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八〇七》读后感(一)
写群像剧不是容易事,写女性群像剧让人有共鸣更是难事。另外,看完倒是觉得封面还是挺贴切的。
亲情、友情和爱情,都会深深影响一个人,书中的女子们也是如此被这三者扯向了不同的道路。说亲情,两位母亲的爱,充斥着各种别扭,无关是否叛逆,其实这种爱,最难懂。看《流星旅行车》的时候觉得里面设定的父子穿越成同岁的设定很不错,但事实是,无论是父子还是母女,都不能在同样的年纪相遇,这中间的隔阂,永远无法消弭。同岁或年纪相近的,毕竟只有友人和爱人。说友情,女子之间的友情,总是让人觉得太复杂,看过太多的书,都比不上亲身感受来得强,但是书中写的,那种是不是真的当作朋友,谁谁谁不够意思,或者相聚必须交代感情近况什么的,真实得令人发指。最后说说爱情,书中的爱情,其实都不是很美满的,是那种虽然在一起但是精神上总是有点距离的那种感觉,这或许是爱情的美妙之处,也或许是亲情和友情无法替代之处。
书名的秘密到了最后才揭晓,惨烈的母爱,但是最后却抓不住。
一贯的辻村致郁。
《〇八〇七》读后感(二)
如果论题材的宽度,辻村深月比不上三浦紫苑,作为腐女,三浦紫苑在描写人物关系中加入的纯情让人动容。论对人性黑暗面的描写,辻村深月也比不上看起来乐呵呵却无比腹黑的凑佳苗。凑佳苗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只三两笔就会让人有一种清晰的代入感。
前不久有一部叫做《早子老师要结婚吗》的日剧,在豆瓣评分也不高。但是受众人群觉得它很好看,岁数或大或小都不行,只有三十上下的女性才能感同身受。
辻村深月的作品也在于此,或大或小都不行。三十岁的小城市的女生们,在这本书中,每一个都被细致的刻画出来。社会对败犬的包容度在提高,然而依旧改变不了婚活竞争压力大的事实。女生们尽可能的往同一个方向描绘着自己,体贴大方漂亮温柔,因为这种是婚活市场的畅销货。
TED曾有一期介绍内向人群的优点,然而不论怎么说,无法表达出自己优点的内向人群在这个社会还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厌弃。千笑有很多优点,她心思很细腻,总为他人着想,虽然不自信但是还是希望能把事情做好,但这些很显然被人忽视了。大地和她暧昧,是因为知道她脸皮薄,不敢跟他闹。过去说莫欺少年穷,现在得说莫欺老实人。
书中所刻画的这些女性,如果你们身边有这个岁数的女性朋友,就会发现真的描写的十分真实。应该说辻村深月的作品真的极少涉及她不了解的领悟,这也是她的优点,相信通过时间的历练,未来她能写出更深刻的作品。
《〇八〇七》读后感(三)
辻村深月是当今日本推理界正当红的女作家,这本书是她2009年的作品,入围了直木奖。她本身就是个80后的妈妈,所以在描写女性心理特别是母女之间的情感关系方面,她有着巨大的优势。这本书的推理模式有点类似于宫部美雪的《火车》,就是主人公瑞穗在寻找下落不明的好友千笑,而千笑被认为是杀了自己妈妈的犯罪嫌疑人。通过昔日共同的朋友的叙述,以及瑞穗的记忆闪回,描画出几个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 整本书只有两章,第一章就占了4/5,主要是以瑞穗的视角进行情节建置。瑞穗作为千笑的发小,也参与了她的一部分人生。作者说:女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在观察对方。所以说女性之间的友情比较复杂,难免会掺杂比较、羡慕、嫉妒和蔑视等情绪,这也使得在结婚之后,闺蜜也就渐渐疏远,而维系当年友情的可能只是一句约定或玩笑。一旦婚姻触礁,或遭遇不测,才会追忆起伙伴之情的纯粹和美好。女性特有的细腻,既成就了她们的感情,也会毁了她们。 后1/5的第二章,把叙述视角转变为失踪的千笑身上,呈现了她在母亲命案前后发生的事情。这一部分重点放在了母女情上,对于大龄女青年来说,家人催婚和想要在30岁之前要宝宝的念头会让她们感到压抑,千笑为了达成目的不惜跟已婚的前任发生关系,遭到母亲的反对,并意外酿成的惨剧。可是最后千笑才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怀孕,再一次加深了悲剧性。书名“〇八〇七”的含义也在其中代表了母亲对女儿的爱,在案件真相大白后令人唏嘘。或许就像作者说的:作为女儿,没有真正的对错。★★★☆
《〇八〇七》读后感(四)
超喜欢女主的,老公
——读0807
我看着标题的问题发言露出邪恶微笑。虽然本书重点绝对不是这个啦!
日本作家的作品,评价里两极得很明显,一说真实感人,细节丰富,一说啰啰嗦嗦,不知所云。总会有人说这本写出了过于真实的可怖感的同时,有人会觉得一派胡言矫揉造作。
大部分时候我是前者。
但我也不认为“真”是一本书最高的价值,很多时候我更在意作品的 真 与现实不一样的那些部分。寻找那种细微的人工雕凿的细节,一边看一边思考作者这样写作的手法,是我近几年来看书的另一种享受。
辻村深月是我近几年非常喜欢的日本女性作者,不同于宫部美雪有时候越写越累赘,深月前几本我读下去的书,都有一鼓作气线断而竭的爽快,她尤其喜欢写女性,无论是高中时候并不一片无暇的女性,还是走入社会后迷茫与憧憬夹杂的女性,还是三十而立,但对未来都偶尔无力的女性。
岛与我们讲梦幻一般地在濑户内海中的小岛共度的少男少女的青春,使者讲女孩子间的坦白与原谅,太阳坐落之处玩弄了叙诡,本质还是讲多年后回返的女孩子们的同学会,没有钥匙的梦讲让浓厚而异变的女性情感会结出的不寒而栗的果实,请杀了我讲中二少女的为了一粒灰尘就认为是世界的激烈,水底祭典……啧水底祭典真的神逻辑我也夸不出口了。
挚友双十一买了几本书,辻村深月的0708她买了两本,遂送我一本。
封面神赶客,虽然这种风格在其他几本上还是蛮舒服的但是这本真的意味不明。
标题意味不明X2,当然看完之后还是明白她取名的良苦用心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不太易于传播介绍的名字。
内容上,全篇第一人称,但在大概五分之四的位置会切换另一人的视角。我以前读过的双视角第一人称大部分是对称切换,这种仿佛就为了结尾的切换稍微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
但我看完还是发了两条微博。第一条,辻村深月,真的强。第二条,也太赶客了,分应该不会很高。
诚如上文所说,日本女性作家的长处在丰富的情感和氛围铺垫,在复杂的人物塑造和内心旁白。辻村在这方面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前面五分之四的部分都是神宫司在试图寻找弑母后逃走的望月千笑,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她与千笑一度重合又一度分离的童年、青年,与母亲的心结,与旧友的矛盾,等等种种,不动声色地就让潮水渐渐褪去,露出凶恶的暗礁。
她的写法是有一点漫无目的一样的勾勒,开场会抛出漫不经心的1234条线索,在读到后文才发现这些线索都慢慢画出同一张小像,她不是按规则一笔一笔地让人去看到这幅画,而是东一笔西一笔,读到中段才突然发现,画已经成型了。寻找望月千笑是主体,故而她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写千笑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但同时读者也会发现,同时她在不断地让读者发现,神宫司本人是个怎样的存在。
依然是剧透了就没得看的小说,但要剧透也不容易,细节过多,看的时候我甚至会停下来想一想前后的印照,她探寻了过去的两位旧友而今的变化,当年的事情,探寻了千笑的前男友,探寻了千笑的老师,探寻了千笑的前同事,几乎每个人都说千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千笑绝对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但我想,作者并没有试图让读者喜欢她。她只是让你看到,她在那里而已。
话说回来我真的好喜欢启太啊,这本气氛稍微沉郁的书基本充满了女孩子无谓的心机和朋友你请了我我没有请你这样微妙的竞争心,神宫司如流水一样的爱情简直是书中格外安详的纯净光辉。启太什么都看在眼里,但是妻子不愿意说的,他就只是默默地站在她身后。最喜欢的两个镜头,一个是神宫司奔波于访问当年的关联人,回家累到瘫倒,启太默默地把神宫司抱到床上,自己做了一碗泡面吃。
另一个是,神宫司长久的忙碌之后,启太约神宫司一起吃饭,夫妻两人一起穿着浴衣,走在浴场安静的树林间,启太懒懒地说:夫人,好久不见啊。
如果有人想看这本书的话,唯独这两个镜头请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