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海洋诱惑》读后感1000字

《海洋诱惑》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5 03:05:24
《海洋诱惑》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25 03:05:24   小编:

《海洋诱惑》读后感(一)

#阅读打卡#《海洋诱惑》袁越 计划阅读480min ,实际阅读824min,完成率100%

摘录:

莫里斯博士从背包里拿出一张电镜照片给我看,照片拍的是活微生物垫的内部结构。只见一个个细菌被一根根不同长短的丝线连接在一起,看上去很像一片充斥着电线和网线、杂乱无章的贫民窟。“这相当于微生物垫一次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微生物将周围环境中的颗粒物和沉积物组合,并用这种方式直接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样貌。这是生命史上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叠层石很可能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个生态系统。”

感悟:

待补充

《海洋诱惑》读后感(二)

爸爸叫海洋,但我似乎有深海恐惧,觉得海洋恐怖 〉海洋诱惑。当想象一望无际的海洋的时候,更多是担心海下有没有什么恐怖的庞然大物,会一口吞噬了我。

事实证明我是多虑了,当理性的知识注入后,我从担心水怪,转为了担心大海的安危,担心水下荒漠的生态系统。

这大抵就是知识的力量了吧。

原来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中,有这么多令人担忧的生态危机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美丽的大海还有那么多亟待探索的未知秘密。这让我有了想要学习水肺,跳入这大海中看一看的强烈冲动。身边已经有很多朋友开始学自由潜和水肺,他们或是像王博、yz一样,学自由潜想要追鲸,或是像sunny,觉得占有地球一半以上面积的大海太值得去看一看了。水下图景,已经不断进入大家的生活。

海洋、深海、海鲜,每一个主题都有独特的魅力,也感慨于海洋的顽强与稳固,像一个安静的亿万年勇士,看着我们其他生物的生生息息。

原来,“旅行者一号”掉转头,远远拍下的一张地图照片,是浪费了燃料的刻意为之,而非自然拍取。真是一个浪漫的故事。你所爱过的每一个人,你所认识的每一个人,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曾在这里——一个悬浮于阳光中的尘埃小点上生活。NASA,不仅有顶尖的科学家与技术,还有浪漫的情怀。

而对于”视觉动物“,这次也有了新的认知。作为“视觉动物”的我们,不仅会因为这一生物特性而有时“以貌取人”,更会在潜入海底时,显示出和无人水下机器人完全不同的优势——我们的眼睛和人脑,对于生命有着独特的洞察力,我们很擅长从一大堆无机物中迅速找到生命的迹象,这是我们的超能力。也会在科学家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时,看到一双长靴,便想到这一一个坠入深海的亡灵。只有它一直穿在人的身上,才不会在漫长下落的过程中,被洋流吹散。这双鞋背后的值得默哀、不该被打扰的亡灵,是机器人无法发掘的,这是“视觉动物”的意义。

最后,作为“视觉动物”但同时又是社畜的我,想到了渔业中的一段描述,关于人类对于地上动物和水下动物的驯化。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通过漫长的时间自然演化而来,每个物种都为自己而活,所有的特性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更好的繁衍后代。但我们这些社畜,就像被驯化的动物一样,失去了这种自由,失去了这种独立自主的特性。被驯化动物的所有生理特性都是为了人类的需求而存在,而我们的性格、知识,开始为了老板、企业的需求而存在。这并非只工作的拼搏没有价值,人理应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但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真实的自我需求和仅迎合的需求差别,他人要求与自我坚持的差别。实在无需无限为迎合公司或迎合领导,而丧失真实的能力与思考。

《海洋诱惑》读后感(三)

《海洋诱惑》是由三篇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万字专栏集结而成的一本书。作者袁越是个奇人袁越1990年毕业于复旦生物工程系,1992年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攻读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2004年在美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2005年初回到国内,担任华纳唱片公司欧西部经理。同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

他写过很多乐评,也关注转基因、群体免疫等当下热门话题。而这本书则是他近年来关注海洋生态的非虚构作品。

全书由三篇专栏组成,全是知识点。

第一篇“海洋诱惑”,围绕叠层石、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这些浅海生态系统,讲述了海洋在生命形成与进化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向读者强调了开展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篇“深海诱惑”,用比较多的笔墨讲述了我国深海潜水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海鲜诱惑”,从中国沿海舟山渔场的历史说起,勾勒出中国和世界渔业的现状。

海洋有着和地球本身几乎一样长的历史,一直扮演着地球生态系统守护神的角色。如果没有海洋,地球将会是一个荒芜的世界。

老实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知道海洋保护至关重要,但只有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我对海洋保护的了解如此稀少。

例如,水是比空气好的多的声音传输介质,同等级别的噪音,陆地动物只是感觉稍有不适,对海洋动物来说却是无法忍受的折磨。

美国海军进行声纳设备试验,会让17头鲸鱼搁浅死亡,美孚石油公司油气勘探使用的回声探测装置,导致近百头瓜头鲸搁浅死亡。

袁越老师用许多真实的案例和专业人士的采访,向我们讲述了人类活动对于海洋生态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影响。

不过,这本书也有一些遗憾。

听说这三篇专栏在《三联》发表的时候是配了图片的,但是合集里只有文字没有图片。

另外,豆瓣上有读者认为尽管作者试图站在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讲述,但是ngo接触多了果然还是容易掉沟里。

例如,作者说中国人是世界上出了名的爱吃肉,但其实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是美国的一半;作者夸赞韩国的休渔期落实的好,但其实韩国从我国抢了很多渔场,以及,日本人臭名昭著的捕鲸行为没有被提到。

anyway,如果想要打破阅读舒适区,这真的是一本非常棒的科普读物,尽管有很多专业术语,但依然能够轻松读完。

几百年后的人类如果要评价我们这一代人的是非功过,估计没人会记得地缘政治家那些声嘶力竭的争吵,他们的唯一标准应该是我们是否保护好了这个地球。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