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作者阐述了自己对于数学的独特看法,认为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而非单纯的计算和公式。通过对数学家们的生动例子和故事的讲述,作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和意义。同时,文章也提醒我们,不要被传统的数学教育所限制,应该拥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篇一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最早发源于设计界,是一套科学的提升创造力的训练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而被各行各业借鉴。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把它归纳成一套科学方法论。
我上“设计思维”课程时,对一道题的印象非常深刻,讲师要求我们不准计算,只准看和画图。
问题是:1/2+1/4+1/8+1/16+1/32+1/64=?
正当我努力心算时,旁边已经有人回答63/64.原来他画了一个圆形,然后按比例画出这些数值,最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数字加在一起,刚好是一个完整的圆减去最后一个数。也就是说,如果用画画的方法来计算,不仅快还简单。
这堂课之后,我一直在思考数学和画画之间的关系。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科学家、发明家,手稿中约15000页的笔记与绘画全是混合艺术与科学所组成的纪录。可见将数学与绘画结合,是自古有之,并且相辅相成的。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是我最近找到的一本将数学与绘画相结合的书,书中包含30多个趣味数学游戏,用游戏的形式,让读者创造出酷炫的图案、绘画作品和立体模型,读者会发现数学之美和美术中的数学知识。这本书探索了数学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为读者介绍和揭示了生活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作者安娜·韦尔特曼,作家兼数学教师,代表作有畅销书《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曾荣获英国图书设计制作奖教育类大奖和2016年英国教育类作家奖等奖项。她还是“数学大餐”网站的共同创始人,这个网站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数学知识。
接下来,我们还是来说说这本书。
大家都知道数理化属于理科,画画属于文科。但是建筑其实既属于理科又属于文科,因为绘画涉及外观,数理涉及结构。不要认为自己或者孩子就是没有理科思维或者文科思维,在所有学科的初始,从没有文理之分,只有知识。从本文最开始的例子也不难看出,绘画会帮助学习数学。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非常好地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让读者能够同时感受到数学和美术之美。书中包含对称、变形等数学知识,比如利用对称原理设计万花筒图案,利用变形的网格创造古怪的图案。还有许多与立体图形、空间相关的知识,比如镶嵌图案立方体、正多面体、三维分形、连环绳结、神龙曲线等。相信那些说自己不喜欢数学的孩子也会觉得有意思。
书中的30多个数学游戏,只需要按照步骤操作,就可以通过绘画、裁剪和折叠,把数字和图形变成美丽的图案、有趣的艺术作品以及立体的模型。不论你是否擅长数学或绘画,这本书都可以帮你轻松理解数学原理,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书后还附有长方形模板、网格纸,方便练习和创作。
尽管听起来这本书包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但其实这是一本用来玩的书,小年纪的孩子或许只会跟着动手操作,懵懂间感受到数学和绘画之间的关系,但是大孩子一定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奇妙。
我始终认为,填鸭式教育和死记硬背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是一本寓教于乐,启发式思考的童书,它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答案,但是答案已经呼之欲出。自己找到的答案,才能带给读者成就感,进而带来内驱力和自信心,而这是一个孩子真正成才最重要的部分。
把文理相结合,我认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如果确实觉得自己有偏重,相信《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也会给你打开一片新天地。我把这本书强烈推荐给每一位成年人,以及每一位有孩子的父母。思维要从小培养,观念的输入越早越好。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篇二
数学启蒙绝不是让孩子会数1-10,更不是学前班就开始的计算加减法,低龄孩子推荐一些数学启蒙绘本,将简单的数学原理通过故事讲出来,就会发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融合了计算题、应用题和几何题的高深学科,更是解决方法的一项实用工具。
孩子五六岁以后,单纯给孩子数学故事就不够了,推荐美国资深数学教师安娜·韦尔特曼新作《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它是《这不是一本数学书》的姊妹篇,延续同样有趣的风格,包含30多个全新的趣味数学游戏,动手操作下来,就会发现数学真的很好玩。
作者安娜·韦尔特曼,作家兼数学教师,代表作有畅销书《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曾荣获英国图书设计制作奖教育类大奖和2016年英国教育类作家奖等奖项,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她孜孜不倦地向孩子们揭示着生活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她是“数学大餐”网站(Math Munch)的共同创始人,这个网站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数学知识。
大语文时代,许多家长都把重点放在大语文上面,而忽略了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不仅是眼前的加减乘除,更要为以后学习物理、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保有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刷题来得重要。
学习兴趣、方法、习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学习的目的不仅是眼前的成绩,更是一个人快乐、永葆生机的秘诀。在学业不太繁重的小低年级,培养对各学科的兴趣非常重要。
一般人都会认为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甚至是枯燥的,数学老师安娜·韦尔特曼把数学的美完全呈现给你。
在《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中,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融合在手工游戏中,一开篇介绍的是工具箱,你只需要铅笔,直尺,橡皮擦,彩色铅笔或水笔,剪刀,胶带,圆规,空白纸,描图纸,网格纸,量角器或是角度裁片,就可以完成本书的所有游戏了。
老母亲费尽心力解释垂直和平行,孩子连连点头,却还是在用到这个知识的时候一脸懵,用圆规来学习司空见惯的垂直线和平行线,简直不要太简单。让孩子动手去做,比听一万遍还有用!
数一数题目中图片有多少个正方形,是数学题中常见的题型,本书也有介绍,作者通过黑白棋盘,帮助我们找规律,让孩子先从缩小版的棋盘数起,家长不会提炼规律也不要紧,书的后面还有提示,先备课再和孩子一起探索。
平面图形是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的几何基础,让孩子动手去做一个六边形发现其中的奥秘,继而动手做一做五角星。在本书的后面,还提供了长方形模板,可以剪下来使用,也可以拿描图纸将模板描下来。
美术需要挥洒创意,但也离不了数学知识,雪花很美,因为真正的雪花大多是六角形的,有6条对称轴,我们可以用正六边形制作出完美的雪花图案。
本一步步分解了制作雪花的步骤,提供了近十种雪花的图案,孩子们可以先临摹,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设计出雪花的图案,尽情地创作,然后我们来一场人工降雪。
编织奇观这篇,作者给出了5种图样示例,让我们用纸笔来创作出规律的图案,就像用稻草和羊毛可以编织平整、美丽的图案。绘制的时候我们必须很认真,否则画得大大小小可就不漂亮了。
规律地重复绘制线条,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也可以起到控笔训练的作用,不同的是这很有趣,而且不会让孩子觉得是在做训练,而是实实在在地在玩耍。
在本书的最后附带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方格纸,不同颜色搭配,用来制作本书的手工游戏,作者也提供了更多的奇思妙想,在本书游戏的基础上,再延伸、变形,玩出新花样。丰富多彩的创意,需要亲自动手才能感受到乐趣。
通过《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的手工游戏亲手创造酷炫的图案、绘画作品,甚至是立体模型,详细地图解原理,操作步骤,还有丰富的模板,让学习数学不再枯燥,也可以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动手探索、理解数学原理,才是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篇三
都说小学三年级之后,数学会成为孩子成绩的分水岭。怎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是很多小学家长发愁的问题,甚至很多人会说,数学靠的是天赋,是很难靠努力来提高的,这种想法来源于数学有比较多抽象的概念,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会发现解释难度比较高,大人解释不清楚就没法指望孩子理解透彻了。
作为一个数学成绩很好的文科生,对于数学,我有一种热爱,因为在我的脑中,简洁的数理知识背后,总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故事,是对真理与美的追求的结晶。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数学等于“折磨人”的公式。如今的孩子承担着更多学业压力,在死记硬背那看着简单实则意义深远的公式,缺乏对公式的起源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的了解,提起数学就头疼,这现象真让人遗憾。
这时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会有对数学的“热爱”,它源于哪里,源于我有一位爱讲故事的数学老师。从勾股定理、土地丈量、货币起源到星空观测,我的数学基础慢慢搭建起来,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当然,有这样一位数学老师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们怎么在应试教育之外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它是从基础入手,从美术图形角度切入,让孩子自己动手尝试去体验培养数理思维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娜·韦尔特曼,她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教师,她一直满怀热情地给孩子们教授数学知识,讲解数学如何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一部分,说明数学如何在音乐和美术中呈现出来。
音乐和美术是低龄孩子的最爱,是让孩子体验观察、尝试动手的项目,从用眼、动手感官体验入手,再到动脑思考,初步建立起孩子的数学思维模型。这和新加坡的数学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注重结果的同时,也非常在意“过程”二字。这个过程在书中就是不断地动手去尝试,这个过程为理解提炼出来的公式打下基础,是建立数学思维的萌芽。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会很清楚地知道,公式不只是公式而已,数学问题与现实紧密相连,充满智慧,这可以启发他们去观察、去尝试、去思考。
越小的孩子学习数理知识越需要从兴趣入手;越小的孩子学习抽象知识越需要从实际入手,所谓眼见为实;越小的孩子学习晦涩知识越需要从简单入手,画画是简单的,画画也是最难的,所谓外行在热闹,内行在门道,用一个简单的事情作为引入,带着成就感和自行,有助于孩子学习复杂的事情。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具体说了什么呢?这本书有35个主题,结合美术,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线条与图形,直线、曲线、绳结、编织,正方形、立方体、图形消失、图形,内容非常丰富,是我们常见却没有深入去思考的现象。
每个主题的阐述都很有趣。举个书中的例子,其中“扭曲的世界”这个主题中涉及到视觉错觉这个点,每条线都是自己画出来的,但作为一个整体,会给人完全不一致的感觉,动动手,你才能知道这的确是错觉,但为什么呢?有趣的实验启发孩子思考,让他明白需要更谨慎对待自己“看到的世界”。
这和我带孩子去科技馆中玩的一个项目类似,“你能调整准吗?”,同样是视觉干扰的主题,在线条的干扰下,考验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这本书的内容不约而同。
这样的主题特别适合低龄的孩子。
还有一个我家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情,那就是跟爸爸一起打台球,孩子总是乱打,所以他也很苦恼怎么才能把球打进洞,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弹啊弹!弹啊弹!”这一主题中,画一画小球的移动路线,理解它反弹的原理,计算小球可能的落脚点,你以为打台球是玩,玩得厉害可不容易。
爱观察爱尝试爱思考,这是数学最大的魅力。《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就是通过启发孩子观察、尝试、思考,让孩子动眼、动手、动脑,去逐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画一画来解决现实的难题,感受数学独特的美。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篇四
朋友最近一直在跟我抱怨,说家里的老大在小学就严重偏科,对数学完全提不起兴致,每天放学数学作业最后做,有时候还不做,考试数学试卷一塌糊涂,有些题讲了几遍还不明白,一些理论死记硬背记住了,但是一到做题,完全不会运用,气得她都想给孩子去测智商了。
我在和孩子讲到数学题的时候,很明显有时候他不懂我讲的意思,或者我跟他讲了一个便捷的方法,但是换道累似的题,他就不会了。后来有一个博主视频里说:数学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先具象到形象,最后再到抽象。只有当孩子具象明白的够彻底,才能在脑海里演练出抽象的数学思维。当孩子的大脑还没有足够的抽象能力时,一味地让他们学习抽象知识,反而给大脑造成压力,让他们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与其不停地让孩子去背那些定理,做题技巧,不如直接让孩子在操作中发现数学的原理秘密,数学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可视化的数学调动孩子的左右脑,达到学习数学的最佳效果。
数学看上去是最理性的学科,其实数学也是有很有趣的一面。《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是深受读者欢迎的《这不是一本数学书》的姊妹篇,美国资深数学教师安娜·韦尔特曼新作,以独特的角度探索了数学和美术之间的联系,让孩子在活动中了解数学之美,对数学产生兴趣,发现数学的有趣之处。
完美的多面体这一页中,先是讲了多面体的定义:由4个或者4个以上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接下来就是制作多面体的步骤,分1,2,3步就可以轻松制作出一个多面体。除了四面体、正方体,还有更复杂的八面体和十二面体、二十面体等等,还可以把每一面涂上不同的颜色,折叠在一起之后看看都在哪个方向,通过动手制作,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抽象数学,把数学立体化。
下面这两道题是小学五年级的试卷,如果自己动手制作过正方体,找出正确答案就很轻松,即使是多面体展开,也可以找到正确答案,因为具象的事物亲自做过了,已经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模型。
潜藏的正方形中数方格的游戏在小学课本中很常见,一开始都会一个个的数,但是这样又慢,而且不一定准确。书中对数正方形的的方法进行了演示,先数一个小方格,再数2个小方格,从小数到大,大棋盘很复杂,难度大,可以先从小棋盘开始,找到规律,即使再大的棋盘也可以轻松找到有多少正方形。
开始是一个点,后来连成了线,再继续就变换成了不同的图案。数学研究的是图案和对称性,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使用了数学原理。如何剪出一朵美丽的雪花,雪花是六片的,如果一片片的去剪,很难把六个雪花瓣剪得一样,而且也不容易对称,那么如何做到对称呢?
把一个正文形折叠,然后顺着角往上剪出不同的线条,打开之后就是六片的雪花了,还可以从长方形做起,按照一定的角度折叠,再画出雪花一角的图案剪出来打开,就是一个美丽的雪花了。书中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去设计自己的雪花,打开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数学中探索美术的创意之旅。
即使孩子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创新也没关系,在书的后面给了更多的奇思妙想,只要孩子顺着引导去思考,就可以打开想象力,想出更多的妙点子。
最直接最有效的了解事物原理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动手做一遍。通俗易懂的讲解,详细的活动步骤让孩子跟着一步步的操作指导就可以画出美丽的图案制作出有趣的作品。在书的后面还贴心的配了长方形模板、网格纸,更加方便练习和创作。在剪纸、划线,制作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让孩子得到直接经验,在过程中一步步思考,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确实不是一本实际意义上的数学书,而是一本带有艺术性的游戏书,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孩子找到数学的乐趣,理解数学,爱上数学。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篇五
提起数学,很多孩子甚至家长都会觉得头大,认为数学实在是太枯燥、太难了。但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尤其是那些美丽的图形。比如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就曾研究过动物斑纹的生长现象,比如老虎和斑马鱼的条纹,鳄鱼牙齿排列的间距等,用反应扩散系统的表达式表现出来。
很多建筑物都应用到了数学的内容,比如广东小蛮腰,就是利用了数学中的单叶双曲面;最对称的建筑之一便是印度的泰姬陵,故宫博物院就是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方式。
想要让孩子从小了解熟悉之美,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让他们够得到、摸得着、看得见。
由美国数学老师设计的数学书,不是教材,而是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原理的数学艺术之书——《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荣获了英国图书设计制作奖的教育类大奖,在2016年获得英国教育类作家奖。并获得了美国《出版人周刊》的大力推荐。《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是《这不是一本数学书》的姊妹篇,增加了30多个全新的趣味数学游戏。
作者安娜·韦尔特曼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教师,她一直满怀热情地给孩子们教授数学知识,讲解数学如何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一部分,说明数学如何在音乐和美术中呈现出来。
安娜·韦尔特曼将数学跟艺术结合起来,她的这两本书中汇总了很多优美的图形,比如我们知道的心脏线,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三角函数,但却可以看懂图形。
而完成这个图形所需的工具,是每个小学生都具备的,特别简单就可以获取:
通过这些工具和作者的精心设计,就可以看到螺旋形从数列中显现出来,看到完美的圆。而这些,并没有涉及到数学公式,而是动手就能呈现出数学的美感。
比如下面的这种镶嵌图形,该如何画出来呢?
按照如下几个步骤,就可以画出这种镶嵌图形了。先画出两个矩形,并让这两个矩形有相交的点。然后一个矩形作为主体图形,把另一个矩形擦掉一部分;在另外那个相交的点上擦掉另外那部分。第三步就是装饰自己喜欢的图案啦~
这两本书没有枯燥的数学公式,和让人头大的数学原理,而是靠动手就让孩子们看到数学的美感,了解到一些数学术语。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两本数学书包含很多数学知识,比如对称、变形图案、镶嵌等,但这两本书都将这些知识融会到了“玩”中,做手工的形式就可以完成。
可以使用绘画的形式了解对称,还能锻炼孩子的耐性。在《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中,以魔镜的游戏方式,利用对称原理,画出万花筒图案。
原理就是镜面对称:蓝色线条是镜子,在蓝色线条两侧看到的图案互称为镜像,形状和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为了让孩子更理解这些概念,孩子们可以自己绘制出万花筒。以这种形式,就可以让小读者更好理解这种概念了,也让这种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清晰。
利用裁剪这种手工方式,潜移默化讲述空间概念。《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中,可以亲手制作出柏拉图立体,也就是我们说的四面体,每个面都是三角形,并且是每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像这样的图形,可是只有5个哦。并且,我们都可以通过裁剪的形式制作出来,全是立体图形。
而最耗时的应该是门格海绵了,需要把正方体分成27个小正方体,把每个面的中间正方体去掉,最中心的正方体也去掉。在每个小正方体中重复这样的操作,就形成了门格海绵。
不断思考,才能设计自己的图形。书中有很多引导形式,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举一反三,根据前面已有的知识,玩出自己的花样。
从正多边形到画满小猫镶嵌图案的立方体,从循环数字螺旋到形式多样的骨牌图案,从书里到书外,你会发现数学之美和美术中的数学知识。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篇六
01 “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
“她根本没在笑,她是要掩饰自己没长门牙的尴尬。”
“她在微笑,是一种初为人母的满意的微笑。”
“她是在为爱女的离世在悲伤。”“她是在为见到画家本人在害羞。”
……
500年了,人们对这个微笑的讨论一直未能有定论,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之一的名画:《蒙娜丽莎》。
虽然关于“蒙拉丽莎为什么在微笑”人们的看法也不一,但是对于达芬奇在这个微笑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数学造诣却一致地赞叹。
尤其是黄金分割线的发现(也叫黄金螺旋线):以蒙娜丽莎的下颌作为分界线,将人物的整体分为两部分,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 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也妥妥地证明了这幅画的美。
不只是达芬奇,历史上有名的艺术家、哲学家也都是数学家,如拉斐尔、莫奈、梵高、毕加索等,对于数学的运用均不比达芬奇逊色,怪不得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
所以我们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带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这些名画。但如果能想以此来向孩子们证明,数学的学习如同欣赏名画一样,是一件兼具趣味和美感的事情,估计孩子们掉头就走。
02 30+数学游戏,让孩子充分领略数学之美
上过学的都知道,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们更重视的是数学的实用性,即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建立,却忽视了挖掘数学的美感,所以容易让学生觉得数学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小学也许还好,但是初高中就很容易后劲不足。
美国作家同时也是资深数学教师安娜·韦尔特曼就是发现了这点,于是结合她多年的教学经验创作了《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一书,以此书来带领孩子以独特的视角和简单的绘画来发现数学的美感,探索数学与美术之间的联系。
《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是曾荣获英国图书设计制作奖教育类大奖、入选《2020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的《这不是一本数学书》的姊妹篇,一个“又”就是最好的解释了啊!
在这篇新作中,作者继续延续在《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中的风格,以30多个全新的趣味数学游戏带来孩子们畅游在广阔的数学世界中,通过自己的双手画出数学之美,“做出”数学之美!
万花筒,这个我们家长小时候就很喜欢的玩具,到现在依然是很多孩子们的心头爱。可是对于万花筒的设计原理,虽然想过和物理的光学有关,可从没想过还和数学有关,更不敢想的是,有一天,我们可以自己来画出“万花筒”。
赶快来动手做一做吧!魔术也逐渐成了生活的娱乐之一,虽然知道很多魔术都是某种技术的衍生,但是并不影响孩子们对魔术的好奇,总想着自己能当回“魔术师”。那么,在《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中,有一个实打实的魔术,可以让孩子们过足瘾。
将一个6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按照图中的形状上色后再剪下来,重新组合到右边具有6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中去,你会发现,可以完全重合哟!这种让一块区域看起来凭空出现或消失的小游戏,被数学家们称为“几何消失”,利用的其实是一种几何错觉,也就是不同的图形线段的真实长度其实和肉眼可见的并不一样,组成起来就容易造成他们是一样的错觉。
再看看下面这个图,是不是有些明白了呢?
03 画一画、折一折,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思维
看到上面这些图形,我就有些郁闷:同样是一年级的学生,为啥有的学生做图形题时就思路清晰,画的图形有模有样,而我女儿就是画着画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唉,这点可能遗传了她老妈我吧,我初高中的数学成绩开始下滑就是拜“几何”所赐。
几何虽然给我们提供的是直观立体的形象,可掌握了这些图形,可以发展我们的空间思维。这是一种对工作生活都非常有用的能力,也是进入初高中,决定数学成绩、甚至高考成绩的拉分点。而且几何题也是各种数学竞赛、小升初、中考等比较青睐的题型,所以如果在小学就把几何学好了,那对初高中的数学学习来说,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但该如何激发孩子对几何的兴趣呢?作者在《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中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画+折。孩子们大多数都很喜欢画画。但画的多是平面的,就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一样是二维的,而几何更多的是三维立体的,所以让孩子通过画画将二维“画”成三维,孩子的空间思维不就被自己建立了起来吗?
如作画环环相扣,这种慢慢地二维叠加,三维的感觉逐渐增强;如柏拉图立体图形,虽然折的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折立体的成就感更是满满的啊!
诸如此类的融合绘画爱好和手动能力的小游戏,给孩子直观地呈现了一个物体是如何由平面变成立体的,这种“真操实感”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几何的概念,培育孩子的空间思维,助力孩子拿下“几何”。
艺术是美的表达方式,数学是美的语言,《这又不是一本数学书》将二者巧妙结合,然后通俗易懂地教给孩子们,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寓教于乐更得孩子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