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1000字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2 10:30:41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9-22 10:30:41   小编:

小说《陌生人溺水》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孩在海边意外溺水,被一位陌生男子救起后两人展开了一段特殊的友谊。通过这段经历,女孩学会了珍惜生命,同时也感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关心的重要性。故事情节感人至深,令人思考和感悟。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一篇

某豆友:“我也希望在马路中间躺平,等着别人温柔地摸我的毛啊……但为毛总是我装得欢蹦乱跳地鼓励别人安慰别人,还得偷偷把嘴里的苦水咽进肚里去?!”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二篇

哲学问题?思想实验?道德困境?真实人生?

看过这本书,写的很深刻,挑战固有的认知,一开始以为是本小说,没想到是一个这么有哲学性的书,自带话题,如果妈妈和陌生人掉在水里,我会救谁?如果一定要选,必然是选择不会游泳的那一个,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道德反思常常被拿出来议论,这本书话题沉重,但读起来也很轻松,脑洞大开,推荐~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三篇

如果从某种意义上去说,其实“助人为乐”的重点是在“乐”上。以帮助他人为乐趣,听起来,不过是比以损害他人为乐趣更有道德许多。

但说来说去,终究也还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所谓的帮助他人,不过是给自己带着愧疚的内心签下赦免状,“好了,你的罪过一笔勾消了!”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四篇

挑衅固有认知的真实故事,颠覆三观的思想实验

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

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本书书名源自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果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延伸开去,这个问题还可以是:爱人犯了可怕的重罪,应该举报吗?你眼前有个人在受苦,同时新闻报道里有一百个人在别处受苦,谁更令你揪心?垂死的老人和奄奄一息的小孩,你选择救谁……在践行善举时,以何种方式帮 助他人、远近亲疏及数量之别令你感到困扰吗?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观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反过来,抹除亲人和陌生人界限的无差别的爱是否 更高尚?

本书讲述了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他们不断探索最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有些行为极端得令人震撼和敬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一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总要面对如下诘问: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五篇

案例特别长,叙述凌乱,分析也并不彻底。但其让我看到了平日不曾关注的地方,结合现实境况,会思考一些问题。譬如:1.不听劝阻走野路的驴友值不值得花费人力物力救援;2.献身式行善个案值不值得媒体宣传,在即使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情况下(层出不穷的新闻宣扬赡养孤寡老人孤儿的行善者,媒体政府参与其中,与其宣传不可复制的个案不如完善制度保障);3.救人者为救人溺亡,被救的小孩被父母带去给救人者的父母磕头或认干亲,对被救的小孩而言,这是不是一生的负累;4.父母亲用爱和自我牺牲“绑架”孩子,插手孩子的婚事,是不是作者谈到的“用内疚的链条奴役着孩子”,父母是“利他主义”者;5.爱狗人士在高速上拦载狗货车的行为;6.“试图把一种过分的美德强加到一个民族身上只会得到更坏的结果,让罪恶在地下秘密滋长”(官方宣扬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是否超出了一般人能做的标准。我觉得能做到“敬业”“守法”就已经很不错了)7.《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屡遇渣男也有其自身原因;8.NGO的利弊问题;9.那张有名的照片,秃鹫与即将饿死的孩子,摄影师将问题呈现在大众眼前已经做了一部分贡献了,所以我们可不可以不苛责?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六篇

说实话,这本书并不好读。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常常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作者他是怎么知道的。他怎么能知道这些主人公的所思所想的。而且可能是自己抛下阅读习惯太久,这本书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还是没能体会到封面所说的带给人的那种思考刺激。直到最后一章,作者很直白的说道

我才隐隐约约的明白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所以说罢这本书,虽然已经读了几遍,但是接下来可能还是再看上几遍,才能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吧。

尽管如此,这本书我还是要给四星,因为它给予了一种特殊的视角,更给了一种更开拓的视野,让我明白了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在做着这么不同的事情,经历着特殊的心理挣扎。说来也挺有意思的,作者的原意应该是把行善者面临的困境给表达出来,但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却不在于此。想我小时候也是个很有情怀的人,如今一步步读书,却越来越狭隘。每天俯首抬头间,看到的都是方圆几百米的东西,新的东西都已经不再能引起自己的兴趣了,有时感觉自己都像一尊石人,在时间的侵蚀下慢慢风华,不断被剥离,最后只留下一副模糊不清的脸孔,无悲无喜。

看了这本书才有些突破的感觉,或许,人还是要跳出自己生活的那个小圈子,才能得到一些自由与视野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七篇

大概是一个新时代中年职场女性的自我和解之路。

如果在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竞争的话,生活会胜利。

讲真,除了这句话,本书最震撼我的不是关于道德的讨论,而是那些主人公的真实案例,试着去理解那些令人敬佩的难以想象的或者极端到令人反胃的生活方式。

来我司的前三个月,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内容是把过度消费这件事包装成「理想生活」必需品,美其名曰引导消费升级。

就是利用那种「不清楚是否需要,但是我怕跟别人一样又怕跟别人太不一样所以还是买了吧」的心理制造出的焦虑。于是自然而然地,帮人贩卖消费主义焦虑为了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然,同时还有不断原谅自己所购买的别人制造出来的理想生活,安慰自己这叫做「与欲望和解」。

我承认美这件事对我而言很重要,好玩儿也很重要,也会囤上百支口红,会把小X瓶们像手机图标一样按颜色排整齐,会为了一个喜欢的包包分了好多期信用卡,会买一堆演出票但是发现因为忙着帮老板贩卖焦虑而没时间去看。可我真心不觉得这真的是理想生活。

故事里她为了一个焦糖苹果的「奢侈享受」,罪恶到自杀,而现实世界里你为了抗糖化拒绝甜品,错过无数个和老朋友喝大酒的夜,这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么?或者说害怕眼角的鱼尾纹而不苟言笑,把自己塞进社会给你的塑形衣里而换来的一声声对你皮相的赞美,真的比那些道德上的自我实现带来的美好要更有价值吗?想清楚道德和欲望的关系,这件事本身其实并不难。

喝酒和喝醉,都是为了好交情而有意降低自己。你一时放任自己沉湎于生活和命运,允许自己变得更愚蠢,没那么独特。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八篇

首先我要提一下的是,我被书的封面所吸引,封面图上画的是一列火车行驶到一个岔路口,正常行驶的话,它会从绑在铁轨上的四个人身上压过,恰巧有人在轨道转向控制器处,可以选择让火车改道另一条铁轨,但另一条铁轨上也绑着一个人……那这个可以控制轨道转向的人该如何抉择?如果控制轨道转向,可以拯救四个人的生命,但却要牺牲掉另一个人的生命,那么问题来了,这一个人的生命不如那四个人的生命吗?如何衡量?这是简单的数学问题1<4吗?那如果这个人对这件事不做干预呢?他会不会后悔四个人的生命就这样没了,而他本来可以拯救他们,他会始终受到良心的谴责吗?这些问题是哲学问题,还是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恐怕没有正确答案,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

回到书里来,这本书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觉得本书并非要强制推销某种理念或某种道德标准,作者只是想给我们讲述一些故事,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

一开始看这本书时,有种感觉,对于像甘地这样的圣人,我虽是敬佩之至,但某些方面我并不苟同,他们这种将利他主义推行到极致的人,我严重怀疑他们有极端强迫症,对于他们为利他而牺牲家人、牺牲自我,我持保留态度,尤其对于自己的家人,个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个人也并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如果为了利他而牺牲自我还说得过去,但牺牲家人这种行为,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是个人的自私行为。

随着内容的展开,作者将几种类型的利他或行善行为的故事分别呈现了出来,看着他们坚忍、执着的为他人无私风险,还是很受触动的,这些故事里感触最深的还是赫克托和苏夫妇收养孩子的故事,他们一生收养了几十个孩子,收养孩子的意义不止是将他们养大,更多的是将这几十个生命引向正途,去扶正他们的人生。

本书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其实也是希望探索最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以终极问题,在这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九篇

中文译版 第三章 倒数第八段:

他为她买了一台二手的DVD机作为礼物,她却突然哭起来。她最近才看了一部关于某国童工被剥削的电影,因为这台DVD机是该国制造的,一下就让她回想起童工受剥削的场景,而它很可能就是剥削行为的产物。

英文原版 相应语句:

he bought her a secondhand DVD player as a present, and she burst into tears: she had recently seen a film about the exploitation of children in China, and because the DVD player was made in China, it reminded her of that and was possibly tainted itself.

如何定义Child Exploitation:

Child exploitation is the act of using a minor child for profit, labor, sexual gratification, or some other personal or financial advantage.

source: https://legaldictionary.net/child-exploitation/

严格来讲不一定是“童工”,应当也包含童妓 以及 其他被成年人操纵以获取利益的儿童(例如被派出去乞讨的儿童)。当然放在制造DVD机这一语境下,翻成童工也没问题。

最后感谢译者保留了被删改的痕迹。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十篇

由本书引发思考的几个问题:

1)如果妈和一个陌生人落入水中,你会救谁? 这一题显而易见

2)如果妈和两个陌生人落入水中,你会救哪边?如果另一边是五个人呢?一百个人呢? 这一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评价标准。用数量来衡量是可行却残酷的,这往往将我们推向一种背离亲人的“伪道德”。那用来佐证应该救妈妈的评价标准对“陌生人”又是合理的吗?

3)如果妈(一名普通人)和一名科学家(对人类有杰出贡献)落入水中,你会救谁?一名政治家呢?一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呢? 这一题的道德评判标准更为模糊,因其牵涉了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评价,也牵涉了将来社会舆论环境对于你的道德评价。你拯救的究竟是什么?是个体人类?社会价值?人类福祉?

4)当你救起一个人后,发现还有一个人在你能力范围内求救,你会不会继续救人?如果还有一个人呢?还有十个人?成百上千个人呢? 一次道德行为是容易的,很多次道德行为呢?一个将持续道德作为个人追求的人,他们的极致状态是怎样的呢?

5)当你救起一个人后,这个人又落水了,你会再一次施救吗?如果第二次施救后,这个人第三次落水,你还会施救吗?第十次,第一百次呢? 一个持续道德者的行为模式是否会因为持续的道德行为而发生改变?尤其是,会不会发生道德回退?

究其根本,用研究理性的方法来研究道德是不成立的,这是为什么“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争论持续了一个世纪仍不得结果的原因。道德不是一条数学定律或者社会规律,我认为道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一种混沌的状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道德本身是一种反理性的存在。道德的合理性在于它在决策当下给予了一种评价标准,然而同一套标准并不复用于下一次相似情境,这是为什么书中若干案例的主人公持续利他行为时,都有过决策的反复、倒退和再前进。道德的流动性在于这些道德者在处理自我意识和他人福祉冲突的过程是演进式的,而不是范式的。

很多人提到书中的金句:“如果道德和生活存在竞争,生活会胜利”。我认为对于道德不必太多悲观,道德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的体现,道德会在生活的进行中不断演进,以满足每一个道德情境下“道德”能够发挥作用。同时,对于道德不要过多苛责,因为道德不是科学,不存在“如果A,所以B”的“逻辑”,包容道德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了。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十一篇

“但正是这些古怪的、怀有希望的、强硬的、理想主义的、苛求的、让生命受到威胁的、无情的人有些过度的榜样让那些维护生命的品质得以更好地留存,这也是真的。”这是本书正文最后一句话,也是我看完书最终的感受。

对我来讲这是一本艰难的书,因为它时常会挑战我对道德的理解。曾经看到池塘理论引起强烈不适感,因为发现自己被放置于一个不道德的位置。看到巴巴的故事时又是由衷地佩服,但我更喜欢他的大儿子维卡斯,因为后者更有人性,而巴巴的过于神圣。书中还有很多的例子三不五时引起我的不适或者崇敬之情,让我常常陷入一种迷惑。 我没想过道德的概念,每次只是简单地理解,这件事是合乎道德的,那件事情不是;或者这件事在此时此地是道德的,换一个环境就不是了。曾有人讨论过普世价值的问题,大家认为应该有普世价值,但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给出明确的答案,一如道德的概念。在这本书中这两个字被讨论,曾经不以为不道德的事情忽然之间有可能是极为不道德的,虽然本书并没有将圣人的道德强加给普通人的意味。这叫我迷惑,本书讨论的重点究竟是什么?大家都说这是一本案例分享,大概是让我们通过了解那些接近圣人或者古怪的人的故事而有所改变吧?

这本书并不算难读,但我总是读读停停,最大的障碍似乎是道德的压力。因为我心里很清楚他们做的是有意义有道德感的,对比之下个人的生活显得自私自利,谁喜欢把这样的词汇加在自己身上呢?不过“第六章备受质疑的无私”对无私和自私进行了讨论。亚当斯密认为一个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标的人与其他同样追求自身利益的人合作,可能最终会比他们直接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更能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制造出了一个古怪的悖论:自私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的手段,然而自私也是人们用以实现道德本性的手段,而道德本性理应引导人远离自身。而尼采则更加绝对,他相信只有自私——只有崇拜自身,对他人的需要完全无动于衷——才会滋生伟大。

闭上眼睛我们再去想自私和无私两个词,其实单纯的任一个都很难制造出伟大。卡尔维诺的《分成两半的子爵》叫我们知道纯粹的恶是坏的,纯粹的善也是坏的。所以那些行善者在普通人眼中才是古怪的,不合时宜的。而行善者常常也知道他们是孤独的。

我曾试图归纳行善者的特征,后来发现他们并不统一,极端或者不极端,缺爱或者不缺爱,中产或者不中产,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并没有标准,而行善者的子女未必遵循他们父辈的准则,狂虐的家庭也会有心怀天下的利他主义者。虽然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也许行善者或者利他主义者有着独特的基因。就比如看完整本书,我依旧不认为自己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只是更能理解或者尊重他们的行为。而我的一位朋友似乎是天生的行善者,她总是尝试去帮助。 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某种程度上是我给自己的任务,算不上愉悦,但有时候确实要看一些自己并没有那么关注的议题,了解理解另一种生活。我依旧成不了那个更道德的人,然而这不再是困扰我的问题。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十二篇

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想象中,“善”总是正面的,我们很难想象善也会带来伤害,或者是一种病态。麦克法夸尔在她的新书《陌生人溺水》中用一系列利他主义者的事例向读者展示了极端行善者对自己及他人带来的诸种困扰。

“陌生人溺水”来自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你的亲人和陌生人同时落水,你先救谁?由此展开的讨论是,我们所亲近的人的利益是不是比陌生人的利益更应该得到照顾?而这其中所包含的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体系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

“对于多数人而言,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不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都是一个深刻的道德事实。这对他们的责任感造成了意义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极端行善者而言,他们会自觉的(或刻意的)抹除这种影响,甚至很多时候他们会有意无意的忽视身边人的情感需求。“对于行善者而言,总是处于战争时期。他们总感到需要对陌生人负责,总是把陌生人当成自己人,就像战争中的同胞一样。他们知道总是存在着像战争受害者一样急需帮助的人,这让行善者感受到责任的召唤。”行善者缺乏无辜感,他们被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淹没了。这必然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而很多时候这些顾此失彼的冷落会对亲人形成实质的伤害。虽然我们对于慈善者怀有足够的敬意,但是大多数人却都不能容忍自己的亲人成为一个十足的道德功利主义者。那种视天下人为己出的泛爱必然会给亲密的人带来不适,“过度的利他主义会导致杜绝与他人发生真实亲密关系的倾向。因为亲密关系是给予与接受的交易,而一个过度道德的人只能给予,不能接受。”这种对于传统情感的背离显然并不符合多数人的道德预期,因此,如何平衡自己的情感分配是每一个行善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责任给了生活以意义和结构”。行善者在追求更高道德标准的同时也将自己的道德自恋高悬在受惠者的面前,当然,这种不自觉的冒犯并不必然,但却不可避免。而行善者另一个广受诟病的无意伤害是社会机制方面的,这是关于行善的时效性的讨论,比如,对于社会动荡地区的救助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社会矛盾,延缓了民众对于改善社会机制的诉求和欲望,由此可能使得动荡延期,使得伤害更深远。这也使得行善者不得不重新权衡、调整推行慈善的方式和方法。

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应该如何配置我们的道德责任与人伦之爱呢?

“生活是否会受到道德的威胁取决于你认为生活是什么。在最古老的传统中,好的生活是道德的生活(虽然多数传统也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与圣人的道德生活之间做出区分)。”首先,道德的生活显然是更高层次的追求,甚至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道德不应该是人类价值体系中超越一切的最高法庭”,即便道德是一种责任,它也是一种有限责任,“授予道德不偏不倚的裁定权会抛弃那些赋予人类生活意义的东西……我们是亲缘和忠诚的造物,而不是这个世界盲目的侍者”,无限的延伸自己的道德边界并不见得是心灵的自洽之道。正如富兰克林所说,“一个仁慈的人应该允许自己有少量缺点以保持与朋友的关系”,我们应该正视自身的局限性——包括行动能力和情感能力,而对于小范围亲密关系的维护是一种近乎天然的生存策略,“对多数人而言,对自己的偏私——比起陌生人更爱家人和朋友——才是人之为人的核心”。

“如果在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竞争的话,生活会胜利。”我们在漫长的生命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的边界感既是一种切实的生存策略也是心灵的归宿所在。善行不可能无限延伸,我们也不可能拯救所有人,圣人的道德自然可敬,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普通人的道德才是我们更应该把持和遵守的自洽准则。

2017-10-18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十三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行善是容易的,可若是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呢?若是要在家人和陌生人之间作出选择呢?若是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呢?若是愈加感觉一己之力的渺小呢?作为一个普通人,四下无人时不难作出抉择,我们又不是兼济天下的超人,何必苛求自己和他人,大禹治水时顺道看一眼妻儿才是人之常情。有些因素确会干扰决定,比如有几个旁观者、有没有摄像头、需要帮助者的危重程度、他的气质神态……综合这些因素、速速权衡是一种本能,我们通常能做出最令自己心安,事后也不后悔的决定,尽管这未必是最理智的决定。

关于行善,因公开课而走红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站在道德角度让我们重新思考所谓“公正”,而拉丽莎·麦克法夸尔则更关注情感层面。《陌生人溺水》一书探讨的是那些长期执着于善行、不惜损害私利者的立场。书名出自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提出的经典问题:假如看到一个小孩溺水,你愿意弄湿衣服去救他吗?大多数人认为,在衣服和小孩性命之间当然应该选择后者。辛格则说,善行基本都可视作这个命题的变形。花钱买衣服,而不是用它去救助千里之外饥肠辘辘的孩子,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见死不救”。抱持类似观点的人还不少,他们就是麦克法夸尔书中的主人公。

有人节衣缩食,将维持基本生活之外的收入悉数捐出;有人常年救死扶伤,无论对方是强盗还是土匪;有人不断收养儿童,把生活搞得一团乱;有人为陌生人捐出器官,不求任何回报;有人亲历穷山恶水,救护麻风病人而顾不上自己的家人……善行本身带给他们的愉悦支撑他们不改初衷,恐怕并不需要旁人以世俗眼光去告诫他们权衡私利。然而,他们自己觉察到的不安和困惑才不容小觑。譬如捐款无度的夫妻会为一个冰淇淋这样的开销自责,认为花掉了本该用于慈善的钱,他们甚至不敢有自己的孩子;将收养的儿童视如己出的夫妇不得不承认教育的失败,对走上歧途的成年子女莫可奈何;年迈想离开行善地区,反被当地人视同背叛;捐献出自己的肾脏,却遭未获捐献者的辱骂,这些只是他们烦恼的冰山一角。相比于对他人的付出,行善者的心境鲜有人关心。

麦克法夸尔首先明确,行善者的无私忘我通常不是为了让人关注自己或是享受施与者的优越感。对于长期全力投入的人,他们的动机要高得多。在麻风病区被称为圣人的巴巴筛选志愿者时特别撇开“那种认为自己在为无助的麻风病人而牺牲自我的人”,善行必须是为自己。行善者自发地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了道德,将对道德的要求看得过于重要,责任变成压过一切行为的重负,以至“模糊了慈善与拯救之间的区别”。怎么做都无法拯救世间所有溺水者,这令殚精竭虑的行善者焦虑。

普通人应当容易看清问题的症结。正如麦克法夸尔所言,“道德不应该是人类价值体系中超越一切的最高法庭”,那些赋予我们生活意义的东西同样重要——体面、荣誉、家庭、孩子……在我们心里都可置于道德之上。它们是我们努力工作、认真生活、成就自我的源动力。“先是有了这世上你所爱的一切,然后才有了神圣。”

倘若行善者的光环曾令旁人自惭形秽,那么行善者的困境才让我们更好地照见了自己的选择。一方面,我们绝无必要因为紧急情况下的先己后人惭愧,照顾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人既是义务,也是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在抉择没有那么两难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向陌生人施予更多,不求他们的感恩图报,而是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环境尽一份绵力。每个人都曾不同程度享受过陌生人的恩惠,这世间,有多少善被付出,就有多少善被收获。帮助溺水的陌生人——饶是在利己者眼中——何尝不是在帮助我们珍惜的人!

——丁酉年读拉丽莎·麦克法夸尔《陌生人溺水》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十四篇

本书的书名源于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果你的母亲和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 事实上,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即便陌生人的数量增加到两个、五个甚至十几二十个,母亲的角色也替换为普通朋友,他们给出的答案也依旧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对普通人来说,对自己的偏私——比起陌生人更偏爱家人和朋友,才是人之为人的核心,才是“人性化的”。就像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的言谈:我们的利他行为更多的是为让自己更好的生存。 但对某一群体而言,问题的答案就不甚明朗。因为他们追求的并非是这种“人性化”,而是一种“神圣化”。换言之,他们认为对所有人都应该有一种不偏不倚的博爱,并且尽可能去帮助更多的人。 持有这种想法并将之履行的群体,就是本书讨论的主要对象——行善者。对于行善者,帮助他人已不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上升到责任的高度。 他们把自己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慈善,他们深入第一线援助贫困人群,他们尽可能领养更多的孤儿……他们竭尽全力救助能够救助的人。 他们压抑自己的欲望去履行“帮助他人”的责任,去践行边沁的“最多数人之最大幸福”,去填补世界上的不幸,甚至不惜损害自身以及家人的利益。 如果行善者的母亲和陌生人同时溺水,当陌生人只有一个,结果可能五五之分,一旦陌生人达到十个,他们的母亲可能要庆幸自己留下了遗嘱。 得益于这种违背“人性化”的“神圣化”,有些普通人会将这些站在道德另一个极端的行善者称为“圣人”。 但是,所谓的“圣人”只不过是一种虚伪的称赞,它往往代表了一种割裂和疏远,甚至是抵触与恼怒,它暗含着: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我不需要向您一样行事,您也不要用您的标准要求我。 常人很难理解这种极端的道德,就像无数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总会为这种纯粹的利他主义寻求背后的解释。 就像弗洛伊德说,利他主义是一种无意识的内疚和责任,源于童年未曾或者无法满足的愿望;就像经济学家说,他们捐钱给公益事业不仅仅出于对他人的关心,也因为捐钱带来某种自我满足的“光热效应”;也就像马赛尔·莫斯说,这种利他行为其实是一种攻击行为,用以展现自己优于对方,并将感激的重负强加于对方。 这些理论的正确程度暂且不论,但这诸多理论展现了一种明显的歧视与偏见,目的是将这种“神圣化”重新加以“人性化”。 但这种歧视与偏见却不足以引起常人对行善者的抵触与恼怒,人们的这种厌恶情感来源于行善者的某些“罪恶”。 行善者在将“帮助他人”视为自己的责任的同时,就相当于承认好的行为都是被要求的,没有行为值得赞赏,美德也就无从谈起:要么承担责任,要么承担罪恶。 这是将自身价值观等同为普世道德,却意识不到这恰恰是一种“慷他人之慨”的道德绑架,某些行为早已超越责任的内涵,多数人无须做这些事情。尤其当行善者苛求普通人去做他自身都无法履行的“责任”,这种“普世”就显得更为荒唐可笑。 彼得·辛格用他的“池塘论证”提出,把钱用于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而非消灭饥荒,这不仅吝啬,而且卑鄙;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金钱用以减轻痛苦,我们就对多数人的死亡负有责任。但当辛格的母亲罹患重症,辛格却做出同常人一样的选择。 行善者的另一项罪恶在于,与援助的“质”相比,他们往往更注重“量”。就像苏和赫克托只一味地收养孩子,却不考虑收养多少个以后会破坏孩子们的生活质量。 行善者一味地捐钱,却从不调查他们的援助是否真的有用。他们以为自己遵循“大多数人之最大幸福”,却看不到行为背后导致更多的群体因此而受苦,只是沉湎于某种“自我满足”。 他们也意识不到生活品质的提升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引领经济发展的公司往往与行善者的教条南辕北辙。 行善者最令人诟病的则是,她们自身选择节衣缩食、温饱度日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降低后代的生活质量以及长辈的健康水平。 因为他们的这种“无私”,后代却无法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去遭受疾病的困扰,成为父母梦想的牺牲品,从这点来看,这更像是一种“自私”。 虽然行善者某些方面的确令人诟病,但如果不考虑某些极端的观点,单从善行这一行为本身而论,行善者的确占领着道德的制高点,他们也是社会善行的主要引领者。 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主义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用一小撮人的努力去改变这个世界。 就像本书最后说:但正是这些古怪的、怀有希望的、强硬的、理想主义的、苛求的、让生命受到威胁的、无情的人有些过度的榜样让那些维护生命的品质得以更好地留存,这也是真的。 所以无论行善者的本意如何,也无论他们的慈善行为多么“非人性化”,这种深思熟虑的行为可以不被理解,甚至可以被人厌恶,但不能不被人尊重。 我想,《陌生人溺水》最大价值所在,就在于让读者能够认识某个极端人群的冰山一角,从而拓宽认识世界的纬度。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第十五篇

首先要说这本书的立场还是相对非常客观的,没有刻意的评论这群特殊的“利他主义者“,只是试图去记录他们与众不同的人生,然后试图从中分析了解到他们一系列真实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成为利他主义者的动机或者是诱因。对客观的了解这群人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就全书所讲述的各个故事而言,很多都非常的精彩,非常具有吸引力。我在看的过程中总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确实是我这种普通人并不能十分理解也是绝对不能承受的生活。除了吃惊之外,也有一些很复杂的情绪在里面,掺杂着敬佩和畏惧。然后书里也有一部分涉及理论和哲学上的问题和思索,也讲述了这群人从出现在公众视野至今的各种从哲学、文学以及心理学上对这群的分析经过和变迁,另外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利他主义中影响比较深远的理论。这部分相对比较枯燥一点,但是对在脑海里建立对这群人的宏观印象还是十分有用的。就整本书来说,我觉得是本好书。角度很有新意,描写很细致,然后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想和启发。

我这篇读后感的名字叫“你是个好人么?”。感觉从小到大,我在学校以及在家里接受到的所有教育都说你要做一个好人,你要善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的好人教育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不仅如此,各类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等也一直在宣扬好人终将有好报的观点。这种价值观的传扬是正确的么?我不得而知。但我其实一直也没真正明白,何为一个好人呢?是要舍己为人?还是仅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拿书里的利他主义者来说吧,他们绝对要算好人了吧。他们这一生几乎都在为别人而活,这种强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着他们一刻不停的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去照亮别人的人生。牺牲自己的利益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但这种“好人”是真的值得学习的么?有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牺牲自己,帮助他人,对这群人而言只是责任而言,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并不是充满爱心或者同情心的一件事。而这种莫名的使命感往往让他们自身精疲力竭,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大多数都饱受煎熬。好人的好报又是这样的么?

当然,有一些人觉得利他主义者并不能算是好人。因为他们仅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比如他们严格的控制自己的开支然后把钱都捐给别人,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些钱是不是到了需要的人手里,而那些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不是钱?有一些利他主义者甚至觉得花时间去照顾一个急需帮助的人,还不如把这些时间和金钱节省起来照顾更多的人,这样就能拯救更多人。可是生命是可以用来比较的么?一个人的死跟一千个人的死是等同的或者可以比较的么?亲人的生命价值与陌生人的生命价值又是一样的么?这些是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全书讨论的焦点。这些问题我答不出来,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回答的意义。可能对这些利他主义者而言,他们也根本不关心这些,他们只觉得自己已经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他们不再对世界感到愧疚,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救赎,至于他们这样做是不是帮到了别人根本不重要。

个人而言,我觉得这可能是另外一种逃避吧,逃避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面对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害怕自己的软弱、自私与无能。于是用一条又一条的道德准则武装自己,把自己树立成一个完美的形象,是被上帝选中的人,是一个拯救者,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完美其实对每个人都有着吸引力,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无能为力的滋味没人喜欢。而当自己永远在付出和奉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没有机会失败。因为往往失败都是建立在你想从这个世界或者别人那里得到一些什么的时候。所以这种意义上,道德框架是一件万能的防护罩。当你屹立于道德的至高点时,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你站在了上帝的位置。

其实道德这个东西,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严格的道德框架给人带来的坏处往往是多于好处的。几乎每个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在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里,都被潜移默化出了一套严格的道德框架,只是每个人接受的程度不一样。而往往人们容易犯的错误都是站在道德至高点去评判别人的行为,只要自己不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就能够站在高处用上帝视角对事件以及人物进行道德上的制裁。从近年来的一些社会或者娱乐新闻里就能看出这种风向来。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好事,这样的现象能看出来至少我们大部分老百姓是道德观特别完善的人,大家都是好人。但事实上,这真的是好事么?过度的道德是一种强有力的约束,这往往会让身处其中的人变得越来越不自由。思想和行动处处受限,人们的隐私得到侵犯,自由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以及虚假和伪善。

上次跟一个朋友讨论一个新闻的时候,我记得朋友跟我说,她非常不能理解很多父母在小时候总会让你不断的做出牺牲。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你和隔壁的小朋友玩游戏,你赢了拿到了奖品,这时隔壁的小朋友哭了,然后你父母就开始让你把奖品让给他,还告诉你要懂得谦让。这种引导有道理么?对你而言,你是堂堂正正的赢得了比赛,你付出了你的努力,为什么你不该得到你的胜利品?制度的公平性和绝对性又在哪里?这对努力的人公平么?当你觉得你处于不公平的状态,你觉得委屈和愤怒,你想控诉,但道德框架约束着你,你必须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强行让自己看起来很善良。这样压抑久了,往往会滋生罪恶。因为人性的本质好坏参半的,人性是由兽性和神性组成。一个没有兽性的人,被称为神。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兽性不可磨灭,只可以伪装。于是滋生出了无数的虚假和伪善。一个不自由的社会,是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的。

我从没有认为关心和关爱是件错误的事情。实际上,善良是人性的光辉,是值得称赞的品质。但我也并不认为付出和牺牲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如果我们把好人的标准定在道德的制高点的话,那么成为好人的意义在哪里?是死后能进天堂还是来世能投个好胎?我依然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希望我不要做一个好人。但事实上,我理解上的好人,应该只要满足一定的道德底线就可以了。满足道德底线,不给世界和别人带来困扰和负担。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不故意去伤害别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给予别人有限的帮助,就已经是个非常好的人了。

最后,作为结尾,还是衷心的希望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个自由的世界。是一个像我自己普通人能够自由的选择做一个满足基本道德底线的好人的世界,也是一个利他主义者能够自由的选择做一个满足道德至高点的好人的世界。我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容忍失败,能够接纳软弱,能够拥抱失落,也能够充满爱和希望。最后,还是惯例愿世界和平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