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温柔》是一部令人感动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最终迎来幸福的故事。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坚强。读后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柔与力量,让人感慨生命的脆弱却又坚强。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一篇
菲茨杰拉德描述的幻影必须发生在光鲜、昂贵、高端的人群之中,与这群人相配的特定景色共同营造成纸醉金迷感。但是,或俯或仰、场景的转换,人物的出现都是那么丝滑,有时跳跃太快甚至会让人莫名其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战争带来的破碎感时隐时现,精神病人般的独白能让人轻触被揉搓后的细腻,都需要我慢慢品味。
迪克,一开始我期待完美英俊的他冲破道德束缚,和浪漫美丽的罗斯玛丽发生一段邂逅,慢慢地,他开始衰老,开始落潮般不可抑制地堕落,我已然不期待,但是闻到了他身上的腐朽味道,我也感到同样的难过。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二篇
微信读书上快速的读完了。因为懒得继续看英文原版,阅读速度欠佳,看了这个评分较高的翻译版。 不喜欢。 作者的文学功底极好,文字很美,阅读英文原版直接看到作者的遣词用句,这种感受就更强。 但整个作品不知道为什么有种极其缓慢(温柔?)懒洋洋但是自我毁灭式的虚空感。每个人物都找不到实在的支点。 男主角迪克,似乎是很有魅力的一个人,但其实没有一个坚实的内核,对待妻子(本来也就是浪漫上头娶了,跟后面对女演员的冲动别无二致)并没有真正的负起丈夫的责任,感觉整个人内在就是软绵绵的,扶不起来,自毁倾向极强。他的魅力仅在于外表,但内心实则很空洞,其实并不吸引人,遭遇痛苦就自我放弃,后面对待自己对待妻子就是被动和无能为力。感觉他有一种想通过取悦别人来获取自我价值的倾向,其实是一种自我价值感极低的表现。(也有可能是我读的太快,理解有偏差)反而是他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前面看着挺烦人的,对这个男人的爱成为了支持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也就间接导致了迪克的悲剧,仿佛被寄居蟹一样的妻子吸噬了生命。但后面发现她才是那个情绪内核更稳定强大,掌握主动权的人。(其实一开始可能就暗示是这样)这样两个人的结合几乎是一出绝对的悲剧。 怀旧,伤感,毁灭。读着只觉得颓废疲累,了无生机。不是我喜欢的小说类型。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三篇
第一次读是20岁出头,那年还读了《八月的星期天》,那段时间我饕餮般进食南法故事,无论是菲兹杰拉德还是莫迪亚诺,他们对环境、对人物外貌的精细刻划、不刻意的心理描述,这种反差非常打动当时的我。这些书籍对我而言,除了文学的品味,更像是一个陌生又繁华世界的敲门砖以及现实生活的参考指南:派对、酒精、香烟、最重要的是良好的谈吐和举止,在那个年纪我有参加不完的派对,在每个派对后我都会思考自己的举止是否得体。我或模仿或臆想书里描述的细节,把书里读到的投射在现实世界,我也是这么学习心动的,比如菲兹杰拉德写“他看起来亲切迷人——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会照顾她,而且不久他就会为她打开一个新世界,展现无尽美妙的可能性”,那时我爱上的都是这样的人:时时刻刻让我感受到被照顾、会为我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可能。但我认为还有根本的原因是,那时我处在第一卷两位女主角的年龄夹缝之间,18岁的Rosemary,24岁的Nichole,20出头的我处在中间,既有对稚气的认同,又有对成熟的向往,那时我是任何人,是自己也不是自己。
现在再读,南法的优雅派对被稀释在疗养院中间,近距离体会了菲茨杰拉德“头脑里的所有故事都带有一种灾难感”,脆弱敏感讨喜的人不断下坠,臣服于这场文学、文字构建的梦境,然后幻灭。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四篇
我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不去想这本书。
我无法不去想迪克玫瑰色的温柔但悲哀的人生。我想在之后的日子里,在每一滴酒精进入我的身体,每一点悲哀流出我的眼眶的时候,每当我想要去摒弃多余的感性,每当我要去献身给某种鼓动我的激情的时候,迪克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迪克和盖茨比都是悲剧式的人物,但是却非常不同。我瞧不起迪克,却又深深地同情迪克,盖茨比迎来人生的反转,像航海家一样获得自己的大陆,而迪克却趴在别人的船板上,遥望着远不可及的极光。
但是为什么迪克会这样?我们不能得到答案,也不该得到答案。对于他的人生而言,这只是一条顺理成章的道路,道路通向哪里,在此身此时立足之地,根本不可能看清。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站在这样的困境中,都可能会从高高的悬崖上摔落下来,都会被某种触手可及的幸福所诱惑。
他出于纯粹的爱和责任奔向了和尼克尔之间的爱情,也住进了这座属于金丝雀的牢笼。他忍受着书中没有去重力描写的与精神病人毁灭式的相处,一点点付出爱和自我,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滋养和回馈。他所努力汲取的知识和以此获得的酬劳,在沃伦家巨大怪物一般的财富面前不值一提,悄悄地被吞没了他的才华、创造和自尊心。
一个勤奋的、才华横溢的、机敏的、充满魅力的青年人,一点点滑落,如同沉坠的落星颓阳,变成了一个酗酒的、失态的、自我怀疑的中年人。
对金钱社会的抨击和反思,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这本书共同的主题之一,他们都塑造了拥有浅色眼珠的美丽薄情富有的女主角。但是当故事走入尾声,夜幕落下,盖茨比依然是那个坦荡的、富有牺牲精神、鲜明的、善良的、最特别的盖茨比,迪克却变成了我们捕捉不到的一个游魂,带着他的忧郁的往事隐入夜色。
在他的背影中,在他的残曲里,没有某种富有教义的启示,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和感情,没有深刻的总结和可以借鉴的残光暗影。
这只是一个人,温柔而疲惫的一生。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五篇
看完菲茨杰拉德的书有些忧伤,不管是迪克还是盖茨比,都是内心怀抱纯真信仰的人,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对爱情,最后却在现实里疲惫,失意,陨落。怀抱纯真信仰的人也许更容易遭遇挫败,但是他们身上的一切却是那么打动人。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打动读者的原因。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内核也许是忧伤的,悲观的,但是他确实对这种纯真和乐观是赞颂的,肯定的。他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炉火纯青。尤其喜欢那种角色自我剖析或者作者冷静剖析角色内心活动的段落。他的小说也是承前启后的,既有十九世纪优秀的叙事能力,又有当代作家写作笔法的大胆尝试。他把自身经历,所有的人生观察以及自己敏锐的人生洞察有机的融合到小说里,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的生动,鲜明。
在《夜色温柔》中,戴弗医生在少女罗斯玛丽的视角里出现:阳光、帅气、才华横溢、温文尔雅。对于罗斯玛丽的迷恋,戴弗医生表现出一种自我克制。
在第二章中,戴弗医生和妻子尼克尔成为绝对主角。作者用梦幻般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精神病人与医生的不可思议的恋情。戴弗医生作为一个心理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被爱情与拯救别人的愿望征服,而二人不对等的关系必然为日后留下隐患。
第三章中,爱情伴随着日渐的繁琐和失望陨落,事业被感情的消耗拖住后退。戴弗医生在日渐衰弱中为自己逝去的理想,奋斗的力量叹息。再见罗斯玛丽,她也不再是对他花痴的少女,而是有多段情感经历的“过来人”了。有一段医生的内心独白对人性描摹挺好的,他讲了迪克一直为尼克尔自我克制,当感情日益破碎,他才想到,曾经有那么多女人爱慕自己,有些怅然若失。另一面,尼克尔也爱上了别人。尼克尔的内心活动也很精彩,她的出轨更像是要脱离迪克掌控的自我宣言。一切无关道德评判,只有真实的角色感受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盖茨比从人生巅峰到人生失控是像过山车般快速的,猛烈的,戏剧化的。而迪克.戴弗从充满理想抱负的阳光少年到失意颓败的落魄大叔却是缓慢的,轻柔的,生活化的。比起前者带给读者的冲击,后者是更为绵密的忧伤和失落。
菲茨杰拉德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型小说家,他对于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于情感的敏锐感触,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小说的精巧的结构与诗意的语言,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质,在文坛是独一份的。
难怪那么多人那么爱他。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六篇
这本书我起了三遍头,直到最近这一次才终于看完。永远不会对菲茨杰拉德失望,他的书只要耐心熬过开头,接下来的每一段描写都能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这时候情节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
菲茨杰拉德选择以罗丝玛丽的视角起头,带着我们用第三视角去观察迪克:风趣,迷人,学识渊博。戴弗夫妇,小交际圈子里的顶层人物,而迪克是这个小世界的视觉中心,为所有人带来能量的太阳:他帮助所有人进入一个更迷人的世界里,他把他的眼睛借给他们,把他的风趣借给他们,这群无趣的人、找不到自我的人。他帮他们找到自我。这时候迪克是正确,是标杆,是迷人的范本,是无可挑剔的美国男人代表。然后——?罗丝玛丽迷上了他,她十八岁,她不爱他。迪克会怎么选择?他会不会偏离他的正确?很显然他拥有远远超出普通美国男人的自持。但他还是瞒着尼科尔和罗丝玛丽发生了一些关系。这时候叙事视角开始渐渐地从罗丝玛丽转移到迪克,转移到他的矛盾上。青春的罗丝玛丽,美而病态的尼科尔。看到这里我开始有点不耐烦,而这时候尼科尔对我们来说还是很神秘的。
然后或许是从第二章开始吧,迪克和尼科尔的故事从头开始叙述。尼科尔,漂亮的小女孩,她的一部分自我被埋葬了,不知道是否能正常而完整地度过这一生。直到迪克来到了她的身边。接下来发生的情节让人感到多么绝望,迪克原本是没有与她结合的打算的,但所有人在设法使他跳进这个坑里——像一种献祭。这时候我想起了受到同样蒙骗的羊脂球,虽然前者是有一点受到诱惑的成分在里面的,但他所受到的诱惑不依然是一种阴谋吗,尼科尔多么狡猾!她知道她病了,她想痊愈,她多么精明地为自己谋划!她引诱他,使他成为他的祭品,从他身上吸取生命和力量,最后她好了,而他却干瘪了。她试图用金钱牢牢圈住他,用金钱使他堕落、屈服,这样他就永远是她的了。迪克却保持节俭的习惯。
看到这里,我开始想,迪克到底从尼科尔身上得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任她索取?但后来,我可能慢慢懂了。或许迪克生来就是奉献者而不是索求者,给予别人力量让他更热爱自己的存在,他习惯做太阳,做标杆,但他忘记自己并不是宗教式的源源不断的光芒般的存在,他会疲倦、会恼怒、会狼狈不堪。尼科尔就这样牢牢地吸附在他身上,当她得到的力量终于足够唤醒她另一部分沉睡的自我时,当迪克光芒不再让她感到无地自容和厌恶时,她像扔掉一块瘪掉的氧气袋一样把迪克扔掉了。珊尔达式的女郎,多无情。
整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种深深的无力、疲惫,是清新的景色中弥漫着的忧郁的烟雾,是迪克的沉思,还有很深、很深、很深的悲伤。在所有的句子里我都看到了悲伤,乃至于我经常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本书为什么这么悲伤?不是叫夜色温柔吗?在临睡前看这本书,书页的哗哗声会使人联想起夜晚大海的悲鸣,苍白的浪花冲击孤独坚硬的礁石,还有岸边沉思着的迪克。悠扬的萨克斯在孤寂的灯光下演奏,人群散去,只有夜色依旧温柔。
自己的一点感受,欢迎讨论交流。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七篇
隔了十来年再看夜色温柔,一再忍不住要哭出来。
难以避免得要想到菲茨杰拉德跟泽尔达的故事,难以抑制自己被那种几乎是贯穿全书的伤感给冲击到,太让人唏嘘了。
夜色温柔......但这里没有光。
爱上自己的病人或许显得过于没有职业道德了的,但是迪克就那么一头扎了进去,尼科尔也是义无反顾得一心想嫁给他。其实一直到最后,我都觉得他俩是相爱的,只是真的太累了。菲茨杰拉德也跟迪克一样,爱上了与之地位悬殊的泽尔达,当触不可及的女神成为了妻子之后,困扰也随之而来。
其实我觉得尼科尔一直在好转,从未痊愈,精神类疾病即使是现在也棘手得很,更何况那时。她美丽,脆弱,敏感而又固执。而沃伦家族只是觉得给尼科尔买了个丈夫,买了个监护人,管理她的情绪,她的健康而已。
迪克一方面是很有思想很有能力的年轻人,热爱工作,也深切爱着尼科尔,但他们却越走越远。爱在慢慢消磨,当第三者挑衅说他俩只剩下亲情之时,也只能弱弱回击。一方面,囊中羞涩而又有些虚荣的他,也爱着沃伦家族的富有。
比起之后长期的痛苦煎熬,他俩在一起的美好而又短暂的蜜月期更加显得梦幻起来,富有责任感且觉得依旧深爱尼科尔的迪克,更加愁苦无法自排,转而求助于酒精以获得短暂的麻木逃避。
当他遇到罗斯玛丽,注定是会爱上这个可爱的过于天真的女孩儿的。在一段无助又无法脱身的婚姻中,让人觉得哪怕些微有些令人心酸的出轨都更加增添了深深的无助感。
“这是我的秘密——我甚至不能和任何人谈起你,
因为我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你有多出色。”
这场情事,总让我想起来菲茨杰拉德最后一次的出轨,那时候他跟泽尔达已经各自分开居住,他跟一位女记者相爱同居,甚至想到了结婚,可是那时候,他还有对泽尔达的责任而没有走开。直到死于他俩共同居住的小公寓里。我记得在《天才的编辑》里稍微提到了一下这件事,描述得也是令人落泪,女记者在他死后,多次找铂金斯请他帮忙出版菲茨杰拉德生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无法去他的葬礼,只能默默悲痛。这是少数的,恨不起来的婚外情。
代入到书里,每次他跟罗斯玛丽见面而不可及,就更显得伤感而又绝望。
“我并不要求你一直如此爱我,但是我希望你能记得此刻。
心里的某处始终有一个今晚的我。”
我相信,迪克跟菲茨杰拉德一样,一直爱着尼科尔,哪怕在十多年的岁月里,他们相互折磨,互相消耗,他们依旧是彼此最重要的人,只不过,这场恋情实在是太累了,实在是太消耗彼此了。以至于有时候我会想,最后他俩的合葬,是他俩想要的吗。
他最希望自己勇敢善良,但是他也希望,甚至更希望自己被爱。
过去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谁都想被爱,谁都有爱人以及被爱的权力。爱过迪克的两位女子都离开了,最后,迪克什么也没有。我不知道菲茨杰拉德最后写的这个结局是不是他自己潜意识里想要的。也许,他也曾想过,离开泽尔达,重新找回自己。
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八篇
译者不错,文字细腻工整,整本书的质感很舒服。
这本书以我当下的阅历还很难完全读懂,最粗浅的理解:代入F. Scott Fitzgerald的真实经历去看那些矛盾的元素:医者与病人,阶层,金钱,夜色沉沦和白日清醒......
故事最终围绕戴弗夫妇二人,把罗斯玛丽排除在外。从某种程度上,罗斯玛丽是一个注定的事故,没有她,这座二人组成的孤岛迟早也会分崩离析。
是病人感染了医生,还是医生自己变成病人,说不清;二人如同一个孤岛,迪克消化尼科尔的病情和财富,养护出正常的姿态,尼科尔汲取迪克的养分,倚靠对方的臂弯抵御精神上无常的风暴。一开始这种循环能够正常进行,但这岛上的二元生态因单调而脆弱,互相侵蚀,直到不堪一击。困住二人的是物欲的蛊惑,责任和情感界限的模糊,对外的体面,对内的溃疡。
迪克是典型的奉献型人格,他完美得体的言行举止,某种程度上源于对他人情绪的体察入微和精准回应,这是教养、职业习惯以及被爱的需求所致。但一味的输出使他感到被透支,渴望得到滋养;尼科尔习惯了索取,依赖,直到她开始觉察迪克的脆弱,逐渐心生轻蔑,并在这份蔑视上重建自信——迪克的倒下对于他们二人都意味着解脱。
尼科尔是女儿、病人、妻子和雇主,迪克则是父亲、医生、丈夫和雇员,角色的乱序蕴藏秩序的冲突。婚姻天平两端摆着责任和欲望,克制和放纵,理性和冲动。起初两端势均力敌,却随着岁月累积,天平倾斜,直到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罗斯玛丽的出现是打破支点的一个作用力,也仅仅是加速了这注定的失衡。尼科尔失控,怨怼,而迪克逃避,失望,沉沦,他的失控成全了他在她心中地位的崩塌,也成全了彼此的放手。他们爱过、毁过,也都是幸存者。无人全身而退,而生活将继续。
迪克的沉沦,并不是突然的自由落体,而是一场有预料的缓慢滑行,初速度使这航线依然向前,但离心力将它拽离轨迹,他眼睁睁看着下滑的趋势,却无动于衷。正如F. Scott Fitzgerald强调的,这一切是“有计划的”,是迪克下定决心的一种消极抵抗。他不断试探,观察他人的反应,同时也洞察自己失控的边缘,不断打破自己:先是言语刻薄,再到沉溺酒精,耽于速食性关系......过去悉心经营一切:婚姻、医学研究......逐渐失去意义。他感到悲哀,又觉得好笑;嘲弄他人,也作践自己。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逐渐失控的,却又清醒的沉沦。曾经宴会的主人刻意沦为不讨喜的丑角,其实他仍是那个有能力控场的医生,只是换了种方式,通过打破自己过往的角色,自娱自乐。过去他取悦的观众是尼科尔,他的友人,客人......如今需要慰藉的人只有自己,他在孤独的心殿里,放声大笑,看,清醒的人最荒唐。
我不喜欢用堕落这个词形容迪克,他的改变,是他自己的主张,也是他所经历的巨大空虚的产物。他对罗斯玛丽的那番关于电影和演员的见解多少影射了自我:
在尼斯湾的马金号那晚,迪克再次对他人出言不逊。尼克斯在船头找到了迪克,那是二人最接近心意的一次。那段对话很美,有种像绷紧的琴弦即将走到了终章,开始流淌出平和的松弛。
个人认为这里是对《夜色温柔》书名意象的最好回应,他们的感情诞生于夜色,却也终结于夜幕之下,相顾无言,仅剩空、空、空。
这本书融入了F. Scott Fitzgerald强烈的个人情感,他温和流畅的叙述,精准优美的修辞,是对他逝去的爱,无可挽回的岁月最精准的刻画。
另外有一点,其实本书融入了三个人称的视角,先是罗斯玛丽,后是迪克,再是尼科尔。虽然迪克的沉沦是本书主线,但这本书并没有试图为迪克(某种程度上的F. Scott Fitzgerald)辩白,能清楚听见尼科尔,一个具有独立灵魂的女性在发声。作为一本自传色彩浓厚的小说,试图让其他角色分担叙述重任,实属可贵,也从侧面反映出泽达尔在菲心中地位之重。这和村上《挪威的森林》给人的观感不太相同,总觉得两个女主像只是主角人生戏剧的配角,是过客。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九篇
第二本菲茨杰拉德的书。这本书让我彻底理解村上春树为什么会如此喜欢杰拉德。 村上春树说:“有时他的作品需要用耳朵来聆听,需要出声地朗读……首先有流动的节奏,然后紧密相连的词语自然地喷涌而出。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菲茨杰拉德作品的美妙之处。” 这正是我读这本书的感受,这种感觉比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时要深得多。在这里要说,翻译也翻得非常好,流畅优美的文字,不管是描写景色的句子,还是描写人物状态的句子,都特别美。了不起的《夜色温柔》。 这本书附录里有菲茨杰拉德生平的介绍,我建议读正文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他的一生。
我们可以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诞生:
1915年,19岁的杰拉德对吉内瓦-金一见钟情。但那时他只是穷学生的他却被对方父亲告知:“穷小子休想娶富家千金。”。最终,吉内瓦成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布坎南的原型。
我们可以看到《夜色温柔》的诞生:
1919年4月,穷困的杰拉德多次到蒙哥马利向泽尔达求婚,泽尔达提出的条件是他能够挣到足够的钱保证自己继续养尊处优的生活。6月,泽尔达失去耐心解除婚约。
1920年1月,泽尔达恢复婚约。3月26日,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出版,年轻的菲茨杰拉德一夜成名。3月30日,发电报给泽尔达,“书卖得好,速来纽约”。随后二人成婚。
1924年,菲茨杰拉德夫妇出游欧洲,在里维埃拉,泽尔达爱上法国海军飞行员尤多亚德-约桑。愤怒的菲茨杰拉德提出与约桑决斗,但是约桑退缩了。而菲茨杰拉德夫妇因为这场风波,婚姻关系开始产生裂痕。
1927年,杰拉德第一次去好莱坞,结识女明星洛伊斯-莫兰,即《夜色温柔》中罗斯玛丽-霍伊特的原型。泽尔达因此萌生醋意。
1930年起,泽尔达经历了几次情绪崩溃,曾被送进巴黎郊外的精神病医院,《夜色温柔》的创作也因此几度中止。同时,杰拉德开始写作《崩溃》系列文章,剖析自己的精神崩溃和创作力枯竭的状况及原因。
1940年,44岁的杰拉德因心脏病在情人希拉-格雷厄姆的公寓里去世。1948年泽尔达在高地医院死于火灾,与丈夫合葬。
他的妻子泽尔达评论这本书时说:“这本书相当宏大。诗意的散文语言具有力量,使得振奋的情感一直延续,而角色面对着比他们所诠释的人生更为强大的力量,只得屈从,这都非常感人。目睹一个人原本对其个人意志深信不疑,而最终屈服于无常世事的安排,让人潸然泪下……那些面对自己显得无助的人……”
说得非常到位。如果我们带着对作者本人的理解去阅读,相信也会有一样的感受,一定会对这个故事的悲剧色彩多一分感同身受。
在这本书的创作以罗斯玛丽的故事展开,我一度觉得她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结果并不是。所以读到后半段我在想为什么不从主人公戴弗的视角展开这个故事。
看附录的创作过程,菲茨杰拉德在1938年透露希望将《夜色温柔》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重新组合,以迪克-戴弗发展事业开始,并表示这是自己更喜欢的结构。但最终没能亲自改写。我的一大遗憾。
但是呢,大多数研究菲茨杰拉德的人都表示,目前的版本就是最好的版本。见仁见智吧!把大家的看法都贴一下,读者可以看看自己倾向哪一种。
故事从罗斯玛丽的视角展开,我们看到了戴弗夫妇与他们的朋友的生活,一群有钱的、懂得如何休闲娱乐的上层社会人士。相比之下,初入娱乐圈的罗斯玛丽显得无比稚嫩、天真。她不可救药地被奢靡风月吸引着。
而戴弗眼中的罗斯玛丽是这样的:“我很久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真正焕发青春的女孩儿了。”我觉得的,这也是之后他爱上的这个女孩的理由吧。太久没有感受到纯粹的青春了。
菲茨杰拉德很巧妙,并没有让罗斯玛丽一直青春下去。在与制片人的见面中、在片场的来来去去之间,罗斯玛丽逐渐也成为戴弗他们当中的一员。我们看到,一个纯真的青春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改变的。
最初的罗斯玛丽,“她还不知道光彩存在于内心。”
戴弗自己的生活也曾经历着这样的变化。在读到最后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青年才俊,却因为各类事情的牵绊和影响,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成为宴会上竭力照料所有人的“主人”。
“他以细腻的关心和礼貌很快赢得每个人的好感,而这种关心和礼貌不留痕迹,只有根据影响才能做出判断。接着为了不让人际关系中的第一朵花枯萎,他毫无顾虑地打开通往自己精彩世界的大门。只要他们完全接受,他们的快乐就是他的头等大事,但是在这种包容万象中闪现第一丝疑虑时,他就在他们眼前消失了,他的言谈举止也不会留下什么值得一提的记忆。”
这是戴弗长久以来的生活。他一直在为别人服务,对他人充满热情,对一切都那么无私,却一点点地关上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戴弗与尼科尔的婚姻,未能摆脱女方贵族家庭的干涉、未能摆脱尼科尔家的金钱、未能摆脱双方精神与情绪上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加上爱与责任,将原本才华横溢的戴弗扯入了婚姻的坟墓。
“尼科尔想要占据他,希望他永远待在原地,自然地怂恿他懒散懈怠,以各种方式用源源不断的物品和金钱淹没他。”
在这些文字当中,能看出当时菲茨杰拉德本身的一些心理状态吧。他也曾尝试过放手不管,但都失败了。时间久了,一个人就这么磨得没有了棱角。多年的夫妻生活,将二人牵绊在一起,戴弗本人渐渐地被吞噬。个人主义不再存在,剩下的只是合为一体的“夫妻”。
在目睹朋友阿贝的死亡以后,戴弗蓦然回首,回顾自己十年前的青春,一股悔意涌上心头——他是如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与人生,成全了周遭的一切。这种感觉,我想是无比酸楚却又丝毫无力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戴弗夫妇的爱逐渐褪色、昔日好友纷纷开始说三道四、诊所合伙人急于摆脱戴弗、女方家庭的奚落变本加厉......戴弗真正的被夜色所吞噬。
他的尼科尔,他曾不离不弃的尼科尔,“她开始憎恨他那谈笑诙谐、举止有礼的世界,忘记了多年来那是唯一对她敞开的世界。”多么悲凉!
一切仿佛宛如昨日,上层社会的人们继续载歌载舞,所有人都在温柔的夜色中继续生活,戴弗的内心却再也无法升起波澜。
文章最后,菲茨杰拉德这样写道:“他最希望自己勇敢善良,但是他也希望,甚至更希望自己被爱。过去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他明白这一点。”结合他自己的经历,何尝不是说自己呢?
感觉我还会看第二遍这本书。后半段写尼科尔心态转变与戴弗内心的内容,还值得细细品味!今天就先不写啦~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十篇
众所周知,菲茨杰拉德的语言极具个人特点,有着勾魂摄魄的魅力。
村上春树曾评价说“菲茨杰拉德的文章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律,会让人联想起优秀的音乐作品。他用这种节奏驾驭着文字,就像童话故事里魔法豆的枝蔓向天空伸展一般展开他的叙述。流利的语言接连诞生,不断成长,为寻求空间流畅地在空中移动,真是一幅美丽的景色。在这种时候,逻辑和统一性偶尔也会被逼到某个角落。语言被吸入空中,多样而暧昧,存在着各种暗示、各种可能。……与音乐相比,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更加自然,更易于理解。有时他的作品需要用耳朵来聆听,需要出声地朗读。……首先有流动的节奏,然后紧密相连的词语自然地喷涌而出。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菲茨杰拉德作品的美妙之处。”
作为菲茨杰拉德的死忠书迷,我一共买了5版《夜色温柔》。分别是:
1. 读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周嘉宁译 2019.9
2. 上海译文出版社 汤新楣译 2018.10
3. 果麦·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杨蔚译2017.11
4. 浙江文艺 陈正发译 2016.3
5. 北京华夏墨香文化 (电子版,出版时间与译者信息不明)
现将其中比较喜欢的句子的对比摘录出来,大家可以对比着品读下(反正我真的超爱周嘉宁的版本~)
1.原文:I want it to die violently instead of fading out sentimentally
(读客 周嘉宁译)我宁可它激烈地死去,也不想看它伤感地衰微。
(译文 汤新楣译)是我要它一下子忽然就完了而不是伤感地渐渐结束。
(果麦 杨蔚译)我想干脆利落地终结它,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它一点点逝去。
(浙江文艺 陈正发译)我想要它猛然消失,而不是缓缓隐去,令人伤感。
(北京华夏 )我希望它一下子过去,而不是渐渐消失,让人伤感。
2.原文:Often a man can play the helpless child in front of a woman, but he can almost never bring it off when he feels most like a helpless child.
(读客 周嘉宁译)男人常常在女人面前扮演无助的小孩,然而当他真的感觉自己是无助的小孩时,却几乎不会这样做。
(译文 汤新楣译)一个男人常常可以在一个女人面前扮演可怜的小孩,可是一觉得自己真正像个可怜的小孩,那就几乎永远达不到目的。
(果麦 杨蔚译)通常男人都能在女人面前扮演无助的孩子,可当他真的感觉像个无助的孩子时,却几乎从来没能演成过。
(浙江文艺 陈正发译)常常,男人在女人面前会装扮成孤弱无助的小孩子,然而,当他觉得自己最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时,他却几乎再也不会表现成这样了。
(北京华夏墨香文化 )一个男人在一个女人面前可以装成个无可救药的孩子,不过,要是真觉得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孩子,他就不愿意假装。
3.原文:Trouble is when you’re sober you don’t want to see anybody, and when you’re tight nobody wants to see you.
(读客 周嘉宁译)问题是当你清醒的时候不想见任何人,当你喝醉的时候没人想见你。
(译文 汤新楣译)难的是你清醒时不要见任何人,醉了的时候没人要见你。
(果麦 杨蔚译)麻烦在于,清醒的时候你谁都不想见,喝醉的时候谁都不想见你。
(浙江文艺 陈正发译)问题是,当你头脑清醒时,你不想见任何人,可是当你喝醉了的时候,又没有人想见你。
(北京华夏)问题是,你清醒的时候,谁也不想见,等你醉了,谁也不想见你。
4.原文:Itwas often easier to give a show than to watch one.
(读客 周嘉宁译)自己装模作样总比看别人表演容易些。
(译文 汤新楣译)往往跟人热络一番比冷眼看人热络一番还要容易。
(果麦 杨蔚译)这种戏,演总是比看要容易些的。
(浙江文艺 陈正发译)往往是卖弄炫耀比看别人卖弄炫耀要容易一些。
(北京华夏)作表演比看表演常常要容易些。
5.原文:Often people display a curious respect for a man drunk, rather like the respect of simple races for the insane. Respect rather than fear. There is something awe-inspiring in one who has lost all inhibitions, who will do anything.
(读客 周嘉宁译)人们往往对喝醉的人表现出奇特的尊重,就像是单纯的人对疯子怀有的尊重。是尊重而不是恐惧。毫无顾忌,为所欲为的人有着令人敬畏的东西。
(译文 汤新楣译)往往人们对一个喝醉酒的人有一种古怪的尊敬,就像头脑简单的种族尊敬疯子一样,是尊敬而不是怕。一个失去了种种顾忌、会做出任何事情的人,有股子令人敬畏的气概。
(果麦 杨蔚译)人们常常对喝醉的人抱有一种奇特的尊敬,一如原始部落对疯子的敬重。尊敬,更甚于恐惧。当然,过后我们会让他们为那些高高在上的难忘时刻支付代价的。
(浙江文艺 陈正发译)经常,人们对一个喝醉酒的人表现出一种奇怪的尊敬,很像是头脑简单的种族对疯子的敬而远之。尊敬,不是害怕。一个对什么都无所顾忌、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人也会令人有所敬畏。
(北京华夏)人们常常对醉汉表现出一种好奇的尊敬,有点儿像人们对疯子表现出的尊敬。人们的态度是尊敬而不是畏惧。那些完全失去自制能力、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人,有一种激发人们敬畏的东西。
6.There was no home left to her, save emptiness and pain.
(读客 周嘉宁译)除了空虚和痛苦,她无家可归。
(译文 汤新楣译)虽然她已经没有了家,只有空虚和痛苦。
(果麦 杨蔚译)尽管她已经无家可归,生命中只剩下无尽的空虚与痛苦。
(浙江文艺 陈正发译)即使没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间,除了空虚和痛苦
(北京华夏)然而她除了空虚和痛苦之外,连自己真正的家也没有。
夜色温柔读后感第十一篇
所有伟大的小说,最终都会指向一个方向:虚无。所有的人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梦碎,人亡。——菲茨杰拉德
这句话用来形容菲茨杰拉德本人及他的小说再合适不过了。他的一生饱受争议:到底是挥金如土、酗酒成性的职业写手,还是闪耀文坛的天才作家?究竟是将真实的生活写进了小说,还是将虚拟的情节活成了现实?在这一点上,就连他自己也常常迷惘,“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想自己是谁”。
他曾经是爵士时代最闪亮的明星,是舞台上最风度翩翩的绅士,但当生活的光环褪去,他才明白,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一切,终于又全部失去了。
2013年,小李子主演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上映,引发了一波菲茨杰拉德热。导演巴兹·鲁曼说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一语道破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全部!”这句评价很适合用来形容《了不起的盖茨比》,但更适合形容《夜色温柔》。
虽然很多人都是通过盖茨比认识菲茨杰拉德的,但是他本人多次强调:“《夜色温柔》是我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过《了不起的盖茨比》。”他在赠给朋友的《夜色温柔》献词中写道:“如果您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请务必读一读这本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tour de force(绝技),而这却是confession of faith(信仰告白)。”
《夜色温柔》的故事并不复杂,全书分为三卷,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第二卷、第一卷、第三卷。一个前途无量的医生,一个漂亮富有的病人,成了里维埃拉沙滩上最迷人的夫妇。他们在别墅举行彻夜狂欢的派对,在众人的簇拥下恩爱。当恩爱的假象被戳破,那些精心营造的完美开始崩溃瓦解。温柔的夜色下,他们心乱如麻……
1934年,《夜色温柔》出版,当时的文学评论界对这本书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讽刺菲茨杰拉德在走下坡路了。菲茨杰拉德本人非常难过,这部耗时9年,撰写了3个版本、18份草稿的长篇小说出版后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说:“我还是很关心《夜色温柔》,这本书并没有死去。它的吸引力、深度依然存在——我遇到一些人,他们在迪克·戴弗身上找到了自己。”
1960年代,评论界开始重新评估《夜色温柔》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这本书的魅力才慢慢被发掘。
菲茨杰拉德的超级迷弟村上春树坦言虽然《了不起的盖茨比》结构很精美,完美无缺,但是“对我个人最有吸引力的大概是《夜色温柔》”,“《夜色温柔》温柔得无以复加,蕴含着勾魂摄魄的东西。”
作家林奕含在Facebook上写道: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必定是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犹豫地说:“我心目中我看过的小说里面,最好的小说是《夜色温柔》。对我来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它太像一个剧本了,它太高潮迭起了。然后我心目中其实最好的小说应该要很怀旧,然后很伤感,然后要很多愁善感,然后《了不起的盖茨比》它的情节推动的感觉太快了,对我来说。然后《夜色温柔》把一个人的失败,一个人怎么失败,慢慢的这样子一层一层地剥。”
的确,《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结构上可能更工整精美,更像“绝技”。但是诚如村上春树所说,《夜色温柔》这样一部多少有些“漏洞”的小说也许不算完美,但是“大有让人联想起翻造改建的旧房子之处。出于种种现实缘由,这里做过整修,那里搞过扩建,有的地方太多,有的地方则太少,处处失去微妙的平衡。新的与老的部分在原材料上又常常互不匹配。门窗开合也每每可见欠佳之处。但实际走进里面一看,这座房子却出乎意料地温馨舒适。光线柔和,空气静瑟,家具什物似曾相识,座椅合体。甚至连楼梯嘎吱嘎吱的响起都听来顺耳。这个空间随时都温柔地接纳我们。”
几乎没有缺陷,工整完美,却没有什么开阔胸襟的小说,世上要多少有多少。这样的小说哪怕一时大受追捧,获赠显赫桂冠,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迟早被人遗忘,不知所终。但“《夜色温柔》则相反。它跨越多个时代,历经曲折浮沉,挺过无视与误解,最终真正价值为世人公认。这样的小说得来不易。”
我们并不缺少“完美”的小说,我们缺少的是胸襟开阔的、直击读者的小说。菲茨杰拉德一定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说《夜色温柔》是自己最好的小说,是自己真正的“信仰自白”。
相比于《了不起的盖茨比》“将读者完全掌控于手心”,《夜色温柔》“则将余地慷慨委让给读者”,让读者有空隙进入并全身心体会这部作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就像看一出迅速进入高潮又迅速跌入谷底的戏,但是在《夜色温柔》中却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渐渐堕落的迪克,看到38岁的菲茨杰拉德,也看到自己。
有人说迪克不值得同情,他是自己甘愿堕落的。也有人说菲茨杰拉德是不值得同情的,他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明白菲茨杰拉德,也没有明白自己。
菲茨杰拉德写完《夜色温柔》后开始创作《崩溃》,剖析自己的精神崩溃和创作力枯竭的状况及原因。海明威视这些文章为“胆怯和羞耻”,编辑珀金斯也对这些文章感到窘困。他们都不明白一个本来可以创作更伟大作品的作家为什么自爆自己创作力枯竭呢?这不是自毁前程吗?他们可能都不能明白他。但他比他们更懂人生。
在《崩溃》中,菲茨杰拉德说:所有的人生都是一个垮掉的过程,等觉察到自己已经崩溃,就不是单凭一次打击造成的,那是一种缓期执行。这是菲茨杰拉德以及他笔下所有小说的注解,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面对却不得不面对的人生。
我们可以说清楚盖茨比是怎么“由盛及衰”的,却怎么也说不清楚迪克的人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折的,他好像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走向深渊。我们并不是被那些戏剧性的突变打败,而是被那些可能甚至都看不见的东西慢慢吞噬,浑然不觉地走向毁灭。
可能我们身边也有一个迪克·戴弗,也有可能我们自己就是那个迪克·戴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