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到灯塔去读后感100字

到灯塔去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2 10:45:22
到灯塔去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7-02 10:45:22   小编:

《到灯塔去》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对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牺牲精神。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家庭、友情和责任等主题。读后让人感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值得一读。

到灯塔去读后感(一)

像是看完了一整个画面太过于美丽的视频剪辑,各种画面场景在她笔下顺着一根丝线流动。她太有能力将这些片段只通过画作的笔锋串联,时间在这里忽快忽慢,十年转瞬即逝,眼前的灯塔又迟迟不来。

大概需要时间,要很宽裕的时间来玩味,要很敏感的气质来承接,而我在短短的周末,刚看完社会学报告文献,听着外面车水喧嚣,感受不到她想要带给我的美。

到灯塔去读后感(二)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学习怎么区分自己和大他者的欲望,怎么和他人建立正确的理想的主客体关系。欲望需要被承认。而来履行承认这一行为的主体正是大他者,莉莉所持的与拉姆齐夫人相反的爱情观就是需要被承认的内容。她需要拉姆齐承认此等观念的价值性。来证明自己并未服从于(母亲的欲望)但本质上仍是一种病态的人阉割焦虑的体现。灯塔象征着不可能之爱,拉姆齐的“暴力”会消灭所有对这种爱的渴求,又使他们在自己无形的控制里周旋,享乐(求虐)。

到灯塔去读后感(三)

拉姆齐先生和夫人的原型是伍尔夫的父亲和母亲,莉莉的原型则是她自己,《到灯塔去》给的篇幅等于她的困扰,最后画作的完成宣告主场交给了莉莉,伍尔夫的自我意识化,潜意识意识化就是疗愈的开始。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开启了自我疗愈,然而这无法一劳永逸,未痊愈好过没有疗愈。 不太理解被扛起女性主义旗帜的伍尔夫,会不会她只是在追寻自我(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她则是治病的药),而她恰好是个女性?

感谢伍尔夫不仅开出了一味药,而且手把手地教人如何研磨,用画笔,用书写……

到灯塔去读后感(四)

我很少读女性作家的书,而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我很早以前就有所耳闻但从未涉猎其作品的作家。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大部分原因在于我总是读几页就放下书陷入思考,意识流类作品让我着迷万分,但又逼迫我在其中寻找自己。我想意识流作品有人爱不释手,有人敬而远之的根本原因在于如何看待自我的问题上思考方式的差别。前者无时无刻都在探索自我,时常痛苦,但宁可清醒的痛苦也不愿做快乐的傻子。后者是目标导向,认为自怨自艾,总是思考一些毫无用处的事情对生活毫无用处。(仅仅是我的理解)

全文的故事十分简单,围绕一个家庭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人物展开,讲述了他们几十年来的悲欢离合。故事情节描写较少,重点描写了各个'主角的内心活动,非常精彩!

总之,这是一本极好的书,一位作家可以把家庭生活的平淡与琐碎以如此不平凡甚至壮观的形式表达出来,很惊喜!之后会拜读更多伍尔夫的其他作品。

到灯塔去读后感(五)

这本书的主要情节就是拉姆齐夫妇和他们的八个孩子及亲友在小岛度假共进晚餐。非常简单但又不简单,伍尔夫用大量的篇幅和象征手法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心活动,非常生动,细腻得像树叶的脉络。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有工作有学识,脾气暴躁的丈夫,会常常表演悲伤向妻子索取同情和慰问来缓解自我怀疑。而拉姆齐夫人,一面应付永无休止的家务,调和父子亲友的关系,一面要面对这些人直接的情绪。他们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甚至那时的男人更偏爱美丽又糊涂的女人。女人自己也心甘情愿背负起生活的重压,成为关系对立的牺牲品。在书中有一位相对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物,莉莉,起初她十分不理解拉姆齐夫人调停者的做法,认为她没有自我。直到拉姆齐夫人去世,她才发现,拉姆齐夫人才是这个家庭的粘合剂,是他们的灯塔。

书里还有很多很多细节是我没法用简短的语言总结出来的,伍尔夫的文字太美了,它能调动起你所有的感知去想象每个细节,也确实需要投入更多的专注去感受,是非常值得精读的一本书~~

到灯塔去读后感(六)

“想要跟上她的思绪就像要跟上语速快得无法用铅笔记录下的声音一样”,这是我看完小说后的想法。

进入20世纪,战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作家对所处时代的看法。现代文学的故事情节已不再是叙述的主要对象,作家开始突破写作的可能性,“意识流”就是其中一个流派 - 由写实叙事转变为多重视角、意识流动、内心独白、情景交融的叙事手法,它得到了更近一步的超前发展。

伍尔夫以包容、宽厚、仁爱、聪慧、成熟、有同理心的女性视角为镜,创造了一个意识流淌的交错时空和一种描述事实的可能性 - 人除了理性和逻辑之外,还有灵性和情感。

一念未止,一念又起,头脑的千丝万绪“如同一团雾气,如同一阵飞烟”,像一个浪头刚落下,又一个浪头从身后涌起。如艾米莉·狄金森所写 - 头脑,比天空辽阔。人的思绪是比宇宙更广阔的世界,对每个人来说,总是存在着这种无限丰富的内心感觉 - 爱慕、自私、高尚、自卑、洞悉他人……而伍尔夫正记录人所能同时萌生出的细微、矛盾、无边无际的感觉。

到灯塔去读后感(七)

之前买图书盲盒里的书。红色的封面凸显在书架上,没有了解作者,没有了解背景就拿起来读了。读到前60页,开始感到着急,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如此充足的内心独白,一直以为灯塔才会是本书的高潮部分。

翻看了评论,才知道这是一本意识流小说,上一次认真地读意识流可能还是高中语文课本里那篇,当时对我来说晦涩而枯燥。前60页我也没有很认真地阅读,粗略扫过了人物的内心想法。

拉姆齐夫人是一条主线,莉莉的画是另一条线,同时交织着莉莉对拉姆齐夫人复杂的情感。

拉姆齐夫人总是这么的热情周到,她想获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她想让周围所有的人都幸福。她时而对自己的丈夫生气,时而又对他充满敬意。莉莉对拉姆齐夫人的戒备,和之后流露出的真情,也早已有若隐若现的伏笔,她对拉姆齐先生的态度也这样让人琢磨不透。有时候分不清这是她的想法还是这些事真实发生了。

景物描写的穿插恰到好处,在宁静的夜色、波涛的海水掩护下,不会让我有一不小心探知到别人内心世界的唐突感,让我在他们停止思绪的时候,让自己的思绪飘荡。在我们说一句话的前后,我们的心里可能闪过无数念头,快到自己的无法全部捕捉,这霎那间的思绪喷涌,却都被伍尔夫给识破了。

到灯塔去读后感(八)

1. 光和灯塔是分开的。

2. 我们只能在此岸看到光,灯塔发出的、穿透空间和距离、迷雾的光。这是指引迷失船只的光,是安慰没有方向感的人的光,它是一个确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它也是梦幻的,安慰的。

3. 它是让拉姆齐夫人从孤独中解脱的事物,比缝纫、响声更有穿透力。长长的、稳定的光打开了拉姆齐夫人的心,是没有温度的、折射出红色、蓝色的光,是异质的触摸,是彼岸与未来的召唤,是此刻内心的打开。

4. 灯塔却在一个荒岛上。詹姆斯说,它也不过如此。守塔的穷父子,杂草丛生的孤岛,一点都不像灯塔发出的光那样梦幻。它在最现实的地方、是拉姆齐太太时刻都要顾虑的金钱开支,是工人,是意识海浪的暂时中止。

5. 到灯塔去,是一个标题,是已经确定的计划,它是无法更改的。它也是一个固定的未来,是即便再混乱或旁逸斜出的情节的走向。因此,去灯塔的计划没有经过酝酿和谨慎的提出,从一开始它就出现了,在标题里,它就存在了,它在我们阅读、在这些人物被写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计划是必然的,是无可避免的。情节的进行,人在此刻的意识流动也会必然走向未来。人只能选择暂时逃避未来、沉浸并停留在安全的此刻,或者如拉姆齐夫人一样冷漠而勇敢地朝向未来。

到灯塔去读后感(九)

女性意识流小说,潜意识自动漫游式书写。想起前几年有个朋友待着我们在一家书店做这样的漫游写作的训练。佩服伍尔夫几乎全开发式的感知力,同理心,观察力,和想象力。想必这样的每分每秒都很痛苦,痛苦却丰盈,她就像可以感受到我们觉察不到的多个重合的世界,比我们复杂很多倍,当然同时感受到放大很多倍的痛苦。

第一部分:每个人的意识宇宙在同一个现实空间重叠,现实的一点交集和冲突,会带来各自精神世界的巨大翻涌。小说中每个人的意识的线性流淌就像一条小溪流,偶尔会在某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空间中交汇,交汇的片刻正是他们现实中发生对话或者共事的时刻,之后又会因这样的交汇而改变轨迹,而在各自的空间中继续流淌。读感上,意识就像一条丝带在每个人的精神岛屿间反复的穿梭,横跳,作者就像做为全能全知的局外人看见了一切。

第二部分:转向一种客观写作,像是事物自己书写事物,故事还在行进,而故事所处的环境,被细致的描写出来,像是一组一组景物长镜头,背景音是人物的只言片语。是最让我心醉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回到第一部分的写法,但是时过境迁,闪回记忆的画面穿插其间,有种真幻难辨。尤其描摹拉姆夫人之美的回忆片段。

摘录: 我终于画出了我曾见过的景象; 我们死去,各自沉没; 那就是存在本身; 她所有的感官都已进入恍惚状态,她魂游象外,外表冻结,内心却汹涌疾速地流动。

到灯塔去读后感(十)

夕阳西下,清晰的轮廓消失了,寂静像雾霭一般袅袅上升、弥漫扩散,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静了… 理性、秩序、正义; 只有痛苦、si 亡、贫穷。 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 无论什么卑鄙无耻的背信弃义行为,都会发生。 她也知道,世界上没有持久不衰的幸福。 他们必须从小就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 事实是不会让步的 要走向那传说中的世界 在那儿,我们蕞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 我们脆弱的孤舟淹没在茫茫黑暗之中 一个人所需要的蕞重要的品质 是勇气、真实、毅力。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2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本准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 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记录了拉姆齐一家及其几位客人在di 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蕞完mei 的一部作品,对文学史的贡献卓越而深远。小说无论是创作视角还是心理描写,抑或意识流手法,都ji 具艺术色彩。 伍尔芙对女性气质的理解以及对性别意识的见解成为本书创作的思想内核。 《到灯塔去》使用了很强的意识流手法,情节很微弱,甚至没什么称得上起承转合的情节。 更像是一些记忆和情绪的片段组成的短剧,像池塘里的一个又一个涟漪,相互重叠之间勾勒出了每个人物的形象。这种流水般娓娓道来的、富有情绪而又不具侵略性的文字属实惊艳。 “去灯塔”并非大事,但人们的计划,总因为意外一次次搁浅。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曾在巨大的遗憾中挣扎、呼救,甚至沉沦、毁灭。 蕞后,生命的小船终于冲出激流,安稳地抵达了灯塔。人生海海,潮起潮落,颠簸的命途中,充斥着各种遗憾与无奈。 别怕,只要心中的灯塔不灭 黑夜就有被照亮的一天。 “我曾卷入更加汹涌的波涛被更深的海底漩涡所吞没,在一阵狂风之间疾驰,我们注定要淹没。”

到灯塔去读后感(十一)

我发INFP喜欢看的书,看来看去也逃不过“意识流”这个词,不管是小说还是诗歌,那种跳脱的文字,纠结的内心独白,迷乱的氛围,都是会反复爱上的节奏。

我读过那么多意识流的小说诗歌,翻来覆去都能看见一个人的影子,那就是伍尔夫。

《一间自己的房间》里,她说

“风是自由的,希望你也是”

《海浪》里,她说

“太阳在坠落,海浪在发愁,不停的退后.”

《到灯塔去》里,她说

“只是,我沉在更汹涌的海面下,

比他,淹没在更深的深渊。”

意识流小说让我时常迷失在作者的思绪里,情节散落在细节里,飘来飘去。我试图整理出一点的头绪,但总是失败,索性我就放弃了逻辑规则,跟着自己的感知寻找,似乎也在

“到灯塔去”。

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伍尔夫这种“横冲直撞”的感觉。

据说到灯塔去便是她的准自传体小说,男女主人公原型便是她的父亲母亲。

她说卧室是堡垒,像是坦斯利的领带,改革法案的通过、海鸟和蝴蝶、人。

她说烦心的是永远没人记住的门,客厅的门、门厅的门、卧室的门,但窗户又得是开着的。

她说了两遍,从来没有人看起来这么伤心,就怕我们看不懂字似的。

真的好爱这种文字。莫名其妙的就把我带入那个理性和感性交织的世界里,和她一起去探索人生的真谛。

到灯塔去读后感(十二)

我们生来就是女人,

我们是独有的个体,我们从来不是任何人的附庸。

-

伍尔夫,一边捕捉着人类思想中的吉光片羽,用散文、诗歌般的文字书写;一边又始终清醒,展现20世纪少有女批评家和女性主义的魅力。

这本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将一天扩展开来,又将十年浓缩为一瞬间。在意识流的时间中,穿插人生、灵魂、爱情、婚姻……不断地吸引我读下去,获得了很多被击中的瞬间。

文中反复出现的“女人不会画画,女人不会写作……”

像电闪雷鸣一般,劈在心上。

屈服于衡量者的规则,是一种最为卑躬屈膝的态度。千百年来,女性的被绑定了太多的枷锁,然而莉莉:

她一边问自己,一边将调色盘上那一坨坨蓝色和绿色的颜料刮掉,现在对于她来说,这些颜料就像毫无生命的土块,但她发誓,明天她就会赋予它们灵感,促使它们动弹、流动、听候她的差遣。

她喜欢独自一人,她喜欢做她自己,她不适合结婚。

她的身上贯穿着什么,闪耀着什么,那是她自己独有的东西。

绝不能分心,绝不能受迷惑。于是,她最后成功地完成了那幅画,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我想,这是伍尔夫的一种反抗吧。女人,可以写作,可以绘画,也可以不结婚。

甚至,

自由和自我实现排在首位,其他皆不足论。

/

灯塔的光照进房间,照进床和墙壁,也照进心间。

出来吧,最明媚的,最秀丽的。

这本书于我而言像是精神的馈赠。拥抱世界之前,先拥抱自己。

到灯塔去读后感(十三)

《到灯塔去》有三大章,第三章名为《灯塔》,很不幸,阅读的是电子版全集,一路点击跳跃,跌跌撞撞直奔第三章,早早先读完结局。又很幸运,无疑是一份特别的阅读体验,我常觉得阅读一本书就像认识一位朋友,不过在认识这位朋友的时候已近黄昏,莉莉和拉姆齐先生一家以经历风霜后的姿态出现,就像交朋友时对方已经老去,于是充满好奇,怀揣着叹息,回过头来再去追索那些前尘往事,会有不一样的滋味。

说一下本书与其它书本阅读时所不同的几点吧:

1、非常“年轻化”。第三章一开头,是多年后莉莉回到故地,遇到拉姆齐一家,在某种力量的驱使下踏上前往灯塔的旅途。按故事内容来说,莉莉已经年逾四十,拉姆齐先生也是个老头了,可是在阅读时,由于没有任何前置内容,印象一直是“一位年轻少女”与中年男主人一家的旅途,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原因:1)莉莉对拉姆齐先生的心理活动没有“老态”,仍然是单身女性对男性企图的下意识担忧,忧虑盖过欲望,同时敏锐又颇富同情,对自己的理想爱好抱有生机勃勃的态度,我曾以为,随着年华逝去,大部分情感都会冲掉激烈的色彩而趋于平淡,显然我错了;2)詹姆斯对父亲的敌意是那么青涩生猛,就连约定也充满了浪漫色彩——誓死反抗暴政。因此,当我看到文中出现的年龄描写,就像看到一些活泼的灵魂装在老旧的皮囊里那样,充满了不适的新鲜感,这种感觉是贯穿全文的,他们的精神不会老去,除了那位始终如一的木偶。

2、拉姆齐夫人、普齐、安德鲁的死亡是这样轻轻带过,可是这世界啊,充满了他们的印迹和回忆。《到灯塔去》的详略选择与常规不同,它是那样细致地描写着夫人的想法,夫人对每个人的评价和印象,夫人眼中的先生和婚姻爱情,描写儿子为什么讨厌父亲,描写一些自以为是,一些固执和意想不到,这些“摸不着”的东西是文章的重点,大半的文本叙述也许只过了一天。而一些“真实”的人物活动,却是匆匆的背景,三言两语,已然物是人非。精神活动和肉体活动谁更重要呢?“拉姆齐夫人消逝了,死去了,她想。我们可以凌驾于她的意愿之上,更正她那些带有局限性的落伍观念。她正在退后,离我们越来越远。”是吗?

3、画面感和催眠感兼备。很难说这种体验,一般来说具有画面感的描述会给人较为鲜明的动态联想,也就是说不那么容易睡着,而催眠感的叙述经常是长句子、术语、关联性弱。本书的画面像是幻灯片转场,作者很快地搭建一个场景,然后是慢镜头甚至于一动不动,慢慢地旁白叙述独白,于是乎沉浸式地眠了。小说看了一个月,睡了一个月,仅次于群魔。

到灯塔去读后感(十四)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堪称代表作品。意识的流淌、诗意的笔触、象征的意义,缓缓展现出作者希望人们从混沌中寻找和谐、从无序回归平衡的深刻思想。

结构上,作者采用了视角转换的方式。与常见小说从一而终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不同,伍尔夫充分利用了小说中各个出场人物的观察和感受。毫无疑问,千人千面的描述烘托出了一个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与传统小说对人物外形、举止等外在描述形成鲜明差异的是,通过对人物意识活动的描述也更深刻的刻画出精神的、内在的人物形象,从而带给读者浸入式的想象和阅读体验。拉姆齐夫人作为核心人物,通过拉姆齐夫人自身的、丈夫、孩子、客人,尤其是莉莉的思维活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拉姆齐夫人是如此丰富、真实,读者犹如置身于那一次晚餐,那一次讨论,充分的感受到人物意识的流淌,而其他人物也是同样,通过多个视角的交相印证,塑造出复杂而又鲜明的人物性格。

从象征意义上来讲,拉姆齐夫人是小说中的灯塔,她的慈爱是孩子们心灵的依托,她的友善是朋友们感情的慰藉。拉姆齐夫人的光环覆盖了家人与朋友、不同性格和不同职业的差异,她用自己的温暖和博爱,成为身边人们情感归宿的引路明灯。伍尔夫巧妙的用三个部分讲述了一部完整的故事:透过“窗”,窥探到被拉姆齐夫人精心编制的家,她用自己的心灵之窗包容着复杂的人性;透过“岁月流逝”,人们各奔东西,时事变化,生命逝去,拉姆齐无人似乎被遗忘在了动荡的时局中,悲欢离合各自上演;透过“灯塔”,十年后人们回到这海边小屋的同时,似乎也回到了拉姆齐夫人昔日的光环之下,悲伤得以治愈,愤怒得以平息,灯塔的指引重新给予了人们生活的意义。

《到灯塔去》另一尤为吸引人之处在于语言的优美。作者细腻又灵活的笔触大大冲刷了对意识流枯燥无趣的认知,从而使阅读过程获得一种诗意的体现。“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在这黑暗的洪流中幸存:无穷的黑暗从钥匙孔和缝隙中溜进来,蹑手蹑脚地绕过百叶窗,钻进了卧室,吞没了水壶和脸盆,吞噬了红色、黄色的大利花,淹没了五斗橱轮廓分明的边缘与结实的形体。”“她蘸了蘸蓝色的颜料,也蘸了蘸往昔的岁月。”“纵是一片混乱也有迹可循;纵是世事如水流动不居也会有瞬间的凝固。生命在这里定格”。如此富有韵律的灵动语言俯仰皆拾,阅读体验堪称美的享受。

到灯塔去读后感(十五)

20220720

写于早高峰地铁 激动,真的很激动。 海浪翻涌,心潮澎湃。 过程很痛苦(需要朗读,甚至是出声的朗读,需要用朗读,去对抗稍纵即逝的意识,随时溶解无踪的文字)。掩卷之后的“探索性”“反刍”(404情绪博物馆学到的词,“悲观性反刍”,形容对悲观情绪的反复咀嚼回味。),却层层递进,精妙无比(一半来自于自己的锲而不舍,一半来自于豆友的精妙启迪)。 山下问,“说《到灯塔去》是讲“为人父母”,你读完有何感悟吗?”我想,如果是以“为人父母”的视角来去解读,就太性别化了(难道是暗指母亲如灯塔一样温暖?与父亲暴君般指挥破浪的小船?大概有这一层吧,但仅有这些也太肤浅了。)正如一位豆友短评中总结:“诗一般的文字,奏鸣曲形式的叙事手法,对所处时代的指涉,世俗和美好的古典(拉姆齐夫人),追求功效的现代(拉姆齐先生),质疑、寂寞又反思的后现代(莉莉)”(确认了原文)。 真是妙呀!夫人即母亲,先生即父亲,莉莉是受母亲庇护的一位画家(基本可以断定是印象派)。虽然有“为父为母”的真实家庭架构为基础,但文本中真正的主角是三个!!三个关键角色的结构就这样棱角清晰起来。 另一位豆友对于作者意识捕捉方面的形象解析,也令人拍案叫绝!“我们不动声色的完成了对别人的评价和对自己的权衡”(这句评价没有确认原文,凭借文字留给我的印象复刻)。以及,我们不就是常常这样么? 这已是今年读到的第三本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了,算上读书随笔《存在的瞬间》已经是第四本伍尔夫的作品。不能说在阅读方面渐入佳境,第三本《到灯塔去》实则是阅读障碍最大的一本(小说的情节性最弱,思绪飞散的更无方向感——或者说在过程中更难追赶上作者的思绪)。 但它就是能让人在掩卷之后的日子里,依然“海浪翻涌,心潮澎湃”。这是“时间”的魅力,更是作品赋予“时间”的魅力! 《达洛维夫人》是用两条主线两位主人公在24小时时间上的交错汇流探索生命的共性与连结,《奥兰多》是用一位主人公的漫长数百岁人生的时间贯穿时代的变化,穷尽个体的命途多变…而《到灯塔去》,时间在“窗”(第一章)的部分是从窗中窥探捕捉一个家庭的白与昼,光与影。时间在“岁月流逝”(第二章)的部分是上帝视角的节奏魔法,响板(或某种打击乐)每敲击一次,都是【】中人物命运的极速快进。时间在“灯塔”(第三章)是逝者如斯,而两位生者的缅怀如时空的镜像折叠归于统一!归于“终于”!终于画下来(对于被温暖的画家)!终于抵达(对于被呵护的父亲和孩子们)!终于写完(对于挣扎中的作者而言)(另外需要补充,母亲在伍尔夫生活中是“家中天使”般的存在,母亲的去世是她第一次精神崩溃的开始)!时间在作者的笔下,伸缩自如,起伏跌宕…避之不及,永远无法按照人们预期的节奏推进;又秩序井然,不管是错愕还是悲恸都归于一朝日出一夕潮退灯熄。 当时间展露无遗,无情冷漠又温暖和煦… 当铿锵的诗句变成有力的回想… “你的命令是错误的” “”“各自” 海浪翻涌,心潮澎湃啊…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