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摘抄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0 02:25:11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10 02:25:11   小编:

《非翁画语录》是一本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启发性读物。通过作者非翁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读者可以领悟到艺术创作的真谛和生活的智慧。书中的语录简洁而有力,让人反复品味。读完之后,让人不禁感叹,原来艺术可以如此深刻地触及人心。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第一篇

“世以画蔬果花草,随手点簇者,谓之写意,细笔勾染者,谓之写生。”

一本很快读完的小书,但受益良多。现在的学习环境不一样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先生最初的学画经验中学习良多。

最近几年的业余近代研究中,是非常能体会到当时的社会时情的。先生说:“当时上海的猪骨,主要是一些商人,要求缩微的‘三多’:画得多,题句多,图章多。”这是一种很朴素的实情,就和接下来先生叙述的一样,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画喜神,闲暇时才会画花鸟送给朋友。时代的变革带来了艺术学院和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画家的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创作了。

这个时候我会有更多对时代的感慨,当时因为战乱导致大量藏家的书画流入市场,才能见到很多真迹去做临摹研究;而我们现在只需要走出家门,几十分钟的公共交通后,就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璀璨的文物。

书法和中国画的关系无疑是非常紧密的,常说“文人画”,有了书法的功力,才会让你在绘画时能下笔厚重,亦或是笔若游龙。从书法中体会气度,以扛鼎的笔力描绘巍峨的山河。在阅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提起手来,虚握一只笔,在空中写写画画。

至于艺术类的旁通,我想和体育是一样的,这使得我更有感触。首先是深刻了解绘画本身,“多读书、多见闻、多体会、多比较、多实践、多反思。”在了解这件事物(绘画)本身之后,我们去了解传统,了解规范;而在这之后的终点就是横向学习,不同的艺术项目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我们从书法和太极中去体悟气、从音乐和诗词中体会韵律、从戏曲中体会地方韵味。这样的中国画会带来从气到韵味的一系列感受。

我们的传统讲究章法,我想是极好的。就和中国传统的秤一样,这幅画有重心,它不是恒定的,是不定的,这边重一点,那边你就调整一下。题款和印章就是章法中平衡的很重要部分。最后是诗词题跋,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你的画,是写出来的,字是画出来的。

我最喜欢的是如何欣赏画这一篇短文,一边阅读,一边带入到自己以前在博物馆和拍卖行看画时的感受。首先从造型看,怎么去体会,什么样的意味;其次是章法,这一部分需要有一些系统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帮助你的体会;之后是笔墨,墨画比彩画更美,有色彩,有农贷,有笔法;最后是题跋,是提升了章法还是意境。

在最后的这些闲言中,我记住了一句话:“笨老师、笨办法会培养出好徒弟来。不必顾虑学院派教坏学生,举一反三是学生、后起者自己的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点在自我的工作上也深有体会,往往能从优秀的学生中学习到更多新的东西,不断提升,不断进步,不断学习。

唯有不足就是画语之中多有重复吧。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第二篇

《非翁画语录》是著名画家陆抑非先生的谈艺作品。全书分为三部分,即文章、札记和画语。本系列几本画语录参照阅读效果更佳,既能对证绘画创作的一般规律,也能体会名家们部分观点上的差别,然后择取适合自己的加以运用。

本书的绘画理论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三通论、章法力学、绘画与烹调法相似、“眼高手低”是好事,等等。与一般见地颇为不同。所谓“三通”,就是“纵通”“横通”和“内通”,“纵通”是指“继承传统,讲究规范”。也就是练好基本功,初师传统,再师造化;先抓造型,最终在似与不似之间,所谓獭祭而成。“横通”就是“借鉴姊妹艺术以至多方面有利于自身艺术修养”,包括书法、戏曲、太极拳等。例如,陆抑非先生本人很喜欢京剧、评弹、昆曲,于是从中汲取技巧来丰富绘画手段。又如书法,作者引用潘天寿先生的话说:“宁可三日不作画,不可一日不练字”,非翁始终强调:“书法是画出来的为好,画画是写出来的为妙”。前阵子有家长因孩子把字写“飞”了而生气,却没有注意到孩子的绘画天赋和创造力,因此把事情看片面了。打太极拳是为了练气,最后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内通”就是通过“六多”(多读书、多见闻、多体会、多比较、多实践、多反思)来提高“六根”的感悟能力,“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这三通的法门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内通”多思、善思的基础便不可能“横通”。同时,光“纵通”而不“横通”,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但“横通”过了头也不妙,作者强调,一定要先吃透传统,在攻克技法的难关时,“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潘天寿先生讲,三百年出大画家,而陆抑非先生认为,若能精于“三通”便是国手,不须三百年。

所谓章法力学是作者认为国画的对称性不是天平样式的,而是像中国传统的秤:“秤钩吊的东西,用头纽拉起时,秤砣移得近一点,二钮拉起时,秤砣拉得出,离秤纽远一点。”也就是说,两边的重量相等,但视觉上却并不平衡,“奇中取对称,险中取胜”。它超出了西画“构图”的范畴,而是一种辩证的创作思维:“欲左则右之,欲右则左之”“疏可走马,密不插针”。

作者认为,“眼高手低”是正常的,眼光总比手艺要高,欣赏总比自己创作设定的标准要严格。否则,眼光上不去,手艺又怎么能提高呢?手肯定是跟着眼走的,所以,眼在手前,见解也在手上,却不能颠倒过来。观点属实精辟独到。

书中独树一帜的创见远不止上述这些,因此非常值得阅读,使我们的眼界也为之大开。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第三篇

我平时喜欢涂涂画画,什么插画、水彩画、工笔画我都有所涉及,虽然是业余爱好者,但是画出来的小画也还有模有样。但是粗看完这本只有88页的小书《非翁话语录》后,犹如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源源灵感汹涌而去,真想现在手中有只毛笔,根据其武功奥义,肆意挥洒。

写这本小书的作者正是中国花鸟画大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陆抑非。他结合自己的绘画经验,总结出了许多短小精悍,发人深省的心得体会,像我这样的业余画画者也能有所收获。

1、能够了解画家的生活

书中开篇的文章让我对对清代的穷画家“丹青师傅”有所了解。他们拜师学艺,是从画喜神开始的。什么是喜神?喜神就是给过世的人画遗相。毕竟,有一份工作,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而像一些写意花鸟画,则是些“闲散之作”,只能用来陶冶性情,不能养家糊口。

只有为更多人所知后,才能靠这些“闲作”养活自己。

看来,画家也和我们一样,有许多身不由己的地方。例如,为了生活,也要画自己不喜欢的画。

2、懂得画工笔画不能抄“近路”

陆抑非告诉我们“要画工笔花鸟画,必须对景写生,需不断积累写生资料。”而如我这般的业余画手,大部分是上百度,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工笔画来临摹就成,画完了还有些自得的拍照留念。

可是真正的大家,作画时桌上总是摊着画稿和素材。没有这些素材和生活的积累,画家也难以画出东西。

由此,我想到了达芬奇画鸡蛋,他画了形态各异的各种鸡蛋,看起来枯燥,可是练多了,熟练了,画其他的东西才会信手拈来,如鱼得水。

如果不是画鸡蛋,把绘画基础打扎实了,又哪来闻名于世的达芬奇呢?除了画画,要想把事情做好,都需要积累和沉淀,否则那“活水”从哪儿来呢?

3、了解工笔花鸟画的意境所在

透过这本小书,我才知道何为画画的“风骨”。“笔是骨,墨是风”。才知道书法是工笔画的助力,毕竟笔墨功夫都与书法相通。可是,作者又指出“书法是要画出来的为好,画画是写出来的为妙”。初看起来,有些矛盾,可实际上,写画本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相互成就,岂不相得益彰?

由此可以得出“触类旁通”这四个字来,写诗、作画、练字都是相通的,只是我们有时候并没有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思考罢了。就好似,读写不分家一样,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联系,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写在后面:

关于画画的技巧、方法书中还有许多,可以“细读慢想”,停下来细细琢磨一番,说不定你能茅塞顿开,对于画画有新的认识和更开阔的视野,在画画的瓶颈期里有新的突破。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第四篇

对于没有基本功的人来说,欣赏绘画艺术确实有难度。陆抑非先生是花鸟画大家,我不会画画,却想跟着他学点知识,在审美上有所进益。

非翁提出“三通”论,放之四海皆准。

一是纵通,所谓正本溯源,先从熟悉传统和章法开始;二是横通,音乐、绘画、建筑、戏曲到文学,一切艺术形式归根结底都从属于感官,相互之间多可借鉴,这也是我阅读艺术类书籍的初衷;三是内通,勤学多思,外感天地、内贯六觉。其实不独艺术领域,便是艺术和科学领域也存在这样的关系。

好的理论会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非翁在书中多番强调“三通”论,这确是很值得推而广之。不要只盯着自己在做的那一点,多看多学多涉猎,才能在更广博的视角下有所提升。

如何欣赏花鸟画?非翁也有高见。

一是造型。非翁和黄宾虹都指出,中国画和西画一大区别,在于中国画写意重于写实,造型也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模糊的临界感和微妙的平衡,是中国画对哲学思想的投射,形成别具一格的审美理念。

二是章法。主要还是构图,因构图而形成的虚实疏密以及远近浓淡关系,是我们在欣赏画作的时候可以感知到的。西画用力在实处,中国画却更难在留白,难在“虚”的处理。这也是我们需要留意之处。

三是笔墨,包括色彩和用笔用墨。一般来说色彩最先进入视线,强烈的对比色及和谐的相邻色都是绘画中常用的,带来不同视觉冲击。至于用笔,大致分成工笔、意笔、兼工带写三种,更专业的技法那些留给专业人士去揣摩吧。

四是诗词题跋。这几样既是锦上添花,也是对构图和意境的补足。

五是书法。除了画作本身所添,非翁也极强调书法,视为绘画的基础和功力之根。

以上五点正可对照着画作一一揣摩。

他的其它一些见解也颇有新意。

例如写生的四个阶段。取、舍、借、变。身在景中,先得识别出最具有美感的部分,摈弃那些次要或无用的枝枝蔓蔓,从它处或记忆中借来更符合要求的片段,再整合成为理想的创作素材。我不会画画,但这样的分析读来仍觉得很有启发。

关于“眼高手低”。非翁认为眼是先行者,是要指导手的,眼界不可不高。但是手也要跟上,通过努力达到眼界的高度,才是真正的进步。我想,这个眼相当于审美,是我们对万物的感知能力,确实要多涉猎、多看多学,形成更加丰富的鉴赏能力。非翁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五感贯通,其实不独五感,各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也是一种圆满。中国画恰恰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艺术,虽始于笔墨,却需要文学、历史、哲学乃至戏曲、舞蹈、武术等等领域知识的陶铸。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看了潘天寿、黄宾虹、陆抑非等大家论画,深感传统艺术家们在精研技艺之外,才学亦是过人,更兼有广博心胸,方能海纳百川,成就事业。读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在知识积累还是精神陶冶方面,都很有帮助。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第五篇

一看到虾,我们脑子里就会闪现齐白石这三个字,虾俨然已成为这位著名大画家的代表性符号之一。 齐白石画的虾,堪称画坛一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所画的虾也各不相同,但无疑都是经典。可是,你知道吗?曾经,齐白石也画过喜神。 画喜神是旧时代南方的一个习俗,家里有丧葬事宜,无论贫富贵贱总会找人来画像,也就是现代所说的遗像,不过那时候是画的罢了。曾经很著名的大画家,为了生活计,都曾从事过这个行当,以此来换钱度日,所以说,年轻时候的齐白石也曾依靠画喜神来生活在那个年代并不稀奇。

这是陆抑非老先生在《非翁画语录》中所描述那个时代画家生活的的情节,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老一代艺术家的故事。 陆抑非,是我国有名的花鸟画大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享有“江南花卉四才子”之美誉。他编著的《非翁画语录》,以文章、札记、画语三部分呈现自己的画法经验,比喻信手拈来,谈画如烹小鲜,虽说篇幅不长,只有巴掌般大小,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艺术领域的“大家小书”。

老先生作画从当初临摹“獭祭而成”到最后的信手拈来,而这些都是日常积累,勤加练习的结果 。他还告诉我们,“信手拈来”主要靠气,而气,一是要在用笔上气贯、力全,要把重心放在“提”“拔”两字上,而“堕”“飘”不可取。二是章法贵在得势,气脉贯串,忌拼凑散乱。 细品品,说是在教授我们技巧,又何尝不是对待人生、磨练品格的一种态度。 他还告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急功近利。那些想抄近路、少出力,一蹴而就想做成的事,殊不知终将是害人害己,毕竟不求进,终将流入圆滑。

陆老在《纪念盖老话“三通”》这篇文章中说,提高艺术修养要做到“三通”。

一是继承传统、讲究规范的纵通,这就是打基本功,刻意练习,做好起步之前的基本训练。 二是多借鉴,有利于自身艺术修养,丰富创造的“横通”。比如齐白石、张大千、梅兰芳这些各行各业的艺术大家,都是“纵通”加“横通”的结果,既能横向借鉴,又能纵向刻意练习,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就。 第三就是内通,也就是讲究内涵、培养多方面涵养。想要做好纵通、横通,必须得有深厚的内通功底 。也就是通过读书、见闻、体会、比较、实践和反思换来的真正内涵——知识丰富、思路敏捷、出手不凡。 无论做什么事,三通必将相辅相成,缺一而不可成事。

在《学画偶感》中,他说画画如烹小鲜,做什么事都是有讲究的;他教我们章法、墨与色、笔的布局与掌控,欣赏花鸟画的技巧;他提倡国画家首先要具备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他还说“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壮年学得广泛些。 陆老谆谆教诲,我辈自当铭记。 小小的、巴掌大的小册子,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囊括了一代艺术家的人生智慧。

非翁画语录读后感第六篇

你在欣赏书法,画作时,是不是除了“好看”,便再也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这两天偶得了两本小册子《非翁画语录》《听天阁画谈随笔》,得以近距离了解我国的著名画家,知晓他们的画作心得。

非翁即陆抑非(1908年—1997年),是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江苏常熟人。名翀,初字一飞。

陆抑非画像

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擅花鸟画,尤以牡丹为长。

非翁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学画、作画的全过程: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

什么是“獭祭”?《礼记》中有记载,水獭捕鱼,依次陈列而食,如祭祀祖先,称“獭祭鱼”。后有李商隐排列古书,慎重推敲成文。后来,人们就把以收集素材而成的作品,称为“獭祭”。

书的封面

非翁学习了周之冕,陈洪绶,林良,吕纪,新罗,南田等人的表现方法。从临摹到写生,收集了很多素材,包括双沟粉本,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写生资料等。獭祭为他后来的画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画花卉有工笔和写意两种画法,现代人有两种倾向,一种只从双沟入手,双钩到底。刻意追求形象色彩,结果画面呆滞。另一种人轻视写生,也不考虑像不像,下笔就是青藤八大,追求所谓“神韵”,结果是信手涂鸦,一味粗野。

非翁画作

非翁总结了想要获得艺术上的造诣,就要能够“三通”。三通就是:纵通,横通,内通。

纵通——就是继承传统,讲究规范。没有纵向继承关系,就没有根底。打好基本功,讲究继承传统,这是起步之前的训练。

横通——就是借鉴姐妹艺术,多方吸取经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书,画本是一家,可以把写书法的经验应用到画画中。

非翁画作

内通——就是讲究内涵。要做好“纵通”和“横通”,必须先有“内通”的功夫。内通总结为六个多:多读书,多见闻,多体会,多比较,多实践,多反思。

我国许多大艺术家,都能“内通”,勤学,饱学带来的“内通”,肚里有货,头脑就更灵活,也易于“纵通”和“横通”,这是相辅相成的。

非翁画作

《非翁画语录》这本巴掌大的小册子,凝结了非翁一生对花鸟画的见解和智慧,虽然薄薄一本,涵盖了花鸟画的鉴赏,画画的章法,如何用笔,如何着墨,有理论也有方法,值得收藏,随时翻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