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诗词入门》读后感100字

《诗词入门》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5 17:30:10
《诗词入门》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6-15 17:30:10   小编:

《诗词入门》是一本适合初学者的入门读物。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书中配有大量例诗,让读者通过阅读和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诗词素养。这本书不仅对学习诗词的人有帮助,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诗词入门》读后感(一)

欲认真学作诗词,于是开始寻觅专书,得师友推荐后,阅读了徐晋如老师的《诗词入门》——据说是为零基础读者所写。读罢后果然收获颇多,也生发了很多感想。

此前我作诗填词,总因物事缘情,先成一句,然后才结合已掌握的篇章典故补写他句,凑成一首,再参对格律网站加以修改。所造成的毛病就是文气不能贯通,且过于依赖网络,颇不自然。觉得读了好些诗词,作成几首就是会作了,真是有些肤浅。有时候格律用韵不精,草草掩过,还借口变格潇洒。徐晋如老师在书中毫不客气,直接指出这种心理就是“偷懒”,是动机不纯的表现,应该从根本上改正。从这一警示开始,我便觉得书中教导都是切己的、金针度人的话。

首先要摆正态度,作诗作词是为己之学问,由内而生发,也不必以外界看法为标准。就像古人射箭一样,射而不中反求诸己。那么就应该摒弃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和显摆才学的创作。

其次是不能畏难。要拒绝/反对一个东西的前提是已经充分了解了它。如果未有了解就直接反对,大多数情况是为自己的畏难找借口。书中说世人学词往往从小令开始,而实际上长调开始才更能体会词这种别成一体的文学。长调作起来是不容易的,要入门就要有反复斟酌的耐心。

再者是循序渐进,重视积累。从《声律启蒙》这样的蒙学读物背起,辅之以经典名家名作的诵读,细读笺注,勤翻工具书,这都是在积累材料和锻炼语感。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加上一点点天才,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将前者强调出来,是要让诗词从神坛走入人间。

最后是将作诗词与人生结合,与世界结合。许久之前,曾听闻一说法云“待我成诗”,印象十分深刻。因为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待我的诗歌作成,二是说待我活成诗。诗人将诗歌与人生结合,沾染了诗意,自己的人生便也成为了诗歌,诗性也就涵养了人温柔敦厚的品性。而时岁不同,诗歌又会有无数多姿多彩的色调。于是任何时代都有才人出现,能够各领风骚。

在官样文章和敷衍套话盛行的时代,直接指出毛病的话是不可多得的。在本书中,可以看出徐晋如老师对各位想学诗词之人所寄予的热忱,耳提面命,倾囊授受。书中的表达并不晦涩,文章篇幅也不过长,但往往能一针见血。大概仔细读几遍,人人都可以懂。希望市面上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

《诗词入门》读后感(二)

中華書局《詩詞入門》去年暑假即已讀畢,最深的感慨便是作者的確用心良苦,極力想教會小白作詩填詞。從去年至今,凡是有朋友要我推薦詩詞入門的書目,我必力薦此書。 記得讀初中時,因九年級所學李清照小詞數首,而對詩詞創作產生了興趣。彼時不涉網絡,不知康侯先生之人之作,只隨處淘來《詩詞寫作入門》小書一部(不是王力先生的《詩詞入門》,實在想不起來作者是哪位了)。讀過後初識詩詞聲律,而不知其他,而後所作詩詞,亦不過句讀平仄用韻都對;今之視昔,知其去「詩詞」遠矣。 大學考入中文系,陰差陽錯之間,知道了康侯先生,並購得二手《大學詩詞寫作教程》一部,細心研讀,始知詩詞之要義何在,於是得循正途。我極敬重的一位先生曾對我說到:「徐晉如性格雖怪,但學問絕高,你就算考不上他的研究生也要多學他的學問。」於是著意於康侯先生其他著作,如《長相思》《國文課》《紅桑照海詞》者,捧讀幾過仍不能盡興。 去年先生新著《詩詞入門》出版,我於備考期間抽空讀完,雖然花費了不少精力,但確實值得。 《詩詞入門》一書,先講「為何要作詩詞」,開宗明義,構建詩詞學習與寫作的正確導向;進而力駁「好詩已被唐人作盡」之謬論;再講平仄粘對及用韻,梳理基本規則;而後循序漸進,強調「從讀到寫,邊讀邊寫」;自五律入手,從屬對到成詩,再講煉字、煉句、用典等技法;其後講七律、七絕、古體,更有引人入勝之處。康侯先生師承嶺南陳沚齋先生,為分春館再傳弟子。《入門》一書講詞之部,可視為對朱庸齋先生《分春館詞話》的梳理,在保留核心內容的情況下,使之更為系統嚴整,讀這一部分建議與《詞話》原典合讀(本人早先讀過原典,後來讀這一部分極為順暢)。 最令人感動的一點,是貫穿於康侯先生全部著作之中的忠悃纏綿、信而好古之心。無論是《國文課》《長相思》等用情用心之作,還是《教程》《入門》等金針度人之著,盡皆傾注了無限溫情。康侯先生曾有宏願「要讓至少一億中國人學會作詩詞」,正如《入門》一書所強調(實際也是康侯先生一以貫之的思想)「學好詩詞不需要特殊的天賦」,法門即是追求「古雅」,讀詩與作詩同步,更常援引《文心雕龍·知音》「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強調創作之於鑒賞的重要作用,此書目標受眾就是一切想學好詩詞而不得要領的普通人,因此節奏適宜,深入淺出,並開列了不少參考書目,免去了讀者許多麻煩。 昔年初讀靜安詞,最愛其「從今不復夢承恩。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而後讀蕙風詞,復知其詞話中曾道「《玉楳後詞》〈玲瓏四犯〉……桃花泣柳,柳固默然,而桃花不悔也。斯恉可以語大:所謂盡其在我而已,千古忠臣孝子何嘗求諒於君父哉?」——修己慎獨,襟懷獨抱,康侯先生如前者;忠愛纏綿,毅然入世,康侯先生如後者。讀其書,不止是在學真知識,更是在學做人。敬其為人,愛其學問,更追慕其抱香枝頭的文化遺民之心。若您常聽坊間傳言,懼其威嚴,厭其孤僻,不妨先來讀一讀這部《詩詞入門》,所謂「讀其書,想見其為人」,相信您會發現一個可愛、溫厚、善良但堅韌、執著的徐晉如。

《诗词入门》读后感(三)

中国的古诗词历史悠久,拥有几千年的璀璨文明。然而,在历经几千年璀璨文明的创作之后,我们对于古诗词似乎变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个人都能念几句李白、杜甫的诗句,而不熟悉的则是不知道诗词之美该如何更好的去鉴赏、去创作。而作者徐晋如所著的《诗词入门》一书,就很好地将这个留白补足。

《诗词入门》是一本讲解传统诗词写作的大众普及读物,也是徐晋如继《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之后,针对零基础的诗词爱好者撰写的此书。在书中,他从诗词的格律、押韵、平仄、数对、年对、炼句、排布意象、虚实相生、时空对照、借题发挥等方面详实的讲解了学写诗词的诸多要领,让诗词初学者可以很快的入门。用这本书的内容简介来说的话,诗词写作是九阳神功,而诗词欣赏则是九阴真经。就让我们跟随徐晋如的讲解来好好的学习诗词知识。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留于现代的文明传承,也是我们与古人生活更直观交流的一种体现,有时候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蹦出一些古诗句。比如,今天心情特别好,那么就会用李太白的那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形容那一刻的欢愉。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古诗词视频也是大家非常普遍去搜索的项目之一。我记得他们做过一个数据统计,中国古诗词的视频搜索量当时排在年度第二位,也就是说,我们仍旧对古诗词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前段时间,在这个短视频平台上还看到了这样的文案接龙——上句是:我偷了李白的酒;然后,我在下面对了一句:金樽对月泪先流。说实话,可能对的平仄押韵并不那么合规,但是谁又能阻挡得了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古诗词魅力呢!

然而,要系统的学习古诗词,必须在入门的时候能够得到很好的启蒙,就像我们经常看的古代小说一样,有很多孩子会在三岁、四岁的时候启蒙、开蒙,让他们对于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你有兴趣去学习古诗词,那么《诗词入门》则是一本很好的普及读本。相对于时下肤浅从俗的讲述诗词做法的书籍,《诗词入门》更实用,更易学,也更好读。我们为什么要学写诗词呢?其实读诗、写诗,学诗,便是与往圣先贤交朋友,更是在倾听那些美好灵魂的吟唱,也是对过往岁月的一种珍藏。

小时候读古诗词往往是死记硬背,但是成年以后,再遇到一些生活的琐碎,职场的挫折,以及我们看到一些美好事物时,心中总会涌现出一两句古诗词的魅力。比方说,看到美景,我们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专属于中国人的语言魅力,也是专属于中国人的人文情怀。所以,古诗词的魅力是任何文化创新无法取代的。她就像是行进在现代社会中的一款汉服、一款唐装、一款旗袍、一杯酒、一杯茶,象征着那个时代所留给我们的文化给养以及文化传承。

最后,就以李白的诗句作为结尾吧!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诗词入门》读后感(四)

读《诗词入门》

刘波

近得晋如兄新著《诗词入门》,以高才炜烨而著此入门之书,以诗人之情怀,展示教师循循善诱之心性。从学诗者最关切、最困惑、最难解之点入手,以问题为章节,征引精审、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自是兄多年耕耘讲台,积累沉淀之结晶,不但对于初学者可得一入门阶梯,亦能使研究、创作者永怀初心之真、永蒙诗教之正。

书写得清新晓畅,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阅读快意,很受启发,兹就读书随感,拉杂写下,与同道共勉:

“写出好诗词不需要特别的天赋”,看题目,似乎是调侃,其旨却是深浸此道者对于如何写作诗词的真知。常常看到喜欢写诗者凑出来的句子,感情不可谓不真、意思不可谓不明,惜乎少了诗词韵味。其语言不是“诗的语言”。须知,中国诗经过数千年积累,已然形成一个自足、完备的王国,同样的情感和意思,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写过,为什么有的流传,有的就湮没?“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代表了文脉的传承和个人的修养,这也是作者这一章节的旨意,其论“入古和修养”可以补充诗才之不足。尽管古人有所谓“骨里无诗莫浪吟”的说法,但晋如兄递过来一个阶梯,通过积淀和方法,一样可以通达诗境。

“学诗先学属对”也是有得之言。中国文字一字一形、一字多音、多义甚至词性自由转换,都给对联这样的文字形式提供创作的很大空间,虽然仅仅是两句,甚至字数可以少到两言、三言,但仍旧可以包罗万有。古代世家,以诗钟、对联训练子弟,其检验学养、扩充胸次、引导思维、提升心性,功莫大焉。一句话这样说、那样说,效果差距巨大。曾有前辈包于轨概括联语三要:一骈文面貌,二诗词韵味,三散文风骨。总凡音韵、对仗等等很多人津津乐道者,不过是第一个层次——骈文面貌而已。晋如兄固联语高手,非徒知晓历代联语高下,更能于作联之微妙法门多所会心,其所论列,自然切中肯綮。

“摹写”也是有效的学诗途径。其实,许多人最初的写作,大体源自模仿。这乃是下意识的一种态度。晋如兄尤妙在能从更为高远的视角,列举历代名士对古诗之仿作,评其甲乙,不但给人仿古门径,亦能使有一定基础和积累者,悟入更高境界。

至“虚实相生”,则近道矣。为诗法,未尝不可作画法、书法视。画家如果不明白虚实相生的道理,如果想画出太多东西,画面一定拥塞滞胀,殊少空灵之气。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实相生,乃是一切成功艺术的重要法门。晋如兄以古典诗词为对象,以景物为虚,而以情意为实,细加剖析,令人真切感受“比兴”之旨,言在此而意在彼,言筌真虚语耳。

谈到诗词“意象”的安排,先释“意”和“象”。无意之象,触目皆是,径以为诗料,其可乎?有了意,就有了灵魂。而有了灵魂的象,如何能摆布妥当,表达情意,则是另一番功夫。兄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指出其中意象摆布内在的关联,此盖因作者气盛才茂,故能浑然迹化,初学者于其笔断意连之妙用不甚了了,而经晋如兄发掘,则神气粲然、历历在目。

匆匆读过,收获颇丰,晋如兄于此道既能深入,自能有此高明之出。相信一册在手,读之会心,即可窥知门径,倘能知行合一,于诗词之评赏写作,亦可登堂入室矣。(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21年6月30日第十五版)

《诗词入门》读后感(五)

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可以发现:其实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中国的诗词。身边很多人都会时不时地“吟唱”一两句诗词,有时从网上、书籍处看到熟悉的诗词句子,总是会忍不住驻足诵读。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震撼人心的例子——农民工朱彦军的故事。《2023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落下帷幕,来自甘肃平凉的农民工朱彦军比赛中,凭借出色的表现,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亚军,这让无数人认识了这位烟火里谋生、诗词中谋爱的工人。

那么,为什么要学写诗词?

如果这个问题直接放在你面前,你会如何回答?喜欢?爱好?随便学学?还是没有学,因为不喜欢。

我想,答案肯定是千人千面。即使同一个答案,也有不同的理由。

《诗词入门》说:“学诗词对心灵最有益。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诗词就是情感的体操。”

诗词的故乡是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没有学过文学史的唐宋人,会写诗填词;明人、清人仍然会写诗填词。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学了文学史的当下人,为什么却不会写诗填词了呢?如果你好奇,可以看看徐晋如的《诗词入门》,我想你会很有兴趣的。

言归正传,我想谈谈我对诗词的感觉变化。

读书时,学习诗词,只为成绩,只为能够考个高的分数。后来,随着年龄的渐长,发现诗词读来朗朗上口,内心也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充实之感。直到初一时(这时,还没有六七八九年级,上完小学五年级,就可以升入初一,然后是初二初三),学习文言文,发现,文言文是这么的有趣,通假字多的不行、难记的不行,但,学习起来却是成就满满,内心满足的不行,于是,不自主的就会花费很多时间学习不让背诵的、课后的诗词佳句。

其实,初中时,还不知道自己喜欢诗词,只是顺从本心的去学习。 高中时,在学到《滕王阁序》时,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我们的古诗词。

《滕王阁序》,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骈文,也是选背的文言文。但是,从“接触”《滕王阁序》的那一刹那,内心就充斥着莫名的喜欢,别的同学是按照要求选背,我则是默默地全部背诵,直到现在还记得,尤其是最后的那首《滕王阁诗》更是熟记于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直到现在,每逢遇到书店,总会不自觉的会在诗词那一处多停留片刻,也正因为这片刻时光,让我的内心穿越时空般的来到了格外的净土。

《诗词入门》读后感(六)

走进诗词之门的钥匙——读《诗词入门》(原载《教师报》2021年8月11日刊)袁佳佳

怀着虔诚欣喜和惴惴不安的心情,我读完了《诗词入门》这本书。因为这是一部指导诗词初学者作诗门径的“金科玉律”,故而虔诚;因为对于我这样的诗词爱好者而言,能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诗词之美的妙处,故而欣喜;至于惴惴不安,则是因为书中多处棒喝之言,如“性情和智识上的双重懒汉”,如让徐老师五内如焚的“灾梨祸枣之作”,这些话常常使我惭愧而冷汗津津,以至于徐老师嘱我作此书评,而迟迟不敢下笔,恐贻笑于大方之家。

但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徐老师为了欲学诗词的芸芸众生,找不到合适的门径而心急如焚的心情,感动于徐老师的殚精竭虑之下,真切地希望能将真正的诗词之美传承延递下去的拳拳之心。所以,我仅就个人之见,来谈谈看完《诗词入门》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或者意义所在,是提供了一种学习诗词创作的门径与方法,这种方法是具体的、可以参照遵循的。和之前大学课堂上听完诗词格律课后的一头雾水不同,看这部书的过程,是真的在具体一步步学习如何操作,是技术层面的干货。当然并不是说这部书没有理论,它的理论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而对于初学者而言,相较于枯燥罗列的理论形式,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比如这本书里讲到作诗,先从属对的训练讲起。讲到格律时,平仄规律直接用排兵布阵的方式展现出来,而用韵的情况,则直接告诉你参考什么韵书什么韵部。这还不够,还要告诉你需要读《声律启蒙》,训练语感,准备自己的语料库。还要告诉你要读喻守真先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等等,一步步地指导你怎么来学写诗词,需要看哪些工具书,需要怎么训练。这就好比一位启蒙老师,在手把手地教着学生写字,如此训练,怎么会学不好呢?

除去这些技术层面的干货之外,徐老师总是在不经意之间,讲到许多诗词欣赏的方法。会作诗,自然会欣赏诗,而欣赏得了诗词的妙处,自己下笔往往也会有所参照,这两者是相通的。当我看到徐老师的那个问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到底好在哪里后,心下也在思索到底怎么个好法儿,直到看到徐老师给的答案,不禁为之震撼:时间的无穷和空间的无垠。好的诗句,往往是能将时空运用得恰到好处,而蕴含时空意象的好诗,往往能给人一种区别于一般诗词的高下立判、云泥之别的感觉。

还有在讲到七绝时,徐老师引用了邵祖平先生的“起承垫结”的说法,而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起承转合”。我感觉这个“垫”和“结”字用得很妙啊,耳目一新,还非常有道理。之前总觉得第三句要转,可是现在觉得,第三句的“垫”的作用更大,主要还是为了引出结句。而第四句之所以叫“结”,还是因为这句是整首诗的一个完结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整合的意义。很多诗,有佳句无完篇,往往就是垫句不对,结句不好。这个太重要了。

读这本书的第三个感受,就是折服并感动于徐老师“诗人”身份的人格。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诗人一词,不是在形容一种职业,而是在形容一种人格。”深表赞同。徐老师就是一位这样的诗人。除去令人叹服的才情之外,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得到徐老师对古诗词创作(并不限于古诗词,还有其他一切的传统经典文化)的一种无限深情与热爱,而他正是在毫无保留地把这种热爱与经他讲解消化后的优秀基因,在孜孜不倦地传承给更多的人。“为往圣继绝学”,说的就是徐老师这样的人吧。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学诗词首先会让你成为一个真诚不妄的人。一个人如果乏诚欠真,对自己、对世界都苟且了事,写不出好的诗词作品。历史上的诗词大家,无不秉其忠厚之心,才能成就其文学的不朽。学诗词的过程,就是操练情感的过程,让人去其鄙吝,成其忠厚。诗词都要求雅求美,不主张偏激暴戾,学诗词的人也就必然趋向于温柔敦厚的性情。”

诚哉斯言!学习诗词的过程,也是完善人格的过程。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经典诗词之美的优秀文化之中,又是何其有幸,有徐老师这样的人在传道受业解惑,在孜孜不倦地把这份美好传承下去。所以,还多说什么呢?拿起这本书,认真地品读吧!拿起手中的笔,开始勤奋练习吧!

《诗词入门》读后感(七)

诗词入门

1. 学写诗填词途径:由清诗清词入手为佳

2. 五字真言:熏模学练默

* 熏-多读多背;

* 模-摹写,步韵和韵拟做;

* 学-功夫在诗外。锻炼思想深度和广度来提升美的感知力,组织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 练-勤加练习;

* 默-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审美倾向与风格

3. 近体诗格律核心:

1. 仄仄平平仄:拗救-出句仄仄平仄仄或仄仄仄仄仄,对句必须拗救为平平平仄平或仄平平仄平

2. 平平仄仄平:孤平-当句救仄平平仄平

3. 平平平仄仄:等价-平平仄平仄

4. 仄仄仄平平:三平尾须避免

4. 属对:

* 言对与事对

* 言对-意思字面相对/事对-用典使事相对

* 实字与虚字

* 实字-名词数词量词

* 虚字-动词形容词副词

* 活虚字-动词

* 死虚字-形容词副词

* 三要诀

1. 古人名家对句中选一句,自己来对另一句,然后比较分析总结

2. “对”不是找反义词,也不是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而是考虑上下联意象之间呼应与对比的张力

3. 相比言对,事对更表达更深的含义

5. 从五律开始学习写诗

* 练习方法:《瀛奎律髓》+《诗韵合璧》

* 练习方法:因联成诗

* 炼字技巧:

* 一句之中一虚字

* 两句压缩成一句

* 以逆胜顺:句中动词形容词置于最后

* 起承转合

* 排列意象:通过虚字让意象之间产生联系以形成意象群

* 相邻意象之间要有关联

* 意象的本身的感情色彩要与虚字相谐

* 虚实相生

* 虚-写景叙事为虚

* 实-抒情议论为实

* 时空

* 时间:今昔对比、永恒瞬间

* 空间:跳跃转换、大小相形

* 借题发挥

* 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 兴、赋、比

6. 七律

* 尽量不要用叠字

* 尽量不要用句内对

7. 七绝章法

* 起承垫结:第三句垫远垫高,无独立意义,配合第四句结句

8. 五言古诗

* 古体诗邻韵通押,p196

* 避免律句

* 相对近体诗起承转合/起承垫结的闭环结构,古体诗是折线形开放结构

9. 七言古诗

* 阴阳相济、中和之美: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 随手波折,随步换形

10. 从长调开始学习填词

* 词别是一家,要眇宜修-外形昳丽、宜于修饰,本色当行-词宜于表达曲折幽深的情感,上不可似诗、下不可似曲

* 《校刊词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开明书店版《唐宋名家词选》、《宋词绪》

* 温、韦、冯宜细读成诵

* 浙西词派:

* 朱彝尊-家白石而户玉田

* 清空骚雅

* 常州词派:

* 周济-问途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宋四家词选·序论》

* 张惠言-以有寄托入,无寄托出

* 分句:豆/读,尖头句,尖头对,鼎足对,扇面对

* 分片:单调,双调,三叠词(双拽头),四叠词(起承转合)

* 用笔:

* 一气贯注,盘旋而下 - 《八声甘州》

* 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笔笔断、笔笔续,留- 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

* 用典则雅:事典/语典-前人诗句化为词

* 朱庸斋:清季六家:蒋春霖,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况周颐,文廷式

* 近代冯平:师周吴、问途碧山、余子为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