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1000字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5 23:25:53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15 23:25:53   小编:

《一个原子的旅行》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它以一个原子的视角,描述了它的旅行经历。通过这个原子的旅行,我们得以了解到原子在宇宙中的奇妙世界。文章让人感叹原子的微小与伟大,并引起我们对宇宙的思考。同时,它也表达了对科学的敬畏与对探索的渴望。这篇文章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原子,同时也让我们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好奇与兴趣。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一)

看到这本书时,第一感觉是很特别,黑色的封面透露出神秘感,封面上蒲公英的小降落伞正飘向远处,正契合本书的书名《一个原子的旅行》。 这是一本关于“碳原子”的科普书,但是又不同于其他科普书的枯燥乏味,它在科普的同时也包含了更多的人文意义,配以大幅精致的黑白手绘,增加了本书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翻开本书,我们将跟随碳原子的脚步,于几百亿年前的星辰大海中走向现代,走向你我,期间碳原子经历过各种蜕变,见证过生命的演化与繁衍。读过本书后,当觉察到几百亿年前就已存在的“碳原子”,现今仍活跃在你我的身边甚至身体里时,这种感觉还挺奇妙的。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二)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即使已离开初中十几年,这份元素周期表依旧牢牢刻在脑海里。 -昨天意外收到一本《一个原子的旅行》,它的副标题是这样的“跟随一个小小的碳原子,看到浩瀚宇宙约138亿年的壮阔历史和地球万物生命的演化。” -作者:[美]约翰·巴尼特 -译者:武建勋 -一本并不厚重的化学艺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作者的手绘插图,震惊了我对自然、艺术的认识,带我经历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这不仅仅是一本对C(碳)故事的描述,更是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认识和审视自己周围的世界。 -C(碳)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奇迹,它是构成生命体的根本元素之一,碳的演变史,其实就是生命的进化史。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后就形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等结合在一起,会形成类细胞结构…二氧化碳气体会溶解在海洋中。 -你能想象吗?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动物游隼,一次急遽的狩猎潜水中将二氧化碳吸入体内,还未吸收,便又排了出来。 -被水流和气流带走的碳原子,可以在雪松上重新定居,它会帮忙构建长分子链,从而在长寿的针叶树中行程纤维素。 -但随着春天的到来,位于雪松的针叶芽苞中的飞蛾幼虫便会开始食用新鲜的嫩芽,而如今的碳原子会变成长链氨基葡萄唐、几丁质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小飞蛾复眼光反应的进行。 -碳还有助于滋养仙客来的幼苗,从而利用香味去吸引工蜂的注意,而花蜜聚合分子的主链便是碳原子组成。 -书中绘画了各种与碳原子相关的物体,有动物,植物,风景等等,在书本即将结束时,卡尔.爱德华·萨根写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想从零开始做苹果派,你就得先创造宇宙。” - 我是佳灵,一位在阅读写作道路上渐行渐远的大朋友,愿我们都可以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趣味。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三)

对理科一窍不通的我,还专门了解了碳原子的基本常识——碳是少数几个自远古就被发现的元素之一,是构成碳基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怪不得这本书叫作“一个原子的旅行”,当然,这个旅行除了地理空间的旅行,更多的是时间上的旅行。

中科院院士韩布兴有更进一步的解释,“一个小小的碳原子的史诗,何尝不是浩瀚宇宙约138亿年的万物简史。在碳的漫游旅行中,生命诞生、消亡,再重新诞生,无尽地循环。”“这就是碳,一个原子的史诗,一个关于生命的奇迹。”

这是一本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性、严肃性与可读性的科普绘本,是美国艺术家约翰·巴尼特根据意大利化学家普里莫·莱维的著名作品《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故事“碳”改编而成的。

仿佛金庸武侠剧的机缘巧合,作者在年轻的时候读到了普里莫·莱维的《元素周期表》,读完之后惊为“天书”,甚至对作者的命运轨迹也产生了一些“扰动”。正如作者所说,“我从没读过这样描述世界的书。”“但‘碳’不一样,这是一场关于碳原子的探险,化学和文学交织在一起。碳原子组成碳分子及其化合物,像哈克贝利和吉姆一样沿着宇宙的湍急之河奔流而下。事实上,它就是哈克贝利。它就是吉姆。它就是河流。它就是呼吸的空气、闪耀的星星,甚至是想上岸或继续前进的那一股冲动。它参与了自己的过去,也将经历自己的明天。”

因此作者的这部作品,既是向普里莫·莱维及其《元素周期表》致敬,也是写给过去的自己的一封深情款款的信,回溯自己的生命体验,以文字的形式将这一切定格。我们阅读这本书,是进入碳原子的世界,也是进入作者的世界。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元素周期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原子-碳,虽然一个小小的碳原子但其实在我们这个所能感知到的世界上都有他的存在,他是世界的基础,如果你想了解你的前身后世,了解这个世界的前生后世这本书可以深入的了解一下,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生动的随笔素描领着我们追踪生命碳原子的起源。

刚开始碳原子并没有马上随着宇宙大爆炸马上产生,位于元素周期表首位的两个元素氢和氦首先随着爆炸后的冷却形成,渐渐丰富的元素形成气体云进而逐渐形成恒星,太阳就属于恒星,其中有的恒星就会因为内部的能量剧烈的燃烧直到燃尽死亡也就是演化接近末期的时候就会生成密集的重要素,这是时候碳元素才隆重登场,超新星的生成期间发生的爆炸会随着宇宙风等把碳原子和其他原子带到了各个地方。

有的会随着宇宙中的相互作用力聚集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星系,碳原子就相当稳定的存在于一个范围之内。地球这颗行星凭借自身的引力作用把宇宙中易挥发的元素和来自碰 撞中其他行星上的水吸引过来。为以后的生命奠定了被创造的基础。

因为碳原子易成键和有助于形成长分子的特殊属性,让碳原子在地球上和多种元素组合成为日常物质存在。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碳元素的影子,而他最厉害的莫过于参与的光合作用,让这个世界开始有了生命的存在。从食物动物植物到人类的神经细胞随处都可以看到碳原子的旅行轨迹。

作者没有大篇幅的描述碳原子的所有旅行轨迹,也没有说碳原子的旅行目的地在哪里,因为碳原子和其他原子一样都在旅行中,他们没有目的地,很奇妙的聚集在一起发挥着他们创造生命的奇迹。宇宙可能有尽头也可能没有,但是一定会有别的地方存在生命。大爆炸的时候也可能一些碳原子和其他原子挣脱了所有作用力逃离了银河系,飘向了更远的未知,在哪里可能他们也找到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在哪里孕育着另外的生命。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想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五)

科学家们常常说我们是星尘,由恒星而生。这是浪漫的,又是令人震惊的,人类自觉发现已经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实际上构成我们的元素和原子更加久远。有些碳原子的历史其实已经有几十亿年。普里莫·莱维讲述了单个碳原子的故事,《一个原子的旅行》的作者约翰·巴尼特通过原子的一场旅行致敬了普里莫·莱维和非凡碳原子。 一个化学家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视角是独特的,他们不仅能够看到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还可以看到构成这些物质的基础,也就是基本元素通过元素之间不同的排列组合,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与变换,同时元素和元素编织而成的元素周期也提供给我们全新的看待世界万物的方法和视角。人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永生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历史中,在时空同时真实的存在里,我们只是和碳原子一样,完成一场旅行。 二氧化碳的气体溶解在海洋中,并且在一个水域附近找到了合适的交通工具,当它被送回到大气层时,同时为了热量平衡,借助于风或者气流。在地球这颗行星上滑落了数次,越过高山或者海洋,沙漠或者极地,最终到达各个地方。它的主要贡献之一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和氧气,供给地球上的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能量。我们人类身体的绝大部分都是由空气和水组成的,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植物以及光合作用下各类微生物的帮助。我们的骨骼、肌肉、脂肪还有基因,全部都是由碳原子搭建而成的框架,碳原子无处不在,不仅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初级生产者,也是连接我们个体和外界的入口。 所有的生命都起源于碳,碳是是组成生命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比如蛋白质、糖类、核酸几乎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可以说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一个原子的旅行》里面有许许多多形象生动的插画,全部都是用自动铅笔在纸上创作而成的。我们根据碳原子的一生之旅,感受宇宙和历史,生命和地球的壮丽图景。在我们跟随碳原子不断冒险的过程中,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和赞叹。因为微不足道的碳原子,形成了连绵不绝的生命之恋,这不仅是原子的史诗与传说,更是生命的奇迹与绵延。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六)

一个小小的碳原子,却见证了浩瀚宇宙138亿年的壮阔历史和地球万物生命的演化。

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不是吗?

我们都背过元素周期表,也曾为那令人头大的化学公式焦头烂额(此处仅指我自己这个学渣),坦白讲小时候学生物化学完全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所以那些既枯燥又烦人的字母在我眼中毫无生命力可言。

直到长大后我读了一段话,大意是讲作为同样是碳基生物的人类,却可以拥有思想,拥有灵活的双手与大脑,拥有无限的潜能和创造力,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的确如此啊,所以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来自生命的馈赠一点不假,何必焦虑,何必不满足。

这本书是由美国艺术家约翰·巴尼特根据意大利化学家普里莫·莱维的著名作品《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碳”改编而成的。

在元素周期表的118个元素当中,碳元素是最能代表生命的元素之一——“碳的演变史,其实就是生命的进化史。”

在书中通过一个碳原子的漫游旅行,带我们见证了星系的形成,有机生命的产生与繁衍、演变与进化,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生命演变出了惊人的生物多样性。

同样这颗原子也带我们见证了恐龙的灭绝,人类的诞生,见证了人类文明一步步走到如今的模样,见证了万物生长。

它甚至见证了葡萄的成熟,见证了蒲萄柚果汁变成葡萄酒的全部过程。同样它也见证了每个生物的身体结构与机能,见证了昆虫们的生存模式。

从我们的生到我们的死,碳原子陪我们到最后一个标点。

什么是碳原子,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比起课本上枯燥晦涩的文字说明,在这本书中的碳原子,仿佛同样拥有着生命。

它用它的生命赋予了我们的生命。

“这就是碳,一个原子的史诗,一个关于生命的奇迹。”

看这本书最大的感慨是感叹生命的神奇吧。在浩瀚宇宙之中,人类是如此的渺小。而构成每一个生物的各种元素则更是渺小。可正是每一个渺小的它们和我们,构成了一个文明,一个世界。

在漫长的旅行之中,碳原子与其他各种元素结合,产生各种奇妙的反应,进行各种生命的演化。而对于人类来说,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何尝不是时时在接纳与吸收新鲜的事物。

世界每天都在更新,每天清晨睁眼,或许可以庆幸一下“啊,我还活着,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又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七)

说化学元素就不能不说到元素周期表,说元素周期表当然就必须说到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了。虽然说如果没有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肯定会有别的其他人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以及编制元素周期表,这是必然的。但,这一荣誉归属于门捷列夫,恰恰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有准备的人才有可能敏锐地发现机会并且抓住机会。

门捷列夫的时代并没有发现那么多的化学元素,所以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其中只有63种元素——肯定没有现如今那张包含了118种化学元素的元素周期表完善、漂亮;但他由此发现的化学元素的某些规律,却启发了其他化学家去寻找、发现更多的化学元素。那个时候,门捷列夫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后来果然发现了钪、镓、锗;他还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若干年后,门捷列夫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当然,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真的就至善至美至全了吗?恐怕也未必。希望新的门捷列夫还会出现。毋庸置疑,门捷列夫的贡献是非凡的,第101号元素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

想来,美国艺术家约翰·巴尼特的作品《一个原子的旅行》也可以被看作是用来向门捷列夫致敬的一本有趣而又值得深思的绘本。具体来说,这个绘本是约翰·巴尼特根据意大利化学家普里莫·莱维的著名作品《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故事“碳”改编而成的。

为什么选择“碳”作为《一个原子的旅行》的典型代表而不是其他化学元素呢?这当然是因为碳这个化学元素对于地球生命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地球生命被称为碳基生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一个原子的旅行》这个绘本中,与其说是约翰·巴尼特在讲碳的故事或者说碳的变迁史,不如说他是讲述宇宙历史与地球生命的一幅壮丽画卷。既是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一种歌颂、一种咏叹!

从碳元素的“诞生”——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到二氧化碳,到碳酸钙,到葡萄糖,到纤维素,到几丁质,到更复杂的碳的化合物,最终再回归到简单的碳的化合物,以及作为单质的碳。这并不是一个线性的故事,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汇合体。即便如此,已经足够让人为之着迷。除了碳,其他的化学元素,莫不拥有各种各样奇特的故事——哪怕就是最简单的氢原子,它的故事也会非常有趣而神奇。

回到《一个原子的旅行》这个绘本中,除了讲故事,还不能轻易放过那些图画。据说,这些图画是用老式的机械铅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勾勒出来的——光凭这一点,也实在是不容易得很!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八)

以为是在看绘画,其实是在读碳原子的前世今生。

这本《一个原子的旅行》是由美国艺术家约翰-巴尼特,将意大利化学家普里莫-莱维在作品《元素周期表》里碳元素的故事,改编而来的。

这本书的图画是约翰-巴尼特这个自学成材的科学爱好者,用老式的机械铅笔一笔一画在纸上勾勒出来的。

当我们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黑白相间的图片,结合作者用一种风趣的语言介绍碳原子的前世今生,我们仿佛坐着时光穿梭机,回到了138亿年前,见证了碳原子的诞生:三个氦原子核聚变后,才产生了碳原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46亿年前,粒子碳被地球引力影响,嵌入了地幔。而后它碰到了氧原子,于是结合成了二氧化碳。并溶解到了原始的海洋中。

时间来到38亿年前,二氧化碳造访了太古宇宙的一座失落之城,各种温度和酸碱条件之下,发生了各种反应,形成了类细胞结构。

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二氧化碳,被颗石藻利用,结合成立碳酸钙。而我们的人类祖先发现用工具和火可以将它从悬崖上取下来,把它放进窑里,可以锻造出不同的物品。

当我们读着碳原子与不同原子的结合,分开,消散,其实也是在了解生命的进化。

当我们捧着这本《一个原子的旅行》,听着作者用讲故事的手法跟我们讲述了碳原子的演变史。我们不禁惊叹于生命的奇迹。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九)

用艺术的形式科普碳原子的前世今生 读《一个原子的旅行》 卡尔说:“如果你想从零开始做苹果派,你就得先创造宇宙。” 这是美国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他依据意大利化学家普莫里的著名《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碳”的故事改编。 或许作者向我们表达的更多内容可以让我们通过元素背后的故事来了解。因为意大利的这位化学家还是知名作家,同时他也曾是一名囚犯,是某集中营的幸存者。 或者当你了解到这些背景之后,重读这部作品,少量的文字,大量的手绘图片,黑色灰的色调来理解一个原子,或许也是理解一个生命的旅程。 作者用碳元素,铅笔来绘画,看起来是一本科普读物,因为会有元素的组成,文字也依然是科普的角色。 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通过碳原子这个特殊的元素,来探视生命的起源与结束,一方面有着浓描淡写的味道,一方面,也会引人深思。 好的文学作品或许就是这样,从文字的读取中,只能读到科普的知识,但是从大量手绘的图片中,读到的更多是震撼。 如果喜欢艺术的朋友,或许能在这本书中读到的内容更多,特别是在黑白灰调子的映衬下,更是能体会一种元素给生命的启发。 一半艺术,一半科学,这或许也是生命的一个完整 的集合体。像是人的生命一样,要有生命的过程,也要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或许才是完整 的。 不管是怎样活着,在怎样的环境下,从生至灭,从有至无,都是一个渐生幻灭 的过程。 有时候看着这样的作品,更愿意在作者画的画中去读取生命的力量。 科普读物做成这样的境界,改编者也真的是角度新奇,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人生的角度本来就多得很,而我们常被限制。 而实际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就是微小的一切组成的,宇宙也都是一切从零开始的。或许,在我们这短短的一生里,要去懂得我们来,就要坦然的来。 当然,真的要消失的时候,也能够坦然的接纳,而不是更多得去抗争,或许这一生能够活得更加通透和坦然吧。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十)

枯燥的化学元素与艺术是否可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化学是否可以和文学结合,是否可以彰显人文特质,引发人们去探究化学元素背后故事的兴趣?如果是以前,我对于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直到遇到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这本书——《一个原子的旅行》。

本书的作者是约翰·巴尼特,他受到了意大利化学家兼作家普里莫·莱维《元素周期表》最后一篇 “碳”元素故事的启发,运用文学语言结合大幅精致的纯手绘图的形式,讲述了“碳原子”的起源、蜕变与探险。本书正如作者自述:“这是一场关于碳原子的探险,化学和文学交织在一起。”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碳原子起源于宇宙爆发时期,之后在大撞击纪元的混乱中,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粒子碳与众多迁移粒子来到并留在了地球,继而在地球上开始了它漫长的旅行。过程中,碳原子经历过各种蜕变,见证过生命的演化与繁衍:它参与了原始海洋中类细胞结构的产生、助力颗石藻外骨骼以及石灰石的形成,更多的时候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它参与了葡萄酒的形成、帮助雪松生长、帮助仙客来形成花蜜,它以单糖中包含的碳原子形式进入人类的血液,驻留在大脑的神经元中,在神经末梢合成乙酰胆碱,改善人的神经功能,引导人的思想……这是一场历时久远的生命之旅,轮回往复,生生不息,就像卢克莱修所说“任何事务都不可能消亡至一无所有,同理,大自然也不允许不伴随相应消亡的诞生。”

本书另一大亮点是手绘的黑白配图,简洁明了,唯美又贴合文字内容。作者用绘画的形式再现了宇宙中闪闪发光的星云、宇宙大爆发时星云激烈撞击的绚丽景象以及远古时期风蚀的石灰岩悬崖、冒着烟的石灰窑,还有活灵活现的游隼、浩瀚的大海、广袤的沙漠、冰川等等,作者的绘画大气磅礴,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本书兼具故事书、画册、科普书的特点,打破了我对科普书枯燥乏味的偏见;同时,本书是作者向普里莫·莱维致敬的作品,普里莫·莱维除了化学家及作家的身份外,还具有另外一个特殊的身份——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本书亦可以说是一部兼具人文关怀的作品,引导人们去关注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

如果恰巧你想读一些特别一点的书,那么这本《一个原子的旅行》推荐给你;本书也适合作为亲子读物,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来一场视觉盛宴,让孩子体会到历史的壮阔与生命的神奇,当觉察到几百亿年前就已存在的“碳原子”,现今仍活跃在你我的身边甚至身体里时,这真是一种浪漫而奇妙的体验,诚如韩布兴院士在该书序中所写:“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当你今天坐在这里读着这本书的时候,那些宇宙大爆炸时星辰的碎片,经历约138亿年漫长的岁月,与你之间,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碳原子,形成一条连绵不断的生命之链。”说不定这本书还会让孩子对《元素周期表》及其背后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开启一场新的知识探索之旅。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十一)

生命是什么?很多人回答过这个问题,弗洛伊德对生命的探究开启了量子力学时代,让原子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约翰·巴尼特则在普里莫·莱维的《元素周期表》的影响下,用碳笔勾勒出了《一个原子的旅行》。上穷碧落下黄泉,一个“碳”原子与我们之间穿越138亿年的邂逅。

穿越138亿年的时光,只为与你相遇。当细腻而又大气的碳笔画与宇宙诞生、万物流转相遇,浪漫的色彩如泉水般涌出。约翰·巴尼特的这本《一个原子的旅行》,看起来只有黑白两色,但在那黑白两色之间,我们却看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 巴尼特在开头画了一个鱼骨架,同时辅以古罗马卢克莱修的一句话:“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消亡至一无所有,同理,大自然也不允许不伴随相应消亡的诞生。因为大自然遵循物质不灭定律。”这份“物质不灭定律”真乃真知灼见,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巴尼特笔下的一个原子的旅行。

书中的这个“碳”原子诞生自宇宙大爆炸,而后见证了地球的诞生,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结合变成了二氧化碳,溶解与海洋之中。而后一步步见证地球的变迁与演化,碳、氧、钙的结合形成了碳酸钙,也就是石灰石,人类祖先煅烧石灰石,又分解出了二氧化碳。

山河流转,岁月变迁。植物的光合作用让二氧化碳成为了葡萄糖的一部分,在动物体内转化为乳糖,消耗之后再次分解成二氧化碳,万事万物流转不朽。这个碳原子一直存在着,虽然不断与其他原子结合又分解,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未曾消逝。

人不过也是由百十亿原子组合而成,由原子而来,生命的终点不过是将这些原子又变成原本的形态,换一种形态存在于世间。而后,不知何时,说不定其中的某个原子又会成为其他生命的一部分。这倒是与禅宗的轮回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教义固然不可信,但其中的玄妙却说出了这个世界的真理。

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本质就是由无数个如这个“碳”原子一般的原子组合而成,无论多少亿年过去,无论这个世界有无人类的存在,这些原子都会一直存在下去,见证着宇宙的变迁、轮回,直到下一次再与我们这些生命相遇。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十二)

你我的身体里也有一颗这样的碳原子——穿越138亿年,从宇宙之初,来到你身上,成为大脑神经递质的一部分,帮助你判断这篇笔记值不值得点赞。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离不开碳原子,它存在于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即使哪一天生命不在,它们也会继续下一段旅程。

如果碳原子会说话,它会向你讲述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

它怎样在宇宙之初,从快要消亡的某颗恒星中诞生?怎样漫游到地球?怎样结合成为早期地球生命的一部分?怎样见证恐龙时代的落幕、原始人的狩猎、文明的诞生?怎样一步一步来到你的身体里,然后离开,开始新的旅程?

绘本《一个原子的旅行》推荐给对人文科普、生命哲理、文化艺术、治愈读物感兴趣的人。

本书由美国艺术家约翰 •巴尼特,根据意大利化学家普里莫•莱维的著名作品《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故事“碳”改编而成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同推荐!适读年龄7-99岁。

普里莫•菜维不仅是一名化学家,还是意大利知名作家,作品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以及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家的推崇;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一一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第174517号四犯。《元素周期表》充分体现了普里莫 • 莱维作为化学家对人间万象以及人生意义与物质世界隐秘联系的深刻思考和追问。

我已经记不清各种化学反应方程式,也看不懂化学分子式了,但这不妨碍我打开格局,感受奇妙,感动泪目。科普的终点是人文。我无意强调本书传递了怎样怎样的化学知识。这一首碳原子的史诗,凭故事情节就能改变我们对宇宙、生命及一切的感知。

书里的画是作者用【碳素笔】创作的,用黑白线条和阴影描绘出不同事物,从一杯葡萄酒到大腿肌肉,从高山、沙漠到城市和极地冰层,对不同的质感彻底拿捏,情绪和张力拉满。

如果你和我一样看不懂每一页上的化学分子式,不要紧张。说到底,这只是一个绘本故事而已,就把化学分子式当做插画来看吧。它告诉我们碳原子C在这个物质中占了大概多大比重,以多么简单或复杂的方式与其他原子链接——看懂这就够了。

感谢作者创作了这么棒的绘本,带我领略了碳原子自诞生之日起,在宇宙万物之间转化与轮回的曼妙旅程。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十三)

于我而言,原子的概念从大学化学之后就再没有接触过,它的理论距离我们的生活似乎太过遥远了,已经超过了日常实用的界限,成为潜伏在记忆深处的储备知识。但日常生活里接触到的化学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碳元素。

且不说“碳中和”,“碳达峰”这些时下热门的节能减排话题,头一个字就是“碳”,从表及里都是围绕碳来讨论的;就说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而在有机物的定义中,它必须含有碳元素。也就是说,称碳元素为生命之源——之源——之源,一点也不算过分。

正是这样的认知基础,让我对《一个原子的旅行》的简介感兴趣,进而阅读它。收到实体书之前我曾以为它会是严肃的科普书,也许会内容繁复高深,弥漫着浓郁的学究气息,实际拿到手才发现,这是本轻松且时尚的科学题材绘本,黑白画面雅致清爽,不到一小时就可以翻阅完毕,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如同做一次彻底的视觉SPA。

这本书的创作跨越了半个世纪有余。文字部分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化学家普里莫·莱维所著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碳”的部分,平面设计师(兼牧羊人和科学爱好者,也是一个酷家伙)约翰·巴尼特儿时因为读过《元素周期表》而爱上化学,因此根据文字内容创作了这本绘本。

在《元素周期表》里,元素本身就是故事的重要角色,有时是人类社会的隐喻,有时候以侧面反映世界。在文学家兼化学家的眼中,以元素呈现的原子是生动而鲜活的,它们拥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和历史。

从遥远的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开始,历经约5亿年,第一批元素氢和氦出现,三个氦原子核聚变形成一个碳原子,宣告了碳的正式诞生。在星云制造行星的过程中,碳通过一次次的碰撞被嵌入一颗名为地球的行星的地幔中。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在海洋的巨大培养皿中,又形成类细胞结构。——这是碳的前世。

人们从地球中找到石灰石,利用工具和火使它再次移动和循环;动物呼吸二氧化碳;海洋和风运输着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葡萄糖和氧气,而凝聚在果实中的葡萄糖再由人们采摘利用,进入内脏;葡萄糖作为人体中的能量物质通过运动消耗用于维持体力,再度成为二氧化碳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是碳的今生。

在碳的故事里,生灵万物得以繁衍生息,自由地生产和消耗。跟随碳的循迹,犹如一场探寻生命的旅程,一花一世界。

书中的图画铺满整个平展的篇幅,全部由约翰·巴尼特用自动铅笔手绘而成,朴素但并不简陋,相反,这种黑白灰的强烈对比,展现出细密的线条和真实的痕迹;加上绘者有意识地将局部放大,超出了画幅和眼眶,更能体现出细节的张力和节奏感。用经典的形式来绘制经典,如同在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原子的形态,满章满纸的生命气息,就如碳原子本身。

致礼可爱的书和可爱的碳。

(2022.10.19)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十四)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觉得特别有意思。宇宙最先是一片混沌,盘古头顶着天,脚踏着地,把天和地分开了。最后还跟学生强调学这篇文章是体会盘古勇敢、自我奉献,但是现实社会并不是这样的。宇宙是由物质等组成的。而原子又是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也称为元素。同学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于是,我向大家推荐了一篇课外阅读书,一本特别的绘本书——《一个原子的旅行》。

《一个原子的旅行》的作者是约翰·巴尼特。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终身科学爱好者。他爱好广泛,在过去十年里,他从事平面设计类和图书插画类工作。

《一个原子的旅行》是作者根据意大利化学家普里莫·莱维的著名作品《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故事“碳”改编而成的。

普里莫·莱维,不仅是一名化学家,还是意大利知名作家。他也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公众喉舌,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以及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家的推崇。约翰·巴尼特年轻的时候,因偶然读到普里莫·莱维的《元素周期表》而爱上了化学。他用手中的笔,把碳原子与生命的轮回演变,在这本书中呈现给今天的读者……

这是一本特殊的绘本。因为这本书看起来很安静、深沉,全书只有黑白灰和几笔很安静的蓝色,装帧精美非常有质地,硬纸封皮,黑色封面,白色蒲公英种子飞的封面 ,让人感觉非常安静、有内涵,种子让人也想到希望和多种可能性。

全书以黑白插画为主,从碳原子的视角,追踪它的一生,开启了关于宇宙、历史与地球生命的壮丽画卷。

细腻的笔触、宏大的构图、层层的结构、写实在的风格,一步步地用人在祖先巧妙地使用工具和火,并发现了掌握这些物质的方法。在窑中锻炼石灰石后,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结合后,以气体二氧化碳的形态自由移动,而游隼把这种气体吸入体内,又将将他排了出来。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海洋中,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旅程。他经过长途跋涉,向一片葡萄叶面投降了,经过光合作用后,就有了葡萄糖和氧气,碳原子在葡萄糖的强大六边形结构中保持住阵型,最终变成了葡萄酒,但在一系列的运动后,变成了乳酸。碳原子的这一场旅程也在继续着……

约翰·巴尼特采用了机械笔创作的这种老派画风带着科学的魅力,在碳原子的漫游旅行中,生命诞生、消亡,再重新诞生,无尽地循环,带着生命最初的魅力,走入了人的心里……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篇十五)

碳元素,元素周期表上排列第六的元素,在众多的元素中显得并不起眼。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碳元素,那么地球上你所熟知的一切都不会诞生。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碳基生命,相似的结构不仅说明了生命的起源都是来自同一定体物质,更能够体现出碳元素在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是美国作家约翰·巴尼特所著,用来向普里莫·莱维致敬。普里莫·莱维是一名作家、化学家,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他的作品《元素周期表》以元素的角度去观察整个世界,还原了这个真实而又冷酷的世界。本书便是以《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部分为主画成,约翰·巴尼特以自动铅笔在纸上绘制而成,具有古典之美。

宇宙诞生之初并无碳原子的踪迹,随着时间推移,恒星的爆炸导致三个氦原子聚变成一个碳原子,碳元素便出现在这个宇宙中。此时碳原子与生命还远远无法挂钩,直到一个以铁和硅酸盐为主的星球诞生,才给了碳原子登上创造生命舞台的机会。

科学家们通过海底热泉还原了生命的诞生过程,在经过一系列的偶然和奇迹之后,碳原子成功的变成了基础生命的一部分。随着第一个细胞生物的诞生,碳原子正式与生命结下誓死不变的情缘。

自然界中很难存在单质状态下的碳原子,通常碳原子会和两个氧原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大气中的碳原子基本上都是这种形态。生命将碳固定在身体中,同时也让碳、氧和钙共同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的组成十分稳定。于是在无数年的积累之后,碳原子逐渐变成了石灰岩。

于谦的《石灰吟》中曾有描述古人烧制石灰石作为建筑原料的过程,在经过高温煅烧后,石灰石会变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就这样,碳原子在石灰岩中沉睡千年后,再次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自然界中。

无论是飞行速度极快的游隼,还是其貌不扬的一片葡萄叶,无论是荒芜的沙漠,还是高冷的冰原,都留下了碳原子的足迹。它们由光合作用转化成各种单糖或多糖,然后跟随食物链逐层传递,再随着呼吸作用重新回到大气中,再开始新的轮回。它的反应亘古不变,遵从最基础的化学变化,却能创造出生命的五彩缤纷。

此时此刻,我们目之所及,一切都与碳原子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了解碳原子的重要作用,才能了解到生命的珍贵和不易,珍惜生命,珍惜碳原子在无数的偶然下创造的奇迹。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