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卡夫卡日记读后感精选

卡夫卡日记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4 02:00:13
卡夫卡日记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1-14 02:00:13   小编:

读完《卡夫卡日记》后,感受到主人公对于自我的迷茫与困惑。小说以独特的笔法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与无助,引发对生活与存在的思考。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反思。整个故事让人深思生命的意义与方向。

卡夫卡日记读后感(一)

“打工人的嘴替”,最开始我是被这个吸引而来。卡夫卡这种“活人微亖”的状态似乎很符合打工人的现状。然而我带着新奇翻开了他的日记,却带着满腹悲伤和上了它。

蕞开始,我觉得他怪诞,这一印象来源于《变形记》和《饥饿艺术家》;

翻开这本书,我觉得他思维跳跃,我有点儿分不清是日记还是创作草稿,险些跟不上他的思路;

慢慢習惯,深入阅读后,我觉得他有趣,竟然和我们一样,也会有反复给自己打气、反复放弃的时候,竟然也会想躺平;

随后我发现他有点儿毒舌,用他极好的表述能力带着些许“揶揄”来描述他人外貌也吐槽自己;

……

但是,明明应该是带着些许探究和好奇来看的日记,为什么我却有点想哭呢?

那因病痛折磨而苍白的面庞;那些辗转反侧失眠的深夜;那因敏感多思而折磨痛苦的心;那些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复纠缠……

厌倦的工作、虚弱的身体、糟糕的家庭关系、未竟的爱情、不如意的写作之路……他混乱的思绪、他的偏执、他的挣扎与矛盾,这一切让我有种窒息感

他的文字让我看到了困境和囚笼

想做的有很多,却似乎做不到了

想要的有很多,却似乎抓不住了

“毕竟我也在老去,转变越来越困难。尽管如此,我却看到了我巨大的不幸,它可能会是永久的、无望的;但凡我还能经受得住,我可能将要在薪资之梯上,在岁月中拖着步子前进,越来越悲伤,越来越寂寞。可你不是想要这样的生活吗?”

卡夫卡日记读后感(二)

“我的耳廓摸起来像一片树叶那样清新、粗糙、清凉而多汁。”

“我写下这些,必定是出于对自己身体、对这具身体之外来的绝望。”

“若绝望表现得如此肯定,与它的对象连接得如此紧密,像一名掩饰自身败退又因此遭其撕裂的士兵那般受到抑制,它就不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永远先行于它的目标。”

这是一本收录了卡夫卡1910-1923年间近28万字日记的书籍。

卡夫卡的文字一直以冷峻、敏锐、神秘和孤独感深重而著称。尽管这位文学大师已经逝世100年,我们今天去拜读卡夫卡的著作,仍然会被他作品中的独特手法、深刻寓意、简约语言和无处不在的疏离感吸引。

每个人在写小说和写日记时,因内心定位的阅读受众不同,或者说因初始时的感情设定就不同,使得折射出执笔者性格的不同侧面是几乎一定会发生的情况。

日记是一个人在与自己交流,在那些寂寥的黑夜与自我的对话,所以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更能真实表达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日记在展示了卡夫卡平时不轻易示人的随性和惊人的想象力以外,还成为了一种日常小说作品的外延和补充,帮助我们更多也更好地理解了卡夫卡。

“上班、写作、看剧、不想上班、和M.在一起、写作、写不出来、想死、读书、和M.在一起、写信、写作、怎么活着、写不出来、旅游、和L.、写作、上班、写作、想F.、读书、写作、和F.是没结果的、写信、写作、上班、旅游、结婚是什么、写作、不想上班想写作、但无法不上班……”

我们此时读这样略带有恶搞因素,但其实提炼自卡夫卡日记中的段落,会忍俊不禁,却好像笑着笑着,又马上要哭出来一样。

因为在一些奇异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恍惚——大作家也会有如此迷茫又纠结溃散的时刻,而我们,或许再怎么努力,也难以逃脱这样的怪圈。

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够读到卡夫卡对人生的感受,还能读到他对文学和梦想的偏执与炽烈。极具个性的封面,像是在说,不要靠近我,我正在燃烧。

卡夫卡日记读后感(三)

卡夫卡说,一个不写日记的人对日记的立场是错误的。

《卡夫卡日记》道出了作家许多不为人知的心声。读了《城堡》《变形记》《审判》等卡夫卡作品后,再来看作家的日记,有种亲切感,仿佛他就是我们身边熟悉的老同学。

青春的美好,值得每个人为之歌唱。咱们的作家也时常感慨,年届四十时,依旧高声赞颂着青春之短暂。

卡夫卡表示再也放不下日记本了,必须在日记中坚守自己。这难道就是作家所谓:“我”宁可在自己的圈子挨饿。也许这是一种情怀或者信仰?

观看远处的草坪时,能够让我们的眼睛感到宁静。当作家读了一些歌德日记后,感觉平静的生活里增添了一把火。

作家的日记有些堪比一篇短篇小说,而有时仅有一句话:我楼下画廊访客那擦拭眼睛的湿手指。

卡夫卡一样也失 眠。看看他怎么说:“我”彻底醒了,有种根本没睡或是睡在一层薄薄的皮下面的感觉,入睡的任务重新摆在眼前,我觉得自己被睡眠拒绝了。简而言之,“我”整晚都处在一个健康人真正入睡前持续片刻的那种状态中。醒来时,所有的梦都聚在我身边。

关于小民族内部的民族意识,这是一段有意思的记录:小民族的记忆并不比大民族的记忆少,因为它对现有材料的处理更加彻底。虽然精通文学史的专家更少,但文学与其说是文学史的事情,倒不如说是人民的事情,因为它就算不纯粹,起码也安 全地留存至今。

就连“我”的体态也屈服于糟糕的衣服,我走路的时候弯着腰,斜着肩,胳膊和手臂不知该放在什么地方。“我”有着可鄙而孩子气的外表,却要严肃地批评一种充满男子气概的雄伟未来,... 在“我”看来,每次小小的进步都像是一件赝品,接下去的目标无法达成。读了这天的日记,我不禁要思考,卡夫卡那天的心情是有多低落。

“我”对“我”的母亲是何其愤怒!只消开始和她说话,我就已经被激怒,几乎要大喊大叫。卡夫卡先生这是闹情绪了吧。一个人能在母亲面前“撒娇使横”,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幸福。

“写”,几乎贯穿着这本日记。作为一位热爱写作的作家,“写”就是他的生命。因为除了文学“我”什么都不是,“我”不能,也不想成为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