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物象的世界》是一部思想深刻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没有物象存在的世界,探讨了人类对物质的依赖和对无形事物的认知。作者通过畅想无物象的世界,引发读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呼吁人们要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整体感觉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无物象的世界》读后感(一)
做工精致、印刷图像比找到的其他的中文、英文版本更好。对复印的原著中的速写进行了图像处理,更清晰、排版更美观。
但和前几年另一个译本比起来,翻译根本就是纯纯的狗〇。选用的术语很多都不恰当,或者颇具时代感。
语法晦涩至极,甚至不能称作“翻译腔”,我有十分甚至九分的理由怀疑译者是先参考了机翻再润色的……
这本书通读一遍只要不到一个小时。译者交稿前自己有读过自己在翻译什么吗?
《无物象的世界》读后感(二)
马列维奇自己对至上主义作过解释,即一切客观世界有意义的具象都是无意义的,而唯一有意义的则是感情。也就是说至上主义,它主要强调抽象的情感是最高的理性,反对物象的具象传达,认为传统的艺术具象表达形式,应该被摒弃或者摧毁。
马列维奇在受了塞尚的立体主义与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后,他开始思索塞尚的理性逻辑方法与立体主义的结构分析之间的关系,并且开始探索着去消除具象艺术当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独立,形成对于“ 纯粹” 符号的孤立,从绘画本体论出发使符号本身的形而上意义独显出来。在受到克莱勃尼科夫的影响下,马列维奇最终找到了 “ 理性之外”的 “ 跨越理性”的绘画表现形式。走向了他命中注定的道路,超乎于世间之外的另一种宇宙空间的世界, 创造出“ 无物象的世界”。无物象的世界, 即非客观的世界,情感至上的世界。
马列维奇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绘画平面形式。可以说,黑色方块代表了一种能够表现自我,创造自我艺术世界的新潮流。并一步一步的开拓性的构建了他无物象的世界。
所以更多的画作把具象的物体变成的几何图形
白底黑方块震惊了世界
至上主义的代表作品是卡兹米尔马列维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块》。它一展出,就引起了轰动。其原因主要为,该画的形式充满了思索富有挑战性。画中没有其他颜色,也没有任何现实世界中的主题,正如画的名字一般,白底上面的黑色方块――整幅画只有白色和黑色,白色为底,黑色方块为主。你无法用任何一种方式解构它的构图,画中除了黑色方块冷静而显目地在画的主体位置以外,别无其他。这不由得让人发出的感叹:这是画吗?所以当时的评论家深表感叹:“我们失去了所钟爱的一切……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什么都没有。”
《无物象的世界》读后感(三)
至上主义,叛逆于世界的表达方式。至上主义抛弃物象表达纯粹的知觉,因为对物象的抛弃所以不再局限于物象的具体形状,只是用简单的或者说是返璞归真的形状表达出物象所表达的知觉。 何其叛逆?人因为无法准确捕捉知觉,往往借助物象才能理解情景与情感,因此我们追寻具象的生动的比喻。我们会因为别人的文字或其他方式所构建的片段人生而共情,并不是因为我们一定经历过相同的情景,而是这些物象或物象的概念可以表达出人类共同的情感,我们通过物象或物象的概念去捕捉这些可以被体察到的熟悉的知觉。很奇妙的点在于,同一个物象传达给不同的人所能被捕捉的知觉是主观的、无法客观传达的,也就是说对同一个物象,我们的个体知觉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提到这同一个物象,我们被唤醒的知觉还是之前被这个物象传递的知觉,这是对我们个体时间轴的回溯,但是我们因为同一个被提起的物象而同时回溯这些知觉,这也是人类的共情。我们感慨各自的人生却发出了共同的感叹。 而至上主义抛弃了我们感知世界的物象,采用了更简洁高效的方式直接传达知觉,而这样的省略同时也提高了理解知觉的门槛。这是一种跳过过程直接表达结果的方法。例如我们表达母爱,通常是要塑造母亲或孩子甚至更多的物象来塑造母亲的形象唤起观众对母亲的共同知觉。但是至上主义则是跳过塑造物象的直接传递知觉,母爱是什么样子的呢?柔和的圆,温润的光,坚毅的方?放弃复杂的物象,简略的表达,这就是至上主义的高效。 部分艺术形式耽于对物象的塑造,以至于其所表现的知觉过于冗杂而难以形成共同的认知,或者观众被层层物象迷惑难以触及深处的知觉。与这些表达方式相比较而言,至上主义是对冗杂物象的完全抛弃,可以说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因此至上主义的矛盾性在于过于简洁高效而失去中间的知觉解读引导者——物象,导致难以理解。
一家之言,不必当真。
题外话:这是本小册子,纸质摸起来很舒服,我猜可能是用了一种我不知道的高级装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