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这本书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哲学与爱情之间的奇妙关系。作者通过探讨爱情的本质、伴侣关系的困境以及心灵的连接,让读者思考并重新审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还让人忍俊不禁,是一本既有趣又具有启发性的读物。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一)
爱,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
有的人恋爱脑,一生为爱奔波,为爱受伤。
有的人身处爱,怀疑爱。
有的人得到爱,抛弃爱,重新爱。
有的人选择不爱。
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遇到了爱,很多时候就不由我们自己选择了,遇到爱,勇敢爱,在爱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从未发现的问题,也会使自身进步,思考一些一个人无法思考的事情。
勇敢去爱吧,不要深究爱是什么,爱是随心所欲,是填满我们心中缺口的东西。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二)
爱与独立性的冲突,体现在许多妇女的日常生活里。在这样的生活中,女性的天赋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最多只能作为兴趣爱好娱乐他人,这让女性时常感到挫败且无聊,而孩子成年离家后,她们的这种心态会尤为明显。为了缓解这种挫败感,或者更多的是痛苦,她们全身心地投入爱中。她们将一切都交付给丈夫,作为对她们的回报,丈夫应替她们生活、成就大事、平步青云。他越是强大,被折断翅膀的她感觉就会越好。对他的爱加剧了她在社会地位方面的无助,使她成为压迫自己的帮凶。 爱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找到自己。那些期待、欲望和恐惧也暂时平息了。鉴于我们不再沉浸在与自身相关的种种利益关系中,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在这种情况下,人倒是进入了一种与自己独处的状态,外界的一切都显得疏远了。这可真有意思,人在忘记自己的存在时却恰恰接近了自己。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三)
逐渐失去爱人能力的今天,我们可能都需要看看这本书。
和朋友开玩笑说像是作者写的哲学家同人文,难免有ooc之嫌,但这种探讨依然有趣生动。顺着八场对谈也仿佛敲开爱与哲学的大门,种草了不少参考书目,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八卦我势必要自己领会(不是。
波伏娃对父权制下爱情独立性的讨论实在很漂亮,在完全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女性选择爱情就是将爱选做了帮凶,失去独立性的同时也必将失去爱,这种脆弱在爱情中弥足珍贵,但对于女性的自我成长显然毫无益处。
另外几位的闲话家常也很能指点迷津,熟悉的理论在聊爱情时碰撞出新鲜火花,各种关于爱的主题随机讨论,也能窥探到理想主义者的光芒万丈。形式上对我这种半吊子哲学爱好者非常友好,太适合万物复苏的春天啦!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四)
除了马克斯舍勒,其他几位多少了解一些。将他们关于爱的想法抽取汇集,是有意思的本子。
当然,要先经历过,用自己的身体经验和抽象语言碰撞,才可能领会“有意思”是什么意思。
看到他犹如看到光,苏格拉底说那是灵魂进入肉体后遗忘的理性原型。
爱不由自己决定,只能等待它降临,呵呵。
beloved可以替换吗?相似的容颜,可否抵消失去的痛。
爱与欲望,与充气娃娃,与人工智能。
爱意味着迎合献祭,爱和自我独立怎么平衡。
约会程序改变了什么,能改变什么。女性的性客体化是否可以通过软件得以转化,换句话说,女性可否掌握性自主,能否拥有性自主而不被污名化。通过软件能否完成爱的追寻。
真的存在爱这个东西吗?爱是伟大的,还是虚无的,是集人类崇高美好于一体,还是仅为激素鸡尾酒?有时候我的确认为,爱不过是意识对于由体内激素唤起的生理反应的解读,一种对原始的动物性的繁殖本能的事后解释。由此繁衍而得种种艺术,文字音符或色彩,不过是激素通过身体将基因形象化涂抹留痕。
自然,这样的汇集不会也不可能给出确切唯一的答案。等爱降临,才能有所选择。干柴烈火,千回百转,死灰复燃,独坐待天明,小楼昨夜,故园晓风残月中。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五)
爱是经久不衰的永恒话题。从关雎到蒹葭,从山有木兮到凤飞翱翔兮。各个时代都离不开爱。《谈情说爱的哲学家》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关于爱的大讨论。作者的野心很大,以苏格拉底,弗洛伊德,伏波娃等人的视角进行讨论。爱究竟是什么?爱是否需要理由?所追求的是智慧还是欲力?爱是否让人脆弱?等等问题。 但遗憾的是讨论的展开依然有些散,而受限篇幅,论述也不深。开放性的结尾,没有给出固定的答案,只是留给读者思考爱。 那么什么是爱? 我的理解是自然流露的感情,是自我的外在表现。《心灯录》有云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唯有此我,才为真实。爱就是自我。 那么如何去爱?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总是想着爱抽象的人。知识分子的一个经常性倾向,就是我们喜欢抽象概念胜过具象的事。但是一个越爱抽象人的人,往往越难对具体的人表现关爱。因为抽象的人是美好的,存在于理念之中,但具体的人都是有缺陷的。这就是为什么,你越是感到抽象人的美好,你越会发现具体人、你身边人的可恶、可鄙、可耻。但是真正的爱,一定是对具体人的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人会越来越孤独。因为你的朋友圈越来越多,你感觉认识你的人和你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你甚至可以跟3000公里以外的人聊天,但是你却跟你身边的人没有话聊。而真正的感情,一定是要投入时间的;真正的情感,一定是附着在一个具体人的对象。所以,我们需要有抽象,我们更需要有具象。抽象是对自己,抽象不是对别人的。当你看到了人的美好,你要努力让自己变得美好,而不要因为人的美好,就要强求你身边的人变得美好。因为连你自己都不美好,你为什么要强求别人呢?你自己都做不到,你为什么要强求别人呢?但你看到了抽象的美好,它提供了一个标本来改造你自己,让你自己能够更关心你身边的人。”(罗翔老师原话)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7分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六)
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爱”能成为一个哲学问题,不太理解“爱”在哲学的框架中是相对于什么进行讨论的,就好像“物质”是相对于“意识”,“真理”是相对于“谬误”。虽然读完整本书之后,我的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答,不过第五章“人能爱上机器吗?”可以提供一些启发。
“人能爱上机器吗?”显然是个非常当代的话题,毕竟苏格拉底和奥古斯丁不可能对“人工智能”有任何概念。但其实,人形机器可以追溯到皮格马利翁制作的女性象牙雕像,而且这似乎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爱的对象必须是人吗?有没有可能是动物甚至机器?如果不能,那么究竟是什么特质让人成为爱的对象?基于这样的特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爱本身呢?
书中的八位哲学家在话题的开始很快达成了一致:爱的对象必须是“主体”,不能是“物件”。主体就意味着有自主意识,有看待世界的视角,有对待世界的态度,有自我的生活。第二个问题是,仅有“主体性”是否足够,是不是还要有“爱的能力”?所谓爱的能力,就是有交流的欲望,能够表达担忧和同情,能够对爱做出回应。尽管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得到回应,尽管还有人不会表达同情,甚至自恋,但我们爱的对象,原则上都必须具有爱的能力。
话题具体到机器上,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识吗?目前还没有机器人能通过图灵测试。假如未来有一天,有一个机器人通过了图灵测试,我们真的能确认它拥有自我意识吗?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人类的一员,将它作为爱的对象吗?克尔凯郭尔给出了积极的回答:
“但也许爱者别无选择,只能违背一切表象,接受恋人爱的能力。”
“真正的爱者会将恋人视作他们的邻人。”
对于爱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主体性”虽然是前提,但并不是全部。就像我们没有办法仅凭一个图灵测试,就确定机器人是否真的具有自我意识。毕竟我们永远都进入不了其他人的意识中。“主体性”以外,“爱的能力”显然更为关键。因为爱来自于主体,爱的对象也同样是主体,爱是两个主体之间的故事。因此,抛弃某种“主体性”的执念,将视角放在“主体间”,似乎才是讨论爱的起点。这也正是“邻人之爱”这一概念的可贵之处。
就像克尔凯郭尔最后的总结:“我只知道一点:和爱后受欺骗相比,因为害怕可能被骗而不敢被爱是更为糟糕的事情。……如果有朝一日,人和机器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我们无法再区分二者,那机器人也可以算作人、个体,或是我们的邻人。”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七)
只怪我不够博学和深刻。当然也怪我对爱的认知浅薄,虽然通读整本书,依旧半肚子疑惑,半肚子一知半解。
对哲学了解的不够,基础可能肚子里仅有《苏菲的世界》这样的入门读物。对哲学家的了解不够,苏格拉底的了解来自于学生时代的课本,对佛波娃、弗洛伊德的也就仅是这两年对心理学和两性理念浮于表面的感兴趣。
书里用艺术的手法让八位不同时代的哲学家聚在一起,展开一场哲学研讨沙龙,通过引经据典,用“神仙打架”的剧本,依照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去讨论“爱是什么”这一巨大的课题。通过探讨爱与智慧的关系/被爱者的不可替代性/爱与欲望/爱与独立性/爱的艺术和练习,就现今热议的与人工智能的爱的合理性,还有对约会应用程序展开系列讨论。
爱是什么?
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发表了一段关于爱的演讲,他讲诉本是球体的人类寻找失去的另一半的传说。他说我们人类起初就是有四只手四只脚的球形生物,而宙斯为了惩罚人类的自大,就将人从中间劈开,然后散落到世界各地了。正是这样,如果我们足够幸运,遇到了另一半,两个残缺的身体可以短暂的交融,通过融入彼此可以缓和痛苦。在这短暂的交融时刻,人可以再次感受到完整。所以这是大部分人都在寻找另一半的原因吧,去感受到爱与归属,使得生命有种暂时或者永久性的完整感。去在这广阔世界中找寻到遗失的另一半自己,这个在概率中可不比中彩票简单,也许正因如此,爱才那么可贵,遇到才那么难得。
你怎么看待这个时代对爱情的认知。“爱情药丸倒是和这个时代很相称,什么都得迅速进行,一切都得马上发生,不然人们就不知道干什么。”约会应用程序的时代是否意味着爱情大甩卖?我一直在思考,大多数人的情感追求应该都是纯粹的、忠诚的、真心付出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平台上关系很好的情侣博主或者账号能爆火的原因,因为它稀缺,因为它难得,因为它可遇而不可求。“就像是在一家巨大的超市,你要在千万件商品中去找到那件对的。“真爱是可以靠努力获得的吗?好像很难。工作你可以,你花时间去琢磨去付出,总是多少有对应的回报。外在你可以,去健身去美容,甚至内在也可以修炼。但唯独爱情,没有方法论。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有非常广泛的挑选范围,大家都希望能有完美的对象和十全十美的配对,当然,也正因为难,所以可贵,所以稀有。“有时坠入爱河就是最美妙的事情,毕竟爱能让人记起自身灵魂中藏着的永恒理念。
爱让我们走向智慧,所以爱让人成长,爱是想要和被爱者对话,想要和对方一起探索世界的渴望。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向往,对一个人的价值和美好的向往。
心里有爱,眼里有光。爱人亦爱己,爱人如爱己。
S
2023/7/31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八)
之前有看过这个哲学讨论会成员们的书啦,但是他们齐聚一堂却也是有趣,感谢感谢作者啦!
“我十一岁时,有一个名叫维托里奥的哲学心友。他是一位哲学教授,也是周末时常来我家做客的朋友。他听说我在读《苏菲的世界》,还经常用有关柏拉图思想的问题对他纠缠不休,于是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向我描述了一家咖啡馆,他误打误撞地闯了进去,发现来自各个时代的哲学家聚集在此,一同讨论。我则在回信中告诉他,我也结识了一名穿着托加长袍的神秘男子。随着我们持续通信,维托里奥继续在那家咖啡馆中与他的朋友们碰面,而我则在经过的各种地方,比如公园或火车站邂逅各位哲学家。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也是这场邂逅的延续。”
and最后一部分也有提到书的讲述顺序嘻嘻!
艾丽丝忽然感到特别疲倦。众人并没有注意到她什么时候悄悄离开了餐厅,溜回了她在阁楼上的小房间。她躺到床上,舒展开双腿。窗外,天已经黑了许久。“也许明天会下雪呢……”她闭上眼睛想。她的思绪飞向了过去的一天中和大家一起提出的那些问题,在脑海中做起笔记:“苏格拉底认为,当有人让我们回想起在我们心中沉睡多时、已被我们遗忘的永恒理念时,我们就会爱上那个人,而恋人会帮助我们走向智慧。之后马克斯指责他无法解释恋人的无可替代性,因为按照苏格拉底的观点,被爱者对爱者而言只是一件可以助其获得智慧的工具。我们后来提了各种解决建议,都是什么来着?”她努力地回忆着,“对了,爱究竟是什么?是在精神层面上对恋人的一种表现,对,这个我们说过了,它不是大脑中的激素鸡尾酒,但也不是对恋人可贵品质的评判。西格蒙德认为爱是一种驱动力……爱欲驱动力。我说,爱是一种看见。嗯。之后我们又说到了机器人,以及我们能不能爱上机器人。我们一致认为,我们只能爱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但只要有自主意识就够了吗?还需不需要别的什么呢?比如,在人类爱上它们之前,它们是不是得先有爱的能力?但又是什么构成了爱的能力呢?这可不好决定。”
她一边转动脚踝,一边继续想着:“之后我们谈到了爱和独立性以及爱和幸福:爱究竟是会让我们幸福,还是会损害我们的自主性?二者兼具实在不太可能,毕竟独立性也是幸福的一部分,至少西蒙娜是这么想的,我也很受启发。关于独立性,苏格拉底有些很有意思的想法,是什么来着……”她坐起身,从箱子里翻出笔记本和钢笔,手里的纸笔让她回忆起了更多细节。
“哦,奥古斯丁担心爱会在道德上出现问题,因为它会让人偏爱自己的恋人,所以有失公平。这是排他性的爱!而邻人之爱就不同了……至少他这么觉得。但索伦认为,在每一种爱中都藏着一丝丝邻人之爱。我和伊曼努尔后来讨论起了存不存在这么一种拥有爱的权利的问题,他似乎很同意这个想法:爱是可以练习的,因而也存在爱的义务。我跟他们谈到了艺术,谈到了艺术怎样帮助我们练习如何爱人。哦,哈,那段发言是我即兴发挥的,不知道他们听明白了没。”她的眼睛困得睁不开,又躺回了枕头上。
“还有约会应用程序!”她不禁笑了起来,“可怜的索伦……谁能想到狄奥提玛确有其人呢!但我倒是一直都知道。”她打了个哈欠,从楼梯间传来说话声。
其实关于爱的问题,是有许许多多的答案存在的,不止步于这些讨论会成员,记录一些很赞同的点:
“爱是一种渴望”
“只有灵魂理解了理念,灵魂才能真正成为灵魂,才能从事灵魂的活动:思考、用‘内在之眼’审视、控制自我、实现独立,等等。”
“当某个人的美丽能够让我们进一步接近智慧时,我们就会爱上这个人。”
“爱是一种向往,我们向往通过爱人对回忆追根究底,将理念从我们灵魂的深处唤起。”
“毕竟我们对生命中大部分人的感知往往都是扭曲且片面的。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兴趣主导着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只能注意到符合这种兴趣的事物,而爱的眼光则完全不受这种自私兴趣的影响,它仁慈宽容、不带成见、慷慨大方、明亮透彻。”
“假如我们不分析自己,那我们才是生活在自我分裂当中。”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方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对方爱着我们。”
“和爱后受欺骗相比,因为害怕可能被骗而不敢被爱是更糟糕的事情。
“拥有独立性指的是保有思想的独立,不完全依赖他人,特别是在精神层面。”
“没有爱,人们就无法理解理念,不理解理念的人也就做不到公平。尽管爱始于这种极端的、对某一个体的聚焦,但爱会渐渐打开爱者的心门,使得他们能够包容世上的一切,并教会他们不再单单关注自身,让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恋人,也学会关注其他人。”(爱着的人们俯在恋人耳边认真地许下承诺)
“对爱而言,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另一个人已经足够,当我们看清了对方,渴望自然也会降临。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满怀希望地去练习爱”
“直面真实总好过裹在幻想里。”
“爱是天赐的礼物,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准备迎接它,但爱绝不是一种技巧。”
“我们希望爱上对的人,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美好,因为我们理解了他们为什么值得我们爱。信念也是如此:我们不仅要得到真理,还想要理解真理。”
“爱开始于关注某一个特定的人,但我们的视野会随之而拓宽,当我们集中注意力时,恋人的人性也会在其他人身上得到体现。爱为有关公正的想法提供了推动力。”
“所有知道自己不了解理念的人都在爱着别人。这样一来,在不了解与爱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循环,因此一切哲学家都在爱着别人,而一切爱着的人也都是哲学家。”
请记住,不去理解不去努力,就会使得灵魂举起翅膀却没有指向天空!所以,去爱吧,然后做你想做的!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九)
草草看完这本书,感受有些一言难尽。
这本书比较吸引我是前言,抛砖引玉地引出了许多我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在最后的阅读中其实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答案。我想这本书的目的也在于此:构建一个开放式的讨论,通过不同哲学家的叙述给出不同的对爱的思考,然后全权交由读者进行一个自我的回想与反思。
这样的想法是极好的。从前言里作者讲,在在这本书中随着对话的进行,不同哲学家的想法也会随着别人观点的论述进行改变和优化。作者的这个构思让我很感动,对于哲学命题,如何让受众保持好奇是最为重要的。而哲学也就是对智慧好奇的过程(哲学就是“爱智慧”)。
可是不知是我阅读的功力不够,还是因为翻译的可能有些许生硬的缘故,我在最后并没有体会到作者对这本书抱有的“野心”得意完整实现的快感。这本书的叙事风格让我想起了《苏菲的世界》,在后记的致谢里我果然看到作者因其得到了写作灵感。但是《苏菲的世界》的节奏不论是氛围的描绘、剧情的推动还是观点的输出的节奏都很棒。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随着苏菲的思考去在脑袋里一同参与(这本书其实也做到了吧),只是在观点输出的部分相较于前者我读起来就总感到力不从心了。如果能在每章末尾都像前面有一章那样对章节的观点进行整理,又在后记进行一套总结就再好不过了。
零零散散发了一通牢骚。最后写点这本书写了什么吧:(以下为个人总结)
苏格拉底认为爱意源于对智慧的最求。虽然在爱的过程中人们并无意识“智慧”为何物,不过它实实在在地通过爱的过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从前不太认识的东西。(这里讲了一个认识悖论,当你说不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对它有所认识了,因为如果你一点都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概念的话你怎么肯定你完全不知道他呢?是不是很晕,在书里的叙述就更加一言难尽了….)
弗洛伊德就其《梦的解析》从他的“力比多”这个概念出发,认为爱是一种欲望。这种欲望从出生时渴望母乳已经无微不至的照顾就有所反映了。
但是苏格拉底和弗洛伊德都把爱理解成对于一种事物的最求(智慧或欲望),欲望舍勒就质疑说有时候爱一个人完全不需要什么理由,爱可能是完全在没有功利的需求下进行的云云…..而后波伏娃就其《第二性》进行了爱与父权社会的剖析吧。总体来说讲的很零散。
书里引用的各个人物都是各理论流派的名家,自然用三言两语就把其风格与观点讲清楚是很难的。总的来说我被作者的写作野心所吸引,也能看到作者对于论述命题的努力,但是读毕后我总是感到意难平…..
每每说起爱情观,我还是想分享罗翔老师的一个简单的叙述:
我希望爱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理想的人。因为理想的情感我们总能在别处也能发现,然而人们爱一个具体的人时便会发现ta身上的无尽的可爱与优点,当对方出现错误时我们也能给予足够的宽容,当对方误入歧途时我们也能尽自己所能和对方一同进步。我们总会把无尽的charity留给自己,当我们开始学会把这份爱留给身边的人时,或许真正的爱就开始了…
学会接受不完美,接受对方的不完美,也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美好的事物每个人都能想象,可是重要的是这些理想该如何实现?
或许有时候留在记忆的不是开心的往事,而是在面临难关时亲人、友人或是伴侣的不言放弃。自己和对方都能在潮水过去后从容地接受各自的缺点,在一旦对方没那么可爱时自然地发现对方新的优点。这就是一种charity的爱,它理智、包容、平淡但是长久。
或许有时候我们可以珍惜“仪式”,但是仪式可不是“形式”,仪式带给我的应该是是长久以来、日复一日的感情在此刻的见证和纪念。而不是把所有的爱只融于那一刻,只在那一时表达。难怪蒙田说人有时候不要太执着于“记忆力太好”,我们感激或是珍惜一个人不是因为对方送了我什么礼物或是一起过了什么节日,这些感情的联系不应该只是存放在记忆里,而是应该切身地、下意识地变成自己的情感,变成自己心的东西。
我想,这个具体的人就是那个能一起相互共鸣,相互成长,相互charity的人!
1.仁爱不是滥情之爱。我们之所以要学会爱,不是因为想最求要达到道德的致高点。而是因为当他人能给予你同样爱时,我们自己能够真切的感知到。
2.对爱的追求只是能够“被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现实当然不是理想,万千世界光怪陆离。但是只要学会理想的charity之爱,就是在现实中能够真正地被长久charity的前提。
3.不必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别人不值得被爱,不代表你的爱不值得。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十)
[德] 诺拉·克雷弗特 著 / 陈敬思 译 /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8场关于爱的跨时代讨论 /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 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图 / 左叔
读这本《谈情说爱的哲学家》之前,你一定要先熟悉在书中悉数出场的人物,除了要知晓他们在关于“爱”的哲学思考上所持基本观点,甚至还要对作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他们有所了解,包括他们的个性风格、说话腔调、行事态度等等。
只有这样,你才会在由德国哲学家诺拉·克雷弗特虚构出来的这场“神仙打架”式的讨论中,收获到尽可能多的“会心一笑”。
我努力地回想了一下,在“严肃文学”“正统学术”的范畴之中,此前有没有读过类似的作品。想了良久,除了一些将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和诸葛亮凑在一个故事里的网文之外,再也没有见过与之类似的作品。
总觉得它是无法界定的,说它是小说,它却有史实的成分;说它是专论,它又有虚构的成分。只能说它是本“奇书”,能够将苏格拉底、奥古斯丁、伊曼努尔·康德、索伦·克尔凯郭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马克斯·舍勒、西蒙娜·德·波伏娃、艾丽丝·默多克,这八位压根既不是“同一国”,又不是“同一代”的“谈情说爱八大家”凑在了一张桌子上。
个人觉得这样的操作,不仅仅是在考验写作者的想象力,同时也在考验着读者们在过往学习生活中所涉猎的知识面。
我猜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谈情说爱八大家”的名字如雷贯耳,对他们所持哲学观点可能也会略知一二,但对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之中的行事风格、讲话腔调却鲜少有了解。毕竟,其中有不少是生活在没有影像存世可考的年代,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也只有只言片语的文字记录而已。
如果凭空演绎相对容易一些,那么有音像可考的哲学家,或者在后世的艺术作品之中被不断演绎重塑金身的哲学家们,想要在这场虚构的“神仙打架”中凸显出他们特立独行的那一面似乎要更难一些,这道理大抵与“画鬼容易画人难”近似吧。
不过反过来看,后者至少还有一个样本可供参考,前者则完全是“架空”再造了。
全书一共分了十章,除了第一章像一个引言一样,介绍了这场虚构的“讨论会”的出处和由来,其余的都是一位哲学家以主讲人身份登台发言的方式,各自阐释观点,与其他哲学家形成思想交锋。
在互动之中,将原先只有“只言片语”体量的哲学观点讲得更为透彻一些。比如爱与智慧、爱与欲望、人能否爱上机器人、被爱者是否是不可替代的、爱是否限制了我们的独立性等等。
在这其中,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是“爱的艺术”,我对其中的两段话有着强烈的共鸣感。
其中一段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之所以美妙,就在于它可以把所有人从自我沉醉中拽出来。作为观众的我们不需要有什么基础知识,甚至不需要故意这样做,艺术就会穿透我们的内心,我们不必想着什么特定的目的,就会不自觉地为了它本身而去欣赏它。”
另一段是,“艺术家以自己豁然开朗时刻所见所感为基础,创造了艺术。艺术不会将事物简单化、普遍化或是抽象化,即便艺术将某样事物抽象化了,那它的抽象方式也必然与科学不同。艺术让我们意识到他经历过的真实的情况。”
前者很容易让我联想过往的经历,读一本书一追到底、夜不能寐的亢奋状态,看一部电影情难自禁、潸然落泪的动情时刻。
有感染力的作品,仿佛拥有巨大的磁场,会将人注意力牢牢锁定住,就像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的那样,现实的种种关系纷纷退缩至不见,人就像被头顶上一轮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一般,在无物、无我的虚空里,吹着创作者吹过的风,呼吸着艺术家感受过的痛。
后者很容易让我想到自己写东西的时候状态,那些原本只属于自己的细节,转述成文字呈现出芜杂的、多意象的内容时,总有一些会在无意间投射到读者的心里。
未必完全相似,未必真正经历,可是只要能够将自己完全地放进去,那些真实体验过的情感就会在陌生人的内心里引发触动,尔后震荡出共鸣的涟漪。
回到这场虚构的“神仙打架”上来,说实话,以现有的知识面,我还不能体会这本书在人物的表现和刻画上有多么的精彩,但它还是唤醒了我内心之中曾经感知到,却无法组织语言表达出来的那部分感受。
仅此一点,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