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锦集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4 03:55:30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7-14 03:55:30   小编:

《社会性动物(第12版)》是一本关于动物行为和社会生态学的重要著作,揭示了动物世界中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行为规律。本书深入剖析了动物社会行为的发展和演化,探讨了群体动态、竞争、合作、繁殖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本值得读者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经典之作。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一)

第一次接触到社会心理学领域,看群里面有人反映觉得“读起来苦”,猜测大概是专业名词太多,读起来觉得晦涩,但其实和文中的例子结合,或者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共同,就会觉得妙趣横生,我真的经常读着读着就理解了自己很多奇奇怪怪的行为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二)

花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最近忙着写作业工作,今天忙里偷闲,兴致勃勃准备把剩下的读完,结果发现已经到术语表了。意犹未尽,想要再读的一本书。专业术语很多,作者以中立(在我看来)的角度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剖析,也是近期记笔记记得最多的一本书。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对人性、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以此填充我肤浅的内心。确实多了一些了解,但是困顿也随之而来。如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是我目前的终极目标。

等我积累更多,再来拜读。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思维都受周遭事物影响很大,自己做主的部分少的可怜。能明白“身不由己”也算是明白人了,要知道搞清楚这四个字也是耗费巨量脑细胞的,因为人这种动物的大脑最懒,不喜欢思考,如果非得要思考,还要始于内嵌的各种偏见。如果你遇到一个理性的人,请拿出你最大的尊重,因为给你呈现的思想是他要说服他自己大脑又要违背大脑习惯,同时消耗巨大能量,他其实很累很痛苦很不容易才做到一点点理性;如果你遇到一个率真且感性十足的人,请赞美他,他活得多么自然,洒脱,顺遂,无咎,坦然,和谐…

真是本好书!

跟着樊登买书看!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四)

很不错的一本书,得到不少启发。人类是群居动物,在融入群体生活后会涌现出一些心理现象。总体来说这些心理现象都是自我保护的手段,比如说出现地震等不明来源危险时,我们会跟随人群跑;比如自身受到伤害时所产生的失调,我们会从外部找原因寻求慰藉保护自己。

但社会发展至今,很多事情都不那么纯粹,我们得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和些许本质,去认识自己和别人,有新的思维方式。本书不仅阐述和论证一些现象本质,也会解释一些方法论并运用至生活中以促进一些积极作用。比如说增强或减弱从众的因素(异议者、对决定负责、权威等);比如社会影响力等级进化(依从、认同、内化);比如怎样可以有效传播或说服;比如如何减少认知偏差、降低认知失调…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五)

和另一本社会心理学有大部分重叠的地方,但是也有特殊的地方,包括对问题的切入点非常好。开头的例子在后续会一点点回扣分析,章节之间也有小小的联系。

看完之后感觉对自己的认知更深入了一点。不管是不是学心理学的都可以看看。里面似乎也包含了我们对人性的认知,是否人出生就一定是有善恶,我们是如何相互影响他人的。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六)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所以我们的生活免不了接触不同的人,能够好好的与他人相处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体验与幸福感。

多多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人性都是复杂的,但是你可以选择性的去观望,我们看到别人痛苦时,利他主义能减轻我们的不愉快情绪,而且不断地发现给予他人比给予自己更能改善我们的情绪。

我们是如何思考的,我们是如何行为的,是什么让我们具有攻击性,是什么让我们充满了爱。坦率地说,我认为没有比这更有趣、更重要的事情可做了。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七)

这本书讲的是社会心理学。亚里士多德最早给出过一个关于人的定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花费大量时间与其他人交流往来,在这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着他人。 自我归因包括性格归因和环境归因,每个人对自我表现差的结果评价更多的是环境归因对自我表现好的结果评价更多的是性格不一,但对他人的评价恰好相反,别人表现好的结果评价更多的是环境归因。表现差的结果更多是性格不硬。 书中最让我受启发的部分,是“外在理由”和“内在理由”对认知失调的影响。 伟人和普通人区别就在于,他们就算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仍然奋力向前。 认知失调主要表现为高估自己,低估别人,人类是这样一种生物,他们一生都在试图说服自己,他们的存在不是荒谬的,但是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有价值的,没有错! 看过白岩松先生的一句话,学会跟不同的声音共存,我不同意你说话的内容,但是我维护你说话的权利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照别人的期待去活着,就注定活不好这一生。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八)

感谢作者让我把之前零散习得的心理学知识又回顾了一遍,其次翻译你真的好烂。 一、作者的想法: 1、实验方法是我们理解复杂现象的最好方法。A—实验(→)B(是否有因果关系而非只是简单相关) 2、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实验成果 二、零散的名词解释 ● 事后聪明偏见(事后诸葛亮)高估自己预测能力。 ● 阿伦森第一定律:情境的压力迫使人做出疯狂举动,多数情况下,并非因其人格(如变态、精神病)导致。 ● 社会认知关注:人们如何信任自己的行为;人们如何解释、记忆、预测、作出决定、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为何这些过程常常出错。 ● 150人限制:大脑似乎可以容纳150并与其建立友好关系; ● 社会认知章: 1. 偏见盲点:我们并无偏见; 2. 证实偏见:我们相信自己对现实的主观解释绝对正确,并因此只关注与之吻合的信息并选择性忽略与之相悖者(解释人们对牢不可破信仰的顽固性); 3. 自我中心偏见:幻想观众+将新信息运用于己身,会更易记住(人性化术语亦然); 4. 巴纳姆效应:轻易信赖模糊且万能的描述(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九)

对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持保留意见。在我看来,人完全是可以自给自足,不过公共生活的。只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比起公共生活来说要艰难了不少。毕竟我们现在吃穿用住行每一样都离不开集体的劳动,要全部自己解决难度大了不少。

写到现在,我已经完全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了。以上说过的“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过公共生活”也是对于有过参与社会的经历的人来说的。如果一个人从出生以来从未参与过社会生活,那么他可能确实不能称为一般认知上的“人”了吧。即使是外观上与一般的“人”相同,也具备一些人类的本能,那也该是他的前辈们参与社会生活得来留在基因里的痕迹。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十)

从整本书的可读性上来说,可读性较差,许多翻译勉强直白,绕口声色,逻辑不清。

再由于再版次数过多,增加的许多例子和实验显得有点多余,反倒让作者想表达的核心理论深藏其中,难以找寻。

另外,许多例子都是基于美国国情引申,有浓厚的国家和民族背景,也增加了阅读难度。

好的地方自然是了解了许多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解释了自我辩护、从众、大众传播与说服、人类的攻击性、偏见和喜欢与爱等许多许多行为背后的主因(没有绝对原因),很多论点特别有意思,例如“自我辩护”这一章中有一个描写很有意思: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所以如果我做了什么让别人痛苦的事情,我必须让自己相信这个人是只老鼠。因为像我这样的好人不会到处伤害无辜,所以如果我伤害了你一定是因为你罪有应得。

又例如“人类的攻击性”中:其他形式的身体不适,如酷热、潮湿、空气污染和难闻的气味,会增加愤怒,从而降低攻击性行为的门槛。从而引申出,全球变暖会造成人类更易于做出攻击性行为。

总而言之,如果能将其中大部分的例子和实验描写(有些实验实在谈不上贴合)去掉的话,精简的版本则是一本好书。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十一)

《社会性动物》是著名心理学家阿伦森的一本著作,说了很多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现象,例如:从众、自我辩护、说服、偏见等等。如果你想了解这个社会是怎么运转的,人们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那么这本书相信你会喜欢。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阿伦森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他人真实的、想象的或暗示的存在,对我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影响他人的科学研究。 简单地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成员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例如:广告是如何去影响我们的购买决策的?为什么宣泄式的观点表达更能够博得赞同?为什么会有邪教的产生,甚至会集体自杀?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看完之后你会对生活观察得更加透彻。如果你是一个观察细致的人,那社会心理学的加持,会让你看得更加透彻,有时候甚至可以让你可以操纵整个时间的走向,只需要施加一些细微的影响即可。

当然了,要达到如此高的层次,必然少不了生活中的实践。或许再过5年、10年,我或许能拥有一点点这样的能力。总而言之,这本书值得五星推荐,细细品读。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十二)

1、亚里士多德说过:“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我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花费大量时间与其他人交流往来,在这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他人。

2、自我归因。包括性格归因和环境归因,每个人对自我表现差的结果评价更多是环境归因,对自我表现好的结果评价更多的是性格归因;但对他人的评价恰好相反,别人表现出好的结果评价更多的是环境归因,表现差的结果评价更多的是性格归因;

3、认知失调。主要表现为高估自己,低估别人;人类是这样一种生物,他们一生都在试图说服自己他们的存在不是荒谬的,都在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有价值的,没有错。

4、旁观者效应。人是环境的产物,大多数人所做的决策,都来源于别人的选择,感觉这样可以降低自身的风险,但往往最后会后悔;所以千万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有责任心、有组织的公民能够改变世界;事实上,这是唯一的改变,毕竟成功者都是少数的。

5、看过白岩松的一句话,学会跟不同的声音共存,我不同意你说话的内容,但是我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照别人的期待去活着,就注定活不好这一生。

6、拥抱不确定性。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十三)

心理学书籍之前也读过,只是从来没有试图写过读后感或者书评。这本书并没有跟上大家的进度,但哪怕只看了一点点,也收获很多。共读活动结束,要追上进度,也会反复学习。

进化赋予人类大脑,自动处理思维系统为我们带来便捷,让我们毫不费力的做出快速有效的简单决策;受控处理虽然只占我们思维的1%,却控制了我们大部分行为。如何更好的让自己克服懒惰,多进行受控处理,是我们要不断提升的能力,我想这也是深度思考的能力。本书第21页的内容给我了当头一击。大多时候,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客观的人,因为身边接触的人群阶层跨越比较大,以为就看到了社会的多样性。但书中告诉我,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更客观、更少偏差,我们偏见性地认为自己不存在偏见!这一句提醒我要小心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偏见盲点。截至目前书中让我印象深刻感同身受的另一个部分是关于社会痛苦为什么如此强烈这个部分,许多成年人被拒绝的记忆要比体罚深刻得得多。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到了30岁的年龄,对友谊有时候也会持保守态度,总是害怕交出真心,也许就因为小时候自己看重的小伙伴们一起写的绝交纸条。

书评写出了日记的感觉,看心理学类的书籍,是一个不断剖析自我和剖析他人的过程。一直认为最有趣的事情就是要么研究人类内在,要么研究外部宇宙。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研究自己和社会的指南。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十四)

认知失调之一获得越少越需要欺骗

1、获得越少越能欺骗自己。

一个人改变态度,那么就让他去做出或说出一些与他观点相反的事情,并为此支付给他较低的报酬。

失调理论预测我们会相信我们所说过的事情,但前提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外在理由来确认这类事情。对你所做的讲述奖赏越少,你就越有可能觉得有必要通过说服自己“你所讲述的都是真的”来证明你所讲述的的确为真。

2、内部理由+外部理由,外部理由越少,内部越需要说服自己。

威胁越不严重,外部理由就越少;外部理由越少,对内部理由的需要也就越大。允许人们有机会形成自己的内部理由,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套永久的价值观。

2/3

说服

1、内部原因(

2、外部原因(押韵的说辞)

三个要点:

一、信息来源

1可靠的外表(一个可爱的小壁虎甚至是买保险的理由)

2或不可靠但反对自身利益

3另一种提高可信性的方法是创造一种人们认为你没有试图说服他们的情境

二、信息性质

1适度的恐惧+解决方案

2道德评判 短暂的道德提升 与此后要做的事相关

3

人类:我们希望保持我们的控制感并保护我们的自由感。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读后感(十五)

1.你更容易喜欢上一个优秀、有吸引力的异性,但如果那个人在某一方面存在缺陷,你会更喜欢那个人,因为这满足了你的自尊心。 2.现代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人们陷入了选择困难,最后导致人们提高了选择标准并最终可能不选择。 3.在一段感情或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直抒胸臆的反应问题,双方都很想证明自己在对方眼中的重要性,但如果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双方的侧重点可能不同,最终就会导致矛盾激化。 4.人们做一件事总会有外部理由和内部理由,外部理由和内部理由是此消彼长的,比如幼儿园老师禁止孩子们玩玩具,否则就要挨揍,"挨揍"这一外部理由便十分强大,与此相对的内部理由就不那么强烈,孩子们会被迫不去玩玩具,但心里还是对玩具充满向往。但如果老师禁止孩子们玩玩具的理由是老师会不开心,"老师不开心"的外部理由就不那么强大,孩子们就会从内部找理由,比如自己安慰自己说"这玩具太烂了也没什么好玩的",所以说当外部压力小时,人们更容易主动接受一件他们本不愿意接受的时候。 5.人类倾向于将社会分为"我们"和"他们",从而对他们产生"偏见",竞争条件下偏见会迅速被激化,从而导致双方不可弥合的矛盾,敌对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就很难消除,重要的是加强合作和接触,才可能减少偏见。摘下有色眼镜,多进行沟通才能理解一个人。 6.人都是从众的,在繁华的街头有人摔倒与在人少的巷子里有人摔倒,后者更有可能被人扶起来,在人多的情况下,大家想的是都没有人扶,说明问题肯定没有很严重,于是从众心理开始出现。但是人少的小巷子里,"个性化"会被凸显,你更会愿意去帮助他人。一个更典型的例子是在小组中其他人都坚持了错误观点,你可能也会选择不去坚持正确观点,但只要有一个人表示了反对,你的从众倾向就会大大改变。 7.新闻媒体的渲染会加深人们的某一倾向,比如当报纸过分渲染自杀事件时,社会的自杀率也会显著提高。 8.对他人的偏见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的自尊,所以说与其提高自己,不如贬低他人。 9.人们总倾向于自我辩护,二战中德国政府将犹太人刻画为低等民族,就是在以降低自己的罪过感的方式进行自我辩护。人们迫切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这个想法也会影响到后期的决策(美国总统小布什和决策团队坚决认为伊拉克有化学武器,但最后并没有发现认为化学武器,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美国政府将伊拉克进一步描述为恐怖国家,并加大了军事打击力度,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美国政府付出了巨大代价)。 10.研究表明,当你心情不好时通过暴力手段发泄愤怒,这只会让你变得更加愤怒,也更具有攻击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