的墙壁都美丽地放光。在这个世界中揭开了平凡的盖子,我想,是不是暮色中有什么魔术使它这样呢?决不是的!
我立刻看出这是夜晚的效果照到我的心上,它的光影把“我”湮没了。当“我”在白日强光中奔腾的时候,我所知所觉都和它混在一起,被它藏过了。现在这个“我”被放在背景里去,我就能看到世界的真实的一方面。这一方面是不平凡的,它充满着美和欢乐。
从这次经验以后,我屡次试验故意地压抑我的“我”,仅以参观者的身份去观看世界的效果,我的努力总会得到一种特别愉快的报酬。我记得我也试着向一位亲戚解释怎样去看世界的真面目,以及在这幻象之后的,我们自己的感觉上的负担怎样随之减轻;但是我相信我的解释没有成功。
以后,我又得到一次彻悟,这彻悟在我的一生中持续着。
从我们苏达街的房子里,能看到这一条街的尽头和对面自由学校校园里的树。有一天早晨我偶然站在凉台上往那边看。太阳正从这些树上的密叶上升起。在我不停的凝望中,忽然间似乎有一层帘子从我眼上落下去了。我发现这个世界浴在奇妙的光辉中,美和欢乐的浪潮在四围涌溢着。这光辉立刻穿透积压在我心上的重重叠叠的愁闷和萧索,以宇宙的光明注满了我的心。
我在这一天写的那首《瀑布的觉醒》,汹涌奔流象一股真正的瀑布。这首诗写完了,但是幕帘并没有在宇宙的快乐方落了下去,而且此后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对我是平凡无味的,第二天或是第三天,有一件事情发生得大为使人惊奇。
有一个怪人时常跑到我这里来,他有问种种愚蠢问题的习惯。有一天他问我说:“先生,你亲眼看见过神吗?”在我承认说我没有看见过的时候,他却断然第说他看见过。我问他:“你看见了什么?”他回答说:“他在我眼前翻滚颤动着。”
很容易想像到我们平日是不高兴同这样的人拉在一起做玄妙的讨论。而且我那时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但是因为他是没有心眼的人,我不愿伤他的敏感的心,因此我就尽量容忍他。
这一次,当他在一个下午来看我的时候,我由衷地高兴见到他,热忱地欢迎他。他的怪癖和笨傻的外衣似乎脱落下来了。我这样喜欢招呼的人是个真正的人。我觉得他并不比我低下,而且我们是紧密地联在一起的。当我看到他的时候,我心中一点没有厌烦,也不感到浪费我的光阴,我心中充满了高兴,感到揭掉一层不真实的薄纸,这层纸曾经使我受着不必须和无来由的不快与痛苦。
当我站在凉台上的时候,每一个走过的行人,不管是谁,他的步法、身材和容貌对于我都显得格外的奇妙——他们是宇宙海上的波浪,从我面前流过。从孩提时期起我只用眼睛观看,现在我开始用我所有的意识来观看。我不能把两个微笑的青年,一个手臂搂住另一个的肩膀,从从容容地走了下去的景象,当作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因为通过这个我能够看到快乐的永远的最深处,从那里,无数欢乐的水花跳溅到全世界上去。
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四肢和容貌总是伴随着人的最小的行动而活动;现在在四周随时可以看到的这活动多种多样,简直使我入迷。但是我不把它们分开来看,而是把他们看作使人类世界上、在每个家里、在他们五花八门的想望和活动之中,同时在进行着的、可惊的美丽的更伟大的舞蹈的一部份。
朋友们一起欢笑,母亲爱抚她的婴儿,一只牛挨到另一只牛的身边,舐着它的身子,这些情景后面的无边广大,以一种几乎带有痛苦以为的感激,来到我的心里。
在这时期我写过:
我不知道我的心怎样地忽然打开大门,
让世界的群众奔涌进来,彼此问好,——
这不是诗的夸张手法。其实我还没有力量表达我所感到的一切。
——《泰戈尔回忆录》
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