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学如何教育》的读后感大全

《文学如何教育》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7 15:35:23
《文学如何教育》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6-17 15:35:23   小编:

本文通过引用多位文学大师的观点,探讨了文学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文学可以帮助人们拓展视野,丰富内心世界,提高人性修养。同时,文学也可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生活,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一篇

初看《文学如何教育》还以为是严肃的论文,深刻研究文学学科的形成之类的。看了书之后,才发现自己望文生义,坐井观天。 陈老先生旁征博引,的对话式的演讲不知不觉地讲述了文学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影响个人等等深刻的内容。讲历史的同时,富有丰富情感的独白总是那么的直指人心。 这本书更像是专业与非专业的一场对话,同时也是对自己学科在这个时代被边缘化的反思与总结。最开始看似一场学科的论述与发展前瞻。可我更是看到了老先生浓浓的苦口婆心的人生道理的演绎。 诗歌乃大学之精魄,夹杂着老先生的思考,告诉我们生活重要的是诗和远方。当我们物欲横流时,别忘了读读书,仰望星空,看看那诗和远方。这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是多么难能可贵。一群精致利己和过度消费的环境,有人能够谆谆教诲多读书,多想想诗歌,远方。本身就是人本关怀不是吗? 最后还有读书方法总结。这个是精华,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大家自己去读去理解。其中"有才华是好的,横溢就可惜了"一下子diss到我。独立思考,努力前行。再接再厉,且行且珍惜。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二篇

初看《文学如何教育》还以为是严肃的论文,深刻研究文学学科的形成之类的。看了书之后,才发现自己望文生义,坐井观天。

陈老先生旁征博引,的对话式的演讲不知不觉地讲述了文学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影响个人等等深刻的内容。讲历史的同时,富有丰富情感的独白总是那么的直指人心。

这本书更像是专业与非专业的一场对话,同时也是对自己学科在这个时代被边缘化的反思与总结。最开始看似一场学科的论述与发展前瞻。可我更是看到了老先生浓浓的苦口婆心的人生道理的演绎。

诗歌乃大学之精魄,夹杂着老先生的思考,告诉我们生活重要的是诗和远方。当我们物欲横流时,别忘了读读书,仰望星空,看看那诗和远方。这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是多么难能可贵。一群精致利己和过度消费的环境,有人能够谆谆教诲多读书,多想想诗歌,远方。本身就是人本关怀不是吗?

最后还有读书方法总结。这个是精华,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大家自己去读去理解。其中"有才华是好的,横溢就可惜了"一下子diss到我。独立思考,努力前行。再接再厉,且行且珍惜。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三篇

读到陈教授的《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这一篇,才知文学史撰写之艰辛复杂。文学史主要做文学教育之教材,编著讲究首尾完整、体例匀称、见解通达、四平八稳之教材风格。抛开意识形态这一阻碍,分工合著的方法就很难兼容个性独特的学者,大拼盘大杂烩。配合出版的史著除非独自完成,否则很难调和各方口味。编史之不畅,又引申出一大问题:规划性、整体性的文学史教材之于文学教育的必要性。“教科书”连带而出的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自觉地熟知各大文学流派、思潮与风格,但无时间与精力品阅文本。知识垄断了文学教育,对话课堂的必要性被文学史为中心教学体系所遮蔽。融入课堂想象、课堂参与这一线索,思考“教育”与“文学”之关系,是文学史教材编撰的核心关切。

其中《文学史的故事》一篇指出胡适的“整理国故”转向,使得激昂的文学革命踏入了“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去了,乃至于对考据的推崇和迷信,直接导致了知识类型的转化,史学兴起,诗学衰落。“高远的想象力”被“整理国故”绊住了脚跟。

摘抄一段:

作为著述的“文学史”,确实有高低雅俗之分;但世上并不存在“理想的文学史”。也正因此,每一代学人都在重写文学史一 这既是文学革命或文化革新的惯用手段,也和新意识形态的实践以及新一代读者的崛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与其说“重写文学史”,不如提“重建文学史”,即不仅仅是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也不只是学术思路或学术立场,还兼及阅读与训练、课程与著述、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校园与市场等。反省、质疑、重构世人所熱悉的文学史图像,目的在于呼唤那些乐在面味科屋的“学阿”底下的“温情”、“诗意”、“想象力”与“批判意识”。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四篇

“呼唤那些压在重床叠屋的‘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在我看来,即是历史研究,也是现实诉求”,这是北京大学77级校友,也是后来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在多次演讲及多篇文章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本书整理收录了陈平原多年来有关人文学、文学及文学教育相关课题的多篇文章及演讲稿,归属至“人文视野”、“诗意校园”、“中文传统”等多个章节之下,形散但神不散,深入地分析了当今中国文学所面临的困境,文学教育存在的弊端等。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各个阶段语文及文学教师所必须阅读的一本书,读罢之后定觉受益匪浅。

首先陈平原鞭辟入里并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当下中国文学及文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受到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表面上更实用的学科的排挤。陈平原用日本文学教育界的问题举例,日本政府竟然出台政策减少大学内文学专业的设立,腾出位置给科学学科。科学崇拜使得人们越来越实际,文学被愈发轻视。其次大学内的文学教育越来越注重文学史的教授,轻视对于文学的鉴赏和品味,很多学生只能说出若干作家名人的名字,但是却根本未读过几本经典。第三点就是大学似乎成为职业培训学校,学生上大学只是在一味学习专业知识。而陈平原认为大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们打下知识和精神的底子。

其次本书收录陈平原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相关问题的文章。其中包括“走出现代文学”的观点,对通俗小说、平民小说及武侠小说等俗文学的研究。以及呼唤乡土教材的出版。此外陈平原还探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作家该不该出全集?他认为很多作家的日记、手稿及信件等可能有研究价值,但是文学价值并不高,所以没有必要出版。这个观点非常显露文人的良心。

最后陈平原还谈到了读书问题,比如“读书三策”:少读书,才能读好书;鉴赏优先,批判其次;自家体会,文火煲烫。这三策应当会让许多现代人羞愧,很多时候很多人读书是为了炫耀,为了增加谈资,至于鉴赏、体会,真是谈不上了。

陈平原是一位非常敢于直言的文人,他也是一位踏踏实实做学术的文人,为此还辞去了在北京大学的行政职务。在当前的环境下,虽然有着儒学复兴等趋势,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人文学的春天已经到来。在追求实际、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文学的生存空间还是相当逼仄的。这一点值得每个语文或文学教师及爱好文学的人深思。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五篇

文/岸晓风

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陈平原先生是一个绕过不去的存在。作为王瑶先生的重要弟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可谓首屈一指。近期,作者的新作《文学如何教育》出版,系统体现了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思考。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于“文学”的含义进行了“回归本源”的追溯,力图体现“文学”本来的“面貌”和应该承载的功能。

文学,曾经就是“教育”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学曾指“设校官,选才俊,认真培育,以使得社会风气改良”,在国外,文学也曾指广义的文化教育,而不是令人熟悉的Literature。

曾经文学可谓在人文社会科学里占据了半壁江山,所谓文史哲不分家,实际上,文学如果理解为“人文学”的范围,那么无疑,文史哲都包含其中。进入了现代社会后,合理化和专业性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文学”开始变成了一个学科,随之而来的是开始成为一个有明显界限的专业领域,文学的范畴也越来越小,以至于不少人,中学毕业后就不再亲近文学了,不信,试看诸君周围的同事、朋友,还有几个人还阅读长篇小说的、几个人还吟诵诗歌的……对于这样的现象,作者的评价是公允的,作者认为,这并不取决于个别文人学者的审美趣味,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决定的。文学依旧有其独立价值,但重要性明显下降了。

怎么办?作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大家和学术权威,显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者认为,虽然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但是作为“修养”的重要性却迅速上升。并且作者认为,对于人文方面的学者,要能够大胆地、大声地说出人文学科的优势和贡献。

对于这方面既有理性的认识,也有直观的感受。一般认为,人在20岁的时候,如果不喜欢诗歌,那么他/她的人生是有缺憾的,如果一个人30岁仍然喜欢诗歌,那么才是真正的喜欢。对于另外一些30岁之后就不再写诗、甚至不再碰诗的人来说,是不是就是诗歌教育的失败呢?作者认为,只要是诗歌在一个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代表了其曾经年轻过、曾经留给了自己最美好的回忆,这就够了,这其实也就文学的力量。

当然作者对文学的教育也不乏反思,作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长期积累,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想象与叙述,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要把相关知识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同时依照现在的学时安排,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只好以阅读教材为主,相反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缺少真正的品读,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对此,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做适当调整,兼顾“周全”与“精深”。

总之,这是一部近期在人文学科方面不可多得的充满真知灼见之作。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六篇

前不久在在某金融期刊上,有篇文章对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一条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那就是他们认为印尼等国家没有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在于在取得一定经济成果之后,他们的教育系统培养了大量的文科大学生,因此科学技术方面并没有超越英美的技术控制,所以要限制文科专业的扩张。

一时之间所谓“文科生误国”的言论爆红网络,正反各种说法都有,其实我们细究下来,轻视文科的现象从近代工业化以来,就愈演愈烈,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了能够改变世界面貌和格局的力量,人文教育领域走向了全面的萎缩。实际上文科真的对国家发展一无所有吗?美国人通过调查发现,冷战初期自己之所以被苏联人压制,是因为在沙俄时期,俄罗斯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文学家和诗人,他们的文艺作品无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上都超越了所处的时代,文艺作品所提供的精神力量和想象力,促成了苏联科学技术人才素质对美国的超越,在冷战以后,美国也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因而我们看到了英美大学开设了一些列的通识课程,旨在打通绝对的文理分科,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和视野狭隘。

北大中文系一直是个神奇的存在,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相互交织,陈平原教授在其新书《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中,结合北大中文系历史发展脉络,广泛的谈及了有关文科教育,人文通识教育,现代文学,通俗文学的内容,对于我们如何在大时代中通过人人文教育做到安身立命这个课题做了充足的解读。

陈平原教授人文,理科教育对于社会而言是在做怎样做蛋糕的事情,而如何在尊重普遍人性的基础上怎样做到公平的分蛋糕,只能通过人文教育来实现,对于这个事实最好的说明就是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前的1900年,西欧人放眼天下,所看到的是人类的无所不能,科学技术似乎能够带来无限的繁荣,可是人类在某一时间段的发展毕竟是有限的,没有充分的人文教育和社会认知,繁荣背后也孕育着危机,直到史无前例的毁灭。

当梁启超前往一战后的欧洲,看到现代文明背后的野蛮动力,对西方文明那种科学至上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中华文明更具有人类大同的特性。其实,我们现在也在走欧美以前走过的弯路。陈教授站在中文教育的角度,认为现在中文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工具化,理科化。中文教育应该培养的具有人文精神,有趣味,有良知的人。

在本书中,陈平原教授还谈到了对当代诸多文学现象的看法,读完也非常有启发。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七篇

有很多人都说自己爱好文学,对文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深究起来,也只是流于表面,只是喜欢看故事而已,对文学是怎么回事,文学的归类,文学的本质,文学有什么用等等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文学如何教育》,这本书略微偏学术化,不但能让我们深刻认识文学的本质,了解文学有什么学,还重点探讨了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问题。

作者是陈平原教授,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对文学、文学教育、人文学等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善于写随笔,关注现实人生,文笔流畅洒脱,引经据典,收放自如,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陈平原教授善于演讲,本书绝大多数文章都来源于他的在各种场合的演讲稿,部分文章曾经发表在杂志报刊上。这本书其实是陈平原教授以往文章的结集,成书过程不是想拟好书名,打好提纲,然后再编写成本书,而是搜集陈平原教授的关于文学、文学教育、人文学等的相关文章,再经过分门别类而形成本书的,可以说是陈教授多年心血的结晶,值得我们收藏,反复研读。

我们关注文学,学习文学,不要只流于表面,也不建议囫囵吞枣一样读过一部文学著作就可以了,就认为自己了解那部文学著作了,我们还不但要熟悉作者,熟悉创作背景,文学作品的分类,熟悉文学的思想,还要知道文学的教育意义,也就是看了某部文学作品能够给带来什么,能给人们以什么样的影响力,能怎么样去影响读者的思想。

本书虽说有点学术化,但是并没有拒人以千里之外,里面很多的文章来源于陈平原教授的演讲稿,演讲是讲给观众听的,演讲的内容是通俗易懂的,所以书里的文章并没有特别深奥,中学以上的人都能轻松读懂,如果能深入读下去,一定会对文学的理解有思想上的飞跃。作者谈论文学,文学教育,我觉得这里的教育不但指教师应该怎么给学习讲解文学,还包括文学作品本书如何教育读者,文学自身有什么教育意义。

作者在书中谈到“人文学”,我们也肯定经常听到这些字眼,但是理解不一定很深刻。陈教授说,“人文学”,“学”就是学问,也就是学问中有人,学问中还要有文,学文中要有精神、有趣味,这才称得上真正的人文学。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是重视人的因素的文化,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有着非常明显主旋律倾向。我之前只觉得这个词比较高大上,并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深意,通过这本书我对人文这个词有了深刻的认识。

文学教育不能只关注知识积累,还要重视文学底下的温情、诗意和想象,不要只把文学作为严肃的专业来看待,而要多把注意力放到文学修养方面来。希望这部书能影响更多喜欢文学的人们,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文学下的人文精神,还要带给我们的美的一面,更多地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八篇

作为一个毕业于文学院的学生看完全书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虽然已经毕业很多年,但是学校老师教育我的“多读书”依然在执行。其实一直以来,我读书都只是走马观花,为的就是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因为我阅读的年限实在短浅。可以说是上大学之后才开始读书的。在上大学之前文学作品的阅读几乎都是来源于教材。这相比较于其他文学院的同学来说简直就是“文盲”。因为阅读基础的薄弱,大学期间,我最大的突破也就只是给自己埋下了阅读的种子。因为讲堂上所教授的文学作品通识涉及到的书目实在是太庞大了。以我当时的阅读速度简直就不可能全部通读。于是我惭愧地放弃了大部分文学作品的阅读。只选择了一些通俗易懂的作品。

现在如果让我来回答文学如何教育这个问题。那么我的回答是:文学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得给学生埋下学习的种子,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颗种子终究会发芽。给学生的生活带去深远的影响。虽然我毕业的时候只得到了一纸文凭以及满书桌不会再翻看的教材。但是我仍然感谢文学院的各位老师教给我的与世无争,波澜不惊的处世态度。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事,名利是身外之物无须计较。

陈平原教授也是这样的一种处世态度。但是他眼里的“自己的事”范围比我们文学院学生要大得多。他是以一个国际人文视角去看待文学教育的问题的。他观察看到日本大学取消了人文社科专业。上网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事件大概是发生在2015-2016年间。当时的我正值毕业季,筹划着毕业旅行。那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势还是国际形势都一片大好,出国游港台游都很火热。本计划去日本旅行的,但计划有变一耽误就是好多年。一直到现在也没能去成。今年日本除了新冠疫情,更有核废水问题暴发。赴日旅游计划再次变得遥遥无期。

因为知道了大学教育的变革,再思考核废水问题为何会发生的时候就明了了。因为没有了人文学者的迭代更新。社会的整体风气变得唯科学至上,唯效率至上。也因为缺少了后来人文学者的号召,老一代的人文学者社会号召力也越来越薄弱。以至于发生了这样荒唐的社会性事件。在实用主义者看来,人文学者都是固步自封之辈,好像他们的使命就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但实际上,社会进步需要有限制。有句话说,能毁灭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乍看觉得荒唐,但其实很值得深思。科学研究是没有限制的,但是将研究应用于社会则需要深思熟虑才行。任何一项研究总都是双面的。将之推行至全社会,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需要人文学者以人文视角去评判和考量。有时候虽然麻烦一点,但不会产生社会安全问题。

上学的时候只关心自己的学科知识学到了没有,但是现在我会更加关心社会问题,因为这是每一个文学院学生的责任。我们的除了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问题,更加要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至少能让管理者慎重考量科技是否值得推行。而不是任由科学家擅自做主,做出危害全人类的行为。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九篇

想要生三胎谈何容易,刚陪二宝睡下,大宝就拿着他的语文试卷让我给他签字。

看着满目的勾勾叉叉,刚想发火,再想到刚睡下的孩子,把脾气压了压,小声地讲了些许安慰的话语,下次再接再厉。

孩子出去之后,作为母亲的我头开始发胀,本应该和二宝一起休息的我,顿时眼睛里有无数个星星都在眨巴着眼睛盯着我看。

此时,只能够开着一个小灯,捧起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文学如何教育》来细细品读,试图从中寻觅出一个法子来面对孩子如今的困窘。

语文是基础,是多数科目背后的脊梁,文学能够修炼出一个人的品性,文学能够孕育出一个人的未来,往往有人说,情商和智商决定了一个人,然而这所谓的情商,不正是从文字从孕育出来,品读他人文学功底和感情波动的根基吗?

智商是语数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结果,而为这一切打牢基础的正是文化的力量。

有人说自己偏爱看小说,却不爱听诗歌,没有感情基础的小说,枯燥无味,没有循序渐进的故事情节,这样的小说没有人会去看。

生活亦是如此,人如同树木,如同诗歌,如何小说,如果一个人木头木脑的,那么便会很难找到朋友,找到知音,更加难会找到一个知己。

人生的路途中,学习的过程唯独是在求学的道路上,经历挫折,漫步于学校的过程中,唯独文学能够安静人心,给人以一种优越的趋势,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只有经历过锤炼的文学才能够久远地传承下去。

我们学习文学,不仅是为了历练自己,也是为了学习别人辛苦思考出来的结论,他们的感情基础,用文字的表达,从简单的叠加,到复杂的变化,都是文学的力量在其中的作用。

一部好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那是文化底蕴的展现。

一个人的品性,得到众人的认可,那是文化魅力的得道。

只有学好文学,才能够将人类精密的思维方式,愈加地拓展开来。

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原始社会到古代,再到现代,文字的模式更新迭代,然而人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无一不是对当时当地,某个事情的感慨,有感而发的迹象,让文字记录下来,同时记录下来的是历史变迁的事实,还有文化传承的底蕴。

为了自己人生的丰满,为了孩子文学的缔造,为了能够帮扶一下孩子的禁锢的思维模式,我们打开陈平原的《文学如何教育》,细细品味,文学在人生中的作用。

彻底地洗涤一下我们早就落满灰尘的心灵,让我们的爱在文字中流传下去,让我们的文学力量在一代又一代的人手中,心中,脑中,继续地发扬光大。

让我们将教育和文学结合起来,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为孩子们的未来辛勤耕耘。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十篇

作为一个长期浸淫在文学院和新闻学院的非典型法学生,选读这本《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也是想听听陈先生这位文学教育者如何解读文学的意义与文学教育的价值。

一、文学是一剂良药

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化,同时价值观激烈冲突的时代,个人与社会都存在一定的撕裂。

于个人而言,科技发展让我们拥有了最真实的虚拟感官世界,但我发觉那种真实的可触摸的感动却越来越少。世界纷繁变幻、信息通达便捷,我们却越来越孤独迷茫。

都说当代城市人患上了"孤独症",我想是的。每天在高压下高负荷运转,我们都在努力扮演好一颗颗螺丝钉的角色,却时常忽略了我们是会思考的"螺丝钉"。我们需要意义,需要价值感,来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

文学就是这么一剂良药。在自序中陈先生说"不一定亲历苦难,通过有效的阅读,触摸历史,体会人世的艰难,养成慈悲情怀,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常心,同样十分重要。"这是他在03年非典时期写下的,我认为在如今新冠疫情荒诞又撕裂的社会背景下同样适用。

二、文学是一座堡垒

于社会而言,在理工科和商科等社会科学这等"显学"面前,文学是妥妥的边缘学科。文学作为学科的边缘化,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但陈先生提出了他的现实关怀,"人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我同意,但我还想补充: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创新,同样也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做大蛋糕固然很重要,如何分蛋糕,以及怎样更好地品尝蛋糕,同样重要。毕竟,辛苦劳作及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人类的幸福感。"

我时常说阅读是在构筑我的精神堡垒,那么文学何尝不是人类的精神堡垒呢?朦胧诗派、伤痕文学等,难道不是在反思与回应时代阵痛么?

三、读书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困境,某种意义上,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解决这些难题。"在六月这个凤凰花开的毕业季,我想以陈先生给北大中文系毕业生的寄语,来谈谈他对文学教育的理解。

陈先生作为知识分子,有很强的社会关切意识。他在书中多次提及"读书人除了知书达理,还讲剑及履及。"强调若有心改造社会,需要行动先行,而非高谈阔论。

此外,他还说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具体给出的实操性建议是"三知"——"知书"、"知耻"与"知足"。如果允许的话,再添上一条"知天命"。我认为这"四知"就是文学教育,也是我们终一生须追寻的与自己、与社会融洽相处的准则。

"知书"是期望你保持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知耻"是告诫你做人应"有所不为"。"知足"是提醒你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感恩"。

而"知天命"在我看来有些许无奈的妥协意味,却也的确能让你平和宽容地为人处世。他所理解的"知天命"是指"洞察人生的局限性——才情不同、机遇不同、时代不同,再心高气傲的人,你也必须明白,耕耘与收获并不一定同步。"

是呀,要洞察人生的局限性,但也不能满足于物欲社会的现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这所大学,我们永远都还未毕业呀!

城市生活的高压快节奏、陌生人社会的距离感还有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内心世界看似缤纷,却缺了让人心安的底色。

我认为这底色是自我认同,是在变化的世界中不变的自我价值追寻。而文学就是这样的一种力量,让你有博雅视野、辩证思维和慈悲情怀,去阅读自己、阅读社会。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十一篇

也许,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文学教育”这个词,但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从专业的学科毕业,但学习永远都是进行时,我们的阅读、思考、写作都是文学教育中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停下脚步,聆听老师的讲解。

《文学如何教育》是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历经三十年潜心思考的集大成之作,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老师多年来始终关注着文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他将多年的思考、分析、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从人文视野、诗意校园、文学课程、语文教学、读书方法等十个方面将“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呈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在陈教授的带领下,一起走进“文学教育”。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可能从未对“文学教育”有过深入的思考,在我们的脑海里,文学的教育好像更多的是在校园里。陈教授也列举了许多大学生文学学习的具体事例,他们熟读李白、屈原、莎士比亚,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他们热爱诗歌,在诗歌中表达着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他们探索着语言的精妙,思考着人生的奥秘。是的,在文学的熏陶下,他们养成开阔的视野、宽广的心胸、多元的趣味,这样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生活,甚至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够有修养,善表达。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文学的基础是学好语文这门学科了,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语文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记得孩子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曾陪着她去上语文的课外班,课外班上老师对我们说,如果是希望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提高语文成绩,那基本是不能现实的,语文是无法靠突击提高成绩,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一刻,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是的,语文主要靠平日的长期积累,功夫要下在平时,多读书、看思考、勤写作,在时间和耐心滋养下,去发现语言的美,文章的美,自然的美,人性的美。这样的文火慢熬,才是语文的学习之道,只有在思考和体会中,才能对生活有更深刻的领悟。

文学,更离不开读书。那么,读什么书,怎么去读,就是我们在阅读中慢慢积累、慢慢领会的内容,那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经典,那些蕴含了丰富哲理的优秀作品,会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阐释力和感受力。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要在阅读中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去找到读书的方法与境界。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学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同时,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让文学教育有更广阔的天地,带给我们更为开阔的视野,文学教育任重道远,一直在路上。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十二篇

所谓“人文学”,必须是学问中有“人”,学问中有“文”,学问中有“精神”、有“趣味”。——陈平原

最近播出的《小舍得》聚焦小升初,击中当下教育的痛点,让所有家长看到新时代教育现状的缩影,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何适应现代化的中国式教育。

而在《刘墉学书》一书中我们也看到了当代学子正在面临的填鸭式教育的弊端。书中所说的“三光”正是我们所有孩子上学时期的真实写照,在星光里上学,在灯光下读书,在月光下回家。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子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走向巅峰的。或许他们没有其他地方的孩子学习的那样轻松愉悦,或许应试教育的弊端让他们感到辛苦,但是改变当今教育现状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确实是需要我们深思的。

如何改变现状,落实教育实践,针对文学教育中的误区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法成为当代文学教授陈平原先生致力追求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在当今浮躁的时代,网络中碎片化信息的吸收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文学素养的积累与提升,反而让一些貌似专业实则哗众取宠的片段式知识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让很多人失去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只是一味地吸收这些碎片式知识,这对于提升自身修养毫无裨益。

由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潜心思考三十年所著《文学如何教育》将学院的知识考辨与社会的文化批评相勾连,在教育制度、人文养成、文学批评、学术思想的交汇处,确立“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

十多年前,陈平原教授所著之《大学校园里的“文学”》中提出“曾经,‘文学’就是‘教育’”,以曹操下《修学令》举例:“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都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自古至今,教育被认为是国之根本,可使社会风气改良,如今看来亦是如此。人文修养之于国,之于社会,之于国都大有裨益,我们从《论语·先进篇》中便可见一斑。

在书中陈老指出所谓“文学教育”并非指向大学中的文学类课程,同时也包括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本书虽以大学为主,但兼及中小学,是一部文学教育集大成之作,以人文学的角度与教育对话,凸显“文学”如何“教育”。

书中分别以北京大学为中心阐述校园里的诗性,以北大、复旦、中大为中心解读大学故事的魅力与陷阱,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探讨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以晚清潮州乡土教材的编写为中心浅谈在“爱国”与“爱乡”之间。

在《文学如何教育》中陈平原教授不仅让我们发现了语文之美,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还感受着语文教学的魅力与陷阱。我们可以与陈老在书中肆意浅谈,谈论诗意校园、中文传统、文学课程、现代文学、通俗文学、乡土教材、民族文学、语文教学及读书方法。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十三篇

80年代初,我上小学的时候,不识字的母亲竟然给我带回本小说集,现在不记得是什么名字了,自此,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上课时候,用不同声调朗读动物诗歌,语文老师点名表扬,所以开始喜欢看语文书。到了中学,记忆中语文老师对我的某些行为表现了不满,至此就不在出现在班级朗读的名单上;再到高中阶段,尽管获得过省级征文优秀奖和学校征文特等奖,但为了升学拿成绩,就少有心思放在作文阅读和的写作上面了。近40年的光阴后,带着神圣的心情,捧读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三十年潜心思考集大成之作《文学如何教育》,确实能感同身受,先生那种忧国忧民的发展国民教育意识的亟待落实和普及。正如媒体推介本书之言:确立“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反省当下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唤醒压在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

现在的文学教育,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而其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性正在不容置疑的提升。现在,急功近利的国人大有人在,他们缺乏独立阅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与兴趣,而文学教育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环。文学教育,先生指出是大学和中小学课堂,虽然二者宗旨和讲授方式不同,但是同为教育而为。因为有着自己曾经的青春,和教师岗位嬗变,以及对外交流的经历相辅相成,更有对中国现今教育的种种的不适宜的思考,方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来。

本书共分10个专题篇章,第一章,《人文视野》,将文学在技术层面拨云见雾的展开给读者,其中不乏有非常专业的介绍和其独特的见解,深刻剖析了科技生产力和人文国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是为人类增加幸福感,只是所触及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正式提出了文学的在社会发展所展示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人文教育的重任就是提升国家民族的综合素质。

在《中文人的视野、责任与情怀》篇什中,“很多中国大学也就顺水推舟,将自己降低为“职业培训学校””,非常现实的撕开了现在遍地开花的各种大学教学的遮羞布,他们不是单单为了教育引导提升素质,而是走向了急进功利的市场化和利益化的道路。所以,先生在不同的场合,来呼吁提高国家教育对待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想象,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凭借一己之力的奔走呼号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但是,先生却是不畏艰难困苦,孜孜不倦的著书立说,指导教育实践,演讲。通过其结合当今社会教育脱离传统现状,提出了在校园,必须落实到课程设置,否则非常容易蹈空,大学需要将各种学术成果有效的用到教学实践,所以,作者在《现代文学》和《通俗文学》指出,当代文学专业先生队伍的坚守活跃的已经趋于低谷,这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乡土教材》的三辑文章,着重讲述的是文学传道受业解惑的传承者对社会关怀和介入意识的实际案例,让人感到非常欣慰,即使“多民族文学”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的一些计划都石沉大海,乐观的先生自己再文学的熏陶下,更能坚持屡败屡战,白说也要说。

先生自序言:“力图将学院的知识考辩与社会的文化批评相互勾连”,在教育制度、人文养成、温煦批评、学术思想的交汇处,确立“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和发展方向。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亟需在国家层面展开推广的关键所在,而先生本次整理的这本教育学术专著,无疑是正在汲取养分,在春风里等待破土成长的蓬勃力量。

先生不愧是饱读诗书集才华智慧的一位大家,此书的编纂出版,无论是在校的学生,亦是已经行走在江湖曾经的学生来说,能够更一步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给读者上了一堂书香满满、生动而又意义的文学教育大课。本书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语言,诙谐幽默生动,而最后《读书方法》,又是先生开出的一剂良药,提出在休闲时代如何好读书,抛出了“读书三策”,并以其在北大中文系2019新生入学“有才华是好的,横溢就可惜了”作为本书的结束:师者是让才华别随意挥洒,尽可能聚拢起来、提升上去,以及在某个关键时刻精彩绽放!

先生凭借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不忘初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集香薪已成圣火,合众力已结人梯,为文学教育中国特色的传承光大,敬业弥笃、躬耕不辍!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十四篇

你知道陈平原教授吗?他的头衔很多,但曝光率颇高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这两个--随便找一个人问都会得出结论,因为其中包含了“北大”两个字。作为中国的顶级学府,北京大学无疑是万千学子向往的地方,但是,陈平原教授提出,“学生们想进入北大的原因是什么,想学什么,能收获到什么,是值得北大和学生们自己都好好去想的一件事。”

一般人都会觉得,进入北大,似乎就意味着至少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文学的怀抱--毕竟,北大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还是因在文学领域方面的多项突破而载入史册。那么,所有进入北大的人(哪怕只是去游玩的人),都会认可即将面对的、可能会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的人生吗?愿意接受从北大里感受到的使命感吗?如何接受这种使命感,并以此激励自己,让人生度过的更为丰盈?如何将自己的所知所感传播扩散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学的意义?如何将文学的意义纳入教学的范畴,让后人也能感受到文学的泽被?……

郑重声明,上述问题并不是笔者“手无两元钱,心怀五百万”的白日呓语,而是在通读陈平原教授的大作《文学如何教育》一书后,感受到的清晰思维脉络。从书中多篇跨越数年的文章可以看出,虽然北大不是只培养文科生、文学方面学者的地方,但是对于一个以此见长的知名学校,人们对它的期待和共识本身也在“反塑造”这所学校,所以,如何在现代社会坚守一些理念、扬弃一些观点、探索一些新方向,也是北大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北大关注文学和文学教育的学者们,更是想从多个角度进行尝试。

而治学已经不简单,遑论想从治学道路上踏出新的道路,取得知识之外的收获,拓展出更多社会意义和教学经验。现代社会产生的知识总量和人生途径何止千万,所以,“问对问题”,已经成了能更好更快地筛选并信息的人“身处其中屹立不倒”的秘诀。经过多年的变化,北大是否依旧能问出更多更好的问题,带动国人的思考,再吸纳、影响更多才智之士,形成良性循环,就成了人们对北大共同的关注点(这也成了北大开始向来者发问的起点)。

那么,我们开始知道北大,并且向往北大往往是在什么时候?会不会因此想去多了解一些北大的历史?除了官方的介绍,要想在不同级的毕业生写成的回忆资料里,找到自己更感兴趣的,应当如何筛选?--在这个过程中,辨别、分类、汇总、自省、取舍,因为某个事件注意到某个人,因为某个人的魅力风采想去延伸熟悉其所在的时空发生过什么,不自觉地带入自己,想象自己处在那样的境遇会怎么做,会想去认可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吗?回到现实思考自己现在应该去做什么,想想就算你进入了北大,如果连这些都不了解,北大对于你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从前对北大的喜爱或是憎恨究竟源于什么呢?万一自己成了家长说起北大,你又为什么想要让孩子去接受你对北大的喜爱,或者憎恨呢?……

这样的思维训练并非没有意义,甚至可以说,获得这些想法的心路历程才是最终能支持一个人的人生走下去的力量之源。陈平原教授认为,中文系的毕业生和终身爱好文学的人,虽然常被贬为“万金油”,但是,因为爱好、学习、思考文学的相关内容,就能够变得更加“聪明、博雅、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不就已经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了吗?还想要怎样呢?如果认为文学不过仅仅是一个工具或者是一种娱乐方式,认为人生不过是不断的追名逐利,甚至认为进了北大不过是想要一块金字招牌,而对北大本身毫无理解,那么,无论是迈入怎样的最高学府,无论是过上怎样的有名有利的人生,无论是读着怎样水平的文学奖获奖作品,你都无法获得内心的满足。

所以,通读《文学如何教育》一书后,我们不难了解到,陈平原先生认可下的北大以及文学教育,就是要建立在你要尊敬文学、尊敬人生、尊敬北大的基础上。文学的功用,就是要让我们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内心与外在眼界,同时回望自己,从而清醒的认识自己,也丰满自己。如果连文学这样的基本功用都被曲解,那么日日与文学相伴的我们自己的人生也会发生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是不可逆的。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第十五篇

雷蒙德·卡佛曾经说过:“我想,文学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匮乏,还有生活中那些已经削弱我们并正在让我们气喘吁吁的东西。文学能够让我们明白,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

陈平原老师讲到在高考前,老师会走访许多高中,建议孩子们报考中文系。

这一点让我想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据说孔子在当时也很有文艺情怀。有一次他问他的弟子们,目前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好多弟子的答案都是,如何治理国家这样类似的大志向。只有一位弟子的答案与众不同。

他很欣赏这名弟子,因为这位弟子的当下的愿望就是在春天的时候,能够约上好友两三,一起去河里洗澡,然后就在山坡上一边让微风吹干,一边聊天......就这样享受一下美好的春光。

恰恰是这小愿望却深得孔子喜欢。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时期的环境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屡屡不得志,一路上旅途劳顿,经常食不果腹,难得弟子有这样的闲适想法,实属难得,这并不丢人,恰恰相反,这是一种难得的文学素养,也是孔子极为推崇的一种理念。

王小波曾经说过:“只有一个今生是不够的,人还应该有个诗意的世界。”文学便是通往诗意世界的大门!

那么如何提高文学素养呢?在《文学如何教育》中做了详尽的阐述。这本书是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历经三十年潜心思考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陈平原,是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

他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届王瑶学术奖著作奖(2016)、第四届思勉原创奖(2017)、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201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想象都市》《记忆北京》《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等著作三十余种。

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4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

在治学之余,他经常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老师多年来始终关注着文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他将多年的思考、分析、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从人文视野、诗意校园、文学课程、语文教学、读书方法等十个方面将“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些文章不是一个时间写的,而是展现了十年、二十年走过来的道路,是紧跟着整个社会的变化,一边观察、一边评论、一边前进的。让我们在陈教授的带领下,一起走进“文学教育”。这本书不是一个只是用来接受的知识体系,他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走过来、一起思考、一起阅读。

时至今日,要说文学与生活有什么用 。莫言曾经说过: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这句话是不是应了老子的那句“无为而治”。

与其他动物一样,人有食色的生理追求。然而,人又不能停留在动物阶段,还应当有一些精神性、超越性的追求和价值实现。这种价值,主要通过艺术、哲学、宗教和文学等来达成。特别是文学和艺术,以较为直观感性的方式,丰富了尘世凡夫们的生活,滋养了被琐碎庸常所消磨的生活。所以说文学是丰富生活,滋养生命的源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