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爱欲》后,我深刻体会到爱欲是人类情感和欲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分析爱欲的本质和影响,引导读者思考爱情与欲望之间的边界和互动关系。文章深刻揭示了爱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让我对爱情和欲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论爱欲读后感第一篇
论爱欲,我以为是非常结构化的表达,什么是爱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爱欲成仙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爱欲对现代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等等……竟然是用散文在论,看的好累
论爱欲读后感第二篇
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没有了
论爱欲读后感第三篇
对希腊人而言,如此老少之爱,才会创造出灵魂之美。成熟的一方会不断地对年少者进行教育、培养和熏陶,不断地启迪他的灵魂,不断地塑造他,年长者将他的智慧传递给年少者。而年少者将希望与生命的活力赋予对方。苏格拉底认为,这样的灵魂之美,比身体之美,比创造出身体生命更高级、更完善。
没有身体之美就不可能去触碰灵魂。但反过来,一旦发现了灵魂的魅力,一旦领略了灵魂之美,一旦灵魂之爱点燃,就可以放弃身体之爱。灵魂之美和真理之美比身体之美更加持久、更有魅力。一旦灵魂之爱和真理之爱获得了自主性,就可以摆脱和克服身体之爱。——《论爱欲》
论爱欲读后感第四篇
柏拉图:男女为肉体之爱,男男为灵魂之爱,永生是终极目标 奥古斯丁:上帝之爱大于一切,爱邻人其实也是为了爱上帝,男女之爱是偏门 彼特拉克:回归尘世之爱,追求男女与荣耀 薄伽丘:肉体>其他 笛卡尔:爱是动物精气引发的一种生理过程 斯宾诺莎:爱是不稳定的情感的快乐 黑格尔:战争是强迫承认,爱是需要牺牲自我的相互承认 拉康:爱别人是为了爱自己 列维纳斯:抚爱,单向承认对方 弗洛姆:互相给予,共同成长 阿里斯托芬:寻找缺失的另一半 巴迪欧:打破个人的一,不是狭隘整合的一,而是肯定差异的二 阿伦特:没有爱,思想是不可能的 蒙田:婚姻是明智的交易,不能和爱混淆 康德:爱是结婚的理由 陈寅恪:爱是对性的克服,性是对爱的贬损
论爱欲读后感第五篇
当下的时代羞于谈爱,更讳于谈爱欲。娱乐圈的人们不能恋爱,偶尔隐婚,人们便围观要求人家保持恩爱天长地久,爆个新闻就要渣男绿茶幸灾乐祸。有人怀念港娱发达的90年代,人们会大胆的在镜头前说爱、示爱,简单而真挚。
人们热衷于讨论,杨振宁百岁华诞的视频留言里,更多关注的是翁帆还在不在身边,她脸上的笑容里有多少是幸福多少是虚伪,甚至于一连串的表达是不支持传播,毁三观。鲜少有多少人知道杨振宁的成就远高于爱因斯坦,霍金跟他都不在一个量级。大多数人的关注点为什么在婚姻而非科学?
对希腊人而言,如此老少之爱,才会创造出灵魂之美。成熟的一方会不断地对年少者进行教育、培养和熏陶,不断地启迪他的灵魂,不断地塑造他,年长者将他的智慧传递给年少者。而年少者将希望与生命的活力赋予对方。苏格拉底认为,这样的灵魂之美,比身体之美,比创造出身体生命更高级、更完善。
论爱欲读后感第六篇
说实在的不是很喜欢这种学术随笔风格……首先,观点与观点之间的“间隙”很大。排比句特别多,一个观点用一句修辞分明够了,偏要用三句排比,仿佛在读什么演讲稿。
除此之外,定价太贵了,我以为75块钱得有多厚一本,拿到手上一看,a4纸二分之一都不到,页间距好大、行间距也不小,再加上引文,我……唉……
最后,很多部分明显是根据发表的论文改的,比如第一部分真理之爱,基本就是汪老师发在啥啥学报上的修改版本。总之就是不大值,有种钱花得莫名其妙的感觉。
如果要说关于爱欲的谱系的研究著作,Singer老师的大三部不香吗?但是看了大家的评论,发现大家好像都很感动(?),于是开始质疑自己的学术品位是否有问题……大概就是看不习惯这样冲淡的学术随笔吧。哦,是卖得这么贵的,冲淡的学术随笔。看了短评,觉得有个书友说得不错,这本书叫做“谈爱欲”更合适。介绍里说是“谱系”也太夸张了
论爱欲读后感第七篇
读完血液沸腾,隐秘而战栗的颅内高潮。
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到「智者不入爱河」,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的爱情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羞于启齿的,对爱的渴望;我们的梦寐以求的,到底什么是真爱?
作者细致分析了西方爱欲思想的演变:上篇「爱欲的谱系」,古代贤者用爱来对抗死亡、延续永恒,柏拉图的爱是追求智慧和真理,奥古斯丁的爱是对上帝无条件的虔诚,进入文艺复兴后,真爱让人们暂时忘却了死亡的威胁;「转向」,虚无缥缈的爱,在笛卡尔和斯宾若莎这里,找到了几何和地理上的坐标;下篇「爱欲的政治」,当爱褪去神圣的外衣,它的自私、无私、包容和占有欲一览无余。
一曲爱的赞歌,结尾却隐隐透着不详。转入现代社会,资本撰写了新的爱情编码,发明了新的爱情模式「玫瑰、钻戒、白纱」,权衡和算计主导的情爱交换市场里,爱是商品,每个人都观望着想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作者在学术理论方面阐述得很精细,难得的是文本同样精巧,大段排比和抒情描绘,古典、浪漫、激情。如果写作是一个诱饵,写作的目标之一就是赢得爱。那我不得不承认,
论爱欲读后感第八篇
其实是西方哲学家的“爱欲”主题下的思想概述,这类书是有必要的,毕竟大多数人不会去看这么多原著,内容也还不错,提炼、汇编的脉络挺清晰,但定价太贵,毕竟不是原创。
柏拉图,肉体之爱<灵魂之爱,爱智慧,真理之爱,有等级,是阶梯关系,
基督教的奥古斯丁,把终极的真理之爱置换成了上帝之爱,但是,世俗之爱与上帝之爱成了对立关系。爱邻人成了律令,成了抽象的、间接的、空洞的爱。
彼得特拉,身体之爱、荣誉之爱,上帝之爱,是并列关系。从此,爱不是对抗死亡,爱是人性的实现和满足。
薄伽丘,身体之爱,爱是生命的本能,爱的技术性
斯宾诺莎,爱在关系中(家庭关系、社会关系)
黑格尔,爱是承认,爱消除了等级、权力、差异关系。
弗洛姆,爱是给予,是相互学习与成长,是克服孤独的根本。
巴迪欧,爱恰恰是要肯定、激发差异性,让自己扩充,更多样。爱是最小的共产主义。
论爱欲读后感第九篇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于我而言,这样的爱可能是我一直以来的写照。 从去年以来就一直在思考着爱欲,本书也算向我展现了先贤们的爱欲,让我有了更多不同的视点,但仍不敢说自己有什么答案。 对于我所爱,我又知道什么呢? 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聂鲁达) 全书通读下来,加之我曾读过的《爱的多重奏》等等,我还是更倾向于巴迪欧的爱欲。至于汪教授的奇遇之爱,在这里我想改写福柯的一段话: 如果对爱的热情仅仅导致某种虚幻价值的增加,那么这种热情有什么价值呢?如果“爱”不是自我批判,致力于爱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爱,而只是爱,那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并不认为汪教授的爱的奇遇对于现实的每个个体有任何的指导意义,如果爱不是作为改造自我、改造他人的技术,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留于笔上的哲学思辨,只是在解释世界,基于每个人都需要爱,都需要去爱的层面上,我不认为这样的爱有什么价值。 汪教授自己也承认,奇遇之爱只能停留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这样的文学作品里,相较于巴迪欧的事件之爱,这样的爱更理想也更激进。 但是,如果个体的爱是为了更高的,哲学层面上的哲学之爱,那么这是不正确的。汪教授批判巴迪欧的事件之爱仅仅停留在相遇,是个体的爱,是个体遭遇的事件,是个体的断裂;而奇遇之爱,是对爱的社会编码的否定,是“爱”的事件,是“爱”的断裂。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本身,胜于爱生活的意义。 ” 我认为这是对汪教授的有力反击。 汪教授的奇遇之爱,所爱的对象到底是现实的人,还是奇遇之爱本身?汪教授的爱,是在爱生活,还是在爱被爱崇高化的生活呢?
论爱欲读后感第十篇
1.爱欲是一种爱和性交织在一起的对他人的激情。
2.如果说死亡对人来说是最大的恶的话,那么,爱欲因为延续了生命,抵抗了死亡,则是人的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欲是自然的需求,也是自然的至善。这是对爱欲的肯定。
3.在美的层面之上,爱欲还有更高的层级和目标。爱欲还有一种灵魂和知识的目标。也就是说,爱欲从根本上来说是要爱知识,爱真理,爱智慧。
4.爱欲因此有多个层面:爱身体、爱美和爱真理。它们一个以另一个为台阶而逐级上升。这是柏拉图对爱欲的基本观点。
5.如果说,从古希腊柏拉图到中世纪基督教的爱都有一个爬升过程。那么,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从但丁开始,爱则开始了一个缓慢的下降过程。
6.如果说,人是寻求承认的动物,那么,只有通过听到“我爱你”,承认才得到最彻底的实现。人们听到所爱的人对自己说出这句话时会感到令人陶醉的幸福,这幸福就是源自被承认,是寻求尊严的人性得到了满足。
7.对拉康来说,一个人去爱另一个人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去承认另一个人,而是为了让另一个人承认自己。爱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爱的,是自恋的。爱的真正幸福是来自我被爱,我自爱,我爱我,我被承认。
8.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和黑格尔的彼此为中心、彼此承认的爱恋关系不同。显然,拉康对爱的看法更加接近现实。
9.列维纳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他认为哲学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讨论伦理,或者说,伦理学才是第一哲学。
10.在爱情的关系中,对他人的爱应该超过对自己的爱。列维纳斯将这样的对他人的爱称之为抚爱,或者说,爱情就是对对方的抚爱。
11.黑格尔通过爱达成平等,达成相互承认;拉康通过爱获得自我承认;而列维纳斯通过爱去承认他人。如果说,拉康通过爱让自己变成主人,黑格尔通过爱让彼此都变成主人,那么列维纳斯则通过爱让他人变成主人。
论爱欲读后感第十一篇
第一章:真理之爱
每个人都曾体会过爱.....一旦是人的普遍特性,那么这可能就是大自然的律令。
柏拉图说:“为什么欲求生育?因为,正是靠生育,生命才会绵延,会死的才会成为不死的。”在这个意义上,死的本能促发了生的本能。
弗洛伊德与叔本华:
弗洛伊德正是从叔本华这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生育和繁殖的本能要求。而这样的生命意志最核心的部分是性的冲动)发展出他的性本能思想的。他讲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看作完全的性冲动。性冲动是生命的绝对核心。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受到包括荣格在内的许多人的批评。
(苏格拉底 VS 阿里斯托芬)爱欲对象是美或是对象本身?
苏格拉底:爱欲意味着人们只是去爱美的东西、美的对象。人们追求的是美的东西,只有美的东西才是好的东西。除了好的东西和美的东西之外,人们什么也不爱。“爱若斯(爱神)就是欲求自己永远拥有好的东西。”它“欲求在美中孕育和生产”。
因此,苏反驳了阿里斯托芬的著名说法:爱欲就是人们追求自己的另一半。人本来是圆形的,但被神劈成了两半,此后,他们都在奋力寻求自己的另一半,而这种对另一半的寻找就是阿里斯托芬所说的爱欲。
但是对苏格拉底来说,如果另一半丑陋或者不好,绝对不会追求,人们只是追求美。
同性之爱
柏拉图将生命分为肉体生命和灵魂生命。如果是异性之爱导致肉体生命不朽,那么,同性之爱导致灵魂生命不朽。灵魂生命较之肉体生命更重要。所以,同性之爱更为高级。灵魂子女指的是能让人不死的作品。同性之爱生育的不是一个新的身体,而是一个新的灵魂,其中包含美德和睿智。
身体之爱的进阶
对苏格拉底来说,尽管同性之间的爱欲一开始向往的是美的身体,但是,一旦主动的爱恋者(而不是被爱者)发现不同的个别身体实际上是在共享同一种美,他就会放弃对个别身体的激情。
论爱欲读后感第十二篇
爱欲的谱系
柏拉图的论述中,爱是对抗死亡的方式,是肉体(繁殖)和灵魂(真理)通向永恒的路径。男女之爱通过繁殖延续种族生命,而同性之爱由于当时的时代特点大多是一个单向知识传递的过程,他们通过爱传递真理,孕育灵魂生命。灵魂生命高于肉体生命,所以同性之爱高于男女之爱,当然,这并不适用于当下。扩散来讲,阅读不也是在传递知识和真理,使作家的生命不朽吗?(虽然不具有普遍性)
神圣之爱中关于“爱邻人”的论述,人因为爱上帝,所以爱屋及乌,也爱上帝所爱的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切断,每个人面前只有爱上帝一个路径,所以这种爱是弃世的,普遍的也是空洞的。它本身就否定了邻人的存在。而另一个论述,从亚当的源头和谱系开始,构筑了一个“生而有罪”的故事体系,从而得到一种虚构的“休戚与共”(是我无法理解的)。
爱欲的谱系中,最喜欢彼特拉克的观点,在前人都将爱看作使生命永恒的方式时,彼特拉克将其反转了过来,“对他来说,活是为了爱。爱是活的最高目标,如果不爱,就宁愿死掉。”人终究是要死去的,只有爱不死,爱永恒。勇敢且浪漫。
“主体在爱的过程中会获得一个什么样的 形式?”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爱只会让我导向某种狂热无休止的亢奋状态中(或者是另一个极端。在这里我得到了解释
“爱是突发的,是两个人相遇时突发的,当爱的感觉来临,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就会迥然不同,现在的我就和过去的我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断裂。如果过去的我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一’的话,那么一旦爱出现了,爱作为一个事件降临了,我先前的这个整体,这个‘一’就被打破了,爱这一事件导致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我出现了自我崩塌,我的既有局势和处境就被摧毁了。”
黑格尔:爱是合二为一;巴迪欧:爱是一分为二
论爱欲读后感第十三篇
当枯燥、乏味的碎片化信息在网络上大规模覆盖时,“知识付费”的逆潮流悄然而起。一时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成了至高赞赏语,“智性恋”正是这一时期的衍生词,“郎才女貌”替代“俊男靓女”成了恋爱标配,其中李诞和黑尾酱可谓是“智性恋”代表情侣,哪怕结局不如网友愿,但也成了一段佳话。
那么何为“智性恋”?这潮流词语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两性关系?是单纯的恋慕对方的才华,还是另有其原因,或许我们可以从《论爱欲》中找到答案。
我们先通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视角看“智性恋”,“智”意味着智商和知识,它是一种内在的美、灵魂的美,这样一种美不会被岁月所腐蚀,反倒因岁月的洗礼愈加醇厚。它超越了表象的美,超越了身体之美,甚至比创造出身体生命更高级、更完善,它是对有限的身体之美的克服,是永恒的美。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寻求的不是他失去的另一半,而是同他的灵魂相连的真理,“颜性恋”和“智性恋”本质上就是身体之美和真理之美的区别。
这点倒是很像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所讨论的“美”的意义,小说穿插了一个小故事,南泉寺中闯入了一只异常漂亮的小猫,久居山中的僧人们见到可爱之物,丢了心神,为维护寺庙的正常运转,住持要僧人们定夺是抛弃它,还是收留它。寺内的僧人意见不一,终难定夺,住持见僧人争吵激烈,遂提刀斩之,斩毕,只留下一句话,“众生得道,它即得救,若不能得道,就把它斩杀。”此时,这只猫对于住持来说,即是表象之美、身体之美,是易于摧毁的美。
故事还未完,南泉寺一位云游四方的和尚赵州回到了寺庙,住持将此事告诉了他,赵州并未与其争论,一言不发,只见他脱下草鞋,顶在头上,淡然地走出了寺庙,寺内的僧人见此情景未加评价,住持明白了赵州的意思,鞋在人身上,他帮助人行走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可脱下鞋以后,人依旧可以行走,因为脚是人体的一部分,而鞋不过是身体之外的附属品,“美”也如此,此时这只猫对于云游和尚来说,即是灵魂之美、真理之美,是永恒的美。
说了些题外话,回归正题,“颜性恋”和“智性恋”似乎很容易放到对立面,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人们很难真正地爱上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哑巴,若沟通受阻,才华也难以成为“点睛之笔”,也就是说,灵魂之爱如果没有身体之爱作为根基的话就难以启动。
换个角度,我们尝试通过拉康的视角看“智性恋”,“智性恋”从本质上来说是对自我的肯定,容貌是肤浅的事物,智慧之美是真理的结晶,是被所有人认同的美,是永不生锈的武器,更是社会地位最直观的体现。爱别人,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为了爱自己,先成为爱的主体去爱别人,但最后的目标是成为爱的客体,让别人爱自己,从而让自己获得满足。
简单来说,首先承认别人的优秀,一个人只有被爱的时候,被承认的时候,才能获得自己的尊严,本质上就是借助你所欣赏、所爱的人的承认而达到自我满足的状态。你承认你爱的人优秀,你爱的人对你的求爱做出了积极的正向反馈,你便会觉得自己也如同你爱的人一样优秀。
对于“智性恋”人群,失恋的痛苦,并不是因为别人离开了你而痛苦,而是因为你失去了自尊而痛苦,是你的自恋遭遇挫折而痛苦,失恋不过是利己主义的失败而已。
我们再来借助弗洛姆的视角看“智性恋”,恋爱实质上是彼此给予对方能量的过程,一个人越有才华,拥有的能量便会越多,恋爱中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成长。你要能够给予,就要积累自己的能量,让自己变得生机勃勃,让自己包蕴着无限丰富性。此时对所爱之人的才华的向往,本质上就是对知识的向往,希望与他相结合,便于自身学习、积累、发育和成熟进而获取各种能力。这是具有“互补性”的恋爱,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达到双方的升华。
反过来说,一个人越是贫乏、越是无知,没有动态的进步性,没有强化力量,没有快乐,没有知识,没有兴趣,呆滞又空洞,这样的人是产生不了爱的,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给予对方。
“智性恋”并不是单纯的恋慕才华,它包含了人的外在与内在、自恋与他恋以及进步与堕落。你眼中的“智性恋”,又是属于哪一款呢?
论爱欲读后感第十四篇
《论爱欲》,听起来是一个颇有噱头的提法,似乎与印度的《爱经》有的一比。但相比后者的科普性质,前者的学术气息更为浓厚,理论阐释的功力也更为深厚。不管是从作者的学者身份来说,还是从作者书中提及到的西方哲学大家而言,《论爱欲》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一部关于“爱欲”的西方哲学表达论,这些言论通过作者的梳理与重组,形成一副错综复杂的爱欲表达“地形图”。
爱欲,一个充满了感情色彩,似乎无法以理性描述的词语,在作者汪民安笔下,却通过极为清晰的理性思辨,展现出一副宏大的历史谱系。而且,这种描绘,不是生硬地、学究式地、一板一眼地刻画,而是与“爱欲”的本质——激情与浪漫,精神与物质,短暂与永恒一一相适应,让人情不自禁在“爱”与“欲”的海洋中远航。
在本书中,作者以西方哲学思想打底,将个人日常生活体验与爱欲思想谱系融为一体,从西方思想史的角度甄录、阐释关于爱欲的经典言论,在深度解读中重构。从上篇的“真理之爱”“神圣之爱”“尘世之爱”,通过理性主义下的“现代之爱”逐步转向下篇的“爱欲的政治”,爱欲的哲学本质被作者清晰地勾勒出来。
如果说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情感还相对单纯的话,当爱欲遭遇资本市场的围猎时,简单爱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作者对此感慨不已:“爱,不再有任何风险,爱无处不在,但爱也无处存在。”让人精神愉悦的爱欲向反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精神的伽锁,不时以悲观的情绪展现其“乐极生悲”的另一种结果。这不是爱欲的本意,当然更不是人类的追求,但现实就是这样。
作为一部从哲学思想中钩沉,以理性思辨方式研究爱欲的专著,虽然有“爱欲”这两个让人眼红心跳的字眼引流,但能否透过学术的外衣细细把握“爱欲”身材的曼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学术是专业的,过于艰深的研究又是枯燥的。但是,作者让诸路哲学大咖围绕爱欲这一主题,展开超时空的辩论,思想冲突与哲学思辨让我们对爱欲的理解经过螺旋式的上升变得更加深刻,而作者在引用、阐释大师们的言论同时传递出的真知灼见,也让我们更加接近爱欲的本质,“所谓的爱欲,就是去爱美的对象,在和美的对象的纠缠和结合中去生育,去创造一个新的美的生命,从而抵抗个体的偶然死亡一这因此是通过对死亡之恶的抵抗而达成的生命的至善。”
哲学让人理性而深刻,爱欲让人激情而冲动。在这部运用哲学语言阐释爱欲的作品中,不管是“爱让人六神无主”,还是爱一边“合二为一”一边又“一分为二”,抑或是在爱的作用下消除一切差异,“让相爱双方的承认感、尊严感以及人性都获得了最后的满足”,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哲学语境下的爱欲真谛,虽然哲人们的观点不尽一致,但个中情感我们几乎都能感同身受,只不过作者的哲学表达,让我们的感性认知变得深刻起来。
爱与欲是个永恒的话题。年青时代,为了爱似乎可以抛弃一切、说走就走,而经历了人生的苦难,背负上家庭的责任之后,又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生存第一,爱情第二,甚至只要活着,爱欲可以无限后退。人们似乎陷入一个难以逃脱的悖论之中,为爱而活,活下来之后却可以不需要爱。
面对当下纷杂的爱欲世界,我们该何去何从?柏拉图的精神之恋似乎是作者提倡的一个方向,他鼓励大家寻找“柏拉图主义意义上的真爱”,即“坦率的、纯粹的、正直的且永不褪色的爱”,由此过上这样的哲学生活一一“最有价值的生活就是发现美的本质和知识的爱欲生活与哲学生活”,因为作者认为,“通往知识和智慧的爱欲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生活。”不知道阅读完这本书的你,是否也如此理解?
论爱欲读后感第十五篇
对于爱,人往往趋于自身的认识依靠本能去追求获得,这种与我们不死不休的情感关联,或如沐春风带领我们奔向幸福,或陡然变脸将我们拖入深渊。
以前对哲学类的书只有一个印象:枯燥、乏味,概念理论太多,看也看不懂。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的著作《论爱欲》打消了我的这种偏见,这是一本看得懂,有所学,有所得的书。
跟随作者朴实舒服的文字,条理分明的逻辑,我们看到了西方世界两千年来不同时期哲人“隔空”对话交流,不同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多样性,道出了文明秩序的演变。从“爱欲”这个角度来解析相关的文艺作品和文学作品,过程有趣,也更直白明朗,沉浸且感受这种文字节奏,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认为爱欲是知识和真理的起源,身体之爱是基础之爱,而灵魂之爱超越其上是纯粹之美,只有获得它才能通向永恒和永生。奥古斯丁认为对上帝的爱是唯一的爱,只有无条件绝对地爱上帝才能去往天国,获得永生。两种不同思想中的爱是对立的,但它们对于“唯有爱才能抵抗死亡,才能永生不朽”的观念是一致的。
之后一种新的爱的观念出现了,相较于古希腊人和基督教以爱追求不朽克服死亡,彼特拉克认为人之所以活着就是为了爱,爱本就是天堂,生命会死,爱永不会死。他将奥古斯丁排斥的世俗之爱重新归置,不认同上帝之城、尘世之城,上帝之爱和尘世之爱的对立,三种爱的观点是平等的,揭开了爱的现代性。
对于如何从失恋中解脱,十四世纪时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通过写作倾吐心声;重建自己和所爱之人的过去和未来;采用薄伽丘事先预防的方法,根据十三条恋爱法则和指南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爱。
黑格尔认为爱意味着相互承认,各自消除自己的独特性,以两个人的自我否定实现平等,彻底合并在一起,以利他主义之爱达到“历史的终结”;拉康则认为其太过理想化,爱就是自爱,占据“主人”的地位,是利己主义的爱。以“一个女人为什么喜欢坏男人”为例,正因为爱对方的缺陷和不完美,所以可以填补、修正、拯救对方,最终让自己的爱得到承认;列维纳斯则更强调爱的过程,主动屈从对方,屈从于他者,对他者绝对的尊重,将他人奉为主人,给予对方承认,让自己变得被动。
而我们也不难在现实或者文学作品中找到例子,比如“我不在乎能不能和她在一起,她爱不爱我,我只爱她,想她过的好就足够了。”就十分贴合列维纳斯的观点。而人的认识和观点的差异,在看到这份内容时会忍不住思考,有认同也有不认同。
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七章《奇遇》,这部分内容作者结合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朱丽叶的故事来论述,更加生动有趣,用另一种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受益匪浅。也让我们不由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又会做怎样的选择,当面对来自外部的困难时,又该怎么办?
爱也是门学问,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了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