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代价》是一篇让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描述一个乞讨者与一个富有的人的对话,揭示了现实社会中贫富差距的不公与人性的扭曲。文章引人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不公现象,关注弱势群体,让生活的代价变得更加公平。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一)
德博拉·利维特别会写。
生活的代价开篇,我在酒吧旁观一场谈话,一个外形健硕,银发扎成一个圆髻的男人,与一个年轻女孩攀谈。
一开始。全是他在讲话,直到女孩打断了他,开始讲述自己在墨西哥深潜时险遭意外的故事,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她谈话有趣,热切又奇异,但是这个五十岁的男人并不感兴趣,于是对女孩说,你话挺多,是吧?自诩浪荡之人的男人没有兴趣了解十九岁女孩丰富的内心,他还是习惯自己是谈话的主角。
这个日常的开场无疑也可以隐喻女性写作的遭遇,当女性不过才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有人说,你话挺多,是吗?
作家李翊云评价利维能够敏锐地观察平凡而微妙的事物,只用几笔就勾勒出令人难忘的细节。可不是吗?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二)
像在一个小酒馆,遇到一个家庭破碎的女人,她没有抱怨和诉苦,而是在思考,思考自己,不是作为妻子跟母亲,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作家剖开内里说贴心话,甚至有点太亲近了,进入了私人范畴。 什么是“恰当”,什么是“自己的生活”呢?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社会的标准答案,成为父母然后人生为下一代输送养分,枯萎毁灭或者变成食人花,难道是“恰当”吗? 化悲伤为力量,除了强大的内心,还需要一些可以抓住的能量。 我在电影,舞蹈,阅读中扫视,选择了图书馆。电子书的能量不如图书馆里的书,图书馆的书有一种流动的能量。 不断割城、被冒犯的一生。 沉迷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不止部分女性,还有一些网友,喜欢把自己称之为阴沟里的老鼠之类的。究竟是一种沟通技巧,还是不得已下的心灵慰籍,我还难以分辨。主动把自己降到弱势地位,会催生出一批审视者,他们甚至从中感受到一种权力。 读到母亲那一段,立刻给母亲发去慰问,我总是习惯自己舔舐伤口而少了许多撒娇,或许因此吃了不少懂事的亏。母亲近期似乎在追寻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离我也离这个家更远了,我为她高兴,但不知道我可以帮她做什么。哪里是她的小酒馆呢?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三)
按照这个女作家的调性,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知道自己最想成为的就是作家,却心烦意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还别说真的是这在心烦意乱中,不知何处下手处,成就的这个女作家写出来的文字,不着任何技巧的痕迹,犹如身上长出来的肉,如果说普鲁斯特是用华丽的文字炫目多彩的文法雕琢了时光,那么,对于这个女作家来说,写点女人拉拉杂杂的生活琐事,那真的是信手拈来,随便一顿清水煮时间就上菜了。书中开篇就引用了奥逊.威尔斯所说,若想收获一个圆满的结局,我们要想好故事该在哪里收尾。还真的是不见外,书中频频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大师的话,涉及的领域不仅限于文学,还有社会学了哲学了甚至还有电影,所以,就这本七万多字的书,分量上其实一点不输给普鲁斯特那二百多万字。书中没讨论问题的给你说了一堆解决方案,全都是干货,这要是遇到为难你的甲方都可以随时拿出来当个手册,因为你开始理解满足甲方无限需求的同时,就如同理解重力一般,书中写道:“苹果从树上坠下,砸在屋顶,发出砰然巨响。我开始理解为何牛顿看到苹果不可逆转地掉落,会由此获得万有引力理论。因为,苹果绝无可能缓慢地落地。”就像这本书名一样《生活的代价》和收获一个圆满结局一样,都需要知道在哪里收尾,这一点做过项目的都懂了。当然了,生活对于地球人来说就是个巨大的项目,只是这个甲方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四)
本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家庭生活的各种代价,是为一本引人深思的读物。
书中作者以一种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深度挖掘了家庭生活的各种代价。从经济上的压力,到因工作与家庭平衡所带来的困扰,再到家庭关系中的种种矛盾,作者以清晰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家庭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作者并未忽视家庭生活的美好与温暖,在探讨家庭生活的代价时,也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价值。
本书的优点在于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分析。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让读者更易于产生共鸣。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建议,帮助读者在面对家庭生活的各种挑战时找到应对之道。
然而,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探讨某些特殊的家庭问题时,如单亲家庭、同性恋家庭等,可能过于简略,没有深入探讨这些特殊情况下的家庭生活代价。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的家庭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等,也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你是在经历家庭生活的困扰,还是在享受家庭生活的美好,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因此,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家庭生活有兴趣的读者。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五)
某天,我坐哈罗顺风车去外地,在那一小时的路程中,司机健谈得喋喋不休。当听到我婆婆是做便利店生意的、并不帮我带孩子的时候,他语出惊人:带孩子是婆婆的天职,她开超市赚得再多也要帮年轻人带孩子啊! 身为职场女性的我并不憎恨我婆婆不带孩子,她当年靠着便利店养大两个儿子,供书教学读完大学,她奋斗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有自己的成就,我为她感到欣慰。坦白说,她收入比我的工资高那么多,从经济角度上也不应该是她放弃事业回家带孩子的! 从男人口中随意的一句话已经可以看完了一个女人的一生:未婚时可能是最幸福的,结婚后就相夫教子,年老后就继续帮儿女们带孩子……女人的一生似乎没有离开过厨房那个三尺之地。一个女人的自由除了被丈夫的男权禁锢,也会被儿子的男权禁锢。 我弟弟生了两个孩子,在他的孩子未读小学之前,我妈妈是寸步不离地为他照顾孩子,没有儿子的允许,她不敢出去跟小区的老人跳广场舞,更加不回出远门跑亲戚。 正如作者而言,小时候我们希望妈妈时刻陪伴在身边,精明能干,有求必应,她不需要有自我追求,如果她要自由,有自我追求,那么妈妈就不是好妈妈,她不爱我们! 我们生孩子以后想法也一样,只需要妈妈能发挥余热帮忙带孩子,不需要她有因为老了想出去见识世界的念头。如果她有,那么她就不是一个安分的老太太,会被周围人谴责! 我觉得外在的男权压制是次要的,终有一天会被推翻,最致命应该是这种压制下衍生出的女人的奴性心理。 这个我自己深有体会,特别是在我儿子面前。我在上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独立鲜明的现代女性,一下班回到家,我就不自觉地为我儿子端茶递水(这些他自己可以做),做小伏低。有时候我做着这些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像个奴才,但是不为他做些什么,我心里又不舒服。这究竟是奴性还是母爱? 我也见过我的男上司的母亲,为他带两个孩子,还要每天早上做好早餐给我男上司和他老婆吃,然后再送孙女去幼儿园。周末,我男上司和老婆在家睡懒觉,她母亲带两个孩子顶着太阳去市场买菜…… 这种情况,应该不能再被定义为母爱了,母爱应该是建立在孩子未有自理能力的前提下的付出,像我上司这样的彪形大汉,还需要服侍,那就是奴性了! 女人的奴性应该是最难推翻的,就像当年民国要废除缠足的陋习,很多女人不肯摘掉裹脚布而逃跑一样!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六)
“我们要么因过往而死,要么成为艺术家。”
“如果连自身的自由都无法想象,那我们过着的便是一种错误的生活。”
“只有一种生活值得过:我们为之心怀憧憬,也都能安然回家的生活。”
我也祈雨,每一天都是艰难的。
而我喜欢雨。
感谢你教会我游泳和划船。感谢你打字赚钱,在冰箱里备好食物。至于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有事要做,必须继续做下去,必须比你更冷酷无情。
这套书打动我的点不止在于作者缓缓道出了:女性的困境,女性写作的困境。更多感受到的是时时刻刻的交流,或许只有女性才懂得那些细微敏感的,那些流动痛苦的,那些不断挣扎不断打破的。
我记得利维在回忆从南非回到英国的渡轮上第一次有女性鼓励她应该大声说话;书里也有其他女性在她想要有一个安静且贴近自然的屋子里写作时向她伸出援手并且尊重她;她还在文中这么写:我常常会去想一想我的译者,他们大多我都不认识,与其说这些娴熟的译者是在创造我作品的分身,不如说他们为之赋子了新的生命。
隔着时空她也在鼓励并于译者交流,不知道为什么很感动。
如果说伍尔夫的《一个人的房间》更多的是促使我思考女性与独立空间的关系,去思索女性可以去探索并为自己争取的自由;那么利维的这一系列书让我更多去思索独立空间与我的物理以及精神的关系,当我或许拥有这样的物理空间时,这个房间是暗淡的还是被光照填满的。
“你此刻读到的文字,正是以生活的代价为原料,以数字墨水制成的。”
最后,一本书能带来这么多的思索和久违沉下心来的体验就已经很珍贵了。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七)
作者流畅的笔法顺其自然介绍着本该属于女性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家庭大船触礁以后,自己的生活,肩负起自己和孩子们的开销,这个期间她的思路迸发,沉思,动笔,行动,向上!“我是个男人。我是个女人”,“女人应该做什么?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或许作者早就知道,“我是一个生活在父权制现实中的电动女族长”,这样的情况下,她依旧在寻求着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位置,不是社会定位,从女性角度出发的定位!
没有名字的妻子,而那个作者的最好的男性友人已处于人生的第三段婚姻,忍不住想,究竟是谁在迫切需要婚姻?作者总犀利的文字表达着生活里的日常,每个描述那么普通却又让人陷入反思,自己也是那样嘛?抬头,啊,原来我也一样“他向我们诉说他在他的世界的所见所闻,反过来,我们则对他添油加醋地讲述我们日常所过的生活。”这里他指父亲。
作者最后构建的那个现在的自己与曾经的自己,面对面相遇,平静的叙述着自己将来的生活,与那个男人结婚,进入家庭,忍耐,奉献,“要为全家人打造一个家,需要时间和奉献精神,最重要的还有同理心”,在这个短篇的结尾,作者又说出了她的真实的想法,“只有一种生活值得过,我们为之心怀憧憬,也都能安然回家的生活”,而之前的,旧日的生活,只不过传统女性的日常生活,作者想要的是那种从未被描写的女性生活!
书里的短篇好似在写离婚以后的事,但合上书再想,那离婚只不过是一个契机。“生活艰难,而我没有剧本。或许我正在写剧本。(68页)”作者透过文字,温和的表达着女性的困境,女性的抗争,女性的自由,总是不经意间陷入了对自身的反思…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八)
译者同事赠书,上午到单位收到,晚上准备翻开,播放器随机播出一首波萨诺瓦歌,专辑封面与书封恰好一一对应:书封是黄色衬底上一个女人的黑白照,女人裸肩;专辑封面是一张彩色照片,女人穿黄色毛衫。书封上安娜像是看向右下方,其实不知道正看向哪里,专辑封面上的歌手maysa与安娜几乎占据着图片中相同的位置、相等的面积,但她的目光飘向左上,同样不知道正看向哪里:
“一个女人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在世界中获得一个小角色?”腰封上写着。这是上面两张图片的反面:为什么当我们看不出一个女人正看向哪里时,她具有了一种特别的魅力?错位之美。无论我们是男还是女,似乎总希望我们不了解一个女人的去向并且也不去探问。我们希望男人们出现在他们该出现的地方,不要玩忽职守,对女人,则希望她们去了我们不了解的别处。能否获得一个“角色”并不在于付出的代价的多少,《生活的代价》,女人的生活与代价早已被那种美悄悄错开。男人付出多少代价,就得到多少生活,女人则不,女人总是忽然无偿付出,忽然又获得赠予,如在全书开头短短四页的《大银》中:“她想说的话在她心中似乎早已跃跃欲出,只不过对其他人,甚至她自己而言,依然神秘难解。”她一心将那个对她而言非常珍贵的故事讲给小说第二页那位年长的男人,并没被男人理解,但另一位“说故事的人”——小说的作者——给出了她的赠予,在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她说,“对于她的故事而言,‘大银’并非合适的读者;但对于我的故事而言,她或许正合适”。作者以她的小说,让那个原本没被理解的女孩变得可以被理解,被别人也被她自己,而这个“可以理解”其实是通过对“未被理解”的点出而达成的。播放器自己播出来的那首maysa的歌也是这样唱的,Não sei se me explico bem(我不知道我是否清楚地表达了),Sei também que não vai se importar(我知道你并不在意)。如果真的不确定自己能否表达清楚,就不必再表达,如果真的知道对方并不在意,就不必再说。但是女性总背负着那种错位之美,总是这样镇定地一次说出两种意思,于是,“我决定不了自己更想睡在床的哪一头”(《暴风雨》,本书第二篇),这是过一种女性生活的根本代价。
最后来看看什么是小说第一页说的“椰子鱼配米饭”吧:
(图片来自网络)瓦努阿图的咖喱椰子鱼
(图片来自网络)顺德传统浸熟无骨鱼的吃法+时尚的椰子作配料
ps:第六篇《人体电流》让我想起前阵子看的非常好看的动画《本田小狼与我》,不过只有前五集好看,有一阵子我也买了自己的小摩托。
本田小狼与我 (2021)
8.2
2021 / 日本 / 剧情 动画 / 藤井俊郎 / 夜道雪 七濑彩夏
生活的代价读后感(九)
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小说三次入围布克奖。
“女性成长三部曲”被称为“21世纪版《一间自己的房间》”
被列入《卫报》21世纪100部佳作。《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纽约公共图书馆年度好书。
三个醒目小本的阅读体验很舒适,生活化语言里偶尔诗意迸发,非常好读,其实可以很快看完的。这两天降温,才发现书房、客厅、阳台甚至飘窗都有看书的专属小角落。裹得很暖,特地看得缓慢,昨晚原计划两个小时完成,看到一半放下了。等天亮后再看。
画了很多线,阅读中几度泪目。受到触动,很多刹那,非她独有。譬如某天逛街,她遇见一对猫头鹰耳环,眼睛是翠绿的玻璃做的。 心里突然充满莫名的喜悦。买下来送给妈妈多好。到柜台结账时,才想起妈妈已经不在了。
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分享了出来。没急吼吼煽情、强势输出什么观点或者要感动谁的意思,这正是令我阅读舒适的主要原因吧。
这几年女性作品挺常见。讲真,一直很警惕,对充斥痛诉和指摘的行文风格刻意保持距离。对被某种锐利的观点绑架,内心是拒绝的。
世界的模样,很多事情的真相,底层的逻辑,已略知一二。戾气随处可见,有些激烈的情绪,很容易自产自销。无需再通过阅读添堵。
我关注的只是:你经历了什么,痛苦和困惑是怎样克服的,我们能从中得到怎样的慰藉和启发。阅读时,我更希望获得平静的清醒。
很显然,这三本小书满足了期待。作者面临的既有历史遗留的顽疾,也有生活的具体麻烦。可是问题抛出来,她面对了,体验了,挣扎了,也渡过了。看到它们被一个个化解掉,或在被化解掉,充满希望的感觉很好。
从南非移居英国。经历种族歧制度后,要适应新移民生活;建立家庭又发现失去自我;寻找作为女性的自在角色,能做的并不很多,却奋力去做了,而且做到了……
——体验“我不想知道的事”;
——付出“生活的代价”;
——想“拥有自己的房子”。
“把全家人同住的房子卖了。一段共同度过的漫长人生被拆散,打包,这过程似乎让时间扭曲成奇怪的形状。撕碎幸福家宅的童话故事墙纸后,露出的事那位不被感谢、不受关爱、无人理睬、精疲力尽的女人”。
经由写作,与世界产生了联结。书里有亲情,有情,写作和出版背后的故事。书和篇目都是分开的,但她个人蜕变的轨迹却明显可辨是连续的。
满满的生活细节,画面感好强。拍成电影的特写镜头都准备好了。一些植物、水果、孩子、对话、思考、困惑甚至她的阅读启发……读起来很静,很轻。泥泞用脚量过,回忆起来纵使温柔也有力量。
她说: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压力重于书中刻画。但必须这样安排轻重,不然早就被人生击垮了。不愿轻视生活,而是要阐明生活,同时投下生活的阴影,最后再出点生活的代价。
不回避现实,不特意对立,不煽动情绪,就把一切铺陈开来,像真诚地生活那样,面对读者。受教了!值得反复多读几遍的书,值得推荐给女朋友们都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