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读后感:通过阅读,我深刻理解到唯物主义是一种关注物质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思想。唯物主义强调实事求是,弘扬科学精神,反对虚无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世界,珍惜现实,追求真理。
唯物主义读后感第一篇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3/05/05/%e6%97%b6%e4%bb%a3%e7%9a%84%e6%80%9d%e6%83%b3%e7%be%a4%e5%83%8f/
特里·伊格尔顿《唯物主义》(新行思、艺文志eons,上海文艺出版社,吴文权译)
子扉我 2023年谷雨 季风异次元空间三世
原载风之回响RESONANCE微信2023年5月9日,发表时有改动
唯物主义读后感第二篇
其实书名叫身体唯物主义会更合适一些,通篇探讨了精神是如何缘起于我们的身体,又是如何依赖于身体,以至于如何对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演变是如何基于身体基础萌芽、发展、演化的。这是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命题,作者剖析了马克思、尼采、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思想逻辑,论证了身体唯物主义的观念逻辑。
学过马哲的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已经变得可以随时随地脱口而出,但辩证唯物主义该作何理解,他又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意识和社会的,能够引申出什么似乎并不明晰。其实作者的剖析逻辑很简单,意识并不能独立于身体运行,意识的诞生演化要依附于身体的实践,即真听真看真感受。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类似于此,在诞生初期的人类社会中是没有哲学观念的,随着实践的进行,满足一定物质基础的人类社会开始投身于精神建设,逐渐有了哲学概念。这其实有点形而上的思维方式,思想的基础是身体的实践,是物质的传递,是器官和激素的运作,但细思极恐的是身体并不是物质的本源,基于身体的实践决定精神思想这种逻辑很难强调这是一种客观的思想。当然作者也论述了,人在出生时是不涉及思想意识的,随着经历才有了实践经验,并根据此发展出自己的思想。这种经验其实也是一种物质的流动造就的,我们的根基还在于唯物主义。但我觉得即使经历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思想也会有所偏差,同样表现于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并不相同,这不是说我觉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唯心主义,而是我认为将唯物主义的基础逻辑搭建在身体的实践上有点简单,并未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当然这是我的粗鄙之见,这本书的确有点晦涩,对没有哲学基础的人有点不友好。但书中对于马克思、尼采、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思想剖析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有些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诠释让人眼前一亮。
唯物主义读后感第三篇
【摘要】马克思在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提出艺术生产理论。这一理论从经济学意义的生产出发,既承认文艺的独立性,又将其与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入批判。本雅明与伊格尔顿将这一社会历史批评理论转换成文化批判理论。他们一方面重构马克思的生产概念的意义,以物质"生产"的内涵解释艺术生产,强调艺术生产具有建构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把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化,从历史的"不在场"中寻找历史,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一种文化理论。他们主要在文化层面使用"生产"概念,对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进行单面性的言说,最终只能在美学层面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简介】李永新( 1978— ),山东莒南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文论与美学、西方文论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报》等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合作翻译《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文学的无知》、《第一代英国新左派》等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